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三門峽陝州古城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

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二期(上層)遺存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過渡性質的遺存,命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它是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又發展為河南龍山文化

廟底溝遺址已出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陶器上千件,在中國考古界引起轟動。這一發現解決了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的相互發展關係,在考古學上具有重要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廟底溝遺址
  • 遺址位置:河南省三門峽市區青龍漳南岸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遺址面積:約36.2萬平方米
  • 發掘年代:1956~1957年
  • 遺址等級: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遺址發現:1953年
發掘歷史,首次發掘,二次發掘,考古成果,廟底溝遺址,廟底溝文化,遺址年代,意 義,

發掘歷史

1956年至1957年,廟底溝遺址被第一次發掘,其神秘“面紗”首次被揭開。有關部門為配合三門峽市重點工程建設,又從今年5月份開始對其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搶救性發掘。經過近6個月的發掘,目前二次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令所有考古科研人員興奮不已的是,這次發掘規模之大、發現之多、收穫之豐,在全國文化遺址發掘中極為罕見。

首次發掘

廟底溝遺址位於三門峽市區西南的原陝州老城南關附近,距三門峽市區4公里。在北至青龍澗河、南至老310國道、東至火燒羊溝、西至廟底溝的24萬平方米範圍的土地內,一處5000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靜靜地沉積在厚厚的塵埃中。中原地區史前文明中獨一無二的一個階段——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便因此而得名。
廟底溝遺址(局部)廟底溝遺址(局部)
如果說仰韶文化的發現,讓世界震驚於中華大地史前文明的古老和神秘的話,那么廟底溝類型的發現,更讓人領略了其神奇的一面。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因建設三門峽大壩,國家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成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發掘。此次發掘面積4480平方米,共發現房屋3座、灰坑194個、窯址11座、墓葬156座,出土文物極其豐富。而這些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遺蹟和文物,卻與此前發現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風格迥異,房基布局更加合理,器具製作、紋飾更為精美。經過對出土的690多件陶器進行碳化測定,考古專家們不僅確立了年代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還發現了年代為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屬於中原龍山文化早期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困擾考古界多年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之間的銜接問題,在廟底溝遺址上得到了初步揭示和佐證。這一極具重要價值的考古發現,立即震驚了當時的整個考古界。該遺址從而被確定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一直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它又被確立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次發掘

2002年,隨著三門峽市“一城三區”組團式大中型城市格局工程的實施,廟底溝遺址處在了連線三門峽市區與三門峽西的“快速通道”重點工程的起點處。為配合工程建設,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鄭州大學考古專業的考古科研人員組成了聯合考古工作隊,於今年5月份進駐廟底溝遺址,對其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
經過近6個月的發掘,記者日前在發掘現場發現,整個現場布滿了探方。正忙碌其間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樊溫泉向記者介紹說,在已發掘的1.6萬平方米範圍內,他們共布探方200餘個,高峰期發掘現場曾動用了500餘人開挖土方。聯合考古工作隊的30餘名考古科研人員“傾巢而出”,在現場指導發掘。在半年時間裡,發掘面積如此之大、參與人員如此之多的大規模發掘,不僅對廟底溝遺址是最大的一次,在全國的文化遺址發掘中也極為罕見。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發現的遺蹟有房基5座、灰坑700餘座、陶窯10餘座、墓葬近200座,出土的遺物也極其豐富:陶器、瓷器、骨器、石器、銅器等比比皆是、精美絕倫。站在現場西部即將拆掉的后土祠上,阡陌縱橫、錯落有致的發掘現場一覽無餘,一幅遠古村落的框架圖呼之欲出。

考古成果

和第一次發掘相比,這次發掘收穫之多出乎科研人員的想像。其中最重要的收穫仍屬仰韶文化廟底溝一期文化遺存,該時期遺蹟主要有房基、灰坑、陶窯等。在保存完整的房基前,樊溫泉說,清理出來的房基為圓形地穴式結構,門道朝東,豎穴四周有整齊的柱洞,底部偏東設有灶膛。從房基中部的柱洞來判斷,房屋應為尖椎頂狀。有的房子柱洞底還墊有礫石柱礎,建造技術比半坡類型有所進步。此外,這次發掘的陶窯比第一次發掘有了更重大的發現:陶窯相對集中,極有可能是當時燒制陶器的作業區。這些陶窯結構均保存較為完整,由窯室、火膛及火道等組成。窯室呈圓形,直徑約1米。火膛在南邊,分兩股火道,向上通入窯室底部。還有,此次發掘的灰坑眾多,其中以圓形和橢圓形為主,部分袋狀窯穴極為規整,出土物也較為豐富。經初步復原,一些彩陶曲腹盆、曲腹缽、雙唇口尖底瓶等廟底溝一期文化代表性器具都重現人間。由條紋、圓點紋、三角紋等組成的彩繪圖案紛繁複雜、精美無比。灰坑內精美的骨器、石器等數量眾多。
廟底溝二期文化自從第一次發掘確立以來,考古界對其認識一直仍在爭論中。而在這次大規模的發掘中,發現不少屬於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灰坑,從中出土了不少典型性器物,這為明確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內涵,揭示仰韶文化與中原地區龍山文化之間的傳承發展關係,提供了更加翔實的依據。
另外,據樊溫泉介紹,在遺址中同時發掘出的大量唐、宋時期墓葬,也是本次發掘的亮點之一。在這些墓葬中,出土有駱駝俑、侍女俑、銅鏡、瓷枕、瓷樽等製作工藝精湛的藝術品,還發現有罕見的宋三彩。
目前,廟底溝遺址二次發掘的工作仍在繼續,預計到12月上旬全部結束。在考古人員的艱辛努力下,5000年前勤勞的史前先民們在此創造的燦爛文明,正一步步被揭示出來。

廟底溝遺址

遺址總面積約36.2萬平方米。遺址內包括仰韶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遺存(廟底溝二期文化)。其中,廟底溝類型文化的分布範圍包括陝西關中、山西南部以及河南西部的廣大地區,而且影響範圍很大,是仰韶文化中最為繁盛的一個類型。廟底溝二期文化則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後來發展成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內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遺物。陶器以紅地黑花為特點,其紋飾、造型已顯示出禮器的先兆。
廟底溝類型的是以彩陶為特徵向東西南北四方擴散,西至青海,東抵山東,北至內蒙古中部,南越長江,在燕山南麓和江蘇北部都有其造訪的身影。
該遺址發現於1953年,1956年開始發掘,至今已累計清理面積4480平方米

廟底溝文化

仰韶文化中期以廟底溝文化類型為代表,因首先發現於河南陝縣廟底溝而得名,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相當於黃帝文化,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遺址中所出土器物特徵與黃帝時代所發明使用的器物等等是相一致的。其分布中心在河南、陝西、山西三省,範圍較大。陶器以深腹曲壁的碗、盆為主,還
廟底溝文化有灶、釜,甑、罐、瓮、缽及小口尖底瓶等,不見圜底缽。彩陶數量較多,顏色黑多紅少,全為外彩而無內彩,紋飾主要有花瓣紋、鉤葉紋、渦紋、三角渦紋、條紋、網紋和圓點紋等,亦有動物紋飾。這些紋飾互動組成,並不均勻周整,也無一定規律。磨製石器以石鏟較多,骨器出土較少,種類也顯得簡單。
廟底溝遺址
1950年代河南省陝縣發現的廟底溝遺址,是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堆積,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證據。遺址中屬於仰韶文化遺存(公元前3900年)的有房址2座、窟穴168座,屋內還發現有火塘。出土的工具以打制砍斫器、刮削器、石刀、石鏟為代表。陶器多為紅陶,也有少數黑陶、灰陶,彩繪則以黑色為主。

遺址年代

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
發掘年代:1956~1957年。

意 義

廟底溝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解決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年代早晚及源流關係。
廟底溝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西南3公里青龍漳南岸,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廟底溝遺址
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二期(上層)遺存屬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性質的遺存,命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它是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又發展為河南的龍山文化。已出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陶器上千件,在中國考古界引起轟動。
廟底溝遺址的發現,解決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分期,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之間的關係。從而證明,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黃河流域不斷地發展並創造了高度的文明,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
廟底溝類型的彩陶圖案規範,特徵鮮明,覆蓋面積遼闊,跨越文化障礙的穿透力強勁,掀起了中國史前非常壯闊的一次藝術大潮。
廟底溝彩陶的傳播,不僅只是一些紋飾題材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這些紋飾中的象徵意義,彩陶作為古禮的象徵,可能是中國的第一代禮器,為後來的文明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
合併圖冊合併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