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龍山文化
- 地點:黃河中游地區
- 時代:新石器時代
- 分布:河南省境內
河南龍山文化,指約公元前2400年以後的龍山時代晚期,中原腹地的考古學文化,也被稱為“王灣三期文化”。包括分布在河南省境內 的多處龍山文化遺存。年代 為公元前 ...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屬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
龍山文化博物館,位於濟南市章丘龍山街道辦事處,原名為城子崖遺址博物館,是山東首座史前遺址博物館。2012年10月下旬,城子崖遺址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啟動,更名為龍山文化...
陝西龍山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56年從統稱的龍山文化中區分出來予以命名。又因最初(1955)發現於陝西省西安市客省莊,也稱客省莊二期文化,...
山東、河南、陝西、河北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其中,山東龍山文化出土玉器較多,種類有玉錛、玉鏟、玉、玉鉞、璣和玉環等,玉器顏色有墨綠色、褐色...
白營龍山文化遺址位於湯陰縣城東6公里。這裡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是生產生活的理想地帶,為河南龍山文化遺址的典型代表。1978年公布為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
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崗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於豫西...
【龍山文化陶器】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龍山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一前2000年。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
黃河史前文化為在黃河中、下游繁榮的古代文明。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經龍山文化、發展為夏、商、周的青銅器文化。...
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學術界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中,由於遼西紅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發現,一種中國古代...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
《龍山文化》是200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學海。...... 2.河南地區泛龍山文化的發現3.浙江地區泛龍山文化的發現(二)20世紀50年代泛龍山文化考古的進一步...
一般認為河南龍山文化處於原始農業社會解體階段,最終發展為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 [1] 河姆渡文化重要遺存 編輯 河姆渡文化稻穀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
河南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澠池縣城北韶山腳下,距縣城9公里。仰韶文化距今大約7000年左右,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最豐盛繁華的時期。它位於黃河中游地區,以黃土高原為...
在龍山文化時期,中原地區吸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成為發展最快的區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屬於龍山文化時期的文化遺存中,彩繪陶逐漸增多,取代了原先彩陶的位置。...
河南鹿邑太清宮龍山文化遺址出土銅鼎唐、宋、元時期的文物、碑刻,發現了宋代殿堂遺址,整個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其中一座面積達3,000平方米,是故宮太和殿的兩倍。20...
郝家台遺址位於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城東石槽趙村東北的台地上,京廣鐵路從遺址的西南部穿過,將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遺址高出周圍地面2-3米,文化層厚約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