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阿爾巴尼亞語:Republika e Shqipërisë;英語:Republic of Albania),簡稱“阿爾巴尼亞”(Albania),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南部的國家。阿爾巴尼亞西隔亞得里亞海奧特朗托海峽義大利相望,南面則與希臘接壤,東臨馬其頓,東北是塞爾維亞、北接黑山共和國。首都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

阿爾巴尼亞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亞人,是巴爾幹半島上古老的民族之一,14世紀80年代末開始形成幾個封建制公國, 1415年起被奧斯曼帝國統治近500年,1912年獨立,1928年成立阿爾巴尼亞王國,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76年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年起改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

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低收入的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2014年6月,歐盟接納阿爾巴尼亞為歐盟候選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 英文名稱:Republic of Albania 
  • 簡稱:阿爾巴尼亞
  • 所屬洲:歐洲
  • 首都地拉那 
  • 主要城市斯庫台都拉斯發羅拉科爾察費里等 
  • 國慶日:11月28日 
  • 國歌:《團結在我們的國旗的周圍》 
  • 國家代碼:ALB
  • 官方語言阿爾巴尼亞語 
  • 貨幣列克 
  • 時區:UTC+1(夏時制:UTC+2)
  •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總統:伊利爾·梅塔;總理:埃迪·拉馬 
  • 人口數量:288萬(2017年1月) 
  • 人口密度:105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阿爾巴尼亞人 
  •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東正教 
  • 國土面積:28,748平方公里
  • 水域率:0.7%
  • GDP總計:134億美元(2017) 
  • 人均GDP:4125美元(2016年) 
  • 國際電話區號:+355
  • 國際域名縮寫:.al
  • 道路通行:靠右駕駛
  • 最大城市地拉那
  • 時區:UTC+1
  • 人類發展指數:0.801-高(2007年估計)
  • 國家結構形式:單一制
  • 主要學府地拉那大學
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首都,節日,國花,國歌,貨幣,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要,經濟,綜合,工業,農業,第三產業,文化,文物古蹟,文化風俗,軍事,國防,軍制,軍力,交通,社會,教育,體育,社保,媒體,外交,外交政策,對華關係,旅遊,簽證,

歷史沿革

阿爾巴尼亞人,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古老居民伊利亞人的後裔。
公元前167年,阿爾巴尼亞被羅馬占領。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這個國家又屢遭入侵。
公元9世紀以後,分別受到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塞爾維亞王國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
1190年建立獨立的封建制公國,1385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軍事入侵阿爾巴尼亞,1415年遭土耳其入侵,被土耳其統治近500年。
到18世紀,在阿爾巴尼亞人聚居區周圍逐漸形成了兩個民族群體,並形成不同的書面語言,居住在什昆河南部的托斯卡人主要從事農業,由於地理和交通條件較好,所以經濟文化較為發達。
19世紀中期阿爾巴尼亞人民曾舉行過多次大規模的起義,都被土耳其統治者鎮壓下去。
1911年4—8月阿爾巴尼亞德契奇山區爆發民族起義,由於領導起義的封建主同奧斯曼帝國統治當局謀求妥協而告失敗。
阿爾巴尼亞衛星地圖阿爾巴尼亞衛星地圖
1912年1月阿爾巴尼亞愛國者乘奧斯曼帝國解散議會、新議員選舉之機,再次發動起義。4月賈科瓦地區爆發起義。5月波及整個科索沃,7月從北部地區擴大到中部和南部,成為全國性的總起義。8月起義者占領斯科普利亞、費里等許多城市。10月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參加的巴爾幹國家希臘、黑山、塞爾維亞密謀打敗土耳其人後,共同瓜分阿爾巴尼亞。
19世紀下半葉,阿爾巴尼亞的民族解放運動日漸高漲。
1912年11月28日在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伊斯梅爾·捷馬利(1844—1919)組建第一個阿爾巴尼亞政府。同年12月英、奧、法、德、意、俄六國大使在倫敦開會,承認阿爾巴尼亞脫離土耳其獨立,但同時又把它置於六國控制之下。根據會議的決定,阿爾巴尼亞的領土被縮減一半:科索沃劃歸塞爾維亞,北伊庇魯斯劃歸希臘。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奧匈、意、法等國軍隊占領,1920年阿再次宣告獨立。
1922年12月封建反動勢力的代表阿赫梅特·索古出任政府總理。
1924年6月阿爾巴尼亞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主力量推翻了索古政府,建立了以范·諾利為首的民主政府,他是一個希臘正教主教。政府頒布了資產階級民主施政綱領,但沒有得到實現,民主政府於同年12月24日被索古推翻。
1925年1月索古宣布成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自任總統。
1928年改行君主制,1928年9月索古又把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改為王國,自封國王索古一世。他的統治是殘暴的,但他在經濟和國民教育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
1939年4月,第二次大戰爆發前5個月,義大利人一舉占領了阿爾巴尼亞,迫使阿爾巴尼亞國王逃到英國,索古王朝告終。索古為了反對南斯拉夫覬覦阿爾巴尼亞,與義大利簽訂了同盟條約,成為義大利的附屬國。隨之,從義大利那裡得到了財政援助。他還鼓勵義大利資本家到阿爾巴尼亞投資。
1943年,義大利戰敗後,德國人入侵併控制阿爾巴尼亞。
1944年11月29日,阿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奪取政權,並解放全國。
1945年,舉行了選舉,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的領袖恩維爾·霍查獲勝,成為政府首腦。
1946年1月11日,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68年,在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阿爾巴尼亞退出了在1961年加入的華沙條約組織,與蘇聯徹底斷絕關係。
1975年,阿爾巴尼亞面臨的經濟困難導致了一系列的政治鬥爭。
1976年修改憲法,改稱為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1978年,霍查在其著作《帝國主義與革命》中說:“毛澤東的思想絕不是馬克思主義。”阿爾巴尼亞堅持擁護史達林及其路線。
1979年1月,阿爾巴尼亞以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名義,為紀念史達林誕辰一百周年舉辦了官方的、民間的慶祝活動。
阿爾巴尼亞從1978年起能自行生產農用拖拉機,1980年能夠生產所需零配件的90%。
1981年12月18日,地拉那電台宣布:自1954年以來一直擔任部長會議主席,黨的領袖恩維爾·霍查的左右手穆罕默德·謝胡因神經崩潰而自殺身亡。
1982年12月7日,阿爾巴尼亞又在勃列日涅夫的繼承人尤里·安德羅波夫上台後發表的第一篇評論中表示:“地拉那不曾同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發生過關係,也絕不會與安德羅波夫以及任何背信棄義的蘇聯領導人發生關係。”
1982年1月,霍查要求議會任命阿迪爾·查爾查尼代替謝胡擔任部長會議主席。查爾查尼在其聲明中宣布:他將繼續執行黨的領袖霍查的“真正的馬列主義路線”。恩維爾·霍查去世以後,新領導拉米茲繼續著霍查的思想和政治路線。
1991年4月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2009年4月1日阿爾巴尼亞同時與克羅地亞正式加入北約。
2009年4月28日阿爾巴尼亞總理貝里沙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向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正式遞交了阿爾巴尼亞加入歐盟的申請;
2009年底歐盟批准了阿爾巴尼亞的入盟申請。
2014年6月24日正式獲歐盟批准成為候歐盟選國。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該國總面積為28748平方公里(11,100平方英里)。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岸。北接塞爾維亞黑山(蒙迪內格羅),東北與馬其頓共和國相連,東南鄰希臘,西瀕亞得里亞海和伊奧尼亞海,隔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海岸線長472公里。

地形地貌

山地和丘陵占全國面積的3/4,西部沿海為平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 東部為迪納拉山脈南延部分,一般海拔1000-2000米,最高峰耶澤爾察山,海拔2694米。山間多河谷盆地。山脈西側是海拔200-1000米的丘陵。
阿爾巴尼亞地形圖阿爾巴尼亞地形圖

氣候特徵

屬亞熱帶地中海海洋性氣候。降雨量充沛,年均為1300毫米。夏天干燥。一年中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4度,最高達41.5度;最冷為一月份,平均氣溫7度,最低達零下10度。

自然資源

主要礦藏有石油、鉻、銅、鎳、鐵、煤等。探明石油儲量約4.37億噸,鉻礦儲量3730萬噸。水力資源較豐富。

行政區劃

1994年根據部長會議作出的決定,阿爾巴尼亞全國共分為12個省,36個區。
阿爾巴尼亞行政區劃阿爾巴尼亞行政區劃
主要城市有:培拉特薩蘭達吉諾卡斯特都拉斯

國家象徵

國名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阿爾巴尼亞語:Shqipēria;英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Albania;英文簡稱:ALB)簡稱阿爾巴尼亞,英文代碼為AL。
阿爾巴尼亞地圖阿爾巴尼亞地圖

國旗

阿爾巴尼亞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7:5。旗地為深紅色,中央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鷹。阿爾巴尼亞號稱“山鷹之國”,鷹被認為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象徵。1939年義大利侵略阿爾巴尼亞,雙頭鷹標誌的國旗被取消,但人民在抗擊占領軍的游擊戰爭中,仍然使用繪有雙頭鷹的國旗。1946年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成立,國旗上增添了一顆鑲黃邊的紅五星,1994年4月紅五星被取消。

國徽

阿爾巴尼亞國徽中心圖案為一隻守護國土的黑色雙頭鷹,外廓為鑲金邊的盾。鷹頭上是一頂斯坎德培帽。
阿爾巴尼亞國徽阿爾巴尼亞國徽

首都

地拉那(Tirana),位於該國的西部伊什米河畔,距亞得里亞海岸27公里。人口76.4萬(2011年)。境內多山,地中海氣候。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第一大城市和主要工業中心,1920年起定為首都。市中心有斯坎德培廣場,廣場附近有清真寺(1819年建成)、索古王朝的王宮、民族解放戰爭博物館、俄羅斯式建築文化宮和國立地拉那大學。

節日

新年:1月1-2日
夏日:3月4日
內夫路斯節:3月22日
天主教復活節:4月8日
東正教復活節:4月15日
國際勞動節:5月1日
開齋節:8月19日
特蕾莎修女節:10月19日
宰牲節(古爾邦節):10月25日
獨立日:11月28日(1912年)
解放日:11月29日(1944年)
國家青年節:12月8日
聖誕節:12月25日
(如果節日碰巧與周六或周日在同一天,那么將順延補休一天。)

國花

胭脂蟲櫟(殼斗科)
阿爾巴尼亞

國歌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國歌
歌詞:
Rreth flamurit tē pērbashkuar 團結在統一的旗幟下
Me njē deshirē, me njē qēllim 抱著一個希望、一個目的Tē gjithē Atij duke u betuar 全體人民都信仰這旗幟
Tē lidhim besēn pēr shpētim 我們把她和對救國的信仰連在一起
阿爾巴尼亞石頭城阿爾巴尼亞石頭城
Prej lufte veç ai largohet 只有生來就是叛徒的人
Qē ēshtē lindur tradhētor 才會從戰鬥中逃跑
Kush ēshtē burrē nuk frikohet 誰是男兒就不會被嚇倒
Po vdes, po vdes si njē dēshmor 我將作為烈士而犧牲,犧牲
Nē dorē armēt do t’i mbajmē 我們將手拿武器
Tē mbrojmē Atdheun nē çdo vend, 在任何地方保衛祖國
Tē drejtat tona ne si ndajmē 我們怎樣分享我們的權利
Kētu armiqte skanē vend 在這裡敵人都沒有份
Se Zoti vet e tha me gojē 即使上帝親口說
Qē kombe shuhen pērmbi dhe 要地上的民族統統消滅
Po Shqipēria do tē rrojē 阿爾巴尼亞也將生存
Pēr tē, pēr tē luftojmē ne 我們在為你,為你戰鬥

貨幣

阿爾巴尼亞的法定貨幣是列克(Lek),貨幣符號“L”,國際標準代碼ALL。
列克的輔幣是昆塔,1列克=100昆塔。
正在流通的阿爾巴尼亞貨幣為:
鈔票:200列克,500列克,1000列克,2000列克,5000列克。
硬幣:1列克,5列克,10列克,20列克,50列克,100列克。

人口民族

288.6萬(2016年1月),其中阿爾巴尼亞族占82.58%。少數民族主要有希臘族、馬其頓族等。官方語言為阿爾巴尼亞語。56.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6.75%信奉東正教,10.1%信奉天主教。

政治

政體

阿爾巴尼亞於1955年12月14日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國之一。
1990年阿人民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決定取消憲法中規定阿勞動黨是唯一的政治領導力量的條款,確定阿是政治多元化的法治國家;阿公民有成立黨派和政治組織的權利。總統為國家元首,由議會秘密投票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可連任一屆。總統任命總理,並根據總理提名任命部長。阿爾巴尼亞政局總體穩定。2009年6月,阿爾巴尼亞舉行議會選舉,以民主黨為首的競選聯盟再次獲勝,同爭取一體化社會運動黨等組成聯合政府。2012年6月,民主黨人尼沙尼在議會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勝出。2013年6月,阿舉行議會選舉,政權左右易位,以社會黨為首的中左翼聯盟上台執政,同爭取一體化社會運動黨等組成聯合政府,社會黨主席拉馬出任總理。2015年6月舉行地方選舉,在全國61個城市中,執政聯盟贏得包括首都地拉那在內的45個城市,反對黨聯盟贏得斯庫台等15個城市。2017年4月,阿舉行總統選舉,梅塔當選總統,7月就職。6月,阿舉行議會選舉,社會黨獲勝,獲得單獨組閣權。9月,阿新政府組成,社會黨主席埃迪·拉馬(Edi RAMA)出任總理。

憲法

1998年11月,阿經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憲法規定,阿為議會制共和國,實行自由、平等、普遍和定期的選舉。總統為國家元首,由議會以無記名方式選舉產生,每屆任期5年,可連任一屆。總統任命總理,並根據總理提名任命政府成員。

議會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任期四年。本屆議會於2017年9月產生,格拉莫茲·魯奇(Gramoz RUÇI)任議長。在140個議席中,社會黨占74席,民主黨占43席,爭取一體化社會運動黨占19席,正義一體化團結黨占3席,社會民主黨占1席。本屆議會下設8個專門委員會。

政府

稱部長會議,任期4年。2017年9月,阿爾巴尼亞新一屆政府成立,社會黨單獨組閣。成員包括:總理埃迪·拉馬(Edi RAMA),副總理塞尼達·梅西(Senida MESI,女),歐洲和外交事務部長迪特米爾·布沙蒂(Ditmir BUSHATI),國防部長奧爾塔·扎奇卡(Olta XHAÇKA,女),內務部長法特米爾·扎法伊(Fatmir XHAFAJ),財政和經濟部長阿爾本·阿赫梅塔伊(Arben AHMETAJ),基礎設施和能源部長達米安·吉克努里(Damian GJIKNURI),教育、體育和青年部長林迪塔·尼科拉(Lindita NIKOLLA,女),法務部長埃蒂爾達·喬納伊(Etilda GJONAJ,女),文化部長米雷拉·庫姆巴羅(Mirela KUMBARO,女),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長尼科·佩萊希(Niko PELESHI),衛生和社會保障部長奧蓋爾塔·馬納斯蒂爾利烏(Ogerta MANASTIRLIU,女),旅遊和環境部長布蘭迪·克洛西(Blendi KLOSI),負責僑務的國務部長潘代利·馬伊科(Pandeli MAJKO),負責企業保護的國務部長索尼拉·恰托(Sonila QATO,女)。

司法

設最高法院、憲法法院、總檢察院、抗訴法院、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和各級法院行使審判權。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院檢察長由議會選舉產生。最高法院院長捷薩伊·扎加尼奧里(Xhezair ZAGANJORI),總檢察長阿爾塔·馬爾庫(Arta MARKU,女)。

政要

總統伊利爾·梅塔(Ilir META):總統。1969年3月24日生於斯科拉巴里。畢業於地拉那大學經濟系。1992年進入社會黨全國委員會,1993—1996年任社會黨副主席、國際關係書記,1995—2001年任阿爾巴尼亞歐洲社會主義青年論壇主席。1992年起當選議員。1996—1997年任議會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席。1998年任副總理兼協調部長,1999年11月任總理。2002—2003年任副總理兼外長。2004年9月創立爭取一體化社會運動黨並任黨主席。2009年9月任副總理兼外長,2010年9月轉任副總理兼經濟、貿易和能源部長。2013年9月當選議長。2017年4月當選總統,7月就職。已婚,有3個孩子。
總理埃迪·拉馬(Edi Rama)。阿爾巴尼亞社會黨主席。出生於1964年,他曾是一個畫家。1998年至2000年任文化、青年和體育部長。2013年9月15日當選為總理。

經濟

綜合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 2010年該國人均GDP為3960美元。工業以食品、輕紡、機械、冶金、動力、建築材料、化學為主。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等。山區牛羊畜牧業較發達。交通以公路為主。都拉斯、發羅拉為重要海港。輸出以瀝青、鉻礦石、鎳鐵礦石、銅精礦、菸草、水果為主;輸入工業設備、運輸工具、農業機械等。 以歐洲的標準來說,阿爾巴尼亞經濟上比較貧窮落後,正在艱難的過渡到更加現代化的開放市場經濟。政府採取措施遏制暴力犯罪,並且刺激經貿活動。每年有來自國外的4-6億美元匯款的經濟支持,主要是近鄰希臘和義大利;這幫助彌補了規模可觀的貿易逆差。
農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二分之一,這主要由於頻繁的乾旱和現代化設施的缺乏,財產權的澄清以及小塊土地的鞏固。嚴重的能量短缺和陳舊且不充分的基礎設施使它很難吸引和支撐國外投資。新的火力發電廠在Vlore近郊正在建設,而且交通運輸設施的改善也減輕了能源的缺乏。同樣,政府也在慢慢地改善短缺的國道和路軌網路,對經濟成長也是一個長期的障礙。值得肯定的是:在2003年和2004年經濟強勁增長,國家擁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

工業

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紡織、木材、石油、水泥、採礦等。2015年工業產值為13.36億美元,同比增長0.34%,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7%。2016年發電量71.36億度,同比增長21.7%。

農業

阿以發展有機農業為目標,暫無大型農企。耕地面積41.31萬公頃。2016年阿農業產值約合24億美元,同比增長20.1%。2016年主要農牧業產品產量為:蔬菜112.9萬噸,穀物69.8萬噸,土豆23.8萬噸,芸豆2.4萬噸,草料614.4萬噸。

第三產業

旅遊業
阿政府將旅遊業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2016年,阿入境外國遊客473.6萬人次,同比增長1.46%。遊客主要來自科索沃、馬其頓、希臘、黑山、義大利等地。
財政金融
2016年,阿財政收入約32.62億美元;財政支出34.74億美元;財政赤字2.11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阿公共債務餘額約合85.91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1.01%。外匯儲備為29.44億歐元,外債餘額40.64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16年,阿外貿進出口總額66.28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額19.61億美元,同比增長0.1%,進口額46.66億美元,同比增長6.4%。出口商品主要為紡織品和鞋類,礦產品和燃料,建築材料和金屬,食品、飲料和菸草;進口商品主要為機械產品及零配件,食品、飲料和菸草,化工產品和塑膠製品,紡織品和鞋類,建築材料及金屬等。2016年,阿爾巴尼亞前5大貿易夥伴為義大利、德國、中國、希臘、土耳其。
外國援助
2008年,外國援阿資金總額5037萬美元。

文化

文物古蹟

隨處可見的“碉堡”
阿爾巴尼亞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國家,有“碉堡王國”的“美稱”。
一個面積僅2.8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300萬的國家,卻密密麻麻分布著幾十萬座碉堡嗎?這便是碉堡之國阿爾巴尼亞的獨特景象。
阿爾巴尼亞隨處可見的碉堡阿爾巴尼亞隨處可見的碉堡
為建碉堡陣花掉1億多美元。上世紀60年代初,作為歐洲“社會主義明燈”的阿爾巴尼亞曾在政治上既反美又反蘇,同時與義大利、希臘、南斯拉夫等鄰國也存在歷史宿怨或者領土糾紛,可說是國門之外,四望皆敵壘,令這個小小山國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意識。當時的領導人提出“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富有游擊戰經驗的他們把中國的“深挖洞,廣積糧”要訣略加變通,喊出了“一手拿鎬,一手拿槍”的響亮口號,具體措施之一就是全民動員建造碉堡。 凡是去過阿爾巴尼亞的人,無不為星羅棋布的碉堡而驚嘆。在廣袤的農村田野上,每隔幾百米就有一排碉堡,公路兩側、山頂山腰、房前屋後,甚至度假沙灘上都分布著各式各樣的碉堡。這些碉堡有明碉、有暗碉;有暗道密如蛛網、多達幾十個一群的群碉,也有孑然兀立的獨碉;有能藏兵數百、附設糧倉彈藥庫的指揮大碉,也有僅能勉強塞進一人的單兵碉。不過最常見的,還是直徑3到4米、半掩埋式的圓碉。在記者眼中,那些隱藏在草叢中的鐵灰色圓碉,就像一口口倒扣的鐵鍋,或者是一隻只靜止不動的大烏龜,趴在那裡窺視著過往行人。
阿爾巴尼亞碉堡用優質的鋼筋水泥建造而成,據說當時平均造價達到250美元,全國幾十萬座碉堡,總耗資達到1.75億美元以上,消耗的人力、物力更是驚人。當地人說,一座碉堡的耗資、耗材,足可建造一套標準的兩居室住房。由於大量人工、材料消耗在碉堡上,阿爾巴尼亞人不得不長期忍受惡劣的居住環境。
在上世紀90年代,阿爾巴尼亞政局及周邊形勢發生劇變。如今,和平和發展同樣成了這個山國的主旋律。照理說,這些遠遠超出自衛需要的碉堡既礙眼又占地,理應大量拆除,但十幾年過去,仍有很多碉堡巋然不動。究其原因,第一大難題就是缺錢缺裝備:當初修碉堡時講究“敵情觀念”,越結實越好,炮彈都炸不開,拆起來當然費勁。前些年阿爾巴尼亞為發展旅遊,聘請北約的工兵部隊拆除一處海灘上幾百座小碉堡,結果這些大兵動用了挖掘機、推土機、吊車等重型設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交差。武裝到牙齒的北約工兵尚如此,普通阿爾巴尼亞軍民自然更困難了。另一個難題是沒權拆。1992年開始的“土改”把許多碉堡連同土地分給農戶,但農戶們拿到的只是碉堡的“使用權”,產權仍屬軍隊,不論多礙事,軍方不說拆,誰也不敢動它。
在記者見過的碉堡中,有的被改成倉庫或羊圈,有的被充作小賣部或蘑菇房,還有的乾脆被改成住房。風景區的一些碉堡被有錢人用低價買來,稍作裝修便當作別墅,倒是冬暖夏涼別具情調。據記者打聽,前幾年的價格不過5萬人民幣左右一座。城市邊緣的碉堡則被進城打工的農民占用,形成“碉堡版”的打工村。一些“賣相”不好、或地處偏僻的碉堡往往也能發揮餘熱:有些被改造成廁所供路人“方便”;有些則成為熱戀情人幽會的伊甸園;有些靠近邊境的廢棄碉堡,更成為偷渡者的藏身所,甚至是通向境外秘密地道的開挖起點。
能隨身帶走的“碉堡”
雖然這些碉堡採光差、改造難、形狀彆扭,但它一不要房租,二不用交稅,自然會得到精明商人的青睞。1985年,一個叫卡那·達拉的人在海灘相中了一座能容數十人的子母大碉堡,將其改造成“碉堡酒店”。酒店裡的布置有如軍隊食堂,服務員也都出身行伍,不但言行舉止一派軍人風度,甚至選單也按標準軍用電報格式書寫。據說每到旅遊旺季,僅有的5個“雅間”需提前一周才能訂到。受“碉堡酒店”啟發,用碉堡開設的酒吧、咖啡館、旅遊專賣店也相繼出現。不過按規定,一旦戰爭爆發,軍方有權在4小時內將碉堡收回,重新投入戰鬥。
有趣的是,還有種“碉堡”不但可以買為私有,還可以隨身帶出國門!這就是有名的阿爾巴尼亞碉堡式菸灰缸。這種菸灰缸用大理石做基座,頂上倒扣個穹狀防塵殼,合在一起,酷似真正的阿爾巴尼亞圓碉。到該國旅遊的人都愛買上一個帶回家收藏。

文化風俗

阿爾巴尼亞人“點頭不算搖頭算”,即點頭表示否定、不同意,而搖頭表示肯定、贊同。見面禮節以握手為主。見面擁抱、親臉、貼面頰限於親人、 熟人之間。夫妻之間親吻。父母子女之間親臉、親額頭,平輩親友之間貼面頰。在與人交往中,阿國人通常彬彬有禮,極善言辭。喝咖啡是阿國人的偏好。阿國人絕大多數為穆斯林,但並不十分虔誠。阿國人的午飯時間一般較晚,通常在下午三、四點鐘,而晚飯時間則為晚上九、十點鐘。阿國人家庭觀念極強,絕大多數的家庭中女主人幾乎承擔全部的家務。
最北端的巴依拉姆·楚里城(Bajram Curri)一帶去旅遊,因為它的周邊地區一直處在動盪之中。巴依拉姆·楚里一帶靠近科索沃的北部邊界地區仍然有地雷。
不要隨意施捨。一些旅遊者說這個國家乞討是個問題。由於阿爾巴尼亞封閉的時間太長,大多數外國人,特別是黑人旅遊者,可能會引來好奇的目光。
如果不能得到官方的收據,一定要堅決拒付任何費用。另外,請隨身攜帶至少一份護照的複印件。

軍事

國防

1992年阿“人民軍”改名為“國民軍”,建軍節也由7月10日(1943年)改為12月4日。1997年阿社會動亂使阿軍隊幾乎土崩瓦解。為儘快加入北約,消除動亂的消極影響,阿國防建設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阿爾巴尼亞士兵阿爾巴尼亞士兵
2000年1月阿議會通過阿國防安全戰略和國防政策兩個檔案。阿國防政策的防禦思想是,擁有一支捍衛國家利益所需的足夠力量,重點防禦來自北方的威脅。

軍制

武裝力量的使命是,捍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憲法秩序。阿現任國防部長為奧爾塔·扎奇卡(Olta XHAÇKA,女),總參謀長為巴爾聚爾·科爾察庫(Bardhyl Kollçaku)。阿武裝力量由國防正規軍、快速反應部隊和地方部隊組成。阿實行義務和志願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軍力

1992年,阿爾巴尼亞“人民軍”改名為“國民軍”,阿武裝力量由陸、海、空三軍、條令與訓練司令部、地區支援旅和後勤旅組成。兵役制度為契約制。現役兵力約有8300人。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為總參謀部。2016年,阿爾巴尼亞國防預算約為1.2億美元。總參謀長為巴爾聚爾·科爾察庫(Bardhyl Kollçaku)準將,2017年8月履職。

交通

公路
阿爾巴尼亞以公路運輸為主,公路總里程約2.8萬公里。實際運營鐵路線總長為379公里。
鐵路
鐵路線總長為447公里。實際運營鐵路線總長為399公里。2009年,阿爾巴尼亞鐵路客運量為64.5萬人次,鐵路貨運量為4600萬噸公里。2016年,鐵路客運量為8.9萬人次,鐵路貨運量為7.6萬噸。
海運
全國共有都拉斯、發羅拉、薩蘭達和申津4個海港。其中,都拉斯港是最大的海港,承擔全國約92.2%的海運業務,同義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和巴里港通航。2016年,港口貨物吞吐量375.6萬噸。
航空
首都地拉那“特蕾莎修女”國際機場是阿唯一運營的民用機場。截至2016年底,共開通正班航線28條、包機航線11條,在該機場起降的航空公司共15家。2016年出入境旅客人數219.5萬人次,起降航班2.2萬架次,運輸貨物2200噸。

社會

教育

阿爾巴尼亞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2016—2017學年註冊學生總數為596,624名,9年制基礎教育註冊學生為174,836名,9年制高級基礎教育註冊學生為153,264名,註冊中學生共127,114名,其中高中生101,995名,中專生25,119名,註冊大專生為1,803名,高等教育註冊學生為139,607名。

體育

阿爾巴尼亞被譽為“山鷹之國”,上世紀60年代與中國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國家”。第一次參加奧運是1972年,之後缺席4屆,曾與其他國家一起抵制1984年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屆北京奧運會該國並無奪牌,也沒有優勢的體育項目與他國競爭。

社保

阿爾巴尼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阿旅外僑民約100萬人。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衝擊,2011年僑匯收入略有下降,為6.92億歐元。2011年阿登記失業人數約為14.3萬人,失業率為13.3%。公共部門平均月薪為46665列克,約合462.5美元。阿最低工資標準為20000列克,約合198.2美元。

媒體

阿爾巴尼亞全國各種報刊約200餘種,《當代報》發行量約1.5萬份;社會黨黨報《人民之聲報》、民主黨黨報《民主復興報》和《全景報》發行量約1萬份;其他報刊有《KLAN》周刊、《世紀報》、《信使報》、《共和報》、《阿爾巴尼亞語報》、《經濟報》、《全景報》、《阿爾巴尼亞日報》(英文)、《地拉那時報》(英文)等。
阿爾巴尼亞通訊社為國家通訊社。阿爾巴尼亞廣播電視委員會和電信郵政管理局是阿媒體通訊業兩大主要管理機構。阿爾巴尼亞廣播電台為國家廣播電台,除對內對海外阿僑廣播外,還用英、法、德、意、希、土、塞7種語言對外廣播。阿爾巴尼亞電視台為國家電視台,全天24小時播放節目。1996年以來,阿私人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發展較快,據阿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統計,目前阿全國私人廣播電台約60家、私人電視台70餘家。2013年7月1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調頻台在阿正式開播。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務實的外交政策

對華關係

雙邊政治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於1949年11月23日建交。兩國於1954年互派大使。1971年,阿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做出重要貢獻。
胡錦濤會見阿爾巴尼亞總理納諾(2004年)胡錦濤會見阿爾巴尼亞總理納諾(2004年)
2012 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訪阿,同阿民主黨主席、總理貝里沙、社會黨議員團主席魯奇、副議長多克萊、地拉那市長巴沙分別會見會談。4月,溫家寶總理在華沙會見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阿副總理兼外長哈吉納斯托。8月,阿外長帕納里蒂訪華。9月,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阿方國家協調員、阿副外長貝洛爾塔亞來華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成立大會暨首次國家協調員會議。10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訪阿。
2013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布加勒斯特會見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阿總理拉馬。
2014年,中阿共同慶祝建交65周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天津會見來華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的阿總理拉馬。12月,李克強總理在貝爾格勒會見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阿總理拉馬。
2015年11月,阿總理拉馬來華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習近平主席集體會見,李克強總理雙邊會見。
2016年3月,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海星赴阿舉行兩國外交部政治磋商。5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吉炳軒訪阿,分別會見阿總統尼沙尼、議長梅塔,並出席“促進民心相通,共建‘一帶一路’”座談會。8月,阿外長布沙蒂訪華,國務委員楊潔篪、中聯部部長宋濤分別會見,外交部部長王毅同其會談。9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趙洪祝訪阿,分別會見阿總理拉馬、議長梅塔及地方事務國務部長楚奇。10月,阿議長梅塔訪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聯部部長宋濤分別會見。11月,阿總理拉馬赴拉脫維亞里加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李克強總理同其舉行雙邊會見。
201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訪阿,分別與阿總統尼沙尼、總理拉馬會見會談。5月,阿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德爾維沙伊來華出席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高級別會議,中阿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關於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諒解備忘錄》。9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阿爾巴尼亞文版首發式在阿首都地拉那舉行,阿總統梅塔、副總理梅西、文化部長庫姆巴羅及中國外文局局長張福海等出席。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助理沈蓓莉率中共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7月,李克強總理在索非亞會見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阿總理拉馬。
雙邊經貿關係
雙方簽有《貿易協定》、《關於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關於對所得和財產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1989年成立兩國政府間經濟技術合作混合委員會。2011年6月,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訪阿。9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訪阿。11月,中阿政府間經貿混委會第七次例會在北京舉行。2013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同阿爾巴尼亞銀行簽署中阿雙邊本幣互換協定。2014年12月,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訪阿,同阿方簽署《融資合作工作機制諒解備忘錄》和《阿爾伯里公路項目融資合作備忘錄》。2015年7月,中阿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2016年6月,中阿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阿經濟發展、旅遊、貿易和企業部長埃科諾米來華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2017年11月,在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中阿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海關總署關於海關合作與行政互助的協定》。同月,中國貿促會首次組團參加第24屆地拉那國際博覽會。
據中國海關統計, 2017年中阿雙邊貿易額6.5億美元,同比增長2.3%。2018年1-8月,中阿雙邊貿易額4.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其中,中方出口3.7億美元,增長22.6%,進口8128萬美元,下降42.2%。
兩國其他領域的交往合作
中阿兩國於1954年簽署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此後雙方陸續簽署了八個年度交流計畫。1991年,兩國簽署政府間文化、教育、科技合作協定。
2013 年5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調頻台在阿落地。7月,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阿爾巴尼亞國家協調員、外交部副部長喬拉庫來華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阿地拉那市、都拉斯市分別派員與會,都拉斯市與重慶市梁平縣簽署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備忘錄。10月,國家體育總局馮建中副局長訪阿。11月,阿首家孔子學院揭牌成立,首批中國小漢語課堂正式開班。12月,中聯部副部長周力訪阿。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訪阿。
2014年4月,阿記者參加中東歐國家記者團訪華。5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長王庚年訪阿。6月,阿經濟發展、貿易和企業部部長阿赫梅塔伊來華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訪阿。7月,阿總統國際關係事務助理卡斯特拉蒂應邀參加中東歐國家高級別官員訪華團。10月,農業部副部長牛盾訪阿。
2015年4月,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代表團訪阿,雙方簽署《經典圖書互譯出版項目合作協定》。9月,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史濟春率河南省代表團訪阿。阿文化部部長庫姆巴羅、發羅拉大區區長達納伊、市長萊利訪問揚州市。10月,阿總理拉馬赴香港舉辦經貿招商及文化交流活動。12月,《習近平經典引句解讀》阿文版出版發行儀式在地拉那舉行。
2016年4月,阿斯庫台大區、地拉那大區、都拉斯市、培拉特市代表團訪華。6月,文化部副部長丁偉訪阿,同阿方簽署《中國文化部和阿爾巴尼亞文化部2016-2020年文化合作計畫》。阿衛生部長貝恰伊來華出席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論壇。阿地拉那市長維利阿伊來華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9月,阿文化部長庫姆巴羅來華出席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式。10月,水利部部長陳雷在北京同阿農業部長帕納里蒂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與阿爾巴尼亞共和國農業農村發展和水資源管理部在水利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地拉那市長維利阿伊訪問北京。11月,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同阿副外長貝洛爾塔亞在拉脫維亞里加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外交部關於人力資源開發合作諒解備忘錄》。
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孫華璞訪阿。9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阿爾巴尼亞文版首發式在地拉那舉行。11月,阿發生嚴重洪災,中國紅十字會向阿紅十字會提供人道主義緊急援助。

旅遊

大多數阿爾巴尼亞人出門時都乘坐私營小巴(furgon)或較大的公共汽車。公共汽車和小巴通常天一亮就開始營業,到下午2點收工。它們經常往返於地拉那和都拉斯之間(相距38公里),末班車於下午5點發車,但開往北部和南部其他城市的車次較少。
地拉那地標--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地拉那地標--民族英雄斯坎德培
阿政府將旅遊業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2016年,阿入境外國遊客473.6萬人次,同比增長1.46%。遊客主要來自科索沃、馬其頓、希臘、黑山、義大利等地。

簽證

阿爾巴尼亞旅遊簽證
基本資料經濟證明,準假信(非必需),戶口簿,身份證複印件,護照簽證有效期 1-3個月申請時間(工作日)
1、具體材料清單和簽證服務費請諮詢客服。
2、使館的簽證費和申請時間以申請時使領館的相關規定為準。
3、受理全國護照,外國人護照和港澳台護照。
4、簽證需至少提前2周預約(旺季需更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