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人口與民族,語言文化,宗教,地理,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生產能力,科教發展,經濟狀況,財政穩定,生產復甦較早,工資增加快,私有化高,政治狀況,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軍事,加入北約,漫漫入約路,大樹下好乘涼,歐洲格局變化,
歷史沿革 波羅的海 三個民族都是紀元前4000年至2000年遷居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古代新石器時代居民的後裔。他們一部分從東方遷居到
歐洲 部分,原始漁獵民帶來了
芬蘭語 。另一部分來自南方維斯瓦河和第聶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農牧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的初期向北遷移。
立陶宛人在13世紀時已處在封建時代,此時形成部族,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幾個血緣相近的波羅的海部族結合的過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紀下半葉,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資產階級民族形成過程。
拉脫維亞人作為部族是在15-16世紀由波羅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庫爾什人、澤姆加爾人、謝爾人、拉脫加爾人)形成的。這些部落在5-6世紀時向北推進並逐漸同化了操芬蘭語的立維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愛沙蒂人。這些部落在反對12世紀末-13世紀初
日耳曼 騎士入侵波羅的海沿岸的共同鬥爭中聯合起來。拉脫維亞資產階級形成於19世紀下半葉。大量拉脫維亞人從19世紀起遷住西伯利亞。
愛沙尼亞人是古代波羅的海沿岸芬蘭部落的後裔。如拉脫維亞人一樣,在反對日爾曼騎士和瑞典人的鬥爭中形成一個統一的部族。愛沙尼亞的資產階級形成於19世紀末。
人口與民族 由於沙俄以及蘇聯當局的俄羅斯化政策,三國有大量的俄羅斯族。
立陶宛人口280萬,主體民族為立陶宛人,占總人口的84%,俄羅斯人占5.8%,其他民族占11%,為38萬。
拉脫維亞人口195萬,主體民族為拉脫維亞人,占總人口的73%,俄羅斯人占2%,為94萬,其他民族占13%,為35萬。
愛沙尼亞人口122萬,主體民族為愛沙尼亞人,占總人口的78%,俄羅斯人占5%,為48萬,其他民族占8.2%,為12.8萬。
語言文化 三國語言的特點是共屬兩個語支。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屬同一語支即
印歐語系 列托-立陶宛語支,或稱波羅的海語支,這種語支最接近於
斯拉夫語 支。愛沙尼亞屬於芬蘭-烏果爾語族波羅的海沿岸-芬蘭語支。
立陶宛語屬東波羅的語支,與拉脫維亞語關係極近,主要通行於立陶宛。16世紀起,已有
立陶宛文學 語言。最早文獻乃是1525年的“主禱文”、一部教義以及“萬福瑪利亞”的譯文。19世紀時,立陶宛出現三種
文學語言 並同時使用:波羅的海沿岸
低地 立陶宛方言、東部高地立陶宛詩歌方言以及主要通行在與
東普魯士 接壤地帶的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現代標準文學語言是在西部高地
立陶宛 方言基礎上形成的,共有32個拉丁文字母。亞布隆斯
基斯 (1861-1930年)被稱為國語之父。
波羅的海 與立陶宛語相近、同屬波羅的語支的拉脫維亞語主要通行於拉脫維亞。1918年以後成為
官方語言 。拉脫維亞最早文獻可溯源至16世紀,當時主要是以天主教和
路德 教派教義問答為主。18世紀,第一部語法問世。19世紀末,文學語言有了較大發展。1922年,採用
拉丁字母 。拉脫維亞語有3組方言:東拉脫維亞語、西拉脫維亞語和中拉脫維亞語。中拉脫維亞語較前二者穩定,為拉脫維亞現代文學語言的基礎。雖然拉脫維亞語與立陶宛語關係密切,但由於拉語受芬蘭語影響較大,因此,拉語在許多方面較之立語易加更新。拉語的最大特點是詞的重音總是固定在第一音節上。
愛沙尼亞語屬
烏拉爾語系 芬蘭-烏戈爾語族波羅的-芬蘭語支,主要通行於現今的愛沙尼亞。愛沙尼亞語的特點是和芬蘭語關係極為密切,有南北兩種主要方言。北部方言或為塔林方言是
愛沙尼亞文學 語言的基礎,其許多辭彙借自德語。
宗教 波羅的海沿岸民族在13-14世紀接受了基督教。立陶宛人和大部分拉脫加爾茨人信奉天主教;大部分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及一部分西立陶宛人為路德派
新教徒 ;一小部分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信仰東正教。
蘇聯時期,
天主教 在立陶宛的影響很大,有資料顯示,80%的立陶宛人系天主教徒。在這個領土面積不大的國家裡就有6個宗教中心領導著天主教的各個教區:
維爾紐斯 天主教轄區;維爾卡維什基斯主教轄區;
考納斯 主教轄區;凱沙多里斯主教轄區;怕涅韋日斯主教轄區和捷利沙伊主教轄區。
在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信義會影響很大。信義會系遵奉
馬丁·路德 “因信稱義”教義的基督教
新教 教會,屬
路德宗 。“因信稱義”教義即主張人在上帝面前得稱為義,全憑信仰耶穌,而不在於履行教會的禮儀、規條和善功。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國北部、北歐各國和美國。
由於在波羅的海三國中,很多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因此,宗教問題往往成為該地區人民反對“俄羅斯化”的導火線。較為突出一例即為1972年立陶宛1.7萬天主教徒向當時的蘇共總書記
勃列日涅夫 發出的備忘錄和致聯合國當時的秘書長
瓦爾德海姆 的公開信,備忘錄和公開信指責並抗議蘇聯對立天主教徒的“迫害”。其結果,一方面是來自當局的鎮壓“加強”,而同時,人民反抗迫害、爭取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宗教影響在波羅的海三國爭取民族獨立運動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路德教 於16世紀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 時期產生於德國,不久傳入美國和北歐各國。迄今在挪威、
瑞典 、丹麥和
冰島 等國,路德教均為國教。波羅的海三國,尤其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與北歐各國的宗教瀟源,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三國的民族所向。
地理 立陶宛 位於前蘇聯最西部。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
地形受冰川作用顯著,大部分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磧崗丘。波羅的海沿岸有綿長的沙丘,中部為低地,東南端地勢最高,海拔958英尺。土壤從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為主,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沙土。
立陶宛境內河流均流入波羅的海,水流一般平緩,河道蜿蜒曲折。其中涅曼河最長,其主要支流有
梅爾基斯 河、內里斯河、涅維茨斯河、杜比薩河、朱拉河以及米尼亞河等。湖泊約有3000個,主要分布在東部和東南部。
拉脫維亞 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愛沙尼亞,東界俄羅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內主要是波狀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東部地勢略高,濱海多沙灘。拉河流均屬波羅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維納河(亦稱道格瓦河)、加高亞河、
文塔河 、利
耶盧 佩河。丘陵之間有許多小湖泊。
森林,草場、牧場、沼澤和荒地約占土地面積的67%,森林覆蓋率為38%,森林主要分布於西部和東北部。多針葉林(松樹和雲杉)和落葉林(白樺和白揚等)。
愛沙尼亞 是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面積最小的國家。北面和西面臨波羅的海,南與拉脫維亞和俄羅斯聯邦為鄰。就資源力而言,愛沙尼亞有著不同於上述兩國的特點。愛沙尼亞是個多島嶼之國,大小島嶼800個,占土地面積的9%。最大的兩個島嶼是
薩列馬島 (1647平方公里)和
希烏馬島 (600平方公里)。地表受過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磧丘,中部有平緩的長丘,大部為東北-西南走向。
氣候條件 波羅的海沿岸狹窄地帶屬海洋性氣候,內地為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4.8℃,7月為17.2℃。大部分地區8月份降雨量最多,沿海地帶10-12月降水量最多。
立陶宛
土壤以灰化土為主,東拉脫維亞低地有沼澤土。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受大西洋氣候影響,濕度大,天空多雲,每年只有30-40天的晴天,陰天多達150-180天。盛刮西北風和南風。無霜期在125-155天。夏季涼爽,6月平均氣溫17℃,最高氣溫為34℃,1月沿海平均氣溫為-2℃,東部-7℃,最低可達-40℃。
拉脫維亞
氣候受北大西洋氣團的影響,冬季溫和,夏季涼爽,2月平均氣溫-5℃至6℃,7月為16-17℃。年降水量610-711毫米,蒸發量少,有澇災。植被為混交林,約有90種樹木和灌木,林地面積137.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6%,重要樹種有松、冷杉、白樺和白揚。草地遼闊。約有60種哺乳動物,295種鳥類。
自然資源 立陶宛
沼澤 區有大量的泥炭。森林和草地均占土地面積的1/4。有3個天然植被區:濱海沙丘區以松樹居多;東部崗丘區多雲杉;中部有大氣橡樹林。沼澤地區和濕地約占總土地面積的7%。
野生動物品種多,有60種哺乳動物,300多種鳥類和50多種魚類。
礦物資源匱乏,主要有硫酸監、石膏、泥炭、少量鐵礦石和磷灰石,沿海地區還有少量的石油。
拉脫維亞
礦產資源缺乏,主要有金砂礦和泥炭等,泥炭儲量為9億噸。西部庫爾蘭半島有石油。
愛沙尼亞
河流多而短小,最長河流皮亞爾努河僅為142公里。湖泊占土地面積的5%,楚德湖最大,面積3548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主要有油頁岩,儲量150億噸,年產3500萬噸,占原蘇聯油頁岩總產量的80%。泥炭的儲量和產量也很可觀,並有大型磷灰石礦床,磷灰石儲量達60多億噸。
生產能力 波羅的海三國在前蘇聯時期可為經濟比較發達的加盟共和國,許多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居前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首或頭幾位。
首先,就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和人均國民財富而言,愛沙尼亞均為前蘇平均水平的140%,居各加盟共和國之首;拉脫維亞分別為133%和122%,居第二位;立陶宛分別為123%和108%,居第三位。
下面以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與俄羅斯相比為例。國民收入增長速度(1985年為100):1988年,俄羅斯為106.1,愛沙尼亞略低於俄羅斯為105.6,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則快於俄羅斯,分別為119.8和108.7,立的增長速度為前蘇各加盟共和國之首。42
社會勞動生產率 增長速度(1985年為100):1988年,俄羅斯為109.9,愛沙尼亞仍略低於俄,為107.8,而立和拉仍快於俄,分別為122.0和112.0,43立居原各加盟共和國之首,拉居第二位。居民人均
實際收入 增長速度(1985年為100):1988年,俄羅斯為115.0,愛沙尼亞高於俄,為116.6,拉脫維亞為115.4,略高於俄,立陶宛略低於俄,為114.7。此間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長速度排列是:愛沙泥亞居第4位,在
烏克蘭 、白俄羅斯、莫爾多瓦之後,拉脫維亞居第5位,立陶宛居第6位。就職工月均而言,波羅的海三國均接近或超過前蘇平均水平
立陶宛。戰後,立陶宛經濟發展的重點為工業。主要
工業部門 有機械、造船、電子儀表、電機、無線電器材、化工、
水泥 和漁類加工工業。維爾紐斯、考那斯和
克萊佩達 均都成為大工業中心。卡普蘇卡斯、阿雷圖斯和烏泰納等均成為著名的小工業城鎮。這些城鎮主要從事金屬加工和機械製造。凱代尼艾和約納瓦成為
化工工業 中心。
拉脫維亞在前蘇聯“勞動分工”原則下經濟發展的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以及輕工業、食品工業,和乳肉用畜牧業,49拉乃是前蘇聯重工業比較發達的加盟共和國之一。在拉脫維亞的國民收入中,工業占56%,農業占21.7%,建築業占6.6%,交通運輸業占4.4%,商業和其他部門占11.3%。
拉脫維亞是一個工業發達但能源缺乏的國家,能源自給率約50%,其餘50%靠進口,水電站和火電站是動力主要來源。
愛沙尼亞在前蘇聯“勞動分工”下,如同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一樣,同樣是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國家。主要生產部門和產品有:機械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生產石油加工設備、農具、採礦機械、天然氣管道和挖掘機,專用科學儀器和電器設備。在油頁岩加工基礎上,建立起化學工業,生產苯、粘合劑、合成樹脂、甲醛和洗滌劑等。木材加工是愛沙尼亞最早的工業部門之一,產品主要有紙、紙漿、膠合板和家具等。消費品工業中,
紡織工業 最發達,棉布的生產量為三個共和國產量的70%,另外還生產毛毯和麻織品。
科教發展 科技發展水平是構成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保證一個獨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前提。而居民受教育水平程度,乃是一個國家科技力強弱的重要標誌。
科學院是
拉脫維亞共和國 的主要科研機構。80年代初,全國共有科研人員1.26萬人。80年代末,科研人員有所增加。例如1988年,拉科學院的科研人員1812人,其中博士126人,
副博士 926人。此時期,全國科研工作者1.4萬人,博士500人,副博士3100人。56
愛沙尼亞是一個居民受教育水平很高的國家。在加盟蘇聯以前,愛沙尼亞居民中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人數比例為波羅的海三國之首。例如30年代末,愛沙尼亞9-49歲居民中識字人數已占98.6%。入盟蘇聯以後,愛的文化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例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愛有普通教育學校600所,學生20萬人,職業技校36所,學生1.5萬人,
中等專業學校 37所,學生2.39萬人,高等院校6所,學生2.55萬人。主要高等院校有塔林工學院和
塔爾圖大學 。
科學院是愛沙尼亞科研中心。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愛全國共有各類科研人員6200名,1988年時,全國科學工作者為7100人,博士300人,副博士3100人。科學院的科學工作者1312人,博士103人,副博士683人。
經濟狀況 波羅的海三國與
獨立國協 國家相比,其經濟具有以下特點:
財政穩定 以1991-1995年期間,獨立國協和波羅的海三國通膨率升降情況為例。有資料顯示,1990年時,大多數前
蘇聯加盟共和國 的價格年增長速度為3-5%。
亞美尼亞 和拉脫維亞的年通膨速度超過了10%,分別為10.3%和10.5%,愛沙尼亞當時的年通膨率最高,為23.1%。
1991年起,波羅的海三國與獨立國協國家的通膨率均呈上升趨勢,只是上升幅度不同。1991至1995年期間,獨立國協諸多國家的通膨率以千倍、幾千倍,甚至幾萬倍速度上升。例如1995年11月與1990年12月相比,
喬治亞 的價格總水平上揚25.4萬倍,
土庫曼斯坦 上漲13.8萬倍,亞美尼亞上調9.5萬倍,白俄羅斯提高4.6萬倍,烏克蘭為3.7萬倍。哈薩克斯坦、
亞塞拜然 和塔吉克斯坦的價格上漲2.2萬-2.6萬倍。俄羅斯的情況略好一些,價格漲幅為4657倍。倘若把波羅的海三國的通膨情況與上述國家加以比較的話,不難看出,三國的情況大大好於俄羅斯及其他獨立國協國家。1991-1995年期間,有資料表明,例如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通膨率僅為76倍和84倍。
如果從具體年份看,例如1991-1992年,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均處於通膨上升時期,而從1993年起,各國的情況開始出現差別:一些國家的價格增長速度放慢,而多數國家通膨率繼續上升,某些國家甚至出現惡性通膨。相比之下,波羅的海三國形勢最佳,通膨率大幅度下降,實現了財政穩定。例如1993年,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通膨率為40%左右,或為月通膨率不高於2.8%。1994年,立陶宛的年通膨率為45%。截至1995年11月,波羅的海三國的月通膨率均已低於2.8%。
生產復甦較早 從時間上說,波羅的海三國和獨立國協國家的生產形勢可大體劃為三個時期:從獨立到1993年可為第一時期,此時期為生產普遍下降時期,而1993年以後,各國情況出現不同變化,波羅的海三國的生產下降趨勢減慢並開始出現相對穩定增長的勢頭。例如1993年與1992年相比,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生產分別下降到3.5%和9.5%,而1992年與1991年相比,分別下降25.5%和34.5%。立陶宛1992年下降39.3%,而1993年降至16.2%。獨立國協國家仍多數處於生產繼續下降趨勢,例如土庫曼斯坦由1992年的5.3%降到1993年10.0%,白俄羅斯由9.6%降到10.6%,烏克蘭由13.7%降到24.2%。1994年起,各國形勢又出現明顯的不同變化,可為第三階段。例如有資料顯示,1994年愛沙尼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4%,拉脫維亞增長2%,立陶宛增長1.7%。1995年,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發展又上一個新台階,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為5-6%。
工資增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相對 提高
波羅的海三國由於通膨率下降,財政穩定,生產發展,其居民的實際工資額增長很快,隨之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縱觀獨立國協國家實際工資增長(或減少)情況,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特點:月均通膨率在25%和25%以上的國家,月均工資不超過20美元,月均通膨率在15%和15%以上的國家,月均工資不高於80美元,月均通膨率在5%和5%以上的國家,月均工資不超過120美元。而在1993-1995年,實際工資得到較大幅度增長的只有實現財政穩定的波羅的海三國。例如1993年,愛沙尼亞月均工資80美元,拉脫維亞77.7美元,立陶宛44美元。俄羅斯為63.3美元,僅高於立陶宛。白俄羅斯僅為23.9美元,烏克蘭為14.5美元,
烏茲別克斯坦 為19.1美元。1994年,上述國家的月均工資是:愛沙尼亞129.9美元,比1993年增加60%,拉脫維亞137.6美元,比1993年增加75%,立陶宛91.4美元,比1993年增加52%。在獨立國協國家中,俄羅斯仍居首位,月均工資為108.5美元,但只略高於立陶宛,大大低於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白俄羅斯月均工資為27美元,比1993年略有增加,烏克蘭為29.5美元,比1993年增加50%。1995年,波羅的海三國月均工資又有提高,其比例大大高於獨立國協國家。例如愛沙尼亞月均工資為192.7美元,拉脫維亞為182.4美元,立陶宛為117美元,俄羅斯此間的月均工資為112.9美元,開始低於立陶宛的工資。白俄羅斯為62.3美元,烏克蘭為48.8美元,大大低于波羅的海三國的月均工資水平。
私有化高 波羅的海三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私有化程度高,非國有化成分增大,並在國民經濟中起重要的作用。例如立陶宛在非國有部門就業人數1992年為總就業人數的41.3%,1993年為54.2%,1994年達到61.5%,居獨立國協國家及波羅的海三國之首。拉脫維亞上述各年的比例分別為44.0%,55.0%,58.0%,居各國的第2位。就非國有成分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而言,愛沙尼亞1994年為58%,1995年為65%;立陶宛1994年為62.3%,1995年為65%,與俄羅斯相同,同居各國第一位;拉脫維亞1994年為58%,1995年為60%,與喬治亞相同,同居第2位。115
總的看,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後很快克服了獨立最初期所出現的經濟困難,經濟出現增長勢頭,許多重要經濟指標與獨立國協國家相比,處於領先地位。那么,三國能在較短時間內克服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用愛沙尼亞前總理拉爾的話說,愛之所以能在不長時間裡擺脫危機,主要是由於實行了根本性改革,愛報刊稱,正是因為愛進行了成功的改革,其經濟才出現了發展的“好兆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確認,波羅的海三國由於進行了成功的改革,才得以擺脫危機,出現生產迅速增長的勢頭。
政治狀況 愛沙尼亞 沙皇俄國土崩瓦解之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在1917年4月授予愛斯特蘭省民族自治權。當地資產階級很快便選舉出了一屆“地方自治會”,並宣布該地方自治會是愛斯特蘭省最高政權的唯一體現者。但不久以後,愛斯特蘭省的布爾什維克就解散了資產階級地方自治會,愛斯特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分子被迫轉入地下。與此同時,駐守在塔林以北奈斯島上的俄國海軍官兵起義,宣布奈斯島獨立,成立“奈斯蘇維埃共和國”。1918年2月24日,利用紅軍撤退後、德軍入侵前的權力真空機會,地方自治會元老院宣布“愛沙尼亞共和國”獨立,並組成了一個臨時政府。第二天,德軍進駐塔林。德國占領當局既不承認愛沙尼亞臨時政府,也不承認愛斯特蘭的獨立。26日,德軍占領奈斯島,奈斯蘇維埃政府被迫解散。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愛沙尼亞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捲土重來,但遭到了蘇俄紅軍和愛沙尼亞布爾什維克的抵抗,內戰爆發。這場戰爭被愛沙尼亞資產階級稱為“愛沙尼亞獨立戰爭”。戰爭一開始,紅軍就把愛沙尼亞白軍打到了塔林城外,愛沙尼亞布爾什維克在10月末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8年11月29日宣布建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被稱為“愛沙尼亞勞動公社”。然而,愛沙尼亞白軍在總司令約翰·拉伊多內(Johan Laidoner)的領導下很快就組織了反擊,並得到了一支英國小型艦隊的支持。芬蘭、瑞典和丹麥的資產階級甚至派遣了志願軍協助愛沙尼亞白軍。到1919年2月,紅軍被迫完全撤離愛沙尼亞。
1919年初夏,在德國正規軍“鐵師”的幫助下,以拉脫維亞為基地的波羅的海日耳曼人軍事組織“Landeswehr”北上進攻愛沙尼亞,企圖把愛沙尼亞併入由日耳曼人為主導的“波羅的海公國”。1919年6月,愛沙尼亞軍隊在北拉脫維亞有力的粉碎了這支由呂狄格爾·馮·德·高茲(Rüdiger von der Goltz)將軍率領的波羅的海日耳曼人武裝力量的進攻。
從1919年10月到1919年12月,愛沙尼亞白軍還協助俄國西北白軍總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尤登尼奇將軍向列寧格勒發動進攻,但被蘇俄紅軍擊退。
1920年2月2日,愛沙尼亞共和國和蘇俄簽訂俄愛《塔爾圖條約》,蘇俄放棄對愛沙尼亞的一切領土請求。愛沙尼亞共和國隨即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並在1921年被接納為國際聯盟成員國。
獨立後,愛沙尼亞開始了一系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改革。在經濟上和社會上,1919年的土地改革是最重要的一步。原本波羅的海貴族所掌握的大量土地被重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尤其是分配給那些在愛沙尼亞獨立戰爭中效力的志願人員。愛沙尼亞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場變成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英國和西歐,少量商品出口美國和蘇聯。在文化上,少數民族獲得了文化自治權,猶太人地位大大提高。
在國內政治上,1920年通過的第一部愛沙尼亞共和國憲法宣布愛沙尼亞為一個議會制共和國。議會由100名議員組成,每位議員任期3年。從1920年末到1934年初,愛沙尼亞總共產生了11屆政府,政府首腦被稱為“愛沙尼亞國家元老”。這期間,康斯坦丁·帕茨(Konstantin Päts)5次成為國家元老。
1934年,帕茨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取締一切政黨,解散議會。帕茨自任“護國者”,開始了其獨裁統治時期。1938年,帕茨被“選”為總統。
1939年,愛沙尼亞和納粹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第二年,蘇聯紅軍就進入了愛沙尼亞。帕茨獨裁政府倒台,愛沙尼亞共產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愛沙尼亞重新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強制加入蘇聯。1956年,帕茨病逝於加里寧。
拉脫維亞 1917年7月底,維德澤姆蘇維埃、里加蘇維埃和拉脫維亞步兵聯合蘇維埃舉行聯席會議,選舉了產生拉脫維亞蘇維埃。十月革命爆發後,拉脫維亞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宣布接管拉脫維亞政權,並於12月19日宣布蘇維埃是拉脫維亞境內唯一合法政權,同時解散了“農民蘇維埃”,沒收了地主的財產。拉脫維亞蘇維埃執委會還派遣了以П·斯圖奇卡為首的代表團參加了布列斯特和約談判。1918年2月,拉脫維亞全境被德軍占領,蘇維埃被迫轉入地下。
隨著德軍在一戰中的失敗,拉脫維亞資產階級於1918年11月17日宣布建立“拉脫維亞人民委員會”,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Kārlis Ulmanis)擔任臨時政府主席。第二天,人民委員會宣布拉脫維亞獨立,但並沒有得到國際承認,主要原因是新成立的資產階級政府沒有驅逐德軍,反而支持其境內的德軍“鐵師”干涉蘇俄和愛沙尼亞。
1918年12月4日,拉脫維亞蘇維埃再次在里加召開秘密會議,成立拉脫維亞臨時蘇維埃政府。1918年12月17日,蘇維埃政府宣布成立獨立的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22日,蘇俄“承認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獨立”。
1918年12月,以拉脫維亞步兵為主的蘇俄紅軍一部攻入拉脫維亞境內。1919年1月2日,里加爆發無產階級武裝起義配合紅軍的行動。1月3日,里加解放,成為蘇維埃拉脫維亞的首都。1月13日,拉脫維亞蘇維埃正式宣布成立,並於1月15日通過了拉脫維亞第一部憲法,即《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
1920年1月13日,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內戰,拉脫維亞白軍最終還是在國際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將紅軍徹底擊潰,拉脫維亞蘇維埃政府被迫解散。5月1日,拉脫維亞資產階級制憲會議召開,資產階級人民委員會完成其職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8月11日,蘇俄宣布承認“拉脫維亞共和國”,成為國際社會第一個承認資產階級拉脫維亞獨立的國家。1921年9月22日,拉脫維亞被接納為國際聯盟成員國。
經歷了13年的資產階級民主體制後,拉脫維亞最終還是沒有頂住資本主義大蕭條的衝擊。一時間,政治經濟形勢的惡化加劇了人民對民主政治的厭惡。以此為契機,1934年5月15日,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顛覆了民主政府。他解散議會,取締一切政黨,自認總理。1936年,阿爾伯茨·科維耶希斯(Alberts Kviesis)總統卸任後,烏爾馬尼斯又自認總統。1939年,他同希特勒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儘管烏爾馬尼斯對拉脫維亞實行的是獨裁統治,但在這一時期,拉脫維亞的經濟和文化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國民生產總值、外貿出口和成人識字率都位居歐洲前列。因此,除了共產主義者,當時在拉脫維亞國內幾乎沒有人反對獨裁。
1940年6月15日凌晨3點,紅軍進入拉脫維亞。烏爾馬尼斯號召國民不要抵抗蘇聯紅軍,他在廣播中說的“我將坐在我的位子上,你們坐在你們的位子上”成為當時的名言。然而,在併入蘇聯之後,拉脫維亞許多政要與普通公民被蘇聯當局遷至蘇聯境內其他地區。6月17日,烏爾馬尼斯政府倒台,拉脫維亞共產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拉脫維亞重新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42年,烏爾馬尼斯病逝於土庫曼斯坦克拉斯諾沃茨克。
立陶宛 1915年,立陶宛全境被德國占領。1917年7月,德國扶持了立陶宛資產階級會議。隨著俄羅斯帝國在一戰中的崩潰,1918年2月16日,德國策動立陶宛獨立。1918年7月,資產階級會議宣布成立“立陶宛王國”,國王由德國人指定。11月,成立了以奧古斯丁納斯·沃利迭馬羅斯(Augustinas Voldemaras)為首的第一屆立陶宛資產階級政府,政府臨時所在地,即立陶宛臨時首都為考納斯。1919年4月,資產階級廢除了君主制,宣布立陶宛為共和國,安塔納斯·斯梅托納(Antanas Smetona)為立陶宛首任總統。
早在1918年12月8日,在維爾紐斯就成立了立陶宛工農臨時革命政府。12月16日,臨時革命政府宣布建立立陶宛蘇維埃政權。12月22日,蘇俄政府通過了《承認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的獨立》的法令。1919年2月2日,白俄羅斯共產黨和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一致決定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兩國合併。2月28日,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工農政府在維爾紐斯宣告成立,同時,國旗和國徽也被確定,白俄羅斯共產黨和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也合併為立陶宛—白俄羅斯共產黨。然而,工農政府實際只控制了立陶宛東部。以西部重鎮考納斯為基地的立陶宛白軍在協約國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很快便占據了上風。1919年8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政權被推翻,工農政府被迫解散。
戰勝了布爾什維克後,立陶宛資產階級政府面臨的第二個威脅是“柏蒙特白匪軍”。柏蒙特白匪軍由一群一戰期間被德軍俘虜的俄國士兵組成。他們被釋放後,答應協約國打擊布爾什維克。不過,在俄國白軍將領保爾·柏蒙特—阿瓦洛夫(Pavel Bermont-Avalov)的率領下,他們決定向新獨立的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發動進攻。
柏蒙特認為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內戰中必敗,因此根本沒有必要讓自己的部隊浪費在打擊布爾什維克上。相反,他更熱衷於再次吞併剛剛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最多讓他們在今後資產階級俄羅斯的統治下享有更多的自治權而已。對於柏蒙特白匪軍而言,首要任務就是奪取西立陶宛。
柏蒙特白匪軍每次奪取一個城鎮,就強迫當地居民改說俄語。這成了他們在控制區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在拉脫維亞,他們已經兵臨里加城下;然而,攻克立陶宛臨時首都考納斯對他們而言依然遙遙無期。儘管有來自東面布爾什維克的威脅,但立陶宛白軍仍然湊足了兵力給予了柏蒙特白匪軍沉重的打擊。柏蒙特白匪軍最終兵敗拉德維利什基斯,一個主要的鐵路中心。在那裡,他們被遣返俄國。與此同時,愛沙尼亞也幫助拉脫維亞收復了失土。據說作為交換,拉脫維亞將魯赫奴島割讓給了愛沙尼亞。
立陶宛資產階級政府面臨的第三個威脅是波蘭,也就是前面介紹波蘭時提到的“立波戰爭”。這兩個新獨立的國家之間有著大片有爭議領土,其中甚至包括維爾紐斯。立陶宛認為維爾紐斯自古以來就是立陶宛民族的首都,儘管這個城市現在只有2%的立陶宛人。不過,在以這個城市為中心的整個“維爾紐斯區”,立陶宛人還是占人口大多數。此外,這個地區還有一些白俄羅斯人和猶太人。因此,在俄波戰爭中,立陶宛資產階級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蘇俄一邊向波蘭宣戰。最終,在1920年10月,也就是俄波戰爭後期,波蘭派遣特種部隊占領了維爾紐斯區,並在當地建立了“中立陶宛”傀儡政權。
以上三次戰爭被立陶宛資產階級成為“立陶宛自由戰爭”。儘管有勝有負,但它們換來了國際社會對立陶宛獨立的認可。從1922年開始,立陶宛進入了穩定的民主時期。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任期7年。議會議員由全國各地選舉產生。這期間,立陶宛政治生活中最棘手的兩個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維爾紐斯歸屬問題”和“克萊佩達歸屬問題”。
由於戰後立陶宛堅持對維爾紐斯地區的主權,因此在整個立陶宛民主時期,它一直同波蘭處於戰爭狀態。1922年1月8日,維爾紐斯地區舉行了一次議會選舉。一開始,立陶宛和波蘭都試圖把傾向於自己的議員候選人塞進議會,但後來,當地的立陶宛人和猶太人抵制了選舉。這樣,新一屆維爾紐斯地區議會便完全被親波蘭勢力所控制。新議會通過議案,正式決定中立陶宛併入波蘭。1922年3月22日,波蘭色姆(波蘭議會下院)接受了維爾紐斯地區議會的決定。國際聯盟也在1923年3月15日確認了這一事實。但是,立陶宛考納斯當局拒絕承認波蘭對維爾紐斯的吞併,繼續保持與波蘭的戰爭狀態。
克萊佩達是德國和立陶宛兩國間的有爭議領土。這個城市最初由利沃尼亞騎士團在1252年創建。1328年,它成為普魯士的一部分;從15、16世紀開始,大多數居民就講立德雙語,並認為克萊佩達屬於普魯士。1920年,按照《凡爾賽條約》,整個克萊佩達地區被法軍占領,不再歸德國管轄。1923年1月10到15日期間,立陶宛利用“魯爾危機”的機會順利吞併了克萊佩達地區,並將其改名為梅梅爾地區。1924年5月,它成為立陶宛境內一個自治區,並保持戒嚴狀態直至1938年。
連續經歷了幾屆保守派政府後,立陶宛首屆左翼政府於1926年6月被選舉上台。但6個月後,一場軍事政變就將這個短命的新政府趕下了台。政變發動者是首任總統安塔納斯·斯梅托納。政變後,他自任總統,對立陶宛實行獨裁統治。戲劇性的是,首任總理奧古斯丁納斯·沃利迭馬羅斯也在政變後被指定為總理。沃利迭馬羅斯是立陶宛法西斯主義組織“鐵狼”的領袖。雖然沃利迭馬羅斯在1929年就下台了,但立陶宛的法西斯專政體制一直持續到1940年。
1938年,立陶宛和波蘭發生邊境衝突,一名波蘭士兵陣亡。隨後,波蘭向立陶宛下達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在24小時內放棄對維爾紐斯的主權,否則將向立陶宛宣戰。當時歐洲列強都忙於應付希特勒製造的緊張局勢,因此無暇顧及維爾紐斯危機。在這種形勢下,弱小的立陶宛不得不屈服於波蘭。兩國代表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簽署協定,立陶宛承認維爾紐斯是波蘭領土。協定的簽署儘管導致了立陶宛國內的大規模抗議,但立陶宛和波蘭的外交關係正常化了。兩國實現了郵件、鐵路和電話的互通,邊境貿易蓬勃發展,人員往來日趨頻繁。雖然立陶宛官方依然聲稱維爾紐斯是其法定首都,但兩國還是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得到立陶宛資助的地下抵抗組織“維爾紐斯解放同盟”也停止了活動。
在梅梅爾地區,親德的民族社會主義黨(克萊佩達納粹黨)贏得了1938年的地區議會大選。這樣,立陶宛當局實際已經喪失了對該地區的控制權。1939年3月,立陶宛屈服於德國最後通碟的壓力,把梅梅爾地區歸還德國。
1939年9月18日,蘇聯紅軍占領維爾紐斯,並把它還給了立陶宛。1940年7月14日和15日,蘇聯操縱立陶宛選舉產生“人民議會”,立陶宛共產黨上台執政,成為立陶宛境內唯一合法政黨。斯梅托納政府倒台。7月21日,“人民議會”宣布立陶宛加入蘇聯。8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立陶宛為蘇聯境內的一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44年1月9日,斯梅托納病逝於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
軍事 波羅的海三國雖小,但根據自身所處環境,仍均建立起符合本國國情的軍事力量。
三國建軍的總構想是:俄羅斯是三國的“假想敵”,防範俄羅斯入侵是三國建軍的宗旨。以西方軍隊為“樣板”,與
北約 機構相“接近”,加入北約是三國的戰略目標,首先加入
和平夥伴關係計畫 是實現國家安全的第一個實際步驟。正如立總統布拉藻斯卡斯所稱,只有參加北約和其他歐洲集體安全系統,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三國建軍的原則是實現武裝力量現代化,達到北約的水平,但不裝備重武器,倘若俄再次入侵三國,將採取游擊戰和地下鬥爭方式。與此同時,三國採取聯合建軍原則,以加強三邊
軍事合作 ,實現小國軍事一體化。例如1994年2月20日,三國在愛沙尼亞舉行一次
聯合軍事演習 ,外電認為,這是三國防範俄威脅,向小國武裝部隊一體化邁出的第一步。為進一步加強軍事一體化,三國於1994年9月13日正式成立一個營的維和部隊,該部隊由三國各建一個連組成,每連125-150人。維和營已於1995年1月1日起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維和營司令部設在拉脫維亞的阿達什城。
加入北約 波海三國入約與歐洲格局變化本報駐波羅的海三國記者田曉軍
2002年12月23日08:35 法制日報
2002年的歐洲,政治風雲的變幻本來就令人眼花繚亂,波羅的海三國順利加入北約,又為歐洲這張變幻莫測的政治版圖添上了新的一筆。作為原蘇聯國家的波羅的海三國加入了北約,這一重大事件不僅牽動著美歐俄關係的敏感神經,並對歐洲格局產生直接影響。
漫漫入約路 波羅的海三國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與白俄羅斯、波蘭、俄羅斯接壤,是東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歷史上,這3個國家多次被德國、瑞典等西方國家占領。蘇聯與德國1939年簽署的
莫洛托夫 ———里賓特洛甫秘密協定,將波羅的海三國從德國占領區轉為蘇聯勢力範圍。1940年6月,蘇聯出兵進駐波羅的海三國,隨後將這3個國家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正式併入蘇聯版圖。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呼聲不斷高漲,先後宣布當年加入蘇聯的“宣言”無法律效力。1991年8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正式宣布承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獨立,三國終於獲得了嚮往已久的獨立。
為了尋求安全保障,三國均將儘早加入北約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最優先選擇。北約也看中了波羅的海三國特殊的地理位置,欲將其作為遏制俄羅斯的前沿陣地。但是三國入約路漫漫,波羅的海三國是俄羅斯前總統
葉爾欽 劃下的一道紅線。在北約第一輪東擴時,俄羅斯強烈反對三國入約。因為俄認為一旦失去這片緩衝之地,包括首都莫斯科在內的俄西部地區的重要戰略城市將全部暴露在北約常規力量的覆蓋之下,國家安全將受到直接威脅。但波羅的海三國入約心切,他們加入北約的願望甚至超過中東歐國家,並且與北約的合作非常緊密。北約對接納波羅的海三國顯然很有興趣,一直採取漸進的方式向波羅的海地區推進。與此同時,波羅的海三國也在積極努力向北約靠攏。“9·11”事件後,波羅的海三國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反恐行動。三國為配合北約的部署,或派部隊前往中亞國家,或派兵參加
阿富汗 行動。立陶宛主動承諾開放空中走廊,為反恐聯盟的空中打擊行動提供便利條件。三國在重大事件中表現突出,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北約於11月21日至22日的布拉格 峰會上正式接納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內的7國為新成員,波羅的海三國入約終於夢想成真。 大樹下好乘涼 波羅的海三國均是小國,據《波羅的海商報》的最新統計結果,三國領土總面積加在一起只有17 .51萬平方公里,約為波蘭的一半大小,人口總數還不到720萬,即還沒有東歐的
保加利亞 一國的人口多。軍隊更少,三國中面積最小和人口最少的愛沙尼亞,只有4450名士兵,年軍費開支1.03億美元,近鄰拉脫維亞也才有6500名士兵。因此,國小力薄的波海三國歷史上多次被歐洲列強吞併、占領,正是因為有過這種痛心疾首的歷史,重新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格外珍惜國家的獨立和安全。
翻開歐洲地圖就會看到,波羅的海三國正好夾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這是當今世界兩個強大的政治和
軍事集團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三國都是與之無法比擬的,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波羅的海三國的命運,都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必爭之地,歷史的悲劇在波羅的海三國隨時會再次重演。三國認為,只有加入北約,徹底融入西方,才能獲得真正的國家獨立和踏實的安全保障。
誰要是打波羅的海三國的主意,那他也就是美國的敵人。美國總統
布希 在北約布拉格峰會結束後的第二天,在立陶宛做出這一承諾。波羅的海三國各大報刊都以頭條新聞並配以最醒目的標題報導布希的這一表述,三國為此而歡呼,從此三國不僅安全上有了一個強大的依靠,背靠北約這棵大樹好乘涼,而且不用那么擔心“傳統的威脅”,因為任何對手今後面對的不再是勢單力薄的三個小國,而是整個北約集團。
歐洲格局變化 波羅的海三國入約對歐洲及世界格局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它至少表明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首先,表明俄羅斯在對外政策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國家實力日下的情況下,俄羅斯事實上已難以阻擋三國入約的步伐。於是,
普京 將反對北約東擴與加強同北約的合作結合起來。
北約東擴的主要目的是把俄羅斯擠出傳統勢力範圍,防範和遏制俄東山再起。中東歐歷史上曾是西方列強與俄羅斯爭奪的中間地帶,無論對北約還是俄羅斯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冷戰後的第一次東擴,使北約的防線向俄邊界推進了八百多公里。俄曾把從波羅的海到
黑海 一帶列為北約不能逾越的“紅線”。如今,北約新一輪東擴已經突破“紅線”,使俄西北部邊界直接暴露在北約戰車面前。這對俄國家安全究竟意味著什麼,莫斯科不會不明白。但是,普京無疑是一位戰略和外交高手,當他深思熟慮後決定向美國及北約在東擴問題上妥協時,實際上是在給美國和歐洲國家做出了承諾,即除了核心的國家安全利益之外,俄羅斯已經無意於扮演戰略上制衡美國的最主要國家的角色,俄羅斯願意在戰略和政治上“融入”西方,以換取西方在政治上認可俄羅斯、在戰略上接納俄羅斯、在經濟上資助俄羅斯的態度。俄既然無力阻止三國加入北約,就索性在東擴問題上採取妥協的超然態度。普京很明確,俄羅斯要想實現經濟現代化,並重新成為一個崛起的大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西方陣營,迫使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更加開放、合作與支持的政策,這非常有利於降低西方國家內部依然具有很大市場的恐俄和防俄心態。
其次,北約的軍事作用將逐漸削弱。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隨著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和北約與俄羅斯關係的改善,北約的軍事作用將逐漸削弱,從而變為政治性為主的組織。普京也一再表示,希望北約向政治性組織轉變能得以實現,俄與北約將“從性質上改變相互關係”。
在北約順利完成了對波海三國的東擴後,歐洲一體化的其他進程將會加快,
歐盟 的力量將會增強,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同時,歐盟與美國的矛盾會越來越多,歐盟與美國的距離將會拉大,北約的性質和職能也會發生變化,至少要改變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形象和色彩,歐洲希望歐洲的命運將由歐洲人自己來主宰。這種趨勢已經慢慢成為現實,如歐洲經濟實力的增強、
歐元 的發行和啟動、歐盟主要國家對中東局勢的態度等等。
第三,在一個特定的時期,美國對國際事務的干預將會越來越明顯。冷戰以後,美國失去了昔日的對手,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美俄此次就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的角力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又將其軍事勢力範圍大大擴大,以致其全球“巨無霸”思維與日俱增。
對於美國來說,北約首先是政治聯盟,其次才是軍事聯盟。北約對於美國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美國要通過北約來顯示它在歐洲的存在,來控制歐洲盟國,來限制歐洲盟國的
防務 問題上的獨立傾向。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美歐的矛盾會在一定的情況下進一步突出。因此,可以肯定,波海三國順利加入北約,對歐洲地緣景觀的進一步影響和變化勢在必行。這樣的變化不僅限於歐洲,而且會超越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