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2月15日在儋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儋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朱洪武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6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面對強颱風等自然災害,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以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為目標,以“一創五建”為抓手,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踐行發展新理念,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圓滿完成了市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綜合經濟實力穩步提升。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58.78億元,比上年增長7.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4億元,增長3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2.47億元,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163.58億元,增長25.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4%和9.7%。
消費需求實現平穩增長。繼續貫徹落實穩增長、促消費的各項政策措施,全市消費品市場穩中有升。2016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37億元,比上年增長9.9%,比年初預期目標高0.4個百分點。從城鄉區域看,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8.36億元,比上年增長9.8%;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8.01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城鄉消費保持穩定增長,農村消費品市場發展快於城鎮。從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11.49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商品零售64.88億元,比上年增長9.8%。
脫貧攻堅工作首戰告捷。2016年,全市投入扶貧資金6.99億元,共實現脫貧17088人。建成飲水安全工程49宗,解決145個自然村6.02萬人(其中貧困戶1238戶共5982人)飲水難問題;硬化11個行政村村路96公里,解決了6547戶3.28萬人(其中貧困戶1340戶共6503人)行路難問題。在國家考核評估組對我市抽樣檢查評估中,民眾滿意度較高。
重大項目建設強力推進。2016年我市圍繞省政府“服務社會投資百日大行動”25項舉措,健全完善項目建設目標管理責任制,強力推進項目建設。21個省重點項目,年度計畫投資106.2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46.54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137.98%,其中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儋州商貿物流園等項目超額完成投資任務;西部中學、西部中心醫院二期等6個新建項目全部開工建設。90個市重點項目,年度計畫投資133.95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72.2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128.6%,火車站站前廣場、儋州黃岡實驗學校”等31個新建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產業結構最佳化成效明顯。2016年,我市貫徹落實省委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圍繞十二大產業謀劃項目,投入市級資金48.42億元支持產業結構調整,一、二、三產業結構為45.6:12.1:42.3,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熱帶高效農業方面,全市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171.83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共調減5萬畝低產甘蔗發展熱帶高效農業,特色化、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趨勢漸明顯,形成了儋州粽子、紅魚、蜜柚、跑海鴨蛋等九大農產品品牌。工業方面,全市工業總產值51.49億元,比上年增長5.4%;實現工業增加值11.74億元,比上年增長4.3%,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超億元工業企業6家。網際網路產業方面,出台“網際網路十條”扶持政策,已有東華軟體等94家企業進駐鼎尚網際網路產業孵化基地,計畫投資250億元的海南啟迪科技城項目首期500畝開發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木棠鎮入選全省“網際網路+農業”試點小鎮。旅遊業方面,旅遊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以“海花島旅遊綜合體”為龍頭的一批旅遊產業項目加快推進,東坡文化體驗之旅、雪茄文化旅遊節等系列活動初步形成品牌,全域旅遊創建邁出可喜步伐,全年接待過夜遊客181.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6%;旅遊總收入12.63億元,比上年增長14.1%。房地產業方面,認真落實省政府“兩個暫停”調控政策,全年去庫存總計294萬平方米,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被省政府調整至“雙限”市縣行列之外。金融業方面,全年銀行業共實現利潤4.56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比上年增長17.9%、4.6%,較好支持了經濟社會發展。
創新發展動力不斷增強。一年來,市政府堅持改革創新,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市委確定的改革任務,精準發力,較好拓展了儋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多規合一”改革方面,完成市域“多規合一”總體規劃編制並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建立了全市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確立了“一張藍圖乾到底”的總體目標。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改革方面,多方籌措資金28.04億元建設城鎮主要基礎設施;加大產城融合,推進中和東坡文化、光村雪茄等特色風情小鎮建設;採取“小棚改+大配套”方式,推進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等12個片區改造,全年城鎮化率達到51.26%,比上年提高4.53個百分點。“放管服”改革方面。制定投資項目3日限時審批、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下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等管理規定,加快了項目前期工作進度;建設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實現與省交易平台聯網;編制行政權力事項3511項、事中事後監管事項313項、公共服務事項201項,全部對外公布;編制“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事項84項並對外公布,全年市場監督執法抽查比例達82%,行政執法抽查比例達75%。城市公立醫院綜合試點改革方面,制定實施方案和19個配套檔案,在西部中心醫院等4家市級公立醫院,實施管辦分離、確保醫院運營自主,取消藥品加成、建立合理補償機制,複合型付費、提高醫保保障績效,重心下移、構建分級診療服務模式等改革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推進其他各項改革方面,完成了墾區學前教育、醫療衛生機構等社會管理職能移交地方管理工作,藍洋居正式掛牌成立。機構改革不斷深入,清理一批議事協調機構,新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局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積極穩妥推進全市249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為促進公益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財稅改革穩步推進,認真落實“營改增”和資源稅改革舉措,完善預算管理、預算決算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等制度,加大財政支出績效考核力度和財政信息公開力度,進一步提高了財政管理水平。
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2016年全市投入資金56.44億元用於社會民生事業建設,占全市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總額的90.7%,高出全省水平14.7個百分點。完成年度十大為民辦實事事項。教育方面,成立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指揮部,調整全市學校布局,開工建設西部中學,較好完成了年度改薄、D級危房改造、“三通兩平台”信息化建設任務;督促各學校規範辦學行為,整頓後勤管理薄弱環節;組織教師教學水平測試,對確實不能勝任的280人進行轉崗;引進南開大學附屬中學與市一中合作辦學,與海南大學共建熱帶農林學院,與清華啟迪開展培訓合作,進一步提升了全市教育管理水平。文化體育方面,完成55個村(社區)文體活動室建設,文化惠民、民眾性“文體”活動有序開展;那大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繼續舉辦海南儋州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海南儋州國際馬拉松賽等重大賽事,影響力日益擴大;瓊崖縱隊總部舊址紀念館建成並對外開放,建立儋州調聲傳承基地和基層文化活動基地示範點,啟動古鹽田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邁出可喜步伐。社會保障方面,全年投入資金7.54億元。城鎮新增就業8362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8筆,總計2112萬元,帶動就業1038人;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工傷、生育累計參保分別為13.05萬人次、11.32萬人次、5.81萬人次和5.87萬人次,城鎮居民醫療和養老保險參保分別為17.59萬和26.78萬人次,將73.54萬人城鄉居民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每人每年由380元提高至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由40元提高至45元;改造城市棚戶區1236套、農村危房改造7486戶,佳華小區經濟適用房項目榮獲年度廣廈獎。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完成15家標準化衛生院和218家衛生室建設,加快建設西部中心醫院二期、市疾控中心實驗樓及市婦幼保健院業務用房;完成完善了11個整體推進脫貧村衛生室建設;全年無重大傳染病發生,民眾滿意度不斷提高;認真實施國家全面兩孩政策,持續開展人口性別比偏高等綜合治理,計生工作水平穩步提升;加大高級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力度,著力解決老年鄉村醫生生活保障問題,為符合政策的535名老年鄉村醫生髮放生活、養老等補助191萬元。
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推進。2016年我市共投入3.26億元用於違法建築、城鎮內河(湖)水污染等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整治違法排污企業11家,完成省下達淘汰1206輛黃標車的目標任務,登記入庫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728個;開展松濤水庫流域範圍內的29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南豐鎮松門村委會及河道清淤等5個工程項目建設;開展林業生態修復行動,累計造林3400畝,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6%、綠地率達34.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8平方米;建成那大鎮石屋村委會、大成鎮新營村委會等14個美麗鄉村,建成和慶鎮木排村委會木排村、新州鎮大屯村委會小屯村等58個文明生態村,文明生態村個數占自然村總數的75%;大力實施“清潔工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人居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一創五建”活動成績突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明顯,重點打擊整治“搶、毒、騙、黑、槍、賭、黃”等突出違法犯罪行為,尤其在打擊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抓獲電信詐欺犯罪嫌疑人1093名,打掉地域性犯罪團伙221個,偵破案件880起,繳獲贓款664萬元,凍結贓款967萬元,得到公安部肯定;大力整治城市“六亂”,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6000份,取締占道經營、流動攤點3300處,清理亂堆亂放、亂停亂擺2萬餘處。安全生產工作實現“雙下降”,共發生各類事故215起,死亡49人,比上年分別下降43.3%、18.3%,安全生產多項指標都在省下達的控制指標範圍之內;連續兩屆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一年來,市政府堅持“打鐵還須自身硬”,緊緊圍繞“從嚴管黨治黨”的要求,加強學習,立根固本,著力打造人民滿意政府。依法行政方面,成立市政府法律顧問室,聘任3名律師擔任顧問,加強對政府涉法事務的處理;開展行政執法人員輪訓,有128名新上崗人員獲得省政府頒發的行政執法證書;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全年市法制辦出具法律審核意見書115份、法律意見書98件,向省政府報備規範性檔案27件;全年受理行政複議案件43宗,出庭應訴101宗,勝訴率87%,行政複議質量、應訴能力進一步提升。科學決策方面,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所有“兩重一大”問題都提交政府常務會討論,並及時向市委匯報;嚴格按照分工負責原則,保證班子成員權責一致,分工不分家、補台不拆台;自覺接受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重大政策出台前,認真聽取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的意見,辦理人大建議66件、政協提案613件;把握好權力的公共性和普惠性功能,在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中積極問政於民。落實“兩個責任”方面,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各項決策部署,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督查;持續開展“四風”問題專項整治、黨風政風行風社會評價活動;堅持提醒談話制度,全年談話527人次,發提醒簡訊10萬餘條;受理民眾來訪來信454件,了結385件;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全年給予政紀處分83件86人。
此外,應急管理、防震減災、質量監督、食品藥品監管、市場秩序整頓、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史志、氣象人防、新聞廣電、全民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建設、關心下一代等各項工作均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經受住了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和重大自然災害頻發的嚴峻考驗,取得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長足進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奮發圖強、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向參與儋州建設的駐市單位、駐儋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儋州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經濟結構不優、總量不大、質量不高,發展不協調、不平衡;支柱性產業培育不夠,核心競爭力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社會事業發展欠賬多,部分民眾在就業、就學、就醫、增收、安全飲水等方面仍然困難;城市文明程度還有待提高;人才資源緊缺,部分黨員幹部能力素質與地級市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些部門和領域“四風”問題不同程度存在,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等等。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勇於面對,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和省第七次黨代會召開之年,是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部署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中央歷次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增速提質工作總基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一市雙城三區四地”發展戰略,以“一創五建”為總抓手,重點聚焦七大產業發展,實施發展實體經濟和培育主導產業雙輪驅動,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全力深化改革開放,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最佳化生態環境和發展環境,努力把儋州打造成為帶動周邊、輻射西部區域的中心城市。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節能減排控制在省下達的目標任務以內。實現2.7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擴投資上項目強化消費拉動,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著力發揮投資穩增長、補短板和調結構的關鍵作用,建設一批生產性強、有長期稅源、綜合效益好、對我市發展具有長遠影響的重點項目。著力發揮儋州西部中心城市集聚作用,拓展多層次、個性化消費需求渠道及其產品,促進消費市場繁榮活躍。
擴投資上項目方面,2017年全市計畫省市重點項目118個,總投資199.5億元(比2016年增加65.6億元,增長49%)。按投資主體分:政府投資項目66個,計畫投資41.7億元;社會投資項目49個,計畫投資157.8億元,增加投資64.1億元。重點推動南海雲都、啟迪科技城等項目按時開工建設;確保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及對岸配套工程、農村公路“六大工程”、海南西部中心醫院二期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畫;建成儋州書畫院、儋州萬通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加快推進儋州機場、“雙城”PPP基礎設施等項目前期工作。
強化消費拉動方面,最佳化城市商業綜合體布局,加快推進海花島旅遊綜合體、豪德森達商貿物流城、萬通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等商業街區和商貿流通領域項目建設。加快物流配送、快遞業發展,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快捷通道,進一步拓寬城鄉消費市場。開展旅遊、房地產等精準行銷,鼓勵行業、商家開展“促銷月”,交易品展示會或利用節慶、網路等方式促銷。在金融保險、交通通訊、醫療衛生、養生養老、文化體育、餐飲批發諸多領域創新供給,挖掘消費潛能,培育信貸消費、租賃消費等新型消費業態,提高消費質量,培育消費新熱點。適應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升級的趨勢,積極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加快自駕車、房車營地等建設。
(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儋州產業升級版。
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十二個重點產業部署,結合我市自然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聚焦七大產業,按照“三年成形、五年成勢”目標,精準培育發展新動能。
培育發展七大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方面,進一步調精做優農業產業結構,調減甘蔗等低效作物4.2萬畝,加快發展雪茄菸葉、種桑養蠶、蜜柚等熱帶高效作物以及靈芝、牛大力等林下經濟作物。繼續抓好農業品牌建設,推進農業“三品一標”工作,做大做強儋州粽子等九大農產品品牌。通過政府搭台、聯合科研機構和金融平台、農業龍頭企業的模式,共同打造各鎮產業基地。旅遊業方面,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點、線、面”全方位推進,打造全天候、全域旅遊目的地,建設海南西部旅遊中心城市。繼續重點打造海花島旅遊綜合體旅遊和“東坡文化體驗之旅”常態旅遊品牌,推進海花島旅遊綜合體、東坡文化旅遊區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依託海花島旅遊綜合體,謀劃壯大會展業、文化產業,推動旅遊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網際網路產業方面,繼續推進鼎尚網際網路產業城建設,強化其創業孵化功能。加快南海雲都項目建設,完善政務信息資源體系,建立城市基礎資料庫,構建“雲上政務”、“雲上生活”、“雲上特區”、“平安儋州”雲平台。加快海南啟迪科技城項目建設,將科技城打造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布局的科技創新前沿基地。健康養生產業方面,依託蘭洋溫泉資源,以溫泉、養生、醫療度假為核心,啟動溫泉公園、溫泉療養院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流的溫泉醫療養生度假區,發展以回歸自然、放鬆身心、溫泉療養、溫泉保健等為調養手段的健康養生業態。新型工業及海洋經濟產業方面,積極發展農產品、海產品和旅遊工藝品等加工工業,打造知名品牌和企業。在木棠工業園區籌劃建設生態環保產業園,重點發展環保裝備製造和材料處理加工、新型能源設備製造等,引進和培育信息裝備製造。繼續推進白馬井中心漁港、泊潮漁港、新英漁港等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發揮中心漁港的港口經濟功能,發展壯大海洋產業。現代商貿物流業方面,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摸清物流成本,把電商與物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重點在那大、白馬井、王五等鎮籌劃設立西部商貿物流交易中心。以豪德商業城為中心,建立西部小商品商貿批發交易中心;利用環島高鐵、海花島旅遊綜合體優勢,在白馬井鎮籌劃設立海南特產產品西部批發交易中心;利用傳統優勢,在白馬井中心漁港籌劃設立面向東南亞的邊貿中心;在王五農副產品加工物流園區設立西部農產品批發交易中心;籌劃設立西部建材批發交易中心、汽車交易中心和農資供銷批發交易中心等。文化教育體育產業方面,編制完成《儋州市“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空間類2015—2030)。落實文化產業政策,促進文化產業與其它產業發展的融合。政企聯動搭建平台,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充分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組織好2017年海南儋州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和西洋棋公開賽、海南儋州國際馬拉松賽等賽事,努力把賽事打造成知名度高、公眾參與度廣、市場運營良好的體育品牌。
強化措施保障項目落地。堅持“一個主導產業、一個牽頭領導、一個工作小組、一個優惠政策”的工作機制,拓展產業發展渠道。以“引龍頭、帶配套”和“抓配套、引龍頭”方式,開展精準招商、集團化、體系化招商,營造全域招商、全員招商、全面招商的良好氛圍。打破產業資本邊界、產業組織邊界、產業單位邊界,實行三次產業之間的資金、人才、資源、生產組織形式的互聯互通,實現融合式發展。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潛能,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網際網路+”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
(三)以“多規合一”為引領,統籌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嚴格執行省政府批覆我市的《儋州市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創新完善規劃體系,建立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為龍頭、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為支撐的規劃體系,把省市不同層面和定位的區域規划進行細化、融合、落實。
推進“雙城”協調發展。以產城融合為主要途徑,加快實現就近就地城鎮化,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健全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制度,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人口落戶城鎮。繼續完善“雙城”基礎設施、旅遊服務設施及產業基礎設施等建設,實現濱海新區、那大城區聯動快速發展,以“雙城”輻射帶動周邊鎮域統籌發展。全力推進中和、白馬井等8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實現一鎮一業,夯實小鎮產業基礎,統籌改造提升各鎮墟基礎設施、生活環境、住房條件等,實現全年戶籍城鎮化率達到54%。
統籌推進農村發展。基本完成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儘快使土地資產轉化為產業資金,提高農業農村的籌資水平,讓土地經營權證、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證、農村不動產權證能夠在金融機構抵押,在市場上交易。圍繞各鎮主導產業,培育村一級的主導產業,為建設美麗鄉村夯實經濟基礎。努力挖掘村莊特色,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建設一批“一村一品”的特色村。通過1-2年的努力,規劃建成100個美麗鄉村,2017年重點抓好那大鎮僑南村、和慶鎮美萬村等9個美麗鄉村建設。有序組織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做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畫,增加農民收入。2017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85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1萬人、困難人員再就業10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和高校畢業生見習崗位各200個。
(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踐行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切實抓好社會綜合治理。深入開展“一創五建”工作,力爭實現創建全省文明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目標。繼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進行環衛工作一體化改革,推進城鄉保潔、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污水治理工作邁上新台階,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評審。做好創建雙擁模範城有關工作。深入開展打擊網路電信詐欺、打黑除惡、禁毒禁賭和“兩搶一盜”等專項行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及安全生產工作,啟動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考核末位問責制,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政府應急能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教育方面,舉全市之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攻堅工作,一手抓布局調整和標準化學校建設,一手抓教師隊伍管理和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為2018年順利通過省和國家驗收奠定基礎。建設市幼稚園和排浦、木棠、峨蔓、中和、南豐等5所鎮中心幼稚園,提供學前教育學位2400個。對符合規定的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全部實行免學費教育。文化體育方面,啟動市“五館一中心”和“一場兩館”建設,繼續完善55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施,完成全市各鎮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創新辦好“一節兩賽”,加快儋州故城等文物修繕,抓緊推進古鹽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工作。衛生計生方面,繼續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建成西部中心醫院二期門診樓和市婦幼保健院門診樓並投入使用,開工建設市人民醫院綜合住院大樓。強化計畫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大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社會保障方面,積極推動全民參保登記,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管理機制。物價穩定方面,推進水、電、天然氣、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教育收費等重點領域價格改革,深入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和“菜十條”措施,確保老百姓菜籃子拎得輕鬆、舒心。
(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施生態修復。繼續推進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完成2017年度黃標車淘汰任務及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系統建設、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評查工作,加快西北片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項目建設,啟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完成南茶河治理流域內污水治理設施建設,以及那大鎮、濱海新區污水管網建設。繼續推進松濤庫區生態保護、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等工作。開展49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建設,加快銀河公園等“六大公園”建設,完成南茶公園和大橋公園建設。
實施城鎮修補。開展塑造城鎮特色風貌專項行動,加強城市設計和城鎮建築設計管理,兼顧歷史文化風貌和時代特色,對老舊建築進行升級改造,全面完成中和故城和蘭洋風情小鎮外立面改造。開展“無違建”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大拆違控違力度,保持打違拆違高壓態勢,全年計畫拆除各類違建10萬平方米以上;加強城鎮、鄉村規劃建設管控,加快推進農村居民報建制度,堅決控制新增違建,落實防違控違長效機制。
(六)抓好脫貧攻堅工作,建立健全穩定長效脫貧機制。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年攻堅脫貧、兩年鞏固提升”工作部署和精準扶貧工作要求,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年實現貧困人口2.7萬人精準脫貧退出,8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達標退出。多方整合、籌措資金用於“兩不愁、三保障”、扶貧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扶貧措施落地,全力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對貧困村實行綜合整治,加快貧困村摘帽步伐。借鑑恆大在貴州省大方縣的產業扶貧經驗,與恆大合作,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在白馬井、排浦、王五鎮打造生態農業基地,探索多種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使貧困戶增收有保障並可持續發展。
健全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和工作機制,統籌協調脫貧攻堅工作。建立全市扶貧信息平台,加強行業部門對建檔立卡數據的互聯互通,強化信息支撐和共享。繼續實行“四級包乾”制度,完善幫扶責任制,進一步壓實幫扶責任人、駐村工作隊、貧困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設立扶貧聯絡專員,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與各鎮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強化業務指導,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綜合督查,通過督查倒逼責任落實。進一步加大對脫貧攻堅各類先進典型的宣傳報導,充分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
三、最佳化儋州發展環境,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要求。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最佳化我市發展的軟硬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
打造快速便捷有效的政務服務環境。進一步簡化最佳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讓企業和民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進一步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探索“多規合一”下投資項目審批新模式,再造審批流程;大力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提升政務信息化水平,試行“一窗受理”、全流程網際網路“不見面”審批,最大限度提供便民服務;繼續推進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一張審批網”在市、鎮、村(社區)全覆蓋。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系統功能,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水平;推廣政府採購網上商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12345政府服務熱線話務平台功能,提高工單處理效率;在“五證合一”的基礎上,探索試行“多證合一”。
打造良好的財政與金融服務環境。加大預決算公開力度,按照權力制衡、流程簡便、公開透明原則,著力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硬化預算約束,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繼續加大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力度,完善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機制,提高資金運行效率和效益;加快公務卡改革,使公務卡覆蓋鄉鎮預算單位;深化“一卡通”改革,將財政惠民補貼項目資金全部納入“一卡通”發放;加快調整市與鎮財政管理體制,科學合理界定市與鎮的事權和財權,加強鄉鎮政權運轉保障能力,調動鄉鎮積極性。繼續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條件。
打造保障項目落地的基礎設施環境。全面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工程,完善項目建設的配套基礎設施條件。加快推進濱海新區、木棠工業園區、王五農副產品加工物流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落地創造條件。對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在配套管網、物流通道、供地、供電、供水、供氣等方面主動做好規劃、建設、服務,保障項目順利落地、企業順暢運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各類中介評估費用和物流成本、企業用能成本,為企業鬆綁減負。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假冒偽劣、坑蒙拐騙、欺客宰客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懲不貸,讓誠信經營者受益,讓違規違法者無利可圖、寸步難行。
打造法治文明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文明和諧穩定的環境。一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掃除發展障礙。重點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多規合一”改革、農墾移交社會職能改革和我市農場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要紅利。二是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由於歷史原因,我市目前還遺留了不少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如市管農場職工社保問題、供銷社改革、大寶水泥廠遺留問題、那大糖廠改制遺留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必將影響我市的社會穩定,我們必須敢於擔當,下決心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加以解決。三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權必須為。依法治理社會,認真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及時化解消除征地拆遷、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各類矛盾糾紛,維護民眾合法權益。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營造良好的社會軟環境,為重點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打造領導幹部帶頭廉潔從政的政治生態環境。習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能夠在全黨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辦了。俗話說,千難萬難,領導帶頭就不難。作為領導幹部,尤其是市政府班子成員、市政府工作部門班子成員,首先要帶頭貫徹執行好《準則》和《條例》,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帶頭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支持市政協民主監督和履行參政議政職能,主動接受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社會民主監督;帶頭用心謀事,把心思集中在“想幹事”上,把責任體現在“敢幹事”上,把才氣展現在“會幹事”上,把目標落實到“乾成事”上,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帶頭履行好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一崗雙責”,帶頭廉潔自律,遵守中央八項規定,以此帶動隊伍的作風轉變,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各位代表,實幹托起夢想,奮鬥創造未來。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廣大幹部民眾,不忘初心,擼起袖子加油乾,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名詞注釋
1.“一創五建”:即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整體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平安城市、創業創新城市建設。
2.“放管服”: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
3.“營改增”:即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
4.“三通兩平台”:即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
5.城市“六亂”:即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拉亂掛、亂貼亂畫、亂扔亂吐。
6.“兩重一大”:即重大問題決策、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
7.“五證合一”:即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五證合一”登記制度。
8.農村公路“六大工程”:即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窄路面拓寬改造工程、縣道改造工程、生命安全防護工程、農村公路橋樑建設及危橋改造工程、旅遊資源路工程。
9.“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10.“一市雙城三區四地”:“一市”即海南西部中心城市;“雙城”即那大城區和濱海新區;“三區”即西北部濱海經濟區、中部綜合功能區、南部生態保護區;“四地”即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基地、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基地、現代臨港工業物流基地、國際旅遊島旅遊度假目的地。
11.“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統稱。
12.“九大農產品品牌”:即儋州粽子、儋州紅魚、儋州黃皮、海頭地瓜、儋州香芋、儋州蜜柚、儋州雞、儋州跑海鴨蛋、儋州綠殼雞蛋。
13.“8個特色產業小鎮”:即白馬井古漁港風情小鎮、蘭洋溫泉養生休閒小鎮、木棠網際網路創藝小鎮、中和東坡文化風情小鎮、光村雪茄風情小鎮、王五現代物流小鎮、南豐特色生態農業小鎮、八一軍墾風情小鎮。
14.“五館一中心”:即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規劃館,儋州全媒體中心。
15.“一節兩賽”:即東坡文化節、海南儋州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和海南儋州國際馬拉松賽。
16.“六大公園”:即雲月湖公園、銀河公園、儋陽森林公園、南茶公園、大橋公園、濱海公園。
17.“四級包乾”:即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包片包鎮包村包戶、市四套班子其他領導包鎮包村包戶、部門領導包村包戶、一般幹部包戶。
18.“雙隨機一公開”:即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人員,及時公布查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