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原縣長王瓊龍於2016年1月19日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16年1月19日
報告全文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19日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 王瓊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連同《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5年工作和“十二五”發展回顧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縣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緊緊圍繞“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總體發展思路和“一心一園一帶八區”總體發展布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以赴促發展、創特色、打基礎、重保護、惠民生、抓執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圓滿完成縣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億元,增長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億元,增長7.1%(新口徑);固定資產投資38.9億元,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億元,增長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27元,增長1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10元,增長11.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為2%。
(二)綠色產業興縣富民。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特色產業轉型升級,三次產業比重最佳化為42.6:15.4:42。生態旅遊業加快發展。全縣接待旅遊過夜人數46萬人次,增長21.6%。什寒、鴨坡等9條“奔格內”自由行路線全面開放,“什寒模式”旅遊扶貧經驗全省推廣;白鷺湖度假區等八區旅遊項目穩步推進;“三月三”黎苗文化節、蜂蜜採收節、黎母誕辰慶典和綠橙旅遊季等民俗特色旅遊主題活動精彩紛呈。綠色農業提質增效。農業增加值完成16.6億元,增長6%。橡膠、檳榔大宗農產品單產效益提升和“百村百社、千人萬戶”創業致富計畫深入開展,綠橙標準化、桑蠶“百村千戶”、繅絲廠、鵝產業化等項目加快推進。新增綠橙標準化基地3500畝,蠶繭產量達到142萬斤。新增註冊農產品商標92件。積極推動“網際網路+農業+就業”模式,成功搭建“愛心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平台。綠色工業穩步推進。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13.1%。產業園區管理運行機制趨於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新增簽約入園企業7家。海南灣嶺熱帶農產品綜合物流園被列入省級六類園區之一。
(三)項目建設強力推進。8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億元。其中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億元,完成年計畫投資任務的103%;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億元,同比增長13.6%。深入開展“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64個責任項目全部完成預期目標。屯瓊高速順利通車,瓊樂高速(瓊中段)征地任務提前45天完成,瓊中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加快推進。
(四)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出台了《縣2015年重點改革工作方案》,細化11類52項改革舉措。取消行政審批47項,銜接下放102項,免徵收費23項,成功併入全省“一張審批網”。率先在全省推行農民房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被列入全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全省農村金融改革示範縣。PPP模式推廣運用走在全省前列,全縣城鄉污水處理示範項目紮實推進。啟動第三批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加釵農場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深化;農村、財稅、醫療、事業單位等改革穩步推進。堅持“科學選項、冷靜招商”,新簽約招商項目6個,意向投資金額97.6億元。
(五)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高質量編制“多規合一”規劃,初步構建縣域總體空間發展格局。海榆中線瓊中縣城段改造項目基本完工,完成棚戶區改造400戶。依法查處違章建築200宗,拆除違建面積1.62萬平方米。繼續推進富美鄉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完成灣嶺、什運、上安風情小鎮立面改造,灣嶺農貿物流小鎮、黎母山黎母文化小鎮、長征鄉村旅遊小鎮、紅毛“奔格內”旅遊小鎮、上安溫泉旅遊小鎮納入全省首批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計畫。
(六)生態環境保持優良。新增造林1.36萬畝,實施森林撫育8萬畝。查處涉林案件65宗,制止違法用地60宗,取締非法采砂點15處。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各項指標基本完成。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由63.2%提高到75%。13個鄉鎮和農場及48個村莊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啟動前期工作。
(七)發展成果普惠於民。民生支出達17.92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4.2%。圓滿完成10件為民辦實事任務。建設農村道路“最後一公里”89條116公里;減少貧困人口7998人,完成4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改造農村危房2500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統一提高到145元;中平學校、紅毛希望國小、新進中心國小90套教師周轉宿舍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升級改造18所學校學生食堂。發放貧困地區農村國小教師生活補助83萬元,陽光餐飲工程惠及學生2萬餘人;建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27宗,安裝100個自然村飲水過濾消毒設備,解決6225名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發放貼息小額貸款7747萬元,給予農民貼息345.8萬元;為965對夫婦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地中海貧血篩查診斷;受理法援案件643件,為困難民眾挽回經濟損失482萬元。社會事業工作紮實開展。新增城鎮就業1328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6636人次。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866套。率先在全省實施高中教育階段“三免一補”,陽江學校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評估驗收。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先診療,後付費”模式實現全覆蓋。爭取到西促會一批醫療設備援助,並成為全省首個被列入社會扶貧創新協作試點縣的市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任務全面完成。成功創建“全國武術之鄉”,瓊中女足勇奪“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冠軍。成功舉辦全國首屆U12室內女子五人制足球賽、“千森杯”國際腳踏車越野分站賽。社會治理力度加強。深入開展“平安瓊中”建設,成功排查調解矛盾糾紛876件,辦結信訪事項230件。海島型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快,縣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八)政府建設不斷強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二十條和縣二十二條規定,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回頭看”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進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辦理縣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115件、政協提案77件。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排名全省第四,政府入口網站建設榮獲省市縣績效評估二等獎。加強廉潔從政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立案查處行政違法違紀案件56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8人。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全縣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超額完成了“十二五”各項目標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五年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順應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戰略新形勢,緊扣我縣發展階段性特徵,理清了發展思路,確立了戰略目標,明確了前進方向;我們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找準差距,發揮自身優勢,一心一意謀發展,縣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我們緊緊抓住中央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機遇,統籌實施縣城立面改造、風情小鎮和富美鄉村建設、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項目,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我們大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發展活力與動力明顯增強。更為可喜的是,我們堅持在實踐中鍛鍊人、培養人、塑造人,強力推進軟環境建設,幹部民眾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工作作風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全縣各族人民對瓊中的發展和未來充滿信心。
過去的五年,是瓊中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3.7億元增長到39億元,年均增長10.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1億元增長到3.7億元,年均增長29.1%;固定資產投資由7.1億元增長到38.9億元,5年累計完成132億元,年均增長40.5%,占建省以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77.4%。三次產業結構由66:9:25最佳化為42.6:15.4:42。生態旅遊業成為驅動經濟成長的新動力,“奔格內”鄉村休閒旅遊品牌全面打響,瓊中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擴大。綠橙、桑蠶、益智、蜂蜜、山雞、鐵皮石斛、紅茶等特色農業成為農民增收新的支撐點,“瓊中綠橙”、“白馬駿紅”品牌聞名全國。建設海南中部(瓊中)綠色產業園區,實現工業集約集群發展。
過去的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的五年。全縣累計實施重點項目168個,完成投資110億元。屯昌至瓊中高速公路、紅嶺水利樞紐工程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順利建成。縣門診綜合樓、急救中心,縣城供水、污水處理工程,第二農貿市場,瓊中民族思源實驗學校等一批謀福祉、惠民生的重大民生項目投入使用。縣城建成區面積由3平方公里拓展到5.86平方公里。建設市政道路15.2公里,投放城鄉公交、計程車44輛。加固小Ⅱ型水庫21宗,完成農村飲水工程103宗、農田水利項目580宗,農村安全飲水率由65%提高到85%,農田有效灌溉率由66%提高到75%。建成富美鄉村55個、文明生態村127個。修建農村公路、砂土路253條419公里,升級改造農村電網752公里,實現了行政村、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戶戶通電。
過去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社會保障不斷加強、民生不斷改善的五年。累計投入77.6億元用於民生支出,是“十一五”的2.2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903元提高到2282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41元提高到8810元,增幅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貧困人口減少23160人,完成2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建成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5888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444戶。新增城鎮就業9068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2.8萬人次。城鄉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創建省級規範化學校3所,中招考試綜合評價指數由全省第17名躍升至第9名。率先在全省實施陽光餐飲工程和“民歌、民舞、民服”三進校園活動。黎苗“三月三”節慶活動影響廣泛,黎錦苗繡技藝等非遺文化得到傳承推廣。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瓊中女足”享譽全國,建成鄉村大舞台115座、文化室54間、農家書屋100個。縣、鎮(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實現全覆蓋,每千人口醫院病床數由4張增加到5.4張。人口出生率從14.9‰下降到13.33‰,出生人口性別比由115.1下降到106.2。
過去的五年,是生態保護力度加大、環境質量保持優良、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的五年。累計投入11億元用於綠化寶島、城鎮污水處理、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等生態工程建設。“綠化寶島”造林面積5.7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森林覆蓋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達83.74%。縣城污水管網及截污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22.4個百分點;“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全縣鋪開並在全省得到推廣,行政村環境衛生整治覆蓋率達98%,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實現零突破,達到80%;萬元GDP能耗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
過去的五年,是改革開放繼續深化、體制機制不斷創新、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的五年。行政審批提速增效,審批事項辦結時限平均縮短12天,縣、鄉、村三級政務服務網路建設基本完成。財政資金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實現全覆蓋,村級財務全面移交鄉鎮財政所管理。完成兩批31家縣屬國企改制工作,解決了2511名職工社保問題。農墾改革穩妥推進,加釵農場順利移交。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縣鋪開。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共簽訂招商項目48個,意向投資金額達692億元。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成績顯著的五年,是碩果纍纍的五年。這是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加強監督、支持幫助的結果,是全縣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社會各界人士,向為瓊中的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廣大人民民眾、部隊武警消防員、公安司法幹警,向省駐瓊中各單位、國營農(林)場,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瓊中發展的投資企業、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前進的道路上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小、底子薄、仍屬於欠發達地區;貧困人口基數大,致貧原因多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發展方式較為粗放;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有待繼續深化;公共服務均等化與民眾期望還有一定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還需加強;幹部作風、行政效能仍需進一步改進。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今後五年,是我縣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是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綜觀國內外形勢,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平緩復甦,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特別是“一帶一路”、“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等戰略的實施,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省委、省政府以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全面啟動“多規合一”,大力實施十二個重點產業、“六園五網”、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千個美麗鄉村建設等戰略部署,為我縣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補齊發展短板帶來了新的機遇。特別是我縣交通區位、生態環境、黎苗風情、特色產業等比較優勢進一步凸顯,加快發展勢頭強勁,後發優勢日益顯現。未來五年,瓊中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發展潛力更加巨大。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科學把握髮展規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努力開創瓊中“十三五”發展新局面。
根據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三五”時期全縣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省委六屆歷次全會精神,繼續圍繞“打綠色牌,走特色路,保護生態環境,做強生態旅遊業,提升綠色農業,做優綠色工業,傳承黎苗文化,改善保障民生,建設生態縣城”總體發展思路和“一心一園一帶八區”總體發展布局,堅持“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以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為目標,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脫貧攻堅為突破口,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努力創建“一地兩縣三區”,即海南生態民俗旅遊勝地,國家衛生縣城、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海南扶貧攻堅示範區、海南中部綠色崛起試驗示範區,確保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總的奮鬥目標是: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3%;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結構調整更趨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5.8:16.2:4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0%,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到“十三五”末,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以上。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向農場覆蓋,城鄉、農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森林覆蓋率保持在84%。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基本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新增城鎮就業0.95萬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2.5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全縣農村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掉貧困縣帽子。體制機制活力進一步增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突破,社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民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人民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精準扶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當前,全縣還有貧困村莊22個、貧困人口5291戶22569人,要按照“三脫貧攻堅貧,兩年鞏固提升”工作要求,在2018年底前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要按照“六個精準”要求施策,補齊脫貧短板,大力實施10大脫貧工程,做到農業特色產業脫貧一批、生態旅遊脫貧一批、基礎設施脫貧一批、教育發展脫貧一批、光伏發電脫貧一批、金融服務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轉移就業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保障兜底脫貧一批。堅持黨政同責,層層簽訂脫貧責任書,構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堅持綠色發展,著力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高度融合。以調結構轉方式為重點,促進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緊密結合。構建結構優、效益高、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生態旅遊業、商貿物流、綠色高效農業、綠色工業、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金融保險、會展業、旅遊養生房地產、民族文化體育等10個重點產業。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嚴守生態紅線,依法依規保護森林、礦產、濕地等資源,堅決打擊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強化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流域、庫區水源涵養保護,加強縣域內河(湖)水污染治理,嚴厲打擊河道非法采砂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鼓勵和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三)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縱深推進各項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抓好灣嶺鎮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鋪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土地、供銷社綜合改革。穩妥推進財稅、農墾、國企國資、司法與社會事業改革。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多規合一”、財稅、投融資等制度創新,驅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建立健全人才發展機制,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培養、吸引、留住人才和人才創業的政策和措施,營造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四)堅持統籌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城鄉統籌、規劃引領、產業帶動、風情濃郁、綠色低碳”原則,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加快“海南之心、山水瓊中”建設。最佳化發展空間布局。緊緊圍繞“一心一園一帶八區”總體發展布局和全域景區化目標,建立由縣城中心——特色產業小鎮——富美鄉村構成的城鄉空間體系,推動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營根黎苗山水城鎮建設,完成灣嶺、黎母山等5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和中平、和平等6個鄉鎮立面改造,全面鋪開富美鄉村建設。統籌推進城鄉“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路網”暢通、“水網”提質、“電網”升級、“光網”提速、“氣網”普及等工程。
(五)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以瓊中自身獨特資源優勢為紐帶,找準區域功能定位,加快與周邊市縣聯動發展步伐。深化區域交流合作。充分發揮瓊中區位優勢,深度挖掘環境、文化、產業等資源,加強對外開放,深化區域合作,協調推進區域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使瓊中全面融入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大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牢固樹立“重商親商、安商穩商、扶商富商”的理念,創新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最佳化投資環境,全面提高招商實效和引資質量。
(六)堅持保障民生,讓廣大民眾共享發展成果。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發展成果惠及人民民眾。實施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工程。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普及推廣高中階段教育。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貧困學生的教育資助標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實施促進就業創業工程。健全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建立創業服務平台,大力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工程。努力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逐步縮小收入差距。實施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工程。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城鄉低保、醫療救助、優撫保障等專項救助制度,健全保障性住房供應體系,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大城鄉危房改造力度,著力解決困難民眾生活、安居問題。實施建設“健康瓊中”工程。加快完善覆蓋城鄉基本醫療衛生體系,構建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執法監督網路。實施繁榮發展文體事業工程。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傳承和弘揚黎苗文化。做強“瓊中女足”、黎苗“三月三”、全國武術之鄉等文化品牌,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協調發展其他社會事業。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深化計畫生育服務管理改革,提升人口素質。建立和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積極發展養老服務事業,關心和支持婦女兒童事業。加強價格調控監管,保持物價總體水平基本穩定。
三、2016年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開好頭、起好步,至關重要。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省委六屆九次全會和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著力抓好扶貧攻堅、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鎖定目標狠抓落實,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十三五”開門紅。
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9個方面的工作:
(一)舉全縣之力,推進脫貧攻堅。今年要實現不少於12個貧困村、1.2萬貧困人口脫貧目標。
完善脫貧考核機制。構建縣、鎮(鄉)、村三級責任體制,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狀,實行一戶一台賬、一戶一計畫、一戶一措施、一戶一專人,切實做到不掉一戶,不落一人;建立扶貧工作責任清單,實行“周督查進度、月總結通報、季考核評分”制度,確保各項扶貧任務有序推進,完成年度減貧目標。
深入實施十大脫貧工程。打造“扶貧+”模式,精準扶貧,精準施策,提高貧困戶的自我脫貧能力。實施農業特色產業脫貧工程。出台特色產業扶貧政策,引導貧困戶發展綠橙、桑蠶、蜂蜜、稻魚共生等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一戶一業”。鼓勵致富能人和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實施生態旅遊脫貧工程。大力推廣“什寒”旅遊扶貧模式,把30%的貧困村小組納入“奔格內”鄉村旅遊開發整體布局,著力打造9條貫穿貧困村的鄉村旅遊線路,引導扶持貧困戶參與農家樂、民宿客棧、特色產品開發等鄉村旅遊業態。實施基礎設施脫貧工程。著力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生產便道、飲水、通信、危房改造等問題,適度提高貧困戶危房改造補貼標準。實施教育發展脫貧工程。提高貧困生學前、大學期間補助標準。對職業學校貧困生給予生活補貼和就業實習補貼,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施光伏發電脫貧工程。採取“政府+企業+農戶”模式,由政府補貼一點、企業資助一點、貧困戶自籌一點,通過光伏發電組件擔保貸款、政府貼息扶持方式,建設分散式光伏發電站,為貧困戶創造穩定經濟收入。實施金融服務脫貧工程。制定扶貧貼息貸款管理實施辦法,合理提高貧困戶貸款額度和貼息標準,拓寬貧困戶創業融資渠道。實施生態補償脫貧工程。加快推進生態直補試點,提高公益林直補標準,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將一批居住在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區的貧困民眾,充實到山林防護、公路養護、農村保潔等公益性崗位上。實施轉移就業脫貧工程。繼續實施“雨露計畫”、“陽光工程”,加強貧困人口的職業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讓農村貧困青壯年人員都能掌握一至兩門發家致富的實用技術;鼓勵休閒旅遊、餐飲、酒店等企業優先安排貧困戶就近就業。實施易地搬遷脫貧工程。穩妥推進營根鎮百花一、二村,紅毛鎮合老一村等易地移民整村搬遷扶貧工作,確保移民民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實施保障兜底脫貧工程。建立特困人群分類施保機制,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特困人群全部納入低保範圍,針對個別特殊情形,根據困難程度,按提高10%—30%的標準分類增發低保補助金。對無生活來源的重度殘疾人、重特大疾病患者等特困人群,實行大病救助、臨時救助。
聚集各方扶貧資源。整合各類涉農資金用於扶貧攻堅,加大扶貧開發資金的預算和投入。加快“愛心電商”平台建設,建立貧困戶資料庫,搭建貧困戶與社會組織、愛心個人的供需橋樑,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依託社會扶貧創新協作試點縣的有利機遇,借力西促會幫扶資金、科技、人才等資源優勢,力爭在招商引資、信息科技、教育衛生、文化旅遊等各項事業扶貧方面取得新突破。與省農發行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投入扶貧開發,形成政府、社會共同參與扶貧開發的良好格局。
(二)增創區域發展優勢,驅動經濟持續增長。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勢,以開放合作為紐帶、以項目建設為引擎,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切實增強區域競爭力。
促進區域聯動發展。搶抓“多規合一”機遇,圍繞“一心一園一帶八區”開發布局,加強城市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用地、用林、基礎設施建設等專項規劃的修編銜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強與周邊市縣緊密合作,主動融入“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加快對接“大三亞一體化旅遊經濟圈”,積極與瓊東、瓊西兩翼聯動發展,以資源互補形式參與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努力打造“中部生態經濟區”,持續推動“山海互動、藍綠共贏”對外開放格局。
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今年統籌推進省、縣重點項目58個,計畫完成投資29.7億元。確保加釵農場飲水、保障性住房小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瓊中繅絲廠等22個項目竣工投產。確保瓊中抽水蓄能電站、瓊中新城區開發、民族文化博物館等12個續建項目加快推進。確保城鄉污水處理工程、營根洋綜合開發及周邊舊城區改造等24個項目開工建設。重點服務好瓊樂、萬洋高速公路及紅嶺灌區、邁灣水利樞紐工程等省重大項目建設。
持續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庫,重點謀劃生態旅遊、基礎設施、現代商貿物流等招商項目,堅持精準招商,抓好重大招商項目督辦工作,提高契約履約率、項目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爭取年內引進3—5家國內知名企業,促進招商項目順利落地。
(三)堅持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大力培育發展新動力。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是推進“多規合一”制度創新。建設統一的信息數位化管理平台,完善規劃管控、行政管理體制機制,重點創新土地、財稅、投融資和生態補償等方面政策,形成與“多規合一”相配套的政策保障體系,確保“一張藍圖”引領縣域發展。二是創新扶貧開發制度。出台“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創新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機制。三是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佳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出台創業就業扶持政策,加快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激發就業創業活力。
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今年重點抓好六項改革。一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抓好審批許可權取消、下放、銜接工作,出台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做好事中事後監管,紮實推進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實行項目審批目錄化管理,最佳化審批流程,完善重點項目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啟用縣、鎮(鄉)、村“一張網”審批系統,全面實施網上申報和陽光審批。二是加快農村綜合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推進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全面推廣農民房產權抵押貸款模式,完善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和農村金融信用體系建設。三是推進國企國資和農墾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紮實推進第三批國資國企改制工作。按照“政企分開、社企分開”要求,繼續深化加釵農場體制機制改革,啟動農場國有土地確權工作。承接好烏石等3個國營農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屬地化管理工作。四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推廣PPP模式,建立健全PPP內控機制,加大對城鄉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設施農業、公共服務和生產性服務業等薄弱環節投資。五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嚴格執行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加快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等制度改革。繼續盤活存量資金,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六是穩妥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全面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抓好公立醫院、殯葬、供銷社綜合改革;逐步完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灣嶺鎮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四)加快發展生態旅遊業,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堅持縣域全域景區化開發格局,大力培育以生態旅遊業為支柱的新經濟成長點,啟動“生態旅遊強縣”目標建設。一是加快“八區”旅遊項目建設。重點推進白鷺湖度假區、世界南藥園、海航黎苗文化小鎮綜合開發等景區項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旅遊服務功能。二是抓好鄉村旅遊標準頂層設計。以功能拓展、規範、提升為重點,加快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態步道、鄉村巴士、國家露營地等鄉村旅遊核心工程,深入探索“農文旅創”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充分挖掘黎苗文化、紅色文化、歷史古蹟、特色產業等旅遊元素,進一步豐富鄉村旅遊內涵。三是實施鄉村旅遊提質工程。完成新寨村等28個鄉村的旅遊環境綜合整治,加快推進金妙朗、番道、便文和新寨等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提質工程。改建、新建民宿320間。建成“奔格內”大本營(營根站)、乘坡河谷旅遊服務中心。四是提升鄉村旅遊接待服務能力。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鄉村休閒旅遊重點項目開發。設立旅遊發展資金,繼續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計畫,引導、扶持農民開辦民宿客棧、農家樂等,鼓勵社會力量研發旅遊新產品,不斷提升旅遊承載能力。五是抓好旅遊策劃行銷。著力推介瓊中“奔格內”鄉村休閒旅遊品牌,重點推出“三月三”黎苗文化旅遊節、綠橙鄉村旅遊季、蜂蜜採收節等主題活動,進一步提高瓊中旅遊知名度,擴大旅遊消費市場。2016年,力爭全縣旅遊過夜人數同比增長15%,旅遊總收入達到2億元以上。同時,加快發展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金融保險、會展業、旅遊養生房地產、民族文化體育等現代服務業。
(五)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挖掘特色農業潛力。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加快國家綠色農業示範區建設。一是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繼續開展橡膠檳榔大宗農作物單產效益提升、特色產業“百村百社、千人萬戶”創業致富計畫。大力發展綠橙、桑蠶、蜂蜜、養羊、南藥等優勢特色產業,新增綠橙標準化基地8000畝、桑園5000畝、高山雲霧茶200畝、養蜂3000箱。實施“菜籃子”提質增效工程,推動600畝常年蔬菜基地標準化建設,推進生豬、鵝、雞、羊等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生態養殖“稻魚共生”項目2000畝。二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面推進瓊中繅絲廠、瓊中鵝等農業產業化項目,打造綠橙、茶園等休閒觀光農業示範點7個,推動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商標富農”戰略,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積極推進有機、綠色、無公害生產和品牌認證,大力發展農業文化品牌,爭創全國柑橘示範縣。著力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推進農村電商發展,促進農超、農餐、農企對接。三是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田整治5000畝,完成48宗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一批農村生產便道,提高防汛抗旱減災能力。改造農村公路危橋12座、鄉村道路33.2公里,完善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9條261公里。四是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培育有技術、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進一步提升農民自我發展能力。五是創新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健全基層農技服務網路,加強與熱科院等農業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力度,強化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全面啟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
(六)紮實推進園區建設,實現綠色工業集約發展。堅持走集約、集聚、集群的縣域園區工業發展之路,繼續完善海南(中部)綠色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園區管理服務運行機制,創新園區投融資模式,不斷增強園區吸引力、聚集力和承載力。加快海南灣嶺熱帶農產品綜合物流園建設,高標準編制物流園區規劃,積極引進有實力的公司對物流園區進行開發、建設和運營。重點抓好省級農產品檢測中心和交易平台、光電生物質能一體化等項目建設,爭取年內引進6個工業項目,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
(七)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大力構建城鄉統籌發展格局。以“多規合一”為引領,統籌城鄉發展建設,著力構建風情濃郁、各具特色、相互輝映的城鄉一體化風貌。抓好特色產業小鎮和富美鄉村建設。加快營根黎苗山水城鎮建設,穩步推進灣嶺、黎母山、長征、紅毛、上安等5個特色產業小鎮和41個富美鄉村建設,全面啟動黎母山、中平、和平、長征、紅毛、吊羅山等6個鄉鎮的鎮墟立面改造工作。實施“五網”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全縣城鄉污水處理工程、黎母山供水廠、紅毛鎮供水工程,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城鄉一體污水處理、安全供水體系。加快推進省道S304瓊中縣城區段改線工程等城鄉連線道路建設,確保縣中西路、教育路南段等市政道路年內建成投入使用。升級改造農村電網23公里。完成縣城及重點鄉鎮燃氣規劃編制。完成100個行政村光纖網路建設,新增85個4G基站建設,實現行政村4G信號覆蓋率達到95%。提升城鄉現代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機制,深入開展市容環境、建築工地、交通秩序等專項整治行動。完善文明城市長效管理機制,深入實施“綠化、美化、靚化、淨化”工程,努力打造功能完善、品質卓越的生態縣城。
(八)抓好五個專項行動,繼續鞏固生態優勢。嚴守生態紅線,實施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和主體功能區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一是抓好生態保護工作。建立健全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和管理機制,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深入開展國土、森林、水資源等領域專項治理,堅決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鞏固“綠化寶島”成果,實施森林撫育3萬畝,統籌抓好“四園”和城鎮綠地建設,推進中小河流生態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守護好青山綠水。二是抓好違法建築整治工作。按照“控增量、減存量、建機制、保長效”三年攻堅行動目標,力爭拆除30%存量違法建築,全面推進農村居民住房報建工作。三是抓好城鄉水環境專項治理。全面啟動營盤溪營根鎮建成區6平方公里範圍內河段污染水體治理,深入開展城鄉居民飲水、生活污水、養殖污染、種植業面源污染等專項治理,實現縣域水環境質量總體明顯改善。四是抓好城鄉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村級保潔長效機制全覆蓋,確保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五是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嚴把新建項目節能準入關,實施能耗強度和能耗總量“雙控”。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深入推進建築工地、道路及裸露地面的揚塵污染綜合治理。
(九)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持續改善和保障民生。
辦好十二件民生實事。(1)確保1.2萬貧困人口脫貧,新建民族特色村寨2個;(2)為精神殘疾人提供免費常規服藥,為低保殘疾對象發放生活補貼,為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3)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580套,改造棚戶區85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200戶;(4)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6所,新建鄉鎮教師周轉宿舍78套;(5)新增符合貼息小額貸款4000萬元;(6)建設行政村文化活動室,建成灣嶺敬老院,新建縣城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7)新建旅遊廁所10座,完成26個行政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5宗;(8)為困難民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9)實現縣圖書館、縣政務服務中心等15個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網路覆蓋;(10)為900對夫婦進行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地中海貧血篩查診斷服務;(11)啟動並逐步解決縣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期間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遺留問題及1988年4月至2009年6月期間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問題;(12)為就業困難人員發放保險補貼。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繼續增加學前教育公辦學位,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建縣實驗國小,加快推進中平學校等6所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抓好瓊中中學創建省一級學校工作。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和優秀校長、教師引進力度,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發展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本土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繼續實施陽光餐飲工程和“民歌、民舞、民服”三進校園活動。啟動縣級校園足球場地建設,積極開展校園足球、校園武術運動。
提升醫療衛生和計生服務水平。建立健全覆蓋“四位一體”基本醫療衛生體系。著力推進縣人民醫院住院大樓、縣中醫院門診大樓、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監督所業務用房等項目建設,力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達到80%。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推進衛生人事制度改革,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深入實施“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完善和保障廣大民眾就醫權益。從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政策。加強計畫生育服務管理工作,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大力發展公共文化體育事業。完成數字影院等文體演藝中心配套工程建設,爭取“鄉村大舞台”通過國家驗收,抓好“兩館一站(室)”免費開放,加強基層文化服務人員業務培訓,爭創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進一步加強黎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出版《瓊中縣可移動文物圖文錄》,加強鄉村博物館管理,完成老建築物保護標誌牌製作和安裝。深入開展武術、體育競技等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引進和籌辦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
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新增城鎮就業15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人次。抓好城鎮職工五項保險擴面工作,全面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落實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力爭城鄉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率全覆蓋。落實城鄉低保、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醫療救助、雙擁優撫政策和臨時救助制度,推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協調發展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
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化“平安瓊中”建設,加快推進海島型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建設,確保年內投入使用。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堅決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做好人民調解工作,積極化解信訪重點問題,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影響社會安定問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責任制,健全公共衛生、社會安全事件及各類自然災害的預防預警體系,切實加強交通、消防、建築施工、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統籌推進人武、統計、編制、外事僑務、機關事務、民族宗教、檔案等各項事業發展,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人民團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形成務實高效的幹事創業氛圍。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政府最大的追求就是為人民謀求更多的福祉,政府最好的口碑就是廣大人民的滿意。我們將堅持執政為民宗旨,踐行“三嚴三實”,按照“忠誠、乾淨、擔當”要求,著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方面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重大事項,嚴格執行集體決策制度,使政府行政決策更加科學化、制度化、民主化。推進綜合執法改革,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做好普法宣傳,提高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意識。
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繼續推進政務公開規範化、信息化,強化政府網站信息發布工作,重點推進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強化責任擔當,建立健全重點工作督查評估機制,保障各項工作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實。加強幹部培訓力度,提升幹部履職能力和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遵守廉潔自律準則。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和省二十條、縣二十二條規定,堅決整治“庸懶散貪奢”、“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推動作風建設規範化、常態化和長效化。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堅決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回顧“十二五”,我們躊躇滿志;展望“十三五”,我們豪情滿懷。要帶領全縣23萬各族人民全面奔小康,不容我們有任何懈怠和退卻。我們要倍加珍惜瓊中新一輪發展的歷史機遇,倍加珍惜精誠團結、同心幹事的良好氛圍。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務實工作,為加快建設海南中部綠色崛起試驗示範區和全縣各族人民的美麗幸福家園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