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曆

大衍曆

《大衍曆》亦稱“開元大衍曆”,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曆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據《易》象大衍之數而得名。一行測各地緯度,南至交州北盡鐵勒,並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見食分數,複測見恆星移動。十五年而歷成。

《大衍曆》共分七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氣、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與運動、每天見到的星象和晝夜時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衍曆
  • 別稱:開元大衍曆
  • 作者:傳說為唐代僧一行
  • 創作時期:唐開元九年(721)左右
簡要介紹,由來,曆法系統,格式編歷,團正大衍曆,團正大衍曆,大衍之數,

簡要介紹

由來

傳說《大衍曆》為唐代僧一行所作。唐開元九年(721),帝詔令一行制新曆,此乃因李淳風所作之麟德歷漸為人所忽用,且麟德歷中之日蝕推測的誤謬亦日益顯著,故帝詔一行另撰新曆。一行曾南赴交州,北抵鐵勒,以測量各地之緯度,又用各種測日之儀器以定下各地日蝕之日期,並測見恆星之移動,撰妥草稿,然其於開元十五年十月寂滅,故所謂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概係為草稿。
僧一行像僧一行像
其後,帝又詔令張說、陳玄景編訂歷數七篇、略例一篇、歷議十篇等,開元十七年頒付有司,實行至寶應元年(762)改用郭獻之之五紀曆。大衍曆之名即依據周易繫辭‘大衍之數’一語而來。[舊唐書卷三十四律曆志、新唐書卷二十七上歷志、通志略卷二十、佛祖統紀卷四十]
團正大衍曆團正大衍曆

曆法系統

該曆法系統周密,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系統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曆法體系的成熟。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一行從實測中意識到,在小範圍有限的空間裡得到的認識,不能任意向大範圍甚至無際的空間推演,這是我國科學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

格式編歷

後世歷家遂相沿襲用其格式來編歷。《新唐書.歷志一》:“唐終始二百九十餘年,而歷八改。初曰戊寅元歷,曰麟德甲子元歷,曰開元大衍曆。”又《歷志三上》:“開元九年,麟德歷署日蝕不效,詔僧一行作新曆,推大衍數立術以應之,較經史所書氣朔、日名,宿度可考者皆合。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詔特進張說與歷官陳玄景等次為《歷術》七篇、《略例》一篇、《歷議》十篇,玄宗顧訪者則稱制旨。”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六編第二章五:“一行在梁令瓚南宮說觀測資料的基礎上,編撰了《大衍曆》;當時很少經過這樣充分準備而後編造的曆法,因而大衍曆被稱為唐歷之冠,列為好歷,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

團正大衍曆

團正大衍曆

《乾坤譜》中,團正大衍曆,是以八年為一個編制周期。根據“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推導而來。
團正在<乾坤譜> 中解釋為“大衍之數五十”。既天一:一單,地二:一雙,天三:一單一雙,地四:二雙,天五:一單二雙,地六:三雙,天七:一單三雙,地八:四雙,天九:一單四雙,地十:五雙。天數一、三、五、七、九共有五單十雙,合二十有五。地數二、四、六、八、十共有十五雙,合三十。天數之中藏十雙與地數十五雙合二十五雙。既“大衍之數五十”也。

大衍之數

為什麼要“用天數之中藏十雙與地數十五雙合二十五雙”為大衍之數呢?這是易經中“數”的特殊意義決定的。易經中“數”的意義,除了具有一般的“數量”意義外,更主要的是“陰陽”意義。單為陽,雙為陰。故“天數二十有五”既“天數五陽藏十陰”,“地數三十”既“地數十五陰”。大衍之數既“天數藏十陰”與“地數十五陰”之和。此既繫辭上傳篇首“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之所指也。
為什麼要用天數藏十陰與地數十五陰之和演天地之變呢?這完全是由天地的自然交變決定的。陽為天火,陰為地水。天一既天火,地二既地水。天三就是“天一火”把“地二水”照熱升到天上的熱蒸氣。天三熱蒸氣中的“熱量”就是“天一”,天三熱蒸氣中的“水分”就是“地二”。當天三熱蒸氣遇冷化天雨下落與大地再交時,“熱量”是不會下落的,而只有天三中藏的“地二水”重新回到地面。所以天地之交既陰陽之交,陰陽之交既水火之交,水火之交的實質,是在天火(即日)的作用下,陰的地水與假陽的水蒸氣在不斷的上下對流,冷熱交換。所以為陰陰相合,故取雙數之和,用於大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