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明英宗在位期間,天下承平已久,邊防守備鬆弛,而西南地區卻連年用兵。徐珵對此頗為憂慮,他在正統七年(1442年)上疏朝廷,提出關於
兵政 的五條建議,得到了
明英宗 的嘉許,但卻未被採用。正統十二年(1447年),徐珵升任翰林院
侍講 。
倡議南遷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親征
瓦剌 ,結果在
土木堡 (今河北
懷來 東南)兵敗被俘。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史稱
土木堡之變 。瓦剌首領
也先 進逼北京。孫太后(即
孝恭皇后 )命郕王朱祁鈺
監國 ,總理國政,召集群臣商討戰守對策。徐珵託言星象有變,建議遷都
南京 ,以避刀兵,遭到太監
金英 的訓斥。兵部侍郎
于謙 堅決反對,道:“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禮部尚書
胡濙 、戶部尚書
陳循 等重臣均附和于謙。徐珵大為沮喪,不敢再言。
同年九月,
朱祁鈺 被群臣擁立為皇帝,是為
明景帝 ,遙尊英宗為
太上皇 。他任用於謙等人,組織
北京保衛戰 ,同時派遣十五名
科道官 到外地招募軍隊。其中徐珵被派往
彰德 (今河南
安陽 ),並代行
監察御史 職權。明軍經過多番抵抗,終於迫使也先撤軍北歸,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十一月,徐珵返回北京,仍舊擔任翰林院侍講。
徐珵素來追求功名,但卻因南遷之議遭到內廷的訕笑,以致長久不得升遷,只得轉而奉承閣臣陳循,希望得到其舉薦。當時,朝廷用人多取決於于謙。徐珵便通過於謙門生,向于謙求取
國子祭酒 之職。于謙向明景帝舉薦徐珵。但景帝卻不同意,並道:“就是那個提議南遷的徐珵嗎?此人生性狡詐,擔任國子祭酒會敗壞
監生 心術。”徐珵不知緣由,以為是于謙從中作梗,對他深懷怨恨。後來,徐珵聽從陳循的建議,改名為徐有貞。
治理黃河 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貞升任右
諭德 。當時,
黃河 沙灣河段(在今山東
陽穀 )決口已有七年。朝廷先後派多位官員治理,但卻始終未能平息河患。景泰四年(1453年),明景帝召集廷臣朝議,讓他們推薦治水人才。群臣都推薦徐有貞。景帝不知徐有貞便是徐珵,遂任命他為左僉
都御史 ,讓他到張秋(在今山東陽穀)治理黃河。
徐有貞經過實地考察,認為應設定水門、開鑿
支河 、疏浚
運河 ,以疏塞浚並舉的方法平息河患,得到景帝批准。他徵發民夫,親自督率工程建設,在張秋到黃河、沁水之間開鑿溝渠(即廣濟渠)、修建水閘(即通源閘)。當時,工部尚書
江淵 建議派五萬京軍前去支援,希望能在三個月內完工,儘早解決
漕糧 轉運問題,卻被徐有貞拒絕。徐有貞歷經五百五十餘日的艱辛努力,終於圓滿的完成治河工程。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徐有貞被召回北京,佐理
都察院 事務,後又出京巡視
漕河 。他奏請朝廷,免除濟寧十三州縣河夫的官馬徭役。景泰七年(1456年),山東地區發生洪災,境內河堤多有毀壞,唯有徐有貞負責修築的河堤依然完好。明景帝便命徐有貞再到山東治理水患。徐有貞修復舊堤決口,在
臨清 到
濟寧 之間設定多處減水閘門,成功平息水患。景帝親自召見慰勞,進拜他為
左副都御史 。
參與復辟 明英宗被釋放回國後,雖有太上皇的名位,但一直被明景帝軟禁在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帝病重。武清侯
石亨 、都督
張軏 、宦官
曹吉祥 為求不世之功,有意迎英宗復辟。曹吉祥到後宮拜見孫太后,密告復辟一事,取得太后支持。石亨與張軏則去尋求
太常寺卿 許彬的幫助,並在
許彬 的建議下,連夜拜訪徐有貞。徐有貞大喜過望,當即與他們一同密謀。
正月十六日晚,石亨、曹吉祥等人齊聚徐有貞家中,決定當夜便發動政變。當時恰有瓦剌擾邊的戰報傳來,張軏藉機以保護京城安全為由,調集
京營 官兵入城。石亨負責
皇城 衛戍,掌管城門鑰匙,於四鼓時分打開
長安門 ,將政變軍隊放入皇城,而後反鎖宮門,以阻遏外兵。
石亨、徐有貞等人直奔
南宮 ,因宮門緊鎖,便撞破宮牆而入。太上皇英宗忙出來查看。徐有貞等人都跪伏在地,請英宗重新登基,然後讓人抬來乘輿,簇擁著英宗前往
大內 。英宗在途中詢問諸人姓名,以示不忘功臣,隨即由
東華門 進入大內。東華門守軍本欲上前阻攔,但因英宗表明身份,皆返身而逃。徐有貞等人將英宗送入舉行朝會的
奉天殿 ,將其扶上
御座 ,而後叩拜道賀,高呼“萬歲”。
此時已是正月十七日凌晨
五更 時分,群臣都在朝房等待
早朝 ,卻聽到奉天殿中喧噪不已,皆感驚愕。這時鐘鼓齊鳴,宮門大開。徐有貞走出,高聲宣布英宗復位的訊息,並催促群臣進殿朝賀。群臣先是愕然,繼而入內參拜。正月二十一日,明英宗正式復皇帝位,改元
天順 。
擔任首輔 明英宗復辟當日(十七日),便對奪門之變的功臣大加封賞。徐有貞兼任
翰林學士 ,進
內閣 參預機樞政務,又加
兵部尚書 。同時,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
王文 被逮捕下獄,誣以“更立
東宮 ”、“謀迎立
襄王 子”等罪名,定為謀反,判處極刑。英宗認為于謙曾有大功,不忍將其殺害,為此猶豫不決。但徐有貞卻進言道:“不殺于謙,復辟之事師出無名。”英宗這才下定決心,於正月二十三日將于謙、王文處斬。
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英宗封徐有貞為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武功伯,兼任
華蓋殿大學士 ,掌
文淵閣 事,賜
誥券 ,子孫世襲
錦衣衛指揮使 (《皇明人物考》作武功衛
指揮使 )。當時,陳循、
蕭鎡 、
商輅 等閣臣皆被斥遂。徐有貞成為內閣首輔,盡掌閣權,朝野內外為之側目。而明英宗對徐有貞也是傾心委任,允許他可以隨時進見。
徐有貞大權在握後,便逐漸疏遠石亨、曹吉祥,與二人的矛盾日益激化。他經常在英宗面前提及石曹二人的不法行為,挑起英宗對二人的不滿情緒。後來,
御史 楊瑄上疏彈劾石亨、曹吉祥,稱二人侵占民田。徐有貞與閣臣
李賢 皆稱楊瑄所奏屬實,明英宗遂下詔褒獎
楊瑄 。石亨、曹吉祥大為怨恨,日夜圖謀構陷徐有貞。
連遭貶徙 明英宗當時正寵信徐有貞,常屏退左右隨從,與其密談。曹吉祥便讓小太監竊聽二人談話,然後再故意把聽到的內容泄露給英宗。明英宗非常驚訝,詢問他如何得知。曹吉祥道:“我是從是徐有貞那裡聽說的。陛下哪天對他說過什麼事,外面沒有不知道的。”明英宗信以為真,從此逐漸疏遠徐有貞。
同年六月,御史張鵬等人上疏彈劾石亨,結果奏疏還未呈上,便被
給事中 王鉉泄露給石亨、曹吉祥。石曹二人到英宗面前哭訴,稱是由內閣在幕後指使。英宗大怒,將諸御史下獄,並以“圖擅威權,排斥勛舊”的罪名逮捕徐有貞。這時天象突變,雷電交加,冰雹大作,狂風吹折樹木。英宗認為這是上天示警,便釋放徐有貞,將他貶為廣東
參政 。石亨仍不罷休,又暗中投遞匿名書,對英宗大肆指斥,然後嫁禍給徐有貞,稱是徐有貞因怨望而指使門客馬士權所為。英宗命將已經啟程的徐有貞抓回。
七月,徐有貞在德州被追上,抓回北京,與馬士權一同關進
詔獄 。但經過審訊,卻查無實據。不久,明英宗因承天門失火,大赦天下。石亨擔心徐有貞獲釋,對明英宗道:“徐有貞封爵時,自撰誥券辭文,其中有‘纘禹成功’之句,而且他還選擇
武功縣 為封邑。
大禹 曾受禪稱帝,而武功縣曾是
曹操 封邑。他這是以大禹、曹操自比,有非份之望。”刑部侍郎
劉廣衡 認為應將徐有貞斬首棄市。最終,明英宗將徐有貞貶為
庶民 ,流徙金齒(在今
雲南 )。
晚年生活 天順四年(1460年),石亨因罪庾死獄中。英宗又想起徐有貞,對
李賢 、
王翱 道:“徐有貞有何大罪?都是被石亨等人陷害的。現在可赦免其罪,讓他返回鄉里。”徐有貞回到家鄉吳縣,從此縱情山水。
成化元年(1465年),徐有貞獲準“冠帶閒住”,恢復官員身份,仍賦閒在家。他自負文武全才,常嘆息不獲信用,但因饞殺于謙,遭到時人的仇視,因此始終未能得到起復。
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徐有貞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徐有貞是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進士,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考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他在景泰末年參與策劃了奪門之變,使得明英宗成功復辟,並因此成為內閣首輔,還獲得武功伯的爵位。
明朝律法明文規定,文臣無軍功不得封爵。因此終明一代,獲有封爵的文臣屈指可數。而徐有貞以武功伯的爵位,擔任內閣首輔,堪稱明代內閣官爵最高的官員。
水利成就 明朝自永樂年間定都北京後,為滿足邊防和京都消費,每年漕糧不下數百萬石,南糧北運使運河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明朝運河可分為三部分:清口至
揚州 之間,以
寶應 、
高郵 等湖為主體構成
江淮運河 ;濟寧至
清口 之間,借黃為運,以黃河為運道;濟寧至
天津 之間的會通河故道。其中,濟寧至清口之間的運河,以黃河兼運河之道,常因黃河決堤而淤塞。終明一代,河槽問題一直困擾其始終。
正統十三年(1448年)的黃河決口淤塞了
濟寧 至清口之間的一段運河河道,具體位置在張秋、沙灣一帶。明廷先後派遣工部尚書
石璞 、侍郎王永和、都御史王文治理河患,但“凡七年,皆績弗成”。景泰四年(1453年),徐有貞以右僉都御史之職,前往山東治河。他鑒於以往的治河失敗,在上任之前特地向尚書
王淶 尋求決策。王淶建議其“分水勢,尋水源”。徐有貞上任後,因“方冬月,水暴漲”,並不急於動工治理,而是停工休整,一來趁機考察水利,二來修整治河隊伍。
徐有貞經過初步勘察,草擬了治河計畫,並上疏朝廷,即治黃史上著名的《言沙灣治河三策疏》。其具體方案如下:造水門、開分河、挑深運河。他借鑑歷史上的治黃經驗,採取以疏為主的方針,改良了漢朝王景的制水閘之法,採取“置門於水而實其底,令高常水五尺”的辦法,根據水的流量來控制水流,既保證了運河通航所需要的水位,也調節了水大而引起的潰決之患。
而開分河,也是建立在疏導基礎之上的。“黃河之勢大,故恆衝決”、“運河之勢小,故恆乾淺”。有鑒於兩河的水勢矛盾,徐有貞採取“分黃河水合運河”的辦法,在黃河地形水勢較合理的地段,挖渠開河疏導入運河。同時,他並未忽視內陸河水的治理,將內陸的河水開渠引入運河,並且設立通源閘水閘,節制水流流量,將黃河水勢大的危害化害為利。此外,徐有貞還在分河基礎上設立九堰,攔截水流、鞏固堤防。
治理黃河不僅要利用和治理外部環境,內部運河治理也不容忽視。運河內部河沙淤塞,造成了運河河道提高,從而導致“取水難,走水易”,徐有貞根據這個情況,順勢提出第三個治河策略——挑深運河。這個策略著眼於從運河本身來解決張秋一帶運河水量不暢的情況。
徐有貞經過數年苦心經營,終於平息了沙灣決河之患。他的治河三策採用了疏、塞、浚並舉的方法,具體就是引黃入河、堵塞沙灣決口和疏浚運河內部所積淤泥。其中,引黃入河是治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環,既解決了黃河潰決問題,也解決了運河漕運水量不暢阻礙航運的問題。
書法成就 徐有貞善書法,長於行草,小行書尤為精妙,下筆尖峭,捺筆重按,間露章草遺意,筆法瘦勁豪放,得
懷素 、
米芾 神韻,力求變化,自成風貌。明
朱謀垔 的《續書史會要》評其“書法古雅,名重當時”。清顧複評其書云:“武功早年書學褚,有不勝綺羅之態。中年學王,出規入矩,古色蒼然。晚年豪放縱逸,謂之學懷素,又謂之學元章。”
徐有貞是對
吳門書派 崛起具有先導作用的重要書家,在書法方面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其弟子
吳寬 、外孫
祝允明 均受其親自指教、提攜,皆是當時名重一時的文壇人物。明代
李詡 曾見過徐有貞早年墨跡,認為其字畫“甚是遒美”,將他譽為“吳中藝林冠冕”。
明人
趙宧光 在《
寒山帚談 》中曾說:“此法(指大字署書)不傳而流落後世,帶草則武功得之。”他還極力稱讚徐有貞書寫的“文正義澤”和“生幼堂”等。由此可見,徐有貞還善於書寫帶草的大字,可惜今不多見。而徐有貞的書法真正受到世人好評的還是他的草書。王世貞在所著《
藝苑卮言 》中說:“徐有貞於書少所不窺,能詩歌,善行草,得長沙素師、
米襄陽 風,如劍客醉舞,僛僛中有俠氣。”
徐有貞草書《自作詞翰卷》 軼事典故 詩驚胡儼 徐有貞早年曾就學於
吳訥 ,十二三歲時便能做詩詞古文。吳訥很看重徐有貞,將他推薦給素有知人之鑑的
國子祭酒 胡儼,希望
胡儼 傳授其進士業。胡儼當時正臥病在床,見了徐有貞,讓其作詩一首。徐有貞當即賦詩道:“共喜斯文有主盟,諸生誰不仰儀刑。當時已見尊喬嶽,後代應傳是列星。上報明君心獨赤,下延晚學眼能青。童蒙久抱相求志,請向賢關授一經。”胡儼聽罷,竟從床上一躍而起,連聲誇讚道:“此乃鼎鉉之器也。”他遂將徐有貞收為門下,授以學業。
遣妻南歸 英宗北征時,徐有貞夜觀天象,發現
火星 運行到
斗宿 中。這在
星相學 中被稱為“
熒惑 入南斗”,歷來被視為不祥之兆,預示著帝王將有災禍。徐有貞對好友
劉溥 道:“禍不遠矣。”他隨即安排家眷返回南方老家。妻子很不高興,不願南歸。徐有貞怒道:“你還不快走,是想做韃人婦嗎?”妻子無奈,只得南歸,結果剛剛行至
臨清 ,土木堡之變的訊息便從前線傳回。
不邀近功 徐有貞治河時,
漕運都御史 王竑認為
漕渠 淤積阻礙
漕船 運輸,要求他儘快堵塞決口,以確保
漕運 暢通。明景帝命徐有貞按
王竑 的要求去做,但徐有貞卻堅持相機行事,認為治理河渠應著眼於長遠利益。他上疏道:“漕船難行是因為臨清河段原本就淺,並不是決口未塞的原因。
漕臣 只知道堵塞決口是急務,但卻不知這是徒勞無益的。即使秋冬之季堵住了決口,來年春天也會再次決口。臣不敢邀取
近功 (指眼前的功利)。”
後來,
工部尚書 江淵建議派五萬京軍協助徐有貞治河。徐有貞卻上疏道:“京軍出動,每日耗費多的難以計算,而且一旦遇上漲水便會束手無策。如今泄口已經合攏,潰堤也已堅固,只用沿河民夫,便足以解決問題。”江淵的建議遂被廢棄。
科技實驗 徐有貞治理山東河患時,採取開支河的措施,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明景帝也有所動搖。徐有貞為解除景帝的疑慮,做了一個實驗。他拿出兩個完全相同的水壺,裡面盛滿相同質量的水,然後在一個水壺上開一個大孔,又在另外一個水壺上開五個小孔,而這五個小孔的面積之和等於大孔的面積。結果,開有五個小孔的水壺最先將水放完。
李東陽 的《宿州符離橋月河記》、
方以智 的《
物理小識 》對此均有記載。
這就是
水力學 上的水箱放水實驗,法國力學家
彭賽列 (Jean-Victor Poncelet)、美國
流體力學 家史密斯(Hamitton Smith)在19世紀都曾做過。而徐有貞早在400年前便做過相同的實驗,並得到類似的結論。
歸人不歸鬼 南宮政變前,徐有貞曾焚香祝天,與家人訣別道:“事情成功是社稷之福,不成功便是家族之禍。我能回來,就是人,不能回來,就是鬼。”
不署復位詔 英宗復辟後,命翰林學士起草復位詔書。徐有貞卻不肯在詔書上署名,而是另起草一份詔書,並稱:“豈期監國之人,遽攘
當寧 之位。”他認為明景帝只是明朝的監國,而不承認其皇帝之位。
意欲入罪 英宗復辟後,徐有貞指使言官以“迎立外藩”之罪彈劾王文,並藉此攀誣于謙,將二人下獄。按照朝廷制度,召
藩王 入京需用金牌符檄。經有司調查,金牌
符檄 當時都在宮中,未曾動用,因而王文、于謙的罪名不能成立。徐有貞卻道:“雖無顯跡,意有之。”意思是說,于謙等人有這個想法,但尚未付諸行動。
法司 便以“意欲”二字定罪,判處於謙、王文死罪。
“意欲”從此成為臭名昭著的冤案,甚至與秦檜冤殺岳飛的“莫須有”相提並論。
石羊之鳴 徐有貞流放金齒時,路過一個佛寺,見寺中老僧在道邊相迎接,還備有果品、茶水,不禁非常驚訝。老僧道:“我這寺中有一隻石羊,如果有異人君子前來,便會鳴叫。宋朝時鳴叫過一次,那次來的是蘇相(可能是指
蘇轍 )。而昨夜石羊又鳴叫了一次,今天卻是您恰巧來了。由此可知您一定是異人,所以我在此相候。”
背信悔婚 徐有貞流徙金齒前,曾撫著馬士權的後背,對他道:“你是個義士,將來我要把一個女兒嫁你為妻。”後來,徐有貞獲赦,從金齒回到家鄉。馬士權經常前去問候,但徐有貞卻絕口不提婚事。馬士權知道徐有貞有悔婚之意,遂告辭離去,此後終身未再提及此事。時人都為此敬重馬士權,而更加鄙薄徐有貞。
持鞭起舞 徐有貞晚年獲釋後,希望能再次起復。他仰觀天象,見吳地有將星出現,便以此自負,認為應在自己身上,常拿鐵鞭起舞。後來,
韓雍 (長洲人)平定兩廣叛亂。徐有貞這才頹喪地扔掉鐵鞭,嘆道:“原來天象應在這小子身上。”
醉論宰相 徐有貞曾與門客杜堇一同飲酒,醉後問道:“你認為什麼樣的人可以作宰相?”杜堇推稱不知。徐有貞道:“左邊堆積數十萬兩黃金,右邊殺人流血,還能目不轉睛,這樣的人才是真宰相。”
人物評價 劉廣衡 :有貞險邪曲士,陋鄙庸夫,叨蒙聖恩,忠不報德,詐為制文,竊弄國柄。等功
神禹 ,擬跡
仲尼 ,武略無能,猥夸
頗牧 ,謀猷不著,謬任甫申。自居謨謀,敢擬定第,天人今古,妄以自尊,弘毅忠純,言而不怍。
祝顥 :公天賦絕倫,學精群籍,才髙當世,志方古人,早發跡於賢科,即致身於翰苑,論思啟沃,足潤皇猷,保障綏寧,克清時患,爰摠紀綱之重,懋成防□之功,而乃明炳幾先,密圖匡復,遂成風雲之會,親依日月之光,寅亮天工,爕調元化,毅然克以堯舜君民自任,謂太平指日可期。夫何納牖乍通,穿墉既入。以是魚水方諧,而萋斐交布,河山雖誓而陷穽肆張,卒至敬輿安忠州之行,純仁甘永州之去。平平王道,蹶驥足於疾驅,浩浩長風,摧鴻毛於奮舉,……雖群慝之無良,亦公矯枉之太峻也。
(《祭武功伯墓文》) 李賢 :士大夫行己交人不可不慎,若徐有貞,素行持公者少,而所交者亦然。及其當道,予輩持公以助之,有貞遂改前轍,不復徇私。其所交者,猶以平昔素情望之,多拂其意,遂以有貞為改常,從而媒孽其短者甚眾。向使素持公道,豈有此乎?
萬安 :公為人短小精悍,目光炯炯射人,與人論及往代興亡成敗之跡,輒慷慨激烈,聽者為之悚然。其初入翰林,一時元老若楊文貞、文敏諸公,雅重其人,後凡銜命所至,多所建白。……銘曰:偉矣徐公,駿才碩學。才堪濟世,學能華國。巍巍神功,公嘗紀述。煌煌玉牒,公嘗撰次。經幄論道,啟沃良多。棘闈選賢,甄別鮮訛。邊師告警,東陽震驚。持符守鎮,民載乂寧。河決為患,莫或克平。銜命往治,厥績底成。遭時寵用,乃秉國鈞。方將閎施,倐焉而迍。行雖或迍,名實愈大。勒跡堅珉,垂示千載。
(《武功伯天全徐公墓志銘》) 朱祁鎮 :朕惟褒有功顯有德,國家首典,天下大經也。若夫定策以安宗社,代言而贊皇猷,自古為難,於斯乃兼。咨爾兵部尚書兼
翰林院學士 徐有貞,資弘毅而秉忠純,貫天人而通今古,簡自先朝,貽於朕用。史館秉春秋之筆,經筵陳仁義之言。作鎮北州,勤王展略,治可東郡,纘禹成功。
(《武功伯誥券》) 史鑑 :① 於戲丙子、丁丑之際,天理亦幾乎熄矣。惟公不顧殺身滅族之禍,起而救之,然後君臣父子兄弟之倫一返乎正,此蓋天生我公,以相皇明無疆之阼也。功高受謗,遠竄南服,乃天下之不幸,豈獨公之不幸也哉!……或曰:“國家授受,自有常典,徐公豈當預哉?蓋公假迎復之功,以為富貴之資爾。”嗚呼,是誠何言哉!夫君臣大倫,根於天性,苟利社稷,當死生以之。先皇帝在幽閉之中,至穴牆以通飲食,勢同狴牢。
華督 之弒宋殤,子翬之弒魯隱,
高渠彌 之弒鄭昭,
南宮萬 之弒宋閔,
慶父 之弒子般,商臣之弒楚成,
李兌 之弒
主父 ,
劉劭 之弒義隆,皆以得罪畏誅,姑欲脫死於一時也。然則先帝當此之時,豈不謂之至危而極殆乎,而公奮不顧身,決此大策,翊衛先帝,出險難之中,尊居九五,其功可謂偉矣,但以震主之威,易生讒謗,此正
李泌 所謂殺身者五不可耳,豈公之罪也哉?
(《祭武功伯文》) ② 絮酒來何暮,淒涼百感生。文名推獨步,相業沮垂成。才大人多忌,功高謗易行。只應墳下水,流恨去難平。
(詩作《謁徐武功墓》) 吳寬 :平生晁賈共襟期,欲使才名百世垂。眾口是非何日定,老臣功罪有天知。湖山彷佛精神在,枝履從容歲月移。逝矣姚崇嗟不返,憑誰為刻墓前碑。
(詩作《入查山謁徐天全墓》) 尹直 :① 景泰易儲之意,天下後世共非之。而徐有貞逢迎,凡翰林院帶官銜者俱改別職,變亂舊章,尤萬世罪人也。而九皋亦濟其惡,幸
陳汝言 折之,仍復舊制,而有貞得無抱愧乎? ② 景帝信任於公而不足於有貞,固帝知人之明,而於公之禍實胎於此時。廷鞫于謙,上念於有功,不忍加罪。有貞曰:“不殺于謙,則今日為無名。”遂與王文同斬,籍沒其家,有貞心術真險矣哉!
王鏊 :有貞為人短小精悍,其學自天官、地理、兵法、河渠、陰陽方術,無所不通。詩文雄偉奇麗,詞尤妙絕。晩而喜作草書,遒逸變化,人莫能及。
文徵明 :吾鄉前輩書家稱武功伯徐公,次為
太僕少卿 李公。
(《題祝枝山草書月賦卷》) 楊慎 :有貞善天文地理之學,自謂無遺算,其治河亦號能吏。至南遷之說,抑何舛錯懦弱也?為相日,裁冒功濫賞,似矣,己獨先冒濫焉。屠剪勛賢,快志報復,傳曰:“不能三年而思小功。”其有貞之謂乎?
陸粲 :武功伯徐公天才絕世,其學自天文地理、釋老方伎之說,無所不通。
(《庚巳編》) 廖道南 :讀其所為漕河碑,閎博爾雅,當時詞臣無出其右,然而心術險賊,急嗜功利,首倡南遷,繼謀奪門,比眤奸回,屠戮忠良,金齒之行,亦天道也。贊曰:謂天蓋髙,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彼其之子,狡焉猖狂,負氣以逞,構謀匪臧。遷國奚忠,奪門奚智,亦已焉哉,胡不惴惴?
邵經邦 :我明己巳之變,徐有貞倡議南遷,賴於肅愍之言而止,二事孰為難易耶。以愚觀之,
澶淵 之寇,宋之裒職,無闕廟社奠安;正統之變,乘輿越在草莽,朝野震動,從違之問,危亡反掌。然當其時,
王欽若 、徐有貞固自在也。以二公之智,何不亟去之,而使皆得以媒孽其後,何耶。夫智臨之君,黑白易分;甘臨之主,邪正難辨。一旦狙於安富,則驕侈生;忘其禍亂,則釁孽萌。此景德正統之時,掘於二公之正議,其事獲伸於前,而譴禍亦隨於後也。
項篤壽 :① 有貞於書無所不通,文章雄奇,詩宗李白,書法率更南宮。② 武功伯之鎮彰徳,治水張秋,其材已槩見矣。英皇復辟之初,公獨奮其智勇,與二三武人決機定策,取日虞淵,呼吸之頃,天下晏然,功存乎社稷,忠貫乎天地,可謂奇矣。及其秉衡,軸胙茅土,舉國授政,方將致君堯舜,而憸壬側目,卒以遠竄。讒夫之禍吁可畏哉。
王世貞 :① 三伯者,皆材人也。靖遠(
王驥 )材而欲,武略則優;興濟(
楊善 )材而巧;武功材而躁。其隱忮忍割,偕有陰慝。……武功之占候,奇怪矣,其事再驗一不驗幾,遂誤國,世之所謂不祥人也耶。② 赫赫武功,天質胡異,職司藝文,乃慕經濟。萬象肅括,九河康又,功成倐忽,皇輿奠位。辱以榮伏,毀繇名致,瑕瑜千載,矛盾一世。
王世懋 :國朝稱治河功,前有陳平江瑄,宋尚書禮,徐武功有貞,劉尚書大夏,近則潘尚書季馴。
何喬遠 :有貞藉二豎立功,既被知眷,欲守正自異,身為
伊周 ,何其狀哉,得意失意,在反覆間。書曰:“汝惟不矜,天下莫爭功;汝惟不伐天下莫爭能。”諒矣。
陳繼儒 :徐有貞、石亨奪門之舉,乃變局,非正局;乃劫局,非遲局;乃縱橫家局,非社稷大局也。
謝肇淛 :英宗初年,委政
三楊 ,四海寧謐,其後為
王振 所誤,致北狩之變;後又為石亨、徐有貞所誤,致奪門之慘。
沈德符 :① 士大夫以戰功得世開五等者,有鹹寧、靖遠之屬,若吳中則惟武功伯徐元玉,然不得終其身。② 文臣以勳勞開五等者,自正統王靖遠後,在天順則吳縣之徐封武功、成化則濬縣之王封威寧。一以天文兼技擊,一以騎射兼結納。然皆傾危捭闔,爵不及竟其身。
錢謙益 :公器質魁傑,文武兼資,於天官、地理、河渠、兵法、風角之書,無不通曉,志在經世,詩文取通達,不屑為雕章飾句。晚遭屏廢,放情弦管泉石之間,好作長短句,以抒寫其抑塞激昂感慨,有
辛稼軒 、劉改之之風。草書奇逸,自負入神,登山臨水,釃酒悲歌,筆墨淋漓,流傳紙貴。至今吳下推風流儒雅,亦必以武功為領袖雲。
談遷 :① 武清侯稍不及
周勃 ,徐有貞視
劉幽求 ,則大過之矣。其畫策稱兵,膽略誠非常,蓋豪傑之士耶!② 徐有貞本縱橫之學,以迎襄陷於司馬,而陷有貞者即踵之,曰纘禹神功,俱不臣也,俱子虛也。函矢同術,有貞南流,亦少自悔否乎?③ 石亨等俱粗才,貪天之功,幸而集事。迎駕可也,倡為奪門,必徐武功為張其說。
查繼佐 :
程敏政 預修英廟實錄,頗有誣衊,謂有貞迎復後,向曹石乞哀,願以
武弁 從,因得封武功。觀其自負,抗不下,致傾陷幾死,使非帝垂念,老金齒矣。然則思廟食或有之,亦寧附賢者以為名。
傅維麟 :徐珵狡猾傾險,怙恃才技,幸天下有事,沾沾自喜,當駕出而私語所親。驅妻子去國,不聞叩馬之忠,及北狩而倡議南遷,傾搖人心,幾蹈
靖康之禍 。賴廟堂君非宣和,陳有宗李,屹然不惑,再奠鐘虞。而珵自愧其言之不酬,包藏禍心,嘗欲動危天下,而已有大功,奪門之役,所自來也。玉帶賂陳循,貂冠次亨軏,志驕意得,潛伏殺機,遂至蔽鵬舉之誅,碧
萇弘 之血,貽人主藏弓之悔,傷天下忠臣義士百身莫贖之心,珵之肉豈足食哉?跡其智曾不如金英,而娟嫉之才,乃甚於林甫,千秋萬世當比之盧之殺顏,張之殺岳,並污青史。區區河功,何足道哉!
林時對 :凡人立身行事,固貴潔己奉公。然亦有跅□自喜,簠簋帷簿不飭,而才情氣魄,足以馳逞駕馭,有裨於國計邊謨者,亦未可盡略也。如徐武功有貞,平生傾險狡忮無論已,然好習兵法及刑名、水利諸家言,於天文、風角、占驗尤精究。
葉權:徐有貞於土木之變,倡南遷之說,而京師卒保無虞。劉養正謂帝星明江漢,勸宸濠為亂,而不知為世宗之瑞。恃其聰明,依稀仿佛於紙上陳言,而用以預占休咎,適足為殺身之術而已。
秦篤輝:使
寇萊公 以請遷都斬
王欽若 ,于少保以請遷都斬徐有貞,較華士、正卯之誅,更為允當其罪矣。
張廷玉 :人非有才之難,而善用其才之難。王驥、
王越 之將兵,楊善之奉使,徐有貞之治河,其才皆有過人者。假使隨流平進,以幹略自奮,不失為名卿大夫。而顧以躁於進取,依附攀援,雖剖符受封,在文臣為希世之遇,而譽望因之隳損,甚亦不免削奪。名節所系,可不重哉!
紀曉嵐 :① 徐有貞之悍鷙、
李東陽 之摸稜、
張孚敬 之偏愎,皆未可稱一代完人,而篤壽推尊過甚。② 有貞究心經濟,於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無不博覽,惟傾險躁進,每欲以智數立功名。與石亨等倡議奪門,僥倖孤注之一擲,幸而得濟,又怙權植黨,威福自專,卒亦為人構陷。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實深為君子所詬病。
方浚頤 :多智數而反以智數敗,喜功名而反以功名終。患得患失,亦忠亦奸,忽為君子忽為小人,其才有餘,其德不足。……忠耶?奸耶?君子耶?小人耶?吾則斷之曰鄙夫。
(《書〈徐有貞傳〉後》) 光緒帝 :徐有貞所陳潞河等處水利,
左光斗 請復天津屯田,
申用懋 請疏灤河諸水,言皆切要,能詳舉之歟,凡此皆宰世之宏綱,濟時之實政也。
蔡東藩 :英宗復辟以後,被殺者不止一
于少保 ,而于少保之因忠被讒,尤為可痛。曹、石專恣以來,被擠者不止一徐有貞,而徐有貞之同黨相戕,尤為可戒。于少保君子也,君子不容於小人,小人固可畏矣。徐有貞小人也,小人不容於小人,小人愈可畏,君子愈可憫也。
崔瑞德 :① 以精通戰略聞名於世。② 在處理影響廣大地區的非常複雜的問題(指治理河患)時,他證明具有非凡的行政才能。
個人作品
徐有貞詩詞文賦作品 詩 《登五城門》、《天平山龍口泉》、《登獅山》、《福山》、《穿山》、《游太湖》、《待韓永熙都憲不至》、《題徐氏遂幽軒卷》、《題子胥吹簫圖》、《滯雨夜泊相城寄陳孟賢》、《覺海庵》、《同諸君子逰大慈寺》、《送陳山人還吳》、《感寓三首》、《古從軍行三首》、《羽林子三首》、《少年樂》、《擬唐宮行詞樂四首》、《遷秩之後閒居寫懷》、《題畫二首》、《鷓鴣圖》、《游善權寺二首》
詞 《滿庭芳·雨後游天平諸峰》、《水龍吟·佳麗地是吾鄉》、《千秋歲引· 風攪柳絲》、《中秋月》
奏疏 《言河灣治河三策疏》、《條議五事疏》
記 《蘇郡儒學興修記》、《科第題名記》、《常熟縣學興修記》、《嘉定縣儒學科第題名記》、《崇明縣廟學記》、《蘇州府社學記》、《觀風題名記》、《重建范文正公祠堂記》、《晉大將軍右司馬陸士龍祠記》、《如意堂記》、《福濟觀新建祠宇記》、《閒趣軒記》、《簡黙堂記》、《徐氏襲慶庵重修記》
其他 《水仙花賦》、《送太守況侯述職詩敘》、《敕修河道工完碑略》、《雲岩雅集志》、《恭儉齋說》、《送楊尚書序》、《明故通議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思庵吳公神道碑》
表格參考資料:
家庭成員 妻子 根據《武功伯天全徐公墓志銘》(萬安撰)、《武功伯夫人蔡氏祔葬志》(
祝允明 撰)記載,徐有貞的妻子蔡氏,名妙真,是北宋端明殿學士
蔡襄 的後人,曾被封為武功
伯夫人 。
後代 根據《徐有貞墓誌》記載,徐有貞生有一子六女。兒子徐世良,側室蘇氏所生,出身儒學生。四個女兒分別嫁給祝瓛、蔣廷貴、朱琇、王瑮。
其中,祝瓛是祝允明的父親,蔣廷貴是
蔣燾 的父親。祝允明、蔣燾都是徐有貞的外孫。
史籍記載 《明史竊·卷九十三·列傳第七十一》
《弇州續稿·卷八十八》
後世紀念 歷史文物
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立於明景泰六年(1455年),是徐有貞成功治理沙灣河道後親自撰文、
書丹 的紀功碑。碑總高411厘米。
螭首 高91厘米,寬100厘米,陽刻篆體“敕修河道工完之碑”。碑身高220厘米,寬95厘米,碑文為行楷書體,共31行,滿行75字。碑座為石雕
龜趺 ,高100厘米。1991年3月在
河南省 台前縣
夾河鄉 八里廟村北
大河神祠 院內出土,碑身中部斷裂,現藏於
台前縣 文化館。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