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廟底溝文化
- 出土地點:河南省陝縣古城南
- 館藏地點:河南省陝縣古城南
- 所屬年代:公元前4005年~公元前2780年
- 發現時間:1950年
- 性質:屬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性質
廟底溝文化,正式名為“廟底溝類型”,是仰韶文化的一種類型。廟底溝類型存在的時間長達1000年,以豫、陝、晉三省為中心,分布在東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
廟底溝遺址總面積約36.2萬平方米。遺址內包括仰韶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遺存(廟底溝二期文化)。其中,廟底溝類型文化的分布範圍...
《史前中國的藝術浪潮:廟底溝文化彩陶研究》是2011年物出文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仁湘。...
廟底溝類型是指分布在豫陝晉黃河中游地區的廟底溝文化一類的遺址,其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重要文化類型。廟底溝類型雖然存在的時間並不很長,但對周邊地區文化的...
中國史前文化是指沒有文字記錄之前的中國人類社會所產生的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石並用時期以及青銅時代。考古學上的中國史前社會從...
廟底溝實際上是指廟底溝遺址西部的村落,單從其遺址地面採集到的遺物判斷,這裡除遺留大量的仰韶時期的遺物外,還可能會提供一些新的內涵。這是一處面積約24萬平方米...
仰韶文化中心分布區的文化之一。以西王村類型為基礎命名。主要分布在晉西西王村文化陶器南、關中和隴東地區。典型遺址除山西省芮城縣西王村外,還有陝西省寶雞市福臨...
中國史前的彩陶,以黃河流域特別是中上游的發現比較集中,也最具特色。對黃河流域的彩陶而言,最引人關注的是廟底溝文化的發現,這一時期彩陶在隴東、關中、豫西和晉...
廟底溝時期是指仰韶文化中的廟底溝類型,以豫、陝、晉三省為中心,分布地域東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漢,是仰韶文化一種類型。...
屈家嶺遺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廢墟的遺址,該遺址是一處以黑陶為主的文化遺存,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徵。屈家嶺文化因發現於湖北京山屈家嶺...
本書以考古與文獻史料相結合,分八章闡述了姬姓周族早期和西周王朝歷史文化發展的基本史實。陝西省從藍田猿人到大荔人,經歷了上百萬年的漫漫長途,由蒙昧的舊石器...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