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鼠科動物)

大鼠(鼠科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白鼠(Rat; Rattus norvegicus) 鼠科(Muridae)多種齧齒動物的統稱,常指本科多種不相關物種,尤指鼠屬(Rattus,約80種,遍布舊大陸)。似小鼠而體形較大。英文rat也指稱常鼠科之其他屬乃至其他科的動物。馬來西亞的黑鼠(又稱家鼠;Rattus rattus)和中國的褐鼠(又稱溝鼠,或挪威鼠;Rattus norvegicus)已隨人類活動散布到世界各地。這兩個種均可將疾病傳播給人類,如腺鼠疫(Glandular plague)可由黑家鼠身上的蚤傳播。實驗室用的大白鼠是褐家鼠白化變種。NCBI中Taxonomy ID: 10116 。性情較兇猛、抗病力強。大鼠門齒較長,激怒、襲擊抓捕時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鼠更兇險,常會主動咬工作人員餵飼時伸入鼠籠的手。對外環境適應性強,成年鼠很少患病。一般情況下侵襲性不強,可在一籠內大批飼養,也不會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鼠
  • 別稱:大白鼠,凶雞巨鼠
  • 二名法:Rattus norvegic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齧齒目
  • :鼠科
  • 亞科:鼠亞科
  • :大家鼠屬
  • :大鼠
  • 分布區域:北亞洲
形態特徵,種群分布,醫學研究,生物研究,動情期,動情後期,動情期間,動情周期,疾病防治,沙門氏菌病,支原體病,出血熱,病原體,流行病學,臨床症狀,預防,

形態特徵

1.大鼠性哺乳綱,齧齒目,鼠科,大鼠屬動物。
大鼠大鼠
2.繁殖快。大鼠2月齡時性成熟,性周期4天左右,妊娠期20(19~22)天,哺乳期21天,每胎產仔平均8隻,為全年、多發情性動物。
3.喜啃咬、夜間活動、肉食,白天喜歡擠在一起休息,晚上活動大,吃食多,因此白天除實驗必須抓取外,一般不要抓弄它。食性廣泛,喜吃各種煮熟的動物肉。對光照較敏感。
4.無膽囊:大鼠、鴿、鹿、、驢、象等動物沒有膽囊,它們的總膽肝管括約肌的阻力很少,肝分泌的膽汁通過總膽管進入十二指腸,受十二指腸端括約肌的控制。
5.不能嘔吐:因此藥理實驗時應予注意。
6.垂體一腎上腺系統功能發達,應激反應靈敏。行為表現多樣,情緒敏感。
7.視覺、嗅覺較靈敏,做條件反射等實驗反應良好,但對許多藥物易產生耐藥性
8.大鼠血壓和血管阻力對藥物反應敏感,但對強心的作用較貓敏感性低671倍。
9.肝臟再生能力強,切除60~70%的肝葉仍有再生能力。
10.對營養、維生素、胺基酸缺乏敏感,可發生典型的缺乏症狀。體內可以合成維生素C。
11.對炎症反應靈敏。它的眼角膜無血管。
12.生長發育期長,長骨長期有骨骺線存在,不骨化。
13.成年雌鼠在動情周期不同階段,陰道黏膜可發生典型變化,採用陰道塗片法(Yaginal Smear Test)來觀察性周期中陰道上皮細胞的變化,可推知性周期各個時期中卵巢子宮狀態與垂體激素的變動。

種群分布

白化型大鼠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由野生褐家鼠(Rattu Norvegicus)和黑家鼠經馴化後所獲得的變種,一般認為它起源於亞洲的溫暖地區,特別是Caspina海沿岸的蘇聯地區,大約在18世紀傳到歐洲,在1728~1730年到達英國,在1775年到達美國。開始時,大鼠在歐洲作為一種觀察動物在家庭中馴養,大約在1850年前,首先用作營養學實驗,1856年首先報告了用大鼠作腎上腺切術的實驗觀察,在1880年前就已培育出3種隱性毛色基因純合子:白化型、黑色非野生色和斑駁色,大約在19世紀末,這些隱性株系即被引進美國加以培育。隨著生物醫學研究需要,全世界已培育出100多個近交品生系(詳見大鼠近交品系名稱表)。常用的大鼠近交品系有十幾個如ACI、BVF、F344、PA、M520、WAB、WAC、WKA、SD、RF等品系。常用的非近交的純種大鼠有7種,其中以Wistar大鼠用得最多,我國醫藥研究中套用也比較廣泛。此種大鼠白色,相當於小鼠的瑞士(Swiss)種。其他6種大鼠也較常用:Sherman大鼠,為白化鼠;Oshorne-Mendel大鼠,白化鼠;Sprague Dawley大鼠,白化鼠;Long Evans大鼠,套用最廣泛,基因型為hh,頭部毛斑如包頭巾(hooded),基因型若為hhaa,則尾基部有黑色毛,一般黑白色;August大鼠,眼為粉紅色,毛斑與hhaa相似,但此鼠基因為hhpp基因有沖淡作用,是淡化基因,此鼠用於藥物和還培育了不少突變品系大鼠,在醫學的各個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套用,如癲癇大鼠,用玲聲響刺激會旋轉起舞數秒鐘,一側倒地,發作癲癇,與人類癲癇發作相似,適於研究人類癲癇病。又如高血壓大鼠(Hypertension Rat):SHR大鼠由Okamoto和Aoki選育成功,正常大鼠收縮壓110~120mmHg,育成後血壓高達200mmHg。出生五周齡SHR大鼠血壓可達150mmHg,成年後血壓平均為170~180mmHg,最高可達200mmHg以上,因此SHR也可稱為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此鼠除有高血壓自發率為100%特點外,還有高血壓性心血管病變。適於人類的高血壓病研究。培育成功的這類遺傳性高血壓大白鼠鼠種甚多,除上述由Okamoto等培育成功的京都種大白鼠(SHR)外,還有由Smirk等培育成功的紐西蘭種大白鼠(GHR),由Biachi等培育成功的米蘭種大白鼠(MHS),由Dahl等培育成功的Brookhaven種高血壓敏感大鼠(HSR)。此外,Okamoto還培育了一些亞系。遺傳性高血壓大白鼠壽命明顯縮短。
大鼠大鼠

醫學研究

1.神經-內分泌實驗研究:垂體-腎上腺系統發達,應激反應靈敏,如可複製應激性胃潰瘍模型。常用大鼠切除內分泌腺方法,進行腎上腺、垂體、卵巢等內分泌實驗。
2.營養、代謝性疾病研究:大鼠是營養學研究的重要動物,曾用它作了大量維生素A、B、C和蛋白質缺乏等營養代謝研究。還常選用大鼠作胺基酸(苯丙氨酸組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和鈣、磷代謝研究。還可進行動脈粥樣硬化、澱粉樣變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腸潰瘍,營養不良等研究。
3.藥物學研究:大鼠血壓和血管阻力對藥物反應敏感,最適合於篩選新藥和研究心血管藥理。如常選用大量用直接血壓描記法進行降壓藥的研究;灌流大鼠肢體血管或離體心臟進行心血管藥理學實驗;毒扁豆鹼引起的大鼠升壓反應實驗模型,可用來研究影響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釋放的藥物。
4.腫瘤研究:大鼠可複製成各種腫瘤模型,是腫瘤實驗研究最常用的實驗動物。它特別易患肝癌,可用二乙基亞硝胺、二甲基偶氮苯(DAB)複製大鼠肝癌動物模型;用甲基苄基亞硝胺誘發複製大鼠食管癌等。
5.傳染病研究:是研究支氣管肺炎、副傷寒的重要實驗動物。選用幼年大鼠進行流感病毒傳代,進行厭氧菌細菌學實驗,還可進行假結核、麻瘋、霉形體病、巴氏桿菌病、葡萄球菌感染(用激素處理後)、念珠狀鏈桿菌病、黃曲病、煙曲菌等真菌病等研究。
6.多發性關節炎和化膿性淋巴腺炎等的研究:大鼠足跖浮腫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篩選抗炎藥物的方法。大鼠的踝關節對炎症反應很敏感,常用它來進行關節炎的藥物研究。
7.行為表現的研究:大鼠已廣泛套用於高級神經活動的研究。它具有行為情緒的變化特徵,行為表現多樣,情緒敏感。
8.中耳疾病和內耳炎的研究。
9.畸胎學研究和避孕藥研究。
10.放射醫學研究常選用大鼠。因其無膽囊,常用它作膽總管插管收集膽汁,進行消化功能的研究。
11.肝臟外科研究:由於大鼠肝臟的枯否氏細胞90%有吞噬能力,所以肝切除60~70%後仍能再生,常用於肝外科實驗。
12.遺傳學研究:大鼠的毛色變型很多,具有很多的毛色基因類,例如野生色(A)突變種[野生色等位基因(a)和白化等位基因(C)]、淡黃色(d)、粉紅眼(p)、紅眼(r)、銀色(S)、沙色(sd)、黃色(e)、白灰色(wb)等,在遺傳學研究中常可運用。

生物研究

細胞變化特點
動情前期(P)
(Proestrus stage) 18 17-21 卵泡加速生長 全部是有核上皮細胞,偶有少量角化細胞

動情期

(E)
(Estrus stag) 42 9-15 卵泡成熟、排卵 全部是無核角化細胞或間有少量上皮細胞

動情後期

(M)
(Metestyus stage) 12 10-14 黃體生成白細胞角化細胞、有核上皮細胞均有

動情期間

(DI)
(Ciestrus stage) 48-72 60-70 黃體退化 大量白細胞及少量上皮細胞和粘液

動情周期

小鼠120~144小時;大鼠96~120小時
15.大鼠(包括小鼠)心電圖中沒有S-T段,甚至有的導聯也不見T波,如有T波也是與S波緊挨著,或在R波降支上即開始,以致看不到等電線的S-T段。但心電圖其他成分穩定,重複性好。豚鼠以上較大的動物均有明顯的S-T段,在選擇動物品種時應以注意。
大鼠大鼠
16.大鼠垂體較脆弱地附著在漏斗下部,不需要很大的吸力就可以除去而不破壞鞍膈和腦膜,適宜於製作去垂體模型。大鼠也很適於作腎上腺和卵巢等內分泌腺切除手術。
17.大鼠腸道較短,盲腸較大,但盲腸功能不發達。不耐飢餓,腸內能合成維生素C。雙子宮。胸部和鼠蹊部各有三對乳頭。胰腺十分分散,位於胃和十二指腸彎曲處。染色體為21對,壽命3~4年。
18.大鼠的體溫39(38.5~39.5)℃,心跳頻率475(370~580)次/分,呼吸頻率85.5(66~114)次/分,通氣量7.3(5-10.1)ml/分,潮氣量0.86(0.6~1.25)ml,耗氧量2000mm3/g體重,麻醉時收縮壓116(88~138)mmHg紅細胞總數8.9(7.2~9.6)百萬mm3,血紅蛋白14.8(12~17.5)g/100ml血,白細胞總數:5000~15000/mm3,血小板10~30萬/mm3,血容量占體重的7.4%,紅細胞比重1.090,總蛋白7.2(6.9~7.6)g%。

疾病防治

沙門氏菌病

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Anthropozoonosis),是所有普通級實驗動物應排除的一種疾病。
1. 病原體
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為革蘭氏陰性的短桿菌,無芽孢、鞭毛。此菌抵抗力弱,60℃以上和一些常規消毒藥就可將其殺死,但在飲水、土壤和糞便中可存活數月。
2. 流行病學
傳染源為患病和病死的動物。人和各類實驗動物均可感染,人感染後發生腸道疾病,呈食物中毒症狀。本病可水平傳播,如通過接觸病死或帶菌的動物以及被污染的飼料飲水而發病,蒼蠅和野鼠是重要的傳播媒介。
3. 臨床症狀
急性呈暴髮型,看不到任何臨床症狀動物就大批死亡, 往往是下班時一切正常,第二天上班發現動物已有1/3死亡。亞急性表現為病鼠食慾、飲欲減退甚至廢絕,被毛蓬亂無光澤,眼結膜發炎、眼瞼粘合;腹瀉,糞便呈泡沫狀粘液、黃綠色、味惡臭,嚴重時糞便中帶有血絲,通常可見病鼠腹部膨大,手彈可聽到明顯的鼓音,一般病程二、三周。慢性的有上述症狀,但症狀較輕,患鼠逐漸消瘦,二、三周后逐漸恢復。
4. 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和屍體剖檢作初步診斷,確診須作細菌學檢查。
5. 防治
加強飼料、飲水、籠具、墊料的消毒,嚴防野鼠、蒼蠅污染飼料、飲水。 飼養室定期消毒。定期進行微生物檢測,發現病鼠和帶菌鼠及時處理。
一般鼠群感染本病,很難徹底排除,需全群淘汰,重新引種。

支原體病

1. 病原體
支原體(mycoplasma pulmonis),革蘭氏染色陰性,典型的支原體菌落為圓形,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呈多種形態,如圓形、桿狀、放射狀、環狀。它廣泛存在於自然界,能引起人和動植物的多種疾病。
2. 流行病學 傳染源為發病或隱性帶菌的動物。它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為傳播途徑, 但沒有嚴格的宿主,人、各種實驗動物都可發病,植物也能感染。
3. 臨床症狀
大鼠主要引發肺炎症狀。動物突然發病,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有支氣管肺炎細支氣管擴張和肺膿腫症狀。病鼠體重減輕,被毛粗亂,常常在飼養盒一角蹲縮。大鼠最易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和關節,感染部位可見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炎症反應,包括充血、水腫以及漿液性分泌物形成。
4. 診斷
大鼠鼻咽部擦拭取材培養,檢查出支原體即可確診。
5. 預防及控制
預防本病的措施是加強飼養室的衛生消毒工作,對飼養室周圍的環境進行化學藥物消毒。控制本病的最有效的辦法是保持無支原體的動物種群,可採取剖腹產淨化種群。

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我國是重疫區,近幾年屢有報導發生流行性出血熱造成人員死亡。對實驗動物而言,各種實驗動物都可發病,尤以大鼠發生較多,所以又稱為大鼠流行性出血熱。

病原體

主要是流行性出血熱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HFV)。1978年,朝鮮李鎬汪首次從黑線姬鼠肺中分離出該病毒。隨後, 我國科研人員也從大鼠肺中分離出該病毒。
本病毒為RNA病毒、 有核衣殼包膜, 病毒顆粒結構粗大、 較集中, 平均直徑為100um(50-150),它對乙醚敏感,不耐酸、不耐熱,在50℃30分鐘或PH3.0條件下37℃1小時就可滅活。

流行病學

野鼠是主要的傳染源,我國帶毒野鼠有黑線姬鼠褐家鼠、大林家鼠等。 本病易感對象廣泛,包括人類和各種實驗動物,尤其大鼠發生較多。它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主要有蟲媒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呼吸道傳播,究竟以哪種方式為主進行傳播還有待研究。

臨床症狀

主要表現為發熱、出血傾向、腎臟損害。大鼠體溫升高到40℃(正常體溫37.8 -38.7 ℃)。解剖可見漿膜、臟器出血明顯,毛細血管損傷,腎臟腫脹,體積增大,表面及包膜下充血、出血,切面可見皮質蒼白,髓質呈紫紅色,高度充血、出血,有灶性缺血性壞死。

預防

第一,消滅野鼠,不論居民區還是飼養區都要下大力氣進行滅野鼠工作, 定期、定時統一行動。
第二,建立嚴格的清洗消毒制度,飼料、墊料、籠具、工作服都要徹底消毒。
第三,做好個人防護,飼養人員、接觸動物的科研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工作完畢徹底更換衣物,用肥皂水洗手。
第四,定期檢測動物, 發現疫情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並報告衛生防疫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