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名勝志》載:“後漢時郡中猛獸為害,太守法雄悉令毀去陷阱,虎遂渡去。”北宋張景詩曰:“兩岸綠楊遮虎渡,一彎芳草護龍洲。”可見虎渡河在北宋時已是一條兩岸綠楊成蔭,風景秀麗宜人的河道了。清嘉慶重修《
一統志》載:“宋乾道四年,寸金堤決,江水吃城,帥方滋使人應決虎渡堤,七年(1171年)漕臣李燾復修之。”其後虎渡河有過建磯的記載,和吳三桂扒磯的記述等,都是一些人為的使虎渡口變化的史實。
成河過程
虎渡河成河久矣 ,但清初以前,分泄荊江水量很小。《楚北水利堤防紀要》載:“虎渡口,舊兩岸皆砌以石,口僅丈許,故江流入者細,自吳逆(吳三桂)蹂躪,石盡毀折,今闊數十丈矣。”吳三桂反清,進攻荊州受阻,在此與清兵相持不下,便掘開虎渡口,企圖阻滯清軍的進攻,使“口僅丈許”的虎渡口擴大為數十丈的河口。後經1788、1860、和1870年的三次大水,遂沖開成今日之虎渡河。
由於虎渡口逐漸擴大,以致洪水為患。後為鎮服洪水,乃鑄鐵牛一具置於大堤上,並改虎渡口為太平口,以祈平安,是為太平口一名的來由。另一說,相傳南宋年間,一個鎮守荊州的官吏曾說:“江北有御路口,江南有虎渡口,兩口吞荊州不祥矣。”故改為太平口。
虎渡河形成之初,經彌陀寺、里甲口、黃金口、中河口、匯洈水後南下,經南平、楊家壋於現今的中合垸附近入湖。1873年松滋河形成,迫使虎渡河從中河口改道順虎西山崗和黃山東麓南下進入湖南境內。後由於河口三角洲的發育,形成許多支流與松滋河串通,先是在張家渡附近入湖,後因藕池河的影響,虎渡河下延到小河口與松滋河匯合,至肖家灣注入西洞庭湖目平湖,全長137.7公里。
根據《公安縣誌》所載公安縣清朝全境圖(1870年以前)表明,虎渡口至黃金口主流經今荊江分洪區範圍(深淵口),從黃山東入湖南境稱為東河,是虎渡河的支流;另一支從黃金口直下孟家溪、新剅口、鄭公渡、泗水口進入湖南境內,稱為西支,又稱沱水,是主流。今金獅、玉湖、東港一帶全是由大小湖泊串通的湖網地帶,如王家湖、上紀湖、桂湖、下紀湖、均湖、長湖、馬長巷、東湖等,互相串通在港關以上蘇家渡入洈水河。1870年大水迫使虎渡河從港關(中河口)經北湖、白湖一帶改道南下,於是虎渡河支流被占,主流擴大。
虎渡河是條比較穩定的分流水道,南閘以上河道河面最寬達400米,一般寬100-300米,河床平均寬約290米,河床高程一般為29-30米(吳凇凍結),主流分段有中河口、陸家渡、書洲院等汊河與松滋河東支等相串,有的已經成為啞河,有的已經平整成耕地。河道過流能力約2900-3800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上世紀50年代為207—209億立方米,後逐漸減少。1938年太平口最大流量3280立方米/秒,南閘以下河段最大流量3800立方米/秒(調查分析值)。1954年大洪水的非常情況下,南閘下泄6800立方米/秒,導致大量的潰垸災害。平均年入湖水量195億立方米,占宜昌來量的4.3%;年入湖沙量2220萬噸,占宜昌年均輸沙量的4.2%,由於修建節制閘(南閘)和下荊江裁彎的影響,導致南閘以上河道泥沙淤積增多,下遊河道過洪斷面減小,太平口進洪口門高程抬高,削弱了虎渡河宣洩荊江洪水的能力,致使虎渡河時常斷流,年斷流期一般為3-4個月,最長年斷流天數為184天,原有汊河大部都已堵塞,給兩岸人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困難。
1952年興建荊江分洪工程時,在虎渡河下游湘鄂兩省交界處的黃山頭鎮修建了荊江分洪工程節制閘(南閘)。南閘的主要作用是:當運用荊江分洪工程時,控制虎渡河下泄流量最大不超過3800立方米/秒,與南線大堤共同組成一到防洪屏障,保護洞庭湖區的防洪安全。
自然風景
虎渡河下游的黃山頭鎮位於黃山腳下。1952年修建荊江分洪工程時,因南閘施工需要,街鋪南移,人口逐漸增多,後改為縣轄鎮。此地位於湘鄂兩省交界處,與湖南省安鄉縣相連,街道相通,以鎮中一小水溝為界,東頭屬公安縣,南頭屬安鄉縣,一地兩鎮一名,都叫黃山頭鎮,與深圳的中英街相似,在內地這種一鎮兩府的格局算得上一個奇觀了。
黃山景色秀麗,名勝古蹟眾多。主峰金峰山,俗稱大頂,海拔266米。黃山四周皆平地,唯黃山拔地而起,屹立於水網河湖之中,氣勢雄偉,讓人讚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江山數片白,黃山一片青”。明代文學家、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曾贊曰:“越三峽而南,千里盡平地,見培嶁則喜,何況發姿媚”。黃山東麓半腰建有荊江分洪工程紀念亭,刻有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題詞和勞動模範的名單。底座浮雕展現了當年軍民共建荊江分洪工程的群像。相傳北宋時期,荊州刺史謝麟酷愛黃山,死後靈柩從山下經過,突然狂風暴雨雷電大作,將靈柩攝上黃山,圍棺砌石為墓。後人神之,建有忠濟祠、雲霄宮和南禪寺、靈寶觀奉之。後寺宇被毀。近年來,一些善男信女重建寺宇。因一山屬兩省,故山上的寺宇也分開了,各有各的弟子,各顯各的神通。為方便香客和遊客上山,安鄉黃山頭鎮在黃山南麓建有纜車,上山下山均很便利。不過善男信女們和普通遊客不一樣,都靠步行登山,以顯誠心。山南麓安鄉縣境狗冢堆,考古發掘出遠古動物劍齒虎化石和新石器時代石器、陶器以及戰國古墓群。登黃山,俯瞰大地,河水縈繞,平疇沃野,湖泊如珍珠似翡翠爍光耀目,農田鑲嵌在渠網之中,村舍掩映於林帶之間,令人心曠神怡,引人浩嘆良深。
虎渡河一角:冬天的虎渡河沙灘:
相關傳說
虎渡河流經之地有不少地名蘊有傳奇色彩。距黃金口鄉約3公里的金貓口,相傳這裡曾出土一隻純金所鑄的貓,因而得名。另一說是劉備駐軍油江口時,其夫人飼養了一隻金色貓,每日黎明小貓都準時叫醒主人,侍女奇之,孫夫人說:我餵的那隻小貓,就像是一隻金貓。坊間甚傳此說,久而久之即得名。距黃金口老街不遠,原有呂蒙祠,三國時東吳為紀念呂蒙偷襲荊州有功而建。後來明朝一位叫劉珠的進士過此,貶呂蒙而崇孔明,便火燒呂蒙祠,改建武候祠。後孔明祠毀於火災。黑狗壋河是虎渡河與松滋河東支之間的一條串河,黑狗壋一名,相傳1860年前後虎渡河邊堤垸常遭潰決,人們為了鎮邪,用一隻黑狗奠基築堤。解放前,荊江兩岸如久旱不雨,村民便請和尚念經,禱告天地,乞求降雨,儀式上,還把一隻狗綁在椅子上,由兩人抬著,前呼後擁,稱之為“狗老爺游鄉”。
虎渡河,進口又名太平口,位於荊南岸江陵與公安縣交界處的彌陀寺,江流進口後經中河口,有松滋水注入,至黃山頭主峰東麓入常德地區安鄉縣境,沿大楊樹、董家蛸,陸家渡,至小河口匯入松虎洪道。常德地區境內流程45.5公里。
明代末年,虎渡河進口兩岸築有石磯鎖口,口門寬儀丈余。清康熙十三年(1674),吳三桂叛軍進駐江陵,為運輸糧秣,將石磯盡行拆毀,口門拓寬至數十丈,虎渡河分流量加大。
清代中期的虎渡河,一支從東流經石首縣景港鎮,過枯樹潭(華容縣界)入洞庭。主流反而“引江水向西南行”,自公安縣泗水口以下分為四支,一支西南趨會涔水,出六冢口會澧水;一支為今官垸河,一支從焦泗圻至安鄉,稱安鄉前河,清“乾隆乙卯年(1795),一夕,雷雨大作,尖刀咀低崗沖斷,江水經由此港入潭子口,與焦泗圻河會”;道光二十八年(1848),“又於三岔垴新沖一河,直奔匯口”,形成自治局河。同治十二年(1873),繼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衝決松滋縣南岸龐家灣、黃家鋪江堤後,又一次衝決堵口,沖刷成松滋河,奪占虎渡河西部諸支,逼使虎渡口來水改走黃山頭東麓入湖。至此,虎渡河成一條幹流南下。
新中國成立後,虎渡河經過治理,已發生較大演變。1952年,虎渡河上游東岸湖北省建成荊江分洪區,並在黃山頭建32孔節制閘一座,名南閘,控制虎渡河下泄流量不超過每秒3800立方米。中、下游原有數條橫支與松滋、藕池河溝通,水流互相頂托。安鄉縣1954年堵塞八方樓河口,1958年堵塞理興蛸小河。下游書院州河1949年河底高程23-----25米,1952年後,逐年淤高,最大淤積高程達到35米,成為陸上河,1978年冬堵塞。1980年起,安鄉縣對陸家渡河段曾連續5年進行移堤擴展,泄流狀態有所改善,但實際過流能力仍達不到每秒3800立方米,安全泄量在每秒3000立方米左右。
虎渡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82億立方米,5~10月汛期為175 c億立方米,1954年最大年徑流量達270.4億立方米,5~10月汛期244.4億立方米。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原因,進口水位抬高,進口流量加大。1954年彌陀市站最高水位為41.15米,最大自然分流量每秒2980立方米。下荊江經1967年、1972年中州子、上車彎兩處人工裁彎和沙灘子自然裁彎後,沙市以下水位有所降低,1981年彌陀市水位反而升高為41.43米,進口流量增大到每秒3060立方米。上游有中河口橫支引松滋河水匯入,汛期常為每秒600~800立方米,因而下游流量往往大於進I=I流量,1981年,最大進口流量為每秒3060立方米,經河床調蓄及沿程損失,中游董家蛸站實測達每秒3270立方米。1954年荊江分洪區分洪後,分洪區水位超過控蓄水位,湖北於8月4日在虎東堤肖家嘴扒口,引導分洪區洪水以每秒4450立方米注入虎渡河,並將南閘全部啟開,不加控制,致使南閘以下流爨高達每秒6700立方米,安鄉縣一夜潰垸8個,淹田11萬多畝。
虎渡河泥沙含量稍低於松滋河,彌陀市站多年平均含沙量為4.014公斤/立方米,1975年最大含沙量達10.6公斤/立方米。累計自1956——1983年輸入沙量40780萬立方米,年平輸入沙量1460萬立方米。南閘以下河道,已平均淤高3米左右。由於南閘冬春兩季受閘底高程攔截,南閘以下每年有3個月左右時間斷流,1983年,從11月起,至次年5月,斷流165天。每年春季,虎渡河兩岸農田常無水引灌農田。
名稱傳說
相傳,河西岸有一座古剎叫彌陀寺,附近住著一戶謝姓人家。謝家只有孤兒寡母二人,母親雙眼失明,兒子還不滿八歲,因兒子屬虎,所以乳名叫虎子。虎子乖巧孝順,母親對他更是疼愛,母子倆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清苦。母子倆靠給人打柴挑水為生,虎子在少得可憐的收入中常常省出幾文錢來買香,去彌陀寺拜佛,求大慈大悲的菩薩保佑他母親雙眼重見光明。一天,虎子獨自一人坐在河邊,為母親的治病的事發愁。忽然,來了一個破破爛爛的化緣和尚,和尚對虎子講:“你不是想治好母親的雙眼嗎?看你非常孝順,對菩薩很虔誠,我告訴你一個良方。在河東面的柏枝湖邊的大青石旁,長著一種再生草,如故你能順序摘來在生草的嫩芽、嫩葉、大葉、花蕾、花奪、花籽,直至連根須也挖來,每天早中晚三次給你母親泡茶喝,前後需一百天,一天也不能間斷,就可治好你母親的眼病。不知你能不能堅持到底?”虎子連忙下跪道:“只要能治好我母親的雙眼,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願!”和尚笑道:“那就要看你的行動了。”虎子對他屢屢磕頭,千恩萬謝。待虎子抬頭時,化緣的和尚已無影無蹤。虎子飛快地跑回家,高興地將遇到和尚的奇事說給母親聽。母親聽後,淚如泉湧,說:“虎子啊,你可憐的父親就是去河東打柴被大水淹死的,我是哭瞎了雙眼啊!你年紀小,隔河渡水去河東,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但虎子還是執意要去河東尋藥給母親治病。次日拂曉,虎子悄悄出發,他乘船渡河來到河東,走了一個時辰,在柏枝湖的大青石旁找到了再生草。他按和尚說的小心翼翼地摘取了藥材,然後興高采烈往回走。到家後立刻給母親泡茶喝,就這樣,一晃就過去了九十九天,母親的雙眼還不見好。母親傷心憐憫地對虎子說:“我兒啊,母親的眼病雖然沒好,但你也盡了孝心啦!就不要去瞎跑了。”虎子倔強地回道:“母親,您先別著急,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我一定去把藥根挖回來!”第二天清晨,忽然天空風雨大作,河水洶湧,波浪濤天,渡船早被捲走,不見人影。虎子在河邊急得團團轉,大聲喊道:“蒼天啊!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的瞎子娘啊?”突然,一隻白額吊睛猛虎跳了出來,虎視眈眈看著虎子。虎子壯膽對猛虎喊道:“老虎啊,你要吃我,我不怕,但是我那雙目失明的母親就無人照顧了。今天是醫治我母親雙眼的最後一天,我要去河東挖草藥,老虎你若願意幫我,請點一下頭,若要吃我,就請來吧!”只見那隻猛虎,仰天長嘯,然後對著虎子點頭。虎子見了,驚奇地跑過去,騎上虎背。那隻白額吊睛猛虎載著虎子,縱身一躍,跳入洶湧澎湃的水中,朝東岸游去。虎子過河後,飛跑到大青石邊,挖出再生草根,然後趕到河邊,又騎上虎背。老虎又是縱身一躍,跳進水中,將虎子渡到西岸。正當虎子準備道謝時,老虎一陣風似的無影無蹤了。虎子馬上趕回家中用藥泡茶,只見這最後一道藥茶,異香撲鼻,滿室瀰漫,虎子的母親喝下去後,雙眼忽然重見天日了,母親高興地一把抱住了虎子。從此,這條河被人們叫做虎渡河。 這虎渡河邊的傳說世代相傳,一直激勵著善良的人們,去執著地追求美好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