戰爭背景,德國,蘇聯,英國,美國,日本,其它參戰國,意識形態,德國方面,蘇聯方面,戰爭爆發前,蘇德關係,戰前準備,過程,戰爭初期,轉折點,蘇聯紅軍反攻,蘇聯勝利原因,影響,戰爭罪行,
戰爭背景
德國
1933年1月30日,在歐洲中部地區,奧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擔任德國總理,德國
納粹黨上台。希特勒雖然挽救了在經濟大蕭條中經濟幾乎崩潰的德國,但是卻同時在國內推行獨裁統治,鎮壓反對黨;對外宣稱要打破凡爾賽枷鎖,並奪取“生存空間”。
德國納粹政權的特點是政治上控制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種族(
雅利安人,北歐白種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通過迫害被認為是不純的事物來達到他們的目的,特別針對少數人群如
猶太人、
吉普賽人、
同性戀者和政治敵人(如
共產黨和
社會民主黨)。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峰。總計有超過150萬政治犯在納粹德國被處決。而對所謂“劣等民族”的迫害導致了有組織的大屠殺,受害者高達1800萬。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簽署《慕尼黑條約》,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
1939年3月23日,德國向立陶宛施壓,逼迫立陶宛割讓
梅梅爾領地。
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和德國劃分了在東歐的勢力範圍。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
波蘭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1939年9月25日,在德國征服波蘭後,蘇德兩國瓜分波蘭。
1940年4月9日,德國逼迫
丹麥投降,並侵略
挪威,兩個月後占領挪威全境。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義大利三國在柏林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即《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通稱《三國軸心協定》,旨在為進一步在歐、亞擴大侵略戰爭。
1941年4月6日,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希臘並將其征服。至此,在歐洲,除了英國,同盟國已經土崩瓦解,德國已經基本掃清了征服蘇聯的障礙。
蘇聯
蘇聯在史達林的領導下於1928年至1937年完成了兩個
五年計畫,蘇聯的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蘇聯從一貧如洗的狀態一躍成為歐洲工業強國。蘇聯在戰前試圖通過實行“
集體安全政策”來扼制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活動威脅到自己的國家安全。同時,蘇聯也通過
共產國際領導全世界的工人運動革命。因此蘇聯政府希望通過
人民陣線運動聯合資本主義左翼來減少工人運動的阻力,並防止出現全世界資本主義組成聯合軍隊絞殺蘇聯。
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
農業集體化”運動中,蘇聯,尤其是烏克蘭,部分農村發生了嚴重的饑荒,甚至導致烏克蘭一些邊遠地區的發生叛亂。
在1937年開始的蘇聯“
大清洗”運動中,全國超過200多萬人在接下來兩年內因政治運動波及而被捕或發配到流放地,其中30萬至40萬人被處決或死於流放地的艱苦條件。這場運動導致蘇聯紅軍中有超過3.5萬名軍人牽連被捕,其中大約1.5萬軍官被處決。這大大地削弱了蘇聯紅軍在戰爭前期的軍事指揮能力。蘇聯戰前的戰備和擴軍工作過於匆忙,一味追求擴大紅軍規模也導致了技術人才和指揮崗位的不足。
1934年9月19日,蘇聯加入
國際聯盟,以聯合英法。
1935年5月2日,蘇聯和法國簽訂了《
蘇法互助條約》,以應對德國侵略活動。
1939年8月,蘇聯對英法的莫斯科談判破裂,蘇聯放棄集體安全政策。
1939年8月23日,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以後,蘇聯宣布建立
東方戰線,以加緊鞏固防禦德國可能的進攻。
1939年9月17日,蘇聯派兵進入波蘭
寇松線以東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地區。
隨著蘇聯在歐洲,日本在亞洲關注點的變化,蘇日兩國在1941年4月13日簽訂了《
蘇日中立條約》,蘇聯暫時承認了
偽滿洲國的現狀,以此希望能夠將遠東的蘇聯紅軍調往歐洲。但是在條約簽訂之後,蘇聯仍然沒能大批抽調遠東的部隊。蘇日條約並沒有影響蘇聯對中國國民黨的軍事物資援助,蘇聯對中國的第三筆軍事契約的交貨持續到1941年6月德國入侵才停止。
英國
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英國政府一直將蘇聯視為比納粹德國更為危險的威脅,為此拒絕了法國主持的
斯特雷扎會議的成果。1935年6月18日英國通過和德國簽訂《
英德海軍協定》,公開支持了納粹德國破壞《
凡爾賽條約》的擴軍行為。英國放任
法西斯義大利侵略
衣索比亞和
阿爾巴尼亞,德國在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擴張領土;同時也默認日本法西斯在中國大陸的侵略活動,甚至在1940年封閉了中國抗戰的生命線
滇緬公路。
當1939年3月納粹德國撕毀《
慕尼黑協定》吞併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後,英國政府意識到德國已經過於強大不再願意受到英國和法國的任何條約束縛,因此開始與法國一同和蘇聯進行
英法蘇莫斯科談判。雖然法國和蘇聯極力促成談判達成協定,英國方面卻試圖僅僅用談判過程本身來嚇阻德國的擴張,最終英法蘇談判破裂。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英國向德國宣戰。在法國戰敗後,英國甚至有被德國入侵的危險。在北非,由於德軍的介入,英軍被迫從之前攻占的義大利在
利比亞的殖民地中撤退。在巴爾幹,德國和義大利征服了英國的盟友
希臘。因此,英國政府認為此時最大的敵人就是德國。所以即使英國首相
邱吉爾曾經是一個極端的反共主義者,出於戰略考慮依然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宣布支持蘇聯。
1941年10月1日英、美、蘇簽署《
莫斯科議定書》宣布英美會提供物資支援蘇聯抗擊德國,大英國協國家比美國更早更及時的運送了軍火資源到達蘇聯。在1942年至1943年
第二戰場問題引起了美、英、蘇三國間的爭論,美蘇方面認為應該儘早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英國則認為不宜過早在法國登入而應先在地中海集中作戰。1944年6月英美成功的在法國登入,有力的支援了蘇聯的反攻。
到1945年,
英國保守黨政府擔心蘇聯在戰後變得過於強大以至於威脅西方列強的霸權,所以制定了
不可思議行動準備先發制人進攻蘇聯,由於
英國工黨上台改變政策和遭到美國軍方否決而作罷。
美國
美國通過1924年的
道威斯計畫與1930年的
揚格計畫大力的提供貸款給德國以試圖讓振興後的德國經濟能夠支付起一戰戰敗的賠償款,隨後在全世界金融
大蕭條的背景下,1932年的
洛桑會議宣布德國可停止賠款,但德國依然需要償還美國貸款。美國一系列貸款並沒有讓魏瑪共和國經濟好轉,反而讓接下來上台的納粹政權利用這些資本大力的擴軍。
美國在
俄國內戰期間派遣干涉軍支俄國的白軍政權,蘇俄政府以拒絕承擔沙俄一戰時期對美國的欠債作為報復。美國從1929年開始陷入經濟大蕭條危機中,急需市場。因此1933年美國和蘇聯建立外交關係,美蘇雙方關係有一定的緩和。
美國在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一直都恪守
門羅主義,同時在英國與德國爆發戰爭後,美國不能容忍第三帝國占領全歐洲;美國於是在法國陷落後大量給予英國軍事援助。
在蘇德戰爭爆發後,美國參議院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應該
坐山觀虎鬥,1941年6月參議員
哈里·杜魯門在美國參議院發表講話說:“如果我們看到德國將要贏得戰爭,我們應該幫助俄國。如果俄國將要贏得戰爭,我們應該幫助德國,以這種方式讓他們儘可能多地互相殘殺。”另一派則認為如果蘇聯一旦陷落,德國就會擁有豐富資源,再也難以被打敗。最終美國總統
富蘭克林·羅斯福決定支持蘇聯抗戰。
1941年7月羅斯福發表講話,譴責德國暴行的同時表示要對蘇聯進行積極的援助。1942年1月1日,在美國的倡議下,以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為首的24個反法西斯國家在華盛頓發表了一份《
聯合國家宣言》,宣布各國政府將保證使用其全部軍事和經濟的資源,打敗法西斯主義。
1941年10月1日美國和英國與蘇聯簽訂了《
莫斯科議定書》,11月7日,羅斯福宣布《
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由此美國、
加拿大和英國開始用物資支援蘇聯抗擊德國侵略。在1941年至1942年間盟國對蘇聯物資輸送量有限,特別是在在1942年7月
PQ-17護航隊遭到重大損失後美英一度完全停止對蘇聯的海上運輸支援。但從1943年開始,美、英、加的資源運輸量逐月增加,這些援助有效的幫助了蘇聯紅軍增強實力。
1944年6月6日美國和西方盟軍成功在
諾曼第登入,隨後和蘇聯紅軍東西夾擊一路攻入了納粹德國本土,讓蘇聯對德國的最後勝利更早的到來。
日本
在1938年日本與蘇聯發生過邊界衝突(
張鼓峰事件),又在1939年與蘇聯發生過
諾門坎事件,兩國的關係非常緊張。因此,蘇聯不得不在遠東駐紮大量的部隊,日本也維持了龐大規模的關東軍。日本國內北進派在諾門罕衝突後失勢,同時日本與美國的矛盾日益激化;特別是1940年9月日本軍隊進入
法屬印度支那指染西方列強的亞洲殖民地,因此1940年底美國利用石油禁運逼迫日本就範,使得日本喪失主要石油進口來源。
蘇德雙方都無意再在遠東地區加劇緊張局面,因此,蘇日兩國在1941年4月13日簽訂了《
蘇日中立條約》,雙方決定互相採取中立。不過蘇日方面依然互不信任,蘇聯在蘇德開戰後依然保有超過70萬
蘇聯遠東特別集團軍在遠東防範日軍。直到1941年12月日軍進攻西方殖民地時,蘇聯才調走了部分遠東部隊對抗德軍;日本則調走了部分關東軍去征服東南亞。
1945年2月召開的
雅爾達會議上,應美國要求蘇聯宣布將於歐戰結束3個月後加入對日作戰。
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發動
八月風暴行動,擊敗了日本關東軍,進一步促使日本最終決定投降。
其它參戰國
匈牙利
匈牙利王國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原
奧匈帝國中的匈牙利領土被大量的割讓給了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1939年3月納粹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後,匈牙利和波蘭也一同參與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通過
維也納仲裁裁決,匈牙利在從羅馬尼亞獲得原奧匈帝國時期領土之外進一步擴張了領土。
1941年4月匈牙利參與納粹德國對
南斯拉夫的入侵,又獲得了一部分領土。作為報答希特勒要求匈牙利攝政王
霍爾蒂派兵加入對蘇聯的入侵,共有超過25萬匈牙利軍隊被派遣加入德國對蘇聯的侵略。
在1942年,隨著侵蘇戰事順利,由於先前領土變動以及歷史上的怨恨。匈牙利和軸心國的其它小僕從國夥伴
羅馬尼亞、
斯洛伐克以及
克羅地亞的關係緊張起來。1942年7月24日,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克羅地亞在邊境集結軍隊準備進攻匈牙利,德國從中調解,更因為1942年8月軸心國部隊在蘇聯遭到重大損失急需增兵,使得這場內訌化解。
到了1944年10月,戰局惡化使得霍爾蒂決定接受西方同盟國的停戰協定,納粹立即派兵囚禁霍爾蒂,並扶持傀儡
箭十字黨上台,這導致了大肆逮捕和屠殺猶太人的暴行在匈牙利蔓延。1945年3月蘇聯紅軍攻入布達佩斯,匈牙利箭十字黨的政權瓦解。
羅馬尼亞
雖然是一戰戰勝國,但
羅馬尼亞王國深陷政治動盪和的嚴重的經濟危機中,不得不依靠德國市場作為出口支柱。
卡羅爾二世試圖建立一個嚴厲的王權獨裁體制以代替父親
斐迪南一世崇尚的
君主立憲制。隨著
小協約國的瓦解,羅馬尼亞失去英法庇護,被迫將一戰勝利獲得的領土割讓給匈牙利、保加利亞和蘇聯。國內對此的不滿導致卡羅爾二世下台,其子
米哈伊一世即位。
隨著王權衰弱,
法西斯獨裁者
揚·安東內斯庫成為羅馬尼亞首相。希特勒許諾安東內斯庫只要加入軸心國一同入侵蘇聯就能獲得半個烏克蘭作為戰利品,於是1941年6月超過30萬羅馬尼亞軍隊隨同德軍一同入侵蘇聯。
在蘇德戰爭期間羅馬尼亞軍隊在對烏克蘭的進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羅馬尼亞軍隊大量被部署在前線,因此也損失最為慘重。該國的糧食和石油也對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貢獻巨大,戰爭期間德國的三分之一石油供應來源是羅馬尼亞。
1944年8月,蘇軍攻入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發動政變逮捕安東內斯庫,任命
尤利烏·馬紐為首相,倒向同盟國。在戰爭末期,羅馬尼亞軍隊協同蘇聯紅軍一同作戰。
芬蘭
芬蘭在
俄國內戰中因為境內白軍勝利而獲得獨立,但同時也導致蘇、芬關係緊張。
1939年11月30日,蘇聯為了逼迫芬蘭割讓
卡累利阿地峽以及漢科軍港給蘇聯,爆發了
冬季戰爭。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蘇聯贏得了戰爭,芬蘭被迫割讓了卡累利阿地峽和漢科以及一些島嶼。這場戰爭顯然激怒了芬蘭,也就直接導致了芬蘭在蘇德戰爭中為了收回領土而倒向了德國一方。
戰爭初期的節節勝利助長了芬蘭恢復“大芬蘭”的領土野心,最終芬蘭軍隊於1941年6月30日全線越過蘇芬1918年邊界線繼續進攻,導致12月6日英國政府以此向芬蘭宣戰。但芬蘭由於前後兩場戰爭國力損失過大而無力繼續進攻。
在戰爭後期德國已經無法避免要失敗的時候,芬軍採取了驅逐在芬蘭德軍的軍事行動。
保加利亞
雖然在
維也納仲裁裁決下和隨同希特勒侵略南斯拉夫與希臘,保加利亞獲得了大量的領土,但因保加利亞出於
東正教傳統的民間和文化界親俄思潮泛濫,因此在蘇德戰爭爆發時保加利亞宣布中立。不過保加利亞供應的農業產品和原料對於德國戰爭機器依然十分重要,到1944年9月,德國由於掠奪性貿易政策欠保加利亞的債務已經高達700億列弗。
1943年8月16日,鮑里斯三世在德國神秘死亡,6歲的
西美昂二世上台。隨著戰事變化退出軸心國的呼聲在保加利亞境內越來越大。1944年9月蘇聯紅軍進入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共產黨的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舊政權,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
波蘭
1939年3月,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也派兵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占領爭議領土。隨後德國把侵略方向轉向波蘭,德波關係惡化。
英法蘇莫斯科談判時波蘭的阻礙成為破裂的一個重要原因。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9月17日波蘭政府流亡,蘇聯也於17日占領與波蘭的爭議領土。波蘭的猶太人受到德國占領當局的瘋狂搜捕屠殺(如
奧斯維辛集中營),另一邊波蘭的很多資本家、精英與軍官被蘇聯視為
反革命分子處決(
卡廷慘案)。
波蘭陷落於德國後,波蘭流亡政府組織了國家軍,波蘭工人黨則組織了人民軍進行敵後作戰。波蘭抵抗組織在納粹占領區十分活躍。1944年8月,蘇聯紅軍推進到了華沙的近郊,波蘭國家軍發動
華沙起義想在蘇聯紅軍到達前奪取華沙,最終失敗。
戰爭期間有超過50萬波蘭西方軍團在西方同盟國中活動,而
波蘭人民軍則組織了超過20萬人協同蘇聯作戰。協同蘇軍作戰的波蘭第1軍團1944年隨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自蘇聯進入波蘭,後來參加了對柏林的進攻。波蘭第2軍團整合入烏克蘭第1方面軍,參與了布拉格攻勢。
捷克斯洛伐克
二戰前
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歐唯一真正意義上的西式
議會民主制國家,同時享有法國支持的
小協約國地位和與
蘇聯的合作關係。捷克斯洛伐克承繼了奧匈帝國百分之八十的工業生產產能,在被德國吞併前,它的工業生產力是國際第七,高於日本、西班牙。但國內民族成分混雜,被鄰國匈牙利和波蘭所敵視。
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中是納粹德國統治下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包括當時歐洲最好的兵工廠之一的
斯柯達兵工廠,最高峰時納粹德國有四分之一的坦克是捷克斯洛伐克工業生產的。捷克的
38t坦克系列也一度成為納粹德國的主力坦克。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並沒有完全屈服於德國占領,前總統貝奈斯逃亡英國組建流亡政府。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共產黨則分別開展了有效的游擊抵抗運動。1944年8月爆發了
斯洛伐克民族起義。1945年4月,在科希策成立了以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為領導的民族陣線聯合政府。同年5月9日,在蘇聯幫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獲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併。
義大利
1943年7月26日,隨著盟軍
西西里島登入戰的勝利,義大利王國宣布接受同盟國的停戰協定。
1945年4月,盟軍在
義大利戰役最終取得勝利,
墨索里尼被游擊隊處死,法西斯義大利徹底覆滅。
維希法國
1940年6月德國侵占巴黎後,以
貝當為首的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成立
維希法國。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維希政府斷絕同蘇聯的外交關係,批准建立“反布爾什維克軍團”,實行“強迫勞動”制,為德國提供勞動力,進一步加強了同德國占領者的合作。
1944年6月,盟軍登入諾曼第,8月維希法國名存實亡。
1945年,維希法國組織的納粹黨衛軍第33"查里曼"武裝擲彈兵師在蘇聯紅軍的打擊下覆滅。
西班牙
西班牙內戰中,蘇聯支持西班牙共和軍,而德國和義大利則支持
西班牙長槍黨叛軍。隨著獨裁者
佛朗哥的勝利,西班牙開始在國際上公開支持軸心國的行動。但希特勒十分鄙視西班牙人的戰鬥力,所以一直對佛朗哥想要參與軸心國的談判十分冷淡。
蘇德戰爭爆發後,佛朗哥組織了超過2萬人的西班牙志願軍“
藍色師團”,參與對蘇聯的侵略。1943年10月,佛朗哥見軸心國作戰失利,於是撤回志願軍宣布“中立”。
意識形態
德國方面
阿道夫·希特勒在他的自傳《我的奮鬥》(1925)中論證了所謂“
生存空間”(Lebensraum)的必要性:在東歐,特別是在
俄羅斯,德國人應該擴張獲取新的領土。他構想在征服那片土地後將遷移
日耳曼人到那裡去定居,並使得當地的德意志人成為居於統治地位的民族,根據納粹意識形態,日耳曼人民構成了“主宰種族”,同時將大部分東歐地區現有的斯拉夫居民滅絕或驅逐到
西伯利亞,並將少數剩餘居民留作奴隸勞動。
希特勒早在1917年就宣布俄國人在其眼中是低等的,他認為
布爾什維克革命使猶太人掌權並征服了
斯拉夫人。希特勒認為斯拉夫人無法統治自己,而是被猶太布爾什維克主人所統治。納粹領導人(如
海因里希·希姆萊)認為反對蘇聯的戰爭是納粹主義和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並確保雅利安超人(Übermensch 來源於
尼采的“
超人說”)的領土擴張,根據納粹意識形態,他們是雅利安·海倫沃爾克(Aryan Herrenvolk 即 "主宰民族"),去犧牲那些講斯拉夫語的“劣等民族”(subhumans)。在戰爭爆發前,
德國國防軍的軍官往往鼓動他們手下的部隊士兵針對那些被描述為“猶太布爾什維克分子”、“蒙古野蠻人”、“亞洲洪水”和“紅色野獸”的人不應留情。絕大多數德國士兵以納粹意識形態的方式看待戰爭,將蘇聯人視為“次等野蠻人”。
希特勒以激進的方式提到這場對蘇戰爭,稱之為“滅絕戰爭”(Vernichtungskrieg),這既是一場
意識形態戰爭,也是
種族戰爭。納粹對東歐未來的構想在
東方總計畫(Generalplan Ost)中得到了最清晰的編纂。被占領的中歐和蘇聯的人口將被大部分驅逐到西西伯利亞,被奴役並最終被消滅;被征服的領土將被德國或“德意志化”的定居者殖民。此外,納粹還試圖消滅中歐和東歐的全部猶太人口,作為旨在消滅所有歐洲猶太人的計畫的一部分。
1941年德國在
基輔戰役中取得初步成功後,希特勒認為蘇聯在軍事上處於弱勢狀態,可立即征服。 1941年10月3日,希特勒宣布對於蘇聯的征服:“我們只需要踢一腳,整個腐朽的建築就會倒塌。”因此,德國期待用另一個短暫的閃電戰迅速取得勝利,而並沒有為長期戰爭作出認真的準備。
然而,在1943年蘇聯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以及由此產生的德國軍事形勢後,納粹的宣傳開始改為將這場戰爭描繪為德國對
西方文明的捍衛,以防止“歐洲文化”被湧入歐洲的龐大“亞洲布爾什維克野蠻人”所破壞。
但即使是在軍事形勢惡化的1943年以後,納粹官方的意識形態依然鼓勵德軍士兵在東線戰場儘可能的實施暴行。1943年10月4日納粹二號人物海因里希·希姆萊在波森對
黨衛隊軍官發表講話時宣稱:“一個俄國人,一個
捷克人的遭遇如何,我絲毫也不關心……這些民族繁榮昌盛還是活活餓死(原文用verrecken,是指牲口倒斃),只有在我們需要他們作為我們文化的奴隸這一點上才使我關心,否則,我根本就不關心。一萬名俄國婦女在挖反坦克壕時是否累倒,我關心的只是為德國挖的反坦克壕是否完工這一點。”
蘇聯方面
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蘇聯在
約瑟夫·史達林的領導下經歷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和經濟成長。史達林的核心宗旨是“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從1929年開始,它表現為一系列全國性的五年集中計畫。蘇聯在第一個五年開始了加強軍備進程計畫於1928年正式開始,但實際上蘇聯的前兩個五年計畫的核心是基礎重工業和鐵路交通。只是在1937年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畫結束時,加強軍事力量才成為蘇聯工業化的主要焦點。
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的
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並不特別試圖區分
法西斯主義和其他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區別,而是認為這些國家皆是以私有制經濟為基礎並以壟斷資本家為主要社會經濟力量組成的,都是
無產階級革命的對象。但從1931年
九一八事變以後,蘇聯方面開始認為日本和義大利式的法西斯國家為更具侵略性的
帝國主義國家。
西方資本主義
經濟大蕭條爆發不久,史達林就預測到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在對內政策方面將從進一步法西斯化中尋找擺脫現狀的出路","在對外政策方面將從新的帝國主義戰爭中尋找出路"。隨著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和納粹黨在德國攫取政權,他在1934年1月又明確指出,國際關係尖銳化的根源在於日本和德國,它們兩國退出國際聯盟,"更加推動了軍備的擴充和帝國主義戰爭的準備","現在又像1914年那樣,好戰的帝國主義的政黨,戰爭和復仇的政黨是最出風頭的。新的戰爭顯然逼近了"。
1933年12月,聯共(布)中央通過了關於開展為爭取集體安全而鬥爭的決議,主張用集體安全的力量反對法西斯國家的侵略行動,防止戰爭爆發。蘇聯因此在1934年加入了
國際聯盟,並在1935年5月2日和法國簽訂《蘇法互助條約》。但由於歐洲形勢的急劇變化,特別是西方和德國達成
慕尼黑協定後蘇聯政府對集體安全政策喪失信心。於是在
英法蘇莫斯科談判失敗後,蘇聯轉而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並劃分勢力範圍以獨自進行反侵略準備。
1941年6月德國入侵後,蘇聯降低了對國際工人運動的宣傳,轉而提高了民族主義保家衛國觀念的口號。1941年7月3日,史達林以《
偉大的衛國戰爭》為題發表演說宣布:“這場戰爭不僅是兩國軍隊之間的戰爭。它同時是全體蘇聯人民反對德國法西斯軍隊的偉大戰爭。”
當蘇聯紅軍重新取得戰事主動權,並攻入蘇聯西部邊境以外的軸心國和軸心國占領區時,蘇聯官方開始降低民族主義口號,並重新開始以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為主要旗幟。宣布戰爭的最終目的為意識形態目的的“消滅法西斯主義”,而非民族主義式的“向德國人民復仇”,並將德國人民稱之為“希特勒主義下被壓迫的受害者”。但即便如此,很多紅軍士兵依然由於家鄉被蹂躪的憤怒而以復仇主義的觀點對待軸心國人民。
戰爭爆發前
蘇德關係
1936年2月,
西班牙大選將許多共產黨領導人帶入了
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的
人民陣線政府,但在幾個月內,右翼軍事政變發動了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內戰。第二西班牙共和國受到國際上
社會主義和
共產主義者以及來自蘇聯與墨西哥的支援和志願軍的支持; 而
佛朗哥領導的軍事反叛組織
西班牙長槍黨武裝受到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葡萄牙
薩拉查獨裁政府的援助。內戰最後擁有更多支援的佛朗哥取得內戰勝利。
隨著1939年蘇聯在莫斯科與英法談判的破裂,同時德國當局擔心陷入東西夾擊,因此主動提議對蘇和解。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政府和德國政府達成了互不侵犯協定。蘇聯和德國在簽訂《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時都把這個條約當做是
權宜之計,雙方都不信任對方最終會遵守條約。就德國而言,這個條約的意義在於防止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就蘇聯而言,這個條約的目的在於爭取時間為本國獨自捲入戰爭做好準備。
在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西歐戰爭爆發後,蘇聯政府開始積極擴充領土以應對可能的戰爭波及。實際上蘇聯政府對德國政府的意圖充滿懷疑,因此對波蘭
寇松線以東領土的接收蘇聯方面直到1939年9月17日德軍占領
華沙以後才出兵行動。蘇聯在1939年以軍事觀點看待領土問題,暫時滿足於和波羅的海國家以及羅馬尼亞維持一定外交關係。蘇聯1939年唯一的激進活動便是進攻芬蘭,這一行為多少是受到蘇芬關係長期緊張的影響。
德國方面則自1939年9月1日以來力促蘇聯產生和英法的直接衝突,因此反覆催促蘇聯履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劃分的勢力範圍。德國政府態度中的一個例外是
立陶宛的地位,按照蘇德秘密協定,德國的勢力範圍本包括立陶宛。但隨著蘇聯於1939年9月19日占領了波蘭戰前侵占的立陶宛故都
維爾紐斯,德國失去對立陶宛的談判籌碼,退而求其次只要求蘇聯將立陶宛德意志人遷移到德國境內,而把立陶宛國土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但當蘇聯對芬蘭進行軍事行動時卻引發了德國意料外的英國和法國對蘇聯的強烈不滿,以至於英法一度策劃通過在敘利亞和伊朗的空軍基地轟炸蘇聯的高加索地區並直接派兵介入
蘇芬戰爭。由於芬蘭的抵抗最終被蘇軍瓦解,英法才取消了這一冒險計畫。在希特勒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蘇聯拖入對英法戰爭的機會流失了。
1940年6月18日,
法國政府宣布停止抵抗,法國戰役結束。這一事件導致蘇聯政府認為西歐戰爭將長期化的希望消失,而且由於德軍在法國的軍事行動中未遭到嚴重損失,蘇聯從間接的受到介入戰爭的威脅,轉為受到有經驗且龐大的德國軍隊的直接軍事威脅。大受刺激的蘇聯迅速兼併了波羅的海地區並從羅馬尼亞收回被占領的比薩拉比亞地區。此時蘇德關係已經轉冷。德國對滿足蘇聯要求越來越冷淡。如在
保加利亞協助防務問題上德國拒絕了蘇聯的要求。
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協定,蘇聯和德國在1939年至1941這三年內進行了大規模的
商品貿易。在雙方貿易中,德國提供給蘇聯的多為重工業產品,包括工具機,吊車等工業設施,還有一部分軍事工業產品,包括一艘半完工的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呂佐夫”號
(蘇聯接收後改名為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重巡洋艦);蘇聯提供給德國多為工業原料,包括
石油,糧食等。在雙方貿易中,德國所進口的一直小於其出口的,事實上,由於蘇聯所提供的多為原料,德方以此為藉口長期維持不平等交換,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欠蘇聯的貨款越來越多。
至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為止,德國總計欠了蘇聯2.4億帝國馬克的貨款。用當年的匯率換算,1美元大約可換3.33帝國馬克,那么德國大概欠了蘇聯7000萬美元左右。在貿易中,蘇聯成為了德國重要的石油來源,1940年德國石油年儲備量的4.6%來自蘇聯。蘇聯把年產量的2.1%出口到德國。德國對蘇聯的
貿易逆差的擴大進一步導致德國迫切試圖擺脫對蘇聯的原料依賴,而準備以直接掠奪蘇聯領土的方式滿足國內和戰爭需求。
由於對德國的越發不信任,蘇聯開始謀求在歐洲大陸尋找同盟者。1941年3月25日
南斯拉夫茨韋特科維奇政府簽約加入軸心國,激起人民的強烈反對。3月27日部分高級軍官和
彼得二世發動政變,成立新政府。蘇聯政府立即和新南斯拉夫政府談判,於1941年4月5日在莫斯科簽訂《
蘇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但納粹德國政府也迅速反應,於第二天和其他軸心國成員發動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迅速占領了南斯拉夫全境。
戰前準備
1940年7月31日,在伯格霍夫的會議上納粹德國政府作出侵略蘇聯的政治命令。納粹政府和軍方的主要人物:希特勒、
凱特爾、
約德爾、
雷德爾、
勃勞希契、
哈爾德和馮·普特卡默爾(希特勒總部的海軍副官)集體出席。會議上希特勒對於入侵英國的
海獅計畫完全不熱心。會議決定,入侵英國以德國空軍在
大不列顛戰役的成功為條件。如果空襲失敗,入侵應推遲到1941年5月。希特勒斷言,蘇聯是英國最依賴的一個因素,俄國被擊潰,英國的最後希望就破滅,德國就會成為歐洲和
巴爾幹地區的主人。於是決定對俄國的進攻將於1941年5月開始,在這時發動進攻,就可以有五個月的時間來完成任務。希特勒在1940年8月下令制定進攻蘇聯的“奧托計畫”,到1940年12月制定完成的計畫改名為“
巴巴羅薩計畫”。
1940年11月蘇聯派
莫洛托夫前往柏林談判,會議上德國方面鼓勵蘇聯加入軸心國,宣布可將波斯到印度的大片區域劃入蘇聯勢力範圍。蘇聯方面則比起介入戰爭,更關心德國軍隊往蘇德邊境不斷增兵的情況,提議德國軍隊不應駐紮在芬蘭和羅馬尼亞境內,雙方應在邊境撤軍。這次談判沒能達成任何協定。蘇德關係進一步惡化,更加堅定了希特勒侵蘇的決心。
德國原本計畫在1941年5月進攻蘇聯,但是由於巴爾幹戰事蔓延到
希臘使得計畫大幅度推遲,直到1941年6月下旬,德國才大舉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開戰時,軸心國方面集結了3個集團軍群,190個師(齊裝滿員,每個師14000至16000人),合計550萬人。其中153個步兵師380多萬人是德國軍隊,其餘的37個步兵師則是僕從國軍隊,包括
義大利、
匈牙利、
羅馬尼亞和
斯洛伐克以及部分占領區徵召部隊。
儘管蘇聯間諜
佐爾格已經從日本提前傳來了德國軍隊會在1941年5月下旬進攻蘇聯的訊息,史達林依然傾向認為這是英、美國家的離間計,旨在挑起蘇德之間的戰爭。所以一直沒有採取備戰方面的政治措施(如
總動員),蘇聯的軍備計畫依然按照1940年制定的時間表進行,即預計到1942年紅軍才能基本完成整備。
蘇聯對德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試探以試圖推遲戰爭,但德國方面以拖延的態度對待這些提議。德國為了保持戰爭爆發的突然性和主動權而沒有向蘇聯政府提出任何修改《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決議,此舉旨在進一步麻痹蘇聯方面。由於德國將1941年5月對蘇聯的進攻計畫推遲到6月底,使得蘇聯情報部門很多獲得德國正確入侵日期的情報也被證偽,進一步使得蘇聯政府產生對德國入侵具體時間的困惑。
1941年6月13日代表蘇聯官方的
塔斯社公開發表聲明,否認蘇德之間存在衝突和戰爭即將來臨的傳聞。塔斯社說,蘇聯在遵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也如此,相反的說法完全是謊言和挑撥。聲明否認德國向蘇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是暗示說,如果有這樣的事,可以進行談判。在所剩無幾的和平的日子裡,蘇聯人又繼續給德國人發出了許多暗示,說他們願意進行談判。
到開戰日1941年6月22日,蘇聯的五個西部邊境
軍區共擁有170個師和2個旅,由於依然處於整編和組建狀態,所有蘇聯的師級部隊都不滿員並且裝備配發未齊。144個師只有8000人,19個師只有600~5000人,7個騎兵師6000人,加上依然在訓練的後備兵共合計約290萬人。
過程
戰爭初期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軍兵分三路突入蘇聯。蘇聯在戰前雖然從多個渠道獲得過戰爭可能爆發的情報,但很多情報之間是互相矛盾的,具體入侵時間的情報相差非常大,使蘇聯政府並不知道德國入侵的具體時間,甚至都不知道德國是否會入侵蘇聯。僅僅在開戰前一天,蘇聯最高統帥部才知道德軍的具體進攻時間,但是為時已晚。
在短短18天之內,德軍突進蘇聯600公里。第一天的戰鬥,蘇聯紅軍損失1200架飛機,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毀。
希特勒狂言三個月滅亡蘇聯。
北方戰線由德軍
威廉·里特爾·馮·勒布元帥指揮的北方集團軍群負責進攻。兩個星期內蘇聯紅軍敗退400――450公里,放棄整個波羅的海沿海地區,蘇聯紅軍24個師被徹底擊潰,20個師損失60%的人員和裝備,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很快進抵列寧格勒城下。波羅的海三國和西烏克蘭的一些城市由於對蘇聯政策的不滿,在德軍入侵之時發起了針對蘇聯政權的暴動行為,進一步促使了蘇聯紅軍的敗退。如
利沃夫在1941年6月30日發生了反蘇暴動,使得第1山地師輕易挺進城市,他們遇上的德軍指揮官赫伯特·蘭茨作為納粹狂熱信徒一進城就放縱部隊對市民進行屠殺和搶劫。
中部戰線是德軍突擊的重點地區,德軍
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從格羅德諾和
布列斯特要塞方向進攻,通過一個雙鉗攻勢完成了對蘇聯西部軍區(即西方面軍)的合圍,
白俄羅斯首府
明斯克淪陷,蘇聯紅軍敗退350公里,30個師被殲滅,70個師損失50%以上的人員。隨後,德中央集團軍群又在斯摩棱斯克地區展開了第二個鉗形攻勢,由於蘇聯紅軍有效地組織了防禦,德軍進展很慢。但是戰役在歷經兩個月後,德軍還是完成了合圍,殲滅了蘇聯紅軍30萬人。
南方戰線上由德軍
倫德施泰特南方集團軍群的主要目的在於占領蘇聯在烏克蘭的農業和工業基地,並獲得黑海港口作為補給站。當面為蘇聯基輔特別軍區(即
西南方面軍)和敖德薩軍區(
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是蘇聯實力最強的一個軍區,在戰爭初期,由於蘇聯紅軍在兵力和裝備上對德軍有明顯的優勢,德軍在這個方向的進展最為緩慢。但由於德軍的素質此時遠在蘇聯紅軍之上,因而德軍依然長驅直入抵達第聶伯河。由於西方方面軍損失過大,西南方面軍的右翼暴露又未及時轉移。
為了使德軍得不到占領區的物資,史達林採用了當年國內戰爭時的方法。史達林於1941年7月3日令蘇聯紅軍實行
焦土抗戰,在撤離和疏散民眾後,儘可能的減少德軍可能的落腳點。命令同時要求游擊隊在占領區要儘可能的使德軍無法獲得物資補給。
史達林在7月3日的公開演講中說:“當紅軍部隊不得不撤退時,必須運走全部鐵路機車車輛,不給敵人留下一部機車、一節車廂,不給敵人留下一公斤糧食、一公升燃料……在淪陷區,要造成使敵人及其所有走狗無法安身的條件,步步追擊他們,消滅他們,破壞他們的一切活動。”1941年8月18日,蘇聯炸毀了
第聶伯河水電站上的大壩。
1941年9月15日,德軍中央、南方兩個集團軍群合作,在
基輔戰役中將蘇聯西南方面軍主力包圍。蘇聯軍隊70個師血戰10天,蘇聯紅軍少數突圍,66萬餘人被殲滅,其中有6萬名軍官,包括西南方面軍司令
基爾波諾斯上將、參謀長圖皮科夫中將在內的多位高級將領在突圍戰中陣亡。希特勒將這次圍殲戰稱為“史上最大的圍殲戰”。但是隨後,在攻擊
頓河畔羅斯托夫的戰役中,由於主力部隊都調往了莫斯科地區,德軍遭到了失敗。
在德軍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之後,無力占領蘇軍防守的重鎮和主要工業中心之一的
列寧格勒。北方集團軍群為了穩定側翼,發起了對提赫文的進攻,但是卻遭到潰敗。因此,德軍對列寧格勒採取了封鎖戰術。由於蘇聯紅軍迅速在與德軍的對峙中擁有了兵力上的巨大優勢,德軍不得不在北方戰線採取了被動的守勢。同時,芬蘭由於兵力不足,一直都沒有直接進攻列寧格勒。
1941年9月30日,德軍集中74個半師約193萬人,在1700輛坦克,11000門火炮支援下,發起意在奪取莫斯科的攻勢,即颱風計畫(
莫斯科會戰)。戰役的第一階段以德軍在
維亞濟馬地區殲滅蘇聯紅軍60餘萬人的全面勝利而結束。隨後德軍迅速占領了莫斯科外圍,摧毀了數道蘇聯防線。
蘇聯在危急時刻進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工業轉移計畫,轉移的設備、物資超過100萬節車皮,同時從
西伯利亞、中亞、遠東地區調來了25萬的精銳預備隊,以朱可夫大將為核心重組了西方面軍的部隊和防線,組織大量婦女修築防禦工事,並派出大量攜帶炸藥和地雷的工兵分隊破壞德軍後勤補給線。此時蘇聯嚴酷的冬季已經降臨,德軍作戰部隊和後勤補給受到了極大限制,由於德國軍隊沒有做好過冬的準備,導致大量的士兵凍死凍傷,許多武器也無法使用。蘇聯紅軍對德軍進行了殊死抵抗,湧現出了許許多多英雄人物和名言,比如“蘇聯雖大,但已無路可退,背後就是莫斯科”。
1941年11月7日,在德國迫近莫斯科之時,蘇聯依然按時組織了紅場閱兵,這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閱兵之一,受閱部隊在閱兵結束後直接開赴前線。
1941年12月6日,蘇聯發起反擊,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200-300公里,莫斯科會戰以蘇聯勝利而結束,德軍損失了50多萬人和大量的技術裝備,這也是不可一世的
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損失,希特勒“三個月滅亡蘇聯”的狂言徹底破滅。莫斯科局勢得以穩定。
1941年冬天,蘇聯紅軍在各條戰線上發動冬季攻勢。在南部,蘇聯紅軍越過刻赤海峽,在
克里米亞半島登入;在北部,蘇聯紅軍試圖解列寧格勒的圍並且殲滅包圍列寧格勒的德軍和收復迭米揚斯克。但是由於蘇聯紅軍的訓練拙劣,準備倉促不足,指揮失當,這兩個方向的攻勢均以失敗告終,蘇聯紅軍損失巨大。
1942年5月,蘇聯又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起第一次
哈爾科夫戰役,試圖收復哈爾科夫,但被德軍分割包圍後殲滅。同時,曼施泰因指揮的德軍席捲
克里木半島,攻克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並在
刻赤戰役中將紅軍徹底擊潰。最終,蘇聯紅軍的冬季攻勢以失敗告終。
轉折點
成功擊退了蘇聯紅軍的冬季攻勢後,德軍認為占領莫斯科十分困難,因此轉變進攻重點,改為向蘇聯的
高加索地區展開進攻。進攻初期,德軍先在哈爾科夫殲滅了蘇聯紅軍200餘萬人,並迅速南下,席捲整個高加索地區。但是,由於蘇聯紅軍在前一年的大潰敗中吸取了足夠的教訓,德軍沒能在高加索地區大規模殲滅蘇聯紅軍,蘇聯紅軍雖然無法抵擋德軍裝甲部隊的進攻,但是得以保全力量。
隨後,為掩護南下高加索的德軍(為了獲取
巴庫油田的石油),德軍意圖占領
伏爾加河畔的
史達林格勒,隨之在史達林格勒展開了與蘇聯紅軍曠日持久的大會戰。德軍在戰役開始前對史達林格勒展開了大規模轟炸,把城區炸成了一片廢墟,但事實上這是在給自己添麻煩,因為被轟炸後的史達林格勒是一片廢墟,公路自然也被廢墟堵上,因此德國的坦克很難在滿是廢墟的城區里作戰,甚至連行駛都是問題。
戰役主要在史達林格勒城內和接近地展開,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甚至每一堆廢墟都要反覆爭奪,進展往往按米來統計,戰鬥極為殘酷和血腥,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在300萬人以上,蘇聯紅軍堅強的抵抗,使德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此時蘇聯上百萬的預備隊已經在兩側聚集,於1942年末在德軍兩側發動鉗形攻勢並包圍了軸心國部隊包括
德軍第6集團軍在內的主力27萬部隊,並於1943年2月2日將其全部殲滅。蘇聯紅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德軍第6集團軍全部和第4裝甲集團軍大部,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義大利第8集團軍以及配屬的大量技術分隊和支援部隊被殲滅,雙方損失始終沒有精確統計,一般認為德軍傷亡被俘共85-100萬人左右,蘇軍傷亡100-120萬人左右。
史達林格勒戰役與同時期發生的
阿拉曼戰役、
中途島海戰勝利,構成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嚴格的說,阿拉曼戰役和中途島戰役,無論是雙方投入的力量、持續的時間以及損失情況,均遠遠無法與史達林格勒戰役相比,過去有些歷史學教科書認為,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有一定道理的,這裡綜合東西方的觀點)。在殲滅德軍第6集團軍後,蘇聯紅軍乘勝緊逼
頓河畔羅斯托夫,在高加索的德軍後撤,蘇軍並迅速奪回了高加索地區。
但是,由於蘇聯紅軍過分展開,在其進攻哈爾科夫時(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遭到曼施坦因的反攻,進攻部隊被擊潰,德軍得以穩固自史達林格勒失敗以來不斷後退的戰線。此時,在前線形成了庫爾斯克突出部,德軍希望能夠利用這個突出部殲滅蘇聯紅軍主力部隊以奪回戰場主動權。
1943年7月5日晨,
庫爾斯克決戰打響,但在蘇軍準備充分的防禦陣地面前,德軍的進攻步履維艱,12日,雙方在庫爾斯克南部奧博場方向的
普羅霍洛夫卡發生坦克大會戰,以帝國師為首的德軍裝甲部隊和以近衛第五坦克軍為首的蘇軍裝甲部隊發生的遭遇戰,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整天,雖然蘇軍損失高於德軍,但德軍始終無法推進,隨著蘇軍在奧廖爾附近的進攻和盟軍登錄西西里,德軍被迫終止了進攻,退回到了出發陣地,8月23日,蘇軍收復哈爾科夫,庫爾斯克戰役以蘇軍勝利而結束。
至此,德軍再也沒有在蘇德戰場上發動過戰略進攻,而是轉向了戰略防守,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可謂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
此時蘇聯經濟已經完全轉入戰時軌道,生產了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同時根據《
租借法案》獲得了來自美英等同盟國大量援助,軍事力量有了很大提高。而德國本土由於美英兩國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略轟炸而遍地廢墟,工業生產能力大幅下降,又在北非戰場慘敗,其僕從國也開始有了反戰、反德的傾向,德國已經越來越沒有能力與蘇聯抗衡了。
蘇聯紅軍反攻
隨著德國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德軍南方集團軍群被迫後撤,越過了第聶伯河,同時實施“
焦土政策”,這使得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村莊變為了廢墟,莊稼也被德軍燒毀。
此後,蘇聯紅軍相繼發動了10次大型反擊戰役(史稱
十次史達林突擊),將德軍完全趕出了蘇聯國土。之後,蘇聯紅軍橫掃東南歐,在盟軍於1944年6月6日發動諾曼第登入後,德軍不得不從東線調出大量部隊以守衛西線,蘇聯紅軍更加勢不可擋,並且相繼解放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在渡過奧得河之後開始了進攻柏林的戰役,4月21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25日完成了對柏林的包圍,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蘇聯紅軍的三名士兵將蘇維埃的紅旗插在了柏林國會大廈的樓頂,同一天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
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蘇聯無條件投降,蘇聯也獲得了蘇德戰爭的最後勝利。
蘇聯勝利原因
蘇聯之所以能力挽狂瀾,並最終取得戰爭勝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雄厚的人力物力。
1941年,蘇聯人口約為1億9300萬。戰爭爆發後,蘇聯共動員了2960萬人。二戰結束時,蘇聯紅軍總兵力達1136萬人。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
廣闊的疆域為蘇聯抵抗德軍侵略提供了戰略縱深。蘇聯陸地面積為2227.4萬平方公里,地跨11個時區。二戰初期,雖然德軍很快占領了歐洲各國,但卻無法一口吞下龐大的蘇聯。當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時,蘇聯政府仍控制著2/3以上的國土。此外,嚴寒的天氣也增加了德軍的後勤壓力。
美英等國的大力援助。
蘇德戰爭期間,尤其是1943年以後,美英等西方國家給蘇聯以大量的援助,包括槍械、彈藥、飛機、坦克、車輛等軍用物資。如果沒有這些盟友的援助,蘇聯要從1941年的大崩潰中恢復過來甚至擊敗德國,都將會更加的困難。
擁有先進的作戰理論。
蘇聯紅軍軍事理論家
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早就提出了大縱深作戰理論。戰爭期間,蘇聯紅軍成功解決了組織與實施寬正面、大縱深的戰略進攻等一系列軍事問題,保證了衛國戰爭的勝利。此外,蘇聯紅軍還湧現出了以
朱可夫元帥、
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和
科涅夫元帥為代表的一批傑出統帥和將領。
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史達林為首的
蘇聯國防委員會,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爭!”的口號。為理順指揮關係,8月8日設立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為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蘇共向前線派去了150萬名黨員和350萬名共青團員。戰爭期間,蘇共吸收了531.9萬名黨員。
蘇聯人民的戰鬥精神。
影響
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據統計,蘇聯共有超過2700萬人傷亡,其中蘇聯紅軍部隊累計死亡人數為865.6萬人左右,包含300萬上下死亡的俘虜,其餘1800多萬傷亡為平民,全國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
納粹德國則因為與蘇聯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實力,大量德軍無法撤出蘇德戰場,甚至被大量殲滅,因而極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義大利的作戰以及盟軍第二戰場的開闢。最終德國的陸軍主力在蘇德戰場被決定性的擊敗,東部防線也徹底被蘇聯突破,首都柏林被紅軍攻克。
納粹德國武裝力量在對蘇戰爭中損失累計近1200萬。其中死亡320多萬人、被俘160萬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後投降的120多萬德軍)。累計死亡人數為380萬餘人,含戰時30萬至57萬死亡的俘虜。
戰後,德國領土被蘇聯和美英法分區占領,並最終導致統一的德國被分割為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兩個國家。德國的經濟也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二戰後的馬歇爾計畫使聯邦德國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和民主德國完成第一個五年計畫後才得以恢復。
中、東歐各國,包括德國東部、
波蘭、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均受到了蘇聯紅軍不同程度的占領,但史達林並未迅速要求當地共產黨採取革命行動奪取政權。相反,史達林滿足於維持
人民陣線和聯合政府的形式鼓勵當地共產黨和其他資產階級左翼黨派聯盟,以換取維持同資本主義大國間的反法西斯同盟關係。因此可以看到很多奇怪的現象,如羅馬尼亞在1944年8月23日至1947年12月30日之間,共產黨在君主制下和資產階級政黨聯合執政。但隨著同西方關係惡化,蘇聯不再阻止中、東歐地區的共產黨重建政權。
同盟國對德國占領區進行了有計畫的人口遷移。依照納粹“生存空間”理論被遷入各個德國占領區的德國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蘇聯等領土內的德意志人口被遷移至奧地利和新的德國領土境內。
二戰令世界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戰前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如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被徹底打垮,英國和法國也大傷元氣。這使得美蘇成為了對歐洲有支配性力量的大國。為了爭奪對歐洲以及世界的控制權,美蘇從戰爭期間的同盟走向了對抗,最終導致了
冷戰。
戰爭罪行
德國對蘇聯俘虜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虐待,並強迫蘇聯俘虜成為苦力為德國修建防禦工事、運送貨物,大量蘇聯戰俘在被俘期間死亡,存活率很低。同時,在德軍撤退時,對占領區實行了
焦土政策以遲滯蘇聯紅軍的進攻,從而對蘇聯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巨大的死亡人數歸因於若干因素,包括殘酷鎮壓戰俘和被捕的游擊隊員,蘇聯領土上的食物和醫療用品嚴重不足,以及德國人主要針對平民人口犯下的暴行。多次戰鬥和使用焦土戰術摧毀了農業用地,基礎設施和整個城鎮,使大部分人口無家可歸,沒有食物。
希特勒臭名昭著的軍事命令包括要求德軍部隊處決任何抓到的蘇聯
政委,以及俘虜紅軍士兵的軸心國部隊經常在野外將他們處決或運往
集中營,作為強迫勞工至死。此外,數百萬蘇聯平民被德國占領軍毫無理由的逮捕,並以同樣的方式對待。
據估計,二戰中共有525萬至570萬名蘇軍
戰俘被德軍俘虜,其中225萬至330萬人死於納粹集中營。這一數字占所有蘇聯被俘者總數的45%至57%,相比之下總數中被德軍俘虜的23.1萬名英國和美國囚犯中只有的8,300人遇害,即占英美俘虜總數的3.6%。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大約5%的蘇聯囚犯是猶太族人。
一些蘇聯公民叛逃或被德軍脅迫到納粹侵略者一邊,加入
東方營或
弗拉索夫的
俄羅斯解放軍。大多數加入者都是俄羅斯戰俘。這些人主要被納粹用於東部戰線,但有些人被派去守衛
諾曼第的海灘。投奔德國軍隊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1940年蘇聯吞併的西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公民。他們在德國專門組建的
武裝黨衛隊部隊中作戰。
西方歷史學家和聯邦德國方面自
冷戰以來開始指責蘇軍士兵在戰爭期間到達德國境內以後,犯下了無以計數的搶劫、強姦和殺人案件。與直接造成德國上百萬平民死亡的
英美對德戰略轟炸不同,蘇聯軍方並沒有針對平民目標的軍事行動記錄(但有針對政敵的警察行動記錄);不過無疑基數龐大的普通蘇聯紅軍士兵里出於復仇主義或自私動機而犯下的戰爭罪行即使不是普遍存在的,也常常有證據被研究者挖掘出來。
蘇聯
軍事法庭的審判記錄也證明大規模犯罪活動的存在。根據解密的蘇聯檔案僅1945年前兩個月就有4148名蘇聯官兵因為“對當地居民犯罪”被定罪,蘇聯當局對犯罪者組織了公開審判和公開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