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唐書(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書》泛指記錄唐代歷史的紀傳體正史,有《新唐書》、《舊唐書》兩種。五代時期,後晉時劉昫、張昭遠等編纂了一部《唐書》,至宋代,歐陽修、宋祁等又編纂唐代史書,亦稱“唐書”。為對兩者加以區分,史家便將歐陽修等人所著之唐書稱為《新唐書》,而將劉㫬等人的著作稱為《舊唐書》。

編纂過程,兩唐書對比,篇章設定,文字編裁,史料收集與保存,寫作思想,傳世版本,

編纂過程

後晉官修《唐書》,成於眾手。還在後唐時期,就對舊唐書的修撰做了不少準備工作,但直到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二月才正式開始編修,到出帝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六月修成,歷時四年多。舊唐書原來是由宰相趙瑩監修的。他在組織人員、收集史料和確定體例上,提出了不少建議和規劃。以後的宰相桑維翰劉昫也相繼擔任監修。而在具體編撰舊唐書時,參與者有張昭遠賈緯趙熙鄭受益、李為先、王申等人。當《舊唐書》修成時,恰好是劉昫監修唐史,由他奏上,所以題“劉昫撰”。
唐書唐書
這部《唐書》,記事起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淵稱帝,終於唐哀帝李柷天佑四年(907年)朱溫滅唐,記載了有唐一代二百九十年的歷史。其卷數,歷來說法不一。今本有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刊傳一百五十卷。該書敘述史實比較詳細,保存史料比較豐富,但由於成書倉促,所以這部唐書對於唐代晚期史事的記述,仍顯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與剪裁、體例的完整、文字的簡潔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點。
在北宋編撰的《新唐書》問世以後,《唐書》始有新舊之分。宋仁宗認為《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後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新唐書》的作者對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沒有的《儀衛志》、《兵志》。其它幾個志也各增補了新資料,質量多在《舊唐書》之上。
新唐書新唐書
總的說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志和表分別由范鎮、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後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本紀10卷和贊、志、表的序以及《選舉志》、《儀衛志》等都出自歐陽修之手。因為列傳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歐陽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編寫,出於謙遜,歐陽修認為宋祁是前輩,所以他沒有對宋祁所寫的列傳部分從全書整體的角度作統一工作,因而《新唐書》存在著記事矛盾、風格體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
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誥、翰林學士等職。他歷時十餘年完成列傳,於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交齊全部列傳的稿子。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曆新政”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調到朝廷任翰林學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志、表,已是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
清代王鳴盛以《宋史·宋祁傳》、《歐陽修傳》為據,認為宋祁修書“在仁宗天聖之晚年,歷明道、景祐、寶元、康定,至慶曆中告成,以書成進左丞云云”;“(歐陽)修之修《唐書》,乃在嘉祐之前至和年間事,距祁稿成時,相去已十餘年”,“書成,上距祁稿成約又二十餘年矣”。因此,“二公修書不同時明矣”。這一說法,迄今仍為部分學者沿用,都未發現王嗚盛搞錯的關鍵所在。其根源在《宋史·宋祁傳》將“詔求直言”的時間誤作“景祐中”,而這又是《宋祁傳》中的一個年號。傳中宋祁受命纂修《唐書》在“詔求直言”前,故王嗚盛誤以為宋祁修《唐書》自天聖至慶曆,前後差不多也是17個年頭。但《宋史·仁宗紀》景祐年間並無“詔求直言”一類的事,皇祐元年才有“詔台諫非朝廷得失”。《宋祁傳》中宋祁“直言對”後緊接“進溫成皇后為貴妃”,與《仁宗紀三》的記載相符,時在“皇祐”,而非“景祐”。顯然,《宋祁傳》是將“皇祐”誤作“景祐”了,一下子把時間提前了10多年。
王鳴盛提到宋祁“守亳州,以稿自隨”,《宋祁傳》說得很清楚,是因為“坐其子從張彥方游”。傳中雖無明確紀年,但宋祁是附在其兄宋庠傳後的,前面《宋庠傳》明明白白地寫著:皇祐三年,“祁子與越國夫人曹氏客張彥方游”。宋庠受牽連罷相在這一年,宋祁出知亳州也是這一年。此時尚“以稿自隨”,仍在修撰中,怎么會在慶曆中告成?王嗚盛的失誤,一是不知“景祐”當為“皇祐”,二是後來在《蛾術編》卷九考知“祁修書凡七年,而自皇祐元年至三年獨秉筆,自此出知亳州,皆書局自隨以至於成,凡歷十六年也”,卻仍然堅持“宋歐修《新唐書》不同時”的結論。《宋史·宋祁傳》的這一年號錯誤,除了《宋景文集》卷二九《直言對》有案語註明“仁宗本紀皇祐三年春三月詔求直言”,“本傳作景祐中誤”而外,迄今竟似無人知曉,請同仁們注意。就整個《新唐書》的纂修而言,應當說:新修唐史前後17個年頭,前10年宋祁主持編修,後7年歐、宋共同“刊修”。
修撰《新唐書》的指導思想,在《進新修唐書表中說得非常清楚:唐有天下,幾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終,所以治亂興衰之跡,與其典章制度之英,宜其粲然著在簡冊。而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蓋又百有五十年,然後得以發揮幽沬。補緝闕亡,黜正偽繆,克備一家之史,以為萬世之傳,……商、周以來,為國長久,唯漢與唐,而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氣力卑弱,言淺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賢臣、俊功偉烈,與夫昏虐賊亂、禍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惡以動人耳目,誠不可以垂勸戒、示久遠,甚可嘆也!

兩唐書對比

篇章設定

通常都以新書廢舊書61傳、增331傳,但對其原始根據卻說法不一。有說是“文徵明《重刻舊唐書序》言”,有引作“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指出”,也有不少人看出馬端臨是引用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的著錄:“凡廢傳六十一,增傳三百三十一。”清代錢大昕另有統計,也被認為“遺漏很多”。新書共增修了315傳,包括“只有一兩句話極簡略”的記載,不包括“諸帝公主傳所記二百一十二個公主”[8]。事實上,那種“只有一兩句話”追述其在唐代先祖的記載,作為“人名索引”開列得越細緻越有利於讀者,但這絕不能視為是人物小傳或新增人物傳,兩者不應混同。其實,關於新書增廢舊傳的情況,《新唐書》的編修者是有他們的統計標準和統計數字的。《郡齋讀書志》卷七《史評類》著錄,呂夏卿撰《唐書直筆》4卷、《唐書新例須知》1卷,為其“在書局時所建明”。其中,《唐書新例須知》記有“新書比舊書增減志、傳及其總數”。這就告訴人們,呂夏卿作為編修官,在當時有過統計。
《舊唐書、新唐書》書影《舊唐書、新唐書》書影
儘管在《郡齋讀書志》的著錄中未記錄其“增減志、傳及其總數”的具體數字,但這個統計數字無疑會存於書局,並為各編修官所熟記。據《玉海》卷四六《嘉祐新唐書》條引《國史志》云:紀十、志五十、列傳百五十。凡廢舊傳六十一,增新傳三百三十一,又增三志、四表,凡二百二十五卷、錄一卷。(舊史凡一百九十萬字,新史凡一百七十五萬九百三十字。)所謂《國史志》,指北宋《國史》中的《藝文志》。北宋《國史》,仁宗天聖八年修成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國史》,神宗元豐五年修成仁宗、英宗《兩朝國史》,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修成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國史》。其中,仁、英《兩朝國史》120卷,紀5卷、志45卷、列傳70卷,宋敏求作為史館修撰參預其編修。因此,《兩朝國史·藝文志》著錄《嘉祐新唐書》,必然要依據當年書局的統計數字,更何況宋敏求又是當年《新唐書》的六編修官之一。《郡齋讀書志》據此記錄了“舊書約一百九十萬,新書約一百七十四萬(言)”,而《直齋書錄解題》則據此記錄了“凡廢傳六十一,增傳三百三百十一、志三、表四”,為《文獻通考》、文徵明等轉相引錄。筆者以兩部《唐書》每卷人物列傳前的目錄為統計依據,除去各自的重複,所增(包括正傳、附傳)、所廢(僅指正傳)數字極為接近上面所引《國史志》的數字(諸帝公主不在統計之列),證明“廢舊傳六十一,增新傳三百三十一”,確實是《新唐書》書局留給後人的一個嚴謹性的統計。今後,再引用這個數字時,不要誤以為是書局“局外”人的說法,並請分清其增、廢的具體情況。
由於宋代大體上繼承了唐代的制度,為了總結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參考,《新唐書》對志特別重視,新增了《舊唐書》所沒有的《儀衛志》、《選舉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書》的創舉。《選舉志》與《兵志》系統地整理了唐朝科舉制度和兵制的演變資料。《食貨志》增加為5卷,不僅比《舊唐書》份量大而且比較有系統、有條理地保存了大量社會經濟史資料。《地理志》著重敘述唐朝地理沿革,記載軍府設定、物產分布、水利興廢等情況,補充了不少《舊唐書·地理志》所沒有的資料。《天文志》和《歷志》在篇幅上超過《舊唐書》3倍以上,記載了唐代流行的7種曆法,特別是保存了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曆》的《歷議》,反映了唐代曆法理論的水平和發展高度。《藝文志》比《舊唐書·經籍志》增加了很多,特別是唐玄宗開元以後的著作補充了不少。如李白、柳宗元的著作,就有一些是《舊唐書》所沒有收錄的。新唐書還增加了宰相表、方鎮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雖有錯漏,但也可以起備查作用。

文字編裁

北宋人認為,《新唐書》要比《舊唐書》高明。他們嚴厲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曾公亮進新唐書表》),自以為《新唐書》無論從體例、剪裁、文采等各方面都很完善。《新唐書》修成後,其主編曾公亮曾上皇帝表,頗為得意地說:“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其舊”,認為這是大大勝過《舊唐書》的地方。 的確,《新唐書》從文采和編纂上比《舊唐書》強。因為:一、其主要作者宋祁、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學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當時有“二宋”之稱,宋人《東軒筆錄》說宋祁“博學能文,天資蘊籍”;歐陽修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為其特長。他們筆下的功夫當然不同一般。參加編撰《新唐書》的其它作者,也都為北宋時期名家高手。
宋仁宗嘉祐年間曾公亮《進新唐書表》中所列之范鎮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都是當時文壇知名人物。范鎮曾為翰林學士,文筆流暢,有《東齋紀事》等百餘卷流傳於世。王疇文辭嚴麗,一向為世所稱。宋敏求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於藏書,曾編《唐大詔令集》和《長安志》,對唐史十分熟悉。劉羲叟是著名天文學家,後來曾助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新唐書》用這些人主筆,自然文采粲然,體例嚴謹。另一方面,宋、歐等人在修《新唐書》時,態度也很認真。歐陽修負責本紀、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傳部分時間更長,前後長達十餘年。他曾一度為亳州太守,“出入內外”把這部稿子隨身攜帶。在任成都知府時,每天晚宴過後,開門垂簾燃燭,幾乎都要著作到深夜。這種認真謹嚴的態度,使《新唐書》在不少方面的確勝過《舊唐書》。
舊唐書》因撰稿時間倉促,有些轉抄自唐實錄、國史的痕跡都沒能抹掉,存在許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樣。在材料的占有與剪裁、體例的完整、文字的乾浄等方面,後期大不如前。例如,穆宗以後的本紀內容繁瑣冗雜;歷志、經籍志敘述僅至玄宗時代;列傳中對唐代末期人物缺漏較多;還存在著一人兩傳、一文復見等現象。這些都說明舊唐書比較粗糙。相較而言,《新唐書》在體例和筆法、風格上顯得比《舊唐書》完整嚴謹得多。另外,《新唐書》在列傳的標名上也作了歸納整理,如把少數民族仕唐將領合併到“諸夷蕃將傳”中;把割據的藩鎮也歸到一起來寫等等。這樣,就使得眉目更為清楚。這些都是在文筆、編裁方面,新書勝過舊書之處。
此外,《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我國軍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一條線索。著名史論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新書最佳者志、表”。這是公允的評價。
司馬遷創紀、表、志、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也是《新唐書》在我國史學史上的一大功勞。但是,在寫法上,《新唐書》也有不及《後唐書》的地方,例如有的紀、傳失之太簡,甚至作了毫無道理的砍削。清代史評家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曾提及,《新唐書》本紀較舊書幾乎減去十分之六七。
有人統計,《舊唐書·本紀》部分近三十萬字,到《新唐書》僅剩下九萬字,而《哀帝本紀》舊書約一萬三千字,新書只剩千字左右。這種過簡的寫法,使《新唐書》失去了許多重要史料。又由於苛求文字精煉,宋祁歐陽修等不惜刪去許多重要情節,如《舊唐書》里寫得十分生動、極為悲壯的《封常清傳》、《高仙芝傳》,到新書刪削得索然無味。尤其不應該的是由於排佛的偏見,《新唐書》將玄奘、一行等事跡一概不寫,致使這兩位偉大翻譯家和科學家,在《新唐書》中竟無反映。

史料收集與保存

《舊唐書》的作者離唐代很近,有機會接觸到大量唐代史料,特別是唐代前期的史料。重要的有吳兢、韋述、於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繼纂述的唐書一百三十卷,它對唐初至唐代宗時期的歷史事件敘述比較完整。還有唐高祖至唐文宗的各朝實錄。但是,《舊唐書》的編纂者對唐代後期的史料掌握較少,只有武宗實錄一卷和其他零碎材料。
相較而言,在史料方面,因為北宋時期比較安寧,有許多在戰亂時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徵集和整理。據專家估計,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時參考史料達三百種之多,《新唐書》的修撰與《通鑑》時間相近,司馬光看到的,宋、歐等勢必見到。如在《新唐書》增加的《李績傳》記載立武后之爭時的態度,記房玄齡論守成之難易,都是《舊唐書》和其它書所不及的。
其它如《新唐書》的《食貨志》里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糴、礦冶等資料;《地理志》記載各地河渠陂堰的灌溉情況和各州的土特產,也都是他書少見的珍貴史料。歐陽修還是當時有數的金石大家,他對古代金石學頗有研究,曾撰《集古錄》,用金石刻的記載考證史實。最有名一例,即他用孔穎達碑文考證出這位唐初傑出經史學家表字沖遠的事實。這些都使《新唐書》在某些史實考證方面略勝《舊唐書》一籌。
新唐書還在列傳中保存了一些舊唐書所未載的史料。自安史之亂以後,史料散失不少,唐穆宗以下又無官修實錄,所以宋祁為唐後期人物立傳,採用了不少小說、筆記、傳狀碑誌、家譜、野史等資料。同時,還增加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傳。關於少數民族的種族、部落的記載,新唐書比舊唐書多而且詳。據趙翼《廿二史札記·新唐書》載:“觀《新唐書·藝文志》所載唐代史事,無慮百數十種,皆五代修唐書時所未嘗見者。據以參考,自得為詳。又宋初績學之士,各據所見聞,別有撰述。”這一切對修唐書都提供了有用的資料。許多列傳中採用了小說、文集、碑誌、逸史和政書等文獻。諸志在採用“舊書”各志資料之外,又有新的擴大。有關實錄、政書、逸史、文集、碑誌以及小說等文獻,均在採摘之列。
然而,就一些時段或方面而言,《舊唐書》敘述史實比較詳細,保存史料比較豐富,便於讀者瞭解歷史事件的過程和具體情況。例如唐穆宗以後的本紀,雖然內容比較蕪雜,為後人所譏議,但也保存了不少有價值的史料。如龐勛起義黃巢起義,在懿宗本紀、僖宗本紀中都有比較詳細的記載,由於列傳都分龐勛無傳、黃巢傳簡略,這些記載就更為可貴。昭宗、哀帝兩紀,對某些藩鎮、宦官的囂張跋扈,敘述頗為詳細,反映了唐王朝覆滅時的某些具體情景。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鑑》的唐紀部分,大抵採用舊唐書,就是因為它記事比較詳細明白的緣故。
《舊唐書》還採錄了不少富有史料價值的文章。如《呂才傳》、《盧藏用傳》,分別登載了兩人反迷信的重要論文。《賈耽傳》登載了他進奏所編地理圖志的兩篇表。這些都是在中國思想史和地理學史上有地位的文獻。又如,在傅奕狄仁傑姚崇等人的傳中,登載了他們反對佛教的文章,從中可以考見唐代佛教盛行對政治、經濟、社會的重大影響,以及世俗地主反對佛教的鬥爭。這類文章其中有些見舊唐書最早保存下來的。繼舊唐書之後出現的新唐書,雖然在史料上作了許多補充,特別是志、表、唐代後期的列傳部分比較突出,但新唐書行文和記事往往過於簡略,使讀者不易瞭解具體情況。對舊唐書登載的大量文章,新唐書有的刪去,有的壓縮成簡短的片段,甚至因厭惡駢文,竟改寫成散文,改變歷史文獻的原來面貌。相形之下,舊唐書在保存史料方面就具有新唐書所不能替代的價值。

寫作思想

新唐書》中正統思想較為嚴重。編寫者對隋末、唐末農民起義大加撻伐。在《黃巢傳》前冠以“逆臣”二字;對隋末竇建德等農民軍使用了極為惡毒的辭彙,如“蝟毛而奮”、“磨牙搖毒”、“孽氣腥焰”等等。對武則天,則誣為“弒君篡國之主”,聲言寫《武后本紀》目的為“著其大惡”,以便清算等等。諸如此類,都可看出《新唐書》在觀點的正統方面更強於《舊唐書》。

傳世版本

關於《舊唐書》,中華書局在組織點校時主要參考了以下版本:(1)南宋紹興年間越州刻本(簡稱殘宋本),全書已佚,殘存六十七卷,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即用此殘本與聞人詮本配補而成;(2)明嘉靖年間聞人詮刻本(簡稱聞本);(3)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刻本(簡稱殿本);(4)清同治年間浙江書局刻本(簡稱局本);(5)清同治年間廣東陳氏葄古堂刻本(簡稱廣本)。
由於《新唐書》歷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統地位,一般人唯讀《新唐書》而不讀《舊唐書》,所以《新唐書》宋以來的版本遠多於《舊唐書》,流傳的主要版本有:(1)南宋刻本4種,分別是十四行殘本,舊藏皕宋樓,現藏日本靜嘉文庫;同十四行元補版殘本,藏於北京圖書館;十六行殘本124卷,亦藏北京圖書館;建陽書坊魏仲立刻殘本,舊藏嘉業堂。(2)元刻本,明國子監根據元版修補印行。(3)明刻本3種,分別是成化年間(1465~1487)國子監刻本,萬曆年間(1573—1620)北京國子監二十一史本,明末毛晉汲古閣十七史本。(4)清刻本多種,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沖《唐書釋音》25卷。殿本又有各種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縮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開明二十五史本等。(5)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以靜嘉堂本為主,配合“北圖”、“雙鑒樓”及“嘉業堂”藏本,保存了《新唐書》舊刻的真面目,勝於殿本。(6)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華書局又推出了簡體橫排本
後世對《新唐書》進行糾謬、辨證的著作頗多,舉其要者有:(1)吳縝新唐書糾謬》,20卷,分20門,凡400餘事,宋元祐四年(1089)成書,紹聖四年(1097)上於朝廷。(2)汪應辰《唐書列傳辨證》,20卷,專攻《新唐書》列傳缺點。(3)王若虛《新唐書辨》,3卷,見《滹南遺老集》。(4)陳黃中《新唐書刊誤》3卷。(5)佚名《新唐書證誤》(《稽瑞樓書目》注錄抄本一冊)。(6)羅振常《南監本新唐書斠義》1卷,1936年上海石印本
其它考訂著作還有:
舊唐書逸文12卷(清岑建功輯)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215-329頁影印本
舊唐書考正(清張宗泰) 甘泉岑氏校舊唐書嘗據此
讀舊唐書隨筆1卷(清蔡世鈸) 味蕉小寮集本題讀劉昫書隨筆 豫章叢刊本 叢書集成第3834冊
舊唐書校勘記66卷(清羅士琳陳立劉文淇劉毓崧同校) 道光28年揚州岑氏刊本 同治11年定遠方浚頤補刊
二十五史三編第6冊影印本 卷1至卷55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45-?頁 羅、劉
?盈齋刻本;卷56至卷66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1-173頁
舊唐書疑義4卷(清張道) 正覺樓叢刊本 上海圖書館藏稿本附勘同1卷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173-215頁影印光緒7年刊本
舊唐書李靖傳考證1卷(清汪宗沂) 浙西精舍叢書本
舊唐書大食傳考證1卷(清洪鈞)元史譯文證補卷30
舊唐書札記(清李慈銘)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173-181頁
新唐書札記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182-204頁
新唐書糾謬20卷(宋吳縝) 明萬曆中海虞趙開美刊本 武英殿聚珍本福建廣東覆聚珍本附校勘記2卷
知不足齋叢書十五集本附錢大昕修唐書史臣表1卷 四部叢刊三編影印萬曆本 叢書集成第3835-37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1-65頁
新唐書糾謬校補(清錢大昕) 嘉定錢大昕全集第4冊,陳文和輯校本
新唐書辨3卷(金王若虛) 滹南遺老集卷22-24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64-83頁
新唐書刊誤3卷(清陳黃中) 見南獻遺徵 書目答問雲未刻
新唐書證誤(失名) 稽瑞樓書目著錄抄本1卷
唐書釋音(宋董沖)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347-391頁影印重刻汲古閣本
唐書注10卷(清唐景崇) 1935年鉛印本
原稿已成50卷,今藏章氏。鉛印本僅本紀10卷。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391-581頁影印本
唐書注稿偶存4冊(近人陳漢章) 浙江圖書館藏稿本
監本新唐書斠義1卷(近人羅振常) 1936年上海?隱廬石印本
新唐書斠議正誤(羅振常)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329-347頁民國時期印本
新唐書天文志疏證(清張宗泰) 未見傳本
唐書兵志箋證4卷(今人唐長孺) 1957年科學出版社鉛印本
折衝府考4卷(清勞經原撰勞格補) ?齋叢書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唐折衝府考補1卷(近人羅振玉) 永豐鄉人雜著本附補遺 廣倉學社叢書二集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遼居雜著乙編增訂本
唐折衝府考補拾遺1卷(近人羅振玉) 遼居雜著乙編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唐折衝府考校補1卷(近人谷霽光)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新唐書藝文志注(失名)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607-853頁民國間抄本
唐書方鎮表考證20卷(清董沛)未刻
唐方鎮年表8卷考證2卷(近人吳廷燮) 景杜堂鉛印本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孫:中華書局年本附岑仲勉
唐藩鎮表(清華湛恩) 未見傳本
唐藩鎮年表1卷(清黃大華)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冊
唐藩鎮指掌(明張大?)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853-889頁影印民國重刻明刊本
唐將相大臣年表3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冊
唐功臣世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冊
唐鎮十道節度使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冊
唐邊鎮年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5冊
唐宦官封爵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武氏諸王年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唐諸蕃君長年表1卷(萬斯同) 二十五史補編本第6冊
唐書宰相世系表訂訛12卷(清沈炳震) 新舊唐書合鈔附勘本 二十五史補編第 6冊刪原表 據清來堂本
唐書宰相世系表補正2卷(近人羅振玉) 七經堪叢刊本
新唐書突厥傳地理考證1卷吐蕃傳地理考證1卷回紇等國傳地理考證1卷沙陀傳地理考證1卷北狄列傳地理考證1卷東夷列傳地理考證1卷南蠻列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205-270頁
新唐書吐蕃傳箋證(今人王忠) 科學出版社1958年鉛印本
唐書西域傳注4卷(清沈惟賢) 光緒24年刊本 二十四史訂補第9冊第581-607頁影印本
唐書南詔傳箋注(今人王忠)稿本新唐書南詔傳箋證 中華書局1963年
補唐書張義潮傳1卷(清羅振玉) 永豐鄉人雜著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84-85頁
舊唐書合鈔260卷(清沈炳震) 補正6卷(清丁子復) 嘉慶18年海寧查世?刊本
同治10年錢塘吳氏青?來堂刊本
新舊唐書互證20卷(清趙紹祖) 嘉慶18年古墨齋刊本 廣雅書局刊本 史學叢書二集影印廣雅
叢書集成第3838-41冊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第88-172頁
新舊唐書合注(清王先謙) 稿本,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新舊唐書魏徵列傳合注(清王先謙) 光緒9年自刊本 此即新舊唐書合注中之一卷
新舊唐書西域傳地理考證1卷(清丁謙) 浙江圖書館叢書一集本 二十五史三編第7冊有新唐書各外國傳地理考證
續唐書(清陳鱣) 二十四史訂補第8冊第889-?頁道光四年刻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