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0歲赴新加坡謀生。經過磨鍊與奮鬥,成為一名聞名遐邇的大實業家、銀行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作為東南亞首家華人跨國集團南益公司的創辦人,他被譽為“橡膠和黃梨大王”,是全球十大華人富商之一。作為世界性的著名慈善機構“李氏基金會”創立者,他先後被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及柔佛州的蘇丹封為
拿督,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賜封“丹斯里”(PMN)勛銜。
李光前生前是世界十大華人富商之一,其創立的橡膠王國對世界橡膠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是當代新馬、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傑出的華人企業家、教育家和慈善家。青年時代,他曾先後在南京暨南學堂(現
暨南大學前身)、
清華學堂和
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學習。事業有成後,他被
馬來西亞大學授予法學博士學位。1962年,新加坡政府聘請他為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
人物生平
早年時期
李光前的父親李國候(國專),誕生於中英
鴉片戰爭之後。青壯年時,正值西方殖民者紛紛入侵中國,清政府政治腐敗,國無寧日,民不聊生。據《芙蓉李氏族譜》稱,李國專是個讀書人,好學又能寫出一手好字。
弱冠後,"初習縫紉,開業於廈門曾厝墳,嗣別合營勝棧於市區"。也就是說李光前的父親去廈門謀生以後,剛開始時學習裁縫,然後開成衣店,後經營合勝棧。可能就在這一時期,與廈門姑娘林和姊結婚的。婚後予清光緒十九年(1893)生下李光前。小時候,李光前的家境十分貧寒,但父親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雖然經濟困難,手頭拮据,自己節衣縮食,也要供孩子讀書。李光前小時候很聰明,也很懂事,父母都很疼愛他。學齡時,他在南安芙蓉老家進私塾讀書,接受啟蒙教育。當時,李光前的父親雖在廈門做生意,但生意不很好,收入微薄,要撫養這一家人的生活有困難。所以。李光前每天到私塾讀書放學回家後,還得替人放牛,賺幾毛錢,以幫助家庭增加一點收入,後隨父出洋。
漂泊少年
1903年秋天,年僅10歲的李光前隨父親自福建出洋,去新加坡謀求生計。開船不久,氣溫劇降。當時船上多是福建人,來自窮鄉僻壤,去南洋謀生。所以衣衫單薄,凍得直打哆嗦。
當時船上還有一個人,就是著名的愛國華僑
陳嘉庚,他看到大家被凍成那樣,就吩咐倉庫保管員:“我姓陳,你通知乘客,給每人發一條毯子,費用由我來出。”那位保管員大概沒聽清楚,通知變成了“乘客中姓陳的,每人發一條毯子”。船上旅客不管張三李四,紛紛報名說姓陳,先拿一條毛毯禦寒再說。不久,陳嘉庚到各船艙查看,見一個十來歲的少年仍穿單衣,躲在角落裡凍得牙齒直打顫,連忙問他為什麼沒去領毛毯。少年說:“船上通知姓陳的才可以領毛毯,我姓李,不能冒姓去領。”這位少年就是李光前,他這種誠實的舉動,給陳嘉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來到新加坡的李光前,開始進入當地英印學堂就讀。他銘記父親的教導,在接受英文教育的同時,還堅持去養正學堂學習中文。1909年,李光前由於學習勤奮、成績優異,得到當地中華總商會主席吳壽珍資助回國,繼續在暨南學堂學習。兩年後,他考入北京
清華學堂(預科),之後轉到唐山專門學校(即
唐山交通大學,今
西南交通大學)。
1911年,
辛亥革命爆發,時局的動盪打斷了李光前的學業。他只好回到新加坡,不久又考上當地政府辦的測量專科學校,同時攻讀美國一所大學的函授工程課。3年後,因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再次中斷學業,以謀生計。
李光前精通中文、英文,經友人介紹,他來到愛國華僑
莊希泉創辦的中華國貨公司擔任英文文書及涉外工作,由此便開始進入商界。
當時民國初立,中國
商務印書館與
中華書局分別出版了新型的“共和版”課本和“中華版”教科書,東南亞各地有許多華僑學校,但採用的仍是清末的舊課本。李光前目光敏銳,感到機不可失,於是與國內出版社聯繫,買入大批新教科書轉售給各僑校,為公司贏得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1916年的一天,天正下著雨,李光前下班,在街邊大攤檔吃飯。這時,陳嘉庚也冒著雨來買食物。當陳嘉庚買完食物包好後,雨越下越大。陳嘉庚的汽車停在附近,他沒帶雨具,無法去駕車,正在著急,李光前認得陳嘉庚,忙遞去一把雨傘,陳嘉庚性子比較急,拿了雨傘頭也不回說:“明天到我的橡膠公司去取回吧。”第二天傍晚,李光前下班後,前來陳嘉庚辦公室取回雨傘。陳嘉庚忙招呼他坐下,並感謝他借傘之情。兩人在辦公室內邊喝茶邊聊天,李光前才談起他當年由廈門來新加坡的輪船上,陳嘉庚贈毛毯幫他禦寒之事,至今感激不盡。陳嘉庚這才想起來,不禁大笑。閒談中,陳嘉庚了解李光前熟悉中英文,而自己的公司正處於發展階段,他想請李光前到自己的橡膠公司內服務。李光前覺得莊希泉有恩於自己(按:莊希泉曾資助他求學),不能攀高負義,故而沒有接受其邀請。後經陳嘉庚摯友莊希泉勸說,李光前才接受陳嘉庚的邀請。
終成大器
李光前來到陳嘉庚的謙益公司,負責處理中、英文函件及對外聯絡工作,這一次“跳槽”成為他商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他開始在商界嶄露頭角。並打通歐美市場。因為辦事幹練精明、業務熟練加上老成持重,他很快就榮升為謙益公司橡膠貿易部經理,甚得陳嘉庚器重。
當時陳嘉庚的長女陳愛禮芳齡17歲,看到李光前年輕有為,陳嘉庚有意把長女配給他,便請好友莊希泉從中牽線搭橋加以勸說。李光前覺得陳愛禮雖是名門之後,卻端莊賢惠、平和穩重,而自己已經27歲了,該是成家的時候了,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在此之後,李光前為謙益公司的事業更加盡心盡力了,陳嘉庚也儘量讓他的才華得以充分發揮。他在謙益公司前後工作了11年,這期間,他學到許多工商貿易及經營管理的知識,積累了大量經驗,並與中外貿易界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這一切,為他日後開創自己的事業鋪平了道路。
1927年,他準備建立自己的事業,但是苦於沒有足夠的資本,正在這時,有一個英國商人準備回國,想把麻坡的1000英畝膠園以10萬元價格出售,這在當時的價格已經很低了,李光前調查之後決定購買。然而,謹慎的陳嘉庚卻極力反對,因為膠園價格之所以這么低,是因為園內經常有猛虎傷人,工人不敢去割膠,膠園再便宜,也會荒蕪。但李光前卻自有想法,之前他曾在英文報刊看到報導,政府有意在這附近開公路,發展麻坡的事業,公路一開,車來人往,老虎自然絕跡,到時膠園價格將會倍增,他堅持己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籌錢把膠園買了下來,並取名為“
芙蓉園”,以紀念他的出生地福建省
南安縣芙蓉鄉。
不久,李光前的預言變成了現實。政府在此膠園附近修建公路,膠園價格暴漲了2~3倍。1928年,李光前把這片膠園以大約40萬元的高價售出。這樣,在短短一年內,李光前就淨賺了30萬元左右。正是用這筆錢,李光前終於在麻坡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南益橡膠公司,他的膽魄和眼光甚至讓陳嘉庚都為之點頭稱讚。
公司開業的第3年,正逢世界經濟大蕭條,生意很艱難。在資本薄弱、慘澹經營的情況下,李光前憑著他在謙益公司時與工商界建立的良好關係,勉強支撐,始終沒有在同行的激烈競爭中被擠垮。
1931年,經濟危機即將過去,李光前看準各國經濟開始復甦的機會,擴大資金,將公司改為南益橡膠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他一面不斷擴大經營渠道,發展對外貿易;一面又不失時機地開展多種經營,除經營橡膠製造、種植、運送膠片和膠液外,還進行黃梨的種植與生產。幾年後,李光前的企業擴展到泰國和印尼。到30年代末,他已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家喻戶曉的橡膠與黃梨大王了。
雖然在商業界李光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並沒有就此停滯,而是繼續進軍金融業。他先是投資與人合辦華商銀行。1933年,華商銀行又與華僑銀行、滙豐銀行合併,以
華僑銀行命名。合併後的華僑銀行是新加坡4家華資創辦的銀行中最大的一家。
李光前任該銀行董事會副主席,後又接任主席。
李光前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帶入了金融界,憑著敏銳的眼光和精明的頭腦,在他的主持下,華僑銀行業務得到空前的發展,先後在新加坡設立了20多家分行,東京、
大阪、馬來西亞、香港、上海等地也設有分行。華僑銀行成為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也成為李氏集團最重要的企業。如今,
新加坡華僑銀行更是國內銀行業的龍頭,在新加坡設有25家分行,在馬來西亞設有30家分行,在全世界共有60家分行。到了二戰時,李光前已經是海內外著名的華人實業家和金融家。
1941年,李光前赴
美國華盛頓參加國際橡膠會議。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相繼侵占新加坡與馬來亞,他被迫滯留在美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李光前回到遭受嚴重破壞的新加坡,積極協助當地的復興及重建工作,被聘為新加坡委員會委員,對新加坡的社會發展及市改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並努力恢復遭到破壞的南益公司各企業。戰後各地經濟復甦,建設發展以及內外貿易的擴展,對新加坡及馬來亞的橡膠需要極大,供不應求,使李光前的南益公司的橡膠企業得到迅速恢復和進一步發展。到六十年代初,南益橡膠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共經營了十四個廠,十八個辦事處;在
吉隆坡有一個廠,一個辦事處;在巴生有一個辦事處。總共有十五個廠,二十個辦事處。他所屬橡膠園的總面積達一萬八千五百英畝。
與此同時,李光前適應形勢的需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除傳統的橡膠、黃梨的種植和加工外,還經營採礦、運輸、船務、木材加工、食品、出版等。1952年,李光前用大筆資金成立了李氏基金,通過李氏基金和李氏家族在各個企業的控股,控制了眾多的企業,形成了一張龐大的企業網路,李光前成為新加坡和馬來亞屈指可數的華人企業家,其財產總值據估計達三億元叻幣,這在當時華人企業中是不多的。
二戰結束後,李光前的事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日本鐵蹄下的新加坡幾乎是一片廢墟,尤其華僑的事業更是損失嚴重,從美國回來的李光前看到這一切,十分痛心,立即著手進行南益橡膠企業的恢復與重建,使之適應戰後市場的巨大需求;與此同時,他也竭盡全力協助當地恢復經濟,為重建戰後新加坡做出了貢獻。
戰後的市場,需要新生力量去填補。李光前不斷地挖掘潛在的市場,兼併、創辦了一個又一個企業。到60年代末期,他的橡膠園總面積已達1.85萬畝,南益橡膠有限公司附屬機構多達35家。除橡膠企業外,他還先後經營了黃梨廠、油廠、彩色印刷廠、火具廠、木材廠、南益餅乾廠、南益種植、南益聯合橡膠等等,共23家有限公司,再加上華僑銀行與東方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可以說是聲名遐邇的大富豪了,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錢財。
1967年6月2日,
獅城新加坡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神采,沉浸在一片悲哀的氣氛中,市民們傾城出動,自發為一位老人送行。商界人士驚聞一代巨賈離世,教育界痛悼喪失了一個好的教育家,全世界的華人為沒有了一位領導者而落淚。新加坡共和國總理
李光耀也在唁電中深表哀痛和惋惜。這個引起了諸多驚訝的人就是聲名遠揚的華人實業家——李光前。這位一生熱心
於文化教育事業的橡膠大王的逝世,不僅是新加坡工商界的一大損失,也是
新加坡華人社會的一大損失。
教育事業
對於李光前而言,此生最大的良師益友就是
陳嘉庚,在陳嘉庚先生身邊工作的10年,李光前親眼目睹、親身感受陳先生崇高的愛國精神:不顧個人安危,為華僑抗日運動奔波勞累;關注家鄉和當地文化教育狀況,投資社會福利事業。
同時,李光前還想到了自己年少時之所以能夠有受教育的機會,也是因為好心人士的捐助,自己的求學之路走得如此艱辛,再也不能委屈下面的一代人了。李光前決心把賺來的金錢用來支持教育,興辦文化事業。
事業有成的李光前,不忘回報桑梓和當地社會,抱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信念,一方面資助
廈門大學、
集美學村各校、
華僑大學,並在其家鄉獨資捐創幼稚園、國小、中學(
南安國光中學)、醫院、圖書館等;另一方面,捐助新馬地區的南洋大學(
陳六使倡辦)、馬來亞大學、捐建國家圖書館等。
1927年,李光前獨立創辦企業,開始以獨立資產不斷資助廈門大學。校史記載:“至民國十六年始,承
黃奕住、
曾江水、
葉玉堆、李光前、黃庭元、
林文慶、
殷碧霞諸先生及新加坡群進公司,陸續捐助各項經費,合計國幣20萬元。”1934年,陳嘉庚的公司收盤後,廈門大學和
集美各校歷年經費都得到李光前的大力支持。就在當年,李光前和黃奕住、林文慶及群進公司共捐資10萬元作為廈門大學及集美學校的經費。1936年,陳嘉庚籌措16萬元購買400英畝橡膠園,擬作廈大基金,李光前捐資5萬元。
1934年,他接任別人擔任
南洋中學的董事長,負責學校每年的經費、建築費等,修建校舍,新建國專圖書館。同時,他還兼任著南益學校、道南學校、導僑學校、光華學校、僑南學校等9所中學和十幾家會館的董事,他這樣做不是為了名利,只要能夠幫忙教育,他從來在所不辭。
抗日戰爭時期,李光前在故鄉南安
梅山創辦“國專國小”。1943年,又創辦“
國光中學”。1952年,他為家鄉捐資數百萬元,用於擴建梅山學村。除了恢復他於1939年創建的國專國小外,又擴建國光幼稚園、國光中學、國專醫院和國專影劇院。梅山學村由此一躍成為名聞中外的學村,擁有幼稚園、國小和中學,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各種福利設施齊全。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國專中學和國專國小先後成為福建省重點學校,國專醫院也已成為福建
晉江地區著名的腫瘤醫院。
1950年,新中國成立後,李光前又大力支持陳嘉庚擴建廈大的愛國行動。1950年11月5日,李光前致函陳嘉庚,表示願意繼續資助修復因戰亂被炸毀的廈大校舍,同時加以擴建。他籌資600多萬元(港幣),交由陳嘉庚統一籌劃使用。從1951年至1955年,興建的新校舍和公共設施共24幢,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相當於新中國成立前校舍建築總面積的一倍。其中包括,建南大會堂、生物館(成義樓)、數學物理館(南安樓)、化學館(南光樓),教工宿舍“國光樓”三座,男生宿舍“
芙蓉樓”四座,女生宿舍“豐庭樓”三座(現已在原址新建),公用設施有圖書館(成智樓,現為人文學院使用)、廈大醫院(
成偉樓,現已在原址新建門診大樓),另建了膳廳、浴室、廁所等。還建了面積近2萬平方米、看台總長近萬米、可容納2萬觀眾觀看比賽的“上弦”體育場和緊連胡里山海濱、面積達6千平方米的系列海水游泳池。
1952年,李光前決定並實行提取一定比例的企業利潤作為公益事業專用經費,設立了“李氏基金”,基金由基金委員會負責保管,所有收益,都作為教育慈善公益用途。該基金約有2億元(新加坡幣),占其財產大半。1964年,李光前又將其名下的全部南益股權(即總股份的48%)悉數捐獻給“李氏基金”,使“李氏基金”成為南益集團最大的股東,每年所得的股息則全部作為永久的慈善公益用途。
1952年,李光前用他的大半財產設立了“
李氏基金會”,積極捐助文教及社會公益 事業。直到1967年李光前逝世之後,基金會依然遵照他“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意願,捐款支持各項科技文教活動。
無論是內地還是海外,只要有關華人的事,有關教育的事,李光前都是竭盡全力,散盡錢財。他對教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博得海內外一致高度稱讚。1957年,馬來西亞柔佛
蘇丹授予他“
拿督”榮銜。次年,馬來西亞大學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62年1月,新加坡政府《憲報》正式公布聘任李光前先生為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榮譽。在就職典禮上,他說,“吾人對國家貢獻莫大於教育青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
1983年,李光前的一位族侄提議建立東南亞第一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李光前馬上積極回響並給予贊助。他一再強調南洋大學辦學的目的是為了繼承和發展優秀的中華文化,給馬來西亞青年提供更多的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辦學過程中,困難重重,流言頗多,李光前全不理睬,繼續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1985年10月22日,
新加坡福建會館在
南僑中學李光前紀念亭中豎起了一尊他的銅像,以紀念他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樣,今天我們走進著名的“僑鄉第一校”——福建
南安國光中學,也會見到李光前先生的銅像,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人世,但他的教育理念,創業精神依然還在他培植的地方生長、發芽,並發揚光大。
李光前夫婦育有六個子女。三個兒子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學成後經營企業,都卓有成就,他們繼承外祖父陳嘉庚、父親李光前愛國興學的優良傳統,對捐資興學都不遺餘力,繼續支持廈門大學的辦學。1967年李光前逝世後,三兄弟主持新加坡李氏基金會,依然遵照基金會“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宗旨,捐款支持各項科技文教活動,包括資助廈大。
凡是到過廈門大學的人,無不在廈大標誌性建築群—————建南樓群前流連忘返。這組建築同樣凝聚了李氏家族兩代人的心血。上世紀九十年代,新加坡李氏基金會同仁得知建南樓群年久失修,遂於1994年開始陸續捐獻1600多萬元人民幣,對這五幢大樓及樓群前的石板路予以全面翻修,使建南樓群煥然一新。李氏基金會又捐資527萬元(人民幣)在原址新建校醫院門診大樓,新建海濱新教學區廣場,還資助廈大舉辦國際學術會議。2007年,李氏基金會又向廈大捐資5000萬元(人民幣),用於廈大醫學院與護理學院的建設。1994年到2005年這十餘年間,李氏基金會向廈大的捐贈總計達到近7700萬元(人民幣)。
成功秘訣
入行後得遇“伯樂”陳嘉庚。
家族歷史
李光前的家族淵源、成就的事業、堪為楷模的品德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族源與遷徙
李光前的祖籍在福建省南安縣
梅山鎮的
芙蓉村,這個村名的寫法是芙蓉,但叫法卻是"浮牆",這是為什麼呢
相傳,在李氏逐漸向東南遷徙的過程中,有一支從
隴西遷徙至河南省的李氏,五代時,他們中又有人從河南遷徙至福建省南安(當時叫"
武榮")芙蓉村定居。莢蓉李氏的始祖來此定居前,向原住在這裡的村民借水桶汲水止渴,汲水時,水桶的木板突然散開,浮在水井的水上面。因為閩南話把水桶四周的木板叫"牆",所以芙蓉李氏始祖在此定居後,就據此把這裡叫作"浮牆"。
從五代芙蓉李氏始祖到此定居,至明代李氏後裔李汝夏(號白水散人)編寫《英蓉李氏族譜》時.因戰亂及其他原因,從五代至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芙蓉李氏祖先史料已經散失,無法查考,因此,將可以查考的元代李廣孫定為芙蓉李氏的一世祖。
李光前的祖父李於縻,諱植基,屬芙蓉李氏第十七世(從李廣孫算起),生於清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死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娶妻林氏,生有三子,長子
李國再,次子李國候,三子李國針。
李國候,字國專,號阮逸,屬芙蓉李氏第十八世。他是李光前的父親,生於清
鹹豐四年(1854年),死於民國四年(1915年)。
李國候先後娶過三個妻子,原配黃須娘,很早就去世了。後來娶侯快娘,再娶林和姊為
側室。林和姊是廈門人,估計是李國候在廈門做生意時娶的。黃須娘沒有生育,侯快娘先抱養了一個男孩叫
李玉麟,後來生了一個男孩,取名
李玉榮。李光前是側室林和姊所生,原名
李玉坤,光前是他的字。
芙蓉李氏從第六世開始,實行"昭穆"字輩,其排列是:"汝自延自、必世為宗、大有建於國、引成斯志、用保孫貽、英賢鼎起、翌贊鴻基"。這就是說,他們從第六世汝字開始,每人必須按"昭穆"字輩取名,如李光前的祖父李於磨屬"於"字輩,李光前的父親李國候是"國"字輩。到了李光前這一代,本屬於"引"字輩,即本來要在每人名字的第一字,都要用"引"字取名,但是李光前的
父親,卻為他的三個兒子分別取名
玉麟、玉坤、
玉榮,都是用玉字作為三個孩子名字的第一字,這就不屬於芙蓉李氏的"昭穆"字輩了。但有趣的是.李光前結婚後,所生的孩子又都按照家鄉的字輩取名,給他們分別取名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可見李光前對家鄉風俗習慣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
踏上新加坡
李國候的合勝棧主要經營華僑出入國的住宿和賣給要出國華僑的
船票。可是,當時要出國謀生或當苦力的人大都是一些破產的農民或無業游民,很多人連出國的船票都買不起,而李國候又是一個很忠厚仁慈的人,就答應讓他們先欠著,待到他們到南洋有職業,有收入後才寄來還。但是,欠李國候船票和住宿費的人到國外之後,因工作條件差,收人低微,無力寄錢清還,以致合勝棧的經營不斷虧損,最後不得不收盤歇業。清光緒十九年(1893),李國候認為欠船票和住宿費的人主要去的是新加坡或
馬來亞,就決定親自到新加坡向這些欠戶討還。他到新加坡以後才知道這些欠戶在新加坡上岸以後,就分散到新加坡、馬來亞各礦山或種植園去當苦力,所以能夠找到討回的還不到所欠的百分之二十,因此就滯留在新加坡經營小雜貨店,而李光前也剛好是這一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出生。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李光前的生母林和姊去世,李國候在新加坡已經有立足之地了,於是他在1903年把李光前帶到了新加坡。
到新加坡後,因家庭條件並不
富裕,李國候就把他送去當地一所收費比較低廉但英文水平卻還不錯的英印學校讀書。在那裡,李光前勤奮學習,奠定了良好的英文基礎。他與印度學生很合得來,結交了許多好朋友,並學會講印度話。為了使李光前不忘學好中文與中國傳統文化,李國侯又讓李光前利用周末的時間,去當地華僑辦的養正學堂讀中文。1907年,清朝政府在南京創辦了
暨南學堂,招收南洋華僑學生回國就讀。由於成績優秀,1908年李光前作為新、馬第一批華僑學生被錄取,回國到暨南學堂就讀,兩年以後,李光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1911年,他又升入北京清華高等學堂深造,後又轉入唐山路礦專門學堂,(現西南交通大學)深造。辛亥革命爆發以後,由於局勢混亂,清皇朝垮台,學校停辦,1912年他又回到新加坡。
在國內三年多的學習生活,不僅給他的中文及數、理、化知識打下基礎,也使他對清王朝的腐敗和辛亥革命有了感性認識。李光前返回新加坡後,先在道南學校及崇正母校任教,併兼任華文報紙《
叻報》的電訊翻譯工作。這時的李光前一心想當一名工程師,不久後,他考入當地政府所辦的測量專科學校學習。在測量專科的三年里,他每天清晨五時左右就要起床出去測量馬路、山丘或河流;下午在測量局上課或繪圖;晚上則要做作業或溫習功課,但李光前不怕勞累,只希望能把知識和技術學到手。在這同時,他還攻讀美國一家大學的函授土木工程課程。三年後,李光前終於修完這些課程畢業。這時,李光前的實足年齡已經二十一歲,通過十多年來在中國和新加坡的不斷刻苦學習,他吸收了中國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許多內容,為以後的創業和處世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李光前畢業以後,被福建籍的富商莊希泉看中,聘請他加入莊希泉和
陳楚南合作在新加坡創辦的中華國貨公司,擔任英文財庫,處理一些採辦與交涉等事務。
文教事業
李光前認為教育對個人對社會都非常重要。教育不但能啟發人類的智慧,同時,個人能夠安居樂業,社會能夠健全繁榮,國家能夠富強,也完全是教育的力量。他極力地提倡振興學校,普及教育,凡是創辦學校或者其他的教育機構,在建設方面需要資助的話,他都慷慨捐助。因此,李光前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實業家,同時也是一位無私的慈善家和盡職的社會活動家,他對興辦文教社會福利和資助抗日救國等事業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李光前用他或李氏基金的名義捐獻慈善
公共福利事業很多,其中80%以上是用於教育事業。所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許多中、國小甚至大學都是李光前資助的,有的還是他創辦的。他創辦或資助這些學校有兩個特點:一是不分種族,例如新加坡的第一所印度中學的校舍就是李光前捐建的;而馬來西亞的第一所回教學校創辦時,也是李光前慷慨解囊的。第二是不願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像新加坡
福建會館為解決芽籠地區的華僑、華人子女的就學問題而建設的光華學校就是得到李光前經濟上的大力支持,方能於1953年底順利建成。該校在建成之初,為感謝李光前的資助,將學校取名為"光前學校",李光前看到以後,不肯用自己的名字作校名,並叫人把校牌上的"前"字拿了下來,最後將學校更名為"光華學校"。
在李光前捐助的學校中,
新加坡華僑中學耗費他的精力最多。該學校原名為"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由陳嘉庚於1918年首創,是南洋建立的最早的華文中學。從1934年起李光前連任學校的董事會主席16屆,是所有董事會主席中任職時間最長的。在這二十餘年當中,他為學校的發展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和巨大的物質援助。上任伊始,他就替學校償清了七萬元的貸款,並捐獻了五十萬元作為學校基金,使處於經濟困境中的學校迅速好轉。他擴建了校舍,增添了許多現代化設施,改善了教學條件,並修建教師宿舍,保障了教師們的安定生活。所有這些建設經費及日用經費,除部分是由董事會及社會人士募捐而來,大部分是他個人承擔的。此外,他還獨資修建了以他父親名字命名的"國專科學館"和"國專圖書館",奠定了華僑中學的宏大規模。在行政方面,他事無巨細,都一一過問;雖然商務纏身,但每次董事會他都參加,並做出指示。在他的領導下,華僑中學校譽日隆,不僅是新加坡,而且成為東南亞最優秀的華文中學,吸引了各地的莘莘學子,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陣地。
1953年,新加坡著名華人實業家陳六使倡議建立一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李光前積極回響,慷慨捐助,從1953年至1957年共捐款一百多萬新元,占該校實收捐款總數的百分之十,並每年為南洋大學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1949年,新加坡成立了馬來亞大學,培養華、馬、印各族人才。李光前分兩次共捐款五十萬新元,為該校購置圖書文獻之用。1957年,李光前向政府提議建造一座國家圖書館,並主動捐獻巨款興建。該館主要收藏中、印、馬來亞圖書,供人們免費閱讀。至今,李光前的名字還刻在大門的壁上。
為了更好的貫徹"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宗旨,更集中興辦、資助文教和科學研究及社會公益事業,1952年,李光前捐獻他的大部分財產,設立了"李氏基金會"(後分為新加坡李氏基金和馬來西亞基金)。李氏基金有一個委員會負責保管,所有利益都作為教育慈善公益用途。
從1952年至1967年李光前逝世的十五年間,該基金會共捐助給文教、社會公益款項達一千萬,造福的人士數以萬計。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除了八間大學受到李氏基金的惠益之外,受到該基金贊助建校的各族中國小,也超過二十間。此外,每年資助的獎學金和助學金,教育考察研究經費等,算也算不清。至今,李氏基金會仍然存在並繼續貫徹其生前的意願。2000年9月,新加坡李氏基金會向保護母親河--綠色希望工程捐贈一百萬港幣,以此表達海外炎黃子孫對中國
生態環境建設的關心和支持。
此外,李光前還先後擔任福建會館、南岸會館、南安會館、中華總商會、
隴西李氏總會、新加坡福利協會、南益學校、道南學校、光華學校、橋南學校、
平儀中國小、寬柔中學、培風中學、華僑中學等社團和學校的董事、主席、會長等職,出錢出力,做了很多貢獻。
為了表彰李光前對當地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1957年9月,馬來亞柔佛蘇丹授予他"拿督"(Dato)榮銜。1958年10月25日,馬來亞大學鑒於李光前的成就和貢獻,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自1962年1月1日起,李光前被聘任為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直至1965年11月(因病告退)。在這期間,他對新加坡大學的建設、發展及教育質量的提高等方面,建樹良多。在他告退以前,還向當局建議,設立新加坡大學醫學研究所,並捐助一百萬元叻幣作為該研究所的研究基金。1964年,馬來西亞國家最高元首封給李光前P.M.N.(PANG1IMA MANGKU NE.cARA)的稱號。
報效桑梓
李光前雖然身在新加坡,但他始終熱愛祖國、熱愛桑梓,為家鄉建設、發展家鄉的教育及公益福利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早在1939年他就已經在福建南安芙蓉鄉創辦了國專國小(共有山美第一校、榕濱第二校,董山美第三校和
金淘第四校),1943年,他又捐資創辦了國光中學。1952年,他捐資二百多萬元,擴建原有校舍,興建梅山學校,並委派伍資遠親自主持建校的各項工作。這時期,除恢復和擴建國光幼稚園,國專一、二、三、四國小外,還興建了國光中學教學樓和宿舍樓十一幢、教師宿舍樓兩幢,至1954年,在方圓五百多畝的山坡上,共建築了平屋和樓房二十五幢。與此同時,他還捐建了國專醫院和國專影劇院,為家鄉人民治病和活躍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1956年,梅山學村已經建成為一個從幼稚園、國小到擁有十一多萬冊圖書及上萬件理化實驗儀器和標本的中學,從食堂、水廠、電廠到醫院、影劇院,從植物園到可容納六千多觀眾的體育場聞名中外的學村。後來,國光中學和國小都被列為福建省重點學校,國專醫院也成為晉江地區著名的腫瘤醫院。1965年,李光前回到家鄉探望親友,視察梅山學村時,一再勉勵師生們努力工作,勤奮學習。看到家鄉及學村的建設發展,他感到無比興奮。
對陳嘉庚一手創辦的廈門大學及
集美學村,李光前始終予以大力支持。他捐巨資,用來幫助陳嘉庚修復被國民黨飛機炸毀的廈門大學校舍和學校的擴建。從1951年到1954年,廈門大學先後建成各種樓房二十四幢,相當於解放前全部校舍的一倍。其中有
建南大禮堂、圖書館(成智樓)、生物館(成義樓)、物理館(南光樓)、化學館(南光樓)、教工宿舍"國光"(一)、(二)、(三),男生宿舍"芙蓉"(一)、(二)、(三),女生宿舍"豐庭"(一)、(二)、(三),廈大醫院(成佛樓)及海水游泳池和占地十萬平方米的大操場等。此外,李光前又與陳嘉庚和陳六使等先後捐資二百八十萬港幣,修建集美學村中被國民黨飛機炸毀的校舍,增建了一些建築。1961年,陳嘉庚去世後,李光前捐資七十多萬元,與其他一百多名愛國華僑共同集資三百萬元,在泉州華僑大學興建了陳嘉庚紀念堂。
李光前一生好學,尤其推崇具有悠久歷史的
中華傳統文化,對於傳播中華文化和興辦教育等工作總是不遺餘力,給予支持。1932年,《南洋商報》從陳嘉庚的公司里分離出來,改組為有限公司,李光前與他的弟弟李玉榮等人任公司董事。李氏兄弟齊心協力,陸續增加對該報的投資,擴大報紙的版面。《南洋商報》既報導世界各地和當地經濟貿易情況,提供信息,幫助華僑商人經營,同時又積極宣傳中華文化。國難當頭之際,他號召僑胞抗日救國,有力地配合陳嘉庚領導的南僑總會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南洋商報》客觀地報導國內經濟建設的實際情況,注重維護華僑的利益。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光前積極參加南僑總會籌備工作,擔任首屆常委,並踴躍帶頭參加籌振活動。1943年,日寇南侵,新加坡淪喪,李光前被迫羈留美國。在留美期間,他應邀在美國為
同盟國委託
哥倫比亞大學的軍政人員培訓班中任講師,主講東南亞政治、經濟、地理等概況。他雖游居異國,卻念念不忘祖國的抗日事業,曾利用參加
世界紅十字會美國分會的工作之機,積極發動僑胞捐款救濟祖國的抗日傷員和難民。他在新加坡的產業全被日軍沒收,為使家鄉國光中學書聲不輟,李光前甚至典賣衣物充當學校經費,他致信友人說,"遠處國外,在祖國辦教育也可略盡國民義務"。
1965年2月,李光前因患肝癌到中國上海就醫時,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會見和慰問。周總理讚揚了他在興辦教育、關心社會公益事業方面所作的工作,尤其高度評價了他為促進華人與當地各民族友好相處、鼓勵華人為所在國的建設貢獻力量而所作的不懈努力,並與李光前夫婦合影留念。
1967年6月2日,李光前再次病發,搶救無效,病逝於新加坡,享年七十五歲。當時新加坡各界舉行隆重葬禮,其事跡載人中國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著的《
世界人物大辭典》、《新加坡南安先賢傳》、《南安縣誌》等書。
後繼有人
李光前夫婦恩愛相守,從沒有發生過任何爭執,孩子們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而李光前生前所有的慈善機構,都用父親國專為名,這種敬愛孝順、不忘先人的態度,使子女們養成純孝的性格。
李光前有六個兒女,均受過良好的母語教育,然後進入當地高等學府或留學深造。長女淑瓊與夫婿伍元正,同是留學英國的西醫;次女淑珍畢業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大學文學院本科兼教育學系,畢業後常年服務於教育界;三女淑志留學美國,回國後擔任美術教師。長子成義、次子成智先後畢業於
美國賓州大學的華頓金融商業學院,三子成偉曾留學加拿大
多倫多大學,攻讀工程專業。三個兒子已經肩負起李氏家族事業的重擔。李成義主要負責李氏基金和南益集團的所有業務;李成智則管理有關種植業的業務;李成偉負責華僑銀行和南益集團部分業務,是華僑銀行董事局執行委員會主席。他們不但繼承了李光前開創的事業,同時也秉承了他勤儉、謙和的品質,他們兄弟三人親密合作,使李氏家族事業穩步向前發展。
現今,
李成義、李成智、
李成偉兄弟三人均已是
耄耋老人,鬢髮斑白。他們並沒有像國內一些大老闆,坐擁豪華敞亮的辦公室顯示其氣派,雖年逾八旬,卻仍與普通員工一起,坐在無遮無隔的辦公桌前,統帥八方商務,日理萬機,決勝千里。他們受其父親的教示薰陶,秉承急公
尚義、樂善好施的
家風,言忠信,行篤敬,一樣的務實儉樸、不事
張揚,一樣的不慕榮利、淡泊寡慾。公司承傳著先輩制定的利益機制、制度機制和道德機制,數十年穩健而務實地推行著,歷經時代風雨的洗刷和衝擊,仍巍然屹立,成為世人景仰的商業豐碑。
人物評價
李光前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馳騁商界的巨擎風範和難以統計的財富,更重要的是,他為我們展示了真誠、正直、無私、寬宏大度、謙遜的高尚人格。這也是他贏得各民族、各階層人士的尊重和熱愛的原因。
李光前雖然是富甲一方的大亨,但毫無富人的矜持和做作。無論高幹顯貴,還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他都以禮相待。李光前生活儉樸,平時粗茶淡飯,從不抽菸喝酒,也不為自己和妻子兒女做壽。他到日本料理商務時,出門從不坐車,卻搭乘只有中下層人士才坐的電車。他到公共食堂就餐,為的就是更多地了解下層社會,和普通人交朋友。1965年,他為醫治肝癌做身體檢查時,醫生驚訝地發現這位富翁竟然營養不良,可見他在物質生活上是多么的淡泊。富於責任感和高尚情懷的李光前,多次跑去獻血,一輩子共獻血十八次。在他七十歲生日時,為了躲避祝賀生日的俗套又去獻血,此後才停止。對於社會公益,他有求必應,從不推諉,但又往往"不爭不先",不與人爭名奪利。1967年2月,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選舉第三十四屆委員時一致推選李光前為名譽會長。接到通知以後,他卻極力推辭,並對前來勸阻他的各位委員說:"我平生最討厭者便是掛名不做事,這次的名譽會長,我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李光前一生孜孜好學,在當地的富商中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學知淵博的。在就學期間,他就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即使後來投身商界後,他也抽出時間學習各種新知識,思考新問題。他對中華文化和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等問題都有所研究。由於他通曉中英文,足跡遍及東南亞、歐美各國,具有豐富的閱歷和實踐經驗,因此,他對許多問題都有著比一般人更深刻、更透徹的獨到見解。李光前一生善教,教自己,教家人,獨自學,又和人共學,對於學術性的會議都儘量抽空參加座談研討,如新加坡
南洋學會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他幾乎每次都參加,並且坐在最前面。對南洋學會,東南亞研究所,熱帶經濟植物研究所所編印的刊物,尤其是對熱帶經濟植物,如橡膠樹、椰子樹、黃梨等書的出版,無不樂於贊助,始終不渝。李光前不但自己好學不倦,而且以資助科學研究事業為己任。當他得知
英國劍橋大學的
李約瑟教授用其畢生的心血編著了《
中國科技史》,卻因為缺乏經費而不能付梓時,便欣然捐助數千英鎊,終於使這部巨著問世。李光前的這一舉動,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交口稱讚。
也許正是由於這種較高的文化素養,使李光前具備了廣闊的視野和超人的遠見。早在戰前出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時,他就主張修改章程,打破華人中長期存在的閩、粵兩地的區域隔閡,認為選舉應以人才為準,以便促進華人社會的團結和進步。他曾經語重心長地說:"今天大家都是
新加坡人,何分彼此,為什麼還要有地域觀念?"李光前在自己的南益機構里就重用了許多不同籍貫的人出任要職。二戰後,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華人曾一度成為東南亞各國關注的焦點,社會上滋生出一股敵視華人的民族主義情緒。李光前不時地告誡華人,要摒棄自我封閉的惡習,多關心當地事務,為所在國作貢獻,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當地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尊重。為此,他帶頭關心幫助新加坡慈善公益事業,對華、印、巫族一視同仁。當政府號召學習國語(馬來語)時,很多華人不以為然,而已經七十歲高齡的李光前專門聘請馬來人教師為他講授馬來語,並堅持聽馬來語廣播,他的真誠贏得了各族人民的普遍敬重,也為廣大華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