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人

立陶宛人

1.具有立陶宛國籍的人。2.立陶宛的主體民族。立陶宛族主要居住在立陶宛共和國境內,其餘分布在俄羅斯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立陶宛人
  • 外文名:Lithuanians,Литовцы
  • 自稱:列圖維亞人
  • 位於:東歐波羅的海沿岸地區
  • 人口:285.1萬人
  • 人種歐羅巴人種
  • 語言立陶宛語
  • 2:2
民族簡介,民族歷史,民族風俗,民族特色,

民族簡介

立陶宛語,分南北兩大方言,屬印歐語系列托立陶宛語族。文字採用拉丁字母。多信天主教,少數信東正教

民族歷史

立陶宛人的遠祖可追溯為公元前2000年前後就已居住在涅曼河道加瓦河流域的農牧部落立陶宛人、奧克什泰特人(俄羅斯文獻中稱利特瓦人)、熱麥特人、日穆德人、斯卡爾瓦人等。
9~12世紀時, 隨著犁耕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煉製鐵器)不斷發展,各部落之間的聯繫日益加強,形成了立陶宛部族。
13世紀上半葉,建立封建的立陶宛大公國。
14~15世紀,曾長期抵抗日耳曼人的入侵。至19世紀初,整個立陶宛被沙俄兼併。
1918年底建立蘇維埃政權,1919年8月成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1940年重建蘇維埃,同年8月加入蘇聯。歷史上雖先後遭受日耳曼人和沙俄帝國的強迫同化,卻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習慣上,把奧克什泰特人稱為“上立陶宛人”,稱熱麥特人為“下立陶宛人”。
熱麥特人多聚居在同一地區,保持著若干獨特的生活習俗,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單一民族(約15萬人)。

民族風俗

立陶宛人過去主要從事農業,保持傳統的三區輪作制,土地貧瘠。耕地主要用簡陋的雙齒木犁。農作物有黑麥、小麥、亞麻、甜菜等。在畜牧業上素有“養馬能手”之稱。近些年來,電子工業、電器生產發展迅速,農民多在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工作。東部地區的農民多住用圓木柱架成的壁桁式單間房屋,西部地區住擁有前屋和貯藏室的多間房屋。傳統的民族服裝是用粗麻布縫製的翻領長襯衫,女式襯衫在領子和袖口處繡有花紋。少女在襯衫外罩以束腰背心,下穿寬大長裙。立陶宛人的民間創作十分豐富,尤以“達英”(Dain)即主要以反映家庭生活為題材的抒情詩歌最為流行,歌詞通俗易懂,能巧妙地利用詞尾變化來表達感情,多由婦女主唱。
另有40多萬立陶宛人散居在美國、加拿大、波蘭等國。他們多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移民的後裔。

民族特色

立陶宛人屬遠古印歐語系的一支,於公元前即已來到波羅的海沿岸定居。12世紀起受日耳曼人侵略。1240年立陶宛大公國成立。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公主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兩國的結合使國力倍增,儼然成為歐洲大國。1569年依據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於對外長期戰爭,加上國內動亂不止,國力迅速衰退,最終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的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自此成為沙俄版圖的一部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被德意志帝國占領。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1939年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立陶宛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1940年6月14日,即德軍進入巴黎的當天,蘇聯指責立陶宛政府破壞《蘇立互助條約》,進行反蘇活動,要求馬上逮捕挑釁禍首,保證蘇軍在立陶宛境內自由通行,在戰略要地駐軍。立陶宛應允,1940年6月15日,蘇軍占領立陶宛。1941年德蘇戰事爆發,德軍跨出東普魯士,迅速占領立陶宛。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1991年9月6日蘇聯承認立陶宛獨立。
2006年5月30日,阿達姆庫斯總統對來自勞動黨的兩名涉嫌腐敗的部長表示不信任,勞動黨因此於5月31日宣布退出執政聯盟。6月1日,總理布拉藻斯卡斯向總統遞交辭呈並獲批准。擔任財政部長的巴爾齊蒂斯被阿達姆庫斯任命為代總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