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縣(交城)

交城縣

交城一般指本詞條

交城縣是山西省呂梁市的下轄縣,位於呂梁山東麓,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西緣,北枕呂梁,南帶汾河,東據太原,西臨方山離石。距省城太原51公里,屬城郊型通衢熱線,是呂梁的東大門,省城太原的近郊縣。中國公路主幹線307國道繞城而過,大運高速、夏汾高速公路交匯於此,太中銀鐵路穿境而過。交城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交城鼓書、交城蓮花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2010年,交城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0億元,是2005年4.04億元的2.48倍,年均遞增19.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46元,比2005年增加4785元,年均遞增11.3%。

2016年12月7日,交城縣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8年9月26日,交城縣榮獲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創新型縣(市)。2019年5月,交城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疆域變遷,城池建制,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口,政治,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事業,基礎設施,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文化遺址,化石遺址,冶煉遺址,晉商歷史,民族宗教,民間文化,名優特產,風景名勝,交城名人,現當代人物,古代人物,

建制沿革

疆域變遷

交城縣置縣始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隋代縣境北連婁煩郡,西北接離石郡,南鄰西河郡,為太原郡西、西北、西南界地。
唐初交城縣政區圖(《交城縣誌》載)唐初交城縣政區圖(《交城縣誌》載)
唐天授年間,縣境北鄰太原府靈川縣,南鄰武興縣,東鄰清源縣,西南鄰汾州隰城縣,西鄰石州離石縣,為太原府西部界地。唐末,縣境北界至古交河北閣上鄉,北為憲州元池、天池二縣;西北與石州離石、方山二縣相接;西南至汾州隰城縣一道川,為太原府西部、西北部界地。
宋代,交城縣西部與石州交界,北部先後與憲州、靜樂縣、嵐州交界,西南與汾州西河縣交界。縣境北至古交河北交城山,南至縣治城南汾河北岸,西南至文水縣廣興村,東至石千峰,西北境至孝文山。南北頂點直距最寬68公里,東西頂點直距最長80公里。
金元時期,境域略同於宋。明代中期,縣境東至清源縣高白村10公里,東南至文水縣西北安7.5公里,南至文水縣石侯村5公里,西南至文水縣開柵鎮10公里,西至永寧州劉王暈山90公里,西北至永寧州赫赫岩山110公里,北至靜樂縣天池川75公里,東北至陽曲縣蘭伏村50公里,為太原府南部偏西界地。縣境北起下馬城南,南至城南汾河南岸,直線相距74公里;東南起汾陽村南、西北到孝文山直線相距73公里。
明代天啟年間,文水縣以大陵易交城縣土安川。此後及清,境域北至下馬城北,與靜樂縣接壤,南北頂點直線相距約80多公里,總面積約為313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交城縣總面積的96.1%;東南平川占交城縣面積的3.9%。
清初交城縣疆域圖清初交城縣疆域圖
民國初期,境界北至靜樂縣下馬城南;東北接陽曲縣曹坪、河口;西至孝文山與離石、方山為界;南至文水縣石候村、開柵鎮;東至三縣嶺與清源縣接壤;西南至三道川北與汾陽縣境相連。東西、南北頂端直距寬、長均為80公里。跨緯度42′,跨經度56′。總面積為2 937.51平方公里,山區占交城縣總面積的95.8%。東南平川占交城縣總面積的4.2%。
抗日戰爭時期,陽曲縣大川地區,文水縣開柵、峪口一帶,汾陽縣一、二、三道川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劃於交城縣(交城、交西),交城縣總面積為3433.4平方公里。
新中國建立初,縣北境以汾河為界,接陽曲縣河北部地區;東境以石千峰為界,接太原市西山地區;余界同於民國。其時南北境端點直距52公里,東西境端點直距77公里。東北界距省會太原僅20公里,為太原西部要地。交城縣總面積2820平方公里。東南平川面積123.4平方公里,占交城縣總面積的4.38%。
1958年,先後將北山地區古交、河南、岔口、營立、姬家莊、鎮城底、原相、南頭、草莊頭、刑家社10鄉鎮961平方公里土地劃歸太原市,連同陽曲縣7鎮,成立古交工礦區,1988年撤區建古交市
1971年,交城縣永田公社劃歸婁煩縣。橫尖公社劃歸方山縣,中莊、會立、東社公社劃歸文水縣;同年將文水縣東境劃歸交城縣149平方公里,縣境總面積為792平方公里。政區變動後,平川面積增加為284平方公里,占交城縣總面積的35.83%。
1972年,永田公社復歸交城縣。交城縣總面積為1153平方公里。此後12年。縣境西北與婁煩、方山、文水三縣接界。西界接文水中西川,南界隔汾河與祁縣相向,東與清徐、北與古交區為鄰。西端大塔西北、東端南白鄉西社村東南直線相距最長75公里;北端花果頭村北,南端黃崖村南直線相距最寬21公里。山區面積占交城縣總面積的75.37%,平川面積占交城縣總面積的24.63%。
1984年1月,橫尖、中莊、會立、西社4公社境域復歸交城縣,南自、南安、南莊、西城四公社境域復歸文水縣,是為現轄境域。
交城縣地圖交城縣地圖

城池建制

本縣商代屬唐境,北部為燕京戎,西北部為西落鬼戎活動區域。西周境屬北唐,後封地於狐突之祖,為狐氏食邑。春秋時期建平陵縣邑,戰國改平陵為大陵,屬趙國。漢文帝元年置牧官於古交城,隸屬晉陽。隋開皇十六年,建交城縣;唐天授二年遷治今址。所以,交城縣城建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大陵城
古城大陵位於縣城西南5公里大陵莊村一帶,始建於公元前514年。據《左傳》所記,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其中平陵縣為晉國之治,戰國時期,改名為大陵。西漢為大陵縣,王莽當政期間改名為大寧,南北朝時期復稱大陵。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城廢,大陵城共存在962年。其轄區位於今交城縣西南、文水縣北一代,為兩縣共有的前身。
東漢晉陽、大陵位置圖東漢晉陽、大陵位置圖
城初建,規模宏大。據《城邑考》載:“大陵故城周十里”,並築有“鹿門”。據考查,東城位於大營村東,西城於大陵村西1公里,北城於大陵村北0.5公里,南城在文水縣武陵村南,四周直徑均約1.5公里。城周約為4公里。據記載,明代城中尚遺有北城樓一座,清代中葉損毀。
廢縣前,古大陵城內縣衙鑄有“鐵獅”,設有“馬廄”、城內東北封有“代王地”、西南建“三官廟”、城外西南筑有“洸城”、東南部西營地界築有“子城”,文水縣杭城地界古泊昭余祁畔築有“航城”。直到明清時期,《文水縣誌》尚載:“大陵,每至雨霏,遙望戰蝶,隱隱如現。”
古大陵地處晉中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志》記載:“建安十六年(211年)太原商曜以大陵叛,夏侯淵、徐晃破之。”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南匈奴為前後左中右五部,中部都尉所統六千戶,居大陵縣。
史記》中記載有一段佳話:趙武靈王游大陵城,夢遇女子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深感詫異。大臣吳廣聽聞之後,獻上女兒,趙武靈王一見,果然像夢中人,於是納之為“惠後”,後生子趙何,即趙惠文王。
古交城
古交城位於今太原古交市境內,地處古交市大川河橋東寨灣灘、汾河灣和水泉寨之間。該城始築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因城西北10公里汾、孔二河交匯處有漢代所築交城一座,故名交城縣。唐天授二年,古交城毀於汾河水患,據乾隆《重修古交千佛寺》碑記載:“舊城被汾河、牛欄河(即大川河)沖毀,居民全部遷移。”今僅餘當年縣衙所在地“四方子”和東城門的“瓮城口”。
從隋代建制始到唐天授二年(691)移治卻波村(今縣城所在地)止,交城縣共在此置縣95年。
交城縣城
座落於縣境東南平川磁窯河與瓦窯河之間。始築於唐天授二年(691),周五里九十步,高一丈五尺,建東、南、北三門;元末院判王浩重修,明代曾先後九次補修;其中,嘉靖二十六年(1547),知縣鄭鎬將城增厚兩尺,加高一丈,新開西門,建敵樓三十四座,拓挖護城池,並於城外東關修築土垣;清康熙九年(1670),知縣趙吉士重修四門。
清末交城縣城圖清末交城縣城圖
為避水患,城西門南曲,北門東曲,城形似牛身,東關形似牛首,故有“臥牛城”之稱。縣城內有東正街、南正街、北門街、西門街;城外有東關街、下關街、北關街、南關街、南木廠街、沙河街、北城外街等;共有大小街巷72條,城區面積1.3平方公里。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舊城垣被逐漸拆除。

行政區劃

至2013年,交城縣轄6鎮4鄉,142個行政村,254個自然村。
交城縣行政區劃
鄉鎮下轄
西街居委會、南街居委會、東街居委會、東關居委會、下關居委會、北關居委會、蒲渠河村磁窯村坡底村田家山村瓦窯村梁家莊村杜家莊村東汾陽村西汾陽村、陽渠村、奈林村、三角村青村
段村鄭村、連家寨村、王明寨村、郭家寨村賀家寨村王家寨村溫家寨村義望村覃村王村夏家營村、大辛村、小辛村、辛南村、賈家寨村
西營村、寨子村、城頭村大營村、大陵莊村、東營村、石侯村
大游底村、大足底村長樹村、榆郡村、魯沿村、青沿村、水峪貫村、西冶村、陳台村、西孟村、東孟村、牛頭嘴村、逯溝村、席麻村、樹則村、芝蘭村、西坡村、寨立村、雙龍村、嶺上村
南堡村曲里村、塔上村、陽灣村、東社村西社村沙溝村、大岩頭村、米家莊村、南溝村、野則河村、橫嶺村
神尾溝村長立村、二合莊村、柴逯溝村、大草坪村、橫尖村、社堂村山水村蘇家灣村、市莊村
嶺底村、石家莊村、馬莊村、東雷莊村、豎石佛村、窯底村、光足村、圪垛村、圪洞村、前火山村、後火山村、寨上村、東坡村、山懷村、申家圪垛村、峁底村、上莊頭村、橫頭村、前莊村、歇馬頭村、山莊頭村、塔梭村、窯兒頭村
石沙峪口村、馮家溝口村、惠家莊村、賀家溝村、杜里會村、大塔村、逯家岩村東坡底村、李家溝村、康家社村、燕家莊村、王家溝村、舍科村、魚兒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交城縣位於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西緣,呂梁山中段東麓。介於東經111°24′至112°17′,北緯37°28′至37°54′之間。東與清徐縣,南與文水縣接壤,西與離石區,西北與方山縣婁煩縣相通,北與古交市毗鄰,交城縣總面積1822.11平方公里,其中平川130平方公里,山區1692.11平方公里。
交城縣

地貌

交城縣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地貌複雜,山多川少,海拔高度在750~2830.7米之間,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28座,最高山峰為縣境西北與方山縣交界處的孝文山,海拔2830米,是華北第二大高峰。

氣候

交城縣屬於暖溫帶大陸半乾旱性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2743小時,年平均氣溫7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440~7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2%,無霜期為100~161天。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至2013年,交城已發現的地下礦產有32種,主要有煤、鐵、石棉等,其中煤鐵儲量最為豐富。交城縣鐵總儲量918萬噸,鐵錳礦8000噸, 鋁探明儲量55萬噸,銅探明儲量55萬噸,煤炭總儲量19.94億噸。鐵礦儲量12億噸;石棉礦儲量30億噸,大理石礦1.3 億立方米,石灰石礦55.49億噸,耐火粘土245萬噸。
煤炭煤炭

水利資源

至2013年,交城縣水資源總量為24220.6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1435立方米,畝均占有量為567立方米,是全省較缺水的縣之一。

生物資源

至2013年,交城縣落葉松、雲杉集中,生長有松、柏、楊、樺、、柳、棗、核桃等樹種;黨參、黃芪豬苓、伏苓等野生藥材200餘種;靈芝、銀盤、黑木耳、羊肚菌等野生菌類10餘種;沙棘、山桃、山杏等野生果類20餘種。
褐馬雞褐馬雞
至2013年,交城縣西部山區龐泉溝一帶是全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一,是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鳥褐馬雞及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黑顴、兔猻金雕猞猁林麝彌猴金錢豹等數十種稀有動物繁衍棲息地。

土地資源

至2013年,交城縣共有土地總面積1822.11平方公里,合273.3萬畝,山區面積253.1萬畝,占交城縣面積的92.8%,平川面積20.22萬畝,占交城縣總面積的7.2%。除去居民地和水城地,土地面積267萬畝,占交城縣總面積的97.7%,其中耕地面積24.6萬畝。按2003年人口計,人均占有耕地約1.1畝。

人口

至2013年末,交城縣常住人口23.47萬人,出生率11.23‰,死亡率4.88‰,城鎮人口比重49.12%。

政治

交城縣委書記:張振明
交城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潞萍
交城縣委副書記:李義祥
交城縣政協主席:桑小平

經濟概況

綜述

2010年,交城縣財政總收入完成10億元,是2005年4.04億元的2.48倍,年均遞增19.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46元,比2005年增加4785元,年均遞增1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29元,比2005年增加2029元,年均遞增13.5%。

第一產業

至2010年,交城縣紅棗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核桃經濟林2.5萬畝,蔬菜2.7萬畝,肉牛存欄1.8萬頭,豬存欄3.6萬頭,湧現出天驕食業、新興種豬場等一批農業企業。
2006-2010年,交城縣累計投資3.2億元,完成植樹造林23.64萬畝,交城縣林木覆蓋率由2005年的48%增加到2010年的54%,

第二產業

2006-2010年,交城縣先後完成了火山煤礦、西冶鐵廠及商業、供銷、糧食系統等27戶國有工商企業的改制工作,安置職工4000餘人,發放職工安置資金4500餘萬元。
2010年,交城縣共確定重點項目52個,總投資134.7億元,完成投資48億元,竣工項目28個;交城縣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4戶,納稅千萬元以上企業達到11戶,納稅超億元企業達到5戶。2010年,交城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3.4億元,是2005年20.9億元的2.56倍,年均遞增20.7%。

第三產業

2006-2010年,交城縣先後組織參加了港洽會、滬洽會、中博會等重大招商引資會,有30餘個項目達成協定,擬引進資金60多億元。
2010年第一期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為交城縣7戶企業成功融資4.3億元;組建成立了太行村鎮銀行,完成了3家小額貸款公司籌建工作;與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金融機構洽談合作,成功融資近10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0年,交城縣投資3億元改擴建學校78所,新增學校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改造危房25.1萬平方米;至2010年,交城縣有主要學校78所。
交城縣部分學校一覽
類別學校
國小
交城縣第三國小
城內完小
田家山國小
國中
交城縣第四中學
交城縣第五中學
-
-
高中
交城職中
-
-
其他
西營學校
交城水峪貫國小
交城義望學校
機關幼稚園
交城第一幼稚園
王家寨學校
廣興學校
賈家寨學校
西社中學
南街學校
覃村學校
-
-
-
-
備註:表格信息來源

醫療事業

至2010年,村級衛生所148個。交城縣境內主要醫院有:交城縣人民醫院、鎮衛生院、交城縣福利醫院、山西省交城縣中醫醫院、山醫大一院交城分院、交城縣東坡底鄉衛生院、山西省交城縣龐泉溝鎮中心衛生院、交城縣水峪貫鎮衛生院、交城縣國有青沿林場衛生院、交城縣博愛醫院、洪相鄉衛生院、天寧醫院、東坡底鄉衛生院、會立鄉石沙莊村衛生所、西社鎮南溝村衛生所、龐泉溝鎮張溝村衛生所、會立鄉神堂坪村衛生所、西社中心衛生院、夏家營鎮衛生院、段村衛生院、洪相衛生院、義望衛生院、西營鎮大營村衛生所等23家醫院。
交城縣人民醫院交城縣人民醫院

基礎設施

城市建設
2006-2010年,交城縣共投入資金5億元,實施了迎賓大道、新開路中段拓寬改造工程、舊307國道城區拓寬改造工程、卦山生態園一期工程等重點市政工程42項,涉及拆遷個戶500餘戶、院落250餘處、建築面積8萬餘平米。交城縣累計硬化道路568公里,栽植各類苗木720萬株,改造、新建科技文化活動室81個,農民休閒健身廣場73個,便民連鎖店167個。
路網結構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共投資7.84億元,完成了經濟開發區路網一期工程、307國道縣城段改線工程等30項重點公路建設。
電力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共投資3.49億元,對交城縣主網、農網、主幹線路及變電站進行了新建、改造。
水利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投資9.86億元的柏葉口水庫工程完成大壩封頂,2012年底全部完工。龍門供水工程供水管網工程已全部完工,具備試通水條件。“交城山交城水,不澆交城澆文水”成為歷史。
環保
2006-2010年五年來,交城縣累計投資10.5億元,實施環境污染治理項目200餘個,增加和改造治理設備1080台(套),關停取締違法排污企業100餘戶。

社會保障

至2010年,交城縣累計投資6452萬元,新建移民新村5個,有26個自然村2725人實現移民,1.25萬人穩定脫貧。

歷史文化

文化遺址

本縣舊石器文化遺存分布在西冶河和瓦窯河之間及瓦窯河東岸一線。在瓦窯、坡底、鄭家莊、西嶺、高家圪台、木槽、細曲、橫頭、馬嶺、野則咀以及偏交等村,共49個地點。遺存區東西約15公里,南北約30公里。屬舊石器時代中期。1957年,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賈蘭坡教授鑑定,相當于山西丁村文化期。
文化遺存主要是打制石器。計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石核器4種,石器原料以角頁岩為主,火石、石英料很少。石器由兩面用互動方法打擊者為多。舊石器文化分布範圍很廣,除打制石器外,未發現灰層。
(一)瓦窯遺址
瓦窯遺址位於瓦窯村,分布於瓦窯河兩岸的斜坡及台地上。瓦窯河東呈梯形:北至卦山西頂,東至文昌宮,南至馱煤道,西至瓦窯河;瓦窯河西呈彎月形:北至碌碡坪,西至神頭凹,南至村,東至瓦窯河,總面積70萬平方米。1962年,發現其北部遺址2000平方米。1982年春縣發現西東部大面積遺址,報告國家文物局。1983年,經山西省考古所王克林等專家鑑定,分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文化
遺址文化遺存豐富,有陶窯、墓葬、白灰面土窯洞居室、大量灰層。較典型的彩陶有尖底瓶口沿及各類彩陶器皿殘片。灰、黑陶有、盂等炊具,三足瓮、甑等殘片及紡輪、刀等工具。石器有刀、斧、錛、鑿、鋤、紡輪等生產工具,環、璧等裝飾品。玉器有黃玉璧殘段。骨器有刀、環、鹿角器。發現的白灰面居室有5處,穹頂圓形或長方形,四壁施以白灰。
石器的製法為琢制、磨製,石質為石灰岩及少量砂岩。陶器多系拍制,兼有部分輪制。彩陶原料為第四紀黃土質陶土,飾有幾何形花紋。灰陶、黑陶質地分為細泥陶、夾砂陶、紅土陶,紋飾為籃紋、繩紋、附加堆紋、幾何形刻紋。器形以平底、三足居多。
除上述遺存外,灰坑內還有許多豬、犬、馬等遺骸。
(二)廣興遺址
廣興遺址發現於1983年春,該遺址位於廣興村西和開柵磚廠東,北至新公路北,面積約為2 500平方米。屬仰韶晚期文化,龍山初期文化。
遺存文物為石器、陶器、骨器。石器有石斧、石球、石刀、圓形刮削器;陶器全部為紅陶殘片,飾以繩紋、籃紋;骨器有骨針、蚌殼等。石器質地為石灰岩、頁岩,前者居多,磨製、琢制而成;陶器質地為細泥陶,表面磨光,拍制、輪制而成;骨針通體打磨,一端鑽孔。文化層厚度達2米。除石、陶器具外,還保留了一部分魚骨。
(三)南堡遺址
1957年,發現四聖宮後小面積遺址,1985年春,發現大面積遺址,該遺址位於南堡村文峪河東岸武元城。北至武元城北,南至黃崖溝,東至黃土坡頂,西進入水庫區。遺址沿文峪河東岸成帶形,分布在三個黃土丘上,總面積達98 000平方米。屬仰韶晚期文化、龍山文化、夏文化。以龍山文化為主。
地面揀拾文物分陶器、石器、骨器三類型:陶器有彩陶、黑陶、灰陶3種。彩陶質地為細泥陶、夾紅泥陶、夾沙陶,繪以幾何紋等圖案,以紅陶黑彩、桔黃陶紫紅彩為主。器型有斧、缽、盆、罐等炊器盛器,底部勒有繩紋。黑、灰陶質地為夾砂、細砂、細泥夾胎3類,器形有袋形三足器、平底器兩種。從殘片分析,有甑鬲等炊具,盆罐等盛器。紋飾為繩紋、籃紋、刻紋附加堆紋,製法主要為拍制,兼少量輪制。
石器遺存豐富,除石斧、石鏟、石刀等常見石器外,還有因材而用、造形獨特的靴形石器。石質為石灰岩。製法為打制、磨製。
骨器地面散落不多,有鳥翅骨、蚌殼兩種,弧面略加打磨成刃,非常鋒利。
此外,還有泥壁陶窯一座。遺址面散落有燒結石。
(四)洪相遺址
洪相遺址北部發現於1956年,東西部發現於1982年。位於洪相村東石壁溝口兩側,總面積合11 000平方米。相當於龍山文化時期。
遺址地表散落有灰陶殘片及石器。陶器以拍制為主,施有繩紋、籃紋、附加堆紋,器形為三足器與平底器;陶器遺存有缽、盆、雙耳罐、鬲等炊、盛器。石器以磨製、琢制為主,偶有打制。陶器土質一般為黃土,石質為石灰岩、砂岩。石器有斧、錛等砍砸器。骨器有磨製三棱骨簪。
(五)坡底遺址
坡底遺址發現於1982年春,位於坡底村東楊家洞山坡上。東至磁窯河西岸,西至村東磚廠,南至交嶺公路,北至黃土坡頂,呈斜梯形,總面積達7 500平方米。屬龍山文化。
遺址文化層有的厚達3米,文物內涵豐富。遺存文物主要為石器、陶器兩類。石器有打制刀形器、尖狀器、圓形刮削器,磨製石斧、石鑿、石錛、鬲足。石質為石灰岩、砂岩;陶器有陶刀、鼎、缽、罐、盆等炊器具。飾以籃紋、繩紋、附加堆紋。器形以平底、三足為主。陶色為磨光黑陶、灰褐陶。陶土以黃土為主,兼有少量紅土。拍制器皿居多。
(六)磁窯遺址
磁窯遺址發現於1983年,位於磁窯村南黃土坡,呈不規則梯形。東至果園,西至磁窯河東岸,南至沿山大道,北至磁窯村南,總面積為3 600平方米。時期與河南龍山文化相當。文化層出露很少,地面僅有少量磨光石器及籃紋灰陶殘片。保存較好的是8座“白灰面”土窯洞居室,分築於3處。屋頂穹形,座向朝南、朝西,穹頂及地面抹一層厚度0.5厘米的白灰。居室中間有圓形火灶。石器比較精緻,石質為石灰岩。
(七)覃村遺址
覃村遺址發現於1983年,位於覃村村北山坡上,呈梯形。北至雲夢山下梯田頂部,南至縣陶瓷廠東北,東至黃土沖溝,西到小河溝。總面積為14 00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
遺址地表散落有石器及陶器殘片,石器有石斧、石鑿、石刀等生產、生活用具,琢制、磨製而成,石質為石灰岩。陶器紋飾以籃紋為主,大都為罐、、鬲、杯等炊器、儲器殘片,以灰陶為主,製法以拍制為主。灰坑內,還發現松樹芯殘段,直徑約20厘米。
水峪貫遺址發現於1983年,位於水峪貫村,由南至北分為3段:南段地處村南河灘東,呈方形;中段地處村東山樑,呈帶形;北段地處村北山坡上,呈不規則方形。總面積3 50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
遺址文物中無完整器皿,地表散落殘陶片很多,器形有鬲、甑等三足器,盆罐等平底器。飾以繩紋、籃紋、附加堆紋。陶色以灰陶為主,偶有黑陶。陶質為夾砂陶、細泥陶,原料為紅土、黃土質陶土以及其它粘土,大部分拍制。石器有斜刃石斧、石球等器具,上端琢制,刃部磨製。間有個別打制石器,石質為石灰岩。
(九)會立遺址
會立遺址發現於1984年,位於會立村。遺址東臨文峪河,西靠山,呈C形環繞會立村。面積為85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
地表出露有一定數量的殘陶片,多數為三足器及平底器的口沿耳腹底等殘片,紋飾為繩紋、籃紋。陶質為粗泥陶,胎壁一般較厚。顏色為灰陶,拍制多,輪制較少;石器散落不多,石質為石灰岩,刃端磨製;骨器以鑽孔骨刀為代表,用大型蚌殼磨製。
東坡底遺址發現於1984年,位於東坡底村南西葫蘆川道,北至東坡底糧站南,東至東葫蘆河,西至東坡底村邊,面積2 500平方米。與龍山文化同期。地面散落石器很少,陶器殘片豐富,為三足器、平底器口沿耳足部分殘片,無完整器皿。泥質為粗泥、夾砂泥。顏色為灰陶,飾以繩紋、籃紋。拍制為主,偶有輪制。

化石遺址

哺乳類動物化石遺址有1956年發現的覃村花果山黃土坡遺址,1959年發現的范家莊遺址,1979年發現的西冶村遺址,1980年發現的廣興北坡遺址,1982年發現的瓦窯塔兒坡遺址。
脊椎類動物化石遺址主要為1982年發現的坡底村西駝鳥蛋化石層。
植物化石遺存點目前發現的有覃村龍眼溝,瓦窯漢池溝北坡。瓦窯村北石井壁尚有一直徑40厘米的古樹化石裹在二迭紀砂岩中,已炭化。
此外,縣境東南平川段村、梁家莊等村均在地面以下20~300米的地層中發現海蚌、田螺等動物化石。西嶺窯兒頭村山溝亦發現有屬劉家溝組古動物化石。

冶煉遺址

交邑冶鐵始於戰國,宋代初期,立大通鐵冶監於狐突山西側義泉社,名曰西冶。之後歷數百年到明代中葉,冶煉經久不衰。據查,宋元遺址現存的主要有7處。
西冶村遺址:位於村西鐵爐地、村後大爐溝。遺址內鐵渣堆積層最厚處達3米多。明代冶司府舊址一片廢墟,僅剩高1.7米青石雕獅一尊。附近建有一安置歷代刻石之碑亭,已毀於兵火。
陳台溝遺址:位於陳台溝東口,舊名砧台,系冶煉與鍛造之地。遺址大堆殘渣,建西冶鐵廠時處理殆盡。
水峪貫遺址:位於水峪貫村南。遺址出露面積約400平方米、鐵渣堆積層約2米,間有刀劍農器殘片。
東、西孟家山遺址:位於鐵爐梁。梁畔殘片堆積多處,逐年被河水沖刷,今僅遺殘跡。
席麻遺址:位於席麻村南小爐溝。
野則咀遺址:位於野則咀村西溝側,今遺址尚有殘鐵可尋。
寨立遺址:位於寨立村路側,遺存殘爐為豎爐,高1.3米,內徑1米,呈瓶狀底大口小。

晉商歷史

交城縣地處太原盆地,為明清晉商的主要活動地區之一,舊時商業貿易繁榮,尤其以毛皮為盛。清康熙初年,皮貨商人在城東南卻波湖漂洗皮革,污水皮渣竟將卻波湖填塞,據卦山天寧寺清康熙十二年(1673)《古罕碑》記載:“旗弁販洗皮革,奸商挾之為利,腥穢填壅。”可見毛皮製品產銷量之大。
明清晉商明清晉商
鹹豐光緒年間,毛皮業大振,全縣毛皮作坊百餘家,所制皮筒銷售總量達白銀百萬兩,為晉省之首。民國十年(1921),縣城及義望、陽渠、奈林、安定等鄉村,共擁有皮坊127家,從業人員6000餘名,春夏旺季僱傭臨時工匠達萬人以上,年鞣製灘皮60餘萬張,裁製大褂85000多件,產值近3百萬銀元。
本縣毛皮業以灘皮最著,所制皮貨色澤雪白透亮,毛花均勻若絲,皮板輕薄柔軟如綢,故有“交皮甲天下”之稱。各皮坊每年秋冬之際派專人遠赴陝、甘、寧等地,選購上等灘羊皮,翌年農曆二三月雇駱駝馱運返縣,經過泡鞣加工,裁縫成為褂氅,而後由萬川、玉成、德興等20多家皮店發往京、津、滬、並、漢口、張家口、東三省等地。有的銷往日本、歐美等國家。外埠商客來往不絕,爭相採辦,或先期匯款訂貨,每年秋季都有外商採辦,住交爭購灘皮件。據《太原府志》(1922年版)記載,德國採辦曾以數十萬白銀存放府庫,備買交城皮件,“交字毛”譽滿中外。
一業興旺,百業昌盛。清末民初,縣城共有大小商號250餘座,其中皮店多達127家,既有皮坊加工製作皮件,又有生皮收購和製件銷售。另外還加設客房,接待中外皮貨商人,並為客商提供庫房,融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為一體。《中國實業志》(山西)載:民國十六年(1927),縣城有綢緞、布匹、藥材、雜貨等較大商號21家,較大皮坊、皮店38家,當年僅輸出皮衣一項,就獲銀元147萬元;駐外國洋行有美國隆茂、恰和、平和洋行,德國禪臣洋行等12家。
東關街“兌換銀錢”錢莊舊址東關街“兌換銀錢”錢莊舊址
民國十九年(1930),由於蔣馮閻大戰,國外銷路停止,國內毛皮市場疲軟,外蒙、陝、甘、寧等地商路不暢,生皮無濟,各個皮坊所做皮貨須自行運往各地銷售,皮行常有“生貴熟賤”之嘆。七七事變後,日軍侵占交城,作為本縣商業主幹的毛皮業,被列為日方軍需統購物資而遭受掠奪;又因交通斷絕,生皮無源,皮坊、莊店紛紛倒閉,歷數百年之久的交城灘皮貿易趨於絕境。
2008年,交城灘羊皮鞣製工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111。
交城縣共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朝鮮族、滿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水族、土族、達翰爾族、羌族、塔塔爾族等21個常住少數民族,分散居住在城區和農村,共有161人,其中人數最多的是滿族有41人。

民族宗教

全縣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21處,其中佛教3處、基督教16處、天主教2處。宗教教職人員37人,信教民眾12000餘人,信教民眾占全縣總人口的5.2%,其中佛教信徒最多約有9000餘人、基督教信徒約有3000餘人、天主教信徒不多約有200餘人。玄中寺作為佛教淨土宗祖庭在海內外影響深遠,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民間文化

交城鼓書
交城鼓書是流傳民間的一種說唱形式,新中國成立前演唱者多為盲藝人。1956年,縣文化館成立了“交城縣盲藝人宣傳隊”,對交城鼓書進行了整理革新,交城鼓書由十字句或七字句組成。鼓書音樂舊以板鼓為主,輔以三弦、胡琴等弦樂,六十年代始加入大眾琴及板胡、響鈴。傳統長篇書目有《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傳》等。1980年9月,由張有洛創作、李學成演唱的交城三弦書《會安排》,參加了山西省曲藝會演大會,分別獲得創作獎和表演獎。
交城蓮花落
源於太原蓮花落,清代以前即在交城縣境內流傳。光緒二十九年(1903),祁縣著名蓮花落說唱家畢者山收交城縣成村呂著為徒,傳授蓮花落藝術。光緒三十一年(1905),呂著自立書攤,成為清末民國時期交城縣藝術造詣較高的蓮花落藝人。由於呂著亦精通晉劇、碗碗腔,將蓮花落融進了戲劇藝術,自成體系。1962年,縣文化館系統整理了蓮花落藝術,並聘請呂著收徒傳藝。
蓮花落蓮花落
交城叮叮嗆
源於“拉洋片”。1972年,縣文化館張有洛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改革。改革後的叮叮嗆為坐架腳踏式。坐架內裝置木梆、手鑼、小鑔、小鼓、木魚5件打擊樂,用雙腳踏動踩板表演,表演者坐於其上演奏弦樂,文場武場,說、拉、打、唱集於一人。由他創作並與武秀蘭合演的叮叮嗆《呂梁人民學大寨》,1973年推選出席山西省曲藝調演,獲表演第一名;1974年參加了華北曲藝調演。
交城順口溜
交城縣民間很早流行一種“四六句”口頭藝術,句式可長可短,押韻順口。用方言土語演說,風趣幽默。張有洛的叮叮嗆本世紀六十年代,“四六句”經縣文化館張有洛整理改革,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交城順口溜”。初期,順口溜沿襲民間傳統,以方言土語入韻,題材多以農村生活為主。1978年以後,逐漸以國語入韻,擴大了聽眾範圍。有張有洛創作的《怕茶壺》、《胡批》、《雙送子》等一批順口溜小段。
交城雜則
亦稱快板書,七字句句式,上下旬連續反覆演說。有張有洛創作的《二奴子避孕》、《破除迷信》等段子。1964年,收集整理了以雜則為主的專集《交城曲藝》。“文化大革命”之後,雜則小段除盲藝人繼續表演外,已逐漸被順口溜取代。
美術書法
交城美術主要有繪畫、版畫、剪紙、木雕、泥塑等。交城書法屆頗有建樹的有任傑生任利生韓學武先生等。
民歌
交城方言屬於晉語并州片區,是以太原話為代表的晉中方言的一個次方言。清代中葉,悲愴哀怨的民歌《交城山》流傳於交城縣,成為清末秧歌《割莜麥》主調。交城縣流傳民歌有:《交城山》、《刨洋芋》、《要死要活相跟上》3首。新中國成立以來代表性民歌主要為《交城是個好地方》。
民間傳說
交城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代神話傳說眾多,有狐爺山底金馬駒、西冶金姑姑、牛斗虎與龍虎巷、卦山聚寶盆、南巷張果老、交城樹怪、鳩鴿二仙、龍母廟、傅山先生與衛生館、葫蘆王傳說、趙吉士傳說等。其中,玄中寺鳩鴿二仙傳說2009年被列入山西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名優特產

核桃
交城核桃個大、皮薄、肉厚,易取仁,出油率高,種植核桃有近2000年的歷史。交城核桃有大龍眼、小龍眼、大花、紙皮露仁、早熟、串兒、穗狀、光皮棉、長腰、抗風、橫蘭蘭等五類12個品種。光皮棉核桃,粒大皮薄,表面光滑,每斤20多個,出仁率高達58.19%,仁含油量達72.65%。
交城縣(交城)
梨棗
交城特產梨棗是中國希有名貴鮮食優良品種,1983年,由交城縣林科所從省農科院引回交城,並進行科研開發。交城的梨棗主要分布在平川地區。梨棗,甜脆微酸。梨棗,樹勢中等,發枝力強,適應性廣,果實9月下旬成熟。果形近圓形、果實特大、平均單果重30克、最大果達80克。
駿棗
交城特產駿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譽為“棗後”,素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稱。棗肉可提取食用香精,又可入藥,有補血益氣、安神養胃、健脾抗癌之功能。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瓦窯村棗種先後進入原蘇聯及阿爾巴尼亞地區。
沙棘沙棘
沙棘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胡禿子科沙棘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耐寒抗旱,耐土壤貧瘠。根系發達,有根瘤。其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中國分布面積(東北、華北、和西北)最大,種類最多。
玻璃咯嘣”是一種薄玻璃製造的響器,產自交城夏家營鎮覃村。是太原地區春節前後應時的一種兒童玩具,頭大,呈扁圓形,中接細長管,用嘴吹,極薄的玻璃在氣流鼓動下發了“圪嘣、圪嘣”的聲音,清脆悅耳。

風景名勝

玄中寺位於交城縣西北十公里石壁山中,始建於北魏。是佛教淨土宗祖庭,也是全國佛教三大戒壇之一。北魏至隋唐時期,先後有曇鸞道綽善導三位法師在此住持,開創並發揚淨土法門體系。是中外佛教文化交流與佛教信徒朝拜、集聚之地和著名的風景名勝旅遊區。
玄中寺玄中寺
交城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呂梁山東麓,距省城太原約56公里,交通方便。公園總面積18.7萬公頃,自然景觀優美,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珍貴樹種側柏林、特色喬木林、觀賞林等,世界珍禽褐馬雞、候鳥、野鹿、原麝、金雕等幾十種名貴動物棲息於此。
極具草原情韻的南雲頂亞高山草甸四十里跑馬岩位於交城縣會立鄉柏峪溝川西部。這裡有禪寺塔斜陽、嬌兒山雲海、後漢開國皇帝劉淵得劍處、閻錫山跑馬場等四大人文自然景觀。
果老峰莊園
果老峰果老峰
果老峰莊園位於龐泉溝景區內,是集旅遊、住宿、狩獵、娛樂、承辦會議為一體的理想旅遊景點,因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毛驢來此與當地村民下棋而得名。
圓明寺位於縣城東北6公里王山之陽。為隋唐時期所建。寺東南白鹿崗八角寶塔為該縣現存最大磚塔。寺西1公里為墓塔區,殘存金、元、明歷代高僧靈塔、壽塔50餘幢。
龍堂臥雲庵和野珠溝龍堂洞
臥雲庵位於西冶川中部西側野珠溝,俗稱龍堂寺,系佛教曹洞宗場院,建於明初,氣勢宏偉。
野珠溝龍堂洞在野珠村中部北東側,名曰“龍堂洞”,洞口高4米,內高10米,寬30米,深20餘米,據載洞內南北各有一小洞,深約數里,或雲北洞連通榆郡溝青龍洞。
三座崖坐落在縣境西北葫蘆川中部,海拔2077米。因主峰遙望方而高,平如座故名。明末清初,交山農民起義軍的根據地就設在這裡,崖頂現存有人工鑿築的將軍洞、階梯、吊繩孔、柱桿柱洞和房屋建築遺蹟,這是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全國性農民武裝的分支。起義軍利用三座崖天險地形條件建立的義軍兵寨,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主峰懸崖百丈,長約3米、寬僅1米的“試心石”如鷹咀斜懸崖頂。
卦山與天寧寺
卦山位於交城縣城北三公里處,距太原六十七公里。因山形卦象而得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絕無僅有的易學研究實體。 “卦山之柏”與“黃山之松”、“雲棲之竹”並稱為華夏樹木奇觀。天寧萬壽禪寺坐落其中,為中國佛教華嚴宗巨剎。卦山集文物、宗教、古建、森林公園於一體。在卦山多元文化旅遊的經緯中,形成了“儒門釋戶道相同,三教從來一祖風”的多元體系,被譽為“易學之源、八卦名山”。
華國鋒陵園位於山西省交城縣城西北卦山,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華陵”。順南望去,整個交城縣城一覽無餘。整個陵墓總面積為4260多平方米,總投資約為1200多萬元。陵墓設計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居高臨下,俯視交城。花崗岩石級共365級,兩側白玉欄桿相護。按規劃,華國鋒同志陵區東側有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古廟文昌宮,宮內有一千年到二千年古柏40株,有棗樹核桃樹椿樹楊樹柳樹、槐樹、松樹等多種樹種,其中樹齡超過百年的占到50%。
永福寺位於交城城東1公里陽渠村東,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隋開皇十七年(597),後經過多次重修,現存建築為清代建築。寺院氣勢宏偉,布局整齊,舊為釋迦牟尼佛堂,寺門有三,鐘鼓樓尚為完整,與寺院相對有清建戲台,全部寺院占地3884平方米。
位於城內東關南巷南口迎面,清代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邑紳士丁世醇(曾任浙江仁和知縣)創建,廣生院建築風格獨特,建築面積達1125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布瓦歇山頂,五彩斗栱,具有清代早期建築特徵。正殿窯洞為無梁殿構造形式,室內貫通,空間擴大,釋迦牟尼佛端座正中,通體貼金,每眼窯洞內牆壁上另碹砌小洞窟各一眼,內供佛像,俗稱“九窯十八洞”,秀麗壯觀。山門外有一宋代古,粗壯高大,枝繁葉茂,與近在咫尺的環神閣、丁家大院及丁家祠堂構成一處高品位的以古代建築群。

交城名人

現當代人物

華國鋒,1921年生,山西交城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8月20日12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李立功,1925年生,1938年在交城參加抗日游擊隊,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晉源縣縣長,共青團山西省汾陽地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兼省軍區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中共山西省顧問委員會主任等職位。
燕居謙(1933-1991年),字益亭,1933年生。早年投身革命,曾任交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誌辦主任,長期嘔心瀝血、專心修志、積勞成疾,但堅毅不屈,於1990年國慶前完成了30卷140萬字《交城縣誌》。1991年2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以《生命誠可貴,事業價更高》為題登載他的感人事跡,被授予“當代呂梁英雄”光榮稱號。

古代人物

狐突,姬姓,狐氏,字伯行;唐叔虞後代,與晉同祖,出生於卻波村(交城)。為春秋時代晉國大夫晉文公的外祖父。晉獻公二十二年(前655年),宮亂迭起,重耳出逃,狐突之子狐毛狐偃跟隨重耳週遊諸國。晉懷公繼位後,為鞏固帝位,削弱其叔重耳影響,命隨重耳出逃在外之人至期而歸,不歸者,誅全家。狐突因不召二子歸國,被懷公拘捕。懷公對狐突說:“子回則免罪”。狐突答:“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貳,何以事君?” 拒絕了懷公的要求,於是被殺害。次年,秦國重耳歸晉,殺懷公,重耳即位,是為晉文公。厚葬狐突於境內少陽山(今交城縣馬鞍山,亦稱狐爺山)。農曆七月十四日狐突誕辰,至今仍為交城傳統古節。
狐偃,字子犯,狐突之子;晉國大夫、國卿,晉文公的舅舅,又稱舅犯、咎犯、臼犯。驪姬之亂後,隨重耳流亡十九年,途中歷盡磨難,狐氏兄弟忍辱負重,終成大業。公元前636年,重耳返回晉國,是為晉文公。在狐偃等眾臣的輔佐下,晉文公重耳“蓄愛百姓,厲養戎土”,終成一代霸主。狐偃為上軍將,也是晉文公的首席謀士。後人評價:“文公染於舅犯,故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晉文公也曾慨嘆:“偃言萬世之功也”。狐氏父子三人輔佐晉國稱霸的事跡,在《史記·晉世家》《左傳》《春秋》等典籍中均有記載。
張承業(846-922),唐末河東監軍使,宦官。一生忠於唐朝,始終以唐朝官員自居。曾輔佐李克用李存勖兩代晉王,與篡唐稱帝的朱溫對抗數十年,是李克用的託孤重臣,在梁晉爭霸時期留守太原,執掌後方軍政,奉遺顧,立嗣王,平內難;勸課農桑,執法嚴明,為李存勖建國提供了有力保障。龍德元年(921年),李存勖欲登基稱帝,張承業認為此舉有違匡扶唐王室的起兵初衷,苦諫不從,憂憤成疾,死於晉陽。後被追贈為左武衛上將軍,被史學家視為賢宦的代表。其生平事跡在《五代史》《資治通鑑》,以及《山西通志》《交城縣誌》等史料中均有記載。
安永信,交城人,為唐末節度使。史載,安永信“智勇過眾,文武兼資”,諡號“忠簡公”,後晉天福二年(937年)被追封為太師。《山西通志》人物誌有記載。
張德輝(1195-1275),字耀卿,號頤齋。元初大臣,任河東南北路宣撫使、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黜贓吏,均賦役,深得民心;曾與元世祖忽必烈廷議朝政,進諫“先務七事”、“急務四條”等,深得忽必烈賞識,後被冊封為“儒教大宗師”,並奉旨教授皇子孛羅等人讀書。張德輝“天資剛直,博學有經濟器。” 晚年與元好問李冶封龍山,時人號為“龍山三老”,著書講學以終。《元史·列傳五十》有傳,《元朝名臣事略》有載。
郝天挺(1247-1313),字繼先,號新齋。祖籍安肅州(今河北徐水縣),自祖父遷居交城。歷任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吏部尚書等職。郝天挺“英爽剛直,有志略”。獎農務本、勵學養士,治理地方頗具成效;仁宗即位,議政革尚書省諸弊,召拜御史中丞(正二品),尋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從一品,副丞相)。卒於皇慶二年,贈光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柱國、追封冀國公,謚忠定。《元史·列傳第六一》有傳。
解一經,號月川,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舉人,歷任升武定州知州、萊州府同知等職、南京戶部員外郎中等職;後升任雲南廣西知府,在任七載,期間出征安南,卓有戰功,“率兵前進,賊夜遁,後乞歸”,朝廷遣使嘉賞。隆慶二年(1568),恩例進階亞中大夫。壽至九十六歲,焚香端坐而卒。
解一貫,字曾唯,解一經之弟,明正德十六年進士。先後任兩京給事御史、通政使司工科給事中等職。諫“講學、修德、親賢、孝親、任相、遠奸、用諫、謹令、戒欲、恤民”十事,嘉靖帝嘉納之;因“大禮議”一事,彈劾權臣張璁桂萼,後遭二人報復,被貶開州(今河南淮陽)判官,卒於任。《明史·列傳第九十四》有傳。
常大忠,字二河,清代山西省交城縣人,清順治九年進士。任四川梓潼縣縣令、安徽省潛山縣縣令、河北保定府同知等。為官清廉,公平執法,百姓立生祠祀之。中舉候選在京,夢遇梓潼帝君來拜,後果得梓潼縣縣令。蒲松齡據此軼事,作《聊齋志異·梓潼令》。
武攀龍,清順治三年進士。歷任河南督糧道、河南布政使、江寧兵備道防政、刑科給節中等職。與順治朝監察御史、邑人李之奇共同倡導,建玄武塔於卦山太極峰顛;康熙初年,武攀龍卸職返里,於城內東正街路北興建一進三院府邸(即今縣委會址);後倡修龍門渠,捐銀500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