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地質學家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
蒙古族,字仲拱,原名
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
湖北省黃岡市(今湖北省黃岡市
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
科學家、
地質學家、
教育家和
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
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
武昌報考高等國小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
山東大學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
劉東生
李捷
(1894~1977),中國地質學家。號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於河北
成安縣,1977年1月30日卒於寧夏銀川。1916年畢業於農商部地質研究所。曾任
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礦產調查隊隊長,河北建設廳廳長,地質部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總工程師,水利部勘測設計管理局地質總工程師,水電建設總局副總工程師等職。早年
李捷在
華北、鄂北、
豫南、
陝南從事區域地質礦產調查。他是
周口店北京猿人發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層》等文。30年代他先後在湖南、廣西、貴州、湖北和江西等省進行地質礦產調查。為中國早期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在《鄂西第四紀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劃分了鄂
西山區的
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後,他主要從事水利電力建設中的工程地質工作,為國內眾多水庫、水壩、水電站的建設作出了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隸易、唐、蔚等縣地質礦產》(1919)、《秦嶺中段南部地質》(合著,1930)、《廣西羅城黃金寺附近地質》(合著,1936)和《河南陝縣三門峽第四紀冰川遺蹟》(1959)等。
張宏仁
高級工程師。江蘇
鎮江人。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畢業於蘇聯第聶伯羅波得羅夫斯克礦業學院地質系。歷任雲南省地質廳地質隊技術負責,地質部地質礦產司副主任工程師,北京市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副隊長、副局長、高級工程師,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司司長、部總工程師,地質礦產部副部長。撰有論文《解滲流問題數值方法對比》等
中國代表、地質學家
張宏仁教授當選為新一屆國際地科聯主席。這是中國地質學家首次擔任這一職務。
張宏仁教授曾任中國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組委會秘書長,現任國際地科聯提名委員會、出版諮詢委員會委員和國際地科聯雜誌《地質幕》主編。中國代表當選為國際地科聯的主席,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國際地質大國的地位,說明了國際地學界對中國地質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視。
趙金科
主要研究對象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地球包括
固體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氣。固體地球包括最外層的
地殼、中間的
地幔及
地核三個主要的層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體地球的上層,即地殼和地幔的上部。
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公里 。其核心可能是以鐵、
鎳為主的金屬,稱為地核,半徑約3400公里。在地核之外,是厚度近2900公里的地幔。地幔之外是薄厚不一的地殼,已知最厚處為75公里,最薄處僅5公里左右,平均厚度約35公里。
地核的內層是固體,也有科學家認為是在強大壓力下
原子殼層已被破壞的
超固體。外層是具有液體性質的物質,還推測有電流在其中運動,被認為是
地球磁場的本原。外層的厚度約為2220公里。
地幔下部是含有較多
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的
非晶體固體物質;地幔上部成份與
橄欖岩大致相當;與地殼相接部分和地殼均具有剛硬的性質,合稱為
岩石圈,厚度約為60~120公里;在岩石圈之下為一層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動、厚度約為100公里的
軟流圈。
地殼表面的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體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4%。呈液態的
地表水與凍結在兩極地區和高山上的冰川,以及土壤、岩石中的地下水,組成地球的
水圈。
地球的外層是
大氣圈。大氣主要集中於高度不超過16公里的近地面中,成份以氮和氧為主。離地越遠,大氣越稀薄,而且成份也有變化。在100公里外,大氣逐漸不能保持分子狀態,而以帶電粒子的形態出現,其稀薄程度超過人造的真空。帶電粒子受到
地球磁場的控制,形成能夠阻擋來自太陽和宇宙帶電
粒子流衝擊的電磁層。
地球的水圈和大氣圈通過水的蒸發、凝結、降水和
氣體的溶解、揮發等方式互相滲透和影響。固體的地球界面上下,是大氣和水活動的場所。
岩石圈的物質也不斷運動 ,並通過
火山噴發的形式進入
水圈和大氣圈。地球各圈層的相互作用不斷改變著地球的面貌。
地球的這些圈層,是由於其組成物質的
重力差異作用而逐漸形成的。地球上的任何
質點均受到地球引力和
慣性離心力的作用,這兩種力的合力就是重力。地球表面重力吸住了大氣和水,並對他們的運動產生了影響。
礦物和岩石
在地球的化學成分中,
鐵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為
氧(30%)、
矽(15%)、
鎂(13%)等。如果按地殼中所含元素計算,氧最多(46%),其他依次為矽(28%)、鋁(8%)、鐵(6%)、鎂(4%)等。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為單質,它們的天然存在形式即為礦物。
礦物具有確定的或在一定範圍內變化的
化學成分和物理特徵。組成礦物的元素,如果其原子多是按一定的形式在
三維空間內周期性重複排列,並具有自己的結構,那么就是
晶體。晶體在外界條件適合的時候,其形態多表現為規則的幾何多面體,但這種情況很少。
礦物在地殼中常以集合的形態存在,這種集合體可以由一種,也可以由多種礦物組成,這在地質學中被稱為岩石。
由矽酸鹽溶漿凝結而成的火成岩構成了地殼的主體,按體積和重量計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見到的則是沉積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壞後,又經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積,經過壓實、膠結再次硬化,形成具有
層狀結構特徵的岩石。
在地殼中,在大大高於地表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岩石的結構、構造或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形成不同於火成岩和沉積岩的
變質岩。
火成岩、
沉積岩、變質岩是地球上岩石的三大類別。火成岩中的
玄武岩、花崗岩是地球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是構成大陸的主要岩石。形成時代最早的花崗岩,年齡達39億年,而玄武岩是構成海洋所覆蓋的地殼的主要物質,均比較“年輕”,一般不超過2億年。
地層和古生物
地層是以成層的岩石為主體,隨時間推移而在地表低凹處形成的構造,是地質歷史的重要紀錄。狹義的地層專指已固結的成層的岩石,有時也包括尚未
固結成岩的鬆散
沉積物。依照沉積的先後,早形成的地層居下,晚形成的地層在上,這是地層
層序關係的基本原理,稱為
地層層序律。
地層在形成以後,由於受到地殼劇烈運動的影響,改變原來的位置,會產生傾斜甚至倒轉,但只要能查明其形成和變形的時間,仍可以恢復其原始的層序。在同一時間,地球上各處環境不同,在不同環境中形成的地層各有特點。在地表的隆起部位,不僅不能形成新的地層,還會因受到剝蝕而使已經形成的地層消失。
因此,地層學是研究各地區地層的劃分,確定地層的順序和相鄰地區地層在時間上的對比關係的專門學科。它是地質學的基礎,也是地質學中最早形成的學科。
古生物是指在地質歷史時期,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各類生物,一般已經絕滅,它們的少量遺體和遺蹟形成化石保存在地層中。 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可以了解地質歷史上生物的形態、構造和活動情況。
對各種古生物進行分類,可以認識生物的演化關係;依據地層中所含
化石,可以斷定地層的
層序,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階段性,使這種判斷具有可靠的根據;古生物的分布和生活習性,還反映出當時地理環境的特點。古生物的研究是地質學也是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質構造
地球表層的岩層和岩體,在形成過程及形成以後,都會受到各種地質作用力的影響,有的大體上保持了形成時的原始狀態,有的則產生了形變。它們具有複雜的空間組合形態,即各種
地質構造。
斷裂和
褶皺是地質構造的兩種最基本形式。
地球的
岩石圈,已經並還在發生著全球規模的
板塊運動。
板塊構造學是 二十世紀地質學對地質構造及地質作用的新認識。其基本內容是,岩石圈是地球中最剛硬的部分,它飄浮在
地幔中具有塑性、局部熔融、密度較大的軟流圈之上。岩石圈中存在著許多很深很大的斷裂,這些斷裂把岩石圈分割成被稱為
板塊的巨大塊體,全球可分為
六大板塊。
地質作用
一般認為,主要是地球內部熱的不
均勻分布引起了物質
對流運動,使
岩石圈破裂成為板塊。板塊形成後繼續運動,發生分離、碰撞等事件。地幔中的熔融物質沿板塊間的拉張斷裂帶擠入,並不斷向斷裂兩側擴展,形成新的洋殼,而部分板塊則隨著載荷它的軟流圈物質向下移動而消失於地幔之中。
板塊運動被認為是使地殼表層發生位置移動,出現斷裂、褶皺以及引起地震、岩漿活動和岩石變質等地質作用的總原因,這些地質作用總稱為
內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改變著地殼的構造,同時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礎。
地質作用強烈地影響著氣候以及水資源與土壤的分布,創造出了適於人類生存的環境。這種良好環境的出現,是
地球大氣圈、
水圈和岩石圈演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地球形成的初期,
大氣圈和水圈的成分、質量都和現代大不相同。例如,大氣曾經歷以二氧化碳為主的階段,
海水是約在10億年前才具有今天的含鹽度,生物最早出現在地球形成約10億年以後等等。
地質作用也會給人帶來危害,如地震、
火山爆發、
洪水泛濫等。人類無力改變地質作用的規律,但可以認識和運用這些規律,使之向有利於人的方向發展,防患於未然。如預報、預防地質災害的發生,就有可能減輕損失。中國在古代就有“
束水攻沙”,引
黃河水灌溉淤田壓鹼等經驗,是利用河流的地質作用取得成功的例子。
相關獎項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獎項介紹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是中國地質行業最高層次的榮譽獎,1989年1月設立,這一獎勵以世界著名科學家、地質學家
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為了紀念他創立
地質力學,從理論上推翻“中國貧油”的謬論,對我國科學和地質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激勵中國的地質工作者獻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共有四個獎項: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李四光地質教師獎和李四光特別獎。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用來獎勵在野外地質工作中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員,包括長期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在工作中有重大新發現、重要新認識,或出色完成某項地質找礦任務,並有重大經濟社會效益者;通過野外地質工作對國家及
地區經濟建設提出建議,經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社會或經濟效益者;創造性地組織和領導野外地質工作,並卓有成效者。
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用來獎勵在地質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包括在地質學某學科蜮領域中,有重要的新創見或發現,或經總結后豐富、發展和提高了某項地質學科領域理論者;在地質實驗工作中,有新的發明創造、改革儀器設備並取得顯著經濟或社會效益,或提出某種新技術、方法和理論者;通過科研工作,對地質工作及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提出重要建議,並取得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者;創造性開展科研
組織管理工作,並做出重要貢獻者。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用來獎勵長期從事地質教育工作,在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方面表現突出,並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獲獎候選人先由基層推薦,報各自所屬主管部門初評後在頒獎前6個月,也就是4月26日之前向委員會提供申報推薦材料,由委員會下設的野外地質、地質科研、地質教師三個評獎小組進行分組評審,提出候選人名單,報委員會評選,確定獲獎者。 李四光獎每兩年評定一次,一人只能被授予一次,並作為終身榮譽獎。每次獎勵人數控制在15人左右,其中野外工作者獲獎人數不得少於50%。由“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負責頒獎,獎品包括證書、獎章和獎金,獎金額度由委員會確定。頒獎日期定於
李四光誕辰日,也就是10月26日。1989年李四光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時首次頒獎。該獎自設立以來截至2001年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第七屆頒獎止,共有117位地質科技工作者獲得這一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