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內涵 語源 法西斯主義一詞源於1919年3月23日在
米蘭 成立的“戰鬥法西斯”(il Fascio di Combattimento),這是一個反社會主義的民間軍事組織。而Fascio一詞,則來源於
拉丁文 Fascis,拉丁文原義是指“捆在一起的一束棍棒,中間插一柄斧頭,是古羅馬高官的權力標誌,象徵著萬眾團結一致,服從一個意志,一個權力”。因此“戰鬥法西斯”採用了
古羅馬 執政官 前放置的棒束作為標誌和名稱。義大利的Fascisti也被稱為黑衫黨—源於他們以黑衫作為制服的風格。
泛義範疇 法西斯主義一詞有時候(無論支持者或反對者)也被用以稱呼其它同時期的以軍事為一體的政權,例如
東條英機 時期的日本帝國、恩格爾伯特·多爾夫斯(Engelbert Dollfuss)時期的
奧地利 、胡安·羅薩斯時期的阿根廷等。這一詞也被用以稱呼一些較為長期的政權例如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時期的西班牙、
薩拉查 時期的
葡萄牙 ,但這經常引起爭議。
在法西斯義大利和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擊敗後,法西斯主義一詞成為極端貶抑的用詞,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法西斯宣傳的軍事帝國體系。凸顯這些人壓制反對聲浪、干涉個人行為、促長
種族主義 、或其它試著集中政治權力的行徑。由於這一詞已經成為貶抑詞,判斷何種政治運動和政府才屬於法西斯主義的議題也極具爭議性。如果放寬法西斯主義的定義,所有獨裁主義國家都包含了其中一些特徵,但大多數理論家傾向於較嚴格的區分其中的差異。
狹義範疇 法西斯主義在1920年代的義大利崛起,混合了工團主義的概念與反
唯物主義 的國家理論;後者已經與
民族主義 相連結。無論是在哲學上或政治上,不過法西斯主義也反對
資本主義 經濟和自由放任政策—在這點上與
馬克思主義 相同。許多學者將法西斯主義定義為擁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特質的意識形態:強烈的民族主義、經濟的社團主義,一個權力極大的軍事領導者,將
民族 、國家、集體的地位置於個人或團體之上。
Stanley Payne在Fascism: Comparison and Definition(1980)一書里使用了一連串冗長的列表來定義法西斯主義,包括了軍事主義國家的創立、國家的管制、國家整合經濟層面、反資本主義、和反共產主義。符號學家
翁貝托·埃可 在他的論文裡也採取了類似的定義方式。
21世紀以後,人們對於法西斯主義的定義也傾向於強調民粹的法西斯主義辭彙—強調民族和種族相結合的‘重生’。
法西斯的主張既是政治性的也是經濟性的,學者們研究這些成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漢娜·阿倫特 的研究主要是專注於政治上的,認為那些通常被視為法西斯主義的政權(如納粹主義),是屬於更大層面的
極權主義 。
聖荷西州立大學 的經濟學教授Thayer Watkins則認為法西斯主義是與社團主義相連結的,
社團主義 強調國家對於經濟的壓抑,Watkins認為全世界大多數的政府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社團主義的成分,他認為
墨索里尼 的法西斯政權只不過是大蕭條時期普遍出現的社團主義國家之一,他認為當時其它不同的政治系統如西班牙、阿根廷、和美國也都是社團主義國家。
法西斯主義視國家為一種擁有積極權利的組織實體,而非一種設計用以保護群體和個人權利的制度,法西斯主義也不認為國家權力應該受到監督。法西斯主義傾向於否定馬克思主義對於
社會等級 的概念,並且普遍反對
階級鬥爭 的概念,而該強調種族間的鬥爭、青壯族群推翻年邁族群的鬥爭。這表示法西斯主義對於民族主義和神秘主義的信念,以及認同權力和力量即為正當性的概念,讚揚以戰爭和勝利來決定真理和價值。這些概念也可以在
社會達爾文主義 里發現。這些概念都直接的與社會主義和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特徵對立,這也是法西斯主義與自由主義和後來的馬克思主義浮現主要差異的地方。
法西斯主義的特色是以極權主義的方式由國家控制所有層面的生活: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經濟的。法西斯
國家管理 並控制生產工具。法西斯主義將民族、國家、種族的地位置於個人、制度、組織之上,法西斯主義使用明確的
人道主義 用詞;呼喚英雄式的民眾力量恢復過往的光輝;並要求對單一的領袖效忠—通常到達個人崇拜的程度。法西斯主義的領導人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們以訴諸利他主義的宣傳方式來正當化對於個體的壓迫。舉例而言,
阿道夫·希特勒 便曾說過:“由於個人已經完全將他的自我屈服於共同體的生命上,個人自我保存的本能於是便能發揮至極限,並且能在必要時替共同體犧牲他的生命。”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法西斯主義吸引了不同層面的人口支持,包括農夫、地主、民族主義者、心存不滿的
一戰 老兵、
卡爾·施米特 、
馬丁·海德格爾 等知識分子、大中小企業、保守派,以及一些允諾將給予工作和麵包的貧窮人口。在一些國家如
羅馬尼亞 和匈牙利(以及一些其它國家),法西斯主義的支持者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工人階級和極端貧窮的自耕農。支持者的層面廣泛使法西斯主義與其它的極權主義國家產生差異。
在
軸心國 於二戰失敗後,法西斯主義一詞成為
政治光譜 上的貶義詞,在1945年後便非常少有政治團體會以此自稱,某些
政治意識形態 的擁護者也常被其反對者貼上法西斯主義的標籤。
義大利法西斯 Fascio(複數:fasci)一詞源於義大利語,這一詞在19世紀晚期出現,用以形容激進的政治團體,但並沒有針對哪種特定的政治立場。一部分民族主義的fasci後來在20世紀發展了法西斯主義的運動。
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語為fascismo)是獨裁主義的政治運動,在貝尼托·墨索里尼的領導下統治了整個義大利,從1922年至1943年為止。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結合了社團主義、極權主義、民族主義、
軍國主義 、和反共產主義的成分。嚴格來說,法西斯主義所針對的只有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權,但這一詞也經常被用以形容類似的意識形態和運動。
德國納粹主義 法西斯主義與納粹主義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議題。雖然現代一般認為納粹主義是由法西斯主義衍生的一種分支,但一些人仍主張納粹主義並非法西斯主義,要不是因為兩者之間差異過大,便是因為他們認為法西斯主義不能作為一種通稱來形容。
納粹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主要差異之一在於,納粹主義強調國家的目的是為了達成那些於根其民族和種族的理念,尤其是在
社會工程 的文化上,納粹主義強調以犧牲其它所有種族來達成德國民族的繁榮。相較之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則認為文化因素應該替國家服務,國家不需替某些特定的種族服務。法西斯主義的政府目標是為了將國家的地位置於所有其它事物之上,因此法西斯主義可以說是一種強調政府
中央集權 至上的理論。而納粹強調的則是“民族”(Volk)和“
民族共同體 ”(Volksgemeinschaft)。
納粹主義認為政府和政黨都只是用以達成某些特定人民的理想的工具,而法西斯主義則是明確地反社會主義的
中央集權主義 形式。納粹的運動—至少在其意識形態上,則認為以階級為根基的社會是不可取的,並且希望跨越這種既有的
階級社會 ,團結所有階級的種族成分。社團主義國家的中心思想的確是精英政治。不過,法西斯主義的根基很大一部分也是來自於
社團主義 ,而社團主義則被認為是取代階級鬥爭的產物。
墨索里尼和
希特勒 並非一直同盟,尤其是在1934年,希特勒下令
衝鋒隊 暗殺奧地利的恩格爾伯特·多爾夫斯,以替未來的
德奧合併 鋪路,這造成墨索里尼調派軍隊前往奧地利—義大利的邊界以準備和希特勒開戰,但最後墨索里尼仍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決定和希特勒同盟。
歷史演變 歷史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鼓吹種族主義、專制和擴張的政治理論、運動和政權形式,最先由義大利墨索里尼提出。“
法西斯 ”一詞源於拉丁文,原指捆在一起的棒子,象徵民眾圍繞著領袖形成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法西斯主義否定資產階級,奉行國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領袖的意志至上,融和種族主義歷史觀和專制哲學於一體,既反對共產主義烏托邦思想也反對資產階級思想,主張建立以領袖的意志為中心的強大帝國,實行擴張政策和戰爭政策。
束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和日本分別出現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又稱喝棒黨、黑衫黨)和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先後於1922年和1933年建立起法西斯政權。日本亦於30年代法西斯化。西班牙、匈牙利、保加利亞、阿根廷等國也推行過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主義是
西方國家 在陷入經濟大危機的困境後的產物。是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動盪加劇時,處境惡劣、不滿現狀的中間階層的一種情緒(思想),他們要求政府尋求新的統治對策以及更為
中央集權 的經濟控制手段並準備通過戰爭重新劃分世界,這便是
法西斯 的產生背景。
1919年,出現了最初的法西斯組織:義大利“戰鬥法西斯”和日本的
猶存社 。(1920年4月成立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實際不屬於法西斯主義)1921年11月,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成立,1922年10月發動進軍羅馬的政變,在義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權。
1926年義大利的法西斯體制開始形成。
在日本,繼猶存社之後,出現了民間法西斯團體和軍隊中的法西斯運動。
此外,
匈牙利 以
霍爾蒂 為首的軍事體制政權逐步走向法西斯化,1923年~1926年在
保加利亞 建立了常可夫的法西斯統治,1926年
畢蘇斯基 在波蘭建立稱為“薩納奇”的法西斯體制,1929年
克羅地亞 的巴維里契建立的
烏斯塔沙 法西斯統治。
法西斯主義是一種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國際現象。它反對資本
民主主義 和烏托邦思想,主張建立以超階級相標榜的
集權主義 統治,鼓吹
沙文主義 、奉行重分世界的戰爭政策。
新法西斯主義 新法西斯主義 是用以稱呼那些在二戰後才出現並擁有某些或眾多法西斯主義成份的運動。新法西斯主義運動混合了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以及其他國家的法西斯運動。
新法西斯主義一種政治哲學及政治運動,出現於二戰之後,並如早期法西斯主義一樣,宣揚極端的民族主義和獨裁主義,反對啟蒙傳統的自由個人主義,陷入種族主義之中,並將仇恨發泄於外國人身上,以傳統民族文化及宗教的保衛者自居,頌揚暴力,支持民粹式的經濟方案。早期法西斯主義仇視猶太人,新法西斯主義主要仇視的是國內的移民。他們並不特意強調通過武力征服他們來獲取“生存空間”,而是努力提出具體的計畫將自己描繪為民主和“主流”的形象。 在歐洲各國的主要政治團體中,被認為是新法西斯主義者如下:在義大利,有G費尼所領導的國家聯盟(原名為義大利社會運動);在德國,有前武裝黨衛軍成員F.蕭恩伯領導的共和黨;在法國,有勒龐領導的民族陣線;在俄羅斯,有V.日裡諾夫斯基領導的自由民主黨;V.舍舍利領導的塞爾維亞激進黨、D.帕拉加領導的克羅地亞權利黨。在歐洲以外的新法西斯主義者,則有阿根廷的仳隆政權,南非的白人勞工黨等。
理論思想 反共主義 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政治制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間期,歷史學家如
愛德華·霍列特·卡爾 指出自由主義在這個時期嚴重緊縮,而且幾乎已遭淘汰。
1917年俄國革命的成功在歐洲引發了一連串的革命浪潮。社會主義的運動分裂為
社會民主主義 和
列寧主義 兩個派系。接下來形成的
第三國際 引發了
社會民主主義 政黨內部的激烈爭論,造成俄國革命的支持者們分裂出來,在大多數工業國家(和許多非工業國家)形成了各自的共產黨。
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法西斯主義便是為了應對以上這些情況而產生的,法西斯主義在訴諸勞工階級支持的同時也反對馬克思主義,法西斯主義也訴諸於資本家,作為抵抗
布爾什維克 的堡壘。在義大利,左翼領導的運動造成數年的不穩定情勢,使得許多義大利的保守派開始恐懼共產革命可能無法避免,在保守派和義大利國王的支持下,法西斯主義終於攫取政權。在義大利以外的歐洲各地,許多國家的貴族、保守派知識份子、資本家、企業家也開始支持法西斯運動。在德國,許多右翼的民族主義團體浮現,尤其是戰後的
自由軍團 ,先後擊垮了斯巴達克暴動和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西班牙內戰最初,蘇聯主張與西方國家組成一個聯盟以對抗義大利及其盟友德國,並以各國的人民陣線組織來對抗其國內的法西斯主義。這個政策由於西方國家對蘇聯的不信任而沒有成功(尤其是英國)。德國、法國、英國之間的
慕尼黑協定 使得蘇聯更加擔憂西方國家意圖誘使德國首先攻擊蘇聯,英國與蘇聯缺乏外交協商使得情況更加惡化,蘇聯最後決定改變政策,在1939年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
莫洛托夫 在他的自傳里寫道,當時蘇聯的想法是這份條約能替蘇聯爭取時間備戰,史達林一直以為德國在1942年前不會發動攻勢,但最後德國仍選在1941年中旬發動攻蘇的
巴巴羅薩計畫 。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又成為互不兩立的仇敵,在雙方看來,這場戰爭是一場意識形態之間的戰爭。
種族觀點 法西斯主義者對種族問題並沒有統一的看法,有些表現出明確的
種族主義 態度,有些表現出中立態度。就種族問題,墨索里尼本人就有完全自相矛盾的講話。
在1934年法西斯國際大會上,各個法西斯政黨辯論了
反猶太主義 問題,一些黨派支持,另一些反對。最後雙方妥協產生“法西斯國際”的官方立場:猶太人的問題不能被轉換成一個普遍的對猶太人仇恨的運動……考慮到在一些被征服的國家裡,安置在那裡很多地方的猶太人群體用公開的和隱蔽的方式去傷害性地影響那些收留他們的國家的道德和物質利益,建立國中之國,無視義務而追逐利益,考慮到他們已經具備了可以對愛國主義和基督教文明帶來破壞的國際性革命的元素,本次大會譴責他們這些元素的邪惡行徑,並已做好準備與他們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