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作物
江南丘陵地區農業豐盛,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氣候溫暖,盆地中主產水稻、棉花、茶葉、柑橘、油茶籽、油菜籽等;低山丘陵中生長亞熱帶林木,
馬尾松林、
杉木林和
毛竹林廣布。江南丘陵地區也是水稻、油茶籽、
柑橘、
油菜籽、棉花、茶葉的主要產區。
地理位置
江南丘陵屬於
亞熱帶季風氣候(
中亞氣候區),年均溫度16度°~20度°。夏季酷熱,且持續時間長,最熱月均溫27度°~31度°,冬季較暖,最冷月均溫3度°~9度°。歷史上極端高溫出現過44.9度°,極端低溫出現過-12度°。
江南丘陵人口稠密、開發悠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水域寬廣、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生活富裕,是中國重要農業區之一,也是中國
南方發達地區之一。
地形地貌結構
燕山運動決定了全區地貌基本格局。
三疊紀初期普遍
海浸,三疊紀末期形成
褶皺構造。白堊紀時岩漿活動強烈,南部地區有花崗岩侵入,東部浙閩一帶有
流紋岩噴出。
白堊紀晚期發生大規模斷裂活動,形成許多山地和山間
斷陷盆地。
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期,低山丘陵和盆地地區仍保持溫暖濕潤的環境。
更新世晚期氣候較乾燥,北部有
下蜀黃土堆積。 (紅色盆地:封閉的盆地地形及急劇縮小的水面,使氣候逐漸變得乾熱,沉積物由
海相、海陸交替相變為
陸相,大量風化、侵蝕、剝蝕的物質在盆地堆積了數千米厚,形成紅色和紫紅色的砂、泥、頁岩。)
江南丘陵紅色盆地眾多。盆地多分布於山嶺間,一般呈長條形,長軸方向亦以北東—南西向居多。規模不等,一般寬約20~50公里,長可達數百公里。兩側多為斷層界限,底部為紅色碎屑岩層。盆地內一般有輻合水系,稍大河流往往穿過一個或幾個盆地。著名盆地有:江西吉(安)泰(和)、贛州、
於都、信豐、
寧都、廣昌、
瑞金和興國,
湖南衡陽(見
衡陽盆地)、攸(縣)醴(陵)、長(沙)瀏(陽)、株(洲)淥(口)和
邵陽,浙江金(華)衢(州)及安徽
南陵等盆地,均為區內農業發達地區。
此外,區內發育有
花崗岩地貌。岩性堅硬的岩體,構造抬升後形成陡峻雄偉的山地,如黃山、衡山等。贛南岩性較軟,節理豐富,密集溝谷發育,節理交錯處或沿
斷裂構造形成小型盆地,如興國的
楊村盆地、信豐的安息盆地、
贛縣的
田村盆地、
寧都的會同盆地、璜坡盆地和琳池盆地等。
名山大川
氣候特徵
江南丘陵地區屬於
亞熱帶季風氣候(
中亞氣候區),年均溫度16~20℃。夏季酷熱,且持續時間長, 最熱月均溫27~31℃;,極端最高氣溫各地均超過40℃,江西省
吉安市市區有44℃,江西省
九江市修水縣有44.9℃的記錄。冬季較暖,最冷月均溫3~9℃,極端最低氣溫超過—12℃。
10℃以上
活動積溫5000~6000℃,無霜期235~300天。低丘盆地作物可一年三熟或兩熟;山區作物一年兩熟或一熟。
年降水量1300~1800毫米,是中國降水豐沛地區之一。5、6月降水最多,7、8月降水較少。
地表徑流量大。山區
徑流深度約達1000毫米。 丘陵和盆地區也有800毫米左右,最小的
湘江中下游谷地約700毫米。河流水量大,汛期長,洪枯水位差較小,水量較平穩。
植被
土壤
經濟概況
江南丘陵地區人口數量稠密、開發歷史悠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水域寬廣、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生活富裕,是中國重要農業區之一,也是中國南方發達地區之一。
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等,油菜籽、棉花、油茶、茶葉、甘蔗、柑橘等亞熱帶經濟作物的產量在全國也占很大比重。
礦產資源種類甚多,其中鎢、銅、銻、鉛、鋅等儲量均聞名中外。林業、水力、漁業、農業等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