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是瓊海市原市長寧虹雯於2016年1月21日在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年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16年1月21日
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21日在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市長 寧虹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連同《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時期工作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嚴峻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發展改革任務,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崛起為主線,以“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為總抓手,萬眾一心,埋頭苦幹,開拓進取,紮實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邁上一個大台階,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標,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過去的五年是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2015年,我市地方生產總值200億元(預計數,下同),比2010年增長77%,年均增長12.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億元,比2010年增長76.7%,年均增長12.1%。固定資產完成投資173億元,比2010年增長135.1%,年均增長1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9億元,比2010年增長155.3%,年均增長20.6%。
過去五年是人民民眾獲得感不斷提升的五年。財政對民生投入累計達到149.6億元,比上個五年增長2.4倍。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057元,年均增長13.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322元,年均增長12.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10元,年均增長14.6%。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43:1縮小為2015年的2.17:1。教育、衛生、科技、文體事業全面發展,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趨於完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率先在全省實現“村村建站,戶戶通郵”目標。市、鎮、片區和代辦點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實現全覆蓋,基本實現了村民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過去的五年是發展質量明顯提高的五年。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42.8:14.8:42.4調整為2015年的37.7:14.0:48.3,第三產業比重比2010年提高5.9個百分點,比重從第二位提升到第一位,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55.2%。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特色更加鮮明。
過去的五年是城鄉面貌變化巨大的五年。全市13個鎮(區)特色風情小鎮建設和功能化改造基本完成。城市規劃覆蓋率由2010年的54%提高到77.4%,全市城鎮、村莊規劃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9%。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全市文明生態村達1960個,覆蓋率達70.7%。
過去的五年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五年。建成鎮級垃圾轉運站、垃圾收集站16個,垃圾焚燒廠二期已啟動建設。開工建設官塘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博鰲污水處理廠、嘉積等鎮墟排水工程。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85%。海岸線、河域采砂、森林和水資源等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十二五”期間,我市先後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市、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2014年“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全國法治市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市等國家級榮譽稱號80多個,涵蓋教育、衛生、旅遊、農業、民政等多個領域,同時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市、全國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等,並在全國縣級公共財政支出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中名列全國第六。精神文明建設經驗被中宣部和中央文明辦指定在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交流會上作典型介紹。
“十二五”期間,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城鄉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顯著。積極實施“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戰略目標,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鎮化全過程,我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名單。以“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特色、一鎮一產業”為統領,將13個鎮(區)打造成為有歷史記憶、地域特徵、民族特色的美麗小鎮。博鰲鎮被評為全國首批“美麗宜居示範小鎮”,潭門鎮、博鰲鎮和中原鎮被評為“全國特色旅遊景觀名鎮”,龍壽洋田園被評為“中國美麗田園”,北仍村和魚良村被評為“2015年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城鄉統籌發展力度不斷加大。“十二五”期間,“三農”投入累計達31億元,年均增長13.7%。加快垃圾處理、排污、交通、供水等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逐步完善,城鄉同網供水覆蓋率達76%。“村村通公交”工程通達133個行政村,占行政村總數的65%。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0宗,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9.8萬人。農村改廁覆蓋率達93%。新建農村戶用沼氣2400個。農村公路新建和改建297公里,66宗小II型病險水庫完成除險加固任務,500處水毀水利設施、1300公里支渠得到修復。統籌城區教師、醫生定期到鎮村任教和坐診,讓城鄉居民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
城鄉生態環境同步淨化美化。秉持“綠色崛起”的發展理念,保護綠水青山、碧海藍天。認真開展海岸帶開發和保護工作,妥善解決海岸帶200米範圍內歷史遺留的違法建設問題。加快處理閒置土地,大力整治違法違章建築,拆除違法建築6.5萬平方米。嚴厲打擊萬泉河非法采砂。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工作,萬元GDP能耗持續下降,圓滿完成“十二五”節能、降碳、減排目標任務。完成了檳榔烘乾綠色技術改造升級。大力推進“綠化寶島”行動,投入6.5億元,綠化造林6萬畝,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26%,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9%。
(二)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特色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業基地化、品牌化、集團化建設。以“國家農業公園”為平台,引導傳統農業向休閒觀光農業、高效農業發展。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建成全省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珍珠番石榴、蓮霧、火龍果、檸檬等熱帶水果基地。畜牧業規模化養殖比重達80%,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成功申報“中國胡椒之鄉、中國珍珠番石榴之鄉、中國火龍果之鄉、中國蓮霧之鄉、中國油茶之鄉”等五大國字號品牌,“三品一標”產品達15個,農產品商標總數達112個。積極打造網際網路農業小鎮,我市農產品通過淘寶、微商等渠道銷往全國各地。溫氏集團、大午農牧集團、新發地等大型涉農企業入駐我市。建成500噸漁船27艘,以遠海捕撈、港口服務為主的海洋經濟有新突破。我市初步形成了水稻、瓜菜、水果、熱作、畜牧、漁業等六大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著力構建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旅遊業呈現新態勢,美麗鄉村游、生態景觀游、風情體驗游等吸引島內外遊客紛至沓來。2015年接待旅遊人數860.2萬人次,比2010年增長158.5%,五年來年均增長20.9%;2015年接待過夜人數280萬人次,比2010年增長96%;旅遊總收入49.8億元,比2010年增長322.7%,實現了從旅遊通道向旅遊目的地的轉變。醫療旅遊健康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一期基礎設施“六路一廠”建設加速推進,正式受理項目31個,10個項目投資企業在我市完成註冊。博鰲恆大國際醫學中心等7個項目已動工建設,博鰲樂城國際新能量醫學研究中心、穎奕成人幹細胞、免疫細胞臨床治療專科醫院等6個項目即將於2月1日動工。金融業發展勢頭良好,駐市銀行達12家,比2010年增加4家,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5%。商貿業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較2010年提高近31.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連續多年保持全省前列。推動傳統房地產業向旅遊高端房地產轉變,博鰲金灣、亞洲灣、天來泉等產權式度假酒店的建成營業,有效帶動了我市餐飲、住宿、購物、養生等綜合性、多樣化消費。
(三)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經濟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十二五”期間,我市列入省重點項目77個,完成投資172.2億元。先後開工省重點項目41個,建成投產18個。博鰲國際機場、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博鰲亞洲論壇二期、南海博物館、大路產業園、潭門海洋經濟產業園、中國數碼港博鰲科技園、博鰲國際會展文化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進度不斷提速。“十二五”期間市政府投資重點建設項目183個,完成投資96.3億元,占投資比例的64.9%,其中106個項目已基本完工。白石嶺旅遊大道、西外環北路、銀海路、愛海路、潭門大橋、嘉積城區污水處理配套支管網工程、中國小校校安工程、市人民醫院門診醫技樓、市中醫院新院區門診樓等項目相繼投入使用,完善了城鄉交通、供水、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城市承載功能明顯提升。
(四)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城鄉居民生活持續改善
教育均衡發展成果顯著。五年來安排教育資金28.2億元,年均增長17.5%。大力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對24所中學全部進行擴建改造。積極推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建設,累計投入2.9億元,建設76所農村中國小校舍。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施,累計發放生均教育經費1.7億元。2015年學前三年教育入學率達95%,國中升高中(含職高)比例達89%,較2010年分別提高7個和5.6個百分點。基礎教育各項指標連續五年位居全省領先地位。
醫療保障水平明顯提高。衛生機構床位從2010年的1302張增加到1707張。“新農合”參保率達99.1%,補償金支出達1.5億元。開展重點傳染病防治惠民工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市中醫院通過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評審,成為全省首家縣市級三級甲等中醫院;市人民醫院通過省衛計委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做好13個鎮(區)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我市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率先在全省成立人口福利基金會。
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十二五”期間成功舉辦了元宵節、端午節、全民健身日等大型活動近20場次,文化下鄉及全民健身活動1000餘場次。先後組團參加首屆和第二屆海南省藝術節匯演、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等並屢獲佳績。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村級文化室、村籃球場等文化體育設施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廣播電視村村通覆蓋率99%,戶戶通覆蓋率80%。國家南海博物館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建設奠基開工。
民生保障機制不斷健全。每年承接省政府部署辦好十個方面的為民辦實事項目。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7.7%,各項保險基金征繳率達98%,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完成省下達指標的114%。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新增養老床位392個,養老服務體系居全省領先水平。新增城鎮就業3.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62%,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6.2萬人。通過發展旅遊產業等精準扶貧和脫貧,總計減少貧困人口4840戶19333人,超出原定計畫1倍以上。穩定提高常年蔬菜生產能力,確保“菜籃子”和“米袋子”多項民生工作惠及百姓。加強物價監管,確保城鄉消費市場持續繁榮。建立市、鎮、村三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系。改造農村危房9935戶。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解決了我市2000戶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
社會綜合治理水平不斷提高。積極推進“平安瓊海”建設,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打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兩搶一盜”、“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特殊人群管理和教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卓有成效。健全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危化品企業視頻監控平台,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雙擁工作連續第7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和連續第8次榮獲“海南省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此外,僑務、食品藥品、質監、地震、氣象、民宗、工會、婦女、青少年、殘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發展的動力活力不斷增強
推進“多規合一”等重點領域改革。編制完成《瓊海市“多規合一”規劃(2015—2030)》,初步構建全市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和博鰲機場為試點,開展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試點工作。啟用“全省一張審批網”行政審批系統。“三證合一、一照一碼”企業登記制度、“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順利實施。使用“項目庫”預算管理系統對全市各部門單位的預算項目進行管理。在全省率先試行新版“海南省政府非稅收入征管信息系統”。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全市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達100%。戶籍制度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等體制機制改革有序推進。
強化招商引資和外事工作。“十二五”期間,全市招商引資項目369個,實際投入資金327.9億元。圍繞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優惠政策促成了一批高端項目在我市聚集、落地。協助辦好歷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服務保障工作,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做好“一地辦會”相關工作。建成我國首個公共外交基地——“博鰲公共外交基地”。同美國沃森維爾市締結友好城市。成功承辦駐華外交使團體育系列賽、兩岸媽祖佑南疆祈福活動、APEC財政副手會等大型賽事和文化活動。
(六)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增強
推進科學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完善政府議事決策機制和制度體系建設,對重大事項均以規範性檔案確立和執行。省人大確定我市為基層立法聯繫點。自覺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十二五”期間,累計報送65個專項報告接受人大審議,充分利用人大、政協關於經濟、民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專項調研成果,促進重點領域、行業發展以及部門工作的提高。認真辦復人大代表建議323件和政協委員提案429件。深化政務和政府信息公開,推行電子政務和電子監察,黨政電子政務外網和辦公系統建成使用。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有權必有責”、“五加二”、“白加黑”、“馬上就辦”等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幹部作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果;我市幹部“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執行力強”的工作作風在博鰲機場、先行區等項目建設中得以充分體現,真正扛起了國家發展戰略的瓊海擔當。
“十二五”期間,我們圍繞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發展戰略,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保持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發揮和放大環境與資源的最大效益;始終把維護民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造福民生,切實讓人民民眾共享發展成果;始終把城鄉統籌發展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努力在新常態下創建新型城鎮化“瓊海範例”,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省委六屆九次會議工作報告中更是明確指出:“瓊海市‘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的經驗成為全國示範。”“瓊海‘三不一就’成為全國城鎮化建設新模式”入選“2015年海南十大新聞”。所有這些,是過去五年我市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經驗,也是未來瓊海實現跨越發展的寶貴財富。
各位代表,“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上述成績非常不易。這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是廣大黨員幹部同心同德、努力拚搏的結果,是駐軍部隊、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瓊海所有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關心、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瓊海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瓊海發展的建設者,向所有關心和支持瓊海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十分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任務艱巨,產業結構調整難度較大;二是投資結構不盡合理,區域經濟發展放緩;三是財政收入缺乏新的增長點,稅收增長後勁略顯不足;四是攻堅克難抓落實的勁頭有待進一步提高,不少重點項目推進速度緩慢;五是廉政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庸懶散奢貪”問題尚未徹底根除,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這些矛盾和問題事關瓊海發展全局,需要我們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克服和解決。
二、“十三五”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是瓊海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期,也是瓊海向我省東部中心城市建設邁進的重要機遇期,更是瓊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十三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為總抓手,緊緊圍繞建設“一市兩區三地”(東部中心城市、對外交流合作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國際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基地、世界知名休閒旅遊目的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的發展戰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為指引,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海南國際旅遊島、博鰲“一地辦會”等重大機遇,在適應發展新常態中形成新的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是:地方生產總值達281億元,年均增長7%;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25.5億元,年均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279億元,年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0億元,年均增長10%;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2元,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76元,年均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3元,年均增長9%。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位次提前,與建設東部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整合,社會保障卡制度全面覆蓋,居民幸福感指數達到90%以上,全社會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全市總體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為完成上述目標,今後五年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堅持創新發展,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壁壘
培育發展新動力,全力打造支撐經濟成長極。緊抓我國推動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省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博鰲“一地辦會”、東部中心城市建設等重大機遇,以嘉積、博鰲和中原構成的主城區為核心,發展商貿旅遊文化服務業;以萬泉河沿岸為主軸打造會展、醫療健康和鄉村旅遊黃金帶,以沿海岸線為主軸打造海洋經濟和對外交流黃金帶;以博鰲亞洲論壇核心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博鰲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龍灣臨港經濟區、大路工業園、潭門海洋經濟產業園六園區為平台,重點發展會議展覽產業、醫療旅遊健康產業、商貿物流產業、海洋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總體形成“一核二帶六園區”的產業格局,打造支撐東部中心城市長遠發展的重要經濟成長極。拓展發展新空間,完善東部中心城市支撐要件。構建“路、電、光、氣、水”五張網和“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為核心的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增強建設東部中心城市的支撐能力。建成博鰲國際機場,建設連線國際國內的空中通道。建設完成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瓊海段)和文博高速公路,建設瓊海濱海旅遊公路,形成全省貫通、城鄉貫通、濱海濱河貫通的陸上通道。啟動龍灣港開發,建設連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海上通道,引進有實力的港航企業,建設貨櫃、散貨碼頭和深水泊位,建設電子口岸,發展海洋運輸業。構建產業新業態,建立優勢特色產業體系。集約集群發展新型工業,初步實現以旅遊業為龍頭、商務會展業、醫療健康服務業為著力點的現代服務業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網際網路產業,做大做強“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旅遊”等,智慧城市建設和傳統產業升級取得新跨越。集約發展旅遊房地產,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推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快速健康發展,提升國家熱帶農業基地建設水平,全面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加快推進農產品的“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形成“一洋一品”、“一村一品”生產格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海洋產業加速興起,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博鰲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六大產業園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產業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到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3:13:54,第三產業比重比2015年末提高5.7個百分點。構建發展新機制,確保可持續科學發展。突出抓好“多規合一”、司法體制改革、農墾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四大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把改革創新和依法辦事融入到建設東部中心城市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在行政審批制度、農墾體制、投融資體制、財稅金融體制、農業農村、新型城鎮化、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等方面,推出落實一批重點改革事項,為我市建設東部中心城市提供制度保障。
(二)堅持協調發展,著力構建平衡發展格局
促進全市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國土空間開發的合理格局。打造以博鰲、中原、潭門、長坡為主體的東部產業功能區,建設一流的會議會展中心、休閒度假基地、養生醫療基地、海洋旅遊基地、水產養殖基地、臨空物流基地;打造以嘉積、大路、塔洋、彬村山華僑經濟區為主體的北部產業功能區,建設重要的泛農業基地和工業聚集區;打造以萬泉、石壁、會山、陽江、龍江為主體的西南部產業功能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區、熱帶作物產業區、森林旅遊區和鄉村旅遊區。促進覆蓋全市的三大功能產業區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田園城市。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實施意見》,堅定不移地落實“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的田園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建設完善12個特色產業旅遊小鎮、100個美麗鄉村、三大國家農業公園、博鰲省級森林公園,構建走廊式、組團化、網路狀城鄉空間格局,展示田園城市風貌。深化軍地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堅持富市與強軍相統一,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地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健全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組織管理、工作運行、政策制度體系。積極搭建軍地資源共享平台和軍民融合信息平台,實現海洋開發一體運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兼容共用。深入開展“雙擁共建”,不斷鞏固發展軍民團結。適應國防和軍隊改革需要,廣泛開展國防教育,支持國防建設,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和海上動員力量建設,提高海上維權維穩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爭創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建設全國文明城市。深入實施《瓊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全面落實《瓊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任務分解表》,加強督促檢查,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工作,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推進志願服務和誠信建設制度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紮實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活動,開展全市好媳婦、好兒女等評選表彰活動,開展尋找全市最美教師、醫生等活動,凝聚起向上、崇善、愛美的強大正能量。鼓勵支持全國全省全市文藝工作者深入我市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創新鄉賢文化,弘揚善行義舉,以鄉情為紐帶吸引和凝聚華僑、企業家等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 
(三)堅持綠色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進“多規合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落實《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海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關於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按照建設東部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定位,以最佳化國土空間布局為基礎,堅持“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功能分區、城鄉統籌”的思路,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等“多規合一”,形成統領全市發展全局的規劃藍圖、布局總圖,實現一張藍圖乾到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築牢生態安全螢幕障。堅持生態立市、環境優先的原則。全面實施《瓊海市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強化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理念,大力實施綠色、清潔、節能減排低碳、防災減災“四大工程”。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繼續大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保護萬畝天然林。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實現全域44公里海岸線保護全覆蓋。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重點持續開展河道采砂、內河排污等治理工程,完成樂城等地7個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城鄉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瓊海市二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規劃建設公墓項目,積極推廣運用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環保技術,把我市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9%以上,城鎮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主城區污水處理率、生態鄉鎮等均達到100%,文明生態村達到90%。
(四)堅持開放發展,構建開放合作新局面
推動對外交流與合作。以我省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和博鰲國際機場建成為契機,開發至三沙等國際、國內和島內新航線。用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外交外事活動平台、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健康領域國際交流平台、南海博物館和南海基地歷史文化展示平台等,舉辦好潭門南海文化節,積極推進媽祖文化交流。規劃舉辦更多區域性、國際性的經貿、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動,推動各類交流活動向經營性、永久性方向發展,把我市打造成全省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示範中心。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堅持引進與培養並重,發揮宜居與宜業優勢,著力發現、培養和集聚各類高技能人才隊伍。最佳化人才政策環境,提高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度,特別是大力引進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新型工業、熱帶現代農業和海洋產業等重點優勢產業以及教育、衛生等“高精尖缺”人才。加強人才培養,繼續實施好優秀年輕幹部的培養和使用工作。以特色產業園區為載體,建立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立瓊屬華人華僑人才庫,吸引瓊屬華人華僑人才回瓊海創業。柔性引進利用候鳥型人才。全力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招商戰略。緊抓我國推動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省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博鰲“一地辦會”、東部中心城市建設等重大機遇,發揮僑務資源優勢,密切與友城往來,推動我市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貿易結構和外資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實現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資金、到位資金、項目落地四項指標大幅增長。加大區域合作力度。拓展與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區域合作,積極參與我省“構建環南海經濟合作圈”和“海澄文”經濟圈等區域合作,構建互利互贏多層次區域開放合作體系。
(五)堅持共享發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實施脫貧攻堅工程。舉全市之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強化脫貧攻堅責任制。提高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水平,因地制宜解決通路、通水、通電、通網路等問題。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紮實做好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摸清底細,因人因地施策,開展旅遊產業扶貧、特色產業扶貧、轉移就業扶貧、科技教育扶貧、生態移民扶貧、醫療救助扶貧、兜底保障扶貧,提高扶貧實效,確保全市1050戶4167人脫貧,比省內要求提前2年率先完成脫貧任務。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堅持“一鎮三優”,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三年學前教育,加大公辦幼稚園建設,鼓勵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發展。到2020年,公辦幼稚園超過20所。確保每個鎮、每個農場有1所公辦園,全部在辦幼稚園達到合格標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利用溫泉中學原校址創辦瓊海市實驗中學,使所有高中學校達到省定的基本辦學條件標準,落實家庭困難高中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政策。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繼續提升“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各項指標,市職業學校主要辦學條件達到國家標準;加大廳市共建“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力度,支持市內大中專院校做大做強。實施“健康瓊海”工程。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全市的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藥品供應和醫療服務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加快推進東部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完善市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深化醫療制度改革,大力培養和引進一批醫療骨幹人才。規劃建設傳染病醫院。鼓勵社會辦醫。依法實施一對夫婦生育兩孩政策,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健全扶殘助殘服務體系。通過提質增效,進一步做好“安全水”、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和職業病防治工作。促進就業創業。緊密結合“網際網路+”,扶持和引導創客服務平台建設,促進創新創業。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實施好陽光工程、萬名農村中專生和青年職業農民培養計畫。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持續深入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引導和支持萬名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積極進行鄉村旅遊等各種創業嘗試,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圍繞全面創建文明城市,繁榮社會主義文化體育事業。增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入推進全民健身等文化惠民工作,加快規劃建設“瓊海市文化體育公園”。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等文化民生項目。打造“便民文化服務圈”,實現村級便民服務點全覆蓋。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畫。“十三五”期間,按照“保基本、廣覆蓋、多層次、有彈性、可持續”的要求,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失地農民保險制度。到“十三五”末,實現基金征繳率達到98%以上,養老金社會化發放保持達100%。新增保障性住房5200套,墾區(林區)棚戶區改造5200戶,農村危房改造9764戶。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體居民,讓全市人民民眾共享東部中心城市改革發展成果。
各位代表!瓊海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勇於爭先,敢於擔當,搶占發展先機,爭創發展新優勢,奮力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我們堅信,通過“十三五”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瓊海將奏響博鰲亞洲論壇第二樂章,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踐範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海南東部中心城市和全國人民嚮往的“文明、和諧、溫馨、宜居”的幸福之城!
三、2016年工作任務
今年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開好局、起好步,非常關鍵。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2%,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物價漲幅控制在3.5%以內;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指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2016年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積極申報中央投資項目24個,計畫爭取中央資金3.7億元;申報省重點項目23個,年度計畫投資50億元。完成博鰲亞洲論壇二期建設和博鰲機場建設,確保博鰲機場於今年3月底試運行。強力推進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項目服務建設,力爭在今年6月份完成一期“六路一廠”建設項目。全力推進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內各項目落地和建設,積極推進國家南海博物館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博鰲碧桂園、金灣、寶蓮城等項目建設。加大中國數碼港博鰲科技園、博鰲國際會展文化產業園區推進力度。抓好潭門海洋經濟產業園改造升級,大力發展臨港加工業和海洋新興產業。規劃建設博鰲臨空經濟區,爭取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落戶瓊海。啟動大路產業園區首期444.94畝用地徵收工作,年內爭取6個產業項目在園區落戶。全方位做好市土地收儲等工作,特別是重點抓好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博鰲國際機場通航產業園、文博高速公路、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瓊海段)等省、市重點項目的土地收儲工作。
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通過實施“網際網路+農業”、品牌農業等發展戰略,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在三大農業公園區域建設好各具特色、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熱帶水果和花卉基地,努力將我市建成全省優新水果、花卉生產大市、強市。大力發展優新蔬菜品種生產,穩定瓜菜面積和產量,2016年計畫種植冬季瓜菜14.5萬畝,總產40萬噸。進一步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大力實施畜禽養殖一體化工程,深化“公司+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生態漁業、遠洋漁業、增殖漁業、休閒漁業和三沙深水網箱養殖業。
提高有效供給能力,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打造全域5A級景區,不斷改善旅遊景區的基礎條件和服務設施。深度開發康體養生養老游、田園休閒遊、商務會議會展游等旅遊產品和精品線路,提高旅遊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大力度實現“2016年春節前省80%重點公共場所WiFi網路覆蓋,90%以上的公共場所4G信號覆蓋”。積極適應供給側改革要求,加快以大潤發購物廣場等為重點的主題商業項目建設;培育會展業龍頭企業,打造品牌會展;加快物流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加快房地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化解房地產庫存。創造新供給,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實施健康醫療等六大外來消費提升工程。
(二)著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推進志願服務和誠信建設制度化。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繁榮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打造一批有廣泛影響的精品力作。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健全文化活動場所,深化各類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鞏固和拓展“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堅守生態保護紅線,深入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強化水資源、河道采砂管理,堅決取締我市轄區內的非法采砂行為。切實抓好萬泉河流域、城市內河等重點區域、流域污染治理和重點行業標準化整治,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繼續加強海域、海岸線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規範填海造地和200米海岸線以內使用行為。推進和落實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的各項工作。
(三)著力抓好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
積極探索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機制。同步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多規合一”編制工作,為建設東部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探索制定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城鎮化投融資機制、農村宅基地制度、PPP模式等體制機制,規範拓展政府融資渠道,努力將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中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十三五”發展的大盤子。
繼續提升特色城鎮內涵,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一鎮一特色、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產業”發展思路,大力推進8個列為全省特色產業小鎮的建設,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力爭創建文明生態村103個。抓好市政重點工程項目和全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支撐經濟發展和服務民生。加強農村危橋、公路改造和管理養護等工作;投資3億元建設飲用水源萬泉河上游取水工程,推進10萬噸水廠二期工程建設,落實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建設等為民辦實事項目,力爭2016年城鄉同網供水覆蓋率達到78%;加快推進電網改造,推進東紅站等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順利完成;推進市生活垃圾焚燒廠第二生產線建設。
提升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平安瓊海”建設。找準薄弱環節和發力點,全力推進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和整治違法建築工作,以信息化建設套用為支撐,推行公共安全監控社會化運作,完善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城鄉監控一體化;探索實踐景區治安與旅遊執法的深度融合;提高城鄉綜合治理水平,深化社會治理和社會矛盾化解,強化實有人口、交通、出入境、海邊防、消防管理;繼續加強安全生產日常監管,在提升服務水平的同時確保全全,擦亮“平安瓊海”金字招牌。
(四)著力做好重點領域改革
不斷深化“多規合一”和行政審批制度等改革。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先行先試為突破口,對接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合理確定土地、岸線、島礁、海域、江河湖泊、地下資源等核心資源的開發規模、強度和時序,堅持“一張藍圖乾到底”。繼續推進我市政務服務標準化及公共交易平台建設,實施網際網路申報和全流程陽光審批,依託“一張審批網”實現全市三級全覆蓋,積極推進我市“三個清單”制度的實施,做好我市職權清理工作。對接省農墾體制改革,深化我市農墾改革工作。
深入推進農村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對被征地農民保障機制。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台。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健全耕地保護和補償制度。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促進農村信用社等涉農金融機構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與水平。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工程。強化落實目標責任制,以村為單位逐戶識別排查,不斷創新貧困人口識別標準。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優先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補助標準等,及時對新增的貧困家庭人口進行識別和應對。實現我市尚存貧困人口4167人全部精準脫貧,在全省率先完成脫貧目標。
全面提升教育和醫療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水平。繼續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開始新一輪薄弱學校改造、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建設好瓊海市特殊學校等項目。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瓊海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等建設工作;健全衛生應急管理體制,完善疾病監測網路,加快市疾控中心三級乙等標準化建設。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依法組織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大力推進文化體育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文化下鄉等活動,繼續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力爭承辦全省、全國性和國際級賽事。新建25家行政村文化室,新建10個村級籃球場,做好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工作,全面完成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繼續推進蔡家宅等重點文物維修工作,推進瓊海市文化體育公園等建設工程,鞏固我市的旅遊文化基礎。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承接省政府十個方面為民辦實事項目,做好貧困人口脫貧、對困難殘疾人口提供補貼服務、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改擴建公辦幼稚園、省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網路全覆蓋、建設農村公路、推進農村敬老院等場所建設、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治理、為困難民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實施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工作。加大就業扶持力度,確保每個失地農民家庭、零就業家庭和貧困家庭有1人以上就業,建成市養老中心和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實現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0%以上。
(六)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改進工作作風,加強依法行政。開展好“三嚴三實”等專題教育活動,加強公務員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大力精簡會議檔案,認真解決民眾普遍關心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將依法行政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準則,健全重大問題專家諮詢、聽證等制度。主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拓寬參政議政渠道,加大民主協商力度。
推進廉政建設。始終堅守清正廉潔的從政準則,加強政府廉政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精神,堅持不懈地整治“庸懶散奢貪”、“吃拿卡要拖”。著力解決一些幹部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形成敢於擔當、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新的藍圖引領新的征程,歷史賦予的使命艱巨而光榮。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加快推進東部中心城市建設,創建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實踐範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瓊海篇章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