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次管理

分層次管理主要由海南大學傅國華教授提出的。分層次管理能精細識別管理對象的發展層次,設計相應的層次管理手段、方法,實施層次對應的有效管理,實現最佳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減少管理手段、方法層次與管理對象發展層次的不對稱,而導致的管理資源浪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層次管理
  • 提出人:海南大學傅國華教授
  • 相關:海南大學
  • 目的:提高管理的效率
基本介紹,方法,實例,

基本介紹

1.1基本涵義及其本質
(1)層次與分層次管理
系統是指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有機整體。錢學森、於景元等認為:“只有一個層次或沒有層次結構的事物稱為簡單系統,而子系統種類很多並有層次結構,它們之間關聯關係又很複雜的系統稱為複雜巨系統”。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及其各種活動的管理是一個複雜巨系統。
層次是系統論的重要概念,《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Ⅰ》(1987)認為“層次”是“表征系統內部結構不同等級的範疇。任何系統內部都具有不同結構水平的部分,如物體可分為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若干層次;高級生命體可分為系統、器官、組織、細胞、生物大分子等若干層次,層次從屬於結構,依賴結構而存在。系統內部處於同一結構水平上的諸要素,互相聯結成一個層次,而不同的層次則代表不同的結構等級。層次依賴於結構,結構不能脫離層次,沒有也不可能有無層次的結構”,層次總是體現在眾多範疇的相互關係之中。“系統性質主要由層次決定,一個系統內子系統是否存在層次結構是這個系統是否複雜的主要標誌之一,系統科學對系統的分類也主要依賴它們的層次結構”。
從層次識別角度分析,層次是指構成大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及其要素之間的可被識別的差異性,表現為數量、質量、等級、規模、尺度上等的差別。層次識別一般在具有同質性客體上,由於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目標的共同作用下,為了比較和識別需要,而產生的認知的方式和方法。劃分層次是為了識別事物存在的差異性,是對事物及其概念由少而多、由簡而繁、由粗而精的識別、分解過程。分層次認知的目的是為了更精細地探索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內在規律,以便更好地掌握這種變化的秩序和規則,進而去認知、管理和利用事物發展變化法則,為人類發展服務。
把人類分層次識別事物的方法套用到管理科學的理論發展中,對管理對象管理手段進行分層,有利於更有效地探索管理理論的發展變化,及其內在規律,更好地掌握管理科學變化的秩序和規則,進一步認知管理科學的發展變化,促進管理科學的發展。分層次管理就是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為實現管理的目標,對各管理對象進行合乎目的的精細分層,並根據各自層次的管理需要,設計決策計畫、組織、控制、協調、指揮、用人等管理職能層次與之相對應,系統協調地整合管理資源,實現各層次對象管理的最最佳化,以儘可能少的要素投入,獲取儘可能多的產出的過程。
(2)分層次管理的本質屬性與構成要素
分層次管理的本質,在於能精細識別管理對象的發展層次,設計相應的層次管理手段、方法,實施層次對應的有效管理,實現最佳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減少管理手段、方法層次與管理對象發展層次的不對稱,而導致的管理資源浪費。這一管理思路與方法對糾正和改進“一刀切”管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分層次管理的構成要素:一是管理對象的層次性。在管理系統中,各管理對象客觀上存在層次性;其次,其發展變化過程中會產生層次性。二是管理技術、手段的層次性。受管理目的和視野限制,不同的管理者所採用的管理技術、手段、方法,雖然沒有絕對的優劣,但是客觀上存在層次性。三是分層次管理最終反映的管理效果也是不同的,其管理效果可以分別進行測評,其差異性可以被識別。
(3)分層次管理的功能與核心任務
管理科學已進入“管理叢林”時代,管理學說出現了“叢生現象”,這說明了管理學家已經從不同角度,發現了管理理論與方法,並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邏輯歸納和整理,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學派。雖然各個管理學說理論觀點都符合邏輯和理論規範的要求,但是,其結論、觀點、理論框架的差異性卻很大。如泰羅強調高效率做事,法約爾強調職能,韋伯強調級別層次,西蒙強調管理就是決策。等等。深入分析現代管理學派有區別發現,以往各種管理學說是從特定角度,對特定管理對象的有效管理。一旦管理理論與方法超出了管理對象的層次,則管理理論便是低效或無效的。這說明了管理科學缺少統一的管理共性理論體系。
分層次管理能在上述各種理論綜合概括的基礎上,找出管理理論、方法與管理對象相對應的一般性的管理原理,能從分層次角度,涵蓋並統籌上述各個理論觀點,體現管理學的內在共性。而提出分層次管理的意義在於推進東西管理思想的融合,促進東方文化偏重於“定極、定性”的概念型管理和西方的偏重於系統結構與層次分析型的管理結合,實現中西方管理理念、理論、方法的有機結合,推動管理學的展,拓展現代管理的服務範圍。
分層次管理的核心任務是劃分管理對象的層次,研究其層次存在主要影響因素,根據管理目的設計管理職能,提高各層次功能需要的管理辦法,實現最佳化管理和促進管理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實現。
(4)分層次管理與其它管理理論的聯繫與區別
相對其它管理理論而言,分層次管理理論產生現有的管理理論和人類長期的管理實踐。早在2500年前,中國先哲老子就提出了“道治”、“德治”、“智治”、“權治”的分層次治理理念,其影響相當深遠。西方管理理論發展進程中,也有不少管理學科與層次有關,且獨樹一幟,如Maslow的需要層次理論,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McGregor的 X理論,Y理論,Morse和Lorscn的超y理論,William Ouchi的Z理論,Robert RBlake和 Jane SMouton的管理風格圖。體現了管理需要分層次的客觀實際。同時,管理科學的總體發展正從企業管理,趨向社會管理與自然管理,管理理論與方法也正在不斷提升管理層次,從個人的行為研究到管理職能總結,從事務管理到人際關係管理,直至標桿管理、企業再造和戰略聯盟等方向發展。管理理論發展是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層次提升,分層次管理理論是從層次的角度對管理科學進行一次綜合提升。
分層次管理與其它管理理論的區別在於:過去與層次有關的各個管理理論體系,主要是從管理對象整體性出發,即把管理對象單層化來研究管理問題,或在研究單一層次的管理手段套用到不同層次的管理對象上。研究管理對象主要集中在“人與事”上,如X理論、Y理論、超y理論、Z理論。
1.2分層次管理邏輯模型與管理目標
(1)分層次管理邏輯圖模
圖1 分層次管理模型圖
圖中,U——自然界,表示一切管理均在自然之中;
M——管理,表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需要管理;
“A-B”——管理對象和管理工作,表示任何管理對象或管理工作,均由開始到終止;
“S、M、L”——管理對象或管理工作存在不同層次性,表示存在三種明顯的“低、中、高”層次。
因此,面對不同層次的管理對象或管理工作,必然需要分層次管理,才能實現管理效能的整體最佳化。
(2)分層次管理邏輯模型
把管理對象和管理方法分層後,最最佳化的管理目標是對管理對象整體而言,其最最佳化的管理效果和功能,需要使管理對象和管理方法實現分層次對應管理。
其邏輯模型描述如下:
MU=O[y1=f(Tsm)+…+y2=f(Tmm)+…+y3=f(Tlm)]
MU—指管理最終的效果和功能
O—最最佳化的管理關係
yi=f(Tim)—各層次的對應管理所能實現的效果。
1.3分層次管理理論框架
1.3.1管理對象的產生和發展要求管理層次與之相適應
人類社會自身及其產業的產生和發展要求人類管理產業的管理理論、方法、手段要不斷提高層次,並與之相適應。從上古時期原始人類在自然界中無產業層次的採擷和狩獵,逐漸發展到“人與自然動植物博弈”的農業社會,再到歷經上千年的發展,創造了“人機系統”的工業;因其為工業化服務的需要,人類創造了“人與人相互服務系統”的第三產業,繼而在科技的推動下,人類社會逐步邁入“現實與虛擬系統”的IT產業。人類社會的產業層次是不斷演進的,在不同的產業發展階段,顯然需要具有針對性的分層次的管理模式和理論。但是,由於對即有的對象事務生存方法和管理路徑的依賴,在產業轉型期,人類會選擇已有管理層次去處理新的產業時代必然造成管理的低效性或無效性。
在企業產生和發展進程中,管理理論、方法手段的層次也在不斷提高。在工業化前期,管理技術關心的是個人管理經驗、技術及其推廣,管理行為重點在於模仿;到分工細化時代,管理重點轉移到工作及作業的分類,管理行為重點在於事務組織與考核;到企業規模擴大、大企業出現時期,管理重點逐漸轉移到年度計畫管理、中長期戰略管理等;到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跨國、跨領域企業逐日增多,企業價值論、企業文化論、鏈的管理成為管理重點。顯而易見,企業進化到不同層次,其管理層次也在對應提升。
綜上所述,產業、企業的總在不斷的發展之中,以之作為管理對象,要實現管理目標,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人類的管理也需要不斷提高管理層次,實現管理方法、手段的層次與管理對象對管理需要層次相應。
1.3.2經濟分層次發展需要分層次管理
把社會經濟發展當作管理對象來研究,需要對經濟發展進行分層次分析。
國家管理經濟的目的之一在於有效地、高效地開發、利用和保護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政策是政府實施巨觀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各部門把影響區域經濟成長的主導要素確定後,通過政府行為制訂相應經濟政策,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體制改革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等,用之來管理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
研究表明:在區域經濟發展的管理過程中,經濟發展層次諸如資金、土地、勞動力、技術、制度等要素是影響經濟總量增長的一個的新要素(傅國華,姚樹潔.2004)。影響發展的要素所顯現的分層次性決定了各區域管理政策的層次性,當發展需要的政策層次與區域經濟發展層次相適應時,管理才能實現最最佳化,各層次的經濟發展才能形成,最終實現經濟總量的又好又多增長。相反,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層次性,必然導致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經濟政策難以實現其理想預期。經濟分層次增長需要分層次管理。
假設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是一個大系統,其經濟總量增長是各層次的子經濟系統增長量之和;假設各層次的子系統中,至少存在1個以上對其增長起主導作用的影響要素,把這類經濟體及其發展當作管理對象來研究。
設一個經濟系統由其內部的n個層次經濟體組成,假設存在兩種管理模式:其一為不分層次的管理,即只有一個總體性管理政策(Pa)。再假定,在n個層次的經濟體中,有m(m<n)個層次的經濟體完全適合政策Pa的管理需要,那么,還有(n—m)個層次的經濟體不能適應政策Pa的管理需要:其二是對各個層次的經濟體實施分層次管理,那么建立兩者績效比較邏輯模型如下:
設管理政策(P)與全要素間的存在邏輯關係為:
, (i:1,2,⋯ ,r)。
r為全要素的個數。
假設單層次的管理政策(Pa)的主導要素為
則: (1)
1不分層次管理的經濟成長模型
根據因素分析法,在保持其它投入要素不變的條件下,設經濟成長總量的變數為 ,則經濟成長總量與管理政策Pa的關係是:
(2)
2.分層次管理的經濟成長模型
假設不能適應政策Pa的(n—m)個層次的經濟體,至少存在1個以上對其增長起主導作用的影響因素,設為Xj,r>j>1。.
同理,設經濟分層次增長總量為變數 ,分層次政策為若干個 ,政策與要素間的邏輯關係為:
則 (3)
式中: 分層次的各層次管理政策。
表示存在1個以上各層次經濟成長起主導作用的影響因素(r>j>1)。
則經濟分層次增長的模型為:
(4)
式中:n:經濟系統記憶體在的經濟層次數;m:表示當實施一個總體性的政策時,有m個層次的經濟完全適應且需要這樣的政策。
3兩個管理模型比較
單一層次經濟管理的增長模型
根據模型(1),假設: : , ,…, ;k=l,2,…,r。
則: (5)
表示從全局角度確定的影響經濟成長的k個主導因素。
根據經濟成長模型,對各層次經濟系統進行產出推算。假設經濟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層次後,在傳統政策Pa條件下,設各層次經濟成長的變數為 , ,…, 。則各層次經濟系統的GDP產出模型如下:
…………
即: (5-1)
Yt——不分層次管理的經濟成長總量;
根據模型(2),假設: 為 。在經濟成長理論中,關於要素對經濟系統增長的影響機制,根據要素與增長關係理論,經濟分層次增長的表達式如下:
則:
即: (5-2)
——分層次前經濟成長的總量;
一—第i個層次經濟的GDP產出量;
從兩個經濟成長邏輯模型研究側重點的比較表明:模型(5-1)重點研究的是要素變數X對經濟產出總量的貢獻,即關注各個要素對經濟產出的貢獻問題;模型(5—2)不僅與模型(5-1)一樣研究要素變數對經濟產出的影響外,還關注經濟系統中的層次變數n及其產出變數 。
根據傳統經濟成長理論觀點,假設要素 是當前影響經濟成長的主導變數,國家政策也以之作為主導管理變數,根據模型(5-1),則 及其政策對各層次經濟系統的產出表達式如下:
......
(6)
:表示在投入要素不變的前提下,在主導政策變數 作用下經濟產出總量。
,是鬆弛變數,表示非管理因素在經濟體單一層次下對產出的貢獻。
根據經濟分層次增長理論要素 是影響各子經濟體的主要變數,而在其中不同層次的經濟,其影響要素 也不同,不存在一個統一的 主導變數。此時,各個層次的經濟體的增長模型如下:
......
那么:
(7)
:是經濟體在各個層次的主導政策變數 管理下的GDP總量。
是不同層次的子經濟體的主要影響要素,假設其為各子經濟體的政策的主導變數;但 不是一個唯一,而是分層次的,面對不同層次的經濟體,各層次主導變數不同。
是鬆弛變數,表示非管理因素在經濟體分層次管理下對經濟產出的貢獻。
將模型(7)減去模型(6),可能得出兩者比較的差異量表達式:
則:
(8)
則:各個層次的經濟產出 的差值如下:
......
假設,存在部分層次的經濟所需要政策主導變數與全局性的主導政策變數是相符的,任意假設.
則:
(9)
比較結果討論如下:
(1)當 ,其經濟管理含意是不分層次的經濟管理與分層次的經濟管理的最終產出效果是一樣的,這表明此類經濟體不存在分層次特性,只具有單一層次性。這時經濟發展系統是一個簡單系統,這種可能性較小。
(2) 其經濟管理含意是不分層次的經濟管理與分層次的經濟管理的最終產出效果是不一樣的。且這些子經濟層次自身至少存在1個以上的主要影響要素 ,各層次的經濟體選擇合理的 管理要點,能實現各層次經濟的最佳化增長,這是分層次管理的經濟學分析基礎。
即“主導政策變數”所創造各個層次經濟系統的產出時,只能反映出經濟總體的“平均水平”,而不代表各個層次經濟(個別樣本)的“最佳水平”,總是存在一部分經濟層次,需要 作該層次經濟體的主導政策變數。此時,“ 對這些經濟體增長的邊際貢獻率”小於“ 對經濟體增長 的邊際貢獻率”,而造成由於層次政策不對稱造成的產出潛力誤差絕對值大於0。
用公式表達如下:
即: (10)
時,表明“分層次”經濟管理政策所帶來的增長總量將大於“同層次政策”的經濟成長總量。
已有研究表明,經濟體分層次管理,對不同層次的經濟體的產出增長至少存在三種可能:一是經濟分層次各個最佳影響要素與全局性的單層次經濟政策相符,兩者相互滿足,要素充分發揮效能,兩管理模式產出無差異;二是單層次管理政策不能滿足一部分經濟成長層次的需要,落後於分層次政策,結果是單層政策抑制了這些層次的經濟體應有的更多產出,出現了政策“抑制產出效應”;三是單層次管理政策超前於一部分經濟成長層次的需要,結果是政策不切實際,造成資源配置的政策性良浪費。故而,當各層次經濟體及其增長選擇了其最佳的投入要素作為管理政策的主導要素Xkn ,則有利於促進各層次經濟的最優增長,說明書經濟分層次增長要求對區域經濟系統進行分層次管理。
就分層次管理理論而言,修訂分層次的經濟政策必是政府管理經濟的重點任務之一。面對不同層次的經濟體及其增長要因地制宜制訂分層次的管理政策,做到“分層次推進,各層次均優增長”。由此,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劃分區域層次,即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要積極實施分層次發展戰略,即根據各層次經濟體的客觀需要,優選各個層次影響經濟成長的主導要素,加以政策控制與管理,通過最佳化配置其資源與投入要素的組合,實現各個層次的經濟均能最大化生產和持續增長。
在推行分層次管理時,也須堅持集中統一的理念,要重視部門與全局的關係,即要處理好國家與地方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經濟關係,通過科學管理、制度約束、法律保障,保證各層次經濟體的政策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充分發揮不同層次經濟體的最佳功能。從國家角度來看,既要集中力量發展具有全局特性的經濟體,又要充分發揮其它層次的經濟體在市場經濟中拾零補缺的作用,讓各個層次的經濟體均能最最佳化增長。
1.3.3分層次管理理論框架
不僅經濟分層次增長需要分層次管理,而且各管理領域也需要重視分層次管理的重要性,認識到分層次管理是管理科學的一個具有一般特性知識構件。
大自然和人類社會離不開管理,其間任何事物的成長過程都有始終兩極,在這兩極中間可分為眾多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層次需要不同的管理思想、模式、方法和策略,唯有如此,才能實現管理的最佳化整合效能。如果不分層次的進行“一刀切”式統一管理,不但有可能無法有效管理,促進發展,而且當管理技術及方法與管理對象不相適應時,管理手段甚至會對管理對象的發展變化起“促退作用”。例如,汽車行駛在道路上,會有不同的狀況,不同的路況就需要不同的速度和方向,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汽車行進。
管理系統中,大系統可以由許多小系統組成,系統的要素結構決定了系統的功能,要素構成中的層次性會在數量、質量、等級、規模、尺度上體現出來,表現出顯著的、穩定的差異性,能為人類所識別。分層次管理理論強調在管理大系統中,要對各管理對象的層次加以研究和審視,深入剖析不同層次的管理對象所對應的管理方法,找到各層次管理對象的最佳化管理方法,並提升到理論高度。另外,面對不同層次的管理對象,客觀需要不同層次的管理辦法和理論,證明了當前的各種管理學說的存在具有正確性,提出了管理始終是按不同層次的形式推進,並共同存在,管理的有效與高效率的核心在於分析管理對象的層次,並設計相應的管理技術與方法。
世界是由“各從其類”的物體構成,大自然的管理就在於保證物體存在的有序性、穩定性和相關性。“道法自然”是整個世界萬事萬物存在,各類事物發展變化客觀上存在著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發展變化過程中,事物屬性會出現差異性,這種可被人類所識別的差異性這裡被稱為層次。從層次的角度,針對事物發展的層次性,為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率,提高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利用率與產出率,提出分層次管理理論框架。

方法

人類識別管理對象和管理辦法的層次性的方法是推行分層次管理的基礎,這些識別方法和識別過程可以運用自然科學的成果,特別是統計學、數學成果。如同質性的管理對象的成組或成對差異顯著性分析、相關性分析、主成份分析法、聚類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方法,用於對管理對象和管理方法的分層,並對影響分層次的主要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揭示形成層次的根本所在,為策劃對應的管理層次提供條件。
一般而言,對常規的、比較容易識別管理對象的差異性,可以直接地進行管理對象分層次,按受教育程度劃分其層次,如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中專生、高中生、小學生等;按管理目的不同劃分其層次,設計不同的管理措施,來實現管理目標,如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巨觀管理;按經濟發達差異劃分,可以把中國劃分為東部沿海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等,以各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需要對各地區進行分層次制訂發展政策,推行有區別的分層次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有時管理對象的差異性難以用簡單判斷方法進行識別,這時就需要套用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進行識別,幫助區分層次。通常可以從三個角度展開,用數學方法進行技術處理:其一以管理對象的空間範圍大小進行層次劃分;其二是從數量、規模、尺度的角度進行管理層次劃分;其三是以質量等級劃分管理對象的層次。
2.1 管理對象層次劃分的角度
(1)以空間範圍大小劃分管理對象與方法
這一划分角度,強調了不同空間範圍的管理對象具有不同質性,其對管理的要求存在明顯的差異。本部分內容以自然界、人類社會、家庭和個人管理為例。
在自然界管理層面上,有一種客觀力量管理世界,實現自然界的平衡、穩定和有序。霍金在其《時間簡史》中,暗示了能量管理自然的觀點,宇宙是在不斷的爆炸中創造了時間,在不同的時間段,能量在不斷變化,並不斷創造物質。能量按其內在的規律主宰著整個宇宙的發展變化,人類企圖“征服自然和改選自然”,但只能一個小範圍內有效。另外,太陽及其熱量分布決定了地球生態群落的存在層次。地表上的一切生物在不同的群落中生存、發展,必然受此環境層次的影響與制約,並因此產生了不同溫度帶的人類生存與發展模式,包括不同區域的人類的習俗規範、文化行為、社會行為、政治行為、經濟行為、精神行為的層次性和差異性,呈現文明的多樣性和多元化。從宇宙到星際至地球,自然界的管理也存在層次性,也需要分層次管理,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管理還沒有足夠的智慧,其管理理念與方法主要表現為:“各從其類”和“道法自然”上。
把管理視角從自然轉到人類社會,其本質是人與人關係的總和,關鍵強調為人類服務的關係管理。這種關係至少可以劃分為五大層次:其一為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其二不同地區的人類關係;其三為不同國家的人類關係;其四為部門或單位的人際關係;其五為家庭內的人際關係,不同層次的關係需要不同的管理手段與方法。中國先哲孔子、孟子認為人類社會管理是“德”層面上的管理,強調“十四人一條心”,即強調人的目標的一致性,人的包容性和人類友好相處的和諧氛圍。
從社會角度進入到具體部門或單位。官員管理政府、經理人管理公司、家長管理家庭、個人管理自己的事務,不同的管理對象存在明顯的層次差異性,需要分層次管理。政府需要公共服務為主的全局性管理;公司需要有效率、有效益的個性化、創新性管理;家庭需要創造幸福溫馨的親情管理;個人需要成功的、有效的事務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不同層次管理對象所要達到的管理目標。
當代管理理論是從上世紀初誕生的管理科學開始的,其誕生環境層次決定了其理論功能主要服務於工業化目標,是以提高企業效益和效率為目的的管理理論體系。面對自然界、人類社會、部門與個人的不同存在的空間範圍,當前的管理理論難以適應上述層次的管理需要。所以,需要對自然界、人類社會、部門與個人的各個層次的管理對象,進行層次分析,構建相應的管理理論、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2)以數量規模尺度劃分管理對象與方法
從數量、規模、尺度的角度劃分管理對象的層次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其劃分一般具有量的規定性,其差異性更容易形成共識。一般而言,對可度量的管理對象,比較容易被分層,一般可用下一節的數學方法加以識別和分層。
(3)以質量等級劃分管理對象與方法
對定性的管理對象的層次劃分,需要運用模糊數學的工具,先將不確定的管理屬性,如質量、等級等進行定量評分,實現其性質的區分。以下以虛擬分層標桿管理為例,對這類管理對象進行分層。一個地區在進行標桿管理時,應首先對其進行層次分析,其次針對不同層次尋找不同的標桿。另外,對每一個層次的標桿,當把標桿分成各個組成部分時,一般情形下,並不是每個組成部分都具有標桿的特性,因此,能否給出一個整體及其組成部分都可以作為標桿的標桿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對幾個單元作為標桿的,通常採取不同的部分向不同的單元學習組合形式來完成標桿管理。當“待學單元”的各個組成部分是相互獨立時,即視為做法可行,但當各個組成部分不相互獨立,每個部分的改變將使其它部分也隨之改變,向多個標桿學習就難以得到協調一致的效果,並導致投入產出關係的混亂,從而很難做出最佳化的學習決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嘗試性提出一個地區性的“待學單元”怎樣在分層的情況下,根據不同單元的最佳部分組成一個協調一致的整體——分層虛擬標桿。由於整體與其組成部分都可以作為標桿的標桿,在現實中很難找到,故稱其為分層虛擬標桿。
虛擬標桿的建立。以海南省經濟發展為例,研究分層虛擬標桿管理理論。主要過程是,首先對待學習單元(海南省的經濟發展)進行分層研究;其次針對不同層次構建虛擬標桿;依據每層的具體情況與虛擬標桿建立每層最佳決策模型。
主要管理工作有:待學習單元的分層研究,在調查和整理待學習單元(海南省的經濟發展)數據集基礎上,套用聚類分析進行初步分類、用主成份分析法找到主要影響成份、用多層統計模型找到高層影響變數、以主要成份和高層影響變數為主進行分層。
每層虛擬標桿的構造方法。首先利用可拓學建立海南省經濟發展的物元模型,對物元模型中的不同名稱、特徵以及特徵值利用物元的發散性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其同名、同征、同值以及同征同值的物元,並收集相應數據,針對數據的定量與定性的不同情況分別利用DEA和層次分析法確定特徵與特徵值的標桿。如果所有特徵與特徵值的標桿都集中於一個整體,那么該整體就是海南省經濟發展的標桿。如果不是所有特徵標桿都集中於一個整體,以集中較多的特徵與特徵值的標桿的整體作為初始標桿;其次運用方差分析方法和對數線性模型方法分析沒有進入初始標桿的特徵的獨立與互動影響性,依據特徵與特徵值是獨立還是互動影響的並根據系統在採用該特徵時對其它量帶動的百分比向初始標桿整合,當相互獨立時,取各個部分帶動的百分比的最大值加到初始標桿上,當有互動作用時,取互動作用帶動的百分比最大值再加到上述標桿上,一直作下去當所有的特徵都整合完時就得到每層的虛擬標桿。
每層最佳決策模型。在構造好虛擬標桿基礎上,如何給出海南省經濟發展最佳決策,有如下做法:利用DEA方法把定量的待學習單元向虛擬標桿做投影,待決策單元投影值與虛擬標桿中定性部分共同組成的集合便是最佳決策
2.2 常見的管理對象分層次的方法
2.2.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是由K.皮爾森對非隨機變數引入的,爾後H.霍特林將此方法推廣到隨機向量的情形。其原理是:設法將原來變數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互相無關的幾個綜合變數,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從中可以取出幾個較少的總和變數儘可能多地反映原來變數的信息的統計方法,也是數學上處理降維的一種方法。
主成分分析是對於原先提出的所有變數,建立儘可能少的新變數,使得這些新變數是兩兩不相關的,而且這些新變數在反映課題的信息方面儘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樣本信息的大小通常用離差平方和或方差來衡量。
這一分析方法是將多個變數通過線性變換,選出較少個重要變數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在管理對象差異分析時,往往會提出很多與此有關的變數,因為每個變數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管理對象某些信息,統計分析方法能從太多變數個數中,找出變數個數較少而得到的信息較多結果。
其基本思想是:主成分分析是設法將原來眾多具有一定相關性(比如P個指標),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互相無關的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的指標。通常數學上的處理就是將原來P個指標作線性組合,作為新的綜合指標。最經典的做法就是用F1(選取的第一個線性組合,即第一個綜合指標)的方差來表達,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線性組合中選取的F1應該是方差最大的,故稱F1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來P個指標的信息,再考慮選取F2即選第二個線性組合,為了有效地反映原來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現再F2中,用數學語言表達就是要求Cov(F1, F2)=0,則稱F2為第二主成分,依此類推可以構造出第三、第四,……,第P個主成分。
主要分析步驟如下:第一步,指標數據標準化(SPSS軟體自動執行);第二步,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判定;第三步,確定主成分個數m;第四步,主成分Fi表達式;第五步,主成分Fi命名。
這一方法在分層次管理套用上,可藉助IT技術對數據進行處理,能更有效地做出信息判斷,分劃出管理對象和管理方法的層次。
2.2.2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研究從變數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統計技術,最早由英國心理學家C.E.斯皮爾曼提出。他發現學生的各科成績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一科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績也比較好,從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潛在的共性因子,或稱某些一般智力條件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因子分析可在許多變數中找出隱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將相同本質的變數歸入一個因子,可減少變數的數目,還可檢驗變數間關係的假設。
因子分析與主成分分析有很大的不同,主成分分析不能作為一個模型來描述,它只能作為一般的變數變換,主成分是可測的原始變數的線性組合,而因子分析需要構造一個因子模型,公共因子一般不能表示為原始變數的線性組合。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據變數相關性的大小把變數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數之間相關性較高,但不同組內的變數的相關性較低.每組變數代表一個基本結構,這個基本結構稱為公共因子。對於所研究的問題,就可以試圖用最少個數的不可觀測的所謂公共因子的線性函式與特殊因子之和來描述原來觀測的每一個分量。因子分析可用於對變數或樣品的分類處理。可根據因子的得分值,在因子軸所構成的空間中把變數或樣品構畫出來,形象直觀地達到分類的目的。研究變數的相互關係的因子分析稱為R型因子分析,而研究樣品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因子分析稱為Q型因子分析。
以人力資源管理為例,如2家公司對48名應聘者進行面試,並給出他們在15個方面所得的分數。這15個方面是:申請書的形式、外貌、專業能力、討人喜歡、自信心、精明、誠實、推銷能力、經驗、積極性、抱負、理解能力、潛力、交際能力和適應性。通過因子分析,可把這15個方面歸結為應聘者的外露能力、討人喜歡的程度、經驗、專業能力和外貌這五個因子,為選用人才提供了差異性識別方法。在實際套用中,通過因子得分可以得出不同因子的重要性指標,而管理者則可根據這些指標的重要性來決定首先管理對象的分層和相應層次的管理對策。
2.2.3聚類分析方法
管理對象的聚類分析是指對管理對象的集合分組,成為由類似對象組成的多個類的分析過程。聚類是將數據分類到不同的類或者簇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同一個簇中的對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間的對象有很大的相異性。
從統計學的觀點看,聚類分析是通過數據建模簡化數據的一種方法。傳統的統計聚類分析方法包括系統聚類法、分解法、加入法、動態聚類法、有序樣品聚類、有重疊聚類和模糊聚類等,採用k-均值、k-中心點等算法的聚類分析工具已被加入到許多著名的統計分析軟體包中,如SPSS、SAS等。
從分層次管理的套用角度看,聚類分析是通過數據挖掘來識別管理對象的層次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聚類觀察到管理對象的特徵,集中對特定層次的管理對象進行分析。
此方法的主要步驟有:1.數據預處理;2.為衡量數據點間的相似度定義一個距離函式;3.聚類或分組;4.評估輸出。具體方法運用可藉助統計專業知識和人才,對管理對象管理方法進行聚類分層。

實例

3.1各種分層次管理的具體理論
1943年Abraham H.Maslow 在《人類動機的理論》上提出了層次需求理論,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先後次序排成5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提出人類需要的層次及相應的管理手段
1959年,Frederick Herzberg在《工作的激勵因素》中提出了“雙因素理論”,激勵因素基本上都屬於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保健因素基本都屬於工作環境和工作關係,將管理對象的工作劃分為二個層次,並提出了相應的有效的理論。
1957年,Douglas McGregor在《企業的人性面》提出了消極的X理論(Theory x);積極的Y理論(Theory Y)的二個管理層次論。
1974年,約翰莫爾斯(Morse,J.J)和傑伊洛希(Lorscn,J.W.)的《超y理論》指出:沒有什麼一成不變的、普遍適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須根據組織內外環境自變數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術等因變數之間的函式關係,靈活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適合於工作性質、成員素質等,但是各種複雜的函式關係可以通過分層次進行精細劃分並沒有被提出。
1981年威廉大內(一譯烏契,William Ouchi)的《Z理論》提出了:一切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信任、敏感與親密,因此主張以坦白、開放、溝通作為基本原則來實行“民主管理”。
1964年,羅伯特布萊克(Robert RBlake)和簡莫頓( Jane SMouton),在《管理方格》著作中,從關心員工與關心生產的角度,設計五個管理者的管理風格圖與相應的管理對策圖。C.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理論”提出了“組織中的個人作為一個健康的有機體,無可避免地要經歷從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長過程。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主要有7方面的變化”。顯然組織中人的成熟程度又劃分為七個層次,並相應需要設計七種管理對策。
在經濟發展管理進程中,體現分層次發展思路的還有:李嘉圖的級差地租理論;舒爾茨的“傳統農業”與“現代化農業”二個層次的不同管理學說;馮·杜能的“屠能圈結構理論”;麥迪遜提出了直接原因(Proximate Causality)和最終原因(Ultimate Causality)的增長理論等。他們將經濟系統的內部層次做為研究對象,分析如何分層管理,促進各層級的要素髮揮作用,實現經濟整體綜合最佳化增長。
3.2分層次管理成功實例
分層次管理因各層級最佳化增長促進整體增長,進而實現高效的發展。
1898年泰羅在伯利恆鋼鐵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進行了“生鐵實驗”便是成功例證。實驗是在這家公司的五座高爐的產品搬運小組(約有75人)中進行的,要求將廠房附近廣場上每塊重約92磅重的生鐵塊搬到火車車廂里,起初每個工人平均日工作量是12.5噸。泰羅相信經過對工人體力、搬運動作研究進行分類(分層次)研究後,可以找到搬運生鐵的最佳方法,工作量預計能提高到每個工人平均日工作量達到47~48噸的水平。為此,他選擇了不同報酬層次(政策)來激勵工人。即用“每天掙1.85美元”機會替代原先統一的“每天掙1.15美元”的做法,激勵有體力剩餘的工人盡力搬運。結果,他的實驗對象施密特實現了日工作量47.5噸的目標,其他工人被挑出來加以訓練後,每人每天都能以47.5噸的速度搬運生鐵,生鐵搬運量提高3倍,工人平均日工作量增加35噸。
“鐵鍬實驗”是其另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實證。1898年在伯利恆鋼鐵公司進行。起初,不管搬運什麼物料,工廠中每個工人使用的都是相同尺寸的鐵鍬(統一工具,總體性物化管理政策)。泰羅研究後發現:統一尺寸的工具,存在生產能力的浪費。於是,他提出:是否存在一個使不同的工人每天的鐵鍬的運送量達到最大化的可能性?他認為鐵鍬的尺寸是關鍵因素,且面對鏟運不同物料時,不宜固定在同一種尺寸上。在大量實驗後,泰羅發現重型物料如鐵礦石以小鐵鍬為宜。而輕型物料如煤屑應以大鐵鍬為宜,同時,不同體力的工人所用的鐵鏟應該有區別,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工人的勞動能力。基於泰羅的實驗,工廠要根據所要搬運的不同原料來選擇恰當尺寸的鐵鍬,並把它分配給不同體力的工人,其結果非常明顯,工場的勞動力從400—600人減少為140人,每人每天平均工作量從16噸提高到59噸,每人每天平均收入從1.15美元提高到1 88美元。
泰羅“生鐵實驗”與“鐵鍬實驗”是對不同體力工人(經濟體),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通過個體最最佳化的動作(分層次研究),採用分層次的勞動工具,實現“工人一工具一勞動對象”的層次對應管理,取得更多產出,帶來更多增長。實驗結果證明:根據人的能力層次,推進分層次組織管理,能創造出更多產出,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出增長的本質原因是勞動工具要與勞動者能力相匹配,只有管理對象管理手段相適應時,才能最大發揮人的生產能力。
3.3道治、德治、智治的層次理論
順應中國先哲提出的分層次治理思路,從“個人-家庭-部門-社會-自然-宇宙”層次擴大趨勢,管理理論與方法存在“道治”、“德治”、“智治”、“權治”層次差異。面對不同層次的管理對象選擇不同層次的管理手段,管理的效果不同。“以道勝者,帝;以德勝者,王;以謀勝者,伯;以力勝者,強”;“道德廢,王者出,而尚仁義;仁義廢,伯者出,而尚智力;智力廢,戰國出,而尚詭詐”;“道不足以理,則用法;法不足以理,則用術;術不足以理,則用權;權不足以理,則用勢。勢用則大兼小、強吞弱”。
3.3.1“智”的管理
戴維·B·赫爾茨認為,管理是由心智所驅使的惟一無處不在的人類活動。用人的智慧進行的管理,可稱之為“智”的管理,即用人類的智力計策來實現目標的一類管理。“智”的管理原理是人類生命範圍的一種短期管理行為,在人類工業文明進程中,建立了一套有效且高效的“人與機器”生產和管理系統。
詹姆斯·斯圖亞特(1712~1780)比泰羅早100多年就指出了工作研究方法和刺激工資的實質,指出:“如果是計件付酬的,他就會想出1000種方法來增加其產量”;亞當·斯密(1723~1790)在其《國富論》提到了管理問題:首先分析了企業內部分工和社會分工,他認為分工能極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增加國民財富。其次論述了控制的職能,認為如果要真正對一個組織進行控制,就必須以自己的成績對控制者負責,如對控制者無法施加任何重大影響,就無法進行控制;理察·阿克賴特在企業的協調、組織、控制和勞動分工方面做出了貢獻;詹姆斯·小瓦特與馬修·魯濱遜·博爾頓在工廠中實行市場預測、有計畫的選擇廠址、制定作業標準、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實行部件標準化、推行職工福利制度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實踐;羅伯特·歐文致力於通過改善工作環境來促進生產率的提高;亨利·湯、哈爾西,對工人的工資報酬及收益的分配做了探討和實驗;梅特卡夫和史密斯,在車間管理上做出了嘗試,人類總在不斷地運用各種智慧與計策來推進管理工作,推進管理改進與創新。
19世紀末,西方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工業部門成長壯大,企業的數量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許多大型企業。但是傳統管理層次跟不上企業成長層次,於是許多企業實際產量都遠遠低於其額定的生產能力,甚至能達到生產能力60%的都很少。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就成為當時普遍關心的問題,成為古典管理理論產生的最直接原因。加之,傳統管理層次主張對工人管理要嚴厲,多採用強制性管理手段,受到了工人的強烈反抗,導致企業利潤降低,顯然需要不斷提高管理層次與企業發展層次相對應,成為管理學發展的新動向。
20世紀初,泰羅提出了科學管理理論,其核心是對人按理性思維的原則進行管理,實現提高勞動生產率與工作效率的管理目標。而亨利·法約爾將企業的全部活動分為6種:技術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管理活動。並進一步提出“管理是一種普遍存在於各種組織的活動,是企業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他把計畫、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稱為管理的要素,並對其進行了逐項分析。無獨有偶,馬克斯韋伯認為理想的行政組織是通過職務和職位來管理的。要使得行政組織發揮作用,管理應以知識為依據進行控制,管理者應有勝任工作得能力;任何組織機構都應有明確的目標,規章制度;組織需要勞動分工,需要按等級制度形成一個指揮鏈;每個職位的人選都應該經過挑選並接受培訓等。
到了20世紀20年代,管理學進入組織行為學階段,管理學理論至此進入理論學派林立階段。其主體內容,如利維奇提出的“戰略第一,執行第二”戰略管理那樣,依然是強調管理的戰略、策略、對策、計畫管理手段。這些管理理論基於人類的工業文明的管理知識與智慧的基礎上創建的,其有效管理辦法是依靠“計策”實現的。
人類的智慧差異大,管理對策多,理論觀點繁,各種管理學派層出不窮。所以,當代的管理理論主要是在工業化進程中,憑藉人類的智力,根據當年的企業管理實際而不斷地創立起來的。
何為“智”的管理?即以具體管理事務和管理部門為對象,依靠計謀、策略為主要手段,實現管理目的的一類管理。其特點是重視智慧、重計謀,重製度,倡導大計興邦。如《孫子》所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等。
對於“智治”,老子有不同觀點,他認為“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還認為即使是“智治”,也要遵循“道和德的行為規範”。即“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與“道”的管理、“德”的管理相比,“智”的管理其套用範疇更偏重於微觀領域,管理效果的時效性比較短。
3.3.2“德”的管理
彼得·德魯克認為: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分析,管理成為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主要活動,社會本質是人與人的關係的總和,人際關係是構建各種社會關係的基礎。因為社會的穩定、有序的發展,需要人與他人的合作與共同勞動,來實現組織目標,而人的合作基礎是利益的一致性,追求的同向性。人與人的管理的基本法則是獲得他人的支持,幫助與理解,而要獲得人的支持,需要眾人的認可與接納,即為有德。
“德”的管理在1949年以後的西方管理理論中,以人際關係管理形式獲得重視。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傳統的“經濟人”假設並不能完全解釋人的行為特性;二是對環境與效率的關係的研究是空白,過去依靠“計策”的“智”的管理不太有效了,研究人類行為成為管理學擴展的新領域。“社會人”假設正式被提出,對人的本性研究,對管理科學的發展至關重要,由此產生了管理科學中的行為科學流派,各個流派大致可分為個體行為研究和群體行為研究,個體行為研究側重於分析人的行為動機,找尋刺激人的積極性的原因。代表性理論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麥格雷戈的X—Y理論、“複雜人”假說等。群體行為研究重點在於探討群體中人際關係的特點和規律,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群體和群體中每個個體的作用。故而此時心理學也介入到管理學中。如心理學家雨果繆斯特伯格,管理學家亨利丹尼森等學者,他們研究如何對員工進行心理施加,以促使他們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建立信息交流機制等。
顯然管理科學從對事務、活動、工作的計策管理,即從“智”的管理,提升到了“德”的管理,管理重心轉移到人與人的關際的研究上,促使人與人,人群與人群之間的關係處理上的良性管理,就能不斷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不斷生產自己的“管理之計策”的“智”,來實現管理目標,實現“人心齊,泰山移”的目標。
人類的本性是有欲、有私、貪財貨的,特別受不得外界物質享受,如:五色、五音、五味、田獵和難得之貨的刺激,人類社會的一切矛盾和爭鬥都源於此。所以,德的管理原理,強調要按人及期所處的自然環境為依靠,親自然,重人和,講和諧。如孔子所言:“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近者悅,遠者來”,“天下大悅而將歸己”。如《管子》所言:“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顯然,德的管理原理強調人在管理中的作用,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守道、虛懷若谷、修性、以民為本、忘我,以和諧人際關係為核心,做好管理工作。
何謂“德”的管理?即以人類社會為對象,依靠協調人際關係,維繫社會成員最佳化合作為主要手段,實現管理目的的一類管理。其特點重人和、集體力量。從中國的造字而言,“德”是能使“十四個人一條心”的人類行為規範標準。通常理解的品德是指一個人用來調節與處理對已、對人、對事的穩定行為特徵與傾向,在外表現為行為態度與行為特徵,在內表現為個人信念與行為準則。從現象理解做人誠信程度、知書達理、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等態度和行為特性。但究其本質而言,人的“德”的核心表現為:能在社會中處理好複雜人際關係的行業與能力。所以,一個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人是有德的,因為別人願意接受與認可他。所以“德”的管理,其本質而言就是和諧人與人關係的管理。與“道”的管理、其套用範疇比較小,管理效果的時效性比較短;但與“智”的管理相比,其套用範疇要大,管理效果的時效性比較長。
老子德治理念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愛民治國,能無智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孔子的“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修文德以來之” “天下之民歸心”,“近者悅,遠者來”,“天下大悅而將歸己”;《管子》“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均是德的管理的精神所在。
3.3.3“道”的管理
何謂“德”的管理?即以自然或宇宙為管理對象,藉助自然法則,對世界進行管理,重自然力量,來實現管理目標。“道”的管理要義是保持萬物的秩序性、平衡性、保證公平,追求管理的本原性、持續性、承繼性、真誠性及平等性。所以,人類行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順其自然是人類推行道的管理的基本原則。“道”管理原理適用於各種層次的管理對象和手段,這個管理原理的最終目標體現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建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與“德”的管理、“智”的管理相比, “道”的管理、其套用範疇更偏重於巨觀領域,管理效果的時效性長。
道的管理原理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管子》 “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春秋冬夏,不更其節”,“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這是“道”的管理法則,來自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的智慧。
自然界有序性、穩定性和協同性,說明自然也是被管理的客觀實在性,進一步驗證了管理無處不在。人類是自然界萬物中的之一,是被自然進化所創造的。所以,人類的智慧是有限的,不可能超越自然力量,人類的管理水平同樣還不能超越自然的管理,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與自然進化的目標有時是不一致的。如自然界需要平衡、和諧發展,而人類曾經想“征服自然、改選自然”,謀求人類利益的最大化。人類對社會的管理同樣不能超越自然對人類社會的管理。
3.3.4管理層次的選擇
在三個層次的管理上,優先選擇的排序是:“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如何管理自然呢?如何管理人類社會呢?如何管理具體事務?顯然,要推進分層次管理原理拓展延伸及理論提升,必須對管理對象進行分層次分析,才能找到各自有效的管理辦法。針對不同層次的管理對象,實施分層次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