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早得寵眷,揚名西北,轉戰朝鮮,平壤鏖戰,血戰碧蹄館,戰死沙場,主要成就,個人作品,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親屬成員,史料記載,考證爭議,身份,死因,後世遺蹟,
人物生平
早得寵眷
萬曆十一年(1583年),升任山西總兵官。給事中黃道瞻多次進言,認為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不應一同掌理重鎮,大學士申時行請明神宗對李如松善加保全,神宗於是召李如松入京任右軍都督府僉書。旋即改任提督京城巡捕。給事中邵庶曾經彈劾李如松及其弟、副總兵李如柏不法的行為,並請神宗對李如松稍加抑制,“以全終始”,但神宗不納。
萬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出鎮宣府,為宣府總兵官。宣府巡撫許守謙曾檢閱軍事操練,李如松不守武將尊文官之慣例,直接引許守謙與自己同坐。參政王學書勸解李如松,二人爭執不下,幾乎要動手爭鬥。巡按御史王之棟因此劾奏李如松“驕橫”,同時彈劾王學書,神宗奪去二人俸祿,以示懲戒。不久後,李如松又被參奏,給事中葉初春請將李如松調離宣府,神宗於是命其與山西總兵李迎恩換鎮。其後,他在軍政考選時數次被科道官彈劾。神宗對李如松始終寵眷,並不因彈劾而改變,後更將李如松召回任中軍都督府僉書。
揚名西北
主詞條:寧夏之役
轉戰朝鮮
16世紀末,日本權臣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列島,執掌日本的軍政大權,其野心也隨之驟然膨脹,居然制定了占領朝鮮、征服中國,進而向南洋擴張的軍事侵略計畫。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日凌晨,侵朝日軍渡過對馬海峽在朝鮮釜山登入,壬辰倭亂爆發。
當時統治朝鮮的李氏王朝,黨爭不斷,互相傾軋,整個朝鮮武備鬆弛,“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豐臣秀吉出動九軍共15萬(也有人認為是20萬)大軍攻擊朝鮮,挾內戰一統日本之餘威,一路攻勢凌厲,勢如破竹,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京城、開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日軍一直挺進到鴨綠江南岸。
得意忘形的豐臣秀吉不但要求明朝政府承認日本以大同江為界占據朝鮮,同時還威逼琉球、菲律賓等大明屬國臣服朝貢。訊息傳來,大明朝野一片譁然,主戰派認為必須出兵教訓一下日本人;而主和派卻認為朝鮮人過於軟弱,一觸即潰,只會向明朝求援,建議僅讓朝鮮國王及隨從百餘人過鴨綠江避難,而不出兵。主戰派的意見最終被萬曆帝接受,決定出兵朝鮮。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第一支抗倭部隊出征,統帥為遼東副總兵祖承訓。這支部隊是遼東鐵騎中的一支,祖承訓也是名將李成梁的嫡系,戰鬥力較強。可是,這支部隊只有三千人。在進攻平壤的過程中,祖承訓中伏,副將史儒戰死,部隊損傷慘重。祖承訓僥倖死裡逃生。
十二月,明朝政府任命剛剛結束寧夏戰鬥的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薊、遼、冀、川、浙諸軍,剋期東征。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總兵職,同軍前往。十二月二十五日,明軍在李如松的帶領下,誓師東渡參加了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這就是“萬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
平壤鏖戰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七日,明朝東征大軍兵臨平壤城下。盤踞平壤的是日將小西行長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次日拂曉,明軍發起總攻,上百門百出佛郎機猛轟平壤城頭,火焰蔽空,震天動地,經過連續十輪的炮擊,把守城日軍炸的人仰馬翻,慘不忍睹,連小西行長的將旗都被炸飛,隨後明軍炮火開始延伸,轟擊平壤城內各要點。第一輪炮火準備之後,明軍各攻城部隊吶喊著踏過結成堅凍的護城河撲向城下,喊殺聲猶如天塌地裂,槍林彈雨中數百架攻城梯架上城頭,一時間明軍士卒密如蟻聚,爭相攀登,平壤各門頓時陷入了激烈交戰。平壤日軍雖傷亡慘重,但在小西行長的親自督陣下仍然拚死抵抗,依託堅固高大的城池用弓箭火槍不斷射擊,同時把煤油澆下焚燒雲梯,明軍攻城部隊傷亡迅速擴大,戰場形勢陷入白熱化狀態。
臨近午時,明軍經過激烈的戰鬥攻克城北制高點牡丹峰,全殲日軍2000餘名,平壤城內日軍立時亂作一團。李如松當機立斷,傳令全軍:午時之前攻不下平壤,前鋒營將領一律斬首,攻下城池,先登城者賞銀5000兩,臨陣怯戰者殺無赦!
軍令一下,士氣高漲的明軍將士無不以一當十,蜂擁向前,明軍火銃營和虎蹲炮(發射霰彈的中型火炮)也推進到城下實施抵近射擊。李如松在前線督戰時,坐騎被日軍火槍擊中,當即換馬再戰,其勇猛如此,明史記載:“如松馬斃於炮,易馬馳,墮塹,躍而上,麾兵益進。將士無不一當百,遂克之”,其弟副將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兄弟二人皆毫無懼色,指揮若定。可以說,作為全軍主帥,李如松的鎮定、果敢、勇猛給了明軍將士巨大的精神鼓舞,是明軍取得這場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午時分,10000名化裝成朝鮮軍的戚家軍及遼東鐵騎利用日軍的麻痹輕敵攻上城南的蘆門,砍倒了日軍軍旗,插上了明軍的旗幟,明軍不斷攀上城頭,歡呼聲響徹雲天。一門失守,六門皆驚,城頭守軍的意志瞬時間崩潰了,紛紛棄城而逃,隨後七星門也被明軍大炮轟塌,明軍騎兵如潮水般突入城內......
城內,殘酷的戰鬥仍在繼續。日軍殘餘主力約9000人龜縮在練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及周圍的十幾座小土堡里負隅頑抗。由於道路狹窄崎嶇,明軍的大炮推不上來,日軍火力很猛,進攻部隊傷亡很大。李如松果斷做出決定:停止攻擊,採取圍三闕一的戰術,三面包圍敵軍,唯獨留出南面的大道,誘使日軍突圍,同時派出信使給小西行長送信,大意是日軍敗局已定,為避免雙方不必要的傷亡,只要日軍撤出平壤,明軍將不予攔截。小西行長接到李如松的信後猶豫不決,但是戰場形勢迫使他別無選擇,守也是死,突圍也是死,不如拚死突圍或許還有一條生路。天黑以後,日軍派出斥候警戒,見無明軍攔截,各土堡內大隊人馬蜂擁而出,借夜色掩護向城南殺去!日軍一路暢通無阻衝出城外,城南不遠就是大同江,時值隆冬,十里寬的江面全部冰封,日軍先頭騎兵部隊迅速通過,日軍大隊人馬喜出望外,爭先恐後的過江,一時間江面上布滿了人群。
就在這時,令人驚駭的一幕發生了。早已隱蔽待命的明軍火炮突然開火,雨點般的炮彈落入過江的日軍人群里,江面的冰層被明軍重炮炸開無數條口子,日軍頓時亂作一團,加上馬踏人踩,裂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繼而大面積崩塌,成群的日軍掉進冰冷刺骨的江水中,連呼救都來不及就順流衝到冰面下......僥倖逃上南岸的日軍驚魂未定,埋伏在南岸的明軍騎兵部隊已經等候多時了。驚駭萬狀的小西行長丟下大隊人馬,僅率輕騎部隊一路狂奔,沿途被明軍、朝鮮軍、朝鮮義軍連番追殺,最後總算在開城日軍的接應下撤回黃海道。
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餘名,僅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另一則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現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據《朝鮮史》記載,此戰共殲滅日軍一萬餘人,燒殺溺斃無數,逃散者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萬曆三大征考》記載,平壤之戰“斬獲倭級一千五百有餘,燒死六千有餘,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餘”。明軍陣亡七百九十六人,傷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憑此一戰,威名遠播明日朝三國。
此戰明軍與日軍的陣亡比例約為1(明軍):15(日軍),可以算是大捷。
平壤戰役的勝利意義不僅僅在於收復一座平壤城,也不是消滅10000多個日軍士兵那么簡單。這場戰役的勝利徹底打掉了侵朝日軍的囂張氣焰,大明帝國出兵的訊息如同炸雷一般令整個朝鮮半島的日軍聞風喪膽,平安道、江源道、黃海道、鹹鏡道、開城的日本駐軍紛紛放棄城池爭相南逃,一路狂奔全線後撤了400餘里,全沒有了“長驅直入大明國”的狂妄和膽色。豐臣秀吉妄圖以朝鮮為跳板攻占大明繼而建立其所謂“大東亞帝國”的迷夢,被明軍的鐵蹄和大炮撞擊的粉碎!李如松率軍入朝參戰僅僅一個多月,便收復失地五百餘里,朝鮮三都十八道已收復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鹹境等五道。大軍繼續向南開進,兵鋒直指王京漢城。
血戰碧蹄館
碧蹄館是位於漢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一個驛館,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在這裡所爆發的碧蹄館大戰,將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小驛館載入了世界戰爭歷史的史冊。
日本主將——第六軍團指揮官小早川隆景認為,這是明軍總攻的前兆,消滅眼前這支孤軍是在明軍總攻之前消滅其有生力量的絕佳戰機,他計畫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這支明軍,在短時間內迅速結束戰鬥。此時小早川隆景絕沒有想到,自己吞下的不是一塊肥肉,而是一塊燒紅了的烙鐵。被包圍是由明軍副總兵查大受指揮的3000遼東鐵騎,曾經在關外與沙漠蠻族較量過的百戰雄師,明軍精銳中的精銳,配備了三眼神銃(三眼神銃全長約120厘米,共有三個槍管,槍頭突出,全槍由純鐵打造,射擊時可以輪流發射,是遼東鐵騎的標準裝備。發起衝鋒時,遼東鐵騎即沖入戰陣,於戰馬上發動齊射。三槍打完後吹吹槍口的煙,換個握法,把它豎起來使,那就是把十分標準的鐵榔頭)。
碧蹄館一戰,3000遼東鐵騎(到戰鬥即將結束時增至9000)與強於自己的日軍激戰一晝夜,殘酷的戰鬥持續到25日,李如松和副將楊元先後率騎兵共2000前來救援,從日軍側翼發起猛攻,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已成強弩之末,誤認為明軍主力發起總攻,遂倉惶撤回王京。此戰,李如松報稱明軍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斬獲日軍首級一百六十七人;但從碧蹄館之戰的規模和慘烈程度來看,這個數字似乎不太符合實際情況。有考據認為明軍的“陣亡二百六十四人”應該只是李如松直屬部下傷亡,而日軍的“一百七六十七人”只是首級斬獲數,並不能代表傷亡總數。作家馬伯庸、汗青在其著作《帝國最後的榮耀》當中綜合考據並分析了多方史料記載認為明軍在是役中的真實傷亡總數應當在一千餘人左右,而日軍的實際傷亡則可能為三千人左右。有網路說法稱據日本東京國立圖書館收錄的《大和文祿慶長之役》記載,碧蹄館之戰結束後,僅日軍第3、9兩軍團補充兵員就達6286人但經搜尋東京國立圖書館沒有這本書。據日本《立花家傳》、《武將列傳》記載,日軍陣亡“武將”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池邊永晟、安東幸貞、小川成重、安東常久、久野重勝、橫山景義、桂五左衛門、內海鬼之丞、伽羅間彌兵衛、手島狼之助、湯淺新右衛門、吉田太左衛門、波羅間鄉左衛門一晝夜交戰陣亡日軍“武將”(這個詞在戰國日本指的是軍官和士官)高達十五員之多,可見當日戰況之慘烈。小早川隆景戰後向豐臣秀吉匯報時聲稱打退了10萬“明軍鐵騎”的進攻,實際上當時明軍在朝總兵力不過才4萬。
碧蹄館大戰是中日壬辰戰爭中明軍的一次失利,這一點得到了現代史藉的確認(《Samurai Invasions of Korea 1592-1598》和楊昭全《中日朝關係史》都表明是明軍戰敗)。日軍也感到失去了與明軍野戰的信心。12萬日軍面對僅僅3萬多明軍竟然龜縮一團,不敢出戰,而明軍由於兵力有限,無法展開強攻,於是雙方在漢城一線展開對峙,一時間戰局似乎陷入了僵局。
戰死沙場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遼東總兵官一職空缺,廷議再三推舉人選,神宗特下中旨,用李如松為遼東總兵官。言官爭相勸阻,神宗不聽。李如松聞訊,“感帝知,氣益奮”。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韃靼土蠻犯遼東,李如松率輕騎追擊搗巢,與數萬韃靼騎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餘人浴血奮戰,陣亡於撫順渾河一帶,終年五十歲。神宗聞訊後“痛悼”,令具衣冠歸葬於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並追贈李如松為少保、寧遠伯,賜諡號“忠烈”,為其立祠紀念。
主要成就
萬曆二十年(1592年),李如松以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職率軍平定寧夏哱拜之亂。
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入朝鮮,在平壤之戰中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殲敵近萬,又火燒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至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凱旋迴國為止,為壬辰抗倭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極大貢獻。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總評
在明代,以李如松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貴為代表的麻家被並譽為“東李西麻”,萬曆三大征,李如松參與或指揮了其中兩場戰役。綜觀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諳兵法,奇正相輔,一往無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計有梟狐之謀,平壤攻堅戰石破天驚、碧蹄館遭遇戰打得氣壯山河、龍山奇襲戰一劍封喉。《明史》稱讚道:“將門有將,得無愧乎”。
歷代評價
趙志皋:①壬癸以來,七八年間,國家多大師。往往張皇部署,東西策擊斤斤雲。而李氏世將家,往往兄弟連行間多有功。……督尤驍健敢勇,冠諸弟。西噎哱(拜)東護朝鮮,兩事俱為帥主名,其功最最。……嗚呼,可以死矣,是真寧遠子。②舉世薄純,綺李將軍,侯者子介冑往往感激於右文。李將軍以效死成明君之舉,不隕其家,豈不烈烈丈夫哉。古大將畢命戎事者絕少,然主遇亦不薄,乃蟬聯閥閱,不及忠烈之半,嗟乎忠烈,君恩不朽,足死矣,足死矣。
徐光啟:而先登者多南將,提督李如松不能無內忌。欲立奇功,輒深入,是以有碧蹄之敗。
谷應泰:方李如松平壤大捷,李如柏進拓開城,四道復平,三倭生縶,廓清之功,可旦夕(闕)。而乃碧蹄輕進,兵氣破傷,功虧一簣,良足悼也。
張廷玉:自俺答款宣、大,薊門設守固,而遼獨被兵。成梁遂擅戰功,至剖符受封,震耀一時,倘亦有天幸歟!麻貴宣力東西,勛閥可稱。兩家子弟,多歷要鎮,是以時論以李、麻並列。
親屬成員
有考證說李如松祖籍為隴西,唐朝末年為避亂遷入朝鮮,祖上旅居朝鮮的先祖可以追查四代,名為:李哲根穗、李哈山、李廈霸努、李把圖理。李把圖理的兒子“李膺尼,洪武渡江歸附”明朝,歸附後“授總旗”,高祖李英,授世鐵嶺指揮僉事,從此李氏便在鐵嶺安家落戶。到了李如松的父親李成梁這一代,李氏一門世襲官爵,族親旺盛,成了明朝以來鐵嶺著名的大戶。
隆慶、萬曆年間,李成梁出任遼東總兵官,鎮遼二十二年“身經百十餘戰,刀痕箭瘢,遍體殘傷”,先後奏大捷者十,號稱“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所未有”。其用兵勇敢果決,善用計謀,敢於深入,多次以輕騎出塞數百里直搗敵軍腹心,打敗女真和蒙古各部的侵擾。
史料記載
- 《贈少保寧遠伯李忠烈公墓志銘》
-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二·援朝鮮》
- 《明史·卷二百三十八· 列傳一百二十六》
考證爭議
身份
李如松祖先雖然是自朝鮮內附中國東北,但經過好幾代人,早已融入遼東漢族,一貫被視為漢族人,例如清末章炳麟起草革命宣言就讚揚其父:“願吾遼人,毋忘李成梁”,即把其父親李成梁當做漢族的民族英雄。朝鮮英祖對明末逃亡到朝鮮國內的明朝遺民後裔也予以“世世免役”的優待,並編纂《華人錄》,以為免役的依據。《華人錄》中就有李如松的後裔,可見李朝把李如松及其後裔視同為漢人。
死因
關於李如松戰死的原因,有兩種說法:
- 輕率出兵中伏戰死
這種說法,也是常見的一種,即《明史》李如松部分中所說的土蠻進犯時,李如松犯了冒險主義的錯誤,輕率騎兵直搗其老巢,結果中伏力戰而死。不過這一說法也存在爭議,因為按照《明史》的記載,李如松應為出奇兵偷襲敵軍,而且李如松經歷了碧蹄館之戰後,應該更加警惕,怎會無故中伏。而相對來說,第二種明朝著名火器專家趙士禎的《神器譜》中所收錄的一篇他寫給皇帝的奏摺中的說法就更加合。
- 叛徒出賣而死
明朝火器專家趙士禎的《神器譜》收錄過一篇叫《恭進合機銃疏》的奏摺,前文用大段文字向皇帝建議使用合機銃,文中提議增強武力,改進火器。再說一些將領“專以雙糧厚賞,招養夷丁,驅我華人,為虜奴僕,辱我族類,餒我士氣”趙士禎勸皇帝與其花費錢糧安撫異族諸酋,“不如置我前據利器”,“醜類狼子野心,養之不惟貽患後日”。其後,便舉例說明異族之患:“臣見遼左降虜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祿,以寧遠兩世撫育之恩,畢竟陰泄主帥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中國有墜將覆軍之辱,伊誰致之?平胡受恩深重者如此,餘可知矣”也就是說李如鬆手下的一個外族投降者李平胡向敵軍泄露了訊息,才導致李如松戰死,雖說《神器譜》的記載不是官方的,但還是比較合理,可以參考。
後世遺蹟
墓葬
李如松墓位於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催陣堡鄉小屯村,屬於李成梁家族墓。墓前尚存部分石人、石馬、石羊、石人裝束仍可見,石馬石羊形態仍可辨。
1958年,北京豐臺區趙辛店出土《李如松墓誌》。2011首博特展“回望大明-走進萬曆朝”展覽的李如松所帶玉帶板,為北京豐臺區趙辛店李如松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