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20日獄墊滲在儋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儋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張 耕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連同《儋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15年,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們以嚴和實的作風,全力以舉挨夜赴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實現了經濟社會穩步健康發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30.20億元,比上年增長7.9%,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3%、5.2%和11.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03億元,增長1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33億元,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48億元,增長10.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0元,分別增長7.6%和9.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0.2%;城鎮登記失業率2.12%。
抓項目促投資,經濟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活動,88個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07.27億元,119個歷年積余中央投資項目和36個年度新開工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白馬井、銀灘、海頭三個高鐵站及雪茄風情小鎮一期等14個項目建成使用。蘭洋、中和等8個特色產業小鎮列入美麗海南“百千萬”工程,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儋州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納入省“十三五”規劃盤子。
轉方式調結構,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積極培育“9大農產品”品牌,儋州蜜柚、儋州跑禁戶察陵海鴨蛋、儋州綠殼雞蛋等特色農業嶄露頭角,儋州粽子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加快木棠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王五農產品加工物流區前期工作,雙胞胎飼料、鋯鈦礦精選等一批項目有序入園,藍島水泥在三板成功掛牌,工業發展後勁充足。“東坡文化體驗之旅”活動初見成效,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全面開工,以旅遊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年接待過夜遊客158.2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07億元,分別增長17.2%和18.1%。夏日國際廣場、儋州迎賓館等商城酒店建成營業,10餘家企業進駐鼎尚網際網路產業孵化基地,金融、保險、郵電、通信等發展勢頭良好。
抓規劃強基礎,城鄉區域發展進一步協調。開展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市域“多規合一”實現與省域對接。那大城區建成美迎路、雅拉河路東段等市政道路,濱海新區開工建設濱海二道及其配套路網,東坡旅遊公路南段功能性通車,東坡文化旅遊區吉貝路、蘭洋溫泉度假區一期市政道路建成使用,大雅水廠加快建設,農村公路、農田水利、田洋整治、土地整理、電力改造等工程項目紮實推進。
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激發。積極穩妥推進機構改革,新設立生態環保局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清理行政審批事項121項,成立市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創新並聯審批機制,部門審批項目均在3天內完成。深化國企改革,完成白馬井鹽場改制關閉。深化農村改革,水利工屑艱達程運行管理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成立市林權管理服務中心。開展藍洋農場社會職能納入地方管理前期工作。啟動市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嚴守生態底線,生態環境優勢進一步彰顯。開展節能降耗考評和淘汰落後產能專項監察,督促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全年萬元GDP能耗下降5.7%、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2.1%。建成市污水處理二廠判酷擴建工程和6座鎮墟污水處理站、2座松濤水庫污染源處理站,推動5家大型養豬場建設廢水深度治理設施。建成8座鎮級垃圾轉運站。大力開展“綠化儋州”大行動,造林1.27萬畝。
著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財政投入民生49.03億元,占全市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總額的86%,比上年增長20.9%。其中:社會保障投入7.84億元,增長23%;教育投入14.8億元,增長42.2%;衛生計生投入6.31億元,增長14.9%。城鎮新增就業862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179人,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陵膠詢朵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肯潤譽合等參保率分別為98%、96.6%、96.3%和98.72%。建成市光榮院。八一中學列入省一級高中,市思源實驗學校被評為省級規範化學校,校園D級危房改造全面開工。西部中心醫院二期工程、市疾控中心實驗樓及市婦幼保健院業務用房開工建設,人口計生工作整體水平持續上台階。改擴建市文化中心,成功舉辦第六屆儋州國際馬拉松賽、第六屆儋州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兩賽”、第三屆雪茄文化旅遊節、第一屆熱帶農業科技成果博覽會等活動。
圓滿完成十件民生實事。20個農藥殘留免費檢測點建成使用;74.09公里民族地區農村“最後一公里”入村道路全面硬化;組織299名省管市管幹部開展“入農戶幫增收”活動,完成4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減少貧困戶2324戶,脫貧10144人;改造農村危房3700戶、城市棚戶區1390套;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標準統一提高到145元;給予三個民族鎮299名農村國小教師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補貼,給予中職學校在校生免學費3690人次,新建教師周轉宿舍133套,建成那大、王五、東成等3所公辦幼稚園,開工建設排浦、峨蔓等2所公辦幼稚園;建成20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3.56萬民眾飲水安全問題;超額完成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法律援助等任務。
加強社會治理,和諧穩定局面進一步奠定。深入開展“鐵拳行動”,重拳打擊“搶、毒、騙、黑、槍、賭、黃”等突出違法犯罪,全年偵破刑事案件1254起,打掉犯罪團伙89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556名。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和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行動”,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等重點部位環境衛生明顯改觀,拆除各類違法建築22.55萬平方米。完成“六五”普法工作。深入開展大下訪、大排查、大調處活動,落實72個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包案化解工作,全年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116起,化解1945起,調處成功率91.9%。
各位代表,2015年的順利收官,圓滿完成了“十二五”目標任務。五年來,儋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征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新步伐。
一是經濟總量快速擴張、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指標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55.6%、206.7%、293.8%、108.0%、76.6%和95.8%。接待過夜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分別比2010年增長215.5%和211.0%。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金錢龜之鄉”、“中國溫泉黑豬之鄉”、“2012年網民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文化旅遊城市”、“2012年亞洲金旅遊·最具發展潛力旅遊市”、“中國書法之鄉”等榮譽稱號。2015年2月,儋州正式升格為地級市。
二是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經濟質量不斷提高。三次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55.8:12.6:31.6調整為2015年的45.3:12.8:41.9。冬季瓜菜、熱帶水果、花卉苗木、雪茄菸葉、種桑養蠶、特種養殖、林下經濟、海洋漁業等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壯大,品牌化、產業化、電商化取得新進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205家。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超億元工業企業8家,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1%。恆大名都等一批房地產建成銷售,白雲哈瓦那等一批精品酒店、鼎尚時代廣場等一批綜合商城建成營業,廣百家等一批著名品牌進駐經營,光大銀行、交通銀行在儋設立支行。
三是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建成洋浦跨海大橋、中興大街西延線、濱海大道、粵海鐵路儋州站出口路市政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設施,完成11個“一鎮一街”項目,建成縣道砂土路和通村公路479.58公里,開通城鄉公交線路15條。新建改擴建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座,架設供電線路2731公里。完成防洪防潮堤工程4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51宗、農村飲水工程203宗。整治田洋11.86萬畝,整理土地7萬畝。實現市域通信全覆蓋、廣播電視村村通。
四是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發展活力逐步釋放。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環境不斷最佳化。實施國企改革,改制關閉8家國有企業,組建市文旅公司。實施農村綜合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全面展開。實施醫療衛生改革,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村衛生室新增25家、達140家。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惠民“一卡通”、“公務卡”、村財鎮管等財政制度改革,將三都鎮移交洋浦管理。堅持每年舉辦“兩賽”、每年開展旅遊、房地產、農產品“三大促銷”活動,成功引進恆大、香港豪德等一批大企業,五年新增私營企業3055家、個體工商戶13195戶。
五是生態保護不斷加強、環境質量保持優良。持續開展“綠化儋州”大行動,五年累計造林17.8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54.4%。持續加強污染治理,建成生態治理工程16個,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污水集中處理率均達到100%。持續實施清潔工程,農村改廁27443座,創建省衛生鎮1個、省衛生村97個,培育全國文明生態鎮村2個、省級文明鎮村10個、省級文明社區4個。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
六是社會事業全面繁榮、保障民生更加有力。五年財政累計民生投入192.76億元,占全市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的82.74%。全面辦成各項民生實事。新建3所中學,加強市職校及571箇中國小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建65所公辦幼稚園,創建26所省市級規範化學校。申報科技項目14個,獲得專利授權405件。建成行政村文體活動室66個、農家書屋282家、星級影院3家。建成西部中心醫院一期、公安監管醫院、市中醫院住院樓及門診樓、14家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和219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共為6807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人口計生工作整體水平良好。城鎮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累計10.18萬人。養老、醫療、工傷、生育累計參保83.44萬人次。建成經濟適用房6380套、廉租房854套,改造城市棚戶區2138戶、農村危房12357戶、水庫移民危房3280戶。4所敬老院和16家基本型農村幸福院建成使用,城鄉低保、醫療救助、救災救濟、扶殘助殘等工作有序開展。創新扶貧開發模式,農村貧困人口五年內從93692人減少到61884人。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湧現出李鬱林、牛開成、王金花、李昌女等全國道德模範和先進典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接受法律監督和公眾監督,規範政府依法行政行為,認真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信訪調解、綜治維穩、打擊犯罪、安全監管等工作嚴抓不懈,公共安全管理明顯加強,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的發展,成就顯著,令人振奮。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奮發圖強、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社會各界人士、各人民團體,向參與儋州建設的駐市單位、駐儋部隊、武警官兵、在外鄉友,向所有關心支持儋州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經濟結構不優、總量不大、質量不高,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影響社會穩定因素較多這“四大問題”依然突出;社會事業發展欠賬多,部分民眾在就業、就學、就醫、增收、安全飲水等方面仍然困難;城市文明程度還有待提高;部分黨員幹部能力素質與地級市的新要求、新標準還有一定差距;部分幹部作風不嚴不實,一些部門和領域“四風”問題不同程度存在,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措施解決。
“十三五”及2016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我市加快建成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重要時期。從國際國內形勢來看,外部發展環境有望總體保持和平穩定,但不穩定因素也在增多;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我們開拓發展新境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從全省發展大局來看,生態立省、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多規合一”等比較優勢進一步彰顯,為我們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提供了良好環境。從我市發展情況來看,隨著儋州升格為地級市,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加快建設,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紮實推進,城市和產業發展平台承載力不斷加強,後發優勢將更加明顯,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
根據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今後五年市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產業興市、文化強市、生態立市、依法治市不動搖,大力實施“一市雙城三區四地”發展戰略,認真落實“一抓四提高”戰略舉措,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儋州小康社會。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與全國全省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初步建成海南西部中心城市。主要目標是: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到2020年達335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5%,到2020年達2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到2020年達22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到2020年達106億元。
產業結構實現最佳化升級。三次產業比重到2020年調整為38:18:44。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27億元,年均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達60億元,年均增長15%,其中工業增加值23億元,年均增長14.5%;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48億元,年均增長8.7%。
城鎮化建設取得新突破。城鎮化率年均遞增1.4個百分點,城市空間布局明顯最佳化,城鄉區域發展進一步協調。
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高。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到2020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920元,比2010年增長2.7倍,年均增長7.8%。全市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森林覆蓋率55%以上,大氣、水體質量保持優良,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在省下達的計畫目標內。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
體制機制建設不斷健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突破,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顯提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政府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升。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深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力爭建成全國文明城市。
今後五年,我們要全面貫徹五個發展理念,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努力開創儋州發展新境界。
堅持創新發展,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堅持把創新擺在儋州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創業創新的優選新城。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紮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形成引領全市建設發展的“一張藍圖”。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創造“馬上就辦”的審批速度。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紮實推進戶籍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推進新一輪農墾改革,促進墾地融合發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成市屬地方國營農林場及政策性企業等改革。提升和轉換經濟成長動力。繼續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大生產領域、基礎設施和重點民生投入。強化提升消費的基礎作用,加快培育健康、信息、農業訂製等新型個性化消費。積極參與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謀求轉換和培育新的經濟成長動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廣轉化成熟的科技成果,大力引進實施重大科技項目。設立政府引導性產業基金,促進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研發投入。強化金融對創新驅動的支撐作用,探索“投、保、貸”的科技金融支持體系。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加快引進各領域急需緊缺的專門人才,積極培養使用本地人才。
堅持協調發展,構築結構最佳化的生產力布局。圍繞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實施“一市雙城三區四地”發展戰略。以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快那大城區、濱海新區建設,夯實北部濱海經濟區、中部綜合功能區、南部生態保護區產業基礎,建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基地、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基地、現代臨港工業基地、國際旅遊島旅遊度假目的地,壯大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儋州建設。加快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到2017年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推進8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夯實小鎮產業基礎,統籌改造提升各鎮墟基礎設施,建成100個宜居宜游美麗鄉村,促使1000戶農村居民轉化為“景區居民”。推進產業最佳化升級。抓好十二大產業上項目,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落實“海南國際旅遊島+”計畫,突出“海花島”、“東坡文化體驗之旅”兩大品牌,發展以東坡文化、蘭洋溫泉、光村雪茄、濱海度假、郵輪遊艇、體育休閒、鄉村休閒、健康養生、購物美食為主的現代旅遊業,帶動會展業發展,促進房地產業配套業態、提升價值。落實國家“網際網路+”行動計畫,發展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物聯網研發設計、服務外包、商貿物流等產業。落實“中國製造2025”計畫,完善儋州工業園“一園兩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強畜禽產品、水產品、綠色食品等加工業,發展信息產業製造、電子產品裝配、旅遊產品加工、手工藝品轉型升級等產業,依託洋浦港、白馬井中心漁港和將開工建設的儋州機場,積極發展臨港工業。調整農業種養結構,持續打造“9大農產品”品牌,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網際網路”、“農業+旅遊”、“農業+健康養生”等融合發展,促進傳統農業向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加強文化城市建設,大力開展文體設施建設,打響儋州調聲等本土文化品牌。實施“海洋強市”戰略,加快發展十大海洋產業,全面推進海產品加工、交易、倉儲物流等產業發展,使海洋產業成為儋州新的經濟成長點。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促進共同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我市“十三五”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綜合立體的“路網”、均衡協調的“水網”、保障有力的“電網”、通信暢通的“光網”、普及城鄉的“氣網”,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綠色發展,創建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範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低碳循環發展。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繼續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建設低碳園區、低碳企業、低碳社區。實現城鄉生產生活垃圾和污水達標處理排放。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可再利用資源回收使用。強化重點行業和公共機構節能。引導綠色低碳出行,倡導合理消費。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強化水體、大氣、土壤、灘涂等資源保護和污染治理,建立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統籌農村飲水安全、改水改廁、垃圾處理,推進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建立和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堅持開放發展,建設“一帶一路”重要口岸城市。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搶抓海南打造“一帶一路”倡議支點的機遇,提升儋州對外開放水平。積極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旅遊經濟圈。以海花島為依託,建設海花島郵輪港,爭取開闢赴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及地區旅遊航線。積極參與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建設。充分依託洋浦港口及產業政策優勢和熱科院的農業科技優勢,加強與東南亞、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合作。積極加強區域協作發展。強化與沿海沿邊發達地區、友好城市及大企業、大集團的交流合作,加快產業改造升級。加強與周邊市縣區的合作交流,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培育聯動發展的產業集群。開展“三大促銷”活動,加大對泛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區域宣傳行銷力度。
堅持共享發展,營造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全市廣大人民民眾享有更多獲得感。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三年攻堅脫貧、兩年鞏固提升”的要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實基礎設施、產業、務工、科技、旅遊、電商、教育文化、衛生健康、生態移民、社會保障兜底等十項措施,深入開展“入農戶幫增收”活動,使貧困戶年均收入達到省定脫貧線以上,並做到“兩不愁、三保障”,確保到2018年,全市6188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和鞏固提升,到2020年邁入小康社會。推進城市民族工作,讓少數民族民眾更好融入城市。拓寬民眾增收渠道。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市場評價要素貢獻並按貢獻分配機制。拓寬居民投資途徑,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進市民創業扶持計畫。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保障有就業能力的人實現充分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完善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社會慈善事業。建成西部救災儲備中心。大力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事業。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發展高等教育,支持發展特殊教育,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到2018年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到“十三五”末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深化公立醫療衛生綜合改革,強化基礎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建設,支持社會辦醫。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普及全民健身運動,建成市體育中心、文化館、檔案館、博物館。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節能減排控制在省下達的目標任務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是著力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圍繞建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基地,調減甘蔗種植面積5萬畝,擴大雪茄菸葉達5000畝、種植桑樹達6000畝、特種養殖達180戶、深海網箱達100口,建造大型漁船23艘,發展林下經濟。強化“9大農產品”品牌創建,2017年端午節前完成3000萬個儋州粽子產銷目標,進一步提升儋州紅魚等農產品加工規模和檔次。全面改造白馬井中心漁港及新英、海頭等漁港。推進農村電子商務項目建設,實現“網貨下鄉”與“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實施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地力改良提升、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重大病蟲害防治、秸桿綜合利用等五大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工程。發展精準設施農業,打造農業產業化基地。圍繞建設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基地,加快推進鼎尚網際網路孵化基地建設,開工建設雲月湖生態智谷、濱海網際網路產業園,積極服務東華軟體等網際網路企業加快發展,落實“網際網路十條”扶持政策,推動網際網路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圍繞建設現代臨港工業基地,加快完善儋州工業園“一園兩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那大信息產業園區、濱海新區高新技術園區,開工建設橡膠木深加工等項目,確保雙胞胎飼料、造新科技項目投產,力爭和生元飲料項目投產,拉長工業“短腿”。圍繞建設國際旅遊島旅遊度假目的地,全力推進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光村銀灘旅遊度假區、東坡文化旅遊區、蘭洋溫泉旅遊度假區、那大中國農業公園旅遊區等建設,開闢鄉村游、生態游、溫泉游、濱海游、農業觀光游等一批精品線路,開發一批本土特色旅遊商品,完善旅遊公路、旅遊廁所、智慧旅遊等服務設施。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建設望海國際廣場、萬國大都會廣場、那大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紅星美凱龍商城等項目,開工建設儋州海汽廣場、儋州澳門街、西部農貿市場等項目,策劃建設儋州國際會展中心、西環高鐵站商貿流通等項目,推進那大茶山、頭潭、前進農場農貿市場建設,升級改造紅旗、先鋒、海頭、白馬井、新州、中和、王五等一批農貿市場。促進金融、保險、郵政等行業發展。抓好重點項目建設。落實“三年滾動投資計畫”,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的規劃盤子。改進重點項目考核獎懲辦法,強化督察問責,確保90個市重點項目和21個省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新項目開工率、續建項目竣工率全面提升,年內完成投資133.9億元以上。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積極引進世界500強和行業100強企業在儋設立海南總部、研發中心、結算中心。
二是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路網”建設。那大城區推進雅拉河大道及其路網工程、雅拉西路、鏡湖路、國盛西路、建設北路、宏達路北段等市政道路建設,建成火車站站前廣場及周邊道路、科技南路、振興路等市政道路,打通一批“斷頭路”,改造一批城區破損道路,完善一批市政設施。濱海新區加快推進濱海二道工程、中央東路、濱緯二路、濱緯三路等道路建設。東坡文化旅遊區建成美洋線至東坡書院旅遊公路等項目。蘭洋溫泉旅遊度假區建成蘭洋路、溫泉路等市政道路。光村銀灘度假區加快建設園區路網工程,建設100公里縣道公路及連線路,改造東成至光村縣道。建成木棠工業區5公里園區道路及木棠大道,開工建設王五農產品加工物流區基礎設施。推進農村公路及危橋改造、珠碧江大橋、農村連通工程、城鄉汽車客運站等交通設施建設,做好三個高鐵站公交接駁工作,開通那大火車站客運。完成儋州機場項目前期工作。積極配合萬洋高速公路儋州段建設。強化“水網”建設。推進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小農水重點市(縣)、中小河流重點市(縣)、水庫移民區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續建6宗堤防工程,建成40宗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成濱海新區水廠,改造那大、蘭洋、木棠、光村等供水系統。整理土地7萬畝,整治田洋1.7萬畝。強化“電網”建設。建成大成至洛基220千伏一回線路、大成至西慶35千伏輸電線路、35千伏海港輸變電站、蘭洋110千伏變電站等工程。強化“光網”建設。推進重點公共場所安裝基站,全面解決光網建設存在問題,推進農村光網全覆蓋。加快“數字儋州”建設。強化“氣網”建設。配合環島高壓天然氣環網工程建設,促進城鄉燃氣推廣使用。
三是著力統籌城鄉規劃建設。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完成市域“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和依法實施。合理安排城市邊界,科學安排城鎮建設規模,注重城鎮風貌、建築高度、建築風格的設計和管控,加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和文化特色塑造,落實傳統村落和居民保護規劃。加快中和東坡文化風情鎮和蘭洋溫泉養生休閒小鎮建設,完善光村雪茄風情小鎮建設,建成蘭洋、大成、峨蔓、長坡等“一鎮一街”項目,統籌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逐步延伸到鎮村。提升、完善、建設木棠鎮鐵匠村,那大鎮力乍村、屋基村,大成鎮新營村、南吉村,和慶鎮美萬新村,中和鎮東坡村、天堂村,王五鎮新地村,南豐鎮馬嶺排村,蘭洋鎮南羅村等一批美麗鄉村,促進農村變景區。改造白馬井鎮及排浦鎮六個村莊。
四是著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平安城市、創業創新城市“一創五建”為載體,以“三大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把儋州全境作為旅遊景區來規劃建設,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重點整治“城中村”、城鄉結合部、鎮村(農場)衛生死角,全面整治車站、碼頭、農貿市場、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衛生。加快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城西城北片區垃圾收集轉運、糞便無害化處理等項目,啟動建設城市建築垃圾處理、農村存量垃圾治理等工程。農村改廁3000座。加強衛生防病防疫。開展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行動”。重拳打擊存量和新增違法建築,全面推進農村建設報建審批。做好濱海新區幸福家園安置區建設等工作。開展“公共秩序整治行動”。抓好公車、計程車、電動車管理及濱海新區三輪機車退市等工作,依法嚴懲超限超載。整治城市“六亂”和校園、醫院等重點場所周邊環境,加強城市“四化”建設,提升市容市貌檔次。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構建資源共享、信息分享平台。
五是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深化行政管理體制調整,推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組建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執法範圍延伸到鎮級。完善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村級便民服務室建設並同步實現網上審批,建立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深化國企改革,完成市乳膠廠等企業改制關閉,推進市屬地方國營5家農林場體制改革。做好墾區農場社會事務交接管理工作。深化農村、財稅等領域改革。加強與洋浦、熱科院、儋州墾區、三沙市及國際友城的務實合作,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積極引進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好企業、好項目。
六是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開展城鎮內河湖水污染專項治理行動。綜合整治松濤庫區儋州片區環境,治理南茶河、雅拉河、白馬河、騰根河、春江、珠碧江等河流,整治新英灣紅樹林保護區、新盈紅樹林濕地公園、鹽丁村古鹽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搞好各鎮污水收集和處理,治理畜禽養殖污染,嚴厲打擊海上傾倒垃圾違法行為,建設濱海新區污水處理廠、蘭洋污水處理廠、市第二污水處理廠管網等工程。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加強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建築施工和道路揚塵治理,抓好生物質顆粒替代燃煤鍋爐、黃標車淘汰等工作。開展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健全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重拳打擊違法排污、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和測土施肥,加強耕地修復與治理。開展礦產資源開採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礦區生態修復和自然保護區建設,搞好河道采砂總體規劃,嚴厲打擊盜挖河砂違法行為。開展“綠化儋州”大行動。推進銀河公園、雲月湖公園、儋陽森林公園、南茶公園、濱海新區大橋公園、濱海公園及一批鎮級公園建設,建成城市綠廊20公里以上,造林1萬畝以上,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2%,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4.6%。創建文明生態村56個、小康環保示範村5個、生態鎮1個。
七是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完善項目配套條件。破解項目用地、用海、用林、用電、用水、資金等制約,全面解決項目遺留的拆遷清表問題。按照“以產促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思路,在項目聚集區配套建設周轉房、商業街、購物中心、金融網點、郵政快遞等服務設施。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建立企業扶持基金,落實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政策,加強政銀企對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告別陋習、崇尚文明”大行動,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整頓信用秩序,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共享的信用體系。加強網路文明建設,淨化社會環境。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開展“七五”普法活動,強化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和法律援助,營造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切實解決民眾合理合法訴求,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深化“平安儋州”創建活動,持續開展“鐵拳行動”,強力打擊“兩搶一盜”、電信網路詐欺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大公共安全設施建設和管理投入力度,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切實維護儋州社會穩定。
八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啟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攻堅工作,全面開展標準化學校和規範化學校建設,全面消除中國小D級危房,開工建設西部中學、市職業技術學校,謀劃創辦儋州網際網路學院。抓好“一城二館三中心”建設和文化惠民服務工作,建成那大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建設若干個調聲廣場,創新辦好“兩賽”、雪茄文化旅遊節及首屆“開漁節”。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西部中心醫院二期、市婦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業務用房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濱海新區醫院。全面落實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實現新增城鎮就業86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10000人。促進全民參保登記、被征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出台機關事業單位自聘人員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建成西部殯儀中心。落實“菜籃子”責任制,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市場菜價。
加強外事僑務、檔案方誌、民族宗教、防災減災、應急管理、關心下一代等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工作,支持駐市機構依法履行職責,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聯誼會開展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切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要推進扶貧開發,確保全市20810名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二要資助一批公益性或非盈利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為450名精神殘疾人提供免費常規服藥,為3788名低保殘疾對象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為8709名困難殘疾人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三要改造農村危房4300戶、城市棚戶區1236戶、墾區危舊房775戶、國有工礦棚戶區243戶,確保6554戶城鄉居民有質量合格、經濟適用的安全住房。四要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3所,新增學位1080個;給予中職學校在校生全免學費,引進一批中國小優秀校長3人和骨幹教師29人;加強與省外名校交流與合作,選派優秀教師前往廣州執信中學跟班學習;培訓邊遠鄉村教學點教師800名。五要對全市1個行政服務大廳、5個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和7個文化體育場館公共活動區等公益性重點公共場所組織WiFi網路建設。2016年年底前實現全覆蓋。六要完成通往30個自然村的農村公路建設。七要建設55個行政村文體活動室。全市1個職業藝術表演團體送戲下鄉演出36場。八要治理城鄉環境衛生。新建和改建旅遊廁所17座,其中新建15座、改建2座。改擴建儋州污水處理廠,預計新增污水處理規模1.5萬噸/日,新增污水配套管網18.7公里。對2124輛提前淘汰的黃標車實施補貼。九要為困難民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為困難民眾和農民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50件。提供免費法律援助諮詢2200人次。十要實施農民小額貸款貼息。通過財政貼息撬動全市發放50萬元以下農民小額貸款24167萬元,其中,10萬元以下農民小額貸款8678萬元。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實現“十三五”宏偉藍圖,政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必須增強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打造一支思想解放、奮發有為、幹事創業、清正廉潔的幹部隊伍,推動儋州跨越發展。
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政府職能,落實“三重一大”議事規則,執行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聽證評估等制度,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推進綜合執法。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重視輿論監督、公眾監督。
切實提高行政效能。開展“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動。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行電子公文和無紙化辦公,實施網上審批。全面實施政府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建立健全考核體系,對濱海新區和儋州工業園“一園兩區”實行“以畝產效益論英雄”的考評,對各鎮實行經濟指標、扶貧開發等考評,對各單位、各部門實行相應考評。
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和市委市政府二十二條規定,深入踐行“三嚴三實”,堅決反對“四風”。繼續開展“行業(鄉鎮)突出問題整治年”和“城鄉互聯創先爭優”活動,整治“庸懶散奢貪”、不幹事不擔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和“咬著乾”、“馬上辦”的作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
打造清正廉潔政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落實“兩個責任”、“一崗雙責”。推進財政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嚴控一般性支出,推進公務消費、公車改革,降低“三公”經費支出。加強惠農資金、行政審批、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監管,對重點項目建設、財政資金安排、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實行監察、審計全程監督。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
各位代表,儋州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肩負著今後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崇高使命,肩負著省委省政府的厚望、廣大人民民眾的期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為加快打造繁榮昌盛、環境優美、文明和諧、人民富裕的新儋州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名詞注釋:
1.“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
2.“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3.“一市雙城三區四地”:即海南西部中心城市,那大城區和濱海新區“雙城”,北部濱海經濟區、中部綜合功能區及南部生態保護區“三區”,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基地、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基地、現代臨港工業基地及國際旅遊島旅遊度假目的地“四地”。
4.“一抓四提高”:即抓作風建設,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文化品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5.美麗海南“百千萬”工程:即100個特色產業小鎮、1000個美麗鄉村、10000戶景區居民。
6.8個特色產業小鎮:即白馬井古漁港風情小鎮、蘭洋溫泉養生休閒小鎮、木棠網際網路創藝小鎮、中和東坡文化風情小鎮、光村雪茄風情小鎮、王五現代物流小鎮、南豐特色生態農業小鎮、八一軍墾風情小鎮。
7.“十二大產業”:即網際網路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低碳製造業、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服務業、醫療健康產業、會展業、海上油氣開發及相關產業鏈、生物製藥業、旅遊產業、房地產業、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
8.“9大農產品”品牌:即儋州粽子、儋州紅魚、儋州地瓜、儋州木瓜、儋州香芋、儋州蜜柚、儋州黃皮、儋州跑海鴨蛋、儋州綠殼雞蛋。
9.十大海洋產業:即海洋旅遊業、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物流運輸、海洋現代服務業、海洋信息業、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裝備製造業。
10.儋州工業園“一園兩區”:即儋州工業園的木棠工業區和王五農產品加工物流區。
11.“一城二館三中心”:即儋州故城,民眾藝術館、博物館(儋陽樓新館址),西部體育中心、儋州西洋棋培訓中心、綜合性文體服務中心。
12.“兩不愁、三保障”:即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13.城市“六亂”、“四化”:“六亂”即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拉亂掛、亂貼亂畫、亂扔亂吐。“四化”即綠化、亮化、硬化、美化。
產業結構實現最佳化升級。三次產業比重到2020年調整為38:18:44。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27億元,年均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達60億元,年均增長15%,其中工業增加值23億元,年均增長14.5%;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48億元,年均增長8.7%。
城鎮化建設取得新突破。城鎮化率年均遞增1.4個百分點,城市空間布局明顯最佳化,城鄉區域發展進一步協調。
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高。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到2020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920元,比2010年增長2.7倍,年均增長7.8%。全市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森林覆蓋率55%以上,大氣、水體質量保持優良,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在省下達的計畫目標內。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
體制機制建設不斷健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突破,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顯提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政府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升。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深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力爭建成全國文明城市。
今後五年,我們要全面貫徹五個發展理念,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努力開創儋州發展新境界。
堅持創新發展,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堅持把創新擺在儋州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創業創新的優選新城。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紮實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形成引領全市建設發展的“一張藍圖”。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創造“馬上就辦”的審批速度。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紮實推進戶籍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推進新一輪農墾改革,促進墾地融合發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完成市屬地方國營農林場及政策性企業等改革。提升和轉換經濟成長動力。繼續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大生產領域、基礎設施和重點民生投入。強化提升消費的基礎作用,加快培育健康、信息、農業訂製等新型個性化消費。積極參與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謀求轉換和培育新的經濟成長動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廣轉化成熟的科技成果,大力引進實施重大科技項目。設立政府引導性產業基金,促進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研發投入。強化金融對創新驅動的支撐作用,探索“投、保、貸”的科技金融支持體系。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加快引進各領域急需緊缺的專門人才,積極培養使用本地人才。
堅持協調發展,構築結構最佳化的生產力布局。圍繞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實施“一市雙城三區四地”發展戰略。以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為目標,加快那大城區、濱海新區建設,夯實北部濱海經濟區、中部綜合功能區、南部生態保護區產業基礎,建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基地、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基地、現代臨港工業基地、國際旅遊島旅遊度假目的地,壯大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儋州建設。加快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到2017年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推進8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夯實小鎮產業基礎,統籌改造提升各鎮墟基礎設施,建成100個宜居宜游美麗鄉村,促使1000戶農村居民轉化為“景區居民”。推進產業最佳化升級。抓好十二大產業上項目,促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落實“海南國際旅遊島+”計畫,突出“海花島”、“東坡文化體驗之旅”兩大品牌,發展以東坡文化、蘭洋溫泉、光村雪茄、濱海度假、郵輪遊艇、體育休閒、鄉村休閒、健康養生、購物美食為主的現代旅遊業,帶動會展業發展,促進房地產業配套業態、提升價值。落實國家“網際網路+”行動計畫,發展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物聯網研發設計、服務外包、商貿物流等產業。落實“中國製造2025”計畫,完善儋州工業園“一園兩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強畜禽產品、水產品、綠色食品等加工業,發展信息產業製造、電子產品裝配、旅遊產品加工、手工藝品轉型升級等產業,依託洋浦港、白馬井中心漁港和將開工建設的儋州機場,積極發展臨港工業。調整農業種養結構,持續打造“9大農產品”品牌,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網際網路”、“農業+旅遊”、“農業+健康養生”等融合發展,促進傳統農業向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加強文化城市建設,大力開展文體設施建設,打響儋州調聲等本土文化品牌。實施“海洋強市”戰略,加快發展十大海洋產業,全面推進海產品加工、交易、倉儲物流等產業發展,使海洋產業成為儋州新的經濟成長點。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促進共同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我市“十三五”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綜合立體的“路網”、均衡協調的“水網”、保障有力的“電網”、通信暢通的“光網”、普及城鄉的“氣網”,為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實現“十三五”宏偉藍圖,政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必須增強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打造一支思想解放、奮發有為、幹事創業、清正廉潔的幹部隊伍,推動儋州跨越發展。
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政府職能,落實“三重一大”議事規則,執行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聽證評估等制度,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推進綜合執法。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重視輿論監督、公眾監督。
切實提高行政效能。開展“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動。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行電子公文和無紙化辦公,實施網上審批。全面實施政府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建立健全考核體系,對濱海新區和儋州工業園“一園兩區”實行“以畝產效益論英雄”的考評,對各鎮實行經濟指標、扶貧開發等考評,對各單位、各部門實行相應考評。
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和市委市政府二十二條規定,深入踐行“三嚴三實”,堅決反對“四風”。繼續開展“行業(鄉鎮)突出問題整治年”和“城鄉互聯創先爭優”活動,整治“庸懶散奢貪”、不幹事不擔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和“咬著乾”、“馬上辦”的作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
打造清正廉潔政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落實“兩個責任”、“一崗雙責”。推進財政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嚴控一般性支出,推進公務消費、公車改革,降低“三公”經費支出。加強惠農資金、行政審批、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國有資產產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監管,對重點項目建設、財政資金安排、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實行監察、審計全程監督。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
各位代表,儋州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肩負著今後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崇高使命,肩負著省委省政府的厚望、廣大人民民眾的期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為加快打造繁榮昌盛、環境優美、文明和諧、人民富裕的新儋州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名詞注釋:
1.“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
2.“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
3.“一市雙城三區四地”:即海南西部中心城市,那大城區和濱海新區“雙城”,北部濱海經濟區、中部綜合功能區及南部生態保護區“三區”,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基地、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基地、現代臨港工業基地及國際旅遊島旅遊度假目的地“四地”。
4.“一抓四提高”:即抓作風建設,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文化品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5.美麗海南“百千萬”工程:即100個特色產業小鎮、1000個美麗鄉村、10000戶景區居民。
6.8個特色產業小鎮:即白馬井古漁港風情小鎮、蘭洋溫泉養生休閒小鎮、木棠網際網路創藝小鎮、中和東坡文化風情小鎮、光村雪茄風情小鎮、王五現代物流小鎮、南豐特色生態農業小鎮、八一軍墾風情小鎮。
7.“十二大產業”:即網際網路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低碳製造業、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服務業、醫療健康產業、會展業、海上油氣開發及相關產業鏈、生物製藥業、旅遊產業、房地產業、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
8.“9大農產品”品牌:即儋州粽子、儋州紅魚、儋州地瓜、儋州木瓜、儋州香芋、儋州蜜柚、儋州黃皮、儋州跑海鴨蛋、儋州綠殼雞蛋。
9.十大海洋產業:即海洋旅遊業、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海洋生物醫藥、海洋物流運輸、海洋現代服務業、海洋信息業、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裝備製造業。
10.儋州工業園“一園兩區”:即儋州工業園的木棠工業區和王五農產品加工物流區。
11.“一城二館三中心”:即儋州故城,民眾藝術館、博物館(儋陽樓新館址),西部體育中心、儋州西洋棋培訓中心、綜合性文體服務中心。
12.“兩不愁、三保障”:即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13.城市“六亂”、“四化”:“六亂”即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拉亂掛、亂貼亂畫、亂扔亂吐。“四化”即綠化、亮化、硬化、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