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福建會館

新加坡福建會館

(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新加坡閩籍華人社團。其成立年代無考。據推測當在1860年之前。這是從1860年一份福建人結婚證書上已有天福宮福建會館字樣的歷史資料上確定的。該會館從1994年起改為6層商業大廈,並有地下多層停車場;轄下的天福宮後殿和崇文閣也予以重建。第32屆(1994-1996年度)理事會主席為黃祖耀,副主席為孫炳炎、陳篤山、陳共存、吳水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加坡福建會館
  • 外文名: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 成立時間:1860年
  • 32屆主席:黃祖耀
簡介,歷史,會館改建,

簡介

早期該會館屬天福宮,而天福宮是福建省泉州漳州移民最早在新加坡建立的神廟

歷史

該館成立後經歷了以下各歷史時期:(一)1929年前,薛中華、陳精仙任總理和協理時期。該館為少數人所控制,並不代表全體福建人的利益,也沒有為閩僑舉辦公益事業。(二)1929年至1949年,陳嘉庚任主席時期。在興辦教育、完善組織、發展產業、增加收入、改革劣俗與喪儀、推動文化事業等方面,都取得較大進展,30年代的會務活動大都具有啟發性、社會性和改良性,特別是在對故鄉故國各種天災與反日本侵略的籌賑運動中,使會館從一個渙散的組織逐漸脫離幫派的局限性和狹隘性,團結新加坡全體閩僑,又進一步團結馬來聯邦各閩僑會館以至全南洋各地的華僑、華人。該運動使陳嘉庚成為閩僑和整個華僑社會的領袖,也培養和帶出眾多的骨幹分子。(三)1950年至1972年,陳六使領導時期。經歷新加坡從自治到獨立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變革,並做出應有的貢獻。1953年獻出產業雲南園,作為創辦南洋大學的校址(後改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理工學院、南洋理工大學)。(四)1972年後,黃祖耀領導時期。為繼承和發揚先賢熱心文化教育事業的優良傳統,於1988年成立雲南園實業私營有限公司,利用南洋理工大學未使用完的雲南園土地,進行雲南園土地發展計畫,將其盈利用來資助福建會館屬下的南僑中學及道南、光華、愛同和崇福四間國小,以及為家境貧寒的學生提供資助學金,為國家培養人才。1991年3月決定設立文化藝術獎學金,贊助有才華的青年攻讀藝術課程;並加強該會館的文化藝術團屬下的合唱團、舞蹈組、兒童演藝班等的工作,使之成為推動華族文化活動的主力。該文化藝術團於同年9月21至22日舉行中秋節會員聯歡會,發動會館屬下的五校中小學生及會員參加燈籠製作比賽、作文比賽等。

會館改建

該會館從1994年起改為6層商業大廈,並有地下多層停車場;轄下的天福宮後殿和崇文閣也予以重建。第32屆(1994-1996年度)理事會主席為黃祖耀,副主席為孫炳炎、陳篤山、陳共存、吳水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