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由來
秦蜀郡太守
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
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
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
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
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
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
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關於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
府河,一名
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
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
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
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
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
走馬河。《
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前256年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蜀郡郡守李冰率領蜀地各族人民創建了都江堰這項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兩千多年來經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猶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灌區範圍的擴大,從1936年開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漿砌卵石技術對渠首工程進行維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設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沒有改變,都江堰以其“歷史跨度大、工程規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區範圍大、社會經濟效益大”的特點享譽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世界佳水資源利用的典範。
事件
司馬遷考察都江堰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時,實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
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創建都江堰的功績。後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處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諸葛亮設兵護堰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
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為農業之根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徵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護,並設專職堰官進行經常性的管理維護,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張陵傳道青城山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年),
張陵從
洛陽越秦嶺到
鶴鳴山修道,漢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來
青城山結茅傳道。張陵在
青城一帶山區傳道13年,
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頂。青城山成為
天師道的
發祥地,
常道觀被稱為“仙都眾奧之妙,福地會昌之域,張天師羽化處焉”。歷代
龍虎山的天師多來青城山朝拜
祖庭,為漢天師張陵掃墓。 在
天師洞旁有一顆古銀杏樹,要七八個個大漢才能把它圍住,在四川省乃至全國的極其罕見,據說這個古銀杏樹是張陵親手種的。
馬可·波羅遊歷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間(公元1264~1294年),義大利旅行家
馬可·波羅從
陝西漢中騎馬,行20餘日抵成都,遊覽了都江堰。後在其《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說:“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
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
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來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曾於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書簡》中設專章介紹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
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1941年,黃炎培到都江堰選定城東郊
豐都廟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慶職業學校校長陸叔昂來灌縣購置水田、耕牛、農具,為教學實習準備條件。1944年2月,“都江實用職業學校”開學,由
沈肅文任校長,黃炎培偕夫人
姚維鈞到灌縣主持開學典禮,並親為學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的校訓。學校提倡“手腦並用”的學風,注重學生思想修養、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的培養。學校建立董事會,黃炎培任董事長。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於1945年10月交由灌縣地方接辦。
1942年清明節,四川省政府及灌區14縣官員齊集都江堰舉行開水典禮,典禮由當時正住在灌縣的
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開堰前先在伏龍觀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頂禮膜拜。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乘轎直赴二王廟祭祀李二郎。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又轉赴都江堰魚嘴,在鞭炮和萬眾歡呼聲中,親視開堰放水。
1941年、1942年、194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數次在灌縣、青城山居留。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馮玉祥寓居青城山真武宮。1945年8月11日晨,當他聽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的訊息時,當即捐資在真武宮側建亭,取名“聞勝”,並撰書刻碑一通立於亭中。
解放軍搶修都江堰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四川,入川後
賀龍司令員指出,要先搶修都江堰,把已延誤的歲修時間搶回來。並決定從軍費中撥出專款,確定由王希甫負責,由駐灌縣解放軍協助搶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歲修工程臨時督修處。成都軍事管制委員會撥款3萬銀元作搶修經費。駐灌縣解放軍184師1500餘人在師長
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揮下參加搶修工程。整個歲修工程於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傳統習慣舉行了開水典禮。
背景
號稱“
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
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
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岷江是
長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經的
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國多雨地區。發源於四川與
甘肅交界的岷山南麓,分為東源和西源,東源出自弓槓嶺,西源出自郎架嶺。兩源在
松潘境內漳臘的無壩匯合。向南流經四川省的
松潘縣、都江堰市、
樂山市,在宜賓市匯入長江。全長793公里,
流域面積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總水量年均150億m3左右。岷江發源於岷山弓槓嶺和郎架嶺,全長735公里,
流域面積14萬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資源1300多萬千瓦。
岷江是長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都江堰以上為上游,以漂木、水力發電為主;
都江堰市至
樂山段為中游,流經成都平原地區,與
沱江水系及眾多人工河網一起
組成都江堰灌區;樂山以下為下游,以航運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餘條,上游有
黑水河、雜谷腦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區的黑石河、
金馬河、
江安河、
走馬河、柏條河、蒲陽河等;下游有
青衣江、
大渡河、
馬邊河、
越溪河等。主要水源來自山勢險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間嶺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漲落迅猛,水勢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脈,從
成都平原西側向南流去,對整個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懸江,而且懸得十分厲害。成都平原的整個地勢從岷江出山口
玉壘山,向東南傾斜,坡度很大,
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達273m。在古代每當岷江洪水泛濫,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岷江水患長期禍及
西川,鯨吞良田,侵擾民生,成為古
蜀國生存發展的一大障礙。
都江堰的創建,又有其特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適巧,經過
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相
司馬錯語)。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
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
岷峨的李冰為蜀國郡守。
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
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證了整個工程歷經兩千多年依然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漢靈帝時設定“都水椽”和“都水長”負責維護堰首工程;
蜀漢時,
諸葛亮設堰官,並“征丁千二百人主護”(《
水經注·江水》)。此後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縣令為主管。到
宋朝時,制定了施行至今的歲修制度。
古代竹籠結構的堰體在岷江急流衝擊之下並不穩固,而且內江河道儘管有排沙機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積。因此需要定期對都江堰進行整修,以使其有效運作。宋朝時,訂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農閒時斷流歲修的制度,稱為“穿淘”。歲修時修整堰體,深淘河道。淘灘深度以挖到埋設在灘底的石馬為準,堰體高度以與對岸岩壁上的水則相齊為準。
明代以來使用臥鐵代替石馬作為淘灘深度的標誌,現存三根一丈長的臥鐵,位於寶瓶口的左岸邊,分別鑄造於明
萬曆年間、清
同治年間和
1927年。
灌區
都江堰是由渠首樞紐、灌區各級引水渠道,各類工程建築物和大中小型水庫和塘堰等所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工程系統,擔負著
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區7市(地)36縣(市、區)1003萬餘畝農田的灌溉、
成都市50多家重點企業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發電、漂水、水產、養殖、林果、旅遊、環保等多項目標綜合服務,是四川省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礎設施,其灌區規模居全國之冠。
都江堰位於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它灌溉著灌縣以東
成都平原上的萬頃農田。原來岷江上游流經地勢陡峻的萬山叢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減慢,因而夾帶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隨即沉積下來,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來時,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勢驟漲,往往泛濫成災;雨水不足時,又會造成乾旱。遠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國杜宇王以開明為相,在岷江出山處開一條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
沱江,以除水害。
管理
都江堰水利調度中心
都江堰建成後,歷代都有主管水利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建國後,都江堰延伸擴建迅速發展,已成為水資源多功能效益的綜合利用工程。各級政府十分重視都江堰的組織建設。1950年3月成立了川西都江堰管理處;1952年9月,川西都江堰管理處更名為四川省人民政府水利廳都江堰管理處;1955年又更名為四川省水利廳都江堰管理處;1958年再次更名為都江堰管理處;1978年9月成立四川省都江堰管理處,同年12月13日,經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正式成立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現管理局內設辦公室、人事勞動教育處、供水經營處、工業用水處、工程建設管理處、科技處、財務與經濟管理處、水政處、監察審計處、黨委辦公室、多種經營處、離退休人員管理處、勘察設計院、後勤服務中心、接待處、工會、渠首管理處等17個處、室。
歲修制度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證了整個工程歷經兩千多年依然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漢靈帝時設定“都水椽”和“都水長”負責維護堰首工程;
蜀漢時,
諸葛亮設堰官,並“征丁千二百人主護”(《
水經注·江水》)。此後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縣令為主管。到
宋朝時,制定了施行至今的歲修制度。
古代竹籠結構的堰體在岷江急流衝擊之下並不穩固,而且內江河道儘管有排沙機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積。因此需要定期對都江堰進行整修,以使其有效運作。宋朝時,訂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農閒時斷流歲修的制度,稱為“穿淘”。歲修時修整堰體,深淘河道。淘灘深度以挖到埋設在灘底的石馬為準,堰體高度以與對岸岩壁上的水則相齊為準。
明代以來使用臥鐵代替石馬作為淘灘深度的標誌,現存三根一丈長的臥鐵,位於寶瓶口的左岸邊,分別鑄造於明
萬曆年間、清
同治年間和
1927年。
樞紐
全長711公里,
流域面積135881平方公里。岷江上游水源豐富,徑流主要有降雨形成,也有地下水和高山溶雪水補給,流域汛期每年的6到9月。
岷江流域內先後建成有魚子溪一、二級電站、映秀灣、太平驛和福堂壩
引水式電站。但上述電站只有單一的發電作用,沒有供水功能,為了充分開發利用岷江水利資源,緩解成都平原供水供電不足的矛盾,促進四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批准
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
可行性研究報告,全國人大九屆三次會議將其列為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十大標誌性工程;2000年12月,水利部批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2001年2月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批准工程開工建設並將其列為國家
重點建設項目。
紫坪鋪水利樞紐是以灌溉和供水為主,兼有發電、防洪、環境保護、旅遊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其永久建築物按10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工程於2002年11月下旬截流;2005年11月01日第一台機組發電;2006年12月工程完工。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靜態總投資64.33億元,總投資69.76億元。
樞紐建築物主要由擋水大壩(大壩是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156米)、溢洪道、引水發電系統、沖砂放空洞、1#泄洪排砂洞、2#泄洪排砂洞組成。水庫總庫容11.12億立方米,具有不完全年調節功能,庫區面積18.16平方公里,回水長26.5公里。電站裝機4台單機190MW的
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760MW,提高枯水期都江堰灌區1008萬 農田灌溉供水保證率,每年枯水期增加灌溉供水量4.37億立方米,可為遠景毗鄰灌區的314萬 農田灌溉提供用水。工程建成後,除保證向成都市提供20立方米/秒的環境用水外,還將向成都市的供水量由28立方米/秒增加至50立方米/秒,年還增加供水量3億立方米。利用水庫的蓄水滯洪調節作用,可將岷江上游100年一遇洪水消減至10年一遇下瀉,基本解除金馬河段洪水威脅。紫坪鋪電站年發電量34.17億千瓦/時,為
川西電網提供比較經濟的調峰調頻電能。同時實現防洪、攔沙等效益,保護都江堰工程不受損壞。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的修建,可以有效調節岷江水量,發展都江堰灌區面積,提高灌溉用水保證率,緩解包括成都市在內的成都平原供水供電不足的狀況,提高岷江中游和成都平原的防洪標準,從而對這一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 884米 | 調洪庫容 | 5.38億立方米 |
趾板基礎高程 | 728米 | 防洪庫容 | 1.66億立方米 |
最大壩高 | 728米 | 庫區面積 | 18.16平方公里 |
壩頂長度 | 663.77米 | 電站尾水長 | 26.5千米 |
壩頂寬 | 12米 | 校核洪水 | 883.1米 |
正常蓄水位 | 877米 | 1000年一遇洪峰流量 | |
相應庫容 | 9.98億立方米 | 裝機容量 | 4台19萬千瓦機組,總裝機76萬千 |
汛期限制水位 | 850米 | 多年平均發電量 | 34.17億度 |
總庫容 | 11.12億立方米 | 壩址以上流域面 | |
調節庫容 | 7.74億立方米 | 壩址以上多年平均流量 | 469立方/秒 |
壩址以上年徑流量總量 | 148億立方 | 投資 | 動態投資:72億元人民幣,靜態投資:62億元人民幣 |
工程構成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魚嘴分水堤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位於
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
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
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飛沙堰
“
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組成部分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
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 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 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自動泄洪,使多餘的內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內江不受洪災。
寶瓶口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
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
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自行調控的節制閘,是自流
灌溉渠系的總開關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四川北部高山地區。每當春夏山洪暴發之時,江水奔騰而下,從
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起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縣岷
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當於專員,或大於專員,小於省長),他為民造福,排除洪災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達到了引水灌田、變害為利。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協助下,邀集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岷水東流的地形和水。
經過實地勘察,李冰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在無火藥(火藥發明於東漢時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間)不能爆破的情況下,他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熱脹冷縮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率眾又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狹長的小島,形如魚嘴,岷江流經魚嘴,被分為內外
兩江。外江仍循原流,內江經人工造渠,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為了進一步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飛沙堰的設計運用了迴旋流的理論。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讓人們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過肩”。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都江堰截流
2002年11月13日上午11時25分,備受矚目的都江堰內江古法截流成功。都江堰內江段首次“整容大手術”正式拉開序幕。
都江堰此次截流仍採用了已有千年歷史的傳統工藝,以
榪槎、
竹籠、碗兒兜等為工具。榪槎的構造為一木三足架,以許多三足架連線成排列,上邊滿裝上卵石泥土,在魚嘴構成一完美的擋水壩。碗兒兜為裝滿卵石德竹筐。這種古老的截流方式可就地取材、使用靈活、功效頗高,而費用僅為現代化拋石圍堰截流的1/3。都江堰灌區內江段已經10年未斷流,內江總幹道河段存在一定的淤積,沿岸大量渠道及供水設施陳舊,已影響到寶瓶口引水,需要清淤維修。
人文環境
都江堰灌區是
四川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四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物華天寶,地傑人靈”,歷史上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灌區內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都市華彩及城鎮風光,異彩紛呈,美不勝收。灌區水利,星羅密布,各展風韻,各具特色,令人賞心悅目,“人民渠、東風渠、三合堰、通濟堰,碧水盪伯;黑龍灘、三岔湖、魯班水庫,湖光漣灩;龍泉洞穿,天工開物,靈水泉涌”。全灌區呈現出“長龍地上走,銀河天際流;彩虹起深谷,高峽出平湖”的壯麗圖景。
地理
重點工程
都江堰不僅是
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傑作。
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