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營鎮(山東省濟南市南部山區西營街道辦事處)

西營鎮(山東省濟南市南部山區西營街道辦事處)

西營街道辦事處位於南部山區東偏北部,街道機關駐西營村。面積126.72平方公里,耕地1790公頃,轄39個行政村,轄4個辦事處,人口約3.2萬人。

2019年7月,根據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歷城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山東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西營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西營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西營鎮政府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營街道辦事處
  • 外文名:xiying
  • 下轄地區:4個辦事處 39個行政村
  • 人口:3.2萬人
  • 面積:126.72平方千米
簡介,自然環境,歷史人文,行政區劃,交通通訊,經濟發展,教育科技,基本建設,生態農業,獲得榮譽,特色產品,人口數據,所轄學校,地圖信息,

簡介

西營街道位於濟南南部山區錦繡川上游,與泰安市、萊蕪市、章丘市接壤,面積126.72平方公里。轄4個辦事處,39個行政村,99個自然村,約3.2萬人。

自然環境

境內群山環抱、溝壑縱橫、山青水秀、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是濟南市生態環境最好、平均海拔最高的鄉鎮(400米)。鎮內有濟南市最高的山峰雲梯山(海拔976.8米),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拔槊泉村(780米)。西營是濟南市最大的乾鮮果品生產基地,盛產蘋果、核桃、板栗、花椒等,年產量達1500多萬公斤。同時,西營鎮是濟南市野生中藥材種類最多的鄉鎮,有何首烏泰山赤靈芝、元志、柴胡等上百種。其中有天花、山蠍等名貴中藥材數十種。西營鎮野生動物種類多達百餘種,其中穿山甲、獾等珍稀動物有30餘種,列濟南市首位。西營鎮是濟南市水源最豐富、水質最好的鄉鎮。境內山山有水,溝溝有泉,水庫、塘壩星羅棋布,山泉眾多,水質良好,是錦繡川的源頭、濟南市泉水的發源地。全鎮林木覆蓋率71.3%,荒山綠化率92%,植被覆蓋率95%,均居全市第一。負氧離子濃度50000-70000個/立方厘米,被稱為濟南市的“綠肺”、天然氧吧、森林浴場。
西營鎮

歷史人文

西營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境內有古長城白雲洞、閣老庵、朝陽寺真武廟等人文景觀。歷史上是唐王李世民安營紮寨、屯兵操練之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城縣委、章丘縣政府、濟南市委在此成立並駐地辦公,是濟南市著名的革命老區。這裡民風淳樸,勞動力資源豐富。小城鎮建設剛剛起步,豐實的山區資源尚待閨中,是一塊尚未開發的風水寶地,被譽為濟南市的“香格里拉”、“小九寨溝”、“世外桃源”。

行政區劃

汪家場村 李家莊村 秦口峪村 西嶺角村
藕池村 下降甘村 上降甘村 王家莊 下羅伽村 王家莊村
上羅伽村 葉家坡村 石門溝村 天晴峪村
爪窩村 棗林村 趙家村 葫蘆峪村
白炭窯村 林枝村 佛峪村 道溝村
石嶺村 黃鹿泉村 南龍灣村 北龍灣村
夏家村 老峪村

交通通訊

西營街道交通、通訊便利,省道327線貫穿全鎮東西,港九公路、港西公路、彩西公路三條高等級公路連線濟南經十東路,與泰安、萊蕪、章丘、彩石、港溝、柳埠等相鄰地區的公路均已通暢。街道內各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通程控電話、通有線電視、戶戶通自來水。隨著濟南東部新區的迅速崛起,西營街道的後發優勢凸顯,一步躍到了城市的前沿。西營鎮春季百花爭艷、夏季清泉漫山、秋季層林盡染、冬季雪景綿延,一年四季,風光無限。

經濟發展

全街道生產總值2.56億元,同比增長15.84%;地方財政收入1025萬元,同比增長19.6%;農民人均純收入4390元,同比增長18.2%。
西營街道有耕地1724公頃, 其中糧田1613公頃。1986~1995年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打破了傳統的單一低效的種植方式。利用山高溝多、自然隔離的有利條件,繁育玉米、大白菜良種。每年繁育玉米良種67公頃;大白菜繁育面積逐年擴大,1995年達到60公頃。同時每年推廣立體種植1333公頃,畝增效益100多元。 旱作土豆、西紅柿在高寒山村試種成功。推廣優良品種,良種利用率達到100%。 農業種植結構形成了“五成果、三成糧、二成菜”的格局。1995年,實現農業產值3374萬元, 其中畜牧產值1692萬元, 農機總動力11570千瓦, 分別比1986年增加2351萬元、1333萬元、6840千瓦。工業西營鎮1986年實現工業產值956萬元。鎮直工業10個,實現產值366萬元,實現利稅32萬元。1995年全鎮擁有鍋爐、藥品、建築、家具、針織、肥料、建材、礦產品等生產門類。濟南錦繡川保健藥品廠生產的保健藥品蘆筍糖漿,獲“中國保健品工業10年新成就獎”、“全國星火科技精品獎”和“全國第三屆專利技術博覽會金獎”,填補了國內空白。該企業1988年加入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1990年被國家農業投資公司批准為蘆筍糖漿出口基地, 由國家、省、市、區四級投資146萬元,進行了技術改造, 1992年6月第一期技改工程竣工,新建廠房1500平方米,購置兩條灌裝流水線,增加生產能力150噸。1993年被國家科委列入“星火計畫”。1995年4月,省衛生廳、省醫藥管理局批准為濟南錦繡川保健藥品廠,同時頒發了蘆筍糖漿產品生產合格證、 許可證和藥政文號。原歷城縣熱水鍋爐廠於1992年2月易名為濟南市魯星鍋爐廠,在原生產兩種型號鍋爐的基礎上,又自行研製了汽水兩用鍋爐,引進開發了角管式鍋爐。 1995年產品已達到3個系列、20種規格,年生產能力達到50台。以上兩個企業1994、1995年分別被列入區50家重點企業之一。1995年,全鎮有鎮村戶工業企業48個(鎮辦4個),實現工業產值2332萬元(鎮辦工業產值1802萬元),銷售收入2541萬元(鎮辦銷售收入2063萬元) ,實現利稅230萬元(鎮辦利潤142.9萬元)。

教育科技

1986年, 全鎮有中國小教職工260人,其中公辦教師137人,民辦教師123人; 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5%、35%;適齡兒童入學率90%。1986~1995年,鎮黨委、政府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體育達標率均達到省定標準。投資515萬元,改建和新建中國小校舍32所,改建面積1.5萬平方米,2所鎮辦中學、28所國小全部建起了教學樓和標準教室。2所中學和9所完小“四室”配套達到省二類標準。先後制定了《西營鎮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規劃方案》、《初等義務教育通告》、《義務教育工作制度》、《關於制止中小學生輟學規定》等,成立了“兩基”督導領導小組和“兩基”評估工作小組。自1987年來,逐年提高民辦教師待遇,使民辦教師工資收入是當地農民收入的2倍,並按月發放。籌資57萬元,先後建起3幢宿舍樓,解決28名教職工住房。1995年,全鎮有教職工273人,其中公辦教師189人,民辦教師84人; 鎮辦中學2所,在校生1506人,教職工95人;國小28所,在校生3050人,教職工165人;幼稚園37所,在園幼兒882人,幼兒教師57人,學前班48個。西營、南營2所幼稚園被評為區三級標準幼稚園。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為76%和86%;小學生入學率、 鞏固率、升學率均為100%;國中生鞏固率98.2%。國中向各類學校輸送學生731人,其中考入中專228人。1989年,成人教育中心達到“十有”標準,被市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基本建設

1986年,西營鎮全鎮水利設施不夠完善,未能發揮應有作用。21個村人畜吃水困難。鎮黨委、政府加大投入,組織帶領全鎮人民大搞山、水、林、 田、 路綜合治理。全鎮共開工建設水利項目662項,投資350萬元,動用土石52.5萬立方米, 總投工102萬個,維修加固水庫塘壩7座,建塘壩1座,修攔河截流25道,修水渠4.1萬米(修高標準防滲水渠1.63萬米),新建提水站15處,打機井9眼(1993年打機井7眼) ,打大口井、旱井140眼,建水池31個,擴大改善水澆面積307公頃, 有效灌溉面積為440公頃。治理改善水土流失面積3067公頃;14個村人畜吃水得到解決, 6個村吃上了自來水;修生產路55公里。藕池小流域1990年列為市小流域治理試點單位。到1995年流域內水保林達393公頃,經濟林200公頃,荒山綠化92%, 整修梯田73公頃, 建截流15道,蓄水壩、谷坊158個,提水站3處,防滲渠6000米,修環山路12公里,修水池15個,建造板栗園80公頃,該流域被評為省青年優秀水土保持工程。1995年藕池村人均收入1100元。 羅伽、棗林、白炭窯、葫蘆峪4座水庫除險加固及配套工程。4座水庫均建於六、七十年代,因年久失修而存有險情。1994年冬至1995年底,區政府投資21萬元,鎮政府投資20萬元, 對4座水庫進行除險加固、配套,消除了隱患。白炭窯水庫溢洪道展寬12米, 加固了護坡; 棗林水庫壩堤增高1米、清淤2萬立方米,用淤泥造田0.67公頃; 葫蘆峪水庫壩堤進行了防滲加固;羅伽水庫壩堤增高1.7米,庫容增加10萬立方米, 修高標準防滲配套水渠6800米。棗林、白炭窯、葫蘆峪3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總動用土石4258立方米, 投工1.1萬個。羅伽水庫增容配套工程投資13萬元,動用土石1萬方,擴大水澆面積67公頃。

生態農業

白雲洞、閣老閹、古長城、真武廟等多處人文景觀,有礦泉水、花崗石木魚石重晶石等礦產資源;盛產蘋果、板栗、核桃、杏、柿子、花椒等各類乾鮮果品和野生中藥材、小雜糧等特產。投資環境優越,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七星台萬畝植物園、九如山瀑布群是全市旅遊熱點。有閣老、藕池、雲梯山、棗林、葫蘆峪5個農家樂專業村,180多個農家樂專業戶。省道327線、港西公路貫穿境內,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通電、通程控電話、通有線電視。荒山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山山有綠樹,溝溝有清泉。林木覆蓋率達68%以上,荒山綠化利用率達92%,植被覆蓋率95%,負離子濃度50000~70000個/立方厘米,被稱為濟南市的天然氧吧。

獲得榮譽

2007年9月,西營鎮被山東省政府評為“全省綠化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7月,被山東省人事廳、省婦聯評為“全省婦聯繫統先進單位”。
2008年,西營鎮被評為山東省旅遊強鄉鎮。

特色產品

核桃、板栗、果品、蘋果、花椒、林木

人口數據

位於歷城區政府駐地洪家樓東南25公里。面積126.72平方公里。9545戶,30843人。轄38個行政要地,99個自然村。鎮靜政府駐地西營。
明崇禎十三年(1640)屬錦繡川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屬東南鄉。民國十三年(1924)屬東廡鄉。1948年設西營區。1950年屬第七區西營鄉。1955年改稱營區西營鄉。1959年屬繡川公社西營管理區,同年6月將繡川公社改稱西營公社。1961年調整為西營區。1965年設西營公社。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設西營區。1985年撤區並鄉設立西營鎮。
西營 位於錦繡川北岸,東為營東峪,南為營南坡,西鄰汪家場,錦繡川北岸,327公路北側。754戶,2628人。設西營村民委員會。農曆四、九日逢集。1939年,日本侵略軍在此設據點。1944年4月,林乎加同志帶領兩個連和地方武裝,拔除了西營據點。同年,中共歷城縣委、縣政府在此正式成立。村南有古虎洞泉。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徵到此,視為軍事要地,進能攻,退能守,便在此安營紮寨兩處,一營駐西,一營駐南。因此處位西,沿稱村名西營。縣誌記載:明崇禎《歷乘》“西營,城東90里,亦有南營,皆出棗粟”,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西營”,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西營(四、九日集)”,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西營(四、九日集)”。
夏家村 位於西營以北7.75公里,東依黑山頂,南鄰齊家莊,西依黃寨。126戶,435人。設夏村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名大澗嶺。以村北大澗嶺而得名。據《夏氏家譜》記載:“吾夏氏世居大澗嶺,歷代久矣。上世年遠無稽不敢著書。至明末,世寇賊繁殖,山區小村勢不相敵,遷此官居莊。至夏松感故土之荒蕪,於是復回大澗”。後以姓氏改稱夏家村。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大澗嶺”,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夏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夏家村”。
齊家莊 位於西營以北7.5公里,東依黑山頂,南為龍灣,北鄰夏家村。35戶,126人。屬夏家村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二年(1369),齊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後齊姓戶雖絕,仍沿稱齊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東廡鄉南保全三:齊家莊”的記載。
龍灣 位於西營以北6.5公里,石嶺河上游,東鄰花家峪,南為黃鹿泉。571戶,1925人。設南龍灣,北龍灣,北龍灣村民委員會。農曆二、七日逢集。
曾名老龍灣。明洪武二年(1369),范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村邊有一個大灣,灣中有塊形似龍狀的石頭而得名。後沿稱龍灣。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龍灣”,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龍灣”,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龍灣”。
老峪 位於西營以北7.5公里,南鄰後嶺子,西南為花家峪。90戶,277人。設老峪村民委員會。 曾名老峪溝。明洪武二年(1369),湛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地處深山老峪而得名,沿稱老峪。
花家峪 位於西營以北6.5公里,東鄰後嶺子,西為龍灣。28戶,95人。屬老峪村民委員會。
清光緒元年(1875),住戶由濟南以東馬家莊遷此。因建村在花園嶺下面一條山峪中,故沿稱花家峪。
花園嶺 位於西營以北6.25公里,東北為花金筲,南鄰彎彎地,西依雙頭山。33戶,105人。屬老峪村民委員會。
相傳此處以東的和尚嶺上,唐代曾建有寺廟一座。明洪武年間(1368-1398),湛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因建村於寺廟的花園附近,故沿稱花園嶺。
後嶺子 位於西營以北7公里,東鄰窩棚峪,南為花金筲。25戶,88人。屬老峪村民委員會。
清代末期,住戶由村北老峪遷此,因建村在老峪南山嶺之後,故沿稱後嶺子。
花金筲 位於西營以北6.75公里,東依大頂山,北鄰後嶺子。33戶,108人。屬老峪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二年(1369),湛、王二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此處山石崖下有一山泉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現出五顏六色的光環,故沿稱花金稍。
窩棚峪 位於西營以北7.25公里,南為遛馬嶺,西鄰後嶺子。2戶,2人。屬老峪村民委員會。 
清代末期,段氏由歷城之章靈丘遷此,住窩棚開荒種地,遂建其村。沿稱窩棚峪。
黃鹿泉 位於西營以北4.25公里,石嶺河上游東岸,東鄰黃鹿泉什麼的,南為石嶺,北為龍灣。203戶,737人。設黃鹿泉村民委員會。 
明崇禎年間(1628-1644),王氏由歷城董家王辛(新)遷此建村。相傳,當初此處人煙稀少, 遍地森林,有黃鹿棲居,村東又有一水泉。故沿稱黃鹿泉。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東廡鄉南保全三:黃鹿泉”的記載。
石嶺 位於西營以北3.5公里,石嶺河東岸,東為孔老峪,東南依馬鞍山,北鄰黃鹿泉。391戶,1410人。設石嶺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二年(1369),楊、范、李、高諸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因建村在石嶺子和石嶺河近處,故沿稱石嶺。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歷山東路:石嶺”,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石嶺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石嶺莊”。建有白雲洞生態旅遊區,綜合生態旅遊。
丁家峪 位於西營以北2.75公里,石嶺河西岸,東依馬鞍山,西南為汪家場,東北鄰石嶺。60戶,209人。屬石嶺村民委員會。村處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代古洞窟白雲洞和古雪花泉。
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居於此,後王姓戶絕。到清代初,丁氏兄弟從濟南以東丁家莊又遷入,以姓氏沿稱丁家峪。 
喬峪 位於西營東北3.5公里,東鄰紅嶺,南為東嶺角。163戶,502人。設喬峪村民委員會。
清嘉慶二十年(1815),喬氏由港溝以北潘家莊遷居於此。因建村在山峪之處,以姓氏得名。後喬姓戶雖絕,仍稱喬峪。
紅嶺 位於西營東北3.75公里,錦繡川北岸,東為天晴峪,西南鄰東嶺角,北鄰紅嶺。60戶,179人。屬紅嶺村民委員會。
清代初期,劉氏由董家莊以北院後遷此。因建村在紅嶺山峪的河道之口處,故沿稱河口。
鴨子泉 位於西營東北4.25公里,東為石門溝,西鄰紅嶺,東南天晴峪。24戶,83人。屬紅嶺村民委員會。
清鹹豐年間(1851-1861),尹氏由積米峪遷此建村。當時,因地處有一山泉,泉邊又有水灣,鴨子常在灣中戲水,故沿沿稱鴨子泉。
李家莊 位於西營以西3公里,錦繡川南岸,南為秦口峪,北鄰廟子溝。83戶,294人。設李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崇禎年間(1628-1644),稱澇灘。李氏由莊科遷此建村。當時,因地處水源豐富,泉水可破土而出故名。後來因村中多為李姓住戶,故改稱李家莊。
汪家場 位於西營以西2.5公里,錦繡川北岸,南為李家莊,西北鄰廟子溝。116戶,372人。設汪家場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汪家場。汪氏早居為富戶,種莊稼多,使場大而得名。相傳,清康熙年間,有位兵部司馬孫氏曾貶官到此居住。以後,宋、李二氏又相繼遷入,仍沿稱汪家場。
廟子溝 位於西營以西2.75公里,錦繡川西岸,東鄰汪家場,南為李家莊。15戶,60人。屬汪家場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年間(1909-1911),因西山峪溝曾修有土地廟一座,住戶遂遷此建村,故沿稱廟子溝。
西嶺角 位於西營東北2公里,錦繡川北岸,東鄰東嶺角,南為營東峪。408戶,1429人。設西嶺角村民委員會。有明代古槐一株。
曾名嶺角莊。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因建村在山嶺角下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川:嶺角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嶺角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嶺角莊”,後因地處山嶺之西,故沿稱西嶺角。
小角嶺 位於西營東北2.25公里,東為東嶺菜,南鄰西嶺角,北依馬鞍山。55戶,169人。屬西嶺角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年間(1909-1911),張、林二氏先後由歷城縣北灘頭和壩子遷此。因建村在一山嶺角下,故沿稱小角嶺。
東嶺角 位於西營東北2.5公里,錦繡川北岸,西鄰西嶺角,東北為河口。151戶,474人。設東嶺角村民委員會。
清代,姚氏由濟南以東姚家莊遷此。因建村在一座山嶺角下的東面,故沿稱東嶺角。建有天建南苑旅遊度假中心。
江積米峪 位於西營東北5公里,東為灰泉子,南為鴨子泉,西鄰西積米峪。80戶,190人。設積米峪村民委員會。
唐代,曾名積米峪。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曾在此積存過糧草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漬米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漬米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漬米峪”。清康熙元年(1662),楊氏又遷入。後以河道為界,將其分為東、西兩個村,此處位東,故沿稱東積米峪。
西積米峪 位於西營東北4.5公里,東鄰東積米峪,南為紅嶺,北為黃鹿泉頂。109戶,380人。屬積米峪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東積米峪同。明末,逮氏從章丘縣逮家埠又遷入。後沿稱西積米峪。
彎彎地 位於西營以北5.75公里,東為遛馬嶺,南黃鹿泉頂,北鄰花園嶺。15戶,58人。屬積米峪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年間(1821-1850),王氏由港溝以北的官莊遷此。因建村於一塊彎彎地旁邊,故稱彎彎地。
遛馬嶺 位於西營東北6.75公里,南為火窩子,西為彎彎地,西北鄰花金稍。22戶,59人。屬積米峪村民委員會。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曾在此住紮兵營,因此處山頂平坦,將士們常在此遛馬而得村名。清道光年間(1821-1850),張氏從彩石以北小龍堂又遷入,仍稱遛馬嶺。
黃鹿泉頂 位於西營東北5公里,南為孔老峪,西鄰黃鹿泉,北為彎彎地。30戶,80人。屬積米峪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二年(1369),宋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因建村在黃鹿泉東一座山的頂部,故沿稱黃鹿泉頂。
火窩子 位於西營東北6.25公里,東南為拔槊泉,西南為東積米峪,北鄰遛馬嶺。31戶,90人。屬積米峪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年間(1909-1911),稱高家峪。此處原系章丘縣高大亭的一處山莊子而得名。後由積米峪范,袁、劉、朱、李諸戶合夥買下高家的地,改稱伙窩子,後沿稱火窩子。
孔老峪 位於西營東北4公里,東北鄰西積米峪,南為紅嶺。45戶,167人。屬積米峪村民委員會。
清康熙年間(1662-1722),稱哄老峪。相傳,村西山上有個通天洞叫天窯。村裡有個不孝之子,將其父母哄騙至洞內致死而得名。後來取孝敬老人之意,沿稱孔老峪。
灰泉子 位於西營東北6公里,東為拔槊泉,西鄰東積米峪。24戶,76人。屬積米峪村民委員會。村有古名泉灰泉。
唐代,稱灰泉子。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路過,見一泉水質不清,細看,乃泉在背陰處水似灰色而得村中。清乾隆年間(1736-1795),李氏從歷城灘頭又遷入,仍稱灰泉子。
拔槊泉 位於西營東北6.75公里,東鄰寶山,南為石門溝,西為灰泉子。71戶,220人。設拔槊泉村民委員會。村有古名泉拔槊泉。
相傳,村名來源於唐太宗李世民東徵到此插“槊”,拔槊而成泉的故事,故村因泉而得名拔槊泉。清嘉慶年間(1796-1820),沈氏從濟南以東馬家莊又遷入,仍稱拔槊泉。
寶山 位於西營東北8公里,南為道溝,西鄰拔槊泉。1戶,1人。屬拔槊泉村民委員會。村東南有古泉飲馬泉。
民國十年(1921),俗稱寶灘。韓工由村東南道溝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峪,樹木繁茂,民以種果樹和燒木炭為業,生活富裕,素有“寶山”之稱,故沿稱寶山。
天晴峪 位於西營以東5公里,東為佛峪,南鄰坔窩,東北為石門溝。222戶,694人。設天晴峪村民委員會。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沿途陰雨連綿,行軍艱難。當路過此地時,忽然風起雲散,雨過天晴,故而得名天晴峪。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天青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天青峪”。明末,劉氏從劉海莊又遷入。仍沿稱天晴峪。
石門溝 位於西營以東6公里,東為道溝,南鄰小葫蘆峪,北為拔槊泉。36戶,113人。設石門溝村民委員會。
清康熙年間(1662-1722),馮氏由章丘縣寨山後遷此建村。因地處西山崖有長方形的凹陷狀,遠看似門,故沿稱石門溝。
小葫蘆峪 位於西營以東6公里,東南為佛峪,南依青崗寨,西為天晴峪,北鄰石門溝。33戶,120人。屬石門溝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年間(1821-1850),李氏由佛峪遷此建村。傳說,早年有一塊巨石從山上滾下山坡,因其形似葫蘆狀,故沿稱小葫蘆峪。
佛峪 位於西營以東7公里,東鄰小東溝和依文風山,南鄰白炭窯,北為道溝。215戶,730人。設佛峪村民委員會。村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峪革命遺址。
相傳在唐代,曾在此山峪大修廟宇,建有佛爺殿、羅漢廟、姑子庵等,佛教興盛。因之取名佛峪。明末時期,李氏從章丘縣李家埠又遷此,仍稱佛峪。
小東溝 位於西營以東7,25公里,東依文風山鄰章丘市境,南為白炭窯,北為道溝。47戶,166人。屬佛峪村民委員會”
約在明崇禎年間(1628-1644),李氏由章丘縣李家埠遷此建村,因與佛峪僅一河之隔,又位於河溝之東,故沿稱小河東。
坔窩 位於西營以東4.25公里,錦繡川上游北岸,東為棗林,北鄰天晴峪。313戶,1052人。設坔窩村民委員會。
唐代,曾在此修建朝陽寺一座。民間有“先有坔窩村,後建朝陽寺”之說。俗稱水土窩。在村東北處有一山崖高丈余,雨季到來山水從崖上直流而下,將崖根衝出一個大窩。由此水在上,土在下為坔,故沿稱村名為坔窩。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茁窩”,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水山窩”,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水土窩”。
棗林 位於西營以東5.75公時,錦繡川上游北岸,東為白炭窯,南鄰趙家莊,西為坔窩。286戶,936人。設棗林村民委員會。農曆三、八日逢集。村北有一棵粗壯高大的古樹平柳。
明代,曾名棗林莊。因棗樹林子滿山坡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棗林”,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棗林莊”,民國《續續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棗林莊”。清康熙年間(1662-1722),王氏從曲家莊又遷入。後沿稱棗林。
白炭窯 位於西營以東7公里,錦繡川上游,東為林枝,西鄰棗林,北為佛峪。118戶,452人。設白炭窯村民委員會。
明代,胡、李二氏由吳橋遷此建村。因村民多以建窯燒木炭為業,有白、黑兩種,尤以白色木炭為好。故沿稱稱白炭窯。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白炭窯”,清康熙《歷城縣誌》“錦繡川路:白炭窯”。
林枝 位於西營以東8.5公里,東、南、北三面皆鄰章丘市境,西為白炭窯。108戶,361人。設林枝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二(1822),田氏由田家莊遷此建村。因地處深山陡峪之間,當年樹木成林,枝葉繁茂。故沿稱林枝。
秦口峪 位於西營以西4公里,東為苗峪口,南鄰東大峪,北為李家莊。307戶,1002人。設秦口峪村民委員會。建有秦龍旅遊度假中心。
曾名禽口峪。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由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其山峪地勢寬大,而峪口處狹小,形似禽鳥之口而得名。後以諧音沿稱秦口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擒口”,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勤口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噙口峪”。
東大峪 位於西營西南3.75公里,東為苗家峪,南鄰圍泉子峪,西南石佛峪。2戶,5人。屬秦口峪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元年(1909),稱洞大峪。住戶由秦口峪遷此。因建村于山峪處,村東山上又有一大山洞,故得村名。後沿稱東大峪。
石佛峪 位於西營西南5公里,東鄰圍泉子峪,北為秦口峪。26戶,62人。屬秦口峪村民委員會。村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石佛峪造像。
清代,孔氏由曲阜遷此建村。相傳,此處山澗原有兩隻“金雞”,一位南方人以雕刻石佛造像為名,將其金雞盜走。後沿稱村名石佛峪。
圍泉子峪 位於西營西南4.5公里,東鄰泉,西為石佛峪,東北為孤峰庵。2戶,6人。屬秦口峪村民委員會。
清乾隆二年(1737),尹、李二氏先後由泰安和潘家莊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峪有五個山泉環繞著,故沿圍泉子峪。
老泉 位於西營西南4.25公里,東依黑牛寨和智公泉,西北為圍泉子峪,北鄰孤峰庵。25戶,92人。屬秦口峪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寇氏由西營遷此建村。因村北山峪有一古泉,泉水四季常流不斷,村以泉得名,故沿稱老泉。
孤峰庵 位於西營西南4公里,東南依黑牛寨,南鄰老泉,西北為東大峪。1戶,2人。屬秦口峪村民委員會。
清代,住戶由秦口峪遷此建村。在秦口峪東南山峪有一小孤峰,峰上有座明代修建的孤峰庵。村以庵得名。
黑峪 位於西營西南1.75公里,東為營南坡,南為傅家峪,西北為李家莊。141戶,445人。設黑峪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名大黑峪。因建村於大黑峪山峪處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大黑峪”,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大黑峪”。清乾隆二年(1737),徐氏等諸姓又由黃河莊相繼遷入。後沿稱黑峪。
苗家峪 位於西營西南3公里,東鄰栗行,西南為孤峰庵,西為東大峪。41戶,121人。屬黑峪村民委員會。
清光緒年間(1875-1908),苗氏由港溝以東的章錦遷此定居(苗姓戶已絕)。因建村于山峪處,故沿稱苗家峪。
苗峪口 位於西營西南2.5公里,東鄰傅家峪,南為苗家峪。11戶,37人。屬黑峪村民委員會。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吳氏由歷城東北董家莊遷此定居。因建村於苗峪之山峪口處,故沿稱苗峪口。
傅家峪 位於西營西南2公里,西為苗峪口,北鄰黑峪,東北為營南坡。35戶,104人。屬黑峪村民委員會。
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原名杜家峪。因杜姓早居建村而得名。後杜姓戶絕,傅姓住戶增多,人口興旺,故改稱傅家峪。
栗行 位於西營西南2.75公里,西南依黑牛寨,西鄰苗家峪,北為傅家峪。21戶,85人。屬黑峪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年間(1909-1911),徐氏由王合村此建村。因此處粟樹成林,盛產板粟,故沿稱粟行。
營南坡 位於西營以南1公里,東鄰營東峪,西為黑峪,南依會仙山。84戶,257人。設營南坡村民委員會。村南有古泉會仙泉。
清康熙年間(1662-1722),段氏由郭店遷此。因建村在西營之南山坡,故沿稱營南坡。
大南營 位於西營以南2公里,南營河西岸,東為東峪,南鄰小南營,北為營東峪。389戶,1263人。設大南營村民委員會。1948年8月,中共濟南市委在此召開擴大會議布置解放濟南的準備工作,建有青龍峪生態健身園。
曾名南營,村名來歷與西營同。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南營”,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南營”,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南營”。到明代末期,李氏從歷城縣北灘頭,孫氏從曲家莊又先後遷入。後沿稱大南營。
營東峪 位於西營以東1.5公里,南營河東岸,東鄰東峪,南為大南營,西為營南坡。160戶,563人。設營東峪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螃蟹。住戶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此處河裡多有螃蟹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改稱為富家峪。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螃蟹”,清康熙《歷城縣誌》“錦繡川路:螃蟹”,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富家峪”。建國後,因靠近西營的東山峪,故又改稱營東峪。
東峪 位於西營以東3公里,東為野河溝,西鄰營東峪。14戶,60人。屬營東峪村民委員會。
民國六年(1917),楊、李二氏先後由石嶺和柳埠居於此。因建村在營東峪以東,故沿稱東峪。
趙家莊 位於西營以東5.5公里,東南為葫蘆峪,西南野河溝,北鄰棗林。98戶,305人。設趙家莊村民委員會。村西有朝陽寺遺址。
清乾隆三十一年(11766),趙氏由葫蘆峪遷建村,以姓氏得名。
野河溝 位於西營以東5.25公里,東為葫蘆峪,南依大高尖山,東北趙家莊。20戶,81人。屬趙家莊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劉氏由港溝以南兩河遷此建村。因地處荒山野坡和一河溝旁邊,故沿稱野河溝。
葫蘆峪 位於西營6.5公里,東鄰章丘市境四角城,南依四界首,北鄰趙家莊。144戶,445人。設葫蘆村民委員會。村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葫蘆峪革命遺址(1941-1942年)。建有葫蘆峪瀑布群生態園。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崔氏先祖由崔家莊最早遷。據崔廷茂“崔昆之碑”記載,乃嘉慶十二年(1807)方正式建村。因視其地形似葫蘆狀又地處山峪之中,故沿稱葫蘆峪。
下耦池 位於西營東南4.75公里,東依大高尖山鄰泰安市,南鄰上藕池,北鄰嶺子後。119戶,360人。設藕池村民委員會。建有錦繡川製藥石。
明代,曾名藕池。閻氏由閻家莊,孫氏由龍山先後遷此建村。相傳,當時曾有個遠近聞名的藕池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藕池”,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藕池”。後來逐漸形成上、下兩個村,其村位下,故沿稱下藕池。
上耦池 位於西營東南5.5公里,東鄰泰安市岱嶽區,西為南碾糟,北鄰下藕池。116戶,380人。屬藕池村民委員會。
村民來歷及沿革與下藕池同。到清順治年間(1644-1661),姚、劉二氏先後分別從泰安下港安下港和高本村又遷入。其村位上,沿稱上藕池。
北碾糟 位於西營東南4公里,東為嶺子後,南鄰南碾糟,北依樓斗嶺。39戶,138人。屬藕池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年間(1909-1911),高氏由石嶺遷此建村。因此處位於一形似碾盤的岩石之北,故沿稱北碾糟。
南碾糟 位於西營東南4.5公里,東為上藕池,南為八十崖,北鄰北碾糟。13戶,34人。屬藕池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年間(1909-1991),趙氏由顧家墳遷此。因建村在一形似碾盤的岩石之南,故沿稱南碾糟。
嶺子後 位於西營東南4.75公里,東鄰下藕池,西為北碾槽,北為算盤。65戶,204人。屬藉池村民委員會。
清代,馬氏由歷城韓倉遷此。因建村在一山嶺之後,故沿稱嶺子後。
算盤 位於西營東南4.5公里,東依大高尖山,南鄰上藕池,西北為東峪。58戶,197人。屬藕池村民委員會。村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算盤村革命遺址(1942-1945年)。
清同治五年(1866),馬氏由韓倉,李氏由花園嶺先後遷此。因建村在算盤嶺附近,故沿稱算盤。
上羅伽 位於西營以南3.5公里,南為西水峪,西為智公泉,北鄰下羅伽。139戶,390人。設上羅伽村民委員會。 
相傳,唐開元年間(714-741),俗稱羅伽村。據村中碑文記載:清光緒年間曾重修過觀音廟。因“觀音”原居南海羅伽山,故名。後因其廟居村中,將村分為上、下兩個村,此處位上,故沿稱上羅伽。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鄉川路:羅蟹”,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羅蟹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羅蟹莊”。其“蟹”義無考。
石灰峪 位於西營西南4.25公里,南為劉家門前,北鄰智公泉。8戶,19人。屬上羅伽村民委員會。
約清宣統年間(190-1911),原名石棚峪。董氏由濟南以東賢文莊遷此建村。因地處一條自然形成的石棚峪溝而得名。後沿稱石灰峪。
智公泉 位於西營西南4公里,東鄰上羅伽,南為石灰溝,西北依黑牛寨。53戶,155人。屬上羅伽村民委員會。村有古名泉智公泉。
相傳,唐代即稱智公泉。曾有位智公和尚在此居住,建村處有一山泉而得村名。到清乾隆年間,蓋氏從張家坡又遷入,仍稱智公泉。
劉家門前 位於西營西南5公里,東南鄰野雞坡,北為石灰峪。36戶,104人。屬上羅伽村民委員會。
清乾隆年間(1736-1795),稱劉家門坎。劉氏由劉家莊遷此建村。相傳,因地處山頂之上,而此山形似門坎而得名。後沿稱劉家門前。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東廡鄉南保全三:劉家門前”的記載。
野雞坡 位於西營西南5公里,東為葉家坡,南鄰草溝,西為劉家門前。23戶,54人。屬上羅伽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年間(1821-1850),李氏由花園嶺遷此建村。因此處山坡雜草叢生野雞頗多,故沿稱稱野雞坡。
下羅伽 位於西營以南3公里,東為下閣老,南鄰下羅伽,西為智公泉。162戶,525人。設下羅伽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上羅伽同,此處位下,後沿稱下羅伽。 
杏行子 位於西營以南4.25公里,東南為黃土嶺,南為杜家坡,北鄰下羅伽。55戶,156人。屬下伽村民委員會。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初氏由降甘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峪,杏樹成林,沿稱杏行子。
中閣老 位於西營以南3.5公里,南鄰上閣老,西為上羅伽,北為下閣老。38戶,119人。設閣老村民委員會。
曾名閣老村。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因戰事失利兵困於此。群臣分兵屯守,由閣員在此操練兵馬,以待時機。後為紀念閣老之功德,故得名閣老村。後來隨著戶數的增加,該村形成三個相鄰的自然村,其村位中,故沿稱中閣老。
下閣老 位於西營以南3.25公里,南為中閣老,西為下羅伽,北為小南營。39戶,115人。屬閣老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中閣老同。其村位下,沿稱下閣老。
上閣老 位於西營以南4公里,東為山東頭莊,西為杏行子,北鄰中閣老。32戶,103人。屬閣老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中閣老同,其村位上,沿稱上閣老。
閣老庵 位於西營以南4公里,東鄰上閣老,東北為中閣老。10戶,31人。屬閣老村民委員會。村有玉泉寺遺址。
約在明代,稱玉泉寺,村以寺而得名。到清初,李、王二氏又先後由灘頭等地遷入。因建村在上閣老附近曾修有一庵。故改稱閣老庵。
山東頭莊 位於西營以南4公里,南鄰黑牛窩,西為上閣老,北為下閣老。20戶,88人。屬閣老村民委員會。
清乾隆年間(1736-1795),趙氏由章靈丘遷居於此。因建村在閣老庵的東山頭處,故沿稱山東頭莊。
小南營 位於西營以南2.5公里,東依樓豆嶺,南鄰下閣老,北為大南營。107戶,393人。設小南營村民委員會。
清代,曾稱蟠龍莊。李、丁二氏分別由壩子和丁家莊先後遷居於此。因建村在蟠龍山處而得名。到民國初,因靠近大南營而改稱小南營。
葉家坡 位於西營以南5公里,東為杜家坡,南為藏主庵,北鄰西水峪。34戶,109人。設葉家坡村民委員會。
清乾隆元年(1736),葉氏由章丘縣葉亭山遷此。因建村在山坡處,故沿稱葉家坡。
草溝 位於西營以南5.5公里,東南鄰藏主庵,北為野雞坡,東北葉家坡。1戶,2人。屬葉家坡村民委員會。 
民國三十三年(1944),李氏由花園嶺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峪,山草叢生,故沿稱草溝。
藏主庵 位於西營以南5.75公里,東為杜家坡,南依跑馬嶺,東北鄰葉家坡。49戶,154人。屬葉家坡村民委員會。
唐代,稱唐主庵。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因戰事失利兵困於此。後經養精蓄稅,演練兵馬,再戰而勝之。為此曾修建“唐主庵”以示紀念,遂得村名。明洪武二年(1369),李氏從直隸(河北省)棗強先遷至程家莊,於清初又遷入,後來沿稱藏主庵。
西水峪 位於西營以南4.5公里,東鄰東水峪,南為葉家坡,西劉家門前。7戶,30人。屬葉家坡村民委員會。
清宣統年間(1909-1911),葉氏由章丘縣葉亭山遷居於此。因建村在東水峪西面,故沿稱西水峪。
東水峪 位於西營以南4.5公里,東南為黃土嶺,南葉家坡,西鄰西水峪。17戶,57人。屬葉家坡村民委員會。
清代末期,葉氏由章丘縣葉亭山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峪且有泉水又在一座山嶺的東面,故沿稱東水峪
杜家坡 位於西營以南5公里,東為黃土嶺,西鄰葉家坡。60戶,208人。屬葉家坡村民委員會。
清嘉慶元年(1796),稱杜金坡,杜、金二氏由遙牆大杜家和濟南以西大金莊先後遷此建村而得名,後因金姓戶絕改稱杜家坡。隨後,李氏從港溝唐冶遷入,仍稱杜家坡。
黃土嶺 位於西營以南5公里,東為後降甘,西鄰杜家坡。1戶,3人。屬葉家坡村民委員會。
民國初期,稱硯窪。胥氏由大南營遷此建村。因地處土壤多呈黃土色,故沿稱黃土嶺。
下降甘 位於西營以南5.25公里,東為八十崖,南鄰上降甘,西為後降甘。156戶,508人。設下降甘村民委員會。
唐代,曾稱箭桿村。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在大南營駐軍時,曾在此處拉弓射箭操練兵馬,故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陽川路:槍桿”,清乾隆《歷城縣誌》“東南鄉南保泉三:蔣桿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東廡鄉南保全三:箭竿莊”。另外村北清同治八年(1869)所立官地官居槐則載為箭桿村。後來逐漸叫成降甘村,又分為上、下兩個村,此處位下,故沿稱下降甘。建設規劃有銀座天池旅遊度假中心。
後降甘 位於西營以南5公里,東鄰下降甘,西為杜家坡,北有上閣老。38戶,119人。屬下降甘村民委員會。村北半山腰有濟南古名泉岩水泉或胭脂泉。
約清宣統年間(1909-1911),稱蔡家溝。因在下降甘蔡氏的山峪溝建村,而得名。後韓、閻二氏從神武和閻家莊又先後遷入。因位於下降甘西山嶺之後面,故改稱後降甘。
黑牛窩 位於西營以南4.5公里,南為下降甘,西北為上閣老,北鄰山東頭莊。29戶,111人。屬下降甘村民委員會。
曾稱牛蹄窩村。清道光六年(1826),趙氏由章丘縣遷此建村。因地處呈黑色的山石樑上,有形似牛蹄窩的石坑窩,故名。後沿稱黑牛窩。
八十崖 位於西營西南5.5公里,東鄰泰安市境,南為王家莊,西鄰下降甘。56戶,174人。屬下降甘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七年(1827),隗氏由濟南以北隗家莊遷此建村。因地處多山石崖,故沿稱八十崖。
王家莊 位於西營西南6公里,東鄰泰安市境,西為上降甘,北鄰八十崖。98戶,349人。屬下隆甘村民委員會。
清康熙七年(1668),王氏由河南省泌陽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史。
上降甘 位於西營以南6.25公里,東為王家莊,南鄰南石灰峪,北為下降甘。148戶,484人。設上降甘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下降甘同,後沿稱上降甘。
吳家小莊 位於西營以南6.5公里,東鄰南溝,西南依跑馬嶺,西北為藏主庵。1戶,2人。屬上降甘村民委員會。
民國五年(1916),吳氏由黑峪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
粟林溝 位於西營以南6公里,東為上降甘,南鄰南溝,北為杜家坡。41戶,121人。屬上降甘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六年(1826),稱粟嶺溝。楊氏由上降甘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峪溝,粟樹成林滿山坡而得名。後沿稱粟林溝。
南溝 位於西營以南6.5公里,東為上降甘,西為吳家小莊,北鄰北溝。13戶,41人。屬上降甘村民委員會。 
清同治年間(1862-1874),楊氏由上降甘遷居於此。因建村在南山峪溝處,故沿稱南溝。
北溝 位於西營以南6.25公里,東為上降甘,南鄰南溝,北為粟林溝。18戶,61人。屬上降甘村民委員會。 
南石灰峪 位於西營以南6.75公里,東鄰泰安市岱嶽區呂家莊,南為梯子山,北鄰上降甘。23戶,68人。屬上降甘村民委員會。
清道光六年(1826),稱石棚峪。因此處山峪有一天然形成的大石棚而得名。呂氏由泰安遷此。後沿稱南石灰峪。
梯子山 位於西營以南8公城,東鄰泰安市岱嶽區黑峪,南依梯子山,西依跑馬峪,北望南石灰峪。38戶,141人。屬上降甘村民委員會。為歷城海拔最高村。村口有千年古栗樹一株,村內有南泉、寒泉、洪泉等為錦繡川水發源地。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張氏由濟南以西張家莊遷此。因建村於梯子山處,故以山得名。

所轄學校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初級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上降甘村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下羅伽村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下降甘村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中心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北龍灣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南營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棗林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坔窩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秦口峪村國小校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羅伽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藕池村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西嶺角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西營村國小校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閣老村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黑峪村國小校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龍灣國小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歷城區西營北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