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及其製品加工技術》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馮敏、楊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腐及其製品加工技術
- 作者:馮敏 、楊景
- 出版時間:2022年10月1日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頁數:239 頁
- ISBN:978712241847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豆腐及其製品加工技術》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馮敏、楊景
《豆腐及其製品加工技術》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馮敏、楊景內容簡介本書簡要介紹了豆腐的起源和文化,重點介紹了豆腐的原料特性、加工工藝及設備、質量控制及特色豆腐生產工藝; 並介紹了豆腐加工製品——豆腐...
《豆腐製品加工技術》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新、吳少輝、葉偉娟。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七章,介紹了豆腐製品的發展現狀、原料性質、加工原理、常見質量問題、衛生管理、加工廠的選址與設計等。重點介紹常見豆腐、腐竹、豆腐乾、豆腐皮等豆腐製品的原料配方、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及質量標準。具體品種涉及中國各...
《豆腐製品加工技術》是2011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於新等人。書籍主要介紹了豆腐製品的加工技術。內容簡介 《豆腐製品加工技術》詳細介紹各類豆腐及豆腐製品的生產技術。在簡要介紹豆腐製品生產原輔材料基礎知識後,分別詳盡介紹傳統豆腐(南豆腐、北豆腐、內酯豆腐)、豆腐製品(豆腐乾、豆腐皮、油...
2014年11月11日,豆腐傳統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安徽八公山豆製品有限公司、淮南市八公山豆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獲得“豆腐傳統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1年5月24日,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申報的豆腐傳統...
《豆製品加工技術》是2019年6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良忠、尹樂斌。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作者近三十年來在豆製品加工領域的研發經驗並吸收了國內外該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按照專業性、套用性原則,理論和案例結合,系統介紹了大豆原料加工特性、豆腐生產、豆腐乾和腐竹生產、發酵豆製品生產、豆類飲品生產、...
《豆製品加工技術》是黎曦 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內容簡介 《豆製品加工技術》結合近年來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詳細講述了豆類食品的加工工藝及其操作要點,對豆製品的開發研究與生產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使豆類食品加工物盡其用,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為廣大農民朋友開闢一條致富之路。目錄 第一章...
2008年杜美收正式註冊“杜橋”牌豆腐皮,此前,杜橋豆腐皮一直是以杜橋村的家庭作坊生產為主。2010年,杜美收成立惠民東方豆製品有限公司,引進了高壓殺菌、真空包裝的等工藝,並將村里製作豆腐皮的同鄉請到廠里擔任技術工,杜橋村里家庭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轉變為現在的全封閉、無菌式大廠房,杜橋豆腐皮也由原來單一...
豆腐製品製作技藝,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工藝特徵 楊壽豆腐圓子以鹽滷豆腐、石膏豆腐為主料,經榨乾、制餡、制胚、煎制等環節,攪拌均勻,製成生胚,用平鍋煎制而成。用紗布將新鮮的鹽滷豆腐、石膏豆腐包起,用平板石塊壓,榨出水分。將壓榨後的豆腐放入容器內,放入香菇、竹筍、...
豆腐製品製作技藝(橫山橋百葉製作技藝),蘇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歷史淵源 自乾隆年間就以製作百葉為生,300餘年代代相傳,從未間歇。舊時做百葉,全靠石磨磨,屋外繁星點點,屋內一燈如豆,石磨磨出了淡黃似奶的豆漿,製成潔白如玉的百葉,也磨出了經典灘簧戲《雙推磨》。
生產加工要求:1.工藝流程:大豆→篩選→淘洗→浸泡→磨漿→濾漿→煮漿→點漿→成型→騰包→切塊。質量特色1.感官特色:呈白色至淡黃色;長條形,手感綿軟,有彈性;質地細膩、韌性高,口感清香,味道鮮美。2.理化指標:蛋白質≥10.0%,水分≤85.0%。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
新泉豆腐製作技藝,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傳統技藝,龍巖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新泉美食歷史悠久,尤其是新泉豆腐,早在明、清時期連南隘(新泉別稱)就以加工、烹飪豆腐聞名,逐漸輻射朋口、廟前等周邊鄉里,聲名遠播。新泉豆腐採用新泉當地硬度低的山澗水和傳統工藝加工,口感細膩,以它為原料的“豆腐宴”曾獲評“...
9.2 影響腐竹品質的因素 9.2.1 影響腐竹製品產率的因素 9.2.2 影響腐竹質構和品質的因素 9.3 腐竹質量標準 9.3.1 腐竹常見的質量問題 9.3.2 腐竹中常見危害的檢測與防控 9.4 特色腐竹 9.4.1 廣西桂林腐竹 9.4.2 河南腐竹 9.4.3 陳留豆腐棍 9.4.4 家庭製作腐竹技術 參考文獻 ...
《傳統豆製品加工技術》是2011年6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新、黃小丹。本書可供城鄉居民家庭、傳統豆製品加工企業、個體戶豆製品加工作坊、食品餐飲以及商業等部門從業人員使用。也可供農產品加工生產、科研、教學、套用、檢驗和管理人員參考。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傳統豆製品的發展現狀、原料性質、加工原理...
一看色澤:優質豆腐所呈現出來的顏色是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是豆子磨漿的色澤。劣質的豆腐顏色呈深灰色,沒有光澤。二看彈性:優質的豆腐富有彈性,結構均勻,質地嫩滑,形狀完整。劣質的豆腐比較粗糙,摸上去沒有彈性,而且不滑溜,反而發黏。三聞味道:正常優質的豆腐會有豆製品特有的香味。劣質的豆腐豆腥味比較...
豆腐製品製作技藝蘇式滷汁豆腐乾製作技藝,蘇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背景介紹 蘇式滷汁豆腐乾原名甜豆腐乾,又名滷汁素雞,兼具蘇州滷菜和蜜餞兩大風味特色,既可作為茶食、休閒小吃,又可作為餐桌上的冷盆,是蘇州傳統茶食小吃中的佳品。1927年,原籍儀征的祝季中在蘇州開設素雞...
不斷得到繼承和完善。時至今日,不但在我國國內普遍流傳,而且在國外近至東南亞遠至歐美都在使用同樣的技術生產豆腐。唐朝,豆腐之法隨著鑒真東渡傳到日本,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證。上世紀80年代開始,壽縣與山水相依的淮南市共同主辦多屆"中國豆腐文化節"。加強了與國際友人之間的文化和經濟交流。
羅泉豆腐產地範圍為四川省資中縣羅泉鎮現轄行政區域。質量技術要求 一、主要原輔材料 1.大豆:保護區範圍內生產的,收穫期一年內的大豆,蛋白質含量≥44%。2.生產用水:保護區範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規定。3.鹽滷:井鹽鹽滷。4.鹽:井鹽。二、生產加工 1.豆腐加工:(1)工藝流程:大豆→...
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的食療佳品。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疏鬆症有良好的作用。還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食用禁忌 自製豆腐腦等豆製品和蜂蜜都是營養佳品,但這兩種食品卻不能同食。豆腐能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蜂蜜甘涼滑利...
多食不覺膩,以致余後“每每觸思此味,則饞涎輒不可耐”。睢寧豆腐是一種最為原始的手工技藝,它不但顯現了睢寧人民對原生態食品加工的傑出才能,生產出一種低耗能、無污染、最純正的綠色食品,而且也反映了廣大農民自古就有創造不同佳肴的烹飪技術,為當今食品加工和農家菜餚的製作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原始材料。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5世紀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產工藝的記載,到了明代我國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長為具現代化工藝的發酵食品。腐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為我國特有的發酵製品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紀,北魏時期的古書上就有“乾豆腐加鹽成熟後為腐乳”之說。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述:“豆腐又名菽乳,以...
南平邵武市和平鎮有幾戶專門做豆腐為生的人家,他們做豆腐與眾不同,傳統的豆腐製作不是用石膏就是用鹽滷,而他們既不用石膏,也不用鹽滷,只是在頭一天的豆漿中留下一點,次日煮豆漿時一邊攪動大鍋里的豆漿,一邊慢慢注入昨日留下的陳漿,以陳漿作為酵母製成豆腐,這種豆腐就叫“游漿豆腐”。這種豆腐細嫩爽口,且絕不...
自製豆腐花,是以豆腐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的一道菜品。最大特點是豆腐的細嫩以及柔軟,故稱豆腐中的腦。特色 豆腐花的最大特點是豆腐的細嫩以及柔軟,故稱豆腐中的腦,因此要掌握點滷的技巧。它要求熬漿用微火,不能溢鍋(可以放入豆製品專用消泡劑消除泡沫,食用油也可以),使豆腐花不糊、不苦、不澀,勾鹵時...
千頁豆腐是素食新產品,以大豆分離蛋白和水為主要原料,食用植物油、澱粉等為輔料,添加或不添加穩定劑和凝固劑、增稠劑,經攪拌乳化、調味、蒸煮、冷卻、切塊或再速凍等全部或部分工藝製成的大豆蛋白製品。雖然屬於豆製品產品,但不是豆腐及豆腐製品,其生產原料、生產工藝、產品理化指標、內部組織結構、產品口感和營養...
《江口豆腐乾加工技術規程》(T/GZSX 046-2019)是2019年2月28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團體標準,歸口於貴州省食品工業協會。團體標準《江口豆腐乾加工技術規程》(T/GZSX 046-2019)規定了江口豆腐乾加工的術語和定義、加工基本要求、原輔料要求、工藝流程、加工要求。該標準適用於江口豆腐乾的加工。制定過程 制定...
揚州豆腐製品技藝(擴展)(范水素雞製作技藝)(十二圩五香茶乾製作技藝)(謝集臭乾製作技藝),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歷史淵源 范水素雞起源於宋朝。清末民初,范水廚師朱正,在傳統素雞的基礎上,加入了多種天然植物香料,研究出了獨特的配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范水素雞製作技藝。 范水...
細膩,昧香可口,與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樣,慢慢就成為軍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榆林豆腐是用優質黃豆和“桃花水”磨製加工而成,點豆腐用酸漿,做出的豆腐色白、嫩軟、韌細、味美、康熙皇帝巡榆時,當地名廚上了此菜,味美鮮嫩,皇上讚不絕口名之“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從此名傳古今。
“涵興記”豆腐乳的第四代傳人鄭建涵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他經過長期研究,發現傳統豆腐乳生產工藝存在酶量低、生產周期長、易受雜菌污染且易氧化變質等問題。他與福建農林大學專家組成科研小組,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能力,研發出真空酶催化法新技術,使豆腐中所含有的人體所需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得以保存,又分解...
某一天他留著的幾塊豆腐發霉生了毛,但是也捨不得扔,便灑上點鹽、辣椒粉,滴上幾點油蒸了蒸吃,想不到這豆腐雖然聞起來有點臭,但吃到嘴裡卻滑滑的,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味道十足。從此以後他買來豆腐,留著讓它生了黴菌再吃。慢慢地霉豆腐及其製作方法便傳開了。清代乾隆年間著名詩人李調元,十分喜愛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