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都江堰市)

都江堰(四川省成都市代管縣級市)

都江堰市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都江堰,成都市代管縣級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岷江出山口處,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市境東與彭州市、郫都區、溫江區交界,西、北與汶川縣相連,南鄰崇州市;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轄5街道、13鎮、1鄉;2017年常住人口69.09萬人。

都江堰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在新石器時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區,是古蜀國的發祥地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橋渾然一體,體現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為此有著“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之美譽。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國時期就列為川西風景名勝區。2018年11月,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

2017年,都江堰市地區生產總值348.5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17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27.58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193.75億元,增長10.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都江堰
  • 外文名稱:Dujiangyan
  • 別名:灌縣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成都市
  • 下轄地區:5街道、13鎮、1鄉
  • 政府駐地灌口街道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11830
  • 地理位置成都平原
  • 面積:1208平方公里
  • 人口:69.09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灌赤片-岷江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青城山都江堰水利工程、虹口自然保護區
  • 火車站都江堰站青城山站離堆公園站、蒲陽站
  • 車牌代碼:川A、川G
  • 行政區劃代碼:510181
  • 地區生產總值:348.5億元(2017年)
  • 人均生產總值:50654元(2017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數據,航空,公路,鐵路,風景名勝,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惠文王滅蜀歸蜀郡。政區設定始於,稱湔氐道。
漢朝,湔氐道升為縣。
蜀漢時改稱湔縣,不久改為都安縣,屬汶山郡
西晉後期戰亂頻繁,政區設定變化極大。劉宋,汶山郡治遷灌口,轄都安、晏官二縣。
三國蜀漢,改稱湔縣、都安縣,屬汶山郡。
西晉,徙都安於導江村(今聚源鎮),在都安舊治(今灌口鎮)置晏官縣。
劉宋時期(南北朝時代的南朝),汶山郡治遷灌口,轄都安、晏官二縣。
南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劃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縣部分地置齊基縣(治所在今青城鄉五里村),與都安、晏官同隸汶山郡。
南梁,於齊基縣置齊基郡,郡縣同治。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汶山郡還治;改晏官縣為汶山縣,仍屬汶山郡,廢都安縣以其地入於郫。天和四年(569年)廢齊基郡,改齊基縣為清城縣(治所在今石羊鎮古城村),屬犍為郡。
隋大業三年(607年)廢汶山縣,以其地併入郫縣(今郫都區)。
唐武德元年(618年)於汶山縣舊址設鎮靜軍,於都安舊址置盤龍縣。武德六年(623年)改盤龍縣為導江縣,屬蒙州,清城縣屬蜀州。開元十二年(724年)改清城縣為青城縣。
前蜀武成元年(908年)改鎮靜軍為灌州,轄青城、導江二縣。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改灌州為永安軍,仍轄青城、導江二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更永安軍為永寧軍,不久改為永康軍,轄縣不變。熙寧五年(1072年)廢永康軍為永康寨,以導江隸彭州,青城隸蜀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永康軍,仍轄青城、導江二縣。
南宋末年廢永康軍為灌口寨。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灌口寨地置灌州,裁撤青城、導江二縣。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灌州為灌縣。洪武十年(1377年)撤崇寧縣入於灌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崇寧縣。
清代、民國沿襲。
1950年1月19日,灌縣人民政府成立。
1959年2月,郫縣(今郫都區)併入灌縣,8月又分置。
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灌縣改為都江堰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9年,都江堰市轄12鎮、16個鄉:灌口鎮、蒲陽鎮、石羊鎮、玉堂鎮、幸福鎮、中興鎮、柳街鎮、聚源鎮、天馬鎮、崇義鎮、龍池鎮、青城山鎮;胥家鄉、駕虹鄉、金鳳鄉、向峨鄉、土橋鄉、安龍鄉、兩河鄉、大樂鄉、徐渡鄉、沿江鄉、民興鄉、青城鄉、大觀鄉、白沙鄉、麻溪鄉、虹口鄉。
2000年,都江堰市轄12個鎮、16個鄉。
2004年09月08日,都江堰市撤銷青城鎮及麻溪、金鳳、駕虹、土橋、沿江、徐渡、大樂、兩河8個鄉。將原青城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青城山鎮;青城山鎮政府駐原青城鎮場鎮正中街。將原麻溪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紫坪鋪鎮;紫坪鋪鎮政府駐紫寬街。將原金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蒲陽鎮;蒲陽鎮政府駐和平街。將原駕虹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胥家鎮;胥家鎮政府駐石龍上街。將原土橋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崇義鎮;崇義鎮政府駐官家花園。將原沿江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柳街鎮;柳街鎮政府駐五一村。將原徐渡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石羊鎮;石羊鎮政府駐政府街。將原大樂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安龍鎮;安龍鎮政府駐海棠路。將原兩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大觀鎮;大觀鎮政府駐雙風路。
2004年,都江堰市轄17個鎮(灌口、幸福、蒲陽、中興、聚源、天馬、崇義、龍池、柳街、胥家、安龍、大觀、紫坪鋪、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個鄉(向峨、虹口),49個社區委員會、333個村委會;面積1208平方千米。
2013年,撤銷紫坪鋪鎮、虹口鄉和翠月湖鎮,將紫坪鋪鎮和虹口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池鎮管轄,將翠月湖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青城山鎮管轄。 將中興鎮沿江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城山鎮管轄,將胥家鎮學府、錦繡、惠民、朝陽、高橋5個社區和蒲陽鎮上游、壹街、尚陽3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灌口鎮管轄,將聚源鎮張家灣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幸福鎮管轄。 撤銷灌口鎮和幸福鎮,設定灌口、幸福、銀杏、永豐、奎光塔5個街道。灌口街道轄南橋、文廟、瑞蓮、柳河、欄馬橋、平義、靈岩、蒲陽路、建興、紫東、玉帶橋、太平、伏龍、西川14個社區;幸福街道轄觀鳳樓、翔鳳橋、幸福、彩虹、岷江路、蓮花、解放7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銀杏街道轄寧江、銀杏、王家橋、高埂、百花、萬嶺、學府、錦繡、惠民、朝陽、高橋、上游、壹街、尚陽14個社區;永豐街道轄民豐、民主、永豐、石馬、永壽、友愛、聯盟、新聯8個社區;奎光塔街道轄奎光塔、觀江、龍潭灣、安青、安順、金江、濱河、勤儉人家、張家灣9個社區。
2014年2月,撤銷紫坪鋪鎮虹口鄉翠月湖鎮。將紫坪鋪鎮和虹口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池鎮管轄,將翠月湖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青城山鎮管轄。
2014年,撤銷灌口鎮幸福鎮,設定灌口街道、幸福街道、銀杏街道、永豐街道、奎光塔街道5個街道辦事處。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8月,都江堰市下轄灌口、幸福、永豐、奎光塔、銀杏5個街道,安龍鎮、崇義鎮、大觀鎮、聚源鎮、柳街鎮、龍池鎮、蒲陽鎮、青城山鎮、石羊鎮、天馬鎮、向峨鄉、胥家鎮、玉堂鎮、中興鎮14個鄉鎮。市人民政府駐地灌口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都江堰市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上游和中游結合部的岷江出山口。東南距四川省會成都市48公里。介於北緯30°44′—31°22′,東經103°25′—103°47′之間。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交界,東與彭州市、郫都區、溫江縣相連,南與崇州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3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8公里,總面積12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都江堰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都江堰山地丘陵面積占65.79%,平壩面積占34.21%。地勢從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級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對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質構造體系上,屬華夏構造體系,跨成都平原和龍門山地區兩個不同自然地理區,地貌單元屬岷江沖積扇一級階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階梯分布。

氣候

都江堰市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常年氣溫在10℃—22℃之間,平均氣溫15.2℃,年均無霜期269天,以候均溫劃分四季,春、夏、秋季各為85天、93天、77天。

水文

都江堰市境內河流均屬岷江水系,可分為三種類型:岷江及其在市境內的支流等常年性自然河;都江堰灌溉渠等人工河;山溪等季節性自然河。岷江是長江的重要支流,市境內岷江正流全長47千米,可分為兩段:都江堰渠首以上屬於岷江上游,流經境內的龍溪、麻溪、白沙等鄉,全長17千米;岷江經渠首一分為二,外江為正流,今稱金馬河,經市境進入溫江、崇州,全長30千米。都江堰的灌溉河,屬人工開鑿河道,通過內江引水入閘,呈扇形進入市區。市區仰天窩跨越四江之上,這四條江均系人工河,自北向南依次是:蒲陽河、柏條河、走馬河、江安河。這些人工河穿越市境,分別灌注入新都、郫都區、溫江,最後匯入金堂的沱江和成都的府河。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都江堰市的動物資源較為複雜,有亞熱帶農田動物群和川西北山地野生動物群。動物資源約有300餘種,有大熊貓、金絲猴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35種,其中主要野生動物資源有一類保護動物12種,包括已記錄的大熊貓50—70隻,是大熊貓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野禽約有250種,其中,盛產各種鳥類,是中國鳥類中畫眉和雉類的一個分布中心。
都江堰都江堰

植物資源

都江堰市屬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區域,是川西平原植被和龍門山植被兩大植物區系的交匯地區。已記錄該區內的高等植物3012種,珙桐、銀杏等珍稀瀕危植物46種,被中科院列為全國生物多樣性“五大基地”之一。其中,許多第三紀甚至更古老的原始科屬和孑遺植物得以保存,如有稀有國家保護植物1級一種(珙桐)、2級10種(連香、杜仲、銀杏、紅杉等)。苔蘚種類密集度高,達一二百種之多,為世界所獨有。此外還有許多珍貴、稀有、奇特古老的樹木,如聞名於世的青城山天師洞古銀杏,樹高34米,胸徑2.2米。野生果類,以中華獼猴桃(茅梨)最為著名,種植面積達6萬畝,年產百萬斤以上。中藥材資源豐富,共有900餘種,其中,以盛產黃檗、杜仲、厚朴、川芎著名,是世界藥用植物的主要產地之一。花卉資源豐富,木本觀花卉以山茶、杜鵑花等為著,其中,可供觀賞的杜鵑花達427種,是全國最大的杜鵑花培育基地。草本觀花卉類有菊花、蘭草等種。

礦產資源

都江堰市有礦產資源數十種,含金、銅、鐵、銻、煤、磷、硫黃、石棉、石灰石、白雲岩、石英岩、鉛鋅礦、耐火砂石等。

人口

截至2017年底,都江堰市公安戶籍戶數24.83萬戶,戶籍人口62.26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09萬人,城鎮化率58.97%。全年出生人口6633人,死亡人口450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34‰。全市有少數民族32個,主體為藏、羌、回三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7年,都江堰市地區生產總值348.5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17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27.58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193.75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7.8:36.6:55.6,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是4.9%、29.4%、65.7%,分別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43、2.56、5.71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0654元,增長7.9%。
2017年,都江堰市固定資產投資266.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民間投資完成201.62億元,增長22%。投資總額中,基本建設投資138.53億元,增長21.8%;技術改造投資73.05億元,增長29.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6.99億元,增長14.3%;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7.19億元,增長28.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82.46億元,增長11.9%。
2017年,都江堰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7.61億元,比上年增長7.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84億元,增長10.4%;其中稅收收入18.45億元,增長8.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4億元,增長8.8%。
2017年,都江堰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3元,比上年增長8.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3269元,增長10.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6元,增長9.4%;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947元,增長10.8%。城鎮和農村恩格爾係數分別為35.3%,39.1%,分別下降0.4、0.8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7年,都江堰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9.15億元,比上年增長5.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8.4%,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5.2%,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45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農業增加值11.38億元,比上年增長3.5%,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39%;林業增加值2.94億元,增長10.8%,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10.1%;牧業增加值10.91億元,增長4.2%,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37.4%;漁業增加值1.93億元,增長10.3%,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6.7%;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99億元,增長5.1%,占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6.8%。
都江堰都江堰

第二產業

2017年,都江堰市全部工業增加值80.39億元,比上年增長9%,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1%,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23.9%,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8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2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5.12億元,增長20.5%。其中,輕工業總產值60.24億元,增長22.9%;重工業總產值114.88億元,增長19.3%;輕重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34.4%、65.6%。
2017年,都江堰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5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9.3%;利稅總額17.54億元,增長20.6%;利潤總額10.17億元,增長19.2%;總資產貢獻率9.4%;產銷率91.8%。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47.19億元,比上年增長3.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3.5%,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5.5%,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48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7年,都江堰市房地產開發投資55.06億元,比上年下降8.3%。商品房銷售面積109.18萬平方米,增長10.2%;商品房銷售額76.68億元,增長20.6%。商品房待售面積40.26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9.9%。
2017年,都江堰市旅遊業增加值66.56億元,較上年增長27.7%,旅遊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1%,較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全年接待遊客2354.5萬人次,其中城市游接待遊客666.33萬人次,景區游接待遊客750.02萬人次,鄉村游接待遊客938.15萬人次。全年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5.91億元。
2017年,都江堰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2%。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102.36億元,增長12.1%;餐飲收入32.71億元,增長16.5%。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3.3%,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32.7%,汽車類增長4.9%。全年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和住宿餐飲業營業額累計完成237.4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74.64億元,增長14.3%;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17.37億元,增長12.4%;住宿業營業額4.72億元,增長8%;餐飲業營業額40.67億元,增長23.3%。
2017年,都江堰市實際到位內資96.22億元,比上年增長7.1%;實際到位外資4630萬美元,增長15.5%。全年進出口總額5994萬美元,其中進口總額2114萬美元,出口總額3880萬美元。全年新簽約引進項目29個,其中重大項目19個。按產業分,旅遊產業項目16個,投資總額1126億元;服務業項目6個,投資總額89.5億元;新型工業項目2個,投資總額4.4億元;現代農業項目4個,投資總額143億元;總部經濟結算類項目1個,投資總額6億元。
2017年,都江堰市郵電主營業務收入7.59億元,比上年增長1.4%。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18.3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86.16萬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30.93萬戶。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11.55億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89.63億元,增長8.4%;各項貸款餘額262.89億元,增長17.3%,其中住戶貸款餘額79.52億元,增長18.5%。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都江堰市完成專利申請3073件,專利授權427件,技術交易額達3.26億元。實施科技成果轉化20項,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都江堰市共有單設國小26所(含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學生33201人,專任教師2292人;普通中學26所,在校學生24003人,專任教師2313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在校學生2975人。全市3—5歲兒童入園率為98.2%,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為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7.57%,普通高中畢業率為98.52%;本科上線2015人。
高等教育
序號學校名稱層次地址
1
本科
建設路288號
2
本科
青城山鎮東軟大道1號
3
本科
大觀鎮高爾夫大道367號
4
專科
天府大道聚源段8號
5
專科
古堰景區側水校路88號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都江堰市共有市級文藝社團協會54支,藝術表演場所12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活動中心)19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6個,文物保護單位71處,全年開展大型文化活動12次。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都江堰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46個,衛生技術人員582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899人),實有床位數6138張。城鄉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孕產婦零死亡,新生兒死亡率控制在2.13960。應急獻血完成率達138%,應急獻血總人次1788次。

體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都江堰市已配備公共體育健身設施832個,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達100%,體育場地160.9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2.58平方米。全年開展全民健身活動120項次,成功舉辦2017年成都雙遺馬拉松賽、全國足球乙級聯賽、世界體育舞蹈節等活動。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底,都江堰市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17.13萬人,參保覆蓋率達95%;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8.81萬人,參保率達98.3%;參加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互助補充保險人數24.64萬人,增加13.23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9.7萬人,增加1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31萬人,增加1.0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87萬人,增加0.56萬人。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2.83%,新增就業7956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336人,本地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3.35%。全市孤兒人數50人,發放救助金58.2萬元。投入資金1002.96萬元,資助1477名重度殘疾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交通運輸

數據

截至2017年底,都江堰市境內公路總里程達1504公里。全年新改建村組道路(農村公路)105.1公里。全市機動車擁有量17.66萬輛。全年公路客運量10763萬人,客運周轉量210396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3424萬噸,貨運周轉量20544萬噸公里。全市公車路線達到38條;年末實有公共營運車484輛;延時服務公交線路6條。年末共有計程車665輛。

航空

都江堰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60千米,30分鐘可直達國家級航空樞紐、西部第一、中國第四的雙流航空港,該港擁有141條國內定期航線和54條國際地區航線,通航城市達146各:具備5000萬以上年旅客吞吐能力和150萬噸年貨郵處置能力。

公路

都江堰市境內213國道(蘭州至昆明)橫貫東西,截至2011年,通車裡程近千千米,黑色化、水泥化的高等級和次高等級公路占1/3以上。縱向通過成灌高速公路蓉昌高速成都段)、成青旅遊快速通道、沙西線延伸段三大走廊與成都市相連,縱向依託三橫道路體系將城市的各個部分聯繫起來,更有都江堰—成都—北海、都江堰—成都—重慶—上海兩條高速出海通道。
德陽至都江堰高速公路又稱“成都第三繞城高速公路(G4203)”北段已開建。長109公里,總投資163億元,不僅是成都三繞的組成部分,也是G4217線成都至昌都高速公路的聯絡線

鐵路

成汶鐵路直達市區蒲陽站,距離成都貨運中心站青白江站60千米,年吞吐能力250萬噸。規劃待建的成格鐵路川青鐵路)過境,線路設計從成都出發,利用改建原成汶線(成汶鐵路),經都江堰、汶川,到達青海省格爾木市
都江堰市軌道交通圖都江堰市軌道交通圖
成灌快鐵,又稱成灌線,是成都市域鐵路的第一條線路,也是成都市軌道交通系統中投入運營的第一條線路。通過都江堰—成都城際快鐵至成都僅需20分鐘,到重慶市僅需90分鐘。
都四鐵路,為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觀光鐵路。建成後不僅可以觀賞川西沿線的壯美風光,還將極大地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民族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風景名勝

都江堰市坐擁青城山—都江堰、大熊貓棲息地兩處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灌溉工程遺產,是國家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和少有的“三遺”城市,擁有國家AAAAA級景區。
都江堰風景名勝區
都江堰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區西南,距成都48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5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都江堰風景名勝區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地處內陸亞熱帶地區,年平均氣溫15.2C,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水質、空氣都達到國際標準,全年均適宜旅遊。景區面積為220公頃,核心遊覽面積120公頃。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主要景點
青城前山道教文化
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城後山佛教文化

城市榮譽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