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阿史那思摩
- 別稱:李思摩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突厥族
- 去世時間:655年
- 主要成就:保衛邊塞
- 封爵:懷化郡王
人物生平,早年來唐,率眾歸附,效忠太宗,主要成就,史籍記載,歷史評價,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早年來唐
思摩性格開朗思維敏捷,善於占對,受到始畢可汗、處羅可汗的喜愛。由於思摩的相貌很像胡人,而不像突厥人,所以處羅可汗懷疑他不是出於阿史那種族。思摩歷經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兩代,經常擔任夾畢特勒,終竟沒有能夠掌管軍事,設立牙帳。
武德(618年―626年)初年,思摩多次擔任使者,出使唐朝。武德七年(624年)八月,當時頡利可汗與小可汗突利可汗率軍侵犯唐朝。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帶兵抵禦突厥,並向突厥陳述利弊得失。於是,頡利可汗派遣思摩與突利可汗前往會見李世民,請求通和修好,李世民答應他們的請求。八月壬申日,思摩來到長安朝見唐高祖,唐高祖招他到御榻前面,好言安慰他,並讚賞他的誠樸,封他為和順郡王。
率眾歸附
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大將軍李靖等率領唐軍分道攻打東突厥汗國。頡利可汗兵敗逃亡,各部族首領紛紛拋棄頡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獨思摩跟隨頡利可汗。不久,唐軍滅亡東突厥,思摩與頡利可汗同遭唐軍俘虜。三月初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因賞識思摩的忠心,任命他為右武候大將軍、化州都督。五月初八日,唐太宗改封思摩為懷化郡王。不久改任北開州都督,統領頡利可汗的舊部居住在黃河南部地區。
當時自從突利可汗之弟結社率反叛後,上書言事者多說突厥留在黃河南部有很多不便。貞觀十三年(639年)七月初九日,唐太宗詔令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可汗,賜給鼓和大旗;突厥以及安置在各州的胡族,均令他們渡過黃河,回到他們的舊部落,使他們世代為唐朝的屏障,長久地保衛邊塞。思摩等人都懼怕薛延陀部,不肯走出塞南。唐太宗派司農卿郭嗣本賜給薛延陀璽書,寫道:“頡利可汗已然敗亡,他們的部落都來歸附大唐,朕不計較他們舊的過失,嘉獎後來的善舉,待其官員皆如朕手下的百僚,視其部族民眾皆如朕之百姓。中原王朝崇尚禮義,不毀滅別人的國家,先前打敗突厥,只是因為頡利可汗一人有害於百姓,實在不是貪圖其土地,奪其牲畜,總想重立一個可汗,所以將投降的突厥各部落安置在河南一帶,聽任他們畜牧。如今人丁興旺,戶口滋生,朕內心非常高興。既然已答應另立一可汗,便不能失信。秋天將要派遣突厥渡黃河,恢復其故國。你們薛延陀受冊封在前,突厥受冊封在後,後者為小,前者為大。你們在漠北,突厥在漠南,各守疆土,鎮撫本族各部落。如有越境劫掠,我大唐就要發兵,各問其罪。”薛延陀接受此詔令。於是,唐太宗讓思摩率領所轄部落建牙帳於黃河北部漠南一帶,唐太宗親臨齊政殿為他們餞行,並把思摩叫到跟前說:“蒔弄一草一木,見它繁茂就心中高興,何況我對你們部落育人養畜,見不少於往昔,能不高興嗎?你父母的墳墓在黃河北,現在恢復你的舊國,為你送行。”思摩淚流滿面,端酒杯祝壽說:“我等敗軍之旅,本當化為塵壤,幸遇陛下保全我們,而立我為可汗,願千秋萬代永遠侍奉陛下。”唐太宗派禮部尚書、趙郡王李孝恭,鴻臚卿劉善等人攜帶冊封文書,就其部落聚居地,在黃河邊築立祭壇而冊立他。唐太宗同時任命左屯衛將軍阿史那忠為左賢王,左武衛將軍阿史那泥孰為右賢王,任命思摩可汗之相。
效忠太宗
貞觀十五年(641年),思摩帶領十多萬百姓、精兵四萬、馬匹九萬渡過黃河,建牙廷於舊定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其地南為大河,北是白道,土地廣袤,水草肥沃。思摩派使者入謝說:“蒙恩立為部落長,切望世世為國家的狗,守衛天子的北門。如果薛延陀來侵犯逼迫,希望能入關保長城。”唐太宗允許。
貞觀十七年(643年),三年之間,思摩不能服眾,下屬多有二心。思摩很慚愧,要求入朝留宿衛,於是改任右武衛將軍。後隨從唐太宗東征高句麗,被流矢擊中,唐太宗親自替他吮血。不久班師回朝,死於京師,追贈兵部尚書、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築墳像白道山,將其功勞刻碑立於化州。
主要成就
貞觀十三年(639),唐為牽制和威脅薛延陀汗國,集中精力對付高昌,聲稱欲把散處河南10餘萬突厥入全部遣返河北,復其故庭,繼其先緒。太宗封阿史那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泌可汗,賜姓李氏。封阿史那忠為左賢王,阿史那泥孰為右賢王,建牙於定襄城(黃河以北,今內蒙和林格爾北)。隨思摩渡河者有帳戶3萬,勝兵4萬,馬9萬匹。太宗詔賜南至大河、北至白道川的整個漠南塞外地區。李思摩率部渡河加劇了大漠南北局勢的緊張。薛延陀國積極備戰,準備乘太宗赴泰山封禪之機,進攻漠南突厥。李思摩遵照太宗的部署,嚴陣以待。
貞觀十五年 (641)十一月,處於強盛時期的漠北薛延陀汗國可汗夷男(真珠可汗)聽說唐太宗要去封禪泰山,想趁機吞併突厥,而這時突厥仍然是唐朝的下屬臣民。夷男命令其子大度設領薛延陀本部及同羅、仆骨、回紇、白雷等部20萬軍隊過漠南,駐紮在白道川。李思摩退入長安,遣使告急。唐太宗命令李勣率軍攻打薛延陀軍。後面的數萬唐軍步兵還沒有到達,李勣率領3000突厥騎兵以及3000唐軍騎兵與薛延陀大軍交戰。突厥騎兵先與大度設交戰,不利,突厥騎兵撤走。大度設乘勝追擊,遇到唐軍騎兵。薛延陀萬矢齊發,唐軍騎兵的馬很多被射死了。李勣命令士兵下馬執長槊直前沖之,擊潰薛延陀軍,薛萬徹率領騎兵俘獲了薛延陀的馬匹。薛延陀失去馬匹,唐軍縱擊,大破薛延陀軍,斬首三千餘級,俘虜五萬餘人。大度設孤身逃走。剩餘的薛延陀軍隊失去馬匹與輜重,逃回漠北後無法抵禦大雪,十分之八、九的人被凍死了。經過這次大戰,崛起強盛的薛延陀汗國遭到沉重打擊,實力大幅削弱。唐太宗對薛延陀使者說“李勣率領的只有數千騎兵,你們卻被打的那么狼狽。回去告訴你的可汗:做事須權衡利弊,可要善於選擇適宜的事去做。”
史籍記載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歷史評價
親屬成員
曾祖:伊利可汗
祖父:達拔可汗
父親:咄六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