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主要功效,藥材鑑別,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毒性研究,茵陳食療,栽培技術,生物學特性,種植方法,田間管理,病蟲防治,其它相關,
形態特徵
商品通稱綿茵陳:多捲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
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後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葉具柄;展平後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尖銳。氣清香,味微苦。
多年生草本或
半灌木,芳香;根莖斜生,其節上具纖細的鬚根,多少木質。莖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帶紫色,四稜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數,從根莖發出,中上部各節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節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無葉。
葉具柄,柄長2-7毫米,腹面具槽,背面近圓形,被柔毛,葉片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1-4厘米,寬0.4-1.5厘米,先端鈍或稍鈍,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或微心形,全緣或有遠離的小鋸齒,上面亮綠色,常帶紫暈,具不明顯的柔毛及凹陷的腺點,下面淡綠色,明顯被柔毛及凹陷的腺點,側脈3-5對,與中脈在上面不顯著,下面多少突出;苞葉大多無柄,常帶紫色。
花序呈傘房狀圓錐花序,開張,多花密集,由多數長圓狀在果時多少伸長的小穗狀花序所組成;苞片長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銳尖,綠色或帶紫暈,長約5毫米,具平行脈,全緣。花萼鐘狀,連齒長3毫米,外面被小硬毛或近無毛,內面在喉部有白色柔毛環,13脈,多少顯著,萼齒5,三角形,等大,長0.5毫米。花冠紫紅、淡紅至白色,管狀鐘形,長7毫米,兩性花冠筒長5毫米,顯著超出花萼,而雌性花冠筒短於花萼,長約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疏短柔毛,冠檐明顯二唇形,上唇直立,卵圓形,長1.5毫米,先端2淺裂,下唇開張,長2毫米,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較小,均長圓狀卵圓形。雄蕊4,在兩性花中,後對短於上唇,前對略伸出花冠,在雌性花中,前後對近相等,內藏,花絲絲狀,扁平,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兩性花由三角狀楔形的藥隔分隔,室叉開,而雌性花中藥隔退化雄蕊的藥室近於平行。花盤平頂。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
小堅果卵圓形,長約0.6毫米,先端圓,基部驟狹,微具
稜,褐色,無毛。
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海拔500-3600米。生於低海拔地區河岸、
海岸附近的濕潤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區。
分布範圍
產山東,四川,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貴州,河南,雲南,陝西,甘肅,新疆及西藏;
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產于山東、陝西、山西等省。商品通稱
綿茵陳。其他種省、區產者,多自產自銷。國外分布於日本、朝鮮、蒙古等國家。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可預防流感,治中暑、感冒、頭痛身重、腹痛、嘔吐、胸膈脹滿、氣阻食滯、小兒食積腹脹、腹瀉、月經過多、崩漏帶下、皮膚搔癢及水腫等症,其散熱發表功用,尤勝於薄荷。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作香薷收購及使用。全草又可提芳香油,鮮莖葉含油0.07-0.2%,乾莖葉含油0.15-4%,油的
比重(15℃)0.868-0.910,
旋光度(20℃)-20°-70°,含醇量(以香草醇計)2-3%,含酚量(以麝香草酚計)約含7%,除供調配香精外,亦用作
酒麴配料。此外它又是很好的
蜜源植物。
藥材簡介:
茵陳英文名:Capillary Wormwood Herb,
來源:為菊科植物
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採制: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至花初開時采割,除去雜質及老莖,曬乾。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采割的稱“茵陳蒿”。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用法用量:6~15克。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備註:用於濕熱熏蒸而發生黃疸的病症,可單用一味,大劑量煎湯內服;亦可配合
大黃、
梔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顯著者,又可與澤瀉、
豬苓等配伍。本品退黃疸之效甚佳,故除用於濕熱黃疸之外,對於因受寒濕或
素體陽虛發生的陰黃病症,也可套用。但須配合
溫中祛寒之品如附子、
乾薑等藥同用,以奏除
陰寒而退
黃疸的作用。
食療湯水:以茵陳、煎好的鯽魚,用猛火煲一小時飲用,可有效的疏肝、清肝熱,是廣東人常用的食療湯水。
主要功效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
聖濟總錄》茵陳湯)
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
綱目》)
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
傷寒論》 張仲景茵陳蒿湯)
茵陳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100克,附子一個作八片,乾薑(炮)75克。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
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 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茵陳治癧瘍風病(此病是身上出現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薑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服數次。
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茵陳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
千金方》)
茵陳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荷葉25克。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5克,冷蜜水調下,食後服。(《
聖濟總錄》茵陳蒿散)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茵陳幼苗多為蜷縮團狀,全株密被白毛、灰綠色,綿軟如絨;莖長7~10cm,基部較粗,完整的葉多具柄,與細莖相連,葉片分裂成絲狀。葉多裂成絲狀,綿軟如茸;氣微香、味微苦。品質以幼嫩、綿軟、色灰白,香氣濃者為佳。
而
鈴茵陳則莖略呈方形、灰黑色、長約60cm;葉對生、羽狀分裂、花萼實似鈴、罐狀,有毛;氣微,味淡。白花茵則莖呈圓柱形、青綠色而微紫;葉卵形、全緣;有的可見穗狀
聚傘花序;氣芳香、味辛涼。
藥材套用鑑別
茵陳與青蒿,二者均氣味芳香,能解濕熱,故濕熱黃疸,濕溫,暑溫之證,均可套用。但茵陳主入脾胃,為退黃主藥;青蒿主入肝,膽,功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泄暑溫之火,為骨蒸勞熱,瘧疾寒熱及暑溫壯熱所常用。
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
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擴冠等作用,當然這只是西醫學提取茵陳成分做出來的研究,臨床套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
陳素毒性為中樞抑制,表現為思睡,流涎等。茵陳用量過大可引起頭暈,噁心,腹瀉,上腹部不適,急性
肝膽損傷,亦有
心律不齊的報導,但是治療劑量的茵陳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傷作用。
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
B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
膽酸和
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並有
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
1、利膽作用本品煎劑、水浸劑、去揮髮油
水浸劑、揮髮油、醇提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綠原酸等均有促進膽汁分泌和利膽作用。本品水浸劑0.25g/kg,或精製浸劑(去除及未去除揮髮油)1g/kg靜脈注射於急性膽囊插管犬,或以精製浸劑1g/kg給慢性膽囊造痿犬灌胃,不論對健康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害犬,均有利膽作用,膽汁分泌量增加時其乾重也增加。6,7-二甲氧基香豆素 0.2g/kg或0.3g/kg注入麻醉
大鼠十二指腸,30分鐘後膽汁分泌量平均增加50%或180%。慢性膽囊造痿犬灌胃0.3g/kg,3小時內膽汁平均增加73.86%。茵陳色原酮亦為主要利膽成分,能促進膽汁排泄。對羥基苯乙酮對大鼠有明顯的利膽作用,能增加膽汁分泌,亦能增加膽汁中固體物、
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量,對
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亦有同樣作用。另有報導,茵陳成分的利膽作用強度依次為茵陳香豆酸A、茵陳香豆酸B、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色原酮。
注射液
0mg/kg茵陳色原酮、大鼠靜脈注射l00mg/kg茵陳色原酮均有明顯利膽作用,而6,7-二甲氧基香豆素作用不明顯,茵陳煎劑還能降低麻醉犬奧狄氏括約肌緊張度。茵陳二炔,茵陳二酮、茵陳炔內酯亦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2、對肝臟的影響給於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害大鼠每天皮下注射茵陳煎劑0.61g,第8天作組織學檢查,可見治療組動物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脂肪變與壞死等均較對照組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口服液
原與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復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顯著下降,表明仍有一定的保肝作用,茵陳蒿水煎劑0.25ml/10g 灌胃 給於小鼠,每日2次,連續4天,測定肝P450含量。結果表明:茵陳水煎劑能使
小鼠肝P450含量增加,肝/體重比增大,異戊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縮短,初步表明茵陳水煎劑對小鼠肝酶有
誘導作用。由於肝酶除參與藥物代謝外,還參與膽汁酸、膽紅素、類酯和某些毒物的代謝,誘導肝酶可能與茵陳利膽、退黃等功能有關。
茵陳中某些黃酮和香豆素成分有抗CCl4或半乳糖誘發的大白鼠肝細胞細胞毒性的作用,其強度依次為茵陳色原酮、東莨菪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黃酮、槲皮素、異鼠李黃素。茵陳蒿湯複方中的有效成分能非常顯著地降低急性黃疸
大白鼠的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和穀草轉氨酶(SGOT)含量,對血清膽紅素(SB)的作用則較輕微。此外,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對肝細胞損害呈強抑制作用。
3、解熱作用對小鼠正常體溫的影響:小鼠分別腹腔注射茵陳素水懸劑40、80mg/kg,對照用生理鹽水。各組給藥前的正常體溫分別為37.7±0.06、37.8±0.07和37.7±0.08℃(X±SE),給藥後30分鐘測定體溫,其均值分別為36.3±0.05、35.5±0.04和37.6±0.08℃。給藥組的體溫均較給藥前低,差異非常顯著(P<0.01),對照組無變化。另按40、20mg/kg劑量,腹腔注射兩組
小鼠,連續測定體溫,40mg/kg劑量組降溫持續可達6小時,20mg/kg組3小時左右體溫逐漸恢復。
對大鼠正常體溫的影響:取體重40-60g大鼠,分別以口服或腹腔注射給於茵陳素,分5個劑量組(125、250、500mg/kg和5、20、40mg/kg),並設氯丙嗪陽性對照和正常對照組。給藥後0.5,1,2,3,4,8小時各測肛溫1次。結果給藥組對
大鼠正常體溫均有明顯的下降,作用的強弱與給藥劑量呈正相關,降溫幅度隨劑量加大而增加,作用時間隨劑量增大而延長。一般在給藥後 0.5小時即可出現體溫下降,1-2小時達高峰,維持時間4小時左右。
對鮮啤酒酵母菌致大鼠的解熱作用: 口服茵陳素(1%西黃芪膠混懸)250mg/kg與口服複方安乃近(氨基比林400mg/kg、安乃近600mg/kg)以及口服等體積1%西黃芪膠液作為對照。結果茵陳素與複方安乃近對鮮啤酒酵母致熱
大鼠均有較好的退熱作用,均從給藥後0.5小時出現退熱,2小時左右可降低體溫約3℃,維持時間可達4小時左右。
對2,4-二硝基苯酚致熱大鼠的解熱和預防作用:腹腔注射茵陳素40mg/kg與陽性對照氨基比林80mg/kg和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用藥組給藥3小時後的體溫下降速度較生理鹽水對照組有顯著差別(P<0.05),且茵陳素的預防發熱作用高於氨基比林(P<0.05)。
茵陳素20mg/kg 腹腔注射,對過期傷寒菌和2,4-二硝基苯酚所致熱的家兔均有良好的退熱作用。
4、降血脂、擴張冠脈及促纖溶作用給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症兔灌胃茵陳煎劑3g/kg,用藥2-3周后,治療組血清膽固醇分別下降19.2mg%和30mg%,β-脂蛋白亦明顯下降,動脈壁粥樣硬化較對照組輕,兔主動脈壁膽固醇含量亦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表明茵陳有一定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茵陳注射液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可使離體兔心冠脈流量增加。經夏鈣時間測定、抗凝血酶作用觀察、蛋白電泳、纖維蛋白溶解試驗、葡萄球茵聚集試驗、纖維蛋白(原)裂解產物測定等證明
菌陳有抗凝及促進纖維蛋白溶解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素能抑制NE、5-HT、HIS和At-Ⅱ對血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其作用方式與硝酸甘油很相似。
5、降血壓作用茵陳水浸液、乙醇、水浸液、揮髮油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有降血壓作用。後者0.4-10mg/kg靜脈注射或十二指腸給藥,對全麻或局麻
大鼠、貓與兔均有顯著降血壓效果。此作用不被六烴季胺和阿托品阻斷,不被苄胺唑啉所加強,也不能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以1/50-1/10靜脈注射劑量作椎動脈注射時,降血壓強度和全量大致相等,提示其降血壓作用可能為中樞性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對在位兔心和貓心的收縮力有增強作用。
濱蒿內酯有顯著的降壓和安寧作用。降壓作用比甲基多巴強,犬靜脈注射l0mg/kg可使血壓下降58.6%,持續時間160分鐘,在同樣劑量下,甲基多巴血壓下降12.4%,持續時間120分鐘。濱蒿內酯還有利尿作用。
6、抗菌、消炎作用體外試驗證明,茵陳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枯草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煎劑能完全抑制人型結核桿菌的生長。1:100的濃度對人型與牛型結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茵陳色原
酮體外試驗對氯黴素的抗菌作用有
拮抗作用。
茵陳二炔酮具有較高的抗菌作用,尤其對皮膚
病原性絲狀菌作用強大,表現為殺菌作用,經長時間100℃以上高溫處理,其抗菌力仍不減低。在0.25μg/ml濃度下還能完全阻止猩紅色毛癬茵的生長繁殖。
濱蒿內酯對鼠角叉菜膠引起的浮腫有抗炎作用。醋酸扭體法和熱板法均顯示有鎮痛作用。
7、對平滑肌的作用茵陳煎劑和醇浸劑對離體兔腸略有興奮作用。水浸劑可抑制犬在位與兔離體腸肌活動。揮髮油可降低蛙及兔離體腸的活動與張力。精製浸液對兔未孕及
豚鼠產後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對未孕豚鼠子宮的興奮作用可為苯海拉明所拮抗。
8、對黃麴黴毒素的影響
茵陳蒿水煎劑對致癌劑黃麴黴毒素B1(AFB1)誘導TA98移碼型、TA100 鹼基置換型突變變回復突變抑制實驗表明,茵陳蒿水煎劑對AFB1的致突變作用有顯著抑制效果,並呈劑量效應關係。提示可能對預防肝癌有意義。
9、對免疫功能的作用茵陳具有促進白細胞分裂,增加白細胞數目,提高T細胞的免疫活性,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和誘生干擾素等作用,因而從多方面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茵陳中的咖啡酸具有升高白細胞數目、利膽止血、抗生育等作用。口服茵陳250mg/kg可明顯增強移植腫瘤
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
10、 抗氧化作用
體內外實驗均說明茵陳可通過升高SOD含量,減少過氧化物自由基等氧化反應物質的產生等發揮抗氧化作用, 濱蒿內酯為其發揮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抑制紫外線輻射誘導的脂質過氧化反應。
11、 抑制肥胖作用
茵陳提取物可通過抑制脂肪細胞中過氧化物酶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來減少脂肪積聚,並能抑制肥胖模型小鼠肉鹼-十六酚轉移酶I~脂肪酸合酶~甘油-3-磷酸酯脫氫酶的活性,顯著增強脂代謝 YOOn M 等發現桑葉~香蜂花~茵陳蒿三者合用能顯著降低脂肪組織質量,縮小脂細胞大小,降低葡萄糖循環水平
12、抗癌作用
ChaJD 等將茵陳揮髮油作用於口腔表皮樣癌細胞,引起 B細胞淋巴瘤家族蛋白線粒體水平的改變,誘發細胞色素C釋放進入胞液,誘導癌細胞的凋亡此外,茵陳對7,12-二甲基苯並意誘導的小鼠皮膚癌作用顯著,這與其中的樟
腦~1-龍腦~香豆素~蓄草苦素成分有關。
13、其他作用
本品及其成分還有抗鉤端螺旋體、殺蛔蟲、平喘、抑殺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MethA細胞作用。
毒性研究
犬每天口服茵陳精製浸液(相當1g劑量的生藥),未見毒性反應,僅有安靜、思睡現象。6,7-二甲氧基香豆精給小白鼠1次口服10g/kg,動物多呈靜臥狀態、呼吸困難,一般在5小時死亡,小白鼠1次口服半數致死量為7.246g/kg。
毒性:6,7-二甲氧基香豆素灌胃對小鼠的半數有效量為940mg/kg。
大鼠每日灌胃50%煎劑5ml,連續2周,其食慾和體重與對照組無差異。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為497mg/kg,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7246mg/kg。死亡大多發生在服藥後4小時內,死前有陣發性驚厥。30-50mg/kg靜脈注射,可使部分貓、兔心電圖出現一過性房室傳導阻滯及室內傳導阻滯。
茵陳二炔酮小鼠急性半數致死量為6.98mg/kg。對羥基苯乙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0.5g/kg,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2.2g/kg。小鼠腹腔注射茵陳素的生理鹽水混懸劑、50%聚乙二醇400混懸劑以及口服1%西黃芪膠混懸劑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262.5±28.0mg/kg;105.0±10.5mg/kg;1373.0±79.0mg/kg。茵陳素毒性為中樞抑制,表現為匍伏、思睡、流涎。
茵陳食療
茵陳麥飯 葉子
濕漉漉的時候就開始篩入
麵粉,不多不少,剛剛能薄薄裹上一層即可;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以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茵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鹼土、沙土不宜栽培。翻地前施入農家肥,由於茵陳種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細。
種植方法
用種子、分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
直播法:於春季3月播種,將種子與細沙混合後,按行株距25cm×20cm開穴播種。
條播,按行株距25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入。
育苗移栽法:2月育苗、撒播,上覆細土一層,以不見種子為度。苗高6-8cm時,要及時拔去雜草,苗高10-12cm,移栽。
分株繁殖:3-4月挖掘老株,分株移栽。
茵陳直播宜採用條播或撒播。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整地下種後,再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施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
田間管理
苗出齊後及時間苗,中耕除草,排灌施肥,並在植物表面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禾苗茁壯成長。並適時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生長期間,每年中耕除草2-3次;並結合追施人糞尿2-3次。
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菌核病。蟲害有地老虎等。
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同時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並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
其它相關
為一多型種,在歐洲不少作者常分成許多亞種及變種。就我國各地所產而言,變化亦相當大,新疆所產的葉較大,花序密集,小苞片倒卵形至近卵形,甘肅所產的小苞片極寬大,果時近於圓形,深紅色,福建所產的花萼近於無毛,湖南部分標本花序明顯呈角柱形,台灣與大陸上述以外的地區所產的小苞片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圓形以及花萼多毛這兩點上是一致的,但常發現有雌花兩性花異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