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 Middle and Lower)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國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化學等,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水陸交通發達。

長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東麓,東到黃海東海濱,北接桐柏山大別山南麓及黃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錢塘江杭州灣以北沿江平原,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100~400千米,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蘇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等6塊平原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溫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揚子準地台褶皺斷拗帶內,燕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後經長江切通、貫連和沖積後,而形成。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沖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泛濫平原濱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油、棉生產基地,亦為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天然水系及縱橫交錯的人工河渠使該區成為中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同時該區是中國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區,著名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中下游平原
  • 外文名:Yangtze Plain, Middle and Lower 
  • 區域範圍:東經111°~123°,北緯27°~34°
  • 主要河流長江漢江贛江
  • 主要湖泊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太湖
  • 主要城市上海武漢南京長沙杭州
  • 一般海拔:5~100米
  • 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
  • 主要工業: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化學等
  • 主要農產:糧、油、棉等
  • 交叉關係:一部分在兩湖盆地和南昌盆地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形成過程,涵蓋地區,土壤狀況,氣候特徵,區域劃分,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水系情況,河流,湖泊,自然災害,洪澇,乾旱,狂風,寒潮,環境問題,水體污染,大氣污染,湖泊萎縮,土壤異化,古代文明,中游地區,下游地區,發展現狀,交通運輸,人文景觀,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中山陵,外灘,蘇州園林,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地形的顯著特點是地勢低平,河渠縱橫,湖泊星布,一般海拔5~100米,但海拔大部在50米以下。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為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漢江三角洲地勢亦自西北向東南微傾,湖泊成群擠集於東南前緣。洞庭湖平原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地勢北高南低。
中國地形圖中國地形圖
鄱陽湖平原地勢低平,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水網稠密,地表覆蓋為紅土及河流沖積物。三角洲以北即為里下河平原。平原為周高中低的碟形窪地。窪地北緣為黃河故道;南緣為三角洲長江北岸部分;西緣是洪澤湖和運西大堤;東緣則是蘇北濱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網)長江中下游平原(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網)

形成過程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揚子準地台褶皺斷拗帶內,燕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後經長江切通、貫連和沖積後,形成現今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整體。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沖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江漢平原主要由長江和漢江沖積而成;洞庭湖平原主要則由通過荊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調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長江泥沙沖積而成;鄱陽湖平原除邊緣紅土崗丘外,中部的泛濫平原主要是由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等河流沖淤而成;蘇皖沿江平原是受鎮江和長江沖積形成的平原,其中包括蕪湖平原和巢湖平原。

涵蓋地區

省級行政區
區域
代表城市
中南部
中北部
北部
長江沿岸
南部
東北部
大部

土壤狀況

長江中下游平原土壤主要是黃棕壤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地大部為水稻土。紅壤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旺盛,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可達70~80克/千克,但受土壤侵蝕、耕作方式影響較大。黃棕壤有機質含量也比較高,但經過耕墾明顯下降。紫色土有機質含量普遍較低,通常林草地>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形成良好結構,增強土壤顆粒的粘結力,提高蓄水保土能力。該地區的紅壤、黃壤、黃棕壤與石灰土一般質地粘重,透水性差,地表徑流量大,若植被消失、土壤結構破壞,極易發生水土流失;而紫色土和粗骨土透水性雖好,但土層多淺薄,在失去植被保護和降雨強度較大的情況下,亦易發生強烈侵蝕。
1940-2002年間,在86×103平方千米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鄉村區域中有47%的面積發生了土地利用覆被轉化,主要是耕地面積減少,非耕地面積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被類型的面積變化引起了其土壤有機碳儲量的改變,其中稻田和閒置水域面積分別減少21.5%和6.7%,並造成其0-30厘米土壤(或底泥)有機碳儲量分別減少了41.8TgC和12.9TgC;而水產養殖、非滲漏表面為主的建築用地、種植多年生木本作物和種植一年生作物的水澆地面積分別增加14.2%、7.7%、3.5%和2.0%,使其0-30厘米土壤(或底泥)有機碳儲量分別增加32.2TgC、22.2TgC、12.2TgC和6.5TgC。(註:TgC為土壤有機碳含量值單位

氣候特徵

長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節分配較均,但有“伏旱”。無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動積溫達4500~5000℃。

區域劃分

根據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區域的特徵,可將其劃分為六個亞平原區:
名稱簡介
江漢平原位於長江中游湖北省,為兩湖平原的北半部,是湖北省糧、棉、油、水產基地。地下有石油、石膏、岩鹽等礦藏。西起枝江,東至武漢,北抵鐘祥,南至長江以南的基岩低丘,與洞庭湖平原相接,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除邊緣分布有海拔50~100米的緩崗和低丘外,均為海拔35~21米的低下平原。地勢低洼,從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漢江、東荊河及長江依勢南東流。平原上垸堤縱橫,由於河水泛濫,泥沙淤積,地面常低於沿河地面,垸內低於垸外,雨季常積水成澇。
洞庭湖平原位於湘陰—益陽以北,常德松滋以東,岳陽—湘陰以西,黃山頭及墨山等低矮基岩孤山以南,面積約1萬餘平方公里,為斷陷成因。總的地貌輪廓為:以洞庭湖為中心,由沖湖積平原、湖濱階地、環湖低丘台地組合成的同心圓狀碟形盆地。外圍低丘台地呈波狀起伏,海拔多為150米,比高100米以下。中部的沖湖積平原,是洞庭湖平原的主體,海拔大多在30~40米,坡度僅6度,由湘、資、沅、澧4水和長江4口分流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及調弦華容河)的沖積扇聯合組成,河網交錯,湖泊成群,堤垸縱橫。
鄱陽湖平原因東有懷玉山,南有贛中丘陵,西有九嶺山,北有廬山等山地丘陵環繞,故又稱鄱陽湖盆地,海拔在50米以下,包括鄱陽湖及其周圍地區,大致位於廬山東麓、德安新建豐城臨川樂平之間,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為地殼斷陷河湖泥沙填積生成,由沖湖積平原和紅土崗地兩部分組成。
蘇皖沿江平原
蘇皖沿江平原位於北緯30°~32°,東經116°~120°之間,其中包括蕪湖平原和巢湖平原,由長江及其支流挾帶的泥沙沖積而成,地質構造基礎及自然地理環境結構比較均一,是中國開發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
里下河平原是位於江蘇省中部的一碟形平原窪地,又稱蘇中濕地(位於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南通5市交界區)。它西起裏運河,東至串場河,北自古淮河,南抵通揚運河,大約在北緯32~33.5度,東經119~120度之間,面積13500餘平方公里。里下河平原地勢極為低平,而且呈現四周高、中間低的形態,狀如鍋底,地面高程從周圍海拔4。5米,逐漸下降到海拔只有1米左右(射陽河),並且大致從東南向西北緩緩傾斜。
長江三角洲平原為長江及錢塘江沖積和濱海沉積共同組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從江蘇省鎮江市向北至蘇北的泰州市——海安縣一帶,逐漸過渡到黃淮平原,南達杭州灣北岸,西至長江以北,大致以大運河為界,在江南直抵鎮江、丹陽以西的寧鎮低山丘陵及茅山山地,向東伸入東海,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其中陸上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米以下。地貌有濱海沙堤、濱湖平原及沿江天然堤等。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陸生植物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分布的常見野生草本植物種類有土茯苓益母草明黨參葛根虎杖夏枯草白花前胡烏藥野菊花地榆茵陳淡竹葉何首烏女貞子南沙參百部瓜蔞桔梗丹參牛蒡子淫羊藿、白前、白花蛇舌草、玉竹、夏天無、太子參雞血藤、白藥子、貓爪草、北柴胡、南柴胡、馬兜鈴、射干、艾葉、積雪草等;喬木類有樟樹、女貞、冬青、枸骨楓香、梧桐、合歡、烏梅、南酸棗等;灌木類有覆盆子、檵木、金櫻子、木芙蓉棕櫚、山胡椒、凍綠、野山楂等。
●水生植物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水生植物主要在湖泊內,從沿岸淺水向中心深水方向呈有規律的環狀分布,依次為挺水植物帶、浮水植物帶和沉水植物帶。挺水型水生植物指根扎生於水底淤泥,植物體上部或葉挺生於水面的種類,多分布於內湖淺水、淺溏、溝汊及水田中,主要種類有蘆葦、水燭東方香蒲、蓮、慈菇、澤瀉、黑三棱、菖蒲、石菖蒲、水蔥、雨久花、鴨舌草和中華水韭等;浮水型指植物體懸浮於水上或僅葉片浮生於水面的種類,多分布於湖緣、池塘、溝汊等靜水水域,主要種類有芡實野菱莕菜浮萍、紫萍、滿江紅、四葉萍、鳳眼蓮空心蓮子草蓴菜睡蓮萍蓬草、水蕨、水龍等;沉水型紮根於水底淤泥中或沉於水中的植物,多分布於水深4米以的暖流靜水水域中,主要種類有眼子菜、菹菜、竹葉眼子菜金魚藻、黑藻、水車前及苦草等;在平原的溝溪長期積水處或土壤潮濕的沼澤地,還分布有燈心草谷精草、矮慈菇、牛毛氈、節節菜、圓葉節節菜、水莧菜丁香蓼、水芹、半枝蓮、水蘇、薄荷鱧腸蔓荊子水蜈蚣、魚腥草、三白草、毛莨,半邊蓮、貓爪草和白前等。

動物資源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主要有蟾酥地龍刺蝟皮土鱉蟲鱉甲、龜甲、僵蠶蟬蛻、水蛭、蜈蚣、牡蠣、青娘蟲、虻蟲、蠐螬蟲蜣螂蟲螻蛄守宮(壁虎)、蘄蛇、烏梢蛇、白花蛇,穿山甲、水獺、猴、鹿、熊、貓、鯿、鰱、、鯽、青、草、、香魚、銀魚(有大銀魚、短吻銀魚、細銀魚、尖頭銀魚等多種)、鰻鱺花鱸和松花鱸(又名四鰓鱸)、中華鱘揚子鱷等動物。

礦產資源

長江中下游平原礦產資源種類很多,主要有螢石磁石滑石紫石英秋石青礞石代赫石寒水石自然銅陽起石雲母禹糧石鵝管石石膏煤炭有色金屬等。其中有色金屬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這主要由於江南山地丘陵在地質歷史上曾有過大規模的岩漿活動,岩漿在冷凝過程中,所含的各種金屬成分在不同溫度下分別形成等有色金屬。
江西大余的鎢、湖南冷水江的銻,都是有名的礦藏。江西德興、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的銅,湖南水口山的鉛鋅也都是儲量很大的礦區。黑色金屬中有湖北大冶和安徽馬鞍山與廬江的鐵礦,它們分別為武漢和馬鞍山的鋼鐵工業提供了原料,湖南湘潭的錳礦也很有名。
煤炭資源分布情況是:長江以北多大煤田,如江蘇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長江以南多中小煤田,主要有江西萍鄉豐城,湖南資興等。非金屬礦產有湖北的磷礦,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

水系情況

河流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的長江天然水系及縱橫交錯的人工河渠使該區成為全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區域內最主要的河流為長江及其支流漢江,區域內河流多為沖積性河流。
主要河流
名稱簡介
長江長江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幹流全長六千三百公里,流域總面積一百八十餘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約九千六百餘億立方米。以幹流長度和入海水量論,長江均居世界第三位。長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邊境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經當曲後稱通天河;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稱金沙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揚州以下舊稱揚子江。長江流經西藏、四川、重慶、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市區,在上海市注入東海,在江蘇省鎮江市同京杭大運河相交。
漢江漢江
漢江全長1532千米,為長江最長的支流,流域面積159000平方千米。全流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水量充沛,河口年平均徑流量為1820立方米秒;由於中上游來自山區,水流急驟,沖刷較強,沙量較多,年平均含沙量為2.39公斤/立方米,是長江中游主要泥沙來源;水力資源豐富,估計在600萬千瓦左右。漢江因全流域處於同一降雨帶中,乾支流徑流比較集中,而下游河床淤淺,再加長江洪水頂托,常因泄洪不暢而潰堤形成澇災。

湖泊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的淡水湖泊眾多,湖盪星羅棋布,湖泊面積約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的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總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江漢平原素有“鄂清上千,湖泊成群”的說法,長江三角洲亦有“水鄉澤國”之稱,湖盪窪地占三角洲土地總面積的13.4%。除太湖外,面積在千畝以上的大湖有150多個,千畝以下的盪、泊數以千計。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的湖泊中,以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的面積較大。它們對長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最顯著,具有調節水量、延緩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兼具灌溉、航運、養殖之利。
●主要湖泊
名稱
簡介
鄱陽湖鄱陽湖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的長江南岸,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它承納了贛江、撫河信江修水、饒河等五大河和若干獨流入湖諸水,北注長江,匯歸大海。南北長約170公里,東西最大寬度為74公里,南寬北窄,形似葫蘆,面積約396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1米,最深達23米。它的湖面因季節變化伸縮性很大,歷來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線”之說。在枯水期,湖面面積為500平方公里,洪水期面積可達3960平方公里。在鄱陽湖周圍還有眾多的衛星湖。
洞庭湖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由東、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個較大的湖泊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4口(1958年堵塞調弦口)引江水來匯,南和西面有湘江、資水、沅江、澧水注入。洞庭湖湖濱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盛產稻米、棉花。湖內水產豐富,航運便利。
太湖太湖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介於北緯30°55'40"~31°32'58",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湖泊面積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線全長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
長江中下游平原
洪澤湖位於淮河中游、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是“南水北調”工程東線部分的過水通道。在正常水位12.5米時,水面面積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最大水深4.5米,容積30.4億立方米。湖泊長度65公里,平均寬度24.4公里,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積擴大到3500平方公里。
巢湖巢湖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巢湖市和肥西、肥東、廬江等縣間。湖形呈鳥巢狀,東西長78公里,南北寬44公里,面積8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0米,蓄水量36億立方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5米。湖岸曲折,港汊眾多,號稱360灘。湖底平坦,由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若以姥山島與忠廟一線為界,可將巢湖分為東、西二湖。巢湖屬構造斷陷湖類型。
●湖泊常見類型
(1)構造湖
構造湖的湖盆主要是因地殼沉陷而產生的,實際上是由局部斷裂作用使地殼構造下陷而成。許多大湖和較大的湖泊,如都陽湖、洞庭湖、巢湖、七里湖等,都是構造湖。
(2)河跡湖
河跡湖是在河床擺動的情況下,舊河床積水而成的,最典型的是牛扼湖。這類湖泊,一般面積較小,外形上常呈長弓形、月牙形。長江中下游平原區的牛扼湖,比較典型的有荊江河段的月亮湖、大公湖、西湖,據研究;荊江曲流段夭然裁彎取直的周期為每30年一次。此外,九江以西的官湖、安慶對岸大渡口東的八都湖等,也都是河跡湖。
(3)堰塞湖
堰塞湖是河床或河谷地帶內堆積地貌發育阻塞河流、注地,從而積水而成的湖泊。這類湖泊,在長江支流入江,或次一級支流入河的河口區附近,因堆積型地貌發育而堰塞成湖的比比皆是。如洪湖、白潭湖、張渡湖、武漢市東湖和南京市的莫愁湖等。
(4)沉溺湖
沉溺湖位於新構造運動下降區。由河谷地帶的淺窪地或殘丘、階地間的坳溝、窪地因地殼下降沉溺積水成湖。長江中下游平原區的沉溺湖,湖北境內有泊湖,源湖、沉湖等。江蘇境內的有吳江縣、吳縣、崑山縣等地的湖盪。在東太湖、澄湖、陽澄湖、元盪、澱山湖等湖泊底部,普遍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埋藏遺址,石器、骨鐵等遺物,以及鐵僵石和泥炭層。有人根據鑽孔資料、考古文物的埋藏深度,提出東太湖一澄湖一澱山湖一線應是長江三角洲平原區的沉降中心。位於沉降中心區的湖泊,一般都是沉溺湖。
(5)瀉湖
瀉湖位於古海濱或現代海濱,瀉湖的形成明顯地受到海岸演變的影響。長江三角洲平原上由瀉湖演變成淡水湖泊的實例,大多數地理學者和海岸地貌工作者都認為是太湖。他們根據太湖低平原存在著海相沉積層推斷,認為新構造運動使如皋、江陰、宜興一線以東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以太湖湖盆沉降中心的斷裂拗陷盆地,拗陷盆地經受海水浸淹,形成淺水海灣。

自然災害

洪澇

因為受亞熱帶季風和颱風等因素的影響,長江中下游平原區是中國暴雨多發區和暴雨強度最大的區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澇災害多發區域。尤其是長江幹流從湖北荊州到安徽銅陵沿線的兩湖平原和皖西皖中平原等低洼區域,由於暴雨匯流面積大,支流眾多地勢平坦,河道彎曲,排水不暢,又夾於南北丘陵山地之間,是最易發生暴雨洪澇災害的區域,長江流域曾經發生的多次嚴重洪澇引發的潰堤和淹沒災害大部分就發生在這個區域。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4月前後雨水明顯增多,5月份洪澇次數顯著增加,但主要是在江南地區。6月中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雨量大,是洪澇發生的集中期。7月中至8月為少雨伏旱期,發生洪澇的機會少,但沿海地區受熱帶氣旋影響仍可遭受洪澇災害。大部地區洪澇集中在5~7月,受澇次數占全年的80%左右。從季節上看,夏澇最多,春澇(以漬澇為主)次之,秋澇第三,個別年份有小範圍的冬澇現象。
長江三角洲平原是上游各水系的洪水走廊,由於面臨海洋,易遭颱風暴雨及風暴潮襲擊,常出現外洪、內澇或外洪內澇同時並發的水災。
1954年6月中旬,長江中下游出現三次較大暴雨,歷時九天。直至7月底,流域內每天均有暴雨出現,且暴雨強度大、面積廣、持續時間長,在長江中下游南北兩岸形成拉鋸局面。8月上半月,暴雨移至長江上游及漢江上中游。由於在上游洪水未到之前,中下游湖泊窪地均已滿盈,以致上游洪水東下時,宣洩受阻,從而了形成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1998年,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後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從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陽湖流域連降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來水和潮汛共同影響,江蘇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線超過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達9.9米,秦淮河東山站最高水位10.28米,滁河曉橋站最高水位達11.29米。

乾旱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在夏季容易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候炎熱降水較少,如果颱風等活動較少的話,蒸發量會大於降水量,形成伏旱。長江中下游伏旱期常出現37~38℃的高溫,甚至40℃以上的高溫。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造成棉花蕾鈴大量脫落,影響南方早稻和中稻的正常灌漿和晚稻的移栽成活。
乾旱乾旱
1951年湘、贛發生初夏旱和伏旱,1959年鄂、湘、皖、蘇南和贛北部分地區一月上旬夏旱,部分地區延至月,出現伏旱和秋旱,以皖、鄂受旱最為嚴重,1960年湘、贛大部和鄂部分地區月降水經常年偏少一成,夏旱比較嚴重,對中稻生長影響較大。1986年鄂、湘兩省發生了較重的春夏旱。2000年湖北省大部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春旱,夏收作物大幅減產,春耕春嚴重受阻,農業經濟損失億元多,2006年湖北、2007年湖南和江西等均出現了比較重的旱情。

狂風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在夏季易發龍捲風,風團尺度很小,一般在100米左右,往往是在極不穩定的天氣狀況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其風力可達12級以上,最強龍捲的地面風速介於110米/秒-200米/秒之間。其發生時一般伴有雷雨,有時也伴有冰雹,它與一般大風的區別就是路徑要小一些。龍捲風的水平範圍很小,直徑從幾米到幾百米,最大為1千米左右,持續時間一般也僅有幾分鐘,最長不過幾十分鐘,但卻可以造成莊稼、樹木瞬間被毀,交通、通訊中斷,房屋倒塌,人畜傷亡等重大損失。
龍捲風龍捲風

寒潮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地處中國中部,是中國區域類寒潮和單站類寒潮發生頻率最高的區域之一,寒潮來襲時,多發生一系列災害性天氣,如大風、低溫、霜凍、暴雪等。寒潮發生有顯著的年際變化特徵,20世紀50、60年代是該區域寒潮的高發期。
寒潮寒潮

環境問題

水體污染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內河水系水污染較嚴重,水生態呈相對惡化趨勢。2010年,湖北省降水較常年偏多22.5%,即使如此,地表水水質比往年還略有下降,主要湖泊、水庫中水質較差符合Ⅳ類、Ⅴ類標準的占36.4%,水質污染嚴重為劣Ⅴ類的占9.1%。位於長江三角洲腹地的太湖流域,水質在20世紀60年代為Ⅰ-Ⅱ類,70年代為Ⅱ類,80年代初為Ⅱ-Ⅲ類,80年代末全面進Ⅲ類,局部Ⅳ類,90年代中期平均為Ⅳ類,1/3湖區水質為Ⅴ類或劣Ⅴ類;至2012年,該湖水質以Ⅴ類為主,藍藻水花生頻發,湖泊富營養化嚴重。
隨著長江中下游平原區經濟快速發展,污水排放有增無減,由於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人內河水系,加之農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長江中下游平原區河溝、湖泊水污染難以有效控制,導致水環境惡化、水生態系統退化,水質型缺水普遍。另外,因水環境惡化,天然魚類等水生生物資源衰退,物種生物多樣性下降。
太湖爆發藍藻太湖爆發藍藻

大氣污染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工農業發展迅速,是中國工業集中區之一,尤其沿江地帶工業發達,礦物燃料消耗量大,大氣污染日趨嚴重,經常出現酸雨(pH<5.6)。
大氣污染大氣污染

湖泊萎縮

20世紀50年代,為解決溫飽問題,長江中下游平原區開始了自宋代以來圍湖墾殖的第3次高潮,由此喪失了不少湖泊水面。泥沙淤積也是該區域湖泊萎縮的重要原因,洞庭湖尤為突出。由於圍墾和泥沙淤積等原因,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泊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的17198平方千米減少到2012年的6600平方千米。因湖泊大幅度萎縮,長江中游地區調蓄洪水的能力大減,防洪壓力增大,與過去同樣頻率洪水造成的危害相比,損失明顯上升,出現了中洪水、高水位、大損失的現象。在湖泊萎縮嚴重影響防洪的同時,湖泊生態系統也在逐漸退化。
20世紀60-70年代中期,江漢平原的一些淺水湖泊,如沉湖排湖三湖、回露湖、刁漢湖、米湖、鼓湖等相繼消亡,湖泊面積則從20世紀初的8330平方千米減少到50年代的5960平方千米和80年代的2983平方千米。
洞庭湖水域變化圖洞庭湖水域變化圖

土壤異化

●土壤潛沼化
長江中游平原湖區低洼地與湖盪沼澤,由於泥沙淤積與多年的人工圍墾,隨著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不斷向著潛育型水稻土方向演化,形成湖沼-沼澤土-潛育土-重度潛育化水稻土-中度潛育化水稻土-輕度潛育化水稻土-瀦育化水稻土-滲育型水稻土(水旱輪作)的演化系列,不同階段的土壤系列幾乎遍布整個平原湖區。一旦地下水位提高,這種演替方式可以出現逆轉。
●土壤鹽漬化
長江河口、三角洲地區由於歷史的發育過程和沉積特點,決定了河口鹽漬化土壤的出現,形成了與海岸平行呈帶狀的土壤分布規律,從海邊到內陸依次分布著鹽漬淤泥帶、濱海鹽土、強度鹽化土帶、中度鹽化土帶、輕度鹽化與脫鹽土帶。海岸東移、海堤興建直接影響著三角洲土壤的發育,當土地一旦脫離海水的浸漬,在自然淋鹽和人為排鹽、洗鹽、抑鹽和耕種熟化作用影響下,即開始從沉積物堆積的地質過程逐漸轉向成土過程。當然,如果發生海水入侵,上述系列又可發生逆轉過程,它們彼此有發生的聯繫,在一定程度可以相互轉化。近代三角洲地區的鹽漬化土地主要分布於上海的崇明島和江蘇的啟東海門南通一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三峽工程的建成,東、中線南水北調工程的興建,必將導致長江下泄流量的變化,引起長江中下游沿江平原地下水位上升,河口鹹水倒灌,從而擴大潛沼化與鹽漬化土地的範圍。
土壤鹽漬化土壤鹽漬化

古代文明

中游地區

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主要表現為以二元為主體的譜繫結構,即以兩湖平原西南側為中心的南方系統和以漢水東側為中心的北方系統的譜繫結構。
長江中下游平原
南方系統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由彭頭文化、皂市下層文化和湯家崗文化構成,北支由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構成,他們的絕對年代約在距今8500─5100年之間。北方系統的考古學文化由邊畈文化、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構成,他們的絕對年代約在距今6900─4200年之間。在發展的構成中,南北兩系統的考古學文化有著不同程度的交往和影響。約在距今5100年前後,這種以二元為主體的譜繫結構被打破,即北方系統的油子嶺文化逐步向西南擴展,到屈家嶺文化時期基本取代了南方系統,實現了空前的統一和繁榮。
長江中游地區,屈家嶺文化時期大致出現了“一統”的局面,相對穩定一段時間後進入石家河文化時期,此時整個長江中游的文化面貌有較大的變化。“後石家河文化”與石家河文化之間已經發生文化的斷裂現象,說明了堯舜禹時期中原對“三苗”的征伐。另外,黃帝集團在較早的時期有一支發展到長江中游的宜昌地區,與西陵峽一帶的土著通婚,衍生出“昌意族”,即“仰韶文化南下對大溪文化中心區的影響,也許就有著黃帝與嫘祖傳說的歷史背景”。長江以北地區,無論大溪文化,還是油子嶺文化都明顯可見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廟底溝文化)的影響因素,而且呈由北向南逐漸減弱之勢,至江南則基本不見其蹤跡了。

下游地區

長江下游地區,以太湖平原為中心,南到杭州灣地區,北以寧鎮地區為中心(包括蘇皖接壤地區),是自有淵源、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序列完整的文化區系。自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400年)──馬家文化(前5000─前4000年)以下,有松澤文化(前4000─前3200年)、良渚文化(前3200─前2200年)。這個地區分為三個明顯的中心,即杭州灣寧紹地區,太湖周圍和蘇杭地區,以及以南京為中心的蘇皖接壤地區。其文化面貌有自己特點,如稻作農業、乾闌式建築等。特別是,良渚文化出現的成套的禮玉、高壇建築土築(“金字塔”)和規劃嚴整的聚落等等,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內容,說明其開始進入等級禮制社會。良渚文化的發展突然中斷。其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與後來的青銅文化看不出直接的聯繫。良渚文化明顯地影響到南北各地。魯南──蘇北一帶的大汶口──龍山文化就包含有頗多的良渚文化因素,反過來,良渚文化也受到了大汶口──龍山文化的影響,兩種文化的陶器和石器常有互借現象。良渚文化的諸多因素為夏商周所吸納,如禮玉制度,鼎的使用,甚至商周時期的“饕餮紋”也是直接來自良渚玉器上的紋飾。但是,整個三代,長江下游的文化和文明發展都表現出中斷和回歸的特點,直到春秋中晚葉才重新起步,興起了吳越文明。也許,正因此之故,在先秦文獻及漢晉以來流傳的神話傳說中,不見遠古時期客觀存在於這一帶的部落與部落集團。

發展現狀

●概況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氣候溫暖濕潤,為中國重要的農業基地,是重要產棉區和產糧區,區域內、油、水產等產量居中國前列,素有“魚米之鄉”之稱。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化學等,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東部區域
長江中下游平原東部的上海市江蘇浙江兩省的部分地區,是區域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那裡人口聚集最多、綜合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尤其上海具有核心城市的功能,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具有輻射帶動長江三角洲其他地區、長江流域乃至全中國發展的能力。南京、杭州是長江三角洲兩翼中心城市,南京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承東啟西樞紐性城市,是中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區域性的金融和教育文化中心;杭州具有科技、文化、商貿和旅遊功能,是國際休閒旅遊城市、中國重要的文化創意中心、科技創新基地和現代服務業中心。此外還有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等競爭力較強的節點城市。
●中部地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中部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區,該區承東啟西、連南通北,區域內人口眾多,自然和文化資源豐富,科教基礎較好,水陸空綜合交通網路便捷,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優勢較為明顯,工業基礎比較雄厚,產業門類齊全,生態環境容量較大,集聚和承載產業、人口的能力突出,具有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條件。經濟發展重點是以能源、冶金、石化為主的原材料工業,以工程機械、汽車船舶加工等為主的裝備製造業,以軟體、光電子、雷射設備、新材料、生物工程等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以長江航運為依託的物流、商貿、旅遊等為重點的第三產業,以糧食生產及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現代農業。
魚米之鄉魚米之鄉

交通運輸

長江中下游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眾多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交通運輸網。
●水運
長江中下游平原河道縱橫,平原區水流平穩,水量豐富,是中國內河航運最發達的地區。 長江幹流被稱為“黃金航道”,它的大小支流大多能通航。2014年,中國中央政府決定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打造長江沿江經濟帶。
●鐵路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東西鐵路幹線主要有滬漢芙客運專線(規劃中)。南北鐵路幹線主要有三條,即京九線京廣線焦柳線
●航空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上海、武漢、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航空港。區域內有虹橋機場浦東機場天河機場祿口機場黃花機場昌北機場等國際機場。 
●公路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是中國公路運輸網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區域內有滬蓉高速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等高速公路穿越。

人文景觀

岳陽樓

岳陽樓坐落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樓上,洞庭湖畔,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稱。相傳始為三國東吳魯肅訓練水兵之閱兵台。公元716年(唐開元四年)中書令張銳,在此修樓,定名“岳陽樓”。宋岳陽郡守滕子京重修,並請范仲淹撰《岳陽樓記》,名聲益振,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膾炙人口名句。樓幾經興廢,今存主樓建於1880年(清光緒六年),三層,兩側建“三醉亭”、“仙梅亭”,湖邊有“懷甫亭”,樓內珍藏文物。建國後整修一新,連同附近地區闢為公園。
岳陽樓岳陽樓

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城內蛇山黃鵠磯頭,相傳此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是為屯戍需要而建的。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
黃鶴樓黃鶴樓

滕王閣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它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嶽陽樓為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滕王閣是中國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其在三樓中最早天下揚名,故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2001年1月,該樓被核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滕王閣滕王閣

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鐘山風景名勝區內,紫金山東峰茅山的南麓。鐘山古稱金陵山,漢代開始稱鐘山,東晉時開始稱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東西並列的山峰。主峰為北高峰,其餘分別為西為天堡山和東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於此。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築,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牌坊、神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中山陵中山陵

外灘

外灘位於上海市,是上海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原指浦西濱江大道中山東一路外白渡橋至延安路口,系拖曳漕船的纖道。1984年開埠後,西側建起20餘幢風格各異的大樓,東側成為風景宜人的江畔綠地。1992年實施交通綜合改造工程,防汛牆向江中移建,上為觀景平台,內為停車場及商店,下為大片綠地;道路拓寬為45米,為上海第一條10車道大街;有4座人行地道將兩側道路連通。南北交通幹道及風景區功能得到強化。南口已拓長至中山東二路新開河南路口。高層建築拔地而起,江面巨輪穿梭,路面人海車流,與浦東隔江相望,成為國內外遊客觀光的熱點。
外灘外灘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也稱“蘇州古典園林”,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為明清時期地主官僚在蘇州所建的私家園林。蘇州造園活動歷史悠久,上可溯至五代,到明清時達於鼎盛,成為南方私家園林的主要代表,留存至今數量最多,保存也較好。園林多為官僚士大夫所構,以作退隱遁世,寄情山水,怡養天年。文人雅士在園中抒懷題詠,吟詩作畫,鐫於匾聯、楹對、石刻上,將山水畫構圖意境融於造園中。園林在有限空間內,運用襯托對比等手法,創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園內山石、房屋、花木等景物使園林有濃厚的文人書卷氣,體現了婉約清麗的風格。
蘇州園林蘇州園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