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分布
起源演變
有關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
1、源出嬴姓說。
即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
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
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後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即認為李姓起源於圖騰崇拜, 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並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 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 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 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虎圖騰)說。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鐘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
巴南區)稱
巴子國。公元
306年,巴人在
四川建立
大成國,史稱
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漢晉時期,
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內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
北魏時期,
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複姓
叱李氏被封為李氏。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實為漢將
李陵後裔。
西夏皇室拓跋
李氏,唐末時被賜為李氏,名義上是賜姓,實際是恢復
李姓,因為
西夏皇族拓跋氏為漢將
李陵後裔。
唐朝時期,皇室賜予大臣或武將為國姓,先是徐、邴、安、杜、
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
朱邪、董、羅等氏,因
建國有功從李唐皇族姓李,稍後
大食國人李訶末將軍、李彥升和波斯人李鉉、李珣均被王侯賜姓,再後來沙陀、氐、回紇、契丹、高車、吐蕃以及猶太、安息、
高句麗、
党項等外來少數族裔因功或者內附,多被封賞為李姓。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到戰國末,李姓的活動地域已擴大到山西、河北、陝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甌時,李姓始入兩廣地區。李耳的後裔入甘肅,發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為趙郡李姓的名家。東達山東,東南抵贛浙蘇,南面南海及北部灣。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歷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時,李姓進入入台灣。
600年期間,李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尤其是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西南和東北的移民已經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劇膨脹期,趙郡李氏、隴西李氏、賜姓李氏、唐宗室後人多達官貴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興旺,在當時已成為全國大姓。但隨著朝政的變化,在唐代即有許多李姓人物貶官南下,又有許多人為免遭禍害而逃至全國,使李姓遍及全國。
唐代以後,出於多種原因,李姓播遷更加頻繁,分布地更為廣泛。其中,遷徙人數較多的是宋朝“
靖康之變”時的南遷。
元末明初的政權更迭,以及明際的"
靖難之役",主戰場布置在山東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區,遷延數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離,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權穩定之後,從山西平陽、太原一帶(晉商首富
李家大院族譜可以佐證當地富庶安定),向華北的荒蕪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明代進士登科錄》、陽泉李氏族譜等可以佐證)。
李氏遷徙至海外,始於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定居於今沖繩島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帶。據《明會要》記載,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賜給琉球國“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
明末清初,四川經過多年戰亂,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撫張德上書朝廷,要求朝廷動員全國人員往四川遷徙,川內李姓較多都是從湖廣寶慶府等地遷來,便形成了“
湖廣填川”。
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6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後,為宋朝第二大姓。李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1.6%。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四川、河南、山東,這四省李姓大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陝西、江西、山西、湖南等地。全國形成了圍繞中原地區的新月形李姓聚集地帶,這個地帶由冀豫魯、晉陝、川湘贛三大李姓聚集中心組成。
明朝時期,李姓大約有51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5.5%,僅排王、張之後,為明朝第三大姓。宋元明時期,李姓人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600年中李姓總人口減少了10%。這與北方地區長期戰亂,尤其是元朝的野蠻統治有密切關係。面對戰亂和屠殺的受害群體首先是大姓漢族人群,李姓是北方地區的大姓,自然受到最慘重的損失。明朝時期,江西為李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13.3%。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山西、山東三地,大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32.7%。其次分布於浙江、江蘇、河北、福建、河南等地。宋元明期間,李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除了人口急劇減少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東南的贛蘇浙閩、華北的晉冀豫魯兩大塊李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李姓的人口已達9200多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7.38%。從明確至今500年中李姓人口由510萬激增到近9200萬,近18倍。李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占全國李姓總人口的32%。其次分布於廣東、湖南、湖北、雲南、安徽五省,約占李姓人口的25%。東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較高,大約占10%。河南為李姓第一大省,大約占李姓總人口的10.3%。全國形成了中原、華北、雲川、東北四大塊李姓高密度聚居區。
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李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雲南、四川南部、豫冀魯晉大部、甘肅中部、吉黑大部,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圖面積的18%,大約30%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陝甘寧蒙大部、川東、重慶、黔湘鄂、桂粵大部、蘇皖北部、山東東部、遼寧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6.6%—8.8%,約占了國圖面積的36%,大約51%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贛浙閩台、蘇皖大部、桂南、海南、粵東、新疆西北、甘西等地,李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2.2%—6.6%,約占了國土面積的21.6%,大約19%的李姓人口居住於此。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設定,因在隴山之西得名。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一帶。
趙郡: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將秦代原有的邯鄲改為趙國,治所在邯鄲(今河北省中部)。東漢建安年間(公元2世紀末)改為趙郡。相當於河北省中部趙縣、邯鄲一帶地區。
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中山郡:漢高帝置郡。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
廣漢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此外還有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陽郡、
南陽郡等。
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青蓮堂:唐代大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李姓後人為紀念這位大詩人,便以“青蓮”作堂號,永示緬懷。
此外還有趙郡堂,平棘堂等。
宗祠楹聯
道德傳家,太白遺風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上聯“道德傳家”源自
老子;下聯“太白遺風”“詩酒流芳”指唐代大詩人
李白衛公勳業,元禮門牆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上聯典自唐朝時期的
李靖屢建軍功,太宗時封為衛國公。下聯典自東漢朝時期的
李膺,字元禮,以聲名自高,後進有登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
隴西望族,北海名流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全聯指唐朝時期的書法家
李邕,揚州都江人,善注《文選》。玄宗時官北海太守,人稱“李北海”文名滿天下,著有《李北海集》。
隴西世澤,馮南家聲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全聯典自漢李廣,隴西成紀人。以及唐高祖李淵,祖籍隴西成紀。“馮”,即馮翊,古地名,今陝西省大荔縣。
鄴侯世澤,楷模家聲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上聯典自唐朝時期的
李泌,封鄴侯。下聯典自東漢朝時期的李膺,字元禮,太學生稱“天下楷模”。
經傳道德,名重謫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上聯典自春秋時期的老子,名
李聃,著有《道德經》。下聯典自唐朝時期的
李白,賀之章稱之為“謫仙人”。
漱玉詞麗,娘子軍興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上聯典自南宋時期的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著有《漱玉詞》。下聯典自唐高祖李淵之女
平陽公主,其夫柴紹隨李淵起兵反隋,平陽公主在陝西招募軍隊七萬餘人,時稱“娘子軍”。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龍門駕種推元禮,風閣鳴高仰鄴侯
——漢沽八大門“李氏宗祠”門聯
上聯“龍門駕種推元禮”,考證元禮原指趙元昊,宋天聖六年(1028),元昊領兵破回鶻,奪甘州,立為太子。元昊雄毅大略,熟兵書、懂法律,曉佛學,通蕃漢文字,稱帝建國,號大夏。
下聯“風閣鳴高仰鄴侯”,鄴,為古地名,指河北臨漳縣以西。侯,指我國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推測看,古時李姓先人在鄴一帶為世人敬仰的高爵位家族。
鄒魯聖人曾問禮,唐朝皇帝也求詩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上聯典出孔子問禮李聃之事。下聯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詩於李白之事。
岷江水利千年頌,太白詩風萬里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下聯指唐代大詩人李白,詩名萬里。
系出隴西,將相公侯光國史;
宗開淮左,忠良孝友篤家風。
——此聯採用安徽省嘉山縣曹府山李氏宗祠聯。
上聯典出李氏郡望及歷史上李氏人才輩出,不乏“將相公侯”;下聯典出本支李氏定居於淮河西岸,以“忠良孝友”為家風。
自唐及周,理官柱史遺恩遠;
由粵而蜀,祖德宗功沛澤長。
此聯採用四川省成都市大街太平巷李氏宗祠聯。上聯“理官”,指李氏源於大理官;“柱史”,言老子(李聃)曾任周朝柱下史。下聯典出成都這支李氏的遷徙,據民國時期《李氏族譜》:唐朝大將李光弼本是營州柳城契丹族人,歸唐后姓李氏,屢立戰功,封臨淮郡王,定居金陵,又向南方數省遷徙。元、明以後,有一部分從南方西遷,其中廣東李氏的一支於清朝乾隆年間輾轉遷至蜀地,定居成都。
田可耕,桑可蠶,書可讀,襲譽傳家至寶;
戰則勝,攻則取,守則固,文忠開國殊勛。
——佚名撰李姓宗祠聯
上聯典出唐代江南巡察大使
李襲譽。下聯典出明代大都督府左都督
李文忠。
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 | 編者 | 編纂時間與方式 | 藏地 | 備註 |
【全國】隴西郡李氏族譜不分卷 | (清)李東元等繼修 | 清光緒六年(1880)修民國十六年(1927)成都 | 湖廣館銜大同印刷局鉛印本 一冊南京大學 四川重慶市圖 | 註:該族散居湖南、四川等地。 |
【全國】李氏近房過譜不分卷 | (清)李延強修 |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刊本 一冊 | 美國 | 註:該族散居遼寧、北京等地。 |
【全國】李氏近房宗譜不分卷 | (清)李長申重修 | 清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 一冊 | 北圖(三部) 科圖 歷史所 人民大學 | 註:該族原棣漢軍正藍旗,散居遼寧、北京等地。 |
【全國】李氏近房宗譜不分卷 | (清)李延強修 | 清乾隆刻本並附鈔本 一冊 | 北圖 | 註:該族原隸漢軍正藍旗,散居遼寧、北京等地。 |
【全國】李氏族譜 | | 清鈔本 一冊 | 北圖 | 註:該族原 正白旗。 |
【北京宛平】李氏家譜不分卷 | (清)李文杞重慘 | 清道光六年(1826)鈔本 六冊 | 科圖 | |
【天津】延古堂李氏族譜不分卷 | (民國)李寶晉纂修 李鐘瑨校訂 | 民國二十四年(1935)天津延古堂李氏鉛印本 | 吉林大學 華東師大 美國 | 註:附清李京琦撰《延古齋詩存》一卷。 |
【河北漢縣】漢邑李氏族譜四卷 | (清)李惠蒼等續修 | 清同洽十二年(1873)刊本 四冊 | 日本 美國 | |
【河北】漢縣李氏族譜五卷 | (民國)李維祺修 | 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 二冊 | 河北大學 | |
【河北盧龍】李氏家譜二卷首一卷 | (清)李廷楨 李國欽等創修 | 膠捲複製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鈔本 | 河北盧龍縣文 | |
【河北高邑】李氏族譜不分券 | (清)李畿屏修 | 清光緒十一年(1885)刊本 二冊 | 科圖 | |
【河北永年】李氏支譜二卷 | (民國)李士偉修 | 民國十一年(1922)刊本 一冊 | 科圖 美國 | |
【河北唐縣】李氏族譜不分卷 | (民國)李坦安 李子炎等修 | 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 一冊 | 河北大學 | |
【河北蔚縣】蔚州李氏家譜十卷 | (清)李源重修 |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刊本 四冊 | 日本 美國 | |
【河北青縣】李氏家譜 | 清光緒十二年(1886)鈔本 四冊 | 河北青縣王鎮店鄉北張莊 | | |
【河北南皮】李氏家譜不分卷 | (清)李鴻文修 |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鈔本 一冊 | 南開大學 | |
【河北任邱】(李氏〕張恕堂本支譜十卷 | | 清鈔本 | 遼寧圖 | 註:記事至清光緒二十八年。 |
【河北】任邱李氏四門支譜不分卷 | (清)李樹道修 |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李氏鈔本 | 遼寧圖 | |
【河北】交河李氏八修族譜不分卷 | (民國)李桐文 李桐蔚等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交河馬連坦睦堂鉛印本三冊 | 北圖(共四部) 歷博 科圖(二部) 歷史所、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天津圖 南開 | 註:李輝、李希蓮創修於清乾隆三十八年 |
【山西】榆社李氏世系譜不分卷 | (民國)李儷洲等修 | 民國四年(1915)太原擷華石印局石印本 四冊 | 美國 | |
【山西介休】李氏家譜不分卷 | (清)李守和等修 | 清道光七年(1827)鈔本 一冊 | 美國 | |
【山西】曲沃莊簡公李氏家譜四卷 | (清)李念達等修 |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尊制堂刊本 二冊 | 美國 | 註:又名《李莊簡公家譜》。 |
【山西】洪洞李氏宗譜四卷 | (清)李逢綸等增修 | 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 四冊 | 北圖 | |
【遼寧海城】李氏宗譜不分卷 | |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刻本 | 遼寧圖 | |
【遼寧鐵嶺】李氏譜系四卷 | (清)李樹德重修 |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寫本 二冊 | 日本 美國 | |
【遼寧鐵嶺】長白山李佳氏族譜不分卷 |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寫本 四冊 | 美國 | | |
【遼寧鐵嶺】長白李氏家譜 | | 清鈔本 一冊 | 北圖 | 註:書籤題《長白李氏家譜傳》。 |
【上海】 溪法華李氏族譜四卷 | | 清光緒七年(1881)鈔本 六冊 | 美國 | |
【上海】 溪法華李氏族譜六卷 | (民國)李鴻翥續修 | 民國八年(1919)秩倫堂刻本 五冊 | 吉林大學 美國 | |
【上海】李氏家乘一冊 | (民國)李曾耀纂修 | 民國十四年(1925)鉛印本 | 上海市文管 | |
【上海南匯】竹岡李氏族譜十卷首一卷 | (民國)李植民 李植純等六修 | 民國十年(1921)木活字本 | 人民大學 中央民院 南京圖 日本 | 美國 |
【上海松江】隴西[李氏〕宗譜不分卷 | (民國)李祖佑 李樹則等續修 | 民國十八年(1920)石印本 四冊 | 河北大學 日本 美國 | |
【江蘇】鎮江揚州李氏合譜不分卷 | (清)李增孝纂修 |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鈔本 一冊 | 吉林大學 | |
【江蘇】夫椒李氏家乘八卷 | (清)李怡廷等修 | 清光緒十一年(1885)敦睦堂活字本 | 美國 | 註:該族散居無錫、鎮江等地。 |
【江蘇沛縣】李氏族譜二卷宗圖一卷 | | 民國間稿本 | 南京博 | |
【江蘇溧水】芝山李氏續修宗譜□□卷 | 民國三十七年(1948)永言堂木活字本 | 江蘇溧水縣群力鄉太尉莊(存卷16) | | |
【江蘇南京】師德方山葛橋南李氏宗譜八卷 | (清)王薇堂等修 | 清同治元年(1862)載德堂木活字本 四冊 | 美國 | |
【江竇泰州】李氏族譜十四卷 | (民國)李岳愷纂 | 民國二年(1913)木活字本 | 江蘇泰州市圖 | |
【江蘇】江都李氏族譜八卷 | (民國)李德森等修 | 民國九年(1920)木活字本 八冊 | 上圖 | |
【江蘇】江寧李氏宗譜不分卷 | (清)李嘉謀初修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賜廉堂刊本 | 科圖 日本 美國 | |
【江蘇豐縣】李氏家譜□□卷 | (民國)李盤纂 | 民國問纂修本 十六冊 | 江蘇豐縣劉工婁鄉王平婁村 | |
【江蘇豐縣】李氏三房支譜四卷 | (民國)李忠亮 李忠預纂 | 民國五年(1916)鉛印本 | 江蘇豐縣責婁鄉大王婁村 | |
【江蘇泰州】李氏家乘十卷 | (清)李金台纂 |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 江蘇泰州市圖 | |
【江蘇盱眙李氏】岐陽世家文物圖像冊不分卷 | (民國)中國營造學社編輯 | 民國間印本 一冊 | 歷史所 北京大學 北京師大 中央民院 | |
【江蘇江都】李氏族譜四卷 | (民國)李明富等重修 餘步雲刊訂 | 民國十二年(1923)刊本 四冊 | 吉林大學 | |
【江蘇江都】李氏宗譜十二卷 | (民國)李祚康等重修 | 民國十三年(1924)立德堂石印本 十二冊 | 吉林大學 | |
【江蘇泰興】李氏重修家譜□□卷 | | 活字本 | 江蘇泰興縣中華街一號(存卷4、6) | |
【江蘇】興化李氏世譜不分卷 | (民國)李道源述 李思聰 李竹溪等修 | | | 註:一名《李氏族譜》。李維楨首修於明萬曆間。 |
【江蘇南通】李氏家譜六卷首一卷 | (清)李雲重修 | 清同治九年(1870)古春堂刻 光緒三年(1877) | 人民大學 | |
【江蘇南通】通州李氏宗譜四卷 | (清)李箴編輯 | | 雲南圖 | |
【江蘇南通】通州李氏宗譜十卷末一卷 | (清)李道鵬 李冰鑒等續修 | 清光緒三年(1877)木刻本 | 江蘇南通博 | 註:李文科首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
【江蘇】如皋西鄉李氏族譜十二卷 | (清)趙冰 李松樓等重修 | 清光緒三十年(1904)趙冰隴西堂木活字本 | 遼寧圖 上海圖 日本 美國 | 註:一名《李氏家乘》。李文若、李松嶺等首修於清嘉慶四年 |
【江蘇鎮江】京口倪莊李氏重具備宗譜年表八卷 | (清)李家勛 李汝寬纂修 |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八冊 | 湖北圖 | |
【江蘇鎮江】京江李氏宗譜二卷 | (清)李士鏻纂修 | 清光緒十三年(1887) 睦堂活字本 | 吉林大學 華東師大 江蘇鎮江博日本 美國 | |
【江蘇】鎮江李氏支譜四卷 | (清)李寶熔等修 |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敦本堂活字本 四冊 | 美國 | |
【江蘇鎮江】京口李氏七修宗譜四卷首一卷末 | (民國)李世勛等纂 | 民國四年(19l5)木活字本 | 北圖 歷史所 江蘇鎮江博 美國 | 註:李一陽創修於明萬曆四年。 |
【江蘇鎮江】京江李氏族四卷 | (民國)李福翔續編 | 民國十四年(1925)培元堂活字本 四冊 | 歷史所 江蘇鎮江市圖 | 註:清道光十七年(1837)李署等創修。 |
【江蘇丹徒】新篡李氏宗譜四卷 | (清)李承霖纂修 | 清光緒四年(1878)活字本 | 歷史所 | |
【江蘇丹徒】新篡李氏續譜二卷 | (清)李慎觀 李壽筠篡修 |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善慶堂活字本 | 歷史所 | 註:附《新纂李氏宗譜》四卷後。 |
【江蘇丹徙】陶裔山門李氏續修族譜二卷 | (清)李鏞金續修 | 民國間鈔本 二冊 | 吉林大學 | |
【江蘇】丹徙陶裔李氏族譜二卷 | (民國)李永師等修 | 民國二年(1913)活字本 二冊 | 美國 | |
【江蘇】丹徙李氏家乘六卷 | (民國)李培英編修 | 民國六年(1917)本立堂刻本 | 南開大學 蘇州大學 | 註:譜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此為三修 |
【江蘇】丹徙開沙李氏宗譜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 (民國)李恭良 李錫純等九修 | 民國十四年(1925)介祉堂木活字本 | 北圖 歷史所 日本 美國 | |
【江蘇丹陽】雲陽李氏宗譜十六卷 | (清)李發忠等重修 | 清光緒八年(1882)萼輝堂木活字本 十六冊 | 日本 美國 | |
【江蘇丹陽】李氏宗譜□□卷 | | 民國二十年(1931)木刻本 | 江蘇丹陽縣松卜鄉肇莊(存卷1-5、7-16) | |
【江蘇句容】李氏宗譜十卷 | (民國)李正瑾 李允垚等新修 | 民國十年(1921)鉛印本 | 遼寧圖 | 註:李文欽著首修於明天啟元年。 |
【江蘇武進】石橋李氏宗譜六卷 | (民國)李金大等修 | 民國十七年(1928)隴西堂活字本 六冊 | 美國 | |
【江蘇常州】李氏遷常支譜八卷 | (清)李新畲等修 | 清鹹豐四年(1854)活字本 | 美國 | |
【江蘇金壇】李氏宗譜一百二十三卷 | (清)李兆慶等修 | 清宣統二年(1910)活字本 | 吉林大學(存五冊) | |
【江蘇常州】李氏遷常支譜十卷 | (清)李翼清 李麟圖等續修 |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 日本 美國 | |
【江蘇無錫】錫山李氏世譜三十六卷首一卷 | (清)李錫奎 李洞等續修 |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 日本 美國 | |
【江蘇常州】毘陵殷薛鎮李氏宗譜三十卷首一 | (民國)李庭鴻修 | 民國元年(1912)李氏垂裕堂活字本 十二冊 | 江蘇省檔(一部存卷5,一部存卷16-18) | |
【江蘇無錫】錫山李氏世譜五卷首四卷 | (清)李廷榮縝 | 清光緒十三年(1887)雍穆堂活字本 四十八冊 | 歷史所 南開大學(為一百八十八卷首四卷) 江蘇興化縣圖(不全) 美國 | |
【江蘇常州】毘陵李氏宗譜十二卷 | (民國)李希白等纂修 | 民國二十年(1931)源遠堂活宇本 十二冊 | 北圖 | |
【江蘇無錫】錫山李氏世譜二十四卷 | (民國)李惕平修 李康復纂 | 民國三十八年(1949)雍穆韋排印本 二十四冊 | 南開大學 江蘇蘇州市圖 | 註:譜始修於明崇楨問,此為十修。 |
【江蘇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橋派支譜不分卷 | (民國)李嘉翼修 | 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一冊 | 江蘇蘇州市圖 | |
【江蘇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橋派支譜不分卷 | (民國)李嘉育增修 | 民國三十八年(1949)鉛印本 一冊 | 江蘇蘇州市圖 | |
【江蘇武進】王堰橋李氏宗譜八卷 | (清)李傳明主修 |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衍慶堂活字本 十冊 | 歷史所 | 註:李昂等始修於明弘治初。 |
【江蘇常州】莘村李氏宗譜十六卷 | (民國)李瑞陀 李林寶等重修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天敘堂木活字本 十六冊 | 北圖 南開大學 | |
【江蘇常州】毘陵輞川里李氏宗譜三十八卷首 | (民國)李達剛等修 | 民國二十二年(1933)衍慶堂木活字本八冊 | 美國 | |
參考資料:更多家譜來源於
遺產故居
李家龍宮始建於唐中葉,龍宮座北朝南,東西長600米,南北寬440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李家龍宮祭祀祖先。唐王朝末期,社會動盪,民族交融,隴西李氏大舉渡江南遷,遍布各地,李家龍宮數度遭毀,變成一片廢墟。
清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部分建築物被毀於米喇印兵火。康熙元年重建。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龍宮毀於兵災。
明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李氏後裔時任隴西知縣的山東臨邑人李汝相倡導集資,重建李家龍官,在原李家龍宮的舊址北面恢復了龍宮部分建築——亦稱“北極宮”。清順治、康熙、同治年間,屢建屢毀,清末及民國初年又陸續增建—新。
龍宮前部有戲台和五座樓,後部有龍宮建築群和五座假山,謂曰"前五樓後五山",均為兵災所毀,現五樓和三座假山夷為平地,只存有龍宮建築群十一座,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假山兩座。今僅存牌樓,稱頭天門。李氏族人還繪製保存有李家龍宮圖一幅,古建築有待重建。1958年改建隴西四中時古建築全部簡易改修。1993年9月對李家龍宮西主殿、北天第一門做了恢復原貌的維修。
姓氏名望
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歷代李姓名人2251名,占總名人數的4.9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位;李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5.3%,排在第二位;李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4.13%,排在第四位;李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4.73%,排在第三位。中國李姓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表現不凡。單單李姓稱帝先後建立的政權就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12個,從道家學派創始人李耳為開始,李姓英才輩出。
名門望族
魏晉時期,隴西李氏在亂世中興起,
李暠建立西涼割據一方,西涼滅亡後,李暠之孫
李寶歸順北魏,受到重用,其六子除一人早逝外,其餘五子均在北魏出仕,李寶第六子
李沖官至尚書僕射,最受寵信。在李沖的積極參與和謀劃下,
清河崔氏、
范陽盧氏、
太原王氏、
滎陽鄭氏得以與北魏皇室締姻,成為後族,被
魏孝文帝定為
四姓,隴西李氏也成為與“四姓”並稱的“五姓”。在後世,發展為
七姓十家。
因為
唐朝皇帝聲稱出於隴西李氏,
唐太宗修《
氏族志》時,將皇族置於諸
士族姓氏之首,更將有功之臣賜姓李,從此隴西李氏由一個血緣系統的宗族演變成為一個“多元一體”的龐大世族。
古代名人
先秦
李悝:
法家始祖,戰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經》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秦
漢朝
李廣:
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箭法出眾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
飛將軍"。
李陵:字少卿,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名將
李廣之孫。著名西漢將領,後戰敗投降匈奴。
三國
李典:曹操廟庭元勛第二十一位。曾與張遼合力以步卒八百,大破孫權兵馬十萬。其人深明大義,崇尚儒雅,有長者之風,為曹操、曹丕重視。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時期魏國音韻學家。任左校令。著《
聲類》十卷,以宮、商、角、徵、羽五聲區別字音,尚未分立韻部,是最早的一部
韻書。
晉朝
李密:西晉文學家。所著《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
李充:東晉著名的文學家、文論家、目錄學家、書法家。
李暠:十六國時期
西涼政權建立者,
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政治家,文學家。曾著有《述志賦》、《槐樹賦》、《大酒容賦》等多篇。
李期:字世運,成漢武帝李雄第四子,十六國時期成漢皇帝。
南北朝
李寶:北魏鎮北將軍(?―公元459年),字懷素,小字衍孫,隴西狄道(今
甘肅秦安)人,
西涼武昭王
李暠之子李翻的兒子。
李賢: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與弟
李穆、子
李崇,俱是一代名將。至隋朝時,其子孫出將入相,譽滿天下。
李沖:
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北魏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隋
李密: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
李春:中國橋樑專家。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之一。
唐
李淵:
唐高祖(公元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隴西
成紀(今甘肅
秦安),唐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李淵是
十六國時期
西涼國開國君主
李暠的後裔,世代顯貴。李淵的祖父
李虎,在
西魏時官至
太尉,是西魏
八柱國之一。李淵的父親
李昞,
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李淵七歲襲封唐國公。
李隆基:
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廟號“玄宗”,又因其
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玄宗在位前期,用人有方,開創了歷史以來最鼎盛時期“
開元盛世”。
李靖:(公元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
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李豫:
唐代宗,初名李俶,
唐肅宗長子,
唐朝第八位
皇帝。收復兩京,蕩平餘孽。代宗之朝,餘孽猶在,平亂守成,蓋亦中材之主也。”
李适:
唐德宗,唐朝第九位皇帝,
唐代宗長子,在位26年,享壽64歲。諡號為神武孝文皇帝。在位前期,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
宦官干政,頗有一番中興氣象。
李純:
唐憲宗(778年~820年),憲宗在位期間,勤勉政務,著手削藩,開創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史稱“
元和中興”,是唐朝後期最傑出的皇帝。
李炎:
唐武宗,本名李瀍,後改名炎。
唐穆宗第五子,
唐文宗弟。武宗時期,對內打擊藩鎮和佛教,對外擊敗回鶻,加強了中央集權,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面,史稱“
會昌中興”。
李忱:
唐宣宗(810年~859年),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較高聲譽的一位,《資治通鑑》載:"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李孝恭:唐初宗室名將,為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二,為唐開國元勛。
李道宗:字承范,
隴西成紀,唐朝初期重要將領,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東突厥、吐谷渾,征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為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
李适之:李唐宗室、大臣。玄宗朝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孫。
李晟:中唐著名將領,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勇烈有才,善騎射,平朱沘之亂。
李德裕:在唐文宗和唐武宗兩度為相。趙郡贊皇(今
河北省贊皇縣)人。
李吉甫之子,中唐宰相。唐代文學家﹑政治家。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
次柳氏舊聞》等。
李淳風:
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道家學者,岐州雍人(今陝西省
寶雞市鳳翔縣)。李淳風和
袁天罡所著的《
推背圖》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
李龜年:別名樂聖,唐時樂工,開元初年的著名樂工,常在
貴族豪門歌唱。
五代十國
宋
李處耘: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的著名將領。與子
李繼隆並稱“雄將、能臣”於當時,次女
明德皇后亦為賢后之垂範。
李沆:北宋“聖相”,大宋
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五。
李清照:
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金
西夏
李仁孝:西夏最有作為的皇帝,仁宗時是西夏的鼎盛時期
明朝
李定國:明末偉大的民族英雄,軍事家,忠心扶持南明抗清二十餘年,戰功彪炳,封晉王。
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人,漢族,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
大順 李自成:党項族首領李繼遷的後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
大順開國皇帝,曾短暫統一北方。
清
賜姓或改姓
新加坡 李光耀:(廣東人)新加坡前總理,新加坡建國國父。新加坡建立者最高領導人。
近現代名人
政界
李濟深: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李宗仁:廣西臨桂人,字德鄰。
黃埔軍校南寧分校總負責人。國民黨高級將領,軍事家。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李肇星:第十六屆
中共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名譽會長。外交部長。
李鵬飛:香港商界的知名人士,前立法會議員,前行政局議員,自由黨首屆主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李銳:湖南平江人,原名李厚生,著名前中共黨史專家。
李東東:河南杞縣人,歷任
河海大學校長,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河南省教育廳廳長,現任教育部副部長。
商界
李子用:李大善人敬修的長子,是乃父之後在晉南和西北地區享有聲譽的一位紳士。清末民初
晉南首富,著名大慈善家。
李家大院第十五代傳人。
李光前:儒商的楷模、東南亞橡膠大王、教育家、慈善家。生前是世界十大華人富商之一。
李文達:香港“蚝油大王”
李錦記第三代傳人,現任李錦記集團主席。
李福兆:香港首任聯合
交易所主席,前香港共濟會成員。被譽為“股壇教父”。
李開復:前
谷歌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一職。2009年9月宣布離職並創辦
創新工場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
官。
其他
李政道:美籍華裔
物理學家。1957年,他31歲時與
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昌鈺:刑偵與鑑識專家,華人神探,“當代
福爾摩斯”、“現場重建之王”。
研究考證
李姓的起源還有一種源於老姓說。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 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 李姓源於老姓。
從先秦歷史文獻來看,在老子之前,似無“李”姓之人及活動的記載,除傳說中的殷商人物
李利貞(原姓理,後改姓李無信史證明)外,到春秋時代只有晉文公的法官
李離。不過據專家考證,在《史記·循吏列傳》中記載的李離,系《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直至戰國初期魏文公時才出現的
李悝之人,此名姓也有爭議或幾種寫法:“里克”,或訛作“李兌”、“季充”。所以有一種觀點,李姓是因“老子”之後而起、繼而流傳下來的。
古文字學家唐蘭就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
郭沫若、
馬敘倫等人同意此說。
高亨從音韻學的角度對此說有進一步的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