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瀘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46號)、《國務院關於同意在石家莊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國函〔2019〕137號)精神,全面推進中國(瀘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瀘州綜試區”)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瀘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8月5日
  • 實施時間:2020年8月5日
  • 發布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全文,印發的通知,解讀,

全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省委“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充分利用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綜合保稅區、瀘州國家級電商示範基地等創新平台,發揮瀘州水公鐵空立體交通網路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優勢,複製推廣前三批跨境電子商務(以下簡稱電商)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圍繞推動對外貿易轉型升級,以促進產業發展為重點,聚焦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優勢,不斷提升對外貿易數位化水平。突出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打造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和生態圈,形成以線上綜合服務平台為核心、線下產業園區為支撐、商產融合為主線的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跨境電商發展“瀘州模式”。
(二)基本原則。
堅持開放引領。立足川南打造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定位,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白酒、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農副產業等線上外貿綜合業務量提升,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系,形成區域開發開放新格局。
堅持市場主導。全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最佳化營商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鼓勵各種社會資本進入跨境電商行業,為川渝滇黔結合部毗鄰地區產業發展提供高效的跨境貿易平台。
堅持聯動協同。加強與全國其他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聯動,系統推進產業、物流、政策、服務等方面協同,強化海關、海事、稅務、外匯、口岸等部門協作配合,進一步最佳化審批流程,提高監管效率。
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動制度創新,重點在金融服務、監管模式、智慧型物流、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完善推進跨境電商加快發展的制度體系,營造西部內陸地區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良好條件。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效、規範、法制化”的跨境電商監管體系,“特色鮮明、配套完備”的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體系,形成以“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為核心、4個專業產業園區和7個區縣產業園區為補充”的“一區十一園”跨境電商發展格局,將瀘州綜試區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上游跨境電商產業融合發展、協同發展示範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的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先行區,將瀘州建設成連線“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地區的跨境電商節點城市。
具體目標。通過5年的建設,力爭實現備案企業超過100家、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10家、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10億元的發展目標,形成通關便利、監管高效、鏈條閉合、聯動發展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建成服務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助力外向型經濟繁榮的區域示範平台。
(四)實施範圍。
線下範圍。瀘州全域,形成“跨境電商空間布局。即以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含瀘州綜合保稅區)為核心;即以瀘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四川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瀘州航空航天產業園區等為基礎,建立4個跨境電商重點支撐產業園區;即以瀘州市三區四縣為基礎,建立7個跨境電商配套服務產業園區,形成以智慧型製造、現代醫藥、服飾配件、食品飲料、工藝土特產等為重點,統籌協調、聯動高效的特色園區布局。
線上範圍。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服務範圍,覆蓋平台登記註冊、備案和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的各類市場主體。
二、主要任務
建設三大平台,構建八大體系,推進三大創新,以制度創新推動環境最佳化,以環境最佳化促進平台建設,以平台建設支撐產業發展,通過監管模式、商業模式、扶持模式創新,構建跨境電商競相發展、規範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五)建設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對接現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具有備案管理、數據推送、業務統計功能的輔助功能平台。依託國際貿易“單一視窗”等平台,適時建設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建立海關、稅務、企業和國際貿易、倉儲物流、交易支付、金融結算等信息交換機制,為跨境電商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三流合一”提供支撐和保障。
(六)建設線下產業園區平台。最佳化現有園區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統籌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依託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集聚金融、物流、人才等創新創業要素,推進跨境電商產業集聚。立足各產業園區、各縣(區)的外貿基礎、電商資源和創業環境,建設跨境電商孵化基地和創新創業中心。探索制定瀘州跨境電商產業園區認定辦法,完善線下產業園區生態,形成分級管理機制,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管理規範、協調發展的線下產業園區平台體系。
(七)建設綜合國際物流平台。依託現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網際網路技術與跨境物流融合,推動供應鏈管理與物流體系有效對接,建設線上物流“雲平台”。圍繞跨境電商直購、備貨、展示、交易等業務需求,整合最佳化“水公鐵空”物流資源,發展跨境電商多式聯運,建設線下物流“高速通道”。鼓勵發展“前展後倉”行銷模式,不斷拓展物流通道,幫助企業解決採購、倉儲、包裝、配送、售後等供應鏈物流問題,打造管理規範、流轉高效、成本低廉、全程可溯的綜合國際物流平台。
(八)構建主體培育體系。加大跨境電商企業培育力度,推動白酒、智慧型終端、新興產業等領域優勢外貿企業打造專業電商平台,促進跨境電商賣家向平台型企業轉化。引導內貿電商企業、外貿進出口企業拓展跨境電商新業務,推動跨境電商品牌建設,不斷提升自主品牌價值。加強與國內外電商平台合作,推動本地電商企業發展提升,助推特色產品、優勢品牌拓展國際市場。引進跨境電商平台企業、跨境電商物流企業、跨境電商支付企業和跨境電商服務企業,培育跨境電商進口服務商、供應商,提升進口商品展示直銷中心功能,豐富進口商品種類,構建進口商品線上分銷網路,建設跨境電商產業集群。
(九)構建信息共享體系。依託綜合服務平台,建立“多位一體、信息互通”的跨境電商信息共享機制,暢通海關、稅務、商務、物流、金融等部門(單位)間的信息渠道,實現監管部門、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電商企業、物流企業之間信息共享,推動電商平台數據、金融和物流市場數據歸集,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便捷的物流快遞、金融等供應鏈服務
(十)構建金融服務體系。以便利支付結算為主要內容,鼓勵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在貿易匯兌、支付結算、商業保險等方面創新服務,建立“一站式”線上支付結算、線上金融等跨境電商金融服務體系,提高跨境電商企業交易能力。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通過設立基金、創新金融產品等方式,助推跨境電商企業加速發展。
(十一)構建信用評價體系。依託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台,歸集各類跨境電商主體身份、交易、物流、資金、結匯、監管等信息,結合社會信用平台數據,建立跨境電商主體信用檔案。鼓勵各監管機構建立跨境電商主體信用評價體系。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對信用好的跨境電商經營主體給予優先評優評先、通關綠色通道等激勵,對列入嚴重失信名單的經營主體依法依規採取增加監管頻次、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等懲戒措施。
(十二)構建統計監測體系。推動海關、稅務、商務、統計、外匯管理等部門聯合開展跨境電商統計監測,最佳化完善跨境電商統計方法,建立跨境電商統計監測體系。以申報清單、平台數據為依據,以市場主體全樣本為基礎,以電商平台交易情況、部門數據為補充,以線上綜合服務平台為媒介,探索建立跨境電商自動化數據採集、統計分析系統。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提高平台商品交易、物流通關、金融支付等全流程數據交換匯聚、分析運用能力,為政府監管、企業經營提供決策諮詢服務。
(十三)構建風險防控體系。強化海關、海事、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監管職責,落實跨境電商平台的主體責任,建立跨境電商風險信息採集機制、風險評估分析機制、風險預警處置機制等風險管理和防控體系。強化跨境電商全流程風險分析,提高對跨境電商關鍵流程和重點環節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防、風險處置能力,有效防控技術風險和交易風險,為政府監管提供技術支撐、決策輔助和服務保障。
(十四)構建幫扶服務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降低跨境電子商務成本,吸引長江經濟帶、川渝滇黔結合部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集聚,提升優質跨境電商資源集聚能力,打造川渝滇黔結合部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發揮瀘州電子信息、酒類產品、醫用藥械、農特產品等產品優勢,推動跨境電商“帶產脫貧”,為周邊特色產業、優勢企業提供便捷的跨境電商服務,引導貧困地區特色產品進入跨境電商市場,帶動農民增收。通過跨境電商供應鏈平台豐富流通企業商品採購選擇,擴大經營規模,拓寬創新創業渠道。
(十五)構建人才建設體系。最佳化跨境電商人才環境,打造有利於人才引進的體制機制,著力引進跨境電商培訓機構、服務機構和涉外法律等方面高層次人才。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和學習交流,推動瀘州的高校、中職院校、科研院所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跨境電商相關學科建設。加強與知名高校合作,鼓勵高校、培訓機構、跨境電商企業合作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建設創新型、實用型跨境電商人才培訓基地。
(十六)推進管理模式創新。推動監管模式創新,在“風險可控、源頭可溯”前提下,最佳化跨境電商監管流程,簡化通關手續,解決企業結匯難、退稅難等實際問題,提高通關效率。完善監管方式,提升一般出口、特殊區域出口、直購進口、網購保稅進口等全業態跨境電商監管功能。落實跨境電商稅收政策,對瀘州綜試區內跨境電商零售企業出口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凡符合條件的,免徵增值稅、消費稅。對瀘州綜試區內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試行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最佳化納稅服務,簡化辦稅流程,推動跨境電商企業退(免)稅無紙化申報,確保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8個工作日。創新跨境電商支付與外匯管理,簡化外匯名錄登記手續,支持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為中小電商企業辦理收付匯和結售匯業務,解決企業對消費者出口收匯管理問題。
(十七)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創新發展多種業務模式,積極開展企業對企業出口、零售出口及直購進口、企業對企業對消費者保稅進出口、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業務。保稅出口模式,重點推進出口業務發展。吸引和推動國際知名跨境電商進口平台在瀘州設倉駐點,擴大跨境電商進口業務量。鼓勵跨境電商線上線下結合等新零售模式發展,促進跨境消費升級。
(十八)推進扶持模式創新。鼓勵跨境電商出口企業通過瀘州綜試區服務平台報關,做大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量。支持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發展,降低中小企業出口門檻和清關成本,提高海外市場開拓能力。積極支持瀘州綜試區培育跨境電商產業鏈和消費市場,允許企業採用“異地清關”模式開設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對在瀘州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開展業務的中小經營主體、擁有跨境電商自主品牌的企業、利用跨境電商渠道開展跨境出口業務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引導全國性企業設在瀘州的區域運營中心和物流分撥中心,擴展承接跨境電商業務,為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環境。
三、組織實施
(十九)強化組織保障。瀘州市成立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瀘州綜試區建設工作,強化工作保障和政策支持,紮實推進瀘州綜試區建設。
(二十)強化協同推進。瀘州市細化工作任務,落實瀘州綜試區建設的主體責任,並積極向國家有關部委對接匯報,爭取更大的支持和指導。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加強溝通協作,指導和幫助解決瀘州綜試區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為跨境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二十一)強化績效評估。加強對瀘州綜試區建設的跟蹤分析、督促檢查和績效管理,及時評估工作開展、政策執行情況和改革舉措的實施效果,做好風險評估、安全防範各項工作,定期報送試點經驗和工作成效。

印發的通知

川府函〔2020〕151號
瀘州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現將《中國(瀘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0年8月5日

解讀

省政府近日印發《中國(瀘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方案》明確,通過5年建設,力爭實現備案企業超過100家、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10家、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10億元的發展目標,形成通關便利、監管高效、鏈條閉合、聯動發展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建成服務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助力外向型經濟繁榮的區域示範平台。
根據《方案》,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效、規範、法制化”的跨境電商監管體系,“特色鮮明、配套完備”的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體系,形成以“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為核心、4個專業產業園區和7個區(縣)產業園區為補充”的“一區十一園”跨境電商發展格局,將該試驗區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上游跨境電商產業融合發展、協同發展示範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的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先行區,將瀘州建設成連線“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地區的跨境電商節點城市。
《方案》明確了未來5年的主要任務。建設線上綜合服務平台、線下產業園區平台、綜合國際物流平台三大平台;建設跨境電商孵化基地和創新創業中心,鼓勵發展“前展後倉”行銷模式,打造管理規範、流轉高效、成本低廉、全程可溯的綜合國際物流平台等;構建主體培育、信息共享、金融服務、信用評價、統計監測、風險防控、幫扶服務、人才建設等八大體系;打造川渝滇黔接合部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等。
推進管理模式、商業模式、扶持模式三大創新,也是《方案》提及的該試驗區主要任務之一。如推進管理模式創新,對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試行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推動跨境電商企業退(免)稅無紙化申報,確保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至8個工作日等。
去年12月,國務院發布批覆,同意在瀘州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瀘州是繼成都後,我省第二個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