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背景,概況,結束,評價,
簡介
元和中興是指唐朝唐憲宗在位時因治國有方,國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軌的時代,視為中興之局。
元和年間,政府財政情況有所好轉,同時吐蕃勢衰,各地藩鎮在長時間的戰亂中實力也有所削弱,藉助這大好形勢,唐政府“以法度裁製藩鎮”,陷於強藩多年的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區又歸中央政府管轄,唐王朝復歸於統一,史稱“元和中興”。
背景
中唐以後,唐朝國勢衰落。國家出現藩鎮割據的問題,部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自成一國,影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削弱了中央的統治力量。當中特別以河朔三鎮最為跋扈。唐德宗在位時,有鑒於中央兵力不足,故對藩鎮採取姑息政策,但流弊漸生。唐憲宗即位後,決心“以法度裁製藩鎮”,便著意用兵對付強藩,並取得一定的成果。
概況
唐憲宗納宰相杜黃裳之議,征伐不服之藩鎮。
整頓江淮財賦,以增加財政收入。利用藩鎮間矛盾,取消宦官監軍。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割據申、光、蔡三州,憲宗發兵近九萬人進討,久戰無功。十二年(817年),任命宰相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負責統帥全軍。憲宗派李愬討平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申、光二州守軍亦降。後橫海節度使程權奏請入朝為官,朝廷收復滄、景(治今河北景縣東北)二州。
貶昭義節度使盧從史為驩州司馬。
元和十五年(820年),成德鎮王承宗病死後,其弟王承元上表歸降。
結束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因皇位繼承問題,宦官內常侍陳弘志和王守澄合謀毒死憲宗,憲宗死,穆宗繼位,因處置藩鎮不當,激起盧龍軍朱克融的兵變,田弘正(時領成德節度使)被王廷湊所殺,魏博節度使田布亦為史憲誠所害。河朔三鎮復叛。
評價
元和中興只是唐中期政治上的一度振作,憲宗雖然平定部分藩鎮的叛亂,卻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造成割據的根源。憲宗死後,各藩鎮重又變亂或不稟朝命,且形成宦官專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