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歷任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製圖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南極研究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大洋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岩石圈計畫喜馬拉雅協調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地質礦產部科技司司長,地質礦產部副總工程師。曾任長春科技大學名譽校長。
兼任《中國區域地質》主編,《地質學報》常務副主編,吉林大學地學部主任等。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
生平
李廷棟先生1930年10月7日生於河北省欒城縣,是我國著名的區域地質及地質編圖專家,李廷棟先生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53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地質礦產部副總工程師、科技司司長、高級科技顧問,長春科技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現任國土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諮詢委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吉林大學地學部名譽主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期刊主編。李廷棟先生長期從事區域地質調查研究和地質編圖工作,曾在大興安嶺北部、燕山、四川西部、喜馬拉雅、青藏高原等地進行地質構造調查研究,並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他與同行一起在大興安嶺北部首次發現前震旦系、熱河動物群和得爾布乾大斷裂,建立了地層系統,總結了地質構造繼承性、新生性及遷移性演化規律;他主持編制的中國地質圖集、亞洲地質圖、亞歐地質圖等六種地質圖件,內容翔實,編制精細,富於創新,把我國地質製圖提高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了國內外地質界的高度評價;在編圖基礎上,他較系統地總結了中國區域地質及亞洲岩漿岩時空發育特點,劃分出三類構造-地質區和五個演化階段,提出亞洲岩漿活動階段性、繼承性、分異性、分帶性及遷移性演化的特點,並總結出一些規律性認識;他從地質、地球物理的結合上研究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特徵,提出青藏高原"陸內俯衝-地殼分層加厚-重力均衡調整"的隆升模式,並證實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於第四紀;在大興安嶺北部及四川西部的地質調查中,他獲得若干新發現、新認識,建立和完善了兩個地區地層系統和構造格架,首次在川西發現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單筆石化石,並測得"寶興雜岩"七億年數據。李廷棟先生曾主持與參加10多項國家及部級重點科研項目,主持編制地質圖件7種,地質專著7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科技成果二等獎、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海洋局科技成果特等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1984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目前,李廷棟先生正主持國土資源部《中國岩石圈三維結構》專項及《中國西部及鄰區地質編圖》項目的研究工作。
李廷棟先生曾先後在多個國內外科學組織擔任學術職務,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多次參加與主持有關科技規劃的制定和科研項目立項論證,對我國地質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93年,李廷棟先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主要論著
1.亞洲地質圖(1:500萬),地圖出版社 1975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集,地質出版社,1973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1:400萬),地質出版社,1972
4.中國青藏高原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國際岩石圈委員會,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1991
5.亞洲地質,地質出版社 1982
6.喜馬拉雅岩石圈構造演化,總論,地質出版社,1988
7.大興安嶺東北部區域地質的初步研究,地質科學院出版 1962
8.大興安嶺北部地質,科學出版社,1963
9.四川西部寶興、丹巴、林格一帶地質構造(科研報告)地質部地質研究所印發,1969
10.中國地質概述,地質出版社,1972 1974
11.大興安嶺北部大地構造及其多旋迴發展過程,地質學報43卷4期 1963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1:400萬)說明,地質出版社,1972 13.我國地層和侵入岩研究上的若干新進展,地質科技,第1期,1973
14:我國地層序列的劃分和侵入岩分期,地質科技,第6期,1976
15:An Outline of the Geology of China(中國地質輪廓)西法Geologisches Jahrbuch 1977
16:中國地質概要《國際交流地質學術論文集》,地質出版社,1978 17.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China(中國地質構造演化)西法Geojournal 1980 4.6
18.青藏高原地質構造特徵和地質發展歷程,《國際交流地質學術論文集》,地質出版社,1981
19.中國構造運動期序和構造發展階段。中國區域地質,第一期,地質出版社,1982
20.中國地質構造發展過程,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第4號,地質出版社,1982
21.The Crustal Evolution and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Qing hai-Tibet Plateau(青藏高原地殼演化和隆升機制)Tectonophysics 127 1986
22.Qeep-seated structures and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t(青藏高原深部構造和隆升機制)Geology of the Himalayas(喜馬拉雅地質)2卷,地質出版社,1990
23.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和對策,中國科學院院刊,第3期,科學出版社,1992
24.中國地質,中國大百科全書,地質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25.亞洲地質,中國大百科全書地質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投身地質
1930年10月7日,他出生於河北省欒城縣宋北村一個不富裕的農民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正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親睹國土淪喪、民族遭受欺凌的悲慘狀況。家境的貧困,國家民族的劫難,使他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求學機會,因而孜孜不倦、勤奮刻苦,總希望以學到的知識、技能為國家振興、民族繁榮作貢獻。
他靠親友的支持和學校的資助在本村讀完初小,在縣城以優異的成績讀完高小,一心想出遠門,見大世面。後又在親友的資助下,隻身來到北平,考入了西城
白塔寺附近的平民中學。此時的他,學習十分刻苦,還天天練武術鍛鍊身體。前三個學期每學期他都是第一名,因而免交學費並享受獎學金。第四學期因病扣分而沒有獲得第一名,因此不能全部免交學費了。為了生計,他轉學插班到了河北省武清縣楊村的河北師範學校國中部讀初三,因為這裡是省立學校,免交學費。國中畢業後,他又回到了北平,考取了北平一中。他在這裡幾個學期在班上都是名列第一,並有一個學期總平均分為全校第一,因而獲得獎學金並當選為班長。北平解放前他上高二,在進步同學的薰陶與帶領下,於1949年春天加入了青年團。解放後,他很快就當選為全校學生會副主席,參加學習了黨的基本知識,於1949年冬成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的聰明才智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高中三年級時,他經常到北京大學地質系看望同鄉、同學任冠政。由於他比較喜歡地理課,因此也從任冠政那裡了解到地質系的一些情況,還有機會參觀了地質系的標本陳列館,漸漸地知道了地質是乾什麼的,也開始知道了地質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因而萌發了學習地質、獻身地質科學事業的志向。1950年夏天,他高中畢業後,終於如願以償地考入了北京大學地質系。
作為“五四”運動發祥地的北京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科學民主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學風。這裡的地質系,又有著名的教授孫雲鑄任系主任,又有潘鐘祥、王嘉蔭、王鴻禎、馬杏垣、張炳熹、池際尚、董申保、郝詒純、楊起、陳光遠等名家及青年教師們執著敬業、精心治學、言傳身教,這使得被選為系學生會主席的李廷棟,不僅初步掌握了地質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進一步堅定了獻身地質事業、建設新中國的信心與決心。年近花甲的孫雲鑄教授帶領他們赴河北獲鹿進行野外地質實習,馬杏垣教授帶領他們在北京附近進行野外地質工作,他們廣博的地球科學知識、對野外地質現象的深刻系統分析、極富哲理的深遂的思考,極大地提高了他學習地質的興趣和積極性,成了他日後不斷進取的永久的激勵。
1952年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地質系併入了新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由於北京地質學院剛開始建設,這樣,高年級的學生仍留在北京大學沙灘校址學習,而院本部則在西城官園附近的端王府夾道。李廷棟當時作為北京地質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分管沙灘部分的學生工作。繁重的學習任務與學生工作,鍛鍊了他的組織才能。
1953年他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成立不久的地質部機關,從事礦產資源勘查的技術管理,並擔任劉景范副部長的業務秘書。這時,他經常跟隨地質部工作組和蘇聯專家到中國許多礦區調查研究,學習到了許多有關礦床地質和勘查技術方面的知識,蒐集積累了大量有關區域地質和礦產地質的資料。1954年上半年又被派赴冶金部成礦理論學習班系統學習了成礦理論和礦床分布規律的知識。這些都為他日後的綜合研究奠定了基礎。
機關的任務與工作畢竟不是地質工作的本身,短期的學習培訓的成果只有通過地質調查研究的實踐才能得到理解、認識和提高。作為年輕的地質工作者,他認為野外地質調查研究是地質科學實踐的最主要形式,是獲取高水平地質成果的基礎,是人才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他決心投身於野外地質實踐,充實地質知識,提高地質鑑別能力,因此他多次申請到野外地質工作第一線。經他多次請求,終於獲得領導的批准,於1957年6月走出了地質部機關,投身到大自然的地質懷抱之中。
地質調查
他走出地質部機關大門的第一站,是赴大興安嶺北部進行區域地質調查。在這裡他先是參加了中國科學院中蘇合作黑龍江流域綜合科學考察。以後又主持了地質部大興安嶺東坡地質調查。在大興安嶺他整整工作了4個年頭。當時,那裡基本是地質調查空白區,森林茂密,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他說:每天都要徒步數十里,鑽密林,過草甸,跨急流,進行地質觀測研究。宿帳篷,席草地,燭光下進行標本、資料的整理。幾乎天天浸泡在雨水、河水、露水和汗水之中,還受到野豬、狗熊和狼的侵擾。幾次斷糧,只得挖野菜、采蘑菇充飢,工作條件十分艱苦。但是他說,為了科學探索,大家同舟共濟,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勝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務。他們填制了大興安嶺北部1∶100萬地質圖,編寫了專著和論文,他們填補了本區地質研究的空白,初步建立了本區地層系統和侵入岩期序,總結了區域地質特徵,提出了本區構造的多旋迴發展程式和構造的繼承性、新生性、遷移性等演化規律。特別是得布爾乾大斷裂、前寒武系和熱河動物群的發現,對於東北地區乃至中國地層對比和構造研究都有重要意義。他們對在這裡的地質調查研究成果充滿了勝利的喜悅。他說,使深感遺憾的是,4年野外工作不幸犧牲了4名隊員,這越發使人們珍惜這些用鮮血與汗水換來的地質調查研究成果。
1965年,為了加強大西南地質科研工作,他被調任地質部川西地質綜合研究隊隊長,赴川西進行地質調查。這是一個學科配備比較齊全,有科學思路、有幹勁、有創新精神的科研集體。他們經過充分準備,制定了研究目標和技術路線,試圖攻克本區的一些“老大難”地質問題。川西高原山高谷深,氣候多變,工作條件十分艱苦。1965年8月22日因公路塌方不能通行,他們硬是自己背著幾十斤的行裝,從海拔4200米的乾寧,星夜趕到海拔2000米的丹巴城。他曾賦詩一首謳歌了這一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山城共燈劃途謀,曉光初現霧中走。負重急行五十里,一日幾度寒暑秋。你爭他奪承重擔,險坡寒星照急流。革命讚歌歌幾曲,天公愁人人不愁。”他們堅持“以專業研究為基礎,以綜合研究為主導,以解決關鍵地質問題為目的”,“抓主要矛盾,開展精細調查研究”。他們在四川西部的三疊系及寶興、金湯一帶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二疊系中發現了豐富的大化石和微體化石,初步建立起寶興一帶古生代地層層序,查明了二疊系的構造輪廓及與三疊系的關係。他們經過幾十天的精打細找,終於在寶興以北首次採獲早泥盆世布拉格期鐮形新單筆石,這也是國內的首次發現,並發現了豐富的珊瑚、蟲牙、幾丁蟲、單細胞藻類化石及高等植物的孢子,實現了地層古生物研究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他們還獲得了“寶興雜岩”7億年的同位素年齡數據,重新厘定了地層層序及侵入岩期序,修訂了四川西部揚子地台的西界,詳細研究了三疊系的沉積建造組合等等。遺憾的是,由於文化大革命,有一半隊員未能堅持到底,3年之後,工作就被迫停頓了。
學術成就
把地質編圖提高到新水平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他在地質部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的時候,曾參加並主持了若干區域地質調查圖幅設計、報告的評審驗收工作。他主持編制了1∶20萬及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規範,參與組織了中國區調工作會議和中國區調圖幅清理工作,他主要負責抓重點地質區(帶)區調工作部署和試點圖幅的科學技術研究。他還經常結合區調圖幅的問題進行短期野外地質考察,以解決填圖中的有關問題等等。這些工作都為他以後進行地質編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70年代以來,他主持編制了多種地質礦產圖件,並且不斷地探索技術方法、總結編圖經驗。在編圖中,他始終堅持“嚴格要求、精心設計、精心編繪、嚴格審校、力求創新”的指導思想。他說:“編圖過程就是區域地質綜合研究的過程。”他強調豐富的科學內容與完好的表現形式相結合,提倡編圖質量和科學技術上的創新。他自己則總是與編圖組的們一道充分蒐集研究已有的資料,深入綜合分析對比,熟悉並掌握各地質區(帶)的地質特徵並作出合理的處置,還根據地質科學與地質工作的新進展,不斷增加新的地質內容,擴大地質信息量。同時,在製圖技藝、圖面結構、色標製作等方面也不斷進行革新。因此,編出的地質圖件,其地質輪廓清晰,地質內容翔實,數據可靠,繁簡適度,繪製精細,結構合理,色調配置得當,圖形美觀,從而把中國的地質編圖提高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受到國內外地質界的高度評價,並被廣泛引用。他先後主持編制的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1972年版)、1∶500萬《亞洲地質圖》(197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集》(1973年版)及1∶200萬《中國礦產圖》等曾先後獲得中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地礦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1976年版)、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構造體系圖》(1976年版)和《亞洲地質圖》公開出版,並在第25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展示,在國內外地質界、輿論界引起強烈反響。國際地科聯主席杜倫佩教授稱讚說這“是第一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集》出版後,日本和英國要求由他們翻譯出版。美國《地質時報》稱“圖件在細節上很精緻”、“製圖上配置很好”、“印刷達到了高水平”。香港大學地質系彭琪瑞教授稱,這“對亞洲地質及世界地質的了解和研究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系統總結中國和亞洲區域地質
他在長期科研實踐和區域地質資料積累的基礎上,又不斷地蒐集分析新的研究成果,並且結合幾輪編制的中國地質圖件,多次總結中國區域地質特徵,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編撰了《中國地質概述》專著,這是對中國區域地質的初步的但也是系統的總結,在“
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條件下,卻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總結。《中國地質概述》和有關論文劃分了中國大陸的構造地質區和地質演化階段,厘定了中國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期序,論述了中國地質的若干特點和礦產分布的地質條件。他把中國大陸劃分為地台區、陸間增生褶皺區、陸緣增生褶皺區等3種“構造地質區”和10個“構造地層區”;劃分出12期主要的構造運動,並以阜平運動、呂梁運動、晉寧運動、印支運動為轉折,把中國地質演化劃分為五大階段。
作為集體研究成果,《亞洲地質》是中國地質學家編撰的第一部論述亞洲區域地質的專著。李廷棟是項目負責人和主要作者之一。《亞洲地質》根據王鴻禎院士倡導的構造活動論和地質發展階段論的觀點,把亞洲大陸分為6個地層大區(地質大區)和四大地質發展階段,系統而概要地論述了亞洲大陸自然地理、區域地層、區域岩漿岩和區域構造時空發育的總體特徵。李廷棟則從自然地理與地質結合上,把亞洲劃分為六大自然地理區,從形成的地質背景上總結出亞洲地勢發育的4個條件和特點,概括出6種山體結構形式。他從地殼結構及其演化的差異出發,把亞洲劃分為六大構造岩漿域,總結出亞洲岩漿活動的階段性、繼承性、分異性、分帶性及遷移性的時空演化規律;在有關論文中把濱太平洋中新生代岩漿岩劃分為陸內、陸內斷陷、陸緣盆地及西太平洋島弧4個構造岩漿區和20個構造岩漿系,並分別論述了它們的特點。該書獲1982年中國優秀科技圖書獎。
探索青藏高原的隆升
1980年10月,他受命任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本著撥亂反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科研單位同樣面臨著治理整頓的繁重任務。他出任院長(1980—1986)的6年,也正是中國經濟體制及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起步時期,院務繁重。一方面他以主要時間和精力抓好院務管理和改革;一方面又以中方聯繫人的身份參與主持了中法“喜馬拉雅地質構造與地殼上地幔的形成演化”合作研究項目。作為院長,他毫不懈怠;作為科學家,他沒有節假日,沒有晚上休息時間,努力地進行著科學研究與探索。
中法喜馬拉雅地質構造的合作研究是一次大規模的科學考察,先後參加工作的有四百餘人。李廷棟作為中方聯繫人,參加並主持了歷次中法雙方的會晤和談判,並先後三次進藏開展地質調查,致力於青藏高原區域地質的綜合研究,實行“地質與地球物理調查相結合,地質立典性研究與區域綜合研究相結合,巨觀觀測與微觀研究相結合”。他作為主要作者之一,發表了《喜馬拉雅岩石圈構造演化·總論》等專著,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多篇。他從地質與地球物理的結合上論述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構造及其演化模式;指出高原存在揚子、華夏、岡瓦納三種類型的基底;提出“陸內匯聚—地殼分層加厚—重力均衡調整”的青藏高原隆升模式。他認為,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始於第四紀。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青藏高原地殼演化與隆升機制》一文在莫斯科第27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宣讀,引起與會者的廣泛興趣,並應邀發表於英文刊物《構造物理學》上。該項成果獲地質礦產部1989年科技成果一等獎。
後來,他又結合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研究新資料,再次進行高原中部地體構造分析,進一步研究了高原隆升的過程與機理,把高原隆升劃分為“俯衝隆升(K2-E2)、匯聚隆升(E3-N1)、均衡調整隆升(N2-Q)”三大階段,並初步探討了各階段隆升的特點和幅度。有關論文《青藏高原隆升的過程和機制》亦於1996年應邀發表於《構造物理學》期刊上。
推進全球的南極地質研究
“上天、入地、下海、登極”的地學科學研究,一直被人們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沿,為世人所矚目。他有幸於90年代前期主持了“南極岩石圈結構”的國家攻關項目。為了在較短時期內掌握南極大陸地質概貌,取得幾項高水平的科學成果,他提出並實施了“抓兩頭”的科學考察戰略∶一頭抓地質立典式的調查研究,一頭抓區域地質綜合研究。實踐證明這種戰略是奏效的。他們這個科研集體一方面充分利用長城站、中山站的工作條件,選擇前沿性、關鍵性的地質問題開展地質立典式的精細的地質調查研究,取得一些創新性科研成果:首次提出了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區5?5—5億年前泛非構造熱事件的地質含義;在南極首次發現罕見的矽硼鎂鋁礦;完善了南極地區布蘭斯菲爾德海峽地層層序和構造格架;進一步厘定了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火山岩時代和成因;對陸地威德爾生物地理區和岡瓦納古陸再造提出了新的證據和認識。另一方面狠抓區域綜合研究,編制1∶500萬南極地質圖、礦產圖,系統蒐集已有的地質、地球物理和礦產資料,總結南極大陸地質構造的基本特徵和礦產資源的總體面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編制完成南極洲地質圖的少數國家之一,為中國制定南極政策和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了貢獻。
1971年,李四光先生逝世。李廷棟參加了“李四光遺留資料整理小組”,與李林、馬杏垣、高文學、周國鈞等一起整理、編譯了李四光先生的著作、講話和有關地質工作的建議等,這也成了他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
李廷棟於1986年10月調任地質礦產部副總工程師後,長期從事地質科技管理工作,並就國土地質調查、地質工作發展戰略等提出了若干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他還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是第25.27.28.29屆國際地質大會中國地質代表團的代表,是第30屆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地質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還曾對俄羅斯克里米亞、高加索、庫頁島,日本北海道,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和圖桑,加拿大安大略,以及冰島、南極等地進行野外地質考察,豐富了地質知識,增強了地質對比能力。
他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在科學研究和科技管理十分繁忙的情況下,他培養了多名碩士生、博士生,一絲不苟、循循善誘地指導他們的工作。
李廷棟院士說,對我的成長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幾次承擔科研項目的實踐,特別是進行野外地質調查研究的實踐。他非常重視野外地質工作,他治學嚴謹、踏實認真、謙虛謹慎、善於吸取各家所長,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優秀地質學家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