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熊

葉夢熊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雲。明代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今屬惠城區)人。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葉梅實遷惠之後裔,並錄有葉夢熊《葉氏源流詩》云:“欲識仙翁出處時,寧郡文獻中江西。官居潮邑三千教,工部梅州萬古稀。孟仲季卿源共脈,貞清兄弟始分枝。後人若問宗與祖,莫把源流作不知。””嘉靖四十四年中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陝西、甘肅。因戰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任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一。

葉夢熊創製“葉公神銃”,後半生以武功載入《明史》,被視為民族英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夢熊
  • 別名:字男兆,號龍塘、華雲
  • 國籍:大明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惠州府城萬石坊
  • 出生日期:1531年
  • 逝世日期:1597年
  • 職業:尚書、太子太保
  • 主要成就平哱拜之亂
  • 代表作品:《華雲集》《籌邊議》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弓田便民遭罰薪俸,制神銃敵虜披靡顯奇才節節高升,灌城離間平叛亂 急流勇退淡名利,五疏乞休上不允 便道歸鄉葬猶龍,葉夢熊墓在草莽中沉寂,

人物簡介

葉夢熊(1531~1598),字男兆,號龍塘、龍潭,又號華雲。明歸善縣萬石里(今惠城中山南路)人。葉春及侄。少有大志,為文有氣慨。師從何端恪於廣州,有辯才。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舉人,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進士,任福建福清知縣。當時福清縣官場串通作弊,貪污肥私,相習成風。葉夢熊到任後,肅法秉公,整飭吏治,身體力行,嚴懲貪吏,全縣大治。
1568年(明隆慶二年)任戶部主事,轉餉關中。旋改任山西道監察御史。居御史台3月,議論國家大政,剛正無私,不避權貴。
1570年(隆慶四年)冬,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因聘妻三娘子為祖父所奪,憤而降明。俺答汗請明廷送把漢那吉北還,並請求封貢和開通邊境互市。葉夢熊以俺答汗多年滋擾邊疆,殺掠無時,“敵情叵測”,不可輕信,便抗疏反對受降封貢,而逆旨意,被貶為陝西郃陽縣丞。兩年後遷任河南歸德推官,數月後又升任南京戶部主事,尋督理鳳陽倉。按例計,鳳陽糧倉多餘額,但卻有40%被官吏中飽私囊。對此,葉憤然裁革這種“以倉場為市(利)”的弊端。
1574年(明萬曆二年)轉戶部署郎中事,旋升江西贛州知府。贛州當4省之沖,商業發達,經濟繁榮,被官吏視為牟取私利的地方。葉夢熊一到任,即清除積弊,廢除苛捐雜稅。轄下10縣所屬官員,每月考核,依據政績好壞給予獎懲。贛州安遠縣萬山中,有山民首領叫葉甲的,世代穴居山中,其孫輩葉楷聚眾橫行劫掠,官府不能約束。葉夢熊向督撫江一麟陳述剪除之議,定計訪尋、密訪以往與葉楷屬下有交往的人,曉以大義,讓他回山在葉楷親信中策反。數月後,葉楷心腹下山歸服者日眾,連葉楷宗族也有人下山歸服。葉夢熊令就其地適中的黃鄉堡創建社學,推行鄉約,建立保甲制度,子弟有原從學者全部至郡城贛州,請師督教。但葉楷與二三個酋長仍執迷不悟,甚至仇殺歸順之人。又派人上山,申明歸順者可免罪入籍,否則攻滅巢穴,玉石俱焚。後葉楷率萬人反,官兵預先扼守要道,伺機進擊,楷眾策應倒戈。多年動亂,終得平定。後又將其地從安遠縣分出,設長寧縣治。百姓感戴,特為葉夢熊立廟祭祀。詔賜金幣。不久,因母喪返鄉。服孝期滿,補任安慶知府。
1578年(萬曆六年)宰相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下令丈量全國土地,將耕種田地查實上報。安徽巡撫孫光祐有意逢迎,下令10日內即催促完報,且欲將山坡、湖盪一併充作耕地丈量。葉夢熊不願作偽貪功,據理反對,據實丈量,被巡撫孫光祐以“緩令”之罪奏奪俸3月,但他仍以治理一方為己任,率民抗旱,誅鋤盜寇。因政績顯著,獲朝廷璽書褒獎。
1582年(萬曆十年),升雲南副使,兵備金騰,未到任,改任浙江巡海兵使。時日本海盜屢犯海疆,警報頻仍。葉夢熊巡視四明至周山各險後,為強固海防,即召外海漁船,下令編次,各分界限,自為部伍,教練技擊,修繕器械,使各地皆兵,守望有賴,沿海安定,每年節省一半軍餉。當時,朝廷詔求邊才,以管治邊境,抵禦外侮,中書省和御史台大臣紛紛奏舉葉夢熊。後調任永平道(今河北盧龍)兵備。到任即向總督王一鶚獻“破敵莫如車戰火攻。宜依古式制輕車、神炮”之策,被採納,依法督造。遼東戰事危急,輕車、神炮運至,初試鋒芒,遼兵潰敗。朝廷除嘉獎外,還取輕車大炮品樣頒發北方九個軍事重鎮依式製造使用。在任6年,邊境安定。
1586年(萬曆十四年)考察內外官員,葉夢熊被評為“廉能第一”,升任山東肅政廉訪使。制訂“慎刑條約”,令諸司恪守,不得輕議亂逮,以防冤枉無辜,山東諸郡一時獄為之清。1589年(明萬曆十七年)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貴州,奏請設新貴縣,以加強對貴州少數民族地區統治。
1590年(明萬曆十八年)韃靼火落赤部攻擾洮、河二衛(洮州衛駐地在今甘肅臨洮,河州衛駐地在今甘肅臨夏),兩副總兵先後被殺害,陝甘邊境告急。次年春,魏學曾起為兵部尚書,總督陝甘軍務,調葉夢熊巡撫陝西。葉夢熊單騎就道至陝西,直趨河州,整治甲兵,修整車炮,日以酒食招待士卒。密派總兵尤繼先將火落赤部趕出莽剌兒工川。旋擢副都御史,巡撫甘肅,奏準在蘭州製造大炮千門,大振軍威。
1592年(萬曆二十年)四月,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蒙古西部人)及其子承恩(己襲父爵),在寧夏發動叛亂,殺撫臣,劫主將,攻取河西47堡,全陝震動。魏學曾發兵迎擊,難有進展。朝廷增發援兵,諸將多怯行,葉夢熊灑淚上書自請,被允以原官協同總督往援,日夜兼程間道至靈州與魏學曾等會合。此時叛軍3萬聚據羅山,他便命驍將麻貴率千人突襲,叛軍轉攻城北,葉夢熊親自率軍迎戰,叛軍大挫,退守寧夏鎮城(今銀川市),雙方對峙。魏學曾師久無功,被削職為民,由葉夢熊代行其職,賜“上方劍”。葉夢熊激勵士氣,築堤引黃河水灌城。城內糧盡,叛軍陣亂。夢熊親冒矢石督戰,用大炮攻焚城樓,擊退叛軍援兵2萬。又以蠟丸封書射入城中,分化叛軍,使其互相殘殺。城內商民紛起回響。九月,城破,寧夏亂平。捷報至京,朝野同慶。魏學曾得葉夢熊大力推舉,官復原職,諸將各有封賞,葉夢熊也以功升右都御史,並在賀蘭山刻石記其平叛之功。
寧夏平定後,葉夢熊鎮守固原(今寧夏固原)。後上疏稱病辭歸鄉里,未允。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夏,加封兵部尚書,後改南京工部尚書,加封太子少保,十月升任太子太保。葉夢熊急流勇退,5次上書請歸,最後獲準,即於同年返抵惠州。歸時行李儉樸,至家中田宅無增。居家恂恂恭謹,倡義勸施,無所吝嗇。閒暇無事,呼諸侄泛舟西湖,行酒賦詩。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六月十二日逝世。著有《華雲集》、《五鎮奏疏》、《籌邊議》、《關西漫稿》、《靖氛外史》、《戰車錄》、《運籌決勝綱目》、《萬世文字之祖論》等。

生平經歷

弓田便民遭罰薪俸

葉夢熊在贛州用反間計一舉端掉黃鄉積寇後,次年母親石氏病卒於贛州。按照當時的祖制,葉夢熊需回到祖籍丁憂3年。在惠州守母孝期間,他仍不忘贛州剿賊之事,於千里之外設計盡俘黃鄉積寇餘黨,當地百姓感戴其德,建生祠祀之。
朝廷是不會讓這樣的人才久留南荒之地的。守母孝期滿後,也就是明萬曆六年(1578),葉夢熊起任直隸安慶府知府。在安慶,他一如既往地執行自己的惠民方針。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他寧願得罪上司扣罰薪俸,也不願意損害百姓的利益。
明萬曆八年(1580),明神宗聽從首輔張居正的建議,詔令重新丈量天下田畝。撫台孫光佑為了迎合張居正,催逼屬下府縣嚴格在期限內完成,並要把不能耕種的山坡湖盪也作為農田來丈量上報。沒想到葉夢熊並不買孫光佑的賬,他說:“安慶邑多沮洳,冬望平蕪,春夏即為魚鱉窟,若從台議,是我為民厲階也。”意思是說安慶大多是低濕地帶,冬旱夏澇,如果我遵從撫台大人的意旨去辦,豈不是去為禍百姓嗎!結果孫光佑惱羞成怒,上疏誣告葉夢熊有心怠慢丈田令,使得葉夢熊被扣罰了3個月的薪俸。儘管如此,葉夢熊依然如實丈田,與民休息。
在安慶的第3年,葉夢熊又設計誅殺邑內天堂山巨寇,他的軍事才華再次得到明神宗的賞識。從這時候起,以文官入仕的葉夢熊,已經開始慢慢向武官轉型。果然,在安慶任官期滿後,葉夢熊就升任雲南金騰兵備按察司副使,但他還沒來得及入滇,又改任浙江巡視海道按察司副使,到四明(今浙江寧波)巡行視察。有一次行部至舟山,環視險要,他感嘆地說:“國家歲費糧餉,僅保境內已乎?”於是,“悉召外海漁船,編次界限,勒為部伍,教技擊、繕器械,不維守望有賴,即在在皆兵,沿海晏然,歲省餉金之半”。

制神銃敵虜披靡顯奇才節節高升

明萬曆十三年(1585),渴望在戰場上施展拳腳的葉夢熊終於如願以償。在當時,明朝邊境各鎮的小規模衝突接連不斷,朝廷急需治邊人才。是年,葉夢熊先後7次被舉薦後,被任命為直隸永平兵備按察司副使。他到任後,即向督府王一鶚建議用輕車重炮破敵制勝,“蓋車輕則易馳,炮重則及遠”,並提供了車炮圖式。王一鶚接納了他的建議,下令依照此法督造。適逢遼東戰事告急,新造車炮趕赴前線,一試告捷,敵寇披靡。
綜合史料來看,葉夢熊所制車炮在當時而言可謂創舉。在此之前,戚繼光所造的戰車屬仿古偏廂制,其車太重,“宜於易而不宜於險,宜於守而不宜於戰”,而葉夢熊的車炮則輕便得多,往來便捷,“平地二人推之,險厄四人挽之,上列槍刀,中施火器,又以斫馬刀與長短兵相夾前沖,然後鐵騎從之”,具有很強的實戰性能。這顯然是一種諸兵種合成立體作戰的兵器,發明者葉夢熊也因此成為明代火器研製專家,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從各種兵書中找到他的身影。相對於輕車,葉夢熊的重炮更值得我們注意。在現代的軍事火器史書中,介紹明代火器時會看到有一種車載炮的火器叫“葉公神銃”,其中《中國火器史》一書就如此介紹:“其炮(用)淨鐵打造,天地玄號,名曰公引孫。天字號神炮,每位重二百八十斤,長三尺五寸……”這種火器不僅讓葉夢熊在戰事上屢建奇功,還成為晚明軍事上克敵制勝的最有效兵器。
文科出身的葉夢熊竟擁有這樣的工科才能,這是朝廷始料未及的。很快,朝廷就下令將“葉公神銃”廣泛套用到北方宣府、大同、太原等軍事重鎮。
明萬曆十四年(1586),朝廷對在外官員進行考核,葉夢熊被列為“廉能第一”,獲得了明神宗的賜宴嘉獎。在後來的幾年裡,葉夢熊節節晉升,先是升任山東按察使,數月後又晉升為山東布政司右布政使,數年後再擢都察院副都御史(正三品),先後巡撫貴州、陝西、甘肅。葉夢熊所到之處,均“造火器以制敵上”,軍威大振,威名日盛,使敵虜皆遠遁而去。

灌城離間平叛亂 急流勇退淡名利

明萬曆二十年(1592),62歲的葉夢熊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2月,蒙古人哱\拜因與巡撫黨馨積怨甚深,竟殺黨馨扯旗反叛,企圖占據寧夏,建立割據政權。4月,明神宗命大臣獻策平叛,葉夢熊“慷慨以殺敵自任”,請命領兵親赴前線,明神宗以為忠義可嘉,允以原官協同督撫平叛。6月,葉夢熊趕至靈州,與梅國禎、李如松等數支大軍會合,由總督魏學曾統一調度討賊平亂。
出征寧夏是明萬曆三大征之一,歷來史書已備述,而葉夢熊在此役的表現卻備受爭議。當年7月,朝廷根據監軍梅國禎的彈劾“憤師久無功”,將魏學曾撤職查辦,任命葉夢熊總督陝西三邊軍務,並授上方劍,授以臨事專決之權。葉夢熊果然不負眾望,先是築堤引黃河之水灌城,又親率將士冒著矢石衝鋒陷陣,用神炮轟毀城中樓櫓。至8月,葉夢熊趁城中人心惶惑,作詩二首以蠟丸封寄哱\拜勸降,並派人進城離間兵變首領,造成內訌,動搖其軍心。9月18日,寧夏城破,哱\拜父子遂向梅國禎求招安。這時,葉夢熊與梅國禎在納降與否的問題上產生分歧,葉夢熊堅決主張殺降以絕禍本,不顧哱\拜已降梅國禎,傳示諸將“本日不盡殺哱\氏者,以賜劍行法”。結果,哱\拜闔家自縊,所有家丁俱被搜殺。此役之後,梅國禎與葉夢熊心存芥蒂,為以後的廷議之爭埋下伏筆。
大戰告捷後自然要論功行賞,但是各路將領的敘功與梅國禎卻有所不同。梅國禎認為築堤是他自己的主意,由魏學曾決策,葉夢熊只是按此部署執行而已。此言一出頓時朝議紛紛,甚至有人指責葉夢熊“貪功殺降”有冒功之嫌。對此葉夢熊憤然上奏說:“臣寧負殺降之名,以絕禍本,保封疆。”在他看來,重金撫酋、撫虜的招安政策並非求安的長計,認為打仗的事情 “非從徵文武諸臣所能測也”。在慶功宴上,葉夢熊作《出征回朝宴享詩》一首:“幼習干戈未習詩,太平宴飲強留題。江南有福同君享,塞北淒涼只自知。剪髮堪傷騎駿馬,割衣剖腹補旌旗。貔貅百萬臨邊境,那見先生點筆時?”言外之意是,敵人百萬大軍壓境的時候,你們這些先生們能幹些什麼呢?
總的說來,明朝時武將領兵作戰,和文官的施政原則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大多數文官以中庸之道為處世原則,而武將則注重取得實效而不避極端。長年的戎馬生涯已使葉夢熊養成與文官截然不同的氣質,因此他與文官集團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看破官場腐敗的葉夢熊居功至偉而謙卑自牧,“所有捷音必讓諸同事”。他在軍旅中寫下《平朔方勒石賀蘭山》一詩,暗示著自己有功成身退告老還鄉之意:“盡道將軍意氣豪,朔方戰罷解征袍。功成自古皆天幸,卻笑人間說六韜。”

五疏乞休上不允 便道歸鄉葬猶龍

早在明萬曆二十年(1592)十一月,難堪廷議之爭的葉夢熊已經以“臣愧愈深,病癒劇”為由以病乞歸,但被明神宗否定。兩年後,吏部修舉邊功,雖被文臣圍攻的葉夢熊因為明神宗的賞識,被晉升為南京兵部尚書,又因榆林大捷而加授太子少保(正二品),不久又改命為南京工部尚書,加授太子太保。此時文臣們依然不肯放過葉夢熊,葉夢熊一而再再而三“稱病乞休”,但明神宗總是“以夢熊邊疆著勞,不允辭”。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身心疲憊的葉夢熊再也不顧皇帝的玉旨挽留,竟違抗聖命不到南京赴任工部尚書一職,便道返鄉。葉夢熊返鄉後在惠州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兩年。按明大學士王宏誨為葉夢熊寫的神道碑記載,葉夢熊居鄉二年“惟訓子弟以忠孝投國恩”,“恂恂恭謹,樂賑人匱急,且倡義勸施,毫無所吝”。在惠州時他還上疏請求重修下郭回龍寺以紀念他的恩師真空和尚,並建九級浮屠文星塔 “以壯龍運旺氣”。他的同鄉好友,同樣是惠州晚明三尚書之一的楊起元(詳見下期本欄目)還勸他復出:“今東中倭,南訌夷,此豈公堅臥時也?”葉夢熊先是笑而不答,後來又說:“逮功成請老,家計廑廑,不易寒素,日惟子弟談笑歌詠,怡怡自樂。”此時,葉夢熊已將名利看作浮雲,欣然自得了。儘管如此,渴求治邊人才的明神宗還沒有忘記葉夢熊。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皇帝又派使者來催督葉夢熊上任,還命令他“著赴任供職,不準辭”。面對朝廷強其復出的強大精神壓力和對官場的厭倦,已經67歲的葉夢熊似乎在兩難中難以解脫。他只能對使者說“受國深恩,捐軀莫報”,正準備出門時,竟“俄以疾卒於家”。
據史載,葉夢熊臨終之日,還召子女以教誨,飯後仍閱案頭書,忽然間呼喚子女到身邊,說了句“乃翁長往矣”便長逝而去,為世人留下一個難解的歷史謎題。
葉夢熊是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六月十二日去世的,但訊息傳到明神宗耳中已是次年六月。據《明實錄》記載,獨愛葉夢熊的明神宗嗟悼不已,馬上遣官諭祭葬,備諸恤典,加贈少保 (從一品)。明萬曆二 十 七 年(1599)七月二十五日,刑部主事王玠奉旨來惠,為葉夢熊造墓於西湖猶龍山,大學士王宏誨為其作神道碑,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為其作墓表,光祿寺正卿郭棐為其作行狀。墓道豐碑屹立,翁仲羊馬巍然。

葉夢熊墓在草莽中沉寂

如今,提起葉夢熊的名字,惠州年輕一代對這位出生惠州的著名明代尚書也許已經無多少印象。在菱湖畔的太保山上,葉夢熊墓被發現,曾轟動一時。3年後,葉夢熊墓再次在一片草莽中沉寂下來。
清明節上午,有記者登上菱湖旁的太保山,來到葉夢熊墓址,發現墓址已經被一片比人還高的芒草所湮沒,周圍人跡罕至。在清明節這個特殊的節日裡,這座無人問津的明代尚書墓顯得格外冷清和蒼涼。
荒草墓地已看不到墓址
4月4日上午10時許,有記者從市區下角香子園登上太保山,來到市第二人民醫院宿舍樓後山的山腰平地上。和3年前相比,這片平地已長滿了高過人頭的芒草,在其中穿行十分困難。於2005年重見天日的葉夢熊墓就在這片芒草之中,但是已經無法用肉眼看到。記者仔細尋找之後,才在一片菜地旁發現昔日挖掘墓地時留下來的一個小坑,但坑裡堆滿了垃圾,已看不出墓址在什麼地方。
由於地處荒山,葉夢熊墓一帶除了來菜地摘菜的人外,鮮有外人涉足。一位正好在旁摘菜的中年婦女告訴記者,附近人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大人物的墓地,但是幾年來都沒有看到有人來祭拜。
葉氏後人慾修復先祖墓
葉夢熊後人會不會在清明節期間前來祭拜?帶著這個疑問,有記者致電市博物館客家文史顧問葉偉生老人。葉偉生稱自己是葉夢熊的旁系後裔,從2002年起,他就開始找尋葉夢熊墓地。正是因為老人幾年來的不懈努力,葉夢熊墓才在2005年底重見天日。葉夢熊後人大多居住在汕尾市陸河縣,只有兩戶住在惠州市區金帶街,一戶住在惠東平山。目前他還不知道葉夢熊後人有沒有計畫在今年清明節後來祭拜,但據他所知,葉夢熊後人正積極聯絡省內和海外的葉氏後人及世界葉氏聯誼會和海外葉氏宗親會等組織,希望能籌集足夠的資金,以促成葉夢熊墓地的修復工作。“在墓地沒有修復之前,葉氏後人在一片荒山野嶺中祭祖並不現實。”葉偉生老人無奈地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