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介紹
松滋河,亦名馬峪河,為
荊江河段分泄江流的主要河道之一,亦為“荊南四口”之首。其分江流之口,稱松滋口,位於松滋市馬峪河林場。松滋河自北而南流往湘鄂兩省的
松滋市、
公安縣和
安鄉縣、
澧縣。河口至松滋大口為上游,亦稱主流,長24.5公里,左岸有采穴河分泄松滋河水;在大口處分為東、西兩支,俗稱松東河、松西河。西支為主流,向南經新江口、窯子溝入公安縣境,經獅子口、汪家汊、鄭公渡、楊家壋至湖南澧縣匯入澧水,注入西洞庭目平湖,全長134.79公里;西支於公安縣劉家嘴、楊家壋分別有洈水河、瓦窯河匯入,在斑竹壋有蘇支河分流入東支,至青龍窯又分為兩支:一支稱松滋西支或官垸河,另一支稱中支或自治局河。東支經新場、沙道觀、米積台入公安縣境,經孟溪、甘廠、黃四嘴至新渡口入湖南安鄉縣境,匯入松虎洪道,注入西洞庭目平湖,全長117.35公里;東支在松滋與公安交界處有蓮支河分流入西支,於中河口有扁擔河與虎渡河相通,在公安縣甘廠有瓦窯河與西支相串。
河流形成
松滋河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長江乾堤潰決形成的。當年洪水量級為千年一遇(枝城來量110000立方米/
秒),洪水高出當地堤頂約5米,在龐家灣、黃家鋪等地潰決,史稱“庚午之災”。當年堵塞黃家鋪,龐家灣因災民盡皆逃離,無力堵復。因堵復不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黃家鋪復潰,荊江南岸四口向洞庭湖分流的格局自此形成。時人楊昌金等以 “民生困敝,堵兩口無力,堵一口無益”為由,上吁官府留口待淤。當局為減輕洪水對江北的威脅,遂許。其後洪水泛濫達四五十年之久,生民飽受顛沛流離之苦。“江水縱橫縣境八十餘里,隨湖、港低洼四處漫溢,無定軌可循。厥後,民垸四起,江水自新口(今大口)而入。至十九世紀初,始有定軌,東、西兩支至此形成。”(1983年版《松滋地名志》)
水文情況
松滋河河床寬窄不一,幹流進口處寬約650米,大口處兩岸間距達1200米;西支進口處堤距寬約千米,新江口大橋處寬約650米,而謝家渡河床寬僅400米;東支進口處寬約600米,而沙道觀大橋處僅為222米。
松滋河多年徑流量為459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松滋江段來水平均徑流量的10%,洪水期間,水面坡降約為萬分之一,建國後最大流量為1981年的11030立方米/秒,每立方米洪水含砂量最大值為:西支13.4公斤,東支9.08公斤,年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約占入湖泥沙總量的四分之一。
松滋河自形成以來,每年汛期分泄長江洪水,削峰作用十分顯著,洪水期間松滋河分流量約占荊江洪水流量的七分之一。荊江高水位時,松滋河每分流1000立方米/秒洪水,可使沙市水位降低約0.1米。清同治九年(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如若不沖開松滋口分流,荊江大堤乃至江漢平原難免滅頂之災。新中國成立之初,松滋河在荊江以南的四條分流河道中,分流長江洪水的能力僅次於藕池河。1959年調弦口封堵後,松滋河的分流量逐漸上升至首位。
自松滋河有水文記載以來,由於泥沙淤積,進口不斷抬高,河流日漸萎縮,水位也隨之抬高,分流泄洪能力逐漸衰減。分流能力的衰減尤以東支為甚。20世紀50年代初,東、西兩支的分流分沙比基本為四六開,其後,東支分流分沙比逐年減小。主要原因是:“松滋河東、西支分汊口上遊河段,近幾十年來發生了明顯變化。上世紀40年代後期,右岸邊灘、江心洲不斷發育,逼主泓左移,右岸陳家咀受頂沖,岸線崩坍後退,主泓迅速向右岸過渡,1952-1979年間,西支主泓相應右移了約200米,西支入口段與松滋河幹流的銜接更為平順,幹流主泓順直地進入西支。相反,東支背流加劇,成為側面分流,降為支汊的地位”。(張應龍、張美德《松滋河東支(沙道觀)分流分沙變化分析》)荊南三口分流量總體來說呈逐年減少的趨勢,相對而言,松滋河分流量近幾十年基本穩定,這主要是因為:一是松滋河縱坡為1‰,而荊江多年來平均水面比降一般是0.4‰~0.5‰;二是松滋河在境內受洞庭湖水位抬高的影響在一般水位時並不明顯,只要不與澧水發生惡性遭遇,並不影響松滋口的進流;三是下荊江系統裁彎工程對松滋河的影響極其微小;四是松滋河進口河段河岸穩定,河床卵石顯露,年際沖淤變化極小,過流穩定。
松滋河東、西兩支過流能力,每年進出水量並不都是平衡的。這是因為該河與虎渡河、藕池河等的分流洪量不同,其東、西兩支在下游互相交叉,與虎渡河在中河口又互相串通,因而經常發生互相頂托的情況,而且還受洞庭湖區澧水的影響,當澧水洪水與長江洪水不同步遭遇時,西支下段泄量大於東支下段泄量;反之,則小於東支下段泄量。
松滋河分流量逐年減小,特別是東支過流能力日漸萎縮,人類活動也是原因之一。松滋河形成初期,入湖口位於今澧松大垸,至1900年前後,由於泥沙淤積,洲灘段沿下延約40公里,到1954年再下延約30公里。從1976年至1988年的12年間,松滋河新河口、沙道觀至官垸、自治局、大湖口之間河段共淤積泥沙7367萬噸,年均淤積量567萬噸,大量的泥沙淤積促使西洞庭湖解體,而且導致南洞庭湖由湖泊型向洪道型過渡,入湖口繼續下延至沅江共雙茶大垸東端。從1873年至今,松滋河入湖口由澧松大垸下延了130餘公里。泥沙淤積使湖泊變為陸洲,圍垸農墾不斷拓展,客觀上也加劇了這種態勢。
泥沙淤積和圍墾導致湖容減少,水位自然抬升,“小洪水,高水位,大防汛”這種不正確情況經常出現。因此,西洞庭湖成為江湖關係中各種矛盾交織激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該區域洪澇災害的危害性和潛在威脅日趨嚴重,比其它區域的防汛抗洪更難應對,更為複雜,更具突發性。對於這種狀況,人們深感焦慮和不安,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上世紀50年代實施的松澧分流工程即為一例。該工程的構想:一是堵支強幹,以水攻沙,即堵塞松滋河在湖南垸內的東、西兩支,保留中支,使河道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減小泥沙的淤積量;二是堵支以後,原東、西支沿河堤防不再擋洪,減輕防汛負擔;三是松、澧兩水互相頂托的現象大大減少。但由於當年新展寬的洪道未達到預定的目標以及其它原因,該工程報廢。1960年,湘、鄂兩省經協商,同意刨開堵口,恢復原狀。
通航情況
民國初期,松滋河常年通航。抗戰時期,長江自岳陽以下經常封航,松滋河一度成為川、湘、鄂之間的重要航運線。上世紀初至60年代,每逢洪水季節,由武漢上行宜昌的船隻不少都選擇這條航線,既可避下荊江“九曲迴腸”崩岸之險,又可縮短航程數十公里。而今,松滋河已成為一條季節性通航河流,冬春季,河床灘多水淺,通航期一般在5-10月間。上世紀50年代,汛期南來北往的船舶通行無阻,而今,西支河一般只能通過千噸以下船舶,而東支只能通過小型船隻。上世紀70年代,西支河新江口有客輪直達沙市,現已被陸運所替代。有些年份,到9月或10月便斷流,不僅使沿河許多依靠水運發展起來的集鎮陷於困境,也給沿河人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困難。
流域介紹
松滋河流經的松滋、公安、澧縣、津市等地,皆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農業比較發達,工業生產也有一定規模。西支河畔的
南海鎮,早在春秋時,此地建有鄖城,亦名楚城,為楚昭王使鄖公斗辛所築,1870年大水時沉入小南海湖底。東支河邊的米積台鎮,其名的由來很有意思:因此處地勢低洼,有一種專靠捕魚為食的小鳥,叫“汩雞子”,個頭很小,呈灰褐色,潛入水中捕食一次可達十分鐘之久,生活在湖泊、河港和塘堰,只能短距離飛行。後來這裡成為大米集散地,時間一久,就演化為米積台了。
東支河東岸公安
孟家溪鎮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不僅是荊州十大糧倉之一,而且還是明代著名文學流派“
公安派”創始者“三袁”的故里。“三袁”即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乃同胞兄弟,皆中進士,同為文學革新派,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提倡“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文學主張,對當時的文壇及其後代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進步作用。東支河公安縣境的分流河道官支河畔的
毛家港鎮,明清時屬茅穗里,又名大賢里,為佛教
天台宗創始人智覬高僧出生地。
清同治《公安縣誌·地輿志》載:“大賢里,智者生處,後人神之,因以名里”。1990年版《公安縣誌》載:“荊州碑曰,智覬禪師,初欲出家,母謂之曰:‘甘旨誰供耶?’師指茅為穗,化水為油,遂入天台山。”茅穗里因而得名。甘旨乃美食,又特指供養父母的食品。這意思是說:禪師當初想出家時,母親對他說,你出家了,誰管我吃飯?兒子手指茅草即化為谷栗,指水即化為油脂,可謂取之不盡。其父陳起,南梁時曾受封益陽候,梁亡,家庭離散,生活困難,遂厭惡人世,出家長沙為僧。智覬高僧俗名陳德安(538—597年),智者乃隋煬帝楊廣對他的尊稱。約30歲時到浙江天台山定居授經,59歲時在金陵清涼山圓寂。智覬一生修築大寺36處,如當陽的玉泉寺等。同時智覬還是一位政治活動能力非凡的宗教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