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儋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是時任儋州市代市長嚴朝君於2012年1月14日在儋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儋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12年1月14日
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1月14日在儋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代市長 嚴朝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是儋州發展史上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搶抓機遇,開拓進取,沉著迎接各種自然災害的考驗,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開創了儋州改革發展穩定的新局面,圓滿地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2006年至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從71.83億元提高到144.85億元,年均增長11.2%;三次產業結構從59.5:13.4:27.1調整為51.7:16.2:3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從1.88億元提高到7.14億元,年均增長30.6%;政府性基金收入從1914萬元提高到14.56億元,年均增長137.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18.64億元提高到51億元,年均增長27.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5.61億元提高到39.59億元,年均增長2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550元提高到16524元,年均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674元提高到6577元,年均增長12.3%。投資和消費連年快速增長,財政收入連續大幅增加,基金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經濟建設實現了跨越發展。
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一是農業經濟亮點紛呈。鞏固發展糧油、橡膠、糖蔗、瓜菜等傳統產業,建設了雪茄菸葉、蘆筍、黑皮冬瓜、紅南瓜、朝天椒等一批特色農業基地,連續四年獲得“全國糧油大市”稱號,先後獲得“中國黑皮冬瓜之鄉”、“中國紅南瓜之鄉”、“中國優質朝天椒之鄉”和“中國優質蔬菜基地十強市”稱號。認真落實“菜籃子”工程市長負責制,建設常年瓜菜基地2.2萬畝。深入實施“農民養豬增收”和“百千萬”飼養工程,引進建設雨潤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產業化項目、羅牛山萬頭種豬場、鵬翔智慧型化養豬場等項目,溫氏帶動農戶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生豬年出欄量超過 100 萬頭,肉類總產量從2006年的5.52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8.68萬噸,年均增長9.5%,連續五年獲得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先後獲得“生豬調出大縣”、“畜牧大市”稱號。新造80噸以上漁船68艘、新增海水養殖5300畝、淡水養殖1萬多畝,建成中投特種等一批龜鱉養殖場,水產品總產量從2006年的27.8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35.3萬噸,年均增長4.9%。全市農業總產值從2006年的66.66億元提高到2011年的108.26億元,年均增長8.3%。二是新型工業穩步發展。鞏固發展製糖、建材、水產品加工、橡膠加工等傳統工業,不斷推進木棠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積極策劃儋州工業園區、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引進建設了高深橡膠、鵬躍木器、凱盛機械、藍島建材、龍源風電等一批工業項目,全市工業總產值從2006年的26.28億元提高到2011年的43.37億元,年均增長6%。三是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建成了東成休閒小站、半島體育休閒公園以及海航新天地花園酒店等9個星級旅遊飯店,打造了東坡書院、松濤天湖、石花水洞3個3A級旅遊景區,全市接待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分別從2006年的38.65萬人次、2.36億元提高到2011年的56.6萬人次、4.0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7.9%和11.4%。開發建設了恆大名都和金碧天下、水岸名都、中南西海岸、雙聯塞維亞、福安白馬灣·濱海花園等一批高品質商品住宅小區,建成了大勇商業文化廣場、陽光巴洛克商城,成功舉辦了儋州粽王美食文化展示、儋州“十大特色菜餚”和“十大風味小吃”推選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儋州美食的品位和美譽度。商貿物流產業不斷發展,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電信等服務業日益繁榮。引進世茂、雅居樂、印尼力寶、寶安、碧桂園、兆南等大企業,為我市產業發展增添了後勁。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一是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修編了城市總體規劃,高標準改造了北部灣大道和中興大街,開工建設了白馬井—洋浦跨海大橋及南連線線、中興大街西延線和濱海大道等一批城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那大城區新建和改造了蘭洋北路、中華路、文化路、幸福路、東門路、解放南路等多條城市道路,建成了市民文化廣場,建成區面積從2006年的25平方公里擴展到2011年的28平方公里。濱海新區啟動了7條核心區市政道路和給排水系統、燃氣管網、供電、安置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了城市雛形。啟動了白馬井漁業風情鎮、中和歷史文化古鎮、東成旅遊休閒小鎮、蘭洋溫泉風情鎮等“四個特色鎮”建設,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4.85%。二是農村面貌明顯改善。除險加固水庫14宗,硬化渠道204.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8平方公里,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45宗,連續四年獲得“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市縣”稱號。整治農田9.2萬畝,開發整理土地7.5萬畝,建成“農村暢通工程”919公里,新建衛生廁所42850座。全市65%的自然村開通了廣播電視,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實現全覆蓋,農村電網改造基本完成。
生態環境保護紮實推進。拆除4家水泥廠立窯生產線、28家實心粘土磚廠,關停2家糖廠。建成垃圾處理場1個、污水處理廠2個、人工濕地工程4個。文明生態村從2006年的409個增加到2011年的802個,占自然村總數的51.9%。綠化造林70.9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2.44%,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6.5%,全市環境、大氣、水體質量保持較好水平,“十一五”節能減排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推行市直單位機構改革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積極承接行使省下放的197項行政管理許可權,有序將30項縣一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到鄉鎮,完善財政體制改革,激發了鄉鎮發展活力。“一卡通”、財政部門預算、國庫管理、行政事業單位人員津補貼及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改革穩步實施。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成了白馬井漁機廠等52家國有企業的改制。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獲得全省一等獎。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全市37家基層衛生院和農場醫院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衛生院綜合改革第一階段工作基本完成。教育、文化、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積極擴大對外開放,開展與“珠三角”等區域的合作,與美國力湖市、越南下龍市結成國際友城,與安徽省合肥市結成國內友城。成功舉辦首屆東坡節、兩屆西洋棋大師超霸賽、兩屆國際馬拉松賽和第十屆海南島歡樂節等大型活動,提高了儋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建立健全市政務中心的服務機制,成立市效能辦,政務環境進一步最佳化。五年來,全市審批登記備案項目722個,投資計畫總額達671億元,實際投資152億元;辦理各類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10.3萬件,民眾滿意率達98%。全力支持和服務洋浦項目建設,為洋浦區外大項目建設征地25007畝(含填海造地)。
民生狀況明顯改善。五年累計民生投入84.9億元,年均增長49.6%,一批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問題得到較好解決。一是社會就業不斷擴大。城鎮新增就業21006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60649人,下崗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81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五年控制在3%以內。二是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建立了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工傷、生育、失業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實施了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0.1%和91.6%,60周歲以上老人享受了養老保險待遇。“五保戶”實現了應保盡保。新農合和城鎮醫保覆蓋率分別達到97%和93%。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建設經濟適用房8064套、廉租房1932套、農村危房改造2836戶、庫區移民危房改造576戶、庫區茅草房改造169戶,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圓了住房夢。同時,建設鄉鎮幹部周轉房856套,改造民政對象危房1362間,建成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範戶398戶,全面完成少數民族地區茅草房改造。四是扶貧開發深入推進。完成和慶美萬等30個貧困行政村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貧困人口從2006年的3.85萬人減少到2011年的1.52萬人。五是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制定並實施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意見,推進學校布局調整,整合農村國小73所,建設校安工程項目287個,完成80所農墾中國小和6所省市屬企業學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教師培訓,公開招聘教師1158名。創建省、市級規範化學校16所,市一中與湖南長沙明德中學、市二中與四川綿陽南山中學聯合辦學取得明顯成效,市一中建成“省一級甲等學校”。建成2所思源學校,新增學位3300個。職業教育加快發展,2011年實現中職學校招生1880人。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在第二輪省對縣(市、區)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中取得良好成績。六是科技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建立了6個橡膠新割制推廣站、22個農業科技110服務站,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獲得“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市”稱號。七是文化體育事業穩健發展。建成綜合文化站17個、宣傳文化室54個、農家書屋177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07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219個、農村籃球場61個。八是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日益提高。啟動了西部中心醫院建設,完成一期工程量約90%,建成一批衛生院業務用房和職工宿舍。深入推進公共衛生項目建設,市鎮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進一步完善,傳染病得到有效防治。婦幼保健工作穩步推進,中醫藥事業不斷發展。為9697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九是人口和計生工作邁上新台階,扭轉了多年來被動落後的局面,進入了全省中等水平。
民主法制不斷健全。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辦復了785件市人大代表建議和市政協委員提案。認真依法組織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完善重大事項報告、土地出讓、工程招投標和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等規章制度,規範了行政行為。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政府工作透明度進一步提高。“五五普法”任務圓滿完成,被評為全國“五五普法”先進市。加強對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政府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糾風工作力度,廣泛開展“作風建設百日活動”、“機關效能建設年”、“城鄉互聯,創先爭優”、“文明大行動”等系列活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幹部作風明顯好轉,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入開展“平安儋州”建設,依法打擊“兩搶一盜”、賭毒等犯罪活動,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完成並場隊退場改革工作,維護了墾區穩定。大力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建成全省首家信訪服務大廳,一批信訪突出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建成市政府應急指揮平台,做好食品藥品安全保障工作,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
國防動員、人防、民兵預備役建設紮實推進,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取得重大進展。質量技術監督、工商、民族宗教、關心下一代、廣播電視、新聞中心、統計、檔案、市志、殘聯、氣象、對台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的發展,成就顯著,令人振奮。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奮發圖強、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社會各界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積極支持儋州建設的駐市單位、駐儋部隊、武警官兵、在外鄉友,向所有關心支持儋州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深刻體會到:實現儋州跨越發展,必須做到“六個堅持”:一是必須堅持解放思想,通過思想大解放促進觀念大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二是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實力;三是必須堅持項目帶動,大力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大企業、大項目為支撐,提升發展速度,增強發展後勁;四是必須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計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就業、就學、就醫、住房、養老等問題,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五是必須堅持維穩第一責任,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擺在突出位置,正確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係,在穩定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保穩定,通過營造和諧穩定的局面,促進又好又快發展;六是必須堅持依法行政,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政協、新聞輿論和人民民眾的監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度,增強政府推進科學發展的能力。
各位代表,五年來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前進中的問題和不足:一是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速度不夠快的問題仍然存在,工業“短腿”問題依然突出;二是城鄉差別、區域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三是解決民生問題壓力大;四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仍然艱巨;五是幹部隊伍的思想觀念、能力素質、工作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相適應,政府自身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存在的這些主要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
今後五年,全球範圍的產業調整,全國和全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將為我們引進國內外資金和項目、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提供新的契機;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戰略的全面實施和海南西部地區開發建設的加快推進,將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空間;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省委、省政府更加關心、重視和支持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加快建設和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基礎不斷夯實,發展後勁更加充足。今後五年,我們將迎來儋州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未來的發展中,區域競爭、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環境資源、土地供給對發展的制約將仍然突出,資金、項目和人才支撐相對短缺的困難仍將存在,省內各市縣都在加快趕超,我們在加快發展中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我們必須以寬廣的胸懷、開闊的視野、戰略的眼光,以一天也不能耽誤的精神,對標趕超,爭先領跑,使儋州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今後五年市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的工作部署,高舉科學發展、執政為民、團結幹事的旗幟,以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為目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一市雙城三大功能區”的發展戰略,堅持“調優做精第一產業,發展壯大第二產業,重點突破第三產業”的發展思路,實施產業富市、項目興市、文化強市、環境靚市“四大戰略”,打造實力儋州、文化儋州、綠色儋州、活力儋州、幸福儋州,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把儋州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公平、文化繁榮、法治優良、人民幸福的和諧家園。
結合“十二五”規劃,今後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經濟做大做強。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以上,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1%以上,到2016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5:25:40,在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社會公平和諧。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社會凝聚力明顯增強。
——文化發展繁榮。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地方特色文化發展繁榮,文學藝術創作水平不斷提升,文化產業不斷壯大,建成東坡文化旅遊區,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到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以上,逐步成為推動儋州發展的一個支柱產業。
——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不低於11%,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幅不低於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今後五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2.5萬個,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6.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10‰以下。
——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5%,城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8.5%,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提高到85%,節能減排達到省下達的目標任務要求,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民主法制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完備,基層民主建設和依法治市進程穩步推進。社會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人民民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三、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加快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培育戰略性產業,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力爭到2016年,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150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55億元。
調整區域經濟結構。認真落實全省“科學規劃年”的部署,下大力氣抓好各大產業發展和布局、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土地岸線利用、城市和村鎮建設、重點開發園區建設、資源環境保護等重要規劃的編制和修編完善工作。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圍繞“各具特色、互補互動、協調發展”的原則,著眼於促進土地資源和其它各種自然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按照“三大功能區”的差異性發展定位,北部地區要依託洋浦建設新型工業產業區;東中西部地區要依託資源優勢,建設綜合產業區;南部地區要堅持發展和保護並舉,建設生態產業區。要因地制宜,找準定位,合理布局,大力發展戰略性產業,培育可持續稅源,壯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努力把“三大功能區”建成全省產業發展樣板區。
調優做精第一產業。一要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打造雪茄菸葉、蘆筍、蘭花、黑皮冬瓜、紅南瓜等特色品牌。到2016年,力爭雪茄菸葉達到2萬畝並爭取建設雪茄菸草加工廠,蘆筍達到2萬畝並建成出口加工基地,蘭花達到8000畝並建成西部國際蘭花博覽園。二要大力發展畜牧業。依託雨潤項目和溫氏公司,深入實施“農民養豬增收”和“百千萬”飼養工程,爭取生豬出欄量年均增加20萬頭以上。到2016年,生豬出欄量達到200萬頭左右。三要大力發展海洋漁業。鼓勵支持漁民建造和購買大船,開闢中深外海漁場,做大海洋捕撈業,擴大名特優水產養殖規模。今後五年,建造大中型漁船300艘、捕撈補給船6艘,建成5000畝羅非魚、2萬畝貝類、2000口網箱等一批養殖基地,建成北部灣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四要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引進和培育產業龍頭,創新帶動機制,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充分發揮熱科院和儋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作用,大力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
發展壯大第二產業。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大力發展壯大新型工業。一要加快儋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積極承接洋浦下游產業,發展油氣化工、精細化工、包裝等配套產業和新能源產業。二要完善木棠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橡膠深加工、木材深加工、新型環保建材、機械製造等工業。三要加快推進濱海高新技術園區規劃建設,大力發展醫療器械、生物製藥、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專用設備製造、旅遊產品等產業。四要加快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建設,圍繞雨潤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發展飼料加工、食品深加工等產業,延伸產業鏈條。五要充分利用那大等地區現有工業基礎,加強技術改造,大力發展食品、水產品、飲料、木製品等加工業。六要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引導中小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配套水平,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支持中小企業做好貸款、申報上級扶持項目和資金等工作,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重點突破第三產業。緊緊抓住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和加快西部地區開發建設的機遇,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形成經濟成長的強大支撐。一要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以建設海南西部旅遊示範區為目標,高標準規劃建設東坡文化旅遊區、松濤旅遊度假區和火山海岸濱海旅遊區,大力發展高端度假酒店,加快改造旅遊景區景點,做好峨蔓火山海岸地質公園、八一石花水洞、蘭洋蓮花山的開發建設和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工作。繼續推進西部旅遊協作區合作機制,推出松濤水庫大壩腳踏車生態游、垂釣休閒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游、森林游、鄉村游、休閒漁業游、新興工業觀光游。爭取到2016年,全市接待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分別達到150萬人次和13.5億元。二要積極促進房地產業發展。加快濱海新區、那大城北片區和城西片區、蘭洋組團、光村銀灘地區的旅遊及商業房地產開發。三要著力發展商貿物流業。以建設海南西部商貿物流中心為目標,依託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通道,培育和建設大型購物中心、專業商品市場和特色商業街區。推進特色旅遊小鎮和旅遊度假區的商業配套設施建設,加快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
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激發城市發展活力
堅定不移地推進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改革開放新格局,推動儋州跨越發展。
深化各項改革。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精簡和最佳化審批程式,提高行政效能。深化鄉鎮改革,進一步放權強鎮。推進鄉財體制改革,調動鄉鎮積極性。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發展繁榮。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形成功能明晰、布局合理的事業單位新格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爭取全面完成市屬國有企業的改制。以集約用地為主要措施,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目標,結合風情鎮建設,開展生態開發模式試點工作。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依法推進土地流轉,完成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地方金融管理,培育地方性金融機構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探索建立促進儋州與洋浦、儋州與墾區、儋州與熱科院、儋州與松濤等駐市單位協調發展的利益機制和工作機制,整合各種有利資源,努力形成相互依託、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作發展機制,形成一個大儋州的融合發展格局。繼續大力支持和服務洋浦全面加快開發建設。
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參與環北部灣地區和東協的合作。藉助東坡節、國際馬拉松賽、西洋棋超霸賽、環島腳踏車賽等重要節慶賽事,加大對外經濟技術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借力發展與自主創新的水平和能力。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水平,積極開展重點地區招商、重大節慶招商、“以商引商”、“一對一上門招商”等活動,強化跟蹤服務,增強招商引資實效。鼓勵和引導國內外資金投向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等領域。
加大投融資力度。編制和實施投融資規劃,做大做強城投公司融資平台,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逐步建立起財政投入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多元化融資體制。建立健全擔保公司和信用協會體系,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的體制機制障礙,破解中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的難題。
五、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發展的硬環境
堅持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擺在優先位置,加快建設步伐。
構建大交通體系。加快推進那大城區、濱海新區等重點區域的城市骨幹交通道路建設,著力推進環新英灣大道建設,大力推進白馬井—洋浦跨海大橋建設並實現2013年上半年通車,積極推進通往園區及旅遊景區景點道路、城鎮出口路、縣道、鄉村公路及農村客運網點建設,策劃推進濱海遊艇碼頭、光村至峨蔓濱海遊艇碼頭以及海頭、排浦、新英、光村等客貨滾裝碼頭建設,爭取開通連線環北部灣地區的海上航線。積極協調推進洋浦—儋州—萬寧高速公路、西環高鐵、西環鐵路改造、儋州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對內大循環、對外大開放的大交通格局。
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那大城區和濱海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城市公交、電力、通訊、園林、環衛、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增強城市綜合功能,發揮“雙城”的引擎作用。按照“一鎮一街一特色” 的要求, 為全市各鎮修建或改造一條主要街道,提升中和、蘭洋、王五、木棠、海頭、東成、西聯、八一等一批列入全省“百鎮建設計畫”的特色鎮(場)建設水平。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重點,加快規劃建設全市的水利網,重點建設天角潭水庫、松濤西乾灌區,修復和完善西北部地區的水利設施,著力解決工程性缺水的問題。加強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推進5萬畝土地整理和10萬畝農田整治,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爭用三至五年時間基本解決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做好農村路網、電網、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農村發展基礎。
六、全力打造宜居環境,建設綠色城鄉
堅持生態優先,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深入開展“綠化儋州”大行動。結合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綠化寶島”的部署,制定“綠化儋州”五年規劃和年度行動計畫,確保財政資金持續投入,並建立多元化投入的長效保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動員、全民參與,按照“一人一棵樹,一年一百萬”的目標,充分利用路邊、水邊、城邊、村邊等土地造林綠化,大力發展風景林、經濟林、防護林,打造婚慶林、紀念林、名人林等特色林。力爭到2016年,新造林12萬畝,不斷增加森林碳匯,提高森林覆蓋率和城區綠化覆蓋率。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強天然林、海防林、公益林、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推進水土保持、受損海洋生態區環境恢復和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礦區土地復墾、生態文明村(鎮)等工程建設,每年創建文明生態村40個、轉型升級40個、塑造精品10個。健全生態保護制度,落實生態保護責任。紮實推進源頭水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防水帶建設等生態工程。健全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推進農村改水改廁、農村清潔工程,完善城鄉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範垃圾清運處理,嚴禁直接向河道、海邊傾倒垃圾。在集貿市場、超市、農家樂、農村零售網點大力施行“限塑令”。加強生態科學知識和生態法規的普及,提高市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保護好綠色家園。
抓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強節能降耗,重點推進工程項目節能節水、“禁實”、淘汰落後產能、低碳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套用,基本形成以低碳技術為特徵的工業、建築和交通運輸體系。積極推進以電代燃、生物質能利用等工程,加大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力度。加強防污減排,嚴格執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把好項目準入關、審批關。認真落實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減排工作,加強對重點流域和重點企業的排污監管,嚴格落實減排措施,確保防污減排取得新成效。
七、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打造文化強市
堅定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推動儋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大力推進文化設施建設。規劃建設和改造市文化中心、體育中心、會展中心、博物館、規劃館、科技館、圖書館、文化館、大戲院等一批重點公共文化設施。進一步完善鎮文化站、村文化室以及社區、企業、行業和校園的文化陣地建設,爭取市級重點文化設施達到國家標準,市、鎮、社區文化設施基本達到國家標準。不斷提高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水平,確保全市廣播影視覆蓋率達到100%,覆蓋質量顯著提高。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電影放映工程、農民健身工程、農家書屋工程等建設,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大力發展儋州特色文化。全面實施“ 一中心、一園區、三線路、三條產業帶、八大主攻點”的文化發展規劃,深入挖掘和提升東坡文化、儋州調聲、儋州山歌等特色文化的文化內涵,採取多種方式,把儋州特色文化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和具有儋州特色的民俗文化、節慶活動。引進辦好國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廣泛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初步構建具有儋州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充分挖掘整理和保護開發儋州的民間文化資源、各類文化遺產,做好東坡書院、儋州故城和瓊崖縱隊總部舊址等一批重點文物的修復保護。積極申辦“中國書法之鄉”。加快新聞、廣電等文化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加強市鎮專業文化文藝團隊建設和文藝創作者、農村文化帶頭人、民間藝人、文化經紀人等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文化產業帶動戰略,做好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積極吸引外資、社會資本創辦和經營各類文化企業,重點扶持廣告設計、藝術品創作和交易、景觀設計、廣播影視、出版印刷等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推進文化旅遊、演藝娛樂、文化創意等文化基地建設,爭取建成綜合文化娛樂城。積極把發展文化產業與經濟社會建設、文化體制改革等有機結合起來,讓文化產業融入社會各領域、各行業,提升加快發展的軟實力,使文化產業成為促進儋州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深入開展“文明大行動”。廣泛深入開展道德實踐、嚴打整治、文明禮儀、文明環境、文明交通、文明經營、文明旅遊、綠化儋州等“八大行動”,抓部署,抓檢查,抓落實,講實效,著力打造儋州講文明、重禮儀、誠信友愛、熱情好客、井然有序的人文環境,進一步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幸福家園
堅持把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千方百計解決城鄉居民就業問題。把推進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和城鎮轉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公益性崗位補貼等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對失地少地農民、城鎮就業困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的就業指導服務和就業幫扶力度。加快社區勞動保障機構建設,指導和幫助困難民眾解決就業問題。強化勞動執法,健全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完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權益。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實現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全覆蓋。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積極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逐步拓寬社會福利的保障範圍,進一步改善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的生活條件。認真解決失地少地農民、庫區移民、退場隊職工等城鄉困難民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轉變扶貧開發方式,促進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積極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問題。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保證建設質量,不斷增加面向中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住房供給,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的問題。
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科教興市戰略,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落實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資源,最佳化學校布局,加快規範化學校建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積極實施“名師工程”,提升教師整體水平。建立健全教育教學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市二中、八一中學、民族中學等學校建成省一級學校,擴建思源高中、思源實驗學校二期工程,創辦海南西部中學,不斷增加高中階段學位。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確保“十二五”末每個鎮建成並辦好1所公辦幼稚園。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爭取創辦西部職業技術學院。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完善老年大學建設。
提高醫療衛生和計生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和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設,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建設,推進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改革,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保障藥品質量和安全。強化醫療機構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加強傳染病防治,確保無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做好婦幼保健工作,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切實做好人口和計生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趨勢,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突出人性化、精細化管理,加強市容環境、景觀綠化亮化美化建設,加強對城市噪音、廢氣、污水的綜合防治,進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加快“數字儋州”、智慧型健康醫療、智慧型交通、物聯網、便民服務熱線、“平安儋州”等建設,清理整頓違法經營網咖。健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建設行為,遏制城鄉違章建築的產生。加快城市公交站台(亭)建設步伐,下大力氣專項整治違法違規三輪車。建立健全市鎮街分級管理體制,賦予基層更多的管理許可權,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要求,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一要積極發揮群團組織和街道、社區、村委會的基礎作用,建立健全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形成教育好、引導好、服務好的社會管理合力。二要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民眾權益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平台。三要進一步做好信訪工作,規範民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把各種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四要充分整合社會信息資源,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社會管理。五要加大重點區域、薄弱環節的整治力度,高度重視並認真做好儋州墾區、項目建設開發園區等重點地區、重點村莊的社會管理創新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和特殊人群幫教管理服務工作。六要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新機制,嚴密防範和依法打擊“兩搶一盜”、賭毒等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淨化社會治安環境,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七要加強和深化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和“三項行動”,加強對食品藥品、交通、消防、建築施工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安全監督,有效預防和遏制各類突發事件和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八要強化氣象、地震、地質災害等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做好城市應急避難場所的規劃建設,健全公共突發事件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體系。
繼續做好關心下一代、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老齡、殘聯、檔案、市志等工作。支持駐市機構依法履行職責,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聯誼會開展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增強全民國防意識,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九、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完成今後五年的目標任務,政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下大力氣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加快建設一支思想解放、富有責任心、執行能力強、清正廉潔的幹部隊伍,全面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全力推動儋州跨越發展。
堅持科學決策。進一步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式,健全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風險評估和聽證制度。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集中廣大民眾的智慧,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積極解決民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
加快職能轉變。強化效能監察,建立權責明晰、行為規範、運轉協調的行政運行機制。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加快實施網上行政審批。認真落實“首問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把優質服務體現在每個部門、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大力提高政府執行力,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關係民眾利益的實事、影響社會穩定的要事,分解到崗、責任到人,加強考核,兌現獎懲,促進工作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嚴格依法行政。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識。抓好行政複議、法律服務工作,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以及社會輿論監督,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堅持反腐倡廉。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加強政務公開,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加大執法監察,強化對民生保障、項目建設、惠農資金、行政審批、工程建設、土地出讓、幹部任用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監管,嚴肅財經紀律。深化糾風工作,切實解決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推進審計關口前移,加強事前預防、事中管控,嚴格規範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從政行為。強化廉政監察,嚴肅查辦行政違紀違法案件,努力建設敬業負責、勤政高效、廉潔奉公的公務員隊伍。
各位代表,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是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重要一年。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力爭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以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節能減排控制在省下達的目標任務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在全面統籌抓好各項工作的同時,落實好今年的七項重點工作:
一是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經濟發展靠產業,產業發展靠項目。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認真落實全省“項目建設年”的部署,切實把推進項目建設作為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項目、好項目帶動大投入,培育大產業,推動大發展。結合我市產業發展規劃,加強招商、服務等工作,引進培育一批上十億元、上百億元的大型產業項目。建立和完善項目庫,做到策劃一批、引進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強化和落實“六個一”項目推進責任制,對每個項目都要做到責任明確、跟蹤到底、督辦到位,確保完成目標任務。積極向上跑資金、跑項目,爭取更多的資金和項目落戶我市。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建成洋浦跨海大橋南連線線、濱海大道、中興大街西延線,開工建設迎賓大道、環城路、濱海二路、東坡書院旅遊公路、粵海鐵路儋州站出口路等道路。
城鎮建設方面。加快那大城區市政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公檢路、泰安路、東三路、科技路、北二路,改造儋耳西路、建設北路、伏波中路、萬福東路,做好松濤乾渠至國盛路、至儋耳路、至鏡湖以及農墾北路、交通路至人民西路的排水工程建設,建成那大城區一批公車候車亭。完成濱海新區核心區7條市政道路建設,開工建設濱海新區一、二組團2—3條市政道路。加快推進白馬井漁業風情鎮、中和歷史文化古鎮、東成旅遊休閒小鎮、蘭洋溫泉風情鎮、光村雪茄風情鎮等特色鎮建設,建成光村鎮特色一條街,開工建設排浦、新州、王五等鎮特色一條街。
農業方面。種植雪茄菸葉3500畝、蘆筍2000畝、黑皮冬瓜5萬畝、紅南瓜2萬畝、朝天椒1萬畝、供港瓜菜5000畝。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特別是在橡膠林下種植靈芝、磨菇,擴大在果樹花木下養殖蜜蜂規模。培育20個以上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萬頭養豬場3個、千頭養豬場10個、百頭養豬場100個,雨潤生豬屠宰加工產業化項目正式投產。新造大中型漁船60艘、捕撈補給船2艘,新增貝類養殖6000畝、羅非魚養殖1000畝、網箱養殖500口、龜鱉養殖200戶,建成白馬井中心漁港。
工業方面。進一步完善木棠工業園區道路、自來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居民搬遷工作,積極引進新型建材等一批新型工業項目落戶建設,建成明成100萬噸礦粉加工、瑞澤新型建材等項目,加快推進三一重工機械製造、建鵬再生資源軋鋼等項目建設,支持永航不鏽鋼廠技改擴建和恢復生產。建成金路200萬噸旋窯水泥一期項目。啟動濱海高新技術園區規劃等前期工作,開工建設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和雨潤2萬噸食品深加工項目。
旅遊方面。建成儋州迎賓館、鳳凰谷·康帝度假酒店,加快推進蘭洋仙居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東坡文化旅遊區、蘭洋溫泉養生度假區、峨蔓興達休閒漁業觀光園等項目,創造條件開工建設香檳島旅遊綜合體、碧桂園儋州文化旅遊城、世茂龍灣、雅居樂濱海旅遊度假區、印尼力寶儋州灣生態水城等項目。
房地產方面。加快推進恆大名都和金碧天下、中南西海岸、雙聯塞維亞、福安白馬灣·濱海花園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銀馨海陽城、寶安江南城、兆南熙園、海南高速東坡雅居等項目。
商貿方面。加快推進儋州望海國際廣場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商業步行街。推進儋州美食一條街建設,挖掘和扶持發展一批儋州美食品牌。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工程建設,加強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改善農村市場環境,培育農村消費增長點。
二是抓好重點領域改革和招商引資。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發展繁榮,著力推進市歌舞團改制辦好國際馬拉松賽、環島國際公路腳踏車賽和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賽,組織參加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黃州東坡節、深圳文博會、省體育運動會和省藝術節,舉辦全市體育運動會。著力推進成立文化旅遊、水務、公交、林業等集團公司,爭取吸納更多資金,助推儋州發展。抓好國企改革,推進新英鹽場、社會福利廠、城市開發建設總公司等國有企業的改制工作。抓好財政“一卡通”、國庫集中收付、公務卡改革。著力抓好招商引資,加大項目策劃和前期工作力度,做好項目儲備工作,組織一批事關儋州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向央企、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實行“一對一上門招商”活動。
三是強力推進“綠化儋州”大行動。加強組織領導,全力實施“綠化儋州”大行動年度計畫,落實責任、落實用地、落實資金、落實種苗,發動廣大黨員幹部民眾廣泛參與,掀起綠化造林高潮。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不折不扣完成市下達的植樹造林任務,確保今年全市綠化造林4萬畝。
四是大力抓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紅洋、天角潭東岸、松林嶺等大型灌區骨幹工程以及沙河、紅洋等水庫除險加固,開工建設20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雅拉河防洪堤、排浦鎮防潮堤。整治古花洋等農田2.33萬畝。
五是認真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大節能監察力度,鞏固淘汰立窯水泥、鋼鐵、實心粘土磚等落後產能和工藝技術的成果。推廣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加快推進綠色照明工程建設。加快那大城區和濱海新區污水管網建設,開工建設白馬井、蘭洋等鎮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工程。
六是強化措施穩控市場物價。加強物價監測預警,強化市場物價監管,減輕市場物價對人民民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建立食品、農資價格定期報告制度,深入開展對教育、醫療、供電、液化氣、涉企涉農等收費專項檢查,依法嚴厲查處各種價格違法行為。完善低收入群體補貼與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切實保障低收入群體、困難職工、職校學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認真落實“菜籃子”工程市長負責制,常年瓜菜生產基地建設規模達到3萬畝,新增平價配送點6個以上。
七是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及時惠及廣大民眾,始終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今年要加大財政投入,辦成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八件實事好事:
1、努力增加社會就業。建成市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職業培訓,城鎮新增就業崗位4500個,轉移農村勞動力1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00人。
2、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確保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2%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達到93%以上,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7%以上。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每人每月平均增加160元以上。
3、大力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建設保障性住房6291套,其中:廉租房100套、經濟適用房2000套、公共租賃住房300套、限價商品房300套、城市棚戶區改造100套、農村危房改造1900戶、庫區危房改造1591戶。另外,改造民政對象危房150戶,建設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100戶。
4、改善農村出行條件。繼續實施“農村暢通工程”,新建農村道路210公里。
5、搞好改水改廁。建設新州、雅星(富克)等鎮級中心水廠和50宗飲水安全工程,解決4.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成農村戶用沼氣400戶,改廁6000座。
6、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開工建設5—6所鎮公辦幼稚園和市特殊教育學校,創建15所省、市規範化學校,完成75個校安工程項目建設,擴建部分高中學校和市職校,增加520個左右高中階段學位。
7、改善就醫條件。建成西部中心醫院一期工程,完成6個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
8、豐富民眾文體生活。建成1—2個電影院、100個農民健身工程項目、67個村文化室、100個農家書屋,新建擴建6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各位代表,儋州正處在一個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肩負著富民強市的崇高使命,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奮發圖強,真抓實幹,為把儋州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公平、文化繁榮、法治優良、人民幸福的和諧家園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