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文昌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文昌市政府工作報告》是文昌市人民政府原市長何瓊妹於2016年2月25日在文昌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年文昌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16年2月25日
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2月25日在文昌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文昌市人民政府市長 何瓊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紮實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生態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5.21億元,增長8.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9億元,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0.02億元,增長1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51億元,增長9.4%。城鎮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2元,增長7.7%,農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增長9.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0.3%。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通過開展“項目強推季”、“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活動,著力突破項目建設瓶頸,10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7.8億元。22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畫的115.4%,獲得省重點項目績效考核一等獎。42個歷年積余的中央投資項目和年度計畫新開工重點項目在“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期間全部開工建設,2013年和2014年中央投資項目中央投資完成率分別為99.7%和90.1%,2012-2015年招商項目開工率分別為77.8%、78.6%、66.7%和84.6%,在全省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評比中名列第三,位居全省縣級市之首。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完成投資29.57億元,月亮灣起步區完成投資26.54億元,木蘭灣駝牛戲片區土地儲備和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進展順利。文昌航天育種基地、文城石玉綜合市場、年產100萬噸矽質原料基地等項目完成建設。海南現代物流園區、文昌江綜合治理工程等項目進展順利。鋪前大橋、濱海旅遊公路昌鋪段、文博高速公路、文銅公路升級改造工程、紅嶺灌區東乾渠、海文高速潭牛立交至宋氏祖居旅遊公路等大批重大基礎設施相繼開工建設。出台《文昌市實施土地徵收工作的指導意見》,有效解決征地難題,全年共徵收土地12540畝,較好地保障了項目建設用地。
(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面對持續旱情,積極組織人力和調度水利工程抗旱,有力保障農業生產,農業增加值63.12億元,增長6.8%。發放各類惠農補貼1.58億元,實現9個農業險種全覆蓋。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基地100個嬸拜。冬季瓜菜總產量49.80萬噸,增長3.1%。漁業總產量23.42萬噸,增廈烏雅長8.0%。文昌雞養殖規模場(戶)達到1871家,出欄量4512萬隻,增長13.0%。盤活撂荒農地1.8萬畝。與北京供銷總社合作搭建產銷平台,農產品直銷北京、天津等各大城市。冬交會簽約訂單45.57億元,增長8.8%。加大農業品牌創建力度,完成536個農產品商標和486個農產品加工成品商標註冊。建成會文鎮產業網際網路服務中心,會文網際網路農業小鎮建設初見成效。做優做強會文佛珠產業,成立佛珠協會,正式運營海南會文佛珠交易網,制定佛珠產品加工標準,籌建佛珠文化創意產業園,佛珠產業發展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椰子、羅非魚、文昌雞、牛肉干、會文傳統小吃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3億元,增長14.5%。開工建設的龍樓食品加工園區已有企業實質性進駐。約亭工業園茅驗祖區完成征地708畝。航天科技產業園區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加快服務業轉型升級,服務業增加值60.69億元,增長9.6%。魯能·希爾頓五星級酒店建成營業,藏龍·淇水灣酒店、中南森海灣酒店等五星級酒店正加緊建設。航天主題公園、玉佛宮旅遊開發項目、文昌書香小鎮等重點旅遊項目加快建設。最佳化旅遊標識煉設察牌,增設自駕車休憩點、直飲水機等旅遊配套設施。與西昌市對接兩地航天旅遊線路,互送客源。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東路鎮葫蘆村被評為“諒境驗閥中國最美休閒鄉悼拔戶嚷村”。接待過夜遊客173.8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16億元,分別增長14.6%和17.9%。引導房地產轉型升級,房地產開發投資93.39億元,增長16.4%。加大房地產促銷力度,商品房銷售面積47.27萬平方米,銷售額36.75億元。金融業增加值6.79億元,增長6.7%。商貿、物流、通訊、交通運輸等其他服務業繼續保持健康發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啟動職權清理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工作,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18項。建成17個鎮級和122個村級政務便民服務點。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新增市場主體1292戶。加強財政預算管理,盤活存量資金5.68億元。取消和免徵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安排中小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和“助保貸”政府風險補償金2300萬元,撬動銀行信貸6.50億元,助推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啟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完成首批地塊入市交易流轉。完成65.2萬畝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外業測量工作。著力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成76個農村金融服務站。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將市住建局與市規劃局合併為市住規建局,將市旅遊委與市文體局合併為市旅文委,增設市生態環境保護局。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紮實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動產登記、殯葬改革等工作。成功舉辦省會經濟圈2015年度論壇,積極參與“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合作。赴北京、貴陽、廈門、珠海等地開展招商活動,成功簽約13個產業項目,協定投資額243億元。全年接待17個國家113批僑界代表團,舉辦第四屆南洋文化節,吸引華僑回鄉共同建設文昌。
(四)加快城鄉建設步伐。
順利完成“多規合一”工作,加強“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規劃銜接。組織編制規劃項目176項,全面完成各鎮的總規、控規及村莊規劃的方案設計。完成文昌大道、迎賓大道等道路改造工程和北二環路建設。加快推進教育東路南延線、霞洞路等市政道路建設。開工建設航天發射中心入口旅遊配套項目。啟動橋頭公園、清瀾公共體育場建設。建成12座旅遊公廁。全面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新建622個4G網路基站,各鎮鎮區實現4G網路全覆蓋。安排補貼資金2831萬元,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96個。被列為全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的東郊椰林小鎮、會文佛珠小鎮、航天龍樓小鎮、錦山漁牧特色小鎮、鋪前民國騎樓旅遊小鎮、潭牛文昌雞美食小鎮已完成產業發展和建設規劃編制。基本建成東路鎮葫蘆村、東郊鎮下東村、昌灑鎮白土村、文教鎮水吼村、重興鎮躍進村和文城鎮下園村等6個美麗鄉村。深入開展文明大行動,實施城市“潔淨工程”、農村“清潔家園”行動,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五)始終守住生態底線。
狠抓節能減排,推廣使用新型牆體材料;淘汰黃標車850輛;加快推進清瀾污水處理廠、文城污水處理廠管網延伸工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滲濾液處理升級改造工程建設,開工建設龍樓污水處理廠。全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及災後生態恢復造林,全年造林9.3萬畝,比上年增加6萬畝。劃定生態紅線區域519.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積20.9%。新建文明生態村136個。立案查處各類環境資源違法案件183宗。專項整治和嚴控嚴管海岸帶200米範圍內的項目建設。處置15宗閒置土地、面積940畝。啟動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動,針對當前存在的4個污染水體制定了治理計畫。啟動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行動,處置違法建築9.9萬平方米。
(六)盡心盡力辦好民生實事。
全年民生支出35.57億元,增長29.1%,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4%。重興、公坡、東郊中心幼稚園基本建成。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公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再提高100元。高考一本入圍人數首次突破800人。文昌中學“校中村”搬遷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城鎮新增就業613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8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2%。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280元;城市低保標準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420元;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600元。同濟文昌醫院託管效果顯著,往上級醫院轉診病人數下降50%。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開工建設文昌歷史文化園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椰雕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創辦全省第一家孔子學堂,著力將孔廟打造成國學文化教育基地,完成孔廟文化園區工程概念規劃。籌建華僑博物館,弘揚華僑文化。參與創作拍攝大型電視劇《宋耀如·父親》等文化作品,傳承文昌優秀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紮實推進六大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設。
年初確定的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完成2300人的脫貧任務。建成140棟防災多功能服務樓(室),實現行政村防災基礎設施全覆蓋。完成6025戶農村危房改造。建成文東公園。建成8宗飲水安全工程。組織180名邊遠鄉村國小和教學點國小教師進行職業培訓,減免464名市職校三年級學生學費。將全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45元。發放農民小額貸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3.5億元。為3399對夫婦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地貧篩查診斷。為困難民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527件。安排食品安全快檢車對全市各大超市、農貿市場開展巡迴式檢驗,在超市設定農藥殘留免費檢測點。完善農村生活垃圾三級處理體系,投放10輛3噸掛桶式壓縮清運車和2600個660L封閉式垃圾桶,開工建設龍樓、昌灑、鋪前、重興等4座生活垃圾中轉站。啟動新風路、文新路和慶齡路改造。開工建設70公里農村公路。
高度重視社會維穩和信訪工作,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責任體系,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43.8%。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城市一體化綜合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禁毒人民戰爭成效明顯,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
此外,全力支持國防動員、海防建設和民兵預備役建設,綜合維穩和海上常態化維權能力明顯提高。國防教育、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優撫安置雙擁工作紮實推進,外事、僑務、對台、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科協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機關事務、編制、統計、檔案、氣象、地震、保密、史志、鹽務、供銷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業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來,我們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市委部署,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嚴和實的作風狠抓問題整改和工作落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辦復市人大代表建議69件、市政協委員提案51件,辦復率100%。加強依法行政工作,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工作督查督辦,專項整治“不幹事、不擔事”等問題,嚴格執行問責制度,行政效能得到提升。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勤儉節約,“三公”經費下降12.8%。嚴肅財經紀律,切實加強審計監督,加大反腐敗工作力度,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回顧“十二五”,我們深切感到,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成果最為豐碩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直面國內外形勢新變化,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三五”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年來,我們積極應對複雜多變形勢,經濟總量、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0%。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1%。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1.2%和12.8%,雙雙跑贏GDP。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指標總體完成78.3%。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2%。接待過夜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3.6%和18.8%,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8%。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38.2:25.1:36.7。
五年來,我們持續加大城鄉建設力度,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累計投資建設重點項目256個,完成投資562.11億元。中國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建成即將執行首飛任務。建成清瀾大橋、濱海旅遊公路東龍段和龍昌段、海文高速公路改造工程、19條總長60.52公里的市政道路。新建和改擴建387公里農村公路。加快推進高隆灣片區、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月亮灣起步區建設,拉開城市骨架。城鎮化率達到50%。被評為“海南省衛生城市”。
五年來,我們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實施五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316項,降幅26.7%。重視人才工作,人才總量達到7.2萬人,比2010年增加3.8萬人。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市場主體比2010年增長40.8%。教育、文化、醫藥衛生、國有企業等領域改革成效明顯。各項涉農改革紮實推進。連續舉辦四屆南洋文化節,擴大僑務交流。大力開展各類招商推介活動,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7.6%。
五年來,我們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與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富有成效。累計造林15.6萬畝,森林覆蓋率42%。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大氣、土壤、水環境質量保持優良。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建成文明生態村612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為100%和85%。
五年來,我們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累計民生支出135.77億元,比“十一五”增長173.1%。實現鎮公辦幼稚園全覆蓋和普通高中集中在文城地區辦學目標。被授予“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和“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稱號。建成同濟文昌醫院、174間標準化村衛生室,改擴建12家基層衛生院。建成演藝會議中心、排球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重大文體設施。城鎮新增就業2.3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7萬人。建成210宗安全飲水工程。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12841套,改造農村危房17077戶、水庫移民危房4723戶,補助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範戶1420戶。各類社會保險覆蓋率均達到95%以上。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完成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幫助4797名貧困人口脫貧。帶領民眾戰勝歷史罕見的兩次超強颱風,安排救災資金10.45億元,修繕房屋20637戶,重建房屋7855戶,扶持農業恢復生產和修復水利基礎設施,發放過渡期生活和口糧補助金,資助和減免受災學生學費,民眾生產生活迅速有效恢復。
各位代表!“十二五”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政府,向為文昌建設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向給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與有效監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社會各界人士,向為文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中央、省屬駐市單位、駐市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向關心支持文昌發展的海內外鄉親,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產業結構調整和品牌培育還需加強,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不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較大挑戰;農民持續增收基礎不牢固,農田水利設施依然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有待提高;民生投入仍需加大,就業、住房、醫療、教育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得還不夠好;一些幹部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存在不作為、亂作為和消極腐敗現象,等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根據《中共文昌市委關於制定文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們編制了《文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以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為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圍繞全面開展“九大環境建設”,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文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5億元,年均增長7.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9.2億元,年均增長7.0%。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2億元,年均增長1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7.8億元,年均增長9.0%。城鎮常住居民年可支配收入達到36540元,年均實際增長7.0%;農村常住居民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6960元,年均實際增長8.0%。教育、醫療、住房、社保、就業等民生狀況明顯改善。
《綱要(草案)》還對今後五年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重點是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創新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優勢。一是全面最佳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的原則,以文城為示範區,在全市範圍內重點推進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寬鬆共贏的投資環境、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清潔優美的市容環境、便民宜居的市政環境、安全通暢的交通環境、靚麗有序的旅遊環境、文明友善的人文環境和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等九大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建設,力爭到2018年底前,達到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模範、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的總體要求。二是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紮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建立與“多規合一”相適應的規劃編制、審批、管理和監督機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運用財政資金撬動能力,創新融資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公共事業、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領域。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增強群團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三是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到202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1%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強招才引智和人才交流,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激活人力資本創造力。四是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堅持以園區為載體、港口為依託、高科技為引領、節能環保為前提,集約集群發展以航天科技配套、農產品加工為主的新型工業。加快培育一批對海洋經濟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構建“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加速旅遊要素國際化,策劃旅遊精品路線,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濱海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依託濱海、生態資源,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契機,打造國際濱海“雙創+分時辦公+休閒度假”基地。拓展服務業領域,培育發展“網際網路+”產業、金融保險服務業、醫療健康產業、房地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教育培訓業等服務業態。到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32.7:25.6:41.7。
(二)堅持協調發展,著力促進均衡發展。一是構建“一主一輔兩帶五區”的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主中心”文城鎮、“輔中心”錦山鎮和鋪前鎮、“兩橋一路”沿線的濱海旅遊經濟發展帶、海文高速至文博高速沿線的熱帶農業經濟發展帶,以及高隆灣休閒養生旅遊區、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含月亮灣高端旅遊度假區)、航天產業集群區、木蘭灣片區、馮家灣海淡水種苗產業區,以核心區域帶動周邊協調發展。二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統籌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積極發展特色鎮域經濟和農村特色產業。到2020年,建成6個特色產業小鎮和60個美麗鄉村,城鎮化率達到55%以上。三是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傳承文昌“文化之鄉”城市精神,提高全民文明素質,傾力打造“誠信文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豐富文化體育活動,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四是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密切軍政軍民團結,支持國防建設,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和後備力量建設,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
(三)堅持開放發展,構建互利共贏格局。一是加強區域經濟發展合作,主動融入“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建設發展。二是站在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將木蘭灣片區開發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節點、南海資源保護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和應急救援基地建設、三沙市戰略腹地建設結合起來,努力打造新的經濟成長極。三是發揮華僑之鄉優勢,加強和創新外事僑務工作,以“僑”助力文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四是加強對外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營造優質投資環境,到2020年,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均保持年均增長7%以上。
(四)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昌建設。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有序開發和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提高環境污染防治能力,加快海防林恢復和海岸帶修復,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2%以上,文明生態村占全市自然村的76%以上,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全覆蓋、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0%。
(五)堅持共享發展,持之以恆改善民生。一是健全符合市情、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二是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弱勢群體傾斜。三是實施精準扶貧,注重扶志與扶智,三年內完成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和6603人的脫貧任務,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村、貧困戶全部脫貧。四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萬人以上。五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育基礎設施、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穩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六是實施“健康文昌”工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善民眾就醫環境和服務。七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公共安全體系,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充滿活力。
三、2016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城鎮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農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目標控制在3.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0%以內;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擴大和最佳化投資,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堅定不移地推進項目建設。實施重點項目80個,計畫完成年度投資130.8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33個,產業性項目51個。加大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力度,確保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完成年度投資30.46億元,月亮灣片區完成年度投資23.85億元,木蘭灣片區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集中精力抓好“五網”基礎設施項目,路網方面,完成文銅公路和文蓬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鋪前大橋、濱海旅遊公路昌鋪段、文博高速公路、海文高速潭牛立交至宋氏祖居旅遊公路建設;啟動文昌至定安至臨高高等級公路、大致坡至濱海旅遊公路道路、宋氏祖居至月亮灣道路前期工作。光網方面,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光網基本全覆蓋、重點公共場所和旅遊景區WiFi全覆蓋、4G網路信號全覆蓋。電網方面,加快推進110千伏中南變電站擴建等主網架建設和城鄉10千伏配電網建設,加強計量自動化系統建設與改造。氣網方面,實施“氣化文昌”工程,逐步將燃氣管道向鎮墟延伸,提高燃氣普及率。水網方面,加快推進紅嶺灌區東乾渠、文昌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清瀾引水工程、羅豆農場飲水安全工程、東路水庫向北山水廠輸水管道工程。突出抓好重大產業性項目,推動地中海俱樂部、文昌魯能巴西體育中心、南海媽祖世界和平島、“星光奇蹟”魔幻樂園、國家北斗產業化套用示範基地、海南潮灘灣醫院、文昌市瓜菜集約化育苗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
努力建設寬鬆共贏的投資環境。加大對重點優勢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實效,實行重點項目一對一跟蹤服務制,健全簽約項目跟蹤落實責任機制,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早見效。
(二)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把熱帶特色現代農業打造成王牌產業。制定品牌農業發展專項規劃,強化農業品牌的整體包裝和行銷工作,培育壯大品牌農業主體,積極創建椰子系列產品、文昌雞、羅非魚、胡椒、航天瓜菜、水芹菜、紫番薯等特色農業品牌。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加快推動航天育種基地、高新農業(國際)產業示範基地和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熱帶經濟作物、文昌雞等特色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種植冬季瓜菜26.5萬畝,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6萬畝以上,瓜菜集約化育苗2.2億株以上,文昌雞飼養量6389萬隻以上。強化科技興農,打造10個現代裝備精品園和10個標準示範基地;推廣套用農業新品種15個、新技術20項。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開設淘寶網文昌館,扶持培育電商龍頭骨幹企業,打造農村市場行銷網路。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業組織化水平,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民”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培育和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新增家庭農場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鼓勵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利用自有品牌優勢向集團化發展。
打響精準脫貧攻堅戰。按照“三年脫貧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要求,為每一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因戶因人因地精準施策,提高扶貧實效。重點實施特色產業脫貧、鄉村旅遊脫貧、電子商務脫貧、勞務輸出脫貧、教育和文化建設脫貧、衛生健康脫貧、科技和人才引領脫貧、基礎設施建設脫貧、社會保障兜底脫貧等九大精準脫貧舉措。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安排預算資金4948萬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3000萬元,爭取社會改造農村電網和建設光纜資金3047萬元,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扶貧產品和服務。抓住扶貧政策新機遇,科學謀劃編制扶貧項目,最大限度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加強和改進機關定點扶貧工作,開展幹部進村入戶“一對一”幫扶活動,鼓勵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通過多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構建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扶貧格局。建立扶貧工作責任清單,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考核督查問責。
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到戶工作,注重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將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提高生產集約化程度。繼續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工作,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確保農業信貸總量持續增加、涉農貸款比例不降低。
(三)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以嶄新面貌迎接衛星首發。
堅持規劃引領城鄉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多規合一”信息數位化管理平台,強化空間規劃實施管控能力。注重城鎮空間組合、建築風格、綠化景觀、環境構建特徵的設計,全面推進農村建房報建和風貌管控工作。重視延續文昌歷史文脈,落實傳統村落和民居保護規劃,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文化特色的塑造。
加大文城城區建設力度。建設安全通暢的交通環境,著力提升城市通行能力,確保教育東路南延線、霞洞路、濱華路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新風路、文新路和慶齡路改造,開工建設城東路、高隆大道東延長線等12條市政道路,啟動凌村河道路和景觀綠化工程前期工作;堅持優先發展公交,推廣使用新能源公車,增加公交運力,最佳化公交線路,提升公交便捷程度和服務水平;加大對不文明交通行為的整治力度,綜合治理非法營運。建設便民宜居的市政環境,加大市政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常態化維護管理,進一步提升城市硬化、亮化、美化水平;加強對城市綠化日常管理和巡查,加大對破壞綠化行為的處罰力度。建設清潔優美的市容環境,進一步提高城區環境衛生保潔質量與管理水平,強化“門前三包”責任落實,完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體系建設,專項整治農貿市場環境。
積極推進特色產業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堅持“科學規劃先行,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產業支撐,公共服務保障,特色文化包裝,綠色田園環抱,社會多元投資,創造行銷品牌,吸引外來消費,農民當地就業”的原則,強化政府的引導和服務職能,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調動民眾參與積極性,高水平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和具有旅遊接待能力的美麗鄉村。重點扶持東郊椰林小鎮、會文佛珠小鎮、航天龍樓小鎮、錦山漁牧特色小鎮、鋪前民國騎樓旅遊小鎮、潭牛文昌雞美食小鎮等6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引導和促進其他各鎮形成1-2個特色明顯的優勢產業,抓好文城鎮石坑村、潭牛鎮天賜村、昌灑鎮白土村等3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和文教鎮水吼村、重興鎮躍進村等9個市級美麗鄉村建設。
(四)最佳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
精心打造文昌特色旅遊產業。大力推動航天旅遊業發展,優先發展集發射觀光、航天體驗、濱海旅遊、航天文化、航天會展博覽於一體的航天主題旅遊業,繼續推進航天主題公園建設;精心策劃航天主題旅遊線路,支持開發具有航天元素的旅遊紀念品,刺激特色旅遊消費;完善航天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建成航天發射場入口觀景點、發射場臨海觀景點和橋頭公園觀景點等3個永久觀景點,加快推進航天發射中心入口旅遊配套項目建設。重點打造拳頭旅遊產品,加快推進文昌歷史文化園區、孔廟文化園區、玉佛宮旅遊開發項目、八門灣紅樹林濕地公園、寶陵河濕地公園等文化、生態旅遊項目建設。著力提高旅遊接待能力,推進藏龍·淇水灣基斯頓酒店、中南森海灣酒店等一批五星級酒店建設,大力發展品牌經濟型酒店,規範社會旅館經營管理,加快特色風情小鎮賓館、鄉村旅館和特色民宿接待點的建設。建設靚麗有序的旅遊環境,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準體系,進一步規範建設城市標識標牌體系,強化旅遊諮詢服務系統,大力整治旅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有效處理遊客投訴,維護好遊客合法權益。
集約集群發展新型工業。紮實推進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大力推進龍樓食品加工園區建設,積極推進約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航天科技產業園區前期工作。依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展航天航空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延伸航天經濟產業鏈條。鼓勵工業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資金用於技術改造、增加環保設施和產業升級。
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做優做強海洋產業,實施海水精品養殖、優質水產種苗工程,大力發展設施養殖,擴大工廠化養殖規模,提高集約化和現代化水平;培育發展休閒垂釣、觀賞漁業等多種形式的休閒漁業;加快培育海洋生物製藥、海洋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港口建設,繼續推進文昌清瀾港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後勤設施改造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港口設施,挖深航道港池,提高碼頭專業裝卸能力;著力推進鋪前中心漁港前期工作,努力將木蘭灣三沙服務保障基地建設成區域發展的新引擎。大力發展港口經濟,完善清瀾口岸檢驗大廳、電子口岸等後勤設施建設,提升港口服務功能;加強與省內外港口合作,大力發展貨櫃與散貨運輸,培育發展港口物流業務;引導外貿企業到清瀾港口報關開展貿易業務,推進清瀾口岸規範化管理。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最佳化開發結構,注重培育商業、金融、商務辦公、健康養生等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經營性地產。穩妥開展房地產去庫存工作,通過探索打通商品房與保障性住房轉換通道,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加大促銷力度,引進人才,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企業將商品房改造為電商用房、創客空間、商務居住複合式地產等方式,擴大商品房消費。
(五)堅持生態立市,建設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
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繼續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新增造林6萬畝。全面推進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和沿海防護林體系、城鄉道路綠網、城鄉景觀林、園林苗圃基地、城區公共綠地建設。創建文明生態村136個。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經濟發展中,嚴守生態紅線,保護好青山綠水。高度重視海洋生態保護,抓好入海河流排污企業的監管,加強紅樹林、濱海濕地等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加大翁田鎮和會文鎮馮家灣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推進節能減排。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嚴格執行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強化高耗能行業節能監管;繼續推動綠色照明、太陽能利用等節能示範工程,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實施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地力改良提升、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重大病蟲害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等五大生態循環農業工程。抓好環保設施建設,確保清瀾污水處理廠、文城污水處理廠管網延伸工程完成建設,加快推進龍樓污水處理廠建設,開工建設月亮灣污水處理廠、會文煙堆水產養殖產業園區污水治理工程、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建工程。
深入開展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整治城鎮內河(湖)水污染,專項整治城鎮黑臭水體、水土流失、違規采砂、無序養殖等突出問題,重點治理文清河、文昌河、港尾溝、霞洞水庫等4個污染水體。強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開展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等污染治理。專項治理土壤環境,重拳打擊違法排污、超標排污、捕抓蚯蚓等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和測土配方施肥40萬畝以上,加強耕地修復與治理。繼續實施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行動,嚴控新增違法建築,拆除存量違法建築3.5萬平方米。專項治理19座農村存量垃圾場。
(六)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
穩步推進各項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取消、精簡、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制定公布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消除權力尋租空間,推進政府職能、許可權、責任法治化。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深化金融綜合改革,加強與金融機構在基礎設施、民生事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深化農墾改革,完成南陽農場、東路農場、橡膠研究所社會管理屬地化工作,將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市政府統一管理。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統籌解決轉戶居民城鎮就業、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問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的全覆蓋。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動產登記等工作。
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深化“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區域合作。藉助三沙戰略腹地建設契機,加強與三沙市的合作共建,推動木蘭灣片區的開發建設。做好“僑”字文章,通過舉辦南洋文化節等活動,凝聚僑心、匯集僑智,充分發揮文昌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鄉情基地作用,以“僑”助力文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城鄉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推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科學規劃和合理調整中國小布局,解決農村學校分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突出問題。開展“中國小校教育質量推進年”活動。積極推進廳市共建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工作。大力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加大對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愛心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的扶持力度。新建邁號、南陽、頭苑中心幼稚園。
實施“健康文昌”工程。大力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支持市人民醫院爭創三級甲等醫院、中醫院爭創三級醫院。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服務產業。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做好醫療救助工作,減輕困難民眾醫療負擔。依法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創新計畫生育服務管理,做好優生優育工作,繼續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建設文明友善的人文環境。實施文化強市戰略,充分保護、傳承、整合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文化消費潛力,引導文化消費行為,拓展文化消費空間;支持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文化事業發展。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不斷增強市民的城市意識、開放意識、法治意識和現代生活環境意識,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改變陳規陋習。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均等化,繼續實施六大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進清瀾公共體育場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辦好重大體育賽事,重視排球項目的投入和訓練。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加大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支持力度,做好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小微企業“助保貸”工作。積極創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示範城市,扶持創建一批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確保城鎮新增就業60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00人以上。狠抓“菜籃子”建設,積極籌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清瀾新城區市場,健全監測、儲備、投放和調運“四位一體”的市場供應保障體系。推進社保征繳擴面,穩步提高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和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率。發展老齡事業,保障婦女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關心青少年成長,支持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法治化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著力打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加強“平安文昌”建設,完善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繼續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切實解決民眾合理合法訴求,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提高政府應急能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從嚴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辦好十六件民生實事。一是確保2074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鞏固提升2400名脫貧人口,完成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二是幫扶困難殘疾人,為60名精神殘疾人提供集中托養和住院治療服務,為1620名精神殘疾人提供免費常規服藥,為全市6844名重度殘疾人、低保殘疾對象發放生活和護理補貼。三是改造農村危房3000戶和墾區棚戶區303戶。四是提高教育服務保障能力,續建東閣、抱羅、馮坡中心幼稚園;為市實驗高級中學引進4名學科骨幹教師;組織120名邊遠鄉村國小和教學點國小教師進行職業培訓;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且升入高職就讀的學生給予5000元學費補助。五是實現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網路全覆蓋。六是建設59.3公里農村公路。七是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建設40間行政村文化室,文昌瓊劇團送戲下鄉20場。八是治理城鄉環境衛生,新建、改建15座旅遊公廁;淘汰850輛黃標車;開工建設8座生活垃圾轉運站,完成8座存量垃圾場治理工作。九是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40件以上,受援人數540人以上,提供免費法律諮詢1400人次以上。十是發放農民小額貸款(50萬元以下)和農村專業合作社貸款(100萬元以下)2.68億元。十一是建設一批親民休閒活動場所,建成教育公園、馬園市民公園、紫貝嶺市民廣場、南一環市民廣場、南二環市民廣場、霞洞湖水上休閒公園,加快推進橋頭公園建設。十二是開工建設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昌學校,增加2830個學位,解決文城地區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緊張問題。十三是為2700對夫婦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地貧篩查診斷。十四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十五是建設8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六是為農墾辦實事,幫助南陽農場、東路農場、橡膠研究所解決道路建設、危房改造、安全飲水、扶貧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困難。
此外,進一步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強化綜合維穩和海上常態化維權能力,推進雙擁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繼續做好對台、民族宗教等工作。支持中央、省駐文昌機構依法履行職責。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為民施政,提高政府效能管理和服務水平,是實現“十三五”宏偉藍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一)堅持依法行政。把遵守憲法和法律作為施政的根本原則,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堅決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加強民主協商,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堅持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機制,健全社會聽證制度。建立和實施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完善政務公開、權力監督、舉報投訴等相關制度,確保行政權力依法公正運行。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依法解決土地徵收、房屋拆遷、資源開發、勞資關係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二)切實改進作風。嚴明政治紀律和嚴守政治規矩,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糾正“四風”和庸懶散奢貪問題,不斷增強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服務零距離、辦事無阻力、運轉高效率為標準,強化機關效能建設,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加大問責力度,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堅決糾正不願為、不作為、亂作為,努力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堅持深入基層調研,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疾苦,多辦雪中送炭的實事、好事。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
(三)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等有關規定,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推進預算決算公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完成公務用車改革,減少“三公”經費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強化腐敗易發高發領域的防控工作,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加大審計和審計結果公開力度,實現財政資金審計全覆蓋。保持反腐高壓態勢不放鬆,加大紀律審查力度,堅決懲處各類腐敗分子。加強公務人員教育管理,增強廉潔從政意識,始終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我們戰勝了各種困難和挑戰,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未來的五年,形勢催人奮進,事業任重道遠。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團結拼搏,紮實工作,為全面完成“十三五”及2016年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中國航天新城、最美僑鄉和文昌人民的幸福家園而努力奮鬥!
(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啟動職權清理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工作,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18項。建成17個鎮級和122個村級政務便民服務點。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新增市場主體1292戶。加強財政預算管理,盤活存量資金5.68億元。取消和免徵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安排中小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和“助保貸”政府風險補償金2300萬元,撬動銀行信貸6.50億元,助推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啟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完成首批地塊入市交易流轉。完成65.2萬畝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外業測量工作。著力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成76個農村金融服務站。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將市住建局與市規劃局合併為市住規建局,將市旅遊委與市文體局合併為市旅文委,增設市生態環境保護局。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紮實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動產登記、殯葬改革等工作。成功舉辦省會經濟圈2015年度論壇,積極參與“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合作。赴北京、貴陽、廈門、珠海等地開展招商活動,成功簽約13個產業項目,協定投資額243億元。全年接待17個國家113批僑界代表團,舉辦第四屆南洋文化節,吸引華僑回鄉共同建設文昌。
(四)加快城鄉建設步伐。
順利完成“多規合一”工作,加強“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規劃銜接。組織編制規劃項目176項,全面完成各鎮的總規、控規及村莊規劃的方案設計。完成文昌大道、迎賓大道等道路改造工程和北二環路建設。加快推進教育東路南延線、霞洞路等市政道路建設。開工建設航天發射中心入口旅遊配套項目。啟動橋頭公園、清瀾公共體育場建設。建成12座旅遊公廁。全面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新建622個4G網路基站,各鎮鎮區實現4G網路全覆蓋。安排補貼資金2831萬元,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96個。被列為全省百個特色產業小鎮的東郊椰林小鎮、會文佛珠小鎮、航天龍樓小鎮、錦山漁牧特色小鎮、鋪前民國騎樓旅遊小鎮、潭牛文昌雞美食小鎮已完成產業發展和建設規劃編制。基本建成東路鎮葫蘆村、東郊鎮下東村、昌灑鎮白土村、文教鎮水吼村、重興鎮躍進村和文城鎮下園村等6個美麗鄉村。深入開展文明大行動,實施城市“潔淨工程”、農村“清潔家園”行動,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五)始終守住生態底線。
狠抓節能減排,推廣使用新型牆體材料;淘汰黃標車850輛;加快推進清瀾污水處理廠、文城污水處理廠管網延伸工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滲濾液處理升級改造工程建設,開工建設龍樓污水處理廠。全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及災後生態恢復造林,全年造林9.3萬畝,比上年增加6萬畝。劃定生態紅線區域519.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積20.9%。新建文明生態村136個。立案查處各類環境資源違法案件183宗。專項整治和嚴控嚴管海岸帶200米範圍內的項目建設。處置15宗閒置土地、面積940畝。啟動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動,針對當前存在的4個污染水體制定了治理計畫。啟動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行動,處置違法建築9.9萬平方米。
(六)盡心盡力辦好民生實事。
全年民生支出35.57億元,增長29.1%,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7.4%。重興、公坡、東郊中心幼稚園基本建成。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公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再提高100元。高考一本入圍人數首次突破800人。文昌中學“校中村”搬遷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城鎮新增就業613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8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2%。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280元;城市低保標準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350元提高到420元;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600元。同濟文昌醫院託管效果顯著,往上級醫院轉診病人數下降50%。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開工建設文昌歷史文化園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椰雕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創辦全省第一家孔子學堂,著力將孔廟打造成國學文化教育基地,完成孔廟文化園區工程概念規劃。籌建華僑博物館,弘揚華僑文化。參與創作拍攝大型電視劇《宋耀如·父親》等文化作品,傳承文昌優秀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紮實推進六大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設。
年初確定的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完成2300人的脫貧任務。建成140棟防災多功能服務樓(室),實現行政村防災基礎設施全覆蓋。完成6025戶農村危房改造。建成文東公園。建成8宗飲水安全工程。組織180名邊遠鄉村國小和教學點國小教師進行職業培訓,減免464名市職校三年級學生學費。將全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45元。發放農民小額貸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3.5億元。為3399對夫婦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地貧篩查診斷。為困難民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527件。安排食品安全快檢車對全市各大超市、農貿市場開展巡迴式檢驗,在超市設定農藥殘留免費檢測點。完善農村生活垃圾三級處理體系,投放10輛3噸掛桶式壓縮清運車和2600個660L封閉式垃圾桶,開工建設龍樓、昌灑、鋪前、重興等4座生活垃圾中轉站。啟動新風路、文新路和慶齡路改造。開工建設70公里農村公路。
高度重視社會維穩和信訪工作,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責任體系,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43.8%。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城市一體化綜合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禁毒人民戰爭成效明顯,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
此外,全力支持國防動員、海防建設和民兵預備役建設,綜合維穩和海上常態化維權能力明顯提高。國防教育、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優撫安置雙擁工作紮實推進,外事、僑務、對台、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科協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機關事務、編制、統計、檔案、氣象、地震、保密、史志、鹽務、供銷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業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來,我們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市委部署,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嚴和實的作風狠抓問題整改和工作落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辦復市人大代表建議69件、市政協委員提案51件,辦復率100%。加強依法行政工作,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工作督查督辦,專項整治“不幹事、不擔事”等問題,嚴格執行問責制度,行政效能得到提升。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勤儉節約,“三公”經費下降12.8%。嚴肅財經紀律,切實加強審計監督,加大反腐敗工作力度,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回顧“十二五”,我們深切感到,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成果最為豐碩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直面國內外形勢新變化,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三五”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年來,我們積極應對複雜多變形勢,經濟總量、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0%。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1%。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1.2%和12.8%,雙雙跑贏GDP。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指標總體完成78.3%。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2%。接待過夜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3.6%和18.8%,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8%。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38.2:25.1:36.7。
五年來,我們持續加大城鄉建設力度,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累計投資建設重點項目256個,完成投資562.11億元。中國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建成即將執行首飛任務。建成清瀾大橋、濱海旅遊公路東龍段和龍昌段、海文高速公路改造工程、19條總長60.52公里的市政道路。新建和改擴建387公里農村公路。加快推進高隆灣片區、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月亮灣起步區建設,拉開城市骨架。城鎮化率達到50%。被評為“海南省衛生城市”。
五年來,我們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實施五輪行政審批事項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316項,降幅26.7%。重視人才工作,人才總量達到7.2萬人,比2010年增加3.8萬人。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市場主體比2010年增長40.8%。教育、文化、醫藥衛生、國有企業等領域改革成效明顯。各項涉農改革紮實推進。連續舉辦四屆南洋文化節,擴大僑務交流。大力開展各類招商推介活動,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7.6%。
五年來,我們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與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富有成效。累計造林15.6萬畝,森林覆蓋率42%。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大氣、土壤、水環境質量保持優良。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建成文明生態村612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為100%和85%。
五年來,我們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累計民生支出135.77億元,比“十一五”增長173.1%。實現鎮公辦幼稚園全覆蓋和普通高中集中在文城地區辦學目標。被授予“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和“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稱號。建成同濟文昌醫院、174間標準化村衛生室,改擴建12家基層衛生院。建成演藝會議中心、排球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重大文體設施。城鎮新增就業2.3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7萬人。建成210宗安全飲水工程。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12841套,改造農村危房17077戶、水庫移民危房4723戶,補助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範戶1420戶。各類社會保險覆蓋率均達到95%以上。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完成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幫助4797名貧困人口脫貧。帶領民眾戰勝歷史罕見的兩次超強颱風,安排救災資金10.45億元,修繕房屋20637戶,重建房屋7855戶,扶持農業恢復生產和修復水利基礎設施,發放過渡期生活和口糧補助金,資助和減免受災學生學費,民眾生產生活迅速有效恢復。
各位代表!“十二五”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政府,向為文昌建設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向給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與有效監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社會各界人士,向為文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中央、省屬駐市單位、駐市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向關心支持文昌發展的海內外鄉親,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產業結構調整和品牌培育還需加強,以旅遊業為龍頭的服務業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不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較大挑戰;農民持續增收基礎不牢固,農田水利設施依然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有待提高;民生投入仍需加大,就業、住房、醫療、教育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得還不夠好;一些幹部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存在不作為、亂作為和消極腐敗現象,等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三五”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根據《中共文昌市委關於制定文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們編制了《文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以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為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圍繞全面開展“九大環境建設”,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文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5億元,年均增長7.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9.2億元,年均增長7.0%。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82億元,年均增長1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7.8億元,年均增長9.0%。城鎮常住居民年可支配收入達到36540元,年均實際增長7.0%;農村常住居民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6960元,年均實際增長8.0%。教育、醫療、住房、社保、就業等民生狀況明顯改善。
《綱要(草案)》還對今後五年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重點是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創新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優勢。一是全面最佳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的原則,以文城為示範區,在全市範圍內重點推進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寬鬆共贏的投資環境、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清潔優美的市容環境、便民宜居的市政環境、安全通暢的交通環境、靚麗有序的旅遊環境、文明友善的人文環境和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等九大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建設,力爭到2018年底前,達到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模範、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的總體要求。二是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紮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建立與“多規合一”相適應的規劃編制、審批、管理和監督機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運用財政資金撬動能力,創新融資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公共事業、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領域。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增強群團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三是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到202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1%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強招才引智和人才交流,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激活人力資本創造力。四是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加快推動傳統農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堅持以園區為載體、港口為依託、高科技為引領、節能環保為前提,集約集群發展以航天科技配套、農產品加工為主的新型工業。加快培育一批對海洋經濟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構建“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加速旅遊要素國際化,策劃旅遊精品路線,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濱海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依託濱海、生態資源,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契機,打造國際濱海“雙創+分時辦公+休閒度假”基地。拓展服務業領域,培育發展“網際網路+”產業、金融保險服務業、醫療健康產業、房地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教育培訓業等服務業態。到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32.7:25.6:41.7。
(二)堅持協調發展,著力促進均衡發展。一是構建“一主一輔兩帶五區”的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主中心”文城鎮、“輔中心”錦山鎮和鋪前鎮、“兩橋一路”沿線的濱海旅遊經濟發展帶、海文高速至文博高速沿線的熱帶農業經濟發展帶,以及高隆灣休閒養生旅遊區、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含月亮灣高端旅遊度假區)、航天產業集群區、木蘭灣片區、馮家灣海淡水種苗產業區,以核心區域帶動周邊協調發展。二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統籌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積極發展特色鎮域經濟和農村特色產業。到2020年,建成6個特色產業小鎮和60個美麗鄉村,城鎮化率達到55%以上。三是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傳承文昌“文化之鄉”城市精神,提高全民文明素質,傾力打造“誠信文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豐富文化體育活動,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四是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密切軍政軍民團結,支持國防建設,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和後備力量建設,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
(三)堅持開放發展,構建互利共贏格局。一是加強區域經濟發展合作,主動融入“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建設發展。二是站在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將木蘭灣片區開發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節點、南海資源保護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和應急救援基地建設、三沙市戰略腹地建設結合起來,努力打造新的經濟成長極。三是發揮華僑之鄉優勢,加強和創新外事僑務工作,以“僑”助力文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四是加強對外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營造優質投資環境,到2020年,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均保持年均增長7%以上。
(四)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昌建設。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有序開發和集約節約利用資源,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提高環境污染防治能力,加快海防林恢復和海岸帶修復,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2%以上,文明生態村占全市自然村的76%以上,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全覆蓋、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0%。
(五)堅持共享發展,持之以恆改善民生。一是健全符合市情、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二是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弱勢群體傾斜。三是實施精準扶貧,注重扶志與扶智,三年內完成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和6603人的脫貧任務,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村、貧困戶全部脫貧。四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萬人以上。五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教育基礎設施、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穩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六是實施“健康文昌”工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善民眾就醫環境和服務。七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公共安全體系,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充滿活力。
三、2016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城鎮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農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目標控制在3.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0%以內;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擴大和最佳化投資,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堅定不移地推進項目建設。實施重點項目80個,計畫完成年度投資130.8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33個,產業性項目51個。加大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力度,確保銅鼓嶺國際生態旅遊區完成年度投資30.46億元,月亮灣片區完成年度投資23.85億元,木蘭灣片區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集中精力抓好“五網”基礎設施項目,路網方面,完成文銅公路和文蓬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鋪前大橋、濱海旅遊公路昌鋪段、文博高速公路、海文高速潭牛立交至宋氏祖居旅遊公路建設;啟動文昌至定安至臨高高等級公路、大致坡至濱海旅遊公路道路、宋氏祖居至月亮灣道路前期工作。光網方面,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光網基本全覆蓋、重點公共場所和旅遊景區WiFi全覆蓋、4G網路信號全覆蓋。電網方面,加快推進110千伏中南變電站擴建等主網架建設和城鄉10千伏配電網建設,加強計量自動化系統建設與改造。氣網方面,實施“氣化文昌”工程,逐步將燃氣管道向鎮墟延伸,提高燃氣普及率。水網方面,加快推進紅嶺灌區東乾渠、文昌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清瀾引水工程、羅豆農場飲水安全工程、東路水庫向北山水廠輸水管道工程。突出抓好重大產業性項目,推動地中海俱樂部、文昌魯能巴西體育中心、南海媽祖世界和平島、“星光奇蹟”魔幻樂園、國家北斗產業化套用示範基地、海南潮灘灣醫院、文昌市瓜菜集約化育苗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
努力建設寬鬆共贏的投資環境。加大對重點優勢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實效,實行重點項目一對一跟蹤服務制,健全簽約項目跟蹤落實責任機制,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早見效。
(二)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把熱帶特色現代農業打造成王牌產業。制定品牌農業發展專項規劃,強化農業品牌的整體包裝和行銷工作,培育壯大品牌農業主體,積極創建椰子系列產品、文昌雞、羅非魚、胡椒、航天瓜菜、水芹菜、紫番薯等特色農業品牌。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加快推動航天育種基地、高新農業(國際)產業示範基地和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熱帶經濟作物、文昌雞等特色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種植冬季瓜菜26.5萬畝,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6萬畝以上,瓜菜集約化育苗2.2億株以上,文昌雞飼養量6389萬隻以上。強化科技興農,打造10個現代裝備精品園和10個標準示範基地;推廣套用農業新品種15個、新技術20項。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開設淘寶網文昌館,扶持培育電商龍頭骨幹企業,打造農村市場行銷網路。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業組織化水平,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民”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積極培育和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新增家庭農場3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鼓勵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利用自有品牌優勢向集團化發展。
打響精準脫貧攻堅戰。按照“三年脫貧攻堅、兩年鞏固提升”的要求,為每一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因戶因人因地精準施策,提高扶貧實效。重點實施特色產業脫貧、鄉村旅遊脫貧、電子商務脫貧、勞務輸出脫貧、教育和文化建設脫貧、衛生健康脫貧、科技和人才引領脫貧、基礎設施建設脫貧、社會保障兜底脫貧等九大精準脫貧舉措。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安排預算資金4948萬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3000萬元,爭取社會改造農村電網和建設光纜資金3047萬元,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扶貧產品和服務。抓住扶貧政策新機遇,科學謀劃編制扶貧項目,最大限度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加強和改進機關定點扶貧工作,開展幹部進村入戶“一對一”幫扶活動,鼓勵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通過多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構建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扶貧格局。建立扶貧工作責任清單,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考核督查問責。
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到戶工作,注重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將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提高生產集約化程度。繼續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工作,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確保農業信貸總量持續增加、涉農貸款比例不降低。
(三)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以嶄新面貌迎接衛星首發。
堅持規劃引領城鄉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多規合一”信息數位化管理平台,強化空間規劃實施管控能力。注重城鎮空間組合、建築風格、綠化景觀、環境構建特徵的設計,全面推進農村建房報建和風貌管控工作。重視延續文昌歷史文脈,落實傳統村落和民居保護規劃,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文化特色的塑造。
加大文城城區建設力度。建設安全通暢的交通環境,著力提升城市通行能力,確保教育東路南延線、霞洞路、濱華路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新風路、文新路和慶齡路改造,開工建設城東路、高隆大道東延長線等12條市政道路,啟動凌村河道路和景觀綠化工程前期工作;堅持優先發展公交,推廣使用新能源公車,增加公交運力,最佳化公交線路,提升公交便捷程度和服務水平;加大對不文明交通行為的整治力度,綜合治理非法營運。建設便民宜居的市政環境,加大市政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常態化維護管理,進一步提升城市硬化、亮化、美化水平;加強對城市綠化日常管理和巡查,加大對破壞綠化行為的處罰力度。建設清潔優美的市容環境,進一步提高城區環境衛生保潔質量與管理水平,強化“門前三包”責任落實,完善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體系建設,專項整治農貿市場環境。
積極推進特色產業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堅持“科學規劃先行,基礎設施配套,特色產業支撐,公共服務保障,特色文化包裝,綠色田園環抱,社會多元投資,創造行銷品牌,吸引外來消費,農民當地就業”的原則,強化政府的引導和服務職能,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調動民眾參與積極性,高水平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和具有旅遊接待能力的美麗鄉村。重點扶持東郊椰林小鎮、會文佛珠小鎮、航天龍樓小鎮、錦山漁牧特色小鎮、鋪前民國騎樓旅遊小鎮、潭牛文昌雞美食小鎮等6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引導和促進其他各鎮形成1-2個特色明顯的優勢產業,抓好文城鎮石坑村、潭牛鎮天賜村、昌灑鎮白土村等3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和文教鎮水吼村、重興鎮躍進村等9個市級美麗鄉村建設。
(四)最佳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
精心打造文昌特色旅遊產業。大力推動航天旅遊業發展,優先發展集發射觀光、航天體驗、濱海旅遊、航天文化、航天會展博覽於一體的航天主題旅遊業,繼續推進航天主題公園建設;精心策劃航天主題旅遊線路,支持開發具有航天元素的旅遊紀念品,刺激特色旅遊消費;完善航天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建成航天發射場入口觀景點、發射場臨海觀景點和橋頭公園觀景點等3個永久觀景點,加快推進航天發射中心入口旅遊配套項目建設。重點打造拳頭旅遊產品,加快推進文昌歷史文化園區、孔廟文化園區、玉佛宮旅遊開發項目、八門灣紅樹林濕地公園、寶陵河濕地公園等文化、生態旅遊項目建設。著力提高旅遊接待能力,推進藏龍·淇水灣基斯頓酒店、中南森海灣酒店等一批五星級酒店建設,大力發展品牌經濟型酒店,規範社會旅館經營管理,加快特色風情小鎮賓館、鄉村旅館和特色民宿接待點的建設。建設靚麗有序的旅遊環境,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準體系,進一步規範建設城市標識標牌體系,強化旅遊諮詢服務系統,大力整治旅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有效處理遊客投訴,維護好遊客合法權益。
集約集群發展新型工業。紮實推進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大力推進龍樓食品加工園區建設,積極推進約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航天科技產業園區前期工作。依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展航天航空裝備製造配套產業,延伸航天經濟產業鏈條。鼓勵工業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資金用於技術改造、增加環保設施和產業升級。
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做優做強海洋產業,實施海水精品養殖、優質水產種苗工程,大力發展設施養殖,擴大工廠化養殖規模,提高集約化和現代化水平;培育發展休閒垂釣、觀賞漁業等多種形式的休閒漁業;加快培育海洋生物製藥、海洋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港口建設,繼續推進文昌清瀾港國家一類水運口岸後勤設施改造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港口設施,挖深航道港池,提高碼頭專業裝卸能力;著力推進鋪前中心漁港前期工作,努力將木蘭灣三沙服務保障基地建設成區域發展的新引擎。大力發展港口經濟,完善清瀾口岸檢驗大廳、電子口岸等後勤設施建設,提升港口服務功能;加強與省內外港口合作,大力發展貨櫃與散貨運輸,培育發展港口物流業務;引導外貿企業到清瀾港口報關開展貿易業務,推進清瀾口岸規範化管理。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最佳化開發結構,注重培育商業、金融、商務辦公、健康養生等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經營性地產。穩妥開展房地產去庫存工作,通過探索打通商品房與保障性住房轉換通道,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加大促銷力度,引進人才,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企業將商品房改造為電商用房、創客空間、商務居住複合式地產等方式,擴大商品房消費。
(五)堅持生態立市,建設綠色環保的生態環境。
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繼續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新增造林6萬畝。全面推進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和沿海防護林體系、城鄉道路綠網、城鄉景觀林、園林苗圃基地、城區公共綠地建設。創建文明生態村136個。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經濟發展中,嚴守生態紅線,保護好青山綠水。高度重視海洋生態保護,抓好入海河流排污企業的監管,加強紅樹林、濱海濕地等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加大翁田鎮和會文鎮馮家灣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推進節能減排。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嚴格執行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強化高耗能行業節能監管;繼續推動綠色照明、太陽能利用等節能示範工程,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實施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地力改良提升、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重大病蟲害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等五大生態循環農業工程。抓好環保設施建設,確保清瀾污水處理廠、文城污水處理廠管網延伸工程完成建設,加快推進龍樓污水處理廠建設,開工建設月亮灣污水處理廠、會文煙堆水產養殖產業園區污水治理工程、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建工程。
深入開展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整治城鎮內河(湖)水污染,專項整治城鎮黑臭水體、水土流失、違規采砂、無序養殖等突出問題,重點治理文清河、文昌河、港尾溝、霞洞水庫等4個污染水體。強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開展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等污染治理。專項治理土壤環境,重拳打擊違法排污、超標排污、捕抓蚯蚓等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和測土配方施肥40萬畝以上,加強耕地修復與治理。繼續實施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行動,嚴控新增違法建築,拆除存量違法建築3.5萬平方米。專項治理19座農村存量垃圾場。
(六)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
穩步推進各項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取消、精簡、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制定公布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消除權力尋租空間,推進政府職能、許可權、責任法治化。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深化金融綜合改革,加強與金融機構在基礎設施、民生事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深化農墾改革,完成南陽農場、東路農場、橡膠研究所社會管理屬地化工作,將國有農場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納入市政府統一管理。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統籌解決轉戶居民城鎮就業、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問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的全覆蓋。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動產登記等工作。
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深化“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區域合作。藉助三沙戰略腹地建設契機,加強與三沙市的合作共建,推動木蘭灣片區的開發建設。做好“僑”字文章,通過舉辦南洋文化節等活動,凝聚僑心、匯集僑智,充分發揮文昌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鄉情基地作用,以“僑”助力文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
(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城鄉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推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科學規劃和合理調整中國小布局,解決農村學校分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突出問題。開展“中國小校教育質量推進年”活動。積極推進廳市共建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工作。大力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加大對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愛心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的扶持力度。新建邁號、南陽、頭苑中心幼稚園。
實施“健康文昌”工程。大力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支持市人民醫院爭創三級甲等醫院、中醫院爭創三級醫院。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服務產業。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做好醫療救助工作,減輕困難民眾醫療負擔。依法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創新計畫生育服務管理,做好優生優育工作,繼續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建設文明友善的人文環境。實施文化強市戰略,充分保護、傳承、整合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文化消費潛力,引導文化消費行為,拓展文化消費空間;支持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文化事業發展。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常態化,不斷增強市民的城市意識、開放意識、法治意識和現代生活環境意識,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改變陳規陋習。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均等化,繼續實施六大農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進清瀾公共體育場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辦好重大體育賽事,重視排球項目的投入和訓練。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加大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支持力度,做好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小微企業“助保貸”工作。積極創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示範城市,扶持創建一批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確保城鎮新增就業60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00人以上。狠抓“菜籃子”建設,積極籌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清瀾新城區市場,健全監測、儲備、投放和調運“四位一體”的市場供應保障體系。推進社保征繳擴面,穩步提高養老、醫療保險參保率和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率。發展老齡事業,保障婦女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關心青少年成長,支持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法治化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著力打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加強“平安文昌”建設,完善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繼續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切實解決民眾合理合法訴求,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提高政府應急能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從嚴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辦好十六件民生實事。一是確保2074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鞏固提升2400名脫貧人口,完成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二是幫扶困難殘疾人,為60名精神殘疾人提供集中托養和住院治療服務,為1620名精神殘疾人提供免費常規服藥,為全市6844名重度殘疾人、低保殘疾對象發放生活和護理補貼。三是改造農村危房3000戶和墾區棚戶區303戶。四是提高教育服務保障能力,續建東閣、抱羅、馮坡中心幼稚園;為市實驗高級中學引進4名學科骨幹教師;組織120名邊遠鄉村國小和教學點國小教師進行職業培訓;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且升入高職就讀的學生給予5000元學費補助。五是實現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網路全覆蓋。六是建設59.3公里農村公路。七是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建設40間行政村文化室,文昌瓊劇團送戲下鄉20場。八是治理城鄉環境衛生,新建、改建15座旅遊公廁;淘汰850輛黃標車;開工建設8座生活垃圾轉運站,完成8座存量垃圾場治理工作。九是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40件以上,受援人數540人以上,提供免費法律諮詢1400人次以上。十是發放農民小額貸款(50萬元以下)和農村專業合作社貸款(100萬元以下)2.68億元。十一是建設一批親民休閒活動場所,建成教育公園、馬園市民公園、紫貝嶺市民廣場、南一環市民廣場、南二環市民廣場、霞洞湖水上休閒公園,加快推進橋頭公園建設。十二是開工建設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昌學校,增加2830個學位,解決文城地區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緊張問題。十三是為2700對夫婦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地貧篩查診斷。十四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十五是建設8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六是為農墾辦實事,幫助南陽農場、東路農場、橡膠研究所解決道路建設、危房改造、安全飲水、扶貧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困難。
此外,進一步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強化綜合維穩和海上常態化維權能力,推進雙擁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繼續做好對台、民族宗教等工作。支持中央、省駐文昌機構依法履行職責。
四、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為民施政,提高政府效能管理和服務水平,是實現“十三五”宏偉藍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一)堅持依法行政。把遵守憲法和法律作為施政的根本原則,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堅決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加強民主協商,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堅持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機制,健全社會聽證制度。建立和實施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完善政務公開、權力監督、舉報投訴等相關制度,確保行政權力依法公正運行。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依法解決土地徵收、房屋拆遷、資源開發、勞資關係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二)切實改進作風。嚴明政治紀律和嚴守政治規矩,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糾正“四風”和庸懶散奢貪問題,不斷增強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服務零距離、辦事無阻力、運轉高效率為標準,強化機關效能建設,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加大問責力度,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堅決糾正不願為、不作為、亂作為,努力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堅持深入基層調研,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疾苦,多辦雪中送炭的實事、好事。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
(三)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自覺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等有關規定,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推進預算決算公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完成公務用車改革,減少“三公”經費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強化腐敗易發高發領域的防控工作,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加大審計和審計結果公開力度,實現財政資金審計全覆蓋。保持反腐高壓態勢不放鬆,加大紀律審查力度,堅決懲處各類腐敗分子。加強公務人員教育管理,增強廉潔從政意識,始終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我們戰勝了各種困難和挑戰,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未來的五年,形勢催人奮進,事業任重道遠。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團結拼搏,紮實工作,為全面完成“十三五”及2016年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中國航天新城、最美僑鄉和文昌人民的幸福家園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