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2月4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 胡翔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經濟下行壓力的雙重考驗,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上下一心、奮力拚搏,全力應對“三個大考”,交出了令全縣人民滿意的“三張答卷”。
(一)上下同心,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時間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縣幹部民眾聞令而動,迅速織牢織密對外交通出入口、縣內交通、公共場所三張防控網,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強堡壘。通過強化資金保障、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居家管理、集中隔離等常態化精準防控措施,累計投入資金近4000萬元,排查重點人員17000多人,完成重點人群核酸檢測9000餘人次,“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取得實效,至今仍保持零確診、零疑似病例記錄。19名援鄂醫護人員逆行出征,不辱使命、凱旋而歸,用實際行動詮釋白沙擔當。在全省率先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以零疫情防控成果推動落實省43條超常規舉措、“中小企業八條”、“復工復產七條”、“旅遊業六條”、縣屬國企帶頭減免租金、返崗復工獎勵補貼等紓困政策,建設項目按月調度,儋白高速、什邦線兩個主要出口路順利通車,白沙西部地區供水工程、安居型商品住房、隕石坑國家地質公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經濟大盤實現修復轉正並持續向好,在大戰大考中展現硬實力硬擔當。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7%,城鎮、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2.7%、8.3%。
(二)攻堅克難,推進三大攻堅戰取得豐碩成果。
脫貧攻堅圓滿收官。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飲水安全等各項政策,統籌扶貧資金5.1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20個,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常態化監測、動態幫扶,圓滿完成脫貧攻堅普查任務,剩餘7戶25人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全縣貧困村、貧困戶實現“雙清零”,高質量摘掉貧困縣“帽子”,民眾滿意度為全省同期脫貧市縣最高。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明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百日大督察反饋問題年度任務按時整改完成。深入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實施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條例,細顆粒物(PM2.5)濃度較上年下降2微克/立方米,年度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100%。編制完成“三線一單”,“禁塑”開局良好,完成河湖管理範圍劃定工作,河(湖)道“清四亂”問題全部整改到位,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和土壤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定。順利完成高峰村——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首個試點生態移民搬遷工作,全省首個村莊裝配式建築項目“裝進”新村,118戶村民全部喜遷新居。高質量完成生態綜合補償試點方案編制工作,評分位居全省試點市縣第一。全年累計建設充電樁386個,完成率位列全省第二。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長制,新增造林逾1萬畝,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省前列。防範化解風險紮實推進。化解政府隱性債務932萬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安全可控。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84.99億元,增長4.97%,各項貸款餘額28.93億元,增長12.99%,金融運行總體平穩。
(三)真抓實幹,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勁有力。
全面落實“橡膠十條”措施,實施橡膠“雙保險”“雙獎勵”政策,向膠農派發“橡膠大禮包”,預計賠付和發放獎勵資金逾7800萬元,惠及膠農2.4萬戶。“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形成白沙綠茶、白沙紅心橙、白沙百香果、白沙咖啡等名優農業品牌體系。邦溪園區工業總產值1.5億元,全縣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96億元,同比增長18%,增幅排名位列全省第一,實現逆勢上揚。“文化+”“體育+”“美麗鄉村+”生態旅遊業紮實推進,新建和鞏固提升美麗鄉村19個,創建椰級鄉村旅遊點和旅遊扶貧示範村10個,七坊聖噠噠湖畔公園2A級旅遊景區實現掛牌,先後承辦熱帶雨林穿越賽等國家級、省級賽事15場,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海南白沙·綜合)掛牌,綠色發展路子越走越寬。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58萬人次,收入3.41億元,總體恢復到上年同期水平。電商產業發展再提速,全年完成線上交易額超5億元,增長3.91%。
(四)對標先進,推進營商環境整體提升。
大力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先後制定最佳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和最佳化營商環境服務社會投資項目的若干措施等檔案,有審批職能的部門全部進駐政務服務大廳,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網上大廳,審批效率和服務效能有效提升。推出“一企一策”服務套餐、“一件事”主題套餐、“港澳台”旅遊簽注立等可取、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等系列服務“大禮包”,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2個工作日,投資項目審批、商事服務整體提速35%;正式啟動一枚印章管審批,累計受理審批業務1240件,辦結率100%。
加大土地、稅收、財政等政策支持力度,市場活力有效激發,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672戶,同比增長23%;減免企業稅費逾7000萬元。實施精準招商,推動實施社會投資項目11個,出讓土地15宗、408.48畝,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五)全力而為,推進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全縣民生支出逾31億元,占財政預算支出的81%。為民辦實事事項全部兌現。“兩校一園”工作取得新成果,引進海南師範大學託管縣第二幼稚園和打安鎮中心幼稚園,進一步提高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獎補水平,學前教育“兩個比例”提前達到國家標準。紮實深化醫療衛生事業改革,成立中西醫結合醫院茶園分院。嚴格落實“縣管鄉用、鄉管村用”人才管理機制,充實基層醫護力量,基層醫療水平進一步提升,更好地滿足看病就醫需求。建設基層教育衛生人才安居型商品住房422套。全面落實醫療保障,全民醫療參保率達100%。全面落實特困人員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救助政策。實施技能培訓近7000人次,開發公益性崗位793個,新增城鎮就業2468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8234人,創下就業人數新高。推進“八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任務。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完成“七五”普法工作,持續開展“掃黑除惡”、新一輪禁毒三年大會戰和“無毒縣”創建工作,一批長期積累的矛盾糾紛得到化解。圓滿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工作。全面落實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出台退役軍人創業貸款貼息扶持政策,擁軍優撫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回首五年,白沙經濟社會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
這是經濟結構持續最佳化的五年。積極應對傳統產業結構轉型的“陣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搶抓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機遇,以更優的營商環境服務投資,用更好的生態資源吸引投資,有效提高社會投資熱度,調優產業結構,培育出新業態。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1.5:12.2:46.3;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5.2%、7%、5.1%、7.4%和9.9%,在2019年市縣綜合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
這是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五年。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縣四套班子領導全員上陣,315名駐村工作隊員常態化進駐行政村,2996名各級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全縣4.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4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如期摘掉貧困縣“帽子”,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勝利,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8732元增長到2020年的13978元,年均增長9.9%,20萬白沙各族民眾與全國人民一道昂首邁進小康。
這是生態環境全面最佳化的五年。堅決扛起保護海南“左肺”的責任擔當,將縣域57.89%的土地劃入生態紅線,三分之一的土地劃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全面完成“多規合一”改革和“一張藍圖”調整完善工作。全面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實現交辦案件全辦結,周期內問題整改全銷號。深入推進“六大專項”整治,農村非法用地現象基本遏制。全面實施河(湖)長制、林長制,深入開展“六個嚴禁、兩個推進”,實行“全域禁燒、全城禁放”,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年均保持在99%以上,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比例達100%,土壤環境總體穩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省前列。堅持“兩山”理念,主動抓好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總結推廣銀坡村、高峰村生態移民搬遷經驗,探索實施“兩山”轉換路徑,釋放生態紅利,將生態直補實施範圍擴大至268個村莊,五年累計發放補貼1.15億元,惠及民眾5.6萬人。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100%,行政村污水處理覆蓋率達66.2%,城鄉保潔一體化、水務管理一體化穩步推進,農村環境更加整潔有序。
這是產業發展全面開花的五年。實施“穩膠擴茶擴藥創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戰略,出台“橡膠十條”措施,在全國率先實施天然橡膠“雙保險”扶貧模式,實現膠農戶均年增收達到3000元以上,扎穩了貧困民眾的“錢袋子”。實施“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特色產業發展計畫,茶葉、南藥、紅心橙、百香果、咖啡、山蘭等特色產業齊頭並進,發布全省首個縣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白沙良食”,白沙農業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依託邦溪園區推進農林產品加工業發展,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5%。電商產業始終走在全省前列,成立全省首個電商精準扶貧運營中心,累計完成線上交易額逾14億元,是全省唯一兩次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市縣。積極探索“文化+”“體育+”“美麗鄉村+”旅遊產業新路子,全力打造“賽事經濟”,一批國家級體育賽事和訓練基地落地白沙,受到中央電視台、人民網等多家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報導,“文體山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A級旅遊景區實現零突破,旅遊人數和收入每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這是城鄉面貌全面提升的五年。打造美麗縣城,開展“鞏衛創文”活動,先後完成一河兩岸、文體中心、縣城立面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城市品味、功能和管理能力顯著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美譽度明顯增強。“五網”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光纖寬頻網路和高速移動通信網路實現城鄉全覆蓋,完成電網改造三年行動計畫,自然村實現道路交通“村村通”。“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成效斐然,茶園小鎮、體育小鎮成為旅遊新地標,建成美麗鄉村143個,芭蕉村等3個鄉村獲評“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羅帥村、阿羅多甘共享農莊等9個旅遊點獲評“椰級鄉村旅遊點”,高石老村獲評“海南五星級美麗鄉村”,先後獲評“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最美縣城”“2021中國春季休閒百佳縣市榜單TOP5”等榮譽稱號,城鄉面貌實現了質的飛越。
這是改革開放全面推進的五年。完成政府機構、黨政機關公車及辦公用房、國有企業、商事制度等改革,出台縣鄉政府財權與事權劃分清單,不動產登記、綜合行政執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取得實效,農墾改革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完成白沙農場集團制改革重組。順利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被評為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創新推行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置換新模式,先後成功入選自貿港建設創新案例。“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申請材料較“工改”前減少33%。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成立縣投資建設委員會,出台最佳化營商環境、服務社會投資、扶持民企“七條”等優惠政策,吸引社會投資項目23個,意向總投資額達112億元,完成投資額達10億元。
這是民生福祉全面增進的五年。財政支出70%以上用於民生,46件為民辦實事如期完成。全縣城鎮新增就業9856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五年增長86.9%,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五年增長60.4%。完成3.17億元的“全面改薄”項目建設,新改擴建學校40所,建成中國小游泳池21個,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證,適齡兒童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均超省定目標。“一縣一院”建設取得實效,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村村有衛生室,“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縣”目標初顯成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養老、就業、住房、醫保等民生問題,讓老百姓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這是社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的五年。持續深化社會綜合治理,實施“雪亮工程”,社管平台建設實現鄉鎮、村(居)全覆蓋。全力做好民眾來信來訪、特殊人群管理,防範化解矛盾風險。掃黑除惡、“無毒縣”創建、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等工作紮實開展,刑事犯罪率下降至1.16%,全縣道路交通事故起數、萬車死亡率分別下降35.47%、4.52%。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平安白沙”建設有力推進,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這是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的五年。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勇當先鋒·做好表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等專題教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升政府效能,先後最佳化修訂政府工作規則、督查工作規則、專題會議制度等議事規則,積極推行“網上督查室”,政府運行更加規範高效。堅持民主議政、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民主集體決策制度,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明顯提升。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土地利用和工程招投標專項整治靶向發力,保證項目加快推進,2018、2019年連續兩年投資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帶頭過“緊日子”,“三公”經費支出五年下降62.81%。審計“經濟體檢”常態化推進,促進財政增收節支1.54億元。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辦理行政複議案件42件,政府系統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自覺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09件、政協提案289件,辦結率和滿意度均達到100%。
過去五年,我們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科技、民族宗教、史志、檔案、氣象、搬遷安置、工青婦、兒童、老齡、紅十字會、殘疾人等工作上也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五年風雨,五載耕耘。我們深深體會到,縣委的正確領導、科學決策,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堅強後盾;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鼎力支持,是我們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證;全縣乾群同心同德、真抓實幹,是我們保持定力、砥礪前行的力量源泉。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參與、關心和支持白沙經濟社會發展的企業家、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時,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縣委、縣政府主動應對風險挑戰,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最終多項指標達到預期目標,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指標增速快於全省,但仍有4項低於預期。此外,縣域經濟總量偏小,農業綜合效益還有待提高;項目支撐後勁還稍顯不足;人才不足等瓶頸制約日益凸顯;優質公共服務等民生領域與民眾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綜合食品價格指數在全省排名還比較高;政府的服務意識、幹部隊伍的作風和專業能力與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還不相適應,等等。對此,我們要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主要目標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五年,也是白沙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重要視窗期。根據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12號檔案、《總體方案》和縣委《規劃建議》精神,縣政府制定了《白沙黎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規劃綱要(草案)》圍繞“十四五”主要目標,明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重點突出以下六個方面。
(一)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白沙樣板。
統籌發展和保護的關係,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扛起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白沙擔當。打造“亮點”工程。參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加大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中國(白沙)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高端智庫,創辦“全球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論壇”“熱帶雨林大型國際會議”,爭取將白沙作為進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重要入口。以創建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為目標,完成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重點打造牙叉、七坊、邦溪等區域示範帶動輻射中心,以點帶面融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強化制度設計。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開展林業碳匯項目開發,適時啟動近零碳排放示範區試點創建活動,在林業碳匯交易體系建設方面做出白沙貢獻。落實林長制、河(湖)長制,完善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與修復監管體制機制。全面補齊短板。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基本全覆蓋,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和珠碧江等主要河流綜合整治,基本實現各鄉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面落實“禁燒禁放禁塑”,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推廣套用清潔能源汽車,清潔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和車樁比達到全省前列,推行裝配式建築,形成全民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到2025年,全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100%,細顆粒物(PM2.5)濃度降到11微克/立方米,森林覆蓋率保持穩定在81%以上,化肥施用量和農藥使用量減少10%以上,主要河流湖庫和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率100%。
(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
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鞏固提高城鄉融合發展水平。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圍繞打造海南自貿港中心花園目標,打造縣城“一城二鎮兩園”空間結構布局。統籌推進以“五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學溪路、怡心南路等4條市政道路工程和城區排水工程、墾區環境整治工程等項目,實現所有鄉鎮及具備條件的行政村5G網路全覆蓋,基本實現城鄉地區燃氣全覆蓋。大力推進10個老舊小區改造,有效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提升特色小鎮建設水平,打造“中國白沙體育旅遊特色小鎮”等一批新的特色產業小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高標準編制鄉村規劃,完善鄉村“五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圍繞“十抓十好”工作目標,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統籌推進美麗鄉村、美麗連隊建設,到2025年底新建5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力爭2個以上鄉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實施辦法,探索實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制度,有效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讓鄉村振興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三)打造綠色增收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搶抓海南自由貿易港、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和“後脫貧時代”三大政策疊加機遇,順勢而為,推動形成農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邁上新台階。著力發展生態“農業+”產業。抓好“米袋子”,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撂荒化”。繼續實施“穩膠擴茶擴藥創特色”發展戰略,確保橡膠產量每年增長5%。大力發展畜牧水產養殖業,確保生豬穩產保供。新建改造4萬畝高標準農田。在“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特色產業發展基礎上,培育一批千萬級特色產品,引進一批經濟價值高的特色農業新品種,推進“三棵樹”等全產業鏈發展,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南藥(黎藥)”產業,建設黎藥南藥“大觀園”中醫藥科普基地。加快產業園區建設。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成投用,提高產業配套能力,集中培育產業集群,謀劃實施一批大項目、建設若干個億元級產業,到2025年,園區實現入駐企業16家以上,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10億元,園區總產值達到8億以上,上繳稅金超5000萬,園區從業人員達2000人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以上,園區核心區建設形成集群規模。打造體育全產業鏈條。依託縣文體中心,高標準建成數位化場館、戶外水域運動區、體育運動科研康復中心等項目,將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海南白沙·綜合)打造成國際奧林匹克體育訓練基地或體育城,把白沙文體中心旅遊景區打造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甚至全國特色體育旅遊示範區。爭取引進承辦“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等知名賽事,申辦2026年第七屆全省運動會,持續打響白沙競技性體育運動品牌。大力發展休閒體育、運動體驗、運動康復、賽事集訓等,探索發展體育裝備、體育用品、體育服務業等體育全產業鏈條,依託全國男子拳擊冠軍賽暨中國拳王爭霸賽等賽事探索即開型體育彩票和競猜型體育彩票,開設體育產品免稅店,有序發展體育器材、體育裝備生產加工業,打造熱帶雨林穿越賽、山地腳踏車、山地馬拉松挑戰賽等大眾化、體驗式體育比賽項目,讓“體育+”成為展示白沙形象的新名片。培育提升“文化+”“生態旅遊+”產業。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將“啦奧門”豐收節打造成全省知名節慶活動。開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申報工作,更好保護和傳承白沙優秀傳統文化。完成白沙博物館、非遺體驗館、白沙旅遊服務中心、多規合一展示館、地質公園中心展館等項目建設,打造“文化+旅遊”3A級景區。整合優勢資源,創建隕石坑國家地質公園、七坊聖噠噠湖畔公園、茶園小鎮等3個4A級旅遊景區,九架嶺雨林公園等2個3A級旅遊景區和一批5椰級鄉村旅遊點,發展以雨林生態、節慶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自然遺蹟、飛行觀光等體驗旅遊活動,打造海南中部生態與文體旅遊示範區。做好“白沙電商”升級文章。深入實施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加快農產品電商標準化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電商公司和品牌。完善物流體系建設,推動白沙西部電子商務物流園建設,重點打造集物流倉儲、冷庫冷鏈、質量檢測、品控中心等功能為一體的白沙物流園區,整合縣域物流快遞企業進駐白沙物流園,建立輻射覆蓋海南西部片區的物流配送機制。推進電商與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培育一批電商示範鄉鎮和特色電商“網村”,支持發展連鎖經營和小店經營模式,改造提升和培育發展一批步行街、商業綜合體和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加大“線上+線下”全方位持續培訓,建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電商服務隊伍。
(四)堅持改革創新和法治建設,提升縣域治理現代化水平。
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白沙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創新搭建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生態建設“四大平台”,用體制機制創新引領中心花園建設。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升級“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台功能,實現規劃編制、審查實施、監測預警全鏈條管控。推進墾地空間規劃、土地利用、產業投資、公共服務和項目建設等一體化。堅決遏制“兩違”新增,基本完成存量問題階段性整治。實現村莊規劃應編盡編。持續最佳化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推進簡化最佳化審批流程,大幅度放寬資本的市場準入,在開辦企業、獲得信貸、納稅便利化、公共法律服務和人才流動、項目建設等方面提供全流程優質服務。建立評價機制倒逼政務服務能力和服務效能提升,打造政務服務的“白沙樣板”。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產業項目土地利用“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的供地方式,培育一批本土優秀企業,到2025年,引進億元級項目10個以上、5000萬級項目10個以上,做大白沙經濟總量。加強法治建設。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領域的法治建設,不斷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抓好“八五普法”,進一步增強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五)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事業,讓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財政民生支出占比不低於“十三五”。每年辦成一批民生實事。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抓好“菜籃子”工程,大力推動保供穩價。積極擴大社會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易地搬遷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成長,到2025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達到全省平均水平。最佳化教育資源。確保普惠性幼稚園覆蓋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省定目標以上,推進白沙縣第一國小建成“省級規範化學校”,首都師範大學附屬海南白沙中學進入“省一級學校”行列。提升醫療質量。建立健全醫療服務和衛生防護體系,力爭將縣人民醫院建成優質二甲醫院,完成七坊鎮社區醫院建設,逐步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目標。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完善城鄉困難民眾大病救助制度,實現城鄉基本醫療和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有效落實城鎮從業人員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制度,實現五項保險應保盡保。做好社會救助兜底工作,社會救助範圍覆蓋基於居住證制度的全部常住人口,形成完善有效的救助制度。全面推進公租房、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建成安居型商品住房1000套,逐步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多層次提升城鎮居民住房保障水平。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實施法治白沙、平安白沙建設重點工程,完善社會治安防控基礎,強化公共安全監管,提升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織牢社會安全保護網。有效提升文化軟實力。持續開展文明大行動,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斷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爭創省級文明城市。健全公共文化服務,推進縣文化館綜合樓、縣博物館等縣級文化項目建設,實現鎮村(社區)綜合文化設施全覆蓋。
(六)持續做大人口“流量”,為縣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引導人口集聚。依託產業聚集人口,培育50名養殖種植大戶、20家龍頭企業和種植養殖園區(小區),以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增長。實施技能人才引育工程,為體育產業、文化產業和生態加工製造領域培育引進高技能人才,力爭將白沙打造成為高等院校的實踐實習基地。探索“體育+旅遊”發展模式下國內外知名賽事落戶白沙,借力白沙少數民族特色體育,以承辦競技賽事、大型全民健身賽事吸引專業運動員、體育愛好者和普通遊客共聚白沙。圍繞“人口聚集+人才引進+就業創業+社保服務”思路,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流動,推動白沙形成生態環境引人、生態產業留人、宜居城市聚人的新局面。
三、202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白沙加快發展的關鍵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實施“三區一地一園”新發展戰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全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控制目標。
突出抓好以下6個方面、16項工作。
(一)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推進生態強縣戰略。
1.拓寬“兩山”實踐道路。堅守生態底線,對標國家樣板,高水平推進“兩山”理念踐行示範點,開展“兩山”轉化路徑等相關課題研究,啟動“兩山”實踐基地與“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工作,推進電子圍欄、森林步道建設。立足生態環境優勢,探索生態產業融合,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科普研學、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綠色發展產業。抓好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直補工作,讓生態保護紅利惠及更多百姓。
2.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壓實各級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體系。加強中央第二輪環保督察8個問題、百日大督察4個問題的整改銷號。抓好“六大專項”整治,實現違法用地、違法建築“零增量”。用好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條例,繼續推行“全域禁燒、全城禁放”,確保全年空氣品質持續優良,細顆粒物(PM2.5)濃度較上年度目標值下降1微克/立方米。加大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江”發源地保護工作,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和非法采砂專項整治,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確保全縣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達95%以上。加強土壤風險監測和管控,持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進實施農藥和化肥減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保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造廁所350戶以上,完善城鄉垃圾治理長效機制,推進東西片區建築垃圾資源再利用項目,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確保全縣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全覆蓋、行政村垃圾減量30%。大力推進林長制,綠化造林4000畝,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白沙範例。
(二)抓好“三農”融合發展,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3.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落實5年過渡期政策,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強脫貧人口、邊緣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和幫扶,強化生產獎補、勞務補助、技能培訓、就業支持,抓好扶貧產業、扶貧車間、穩崗就業、生態移民搬遷後續扶持等工作,持續實施共建共享農戶危房建設政策,確保無返貧和無新增貧困。扶持集體經營性收入低於3萬元的村莊開展經濟創收項目,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4.打牢鄉村振興產業基礎。把農民增收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條件,繼續深化實施“橡膠十條”措施,持續構建橡膠“三統一”體系,抓好生產、銷售“雙獎勵”和期貨、增極“雙保險”,落實有機肥扶持、培育割膠能手、推廣橡膠吧、數字授信等一系列舉措,確保膠農畝產收入達1200元以上,戶均受益轉移收入達4000元以上。持續最佳化“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特色產業,新增綠茶種植面積1000畝、南藥1萬畝,建設青松南藥集市項目,培育白沙紅心橙、白沙咖啡、白沙百香果、白沙山蘭稻等千萬級特色農產品。擴大“白沙良食”品牌影響力,完成“兩品一標認證”3個。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負責制,抓好“米袋子”,新建改造5000畝以上高標準農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不少於6.5萬畝,力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5.16億元,增長6.8%。
5.打造美麗鄉村。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白沙方案,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庭院示範創建活動,新建美麗鄉村11個、特色精品樣板村2個,不斷鞏固擴大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出台扶持民宿業發展指導意見,吸引企業參與美麗鄉村建設運營,打造精品美麗鄉村集群,使美麗鄉村變美麗經濟。加強農村生產路、產業路、旅遊路和村內入戶路建設,提升農村電網、通信網路、安全飲用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規範農村建房管理,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推進移風易俗,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自由貿易港下的美麗新農村。
(三)抓好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推動白沙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6.堅持項目為王。落實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緊盯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取向、需求導向,高質量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做細做實前期,儲備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8個。建立健全招商引資項目信息資料庫,推動洽談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進度。高效率推進項目,落實重大項目責任制,圍繞重點項目規劃、審核、用地、環評等關鍵環節,強化層級調度,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決不讓項目在政府層面耽擱。開工建設元門城堡酒店、華煒商業廣場、海南白沙物流倉儲中心等項目,續建白沙西部地區供水工程、縣第一國小建設工程、隕石坑國家地質公園等項目,完成安居型商品住房及農村污水、城鎮污水、農村公路等一批重點項目,全年完成重點項目投資25億元,新增供地面積800畝左右。
7.打造“體育+”“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壯大“體育+”產業,把訓練基地打造成為面向世界的體育訓練基地和體育競賽基地,吸引更多國內外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來白沙集訓和參加比賽,力爭再引入1-2場國家知名賽事,以精品賽事打造競技性體育運動品牌。謀劃做好綜合體育館、戶外水域運動區和體育運動科研康復中心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體育體能訓練中心,完成白沙運動員村等項目建設,提升體育小鎮硬體設施水平。探索發展體育裝備、體育用品、體育服務業等體育全產業鏈條,讓“體育+”成為白沙融入海南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完成茶園小鎮、七坊聖噠噠湖畔公園兩個3A級旅遊景區評定,創建白沙起義第一槍紀念園2A級旅遊景區和椰級鄉村旅遊點1-2家,點線面打造生態旅遊線路。辦好“三月三”、“啦奧門”、“白沙八景”評選等活動,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影響力,力爭實現年度旅遊接待總人數68萬人次,旅遊收入增長10%以上。
8.發展高端農林產品加工業。爭取引進百香果、紅心橙、咖啡、益智等加工企業,做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強園區承載能力建設,開工建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啟動園區儲備地徵收工作,為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出台扶持農林產品加工業發展指導意見,對標一流園區,試行“園區管理委員會+公司”管理模式,爭取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支持園區內小微企業擴規升級,力爭園區工業產值突破2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58億元,增長8.9%。
(四)抓好城鄉建設,加快推進白沙現代化建設進程。
9.強化規劃管控。合理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開發邊界“三線”,完成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和國土空間“一張圖”監督信息系統建設。推進鄉鎮和村莊規劃編制,完成74個行政村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城鎮設計和鄉村特色風貌管控,有序實施農村建築風貌整治。
10.提升城鎮品位。持續推進城區路網建設、園林綠化亮化、基礎設施改善、精品小區開發、老舊小區改造、5G大數據、充電樁等工程,以基礎設施的大更新,促進城鎮的內涵和品位雙提升。開工建設2個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和城區排水工程,完成5座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2個墾區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建設,爭取建設牙叉、邦溪等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站和白沙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實現城區和集鎮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鞏固好全國衛生縣城成果,開展省級文明城市和園林城市創建活動,推進全域衛生(健康)創建工作,深化志願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探索建立老舊失管小區物業管理長效機制,啟動公路局小區等3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完成外語標識標牌建設,提升對外服務水平。通過提升城鎮品位促進服務消費提質升級,推進電商倉儲物流項目建設,完成便民服務點建設,大力培育美食經濟、夜間經濟、平台經濟,推動餐飲、住宿、零售、家具、家電、裝修裝飾等服務業提質提檔,爭取本省居民日用消費品免稅店落地白沙,讓消費留在本地,讓縣城聚集人氣、匯集商氣。
(五)抓好改革創新,不斷增強白沙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11.向改革要動力。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出台營商環境重要量化指標等實施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和調整一批行政許可及公共服務事項。開展“一件事”集成改革,建立完善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一證辦”等最佳化服務清單,逐步實現政務服務事項“零跑動”,完善商事登記“全網通辦”平台,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天。實現市場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常態化。明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年度量化目標任務,力爭3年達到全省最優。落實財稅體制改革,健全財政分配體制,規範全縣189個行政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國有資產清產核資,全面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激發市場活力,新設立市場主體500戶左右。開展縣民族歌舞展演團管理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動力。繼續推進供銷綜合改革,打造為農服務生力軍。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市場體系,推進農村集體資產和資源轉化增值,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
12.向創新要活力。建立縣級審計機關與社會審計協調聯動機制,加大5項“審計+”組織方式的創新運用力度,增強監督合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年申報智慧財產權項目不少於1項。繼續加強與海南省農科院、中國熱科院橡膠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機構戰略合作,開工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園項目,打造農業科技人才培訓和農業種植示範基地。制定高新技術企業扶持政策措施,積極培育或引進高新技術企業2家。
(六)抓好民生事業,推動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台階。
13.持續抓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突出“常態化”和“應急處置”相結合,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完善重點場所和冬春季、“春節”等重要時段疫情防控方案,守好農村社區、發熱門診、流行病學調查三道防線,完成縣衛生防疫檢驗綜合樓能力提升、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和智慧監管系統等項目建設。堅持“人物同防”,嚴防國內外中高風險地區、進口冷鏈食品疫情輸入,有序推進疫苗接種,核酸檢測應檢盡檢。
14.持續改善民生。堅持民眾提、大家定、政府辦,辦好8件為民辦實事事項。抓好“菜籃子”工程,推進什奮田洋大棚蔬菜基地、榮邦鄉30萬頭生豬規模養殖場項目建設,確保常年蔬菜基地面積2000畝、大棚蔬菜基地面積200畝、蔬菜自給率70%,生豬年存欄量力爭完成省定目標,推動建設公益性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逐步構建產銷直供體系,減少中間環節加價,實現綜合菜價全省排名下降。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培訓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等9類重點群體5000人次,新增城鎮就業崗位2000個,農村外出務工人數突破4萬人。落實養老服務政策,完成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建設,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引入社會資源參與養老服務。多方籌集房源,進一步增加公租房存量,建設鄉鎮幹部周轉房,完成安居型商品住房一期422套住房建設,啟動二期項目建設,加快解決基層教師、醫務人員、幹部民眾住房問題。
15.辦好教育衛生事業。全力支持首都師範大學附屬海南白沙中學創建省一級學校,引進1所名校對我縣九年一貫制學校進行託管,提高義務教育教學水平。加大“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力度,再引進一批優秀教育人才。積極探索教師退出機制、“縣級特崗”招聘和建立片區聯合捆綁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後勤保障機制和校園安全保障設施設備,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完善基礎醫療機構基礎配套建設,抓好基層衛生院向社區醫院轉型工作,創建七坊鎮社區醫院,建設縣級專科精神醫院,用好蘇州九龍醫院和儋州市人民醫院優質資源,提升本地醫務人員專業水平。啟動白沙黎藥現狀調查摸排,探索“大健康+南藥”融合發展體系。
16.建設平安白沙。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以打造海南縣域社會治理示範區為抓手,加快推進“四位一體”新機制建設,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常態化開展新一輪禁毒三年大會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無毒縣”創建等工作,以小平安促大平安。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強化食品藥品監管。落實“三無”船舶整治。普及應急救護知識技能,提升自救互救、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能力。推廣“楓橋經驗”,做好信訪工作,實現矛盾不上交。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共同發展。
各位代表!圓滿完成“十四五”和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需要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堅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縣委各項決策部署,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切實增強鬥爭精神,強化使命擔當。堅持為民服務。時刻把民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用心用情用力解決民眾關心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乾,今年將再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預算,以政府過緊日子換來百姓過好日子。深化作風建設。堅決破除慣性思維,打破路徑依賴,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思維破解發展難題、營造一流環境、打造競爭優勢。加強執行力建設,推進“圖表化”掛圖作戰、“清單化”台賬管理、“手冊化”規範操作、“模板化”高效運行、“機制化”保持長效,最佳化政府工作流程,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堅決抵制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強化“一崗雙責”、嚴督實考,完善工作責任制、容錯糾錯機制和考核獎懲體系,激勵政府工作人員展現新時代精氣神、乾出實打實新業績。強化依法行政。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範行政決策程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主動接受社會輿論監督,加強審計監督。提高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健全政務公開、決策諮詢等制度。實施“八五”普法。推動重點領域立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爭,嚴肅查處損害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充滿挑戰,新的事業任重道遠。讓我們萬眾一心,勠力同行,在中共白沙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高舉改革大旗,弘揚法治精神,凝聚趕超力量,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為將白沙建成“生態環境優美、民族特色濃郁、人民生活幸福、社會和諧安定、宜居宜業宜游”的海南自貿港中心花園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1.三個大考:指全力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海南自貿港建設三個大考。
2.三張答卷:指交出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海南自貿港建設三個大考的答卷。
3.中小企業八條:《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八條措施》(瓊府〔2020〕11號)。
4.復工復產七條:《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七條措施》(瓊府〔2020〕12號)。
5.旅遊業六條:《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海南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海南旅遊企業共渡難關六條措施的通知》(瓊府辦〔2020〕6號)。
6.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7.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8.河(湖)道“清四亂”:清理河道管理範圍內亂采、亂占、亂建、亂堆行為。
9.“橡膠十條”措施:指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橡膠管理部門;加大財政投入,確保產業發展;成立橡膠協會、合作社;實施橡膠惠農補貼;推廣示範點、新型割膠技術;做強橡膠林下經濟;橡膠樹病蟲害防治工作;實施橡膠保險項目;做好橡膠實用技術人才引進工作;做好橡膠產業升級及招商工作等十條發展橡膠產業的措施。
10.雙保險:即橡膠“保險+期貨”和“價格收入保險”。
11.雙獎勵:即橡膠“割膠生產”和“銷售鮮乳膠”獎勵。
12.兩個萬畝六個千畝:打造綠茶、南藥2個萬畝產業和紫玉淮山、白沙咖啡、黃金地瓜、紅心橙、山蘭米、百香果6個千畝產業。
13.“一企一策”:為實現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採用個體談判的方式,對一個個企業採用差異化的特定政策。
14.“一件事”主題套餐:即單個部門或需要多個部門聯合辦理的業務事項,經過業務整合、審批流程再造後,變成企業和民眾眼中的“一件事”,實行並聯審批。
15.“港澳台”旅遊簽注立等可取:指港澳台簽證可以在政務大廳的自助機上自行刷新期限。
16.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台灣通行證等出入境證件實行“全國通辦”,即內地居民可在全國任一出入境管理視窗申請辦理上述出入境證件,申辦手續與戶籍地一致。
17.兩校一園:在“十三五”期間,全省每個市縣引進省外優質教育,至少辦好1所優質中學、1所優質國小、1所優質幼稚園。
18.學前教育“兩個比例”:指公辦園在園幼兒數占全縣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數之和占全縣在園幼兒總數的比例。
19.八抓:指抓拆危舊房,抓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抓畜禽集中養殖,抓農村飲水安全、農村污水治理,抓庭院經濟,抓民眾參與度,抓樣板村建設,抓常態。
20.“七五”普法:指中央宣傳部、法務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
21.多規合一:是指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依據,強化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地保護、綜合交通、水資源、文化旅遊、社會事業等各類規劃的銜接,確保“多規”確定的保護性空間、開發邊界、城市規模等重要空間參數一致,並在統一的空間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線體系,以實現最佳化空間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資源、提高政府空間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標。
22.一張藍圖:我省按照全省“一盤棋”(或“一個大城市格局”)思路,集發改委空間類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規劃、五網規劃及生態紅線規劃編製成為一張圖,圖上的土地屬性具有唯一性。
23.“六大專項”整治:指的是實施“兩違”整治專項行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大氣污染防治、土壤環境綜合治理、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專項行動等整治工作。
24.河(湖)長制:由國家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湖)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保護。
25.林長制:指按照“分級負責”原則,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各級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髮展工作,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髮展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26.六個嚴禁,兩個推進:“六個嚴禁”指嚴禁秸稈、垃圾露天焚燒,嚴禁檳榔土法燻烤,嚴禁在禁燃區內燃放煙花爆竹,嚴禁在允許區外露天燒烤,嚴禁寺廟道觀燃燒高香,嚴禁在城區公共場所祭祀燒紙焚香;“兩個推進”指推進氣代柴薪工作,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措施。
27.兩山: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8.鞏衛創文:鞏固衛生城市建設、創建文明城市的簡稱。
29.五網:指路網、水網、電網、光網、氣網等“五網”基礎設施建設。
30.椰級鄉村旅遊點:我省將鄉村旅遊點劃分為一椰級、二椰級、三椰級、四椰級和五椰級五個等級。
31.放管服: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的簡稱。
32.一枚印章管審批:在政務中心的基礎上,組建行政審批局,把本級部分或全部行政審批事項,統一划入行政審批局,由行政審批局依法履行審批職責,審批通過後加蓋“白沙黎族自治縣行政審批局”的印章,不再蓋原行業主管部門的審批印章,最大限度方便民眾辦事。
33.工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34.扶持民企“七條”:《白沙黎族自治縣扶持民營中小企業七條措施》。
35.全面改薄:是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簡稱。
36一縣一院:即“一市(縣)兩校一園一院”工程,在“十三五”期間,全省每個市縣引進省外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至少辦好1所優質中學、1所優質國小、1所優質幼稚園和1所省級水平醫院。
37.雪亮工程:指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台、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格線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套用為重點的“民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38.萬車死亡率:在一定空間和時間範圍內,按機動車擁有量所平均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一種相對指標。
39.兩學一做:即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40.四個意識: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41.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2.兩個維護:指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43.“三公”經費:指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
44.4項低於預期: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低於年初預期3.7、12.8、5.3和1.7個百分點。
45.《總體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方案。
46.禁燒禁放禁塑:禁止秸稈焚燒,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禁止生產使用和銷售不可分解塑膠。
47.一城二鎮兩園:指縣城範圍內建設白沙農場茶園小鎮和隕石文化休閒古鎮,以及沿河濕地生態公園和山體生態公園。
48.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49.十抓十好:抓基層組織建設,實現班子隊伍好;抓精準脫貧攻堅,實現小康建設好;抓“百鎮千村”建設,實現美麗鄉村好;抓“三清兩改一建”實現人居環境好;抓鄉村特色項目,實現產業發展好;抓精神文明創建、實現農民風貌好;抓黨建引領治理,實現共治格局好;抓農村“五網”建設,實現基礎設施好;抓村級集體經濟,實現資產增值好;抓致富產業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好。
50.三權分置:將農村土地產權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一步劃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並行。
51.三棵樹:即橡膠、檳榔、椰子產業。
52.兩違: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
53.八五普法:指中央宣傳部、法務部關於在全國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
54.菜籃子:是農業部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於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
55.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56.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57.三區一地一園:指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兩山”理念踐行示範區、海南中部生態與文體旅遊示範區、海南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區、海南中部生態特色農業基地和海南自由貿易港中心花園。
58.橡膠“三統一”模式:以“統管”增產量,以“統銷”提價格,以“統保”防風險的橡膠產業管理模式。
59.白沙良食:2012年9月,我縣註冊白沙良食標識,是全國第一個註冊的縣域農業公用品牌。2018年11月10日,正式發布白沙農業公用品牌“白沙良食”,並推介了8種品牌農產品,包括白沙綠茶、白沙咖啡、白沙百香果、白沙地瓜、白沙蜂蜜、白沙紅心橙、白沙山蘭米、白沙紫玉淮山。
60.兩品一標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61.雙隨機一公開:即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62.5項“審計+”:“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自然資源審計+”“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政府投資審計+”。
63.8件為民辦實事:即改造提升行政村服務站點建設,加大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力度,推廣防貧綜合保險,實施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項目和“價格收入保險”,實施“菜籃子”提升工程,提升教育管理、保教質量,推進全縣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和肺結核病患者免費治療,農村公路建設。
64.“四位一體”:即綜治中心、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格線化服務、矛盾多元化解“四位一體”社會治理新機制。
65.楓橋經驗: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楓橋鎮幹部民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民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