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底鄉(江西上饒市廣豐區轄鄉(已撤銷))

嶺底鄉(江西上饒市廣豐區轄鄉(已撤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嶺底鄉位於縣境南部,東界福建省浦城縣盤亭鄉、九牧鄉,南接浦城縣古樓鄉、武夷山市嵐谷鄉,西毗上饒縣前程林場、武夷山墾殖場,北接橫山、沙田和桐畈。總面積3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總面積2%,林地占84.2%,水域占2.4%,道路、村莊占11.4%。鄉駐地嶺底,距縣城38公里。全鄉設嶺底、軍潭、溪東、溪西、石溪、家潭、高陽、登豐、石人、鐵山、七星、葉家、小豐13個行政村、171個村民小組,共有自然村261個。總戶數4901戶、18965人。2002年10月,撤銷溪東、溪西村,併入家潭村,撤銷登豐村,併入軍潭村,現有10個行政村,總戶數4811戶,總人口19241人。

2006年9月21日, 撤銷嶺底鄉,改設銅鈸山鎮(贛民字[2006]136號批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嶺底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江西東北部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4609
  • 面積:312.4平方公里
  • 人口:19241人(2002年)
  • 方言:廣豐話
  • 氣候條件:屬北溫帶,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銅鈸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 車牌代碼:贛E
簡介,街道,歷史,地理,資源,特產,

簡介

嶺底鄉是廣豐主要林區,林地面積2.6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82.3%,活立木蓄積量127萬餘立方米,毛竹5000餘萬根。茶葉年產量40噸。山區有林、姜間作的習慣,全鄉利用旱地、林姜間作種植生薑66.7公頃,年產量2176噸。山羊飼養量9060隻。2000年耕地面積624公頃,農業總產值3070萬元,工業總產值9007萬元,民營企業總產值8765萬元。財政收入1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6元。2002年,糧食總產量16743噸,全年農業總產值3000萬元,有民營企業18個,年產值2652萬元。全年鄉財政收入14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0元。

街道

鄉駐地建有3條新街:一是嶺底街,寬10米、長200米;另一條寬12米,長250米,全部澆築成水泥路面;還新建一條寬6米、長700米的沿河路。在軍潭村,建有一條寬10米、長500米的水泥路面街道,共澆築水泥路面1.52萬平方米,鋪設下水道長950米。街道兩旁建有鄉直屬單位和各類商店。鄉駐地嶺底建有自動電話端局,交換機容量1024門,全鄉已安裝程控電話781部,無線接入電話76部。全鄉10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鄉駐地每天有客運班車往返縣鄉之間。嶺底設有墟場,農曆五、十為墟日。全鄉興建了12座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電視終端用戶397戶。有中學1所,教職工52人,在校學生1360人;國小12所,教職工119人,在校學生1667人;學前班13所,在校學生570人。有鄉衛生所1所,病床10張,醫務人員11人;村衛生所14所、個體診所13所,鄉醫21人。

歷史

明、清時期,屬成鄉十五都、十六都。解放前夕稱嶺底鄉,轄12保、115甲。解放初期,屬第四區。1950年4月,劃分為龍潭、蒲塘、蕭村、鐵山、葉家、絲坑6鄉,屬盤嶺區。1950年8月,劃分為軍潭、蕭村、嶺底、七星、雙峰、茶園、石人、柴狗洋8個小鄉。1951年底,劃分為軍潭、石溪、嶺底、天齊、七星、大峰、小峰、聯合、復源、茶園、石人11個小鄉。1956年7月合併為嶺底、石人、茶園、石溪、大峰、高陽、軍潭、七星8個鄉。1957年4月增設復源鄉土。1958年11月9鄉合併成立銅鈸山綜合墾殖場,由縣直轄。1984年9月設立嶺底鄉。

地理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多為崇山峻岭,北部有少量田畈。境南的銅鈸山尖為廣豐縣最高處,海拔1534.6米;境內最低處是北部的溪東,海拔150米。氣候具有山區特徵,冬寒夏涼。年均溫15.4度,1月均溫3.9度,7月均溫25.8度。土壤主要為紅壤、黃壤、紫色土等。
耕地10527畝(水田8643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紅薯、玉米、馬鈴薯、生薑、油菜、大豆等,其中生薑、玉米產量一直居廣豐首位。工業主要是木材加工、毛竹加工、綠色食品加工和水能發電。水能資源的理論蓄能量為23490千瓦,已辦軍潭、七星、條鋪、黃家潭、石人、鐵山、大豐源、洋里、竹華嶺、徐墩、長潭口、上豐等10多個電站,占廣豐已開發水能資源85%以上。環山公路貫通全境,全長245公里,已水泥硬化里程42.5公里,礦產資源有瑩石、鎢、石英等。

資源

嶺底山區地勢,地處縣境邊陲,山深林茂,民風古樸、豪放。自唐末以來,一直是農民起義革命的重要據點,因而被歷代封建朝廷明令封禁,故有封禁山之稱。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明代葉宗留礦工起義軍、以福建鄧茂七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等,都曾在此山區據險與官軍周旋。清初境內高陽人楊文,在九仙山聚眾起義,屢挫閩、浙官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除高陽、石人底等地設過廣豐縣蘇維埃政府機關外,還建立過軍潭、張家山、鐵家山、坳頭等5個區蘇維埃政府和七星、石人、嶺底等10餘個鄉蘇維埃政府。高陽附近的赤岩,系紅軍18勇士抗擊國民黨反動軍隊圍剿、集體跳崖壯烈犧牲處。2005年,嶺底境內的高陽蘇維埃舊址、紅軍岩、九仙山營寨被列為紅色教育基地,散布在岩壁、民房土牆上的紅軍漫畫、標語和流傳的歌曲等隨處可見。嶺底山區又被稱為一方紅色故土。
嶺底山區是江西最美的生態旅遊景區之一。自然生態環境保存得十分完好,境內有原始森林3萬畝(分布著大片的國家二級名貴樹種——紅豆杉,大小有7000多株),毛竹林面積10萬畝,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木材蓄積量為120萬立方米。自然景觀十分優美,七星、軍潭、銅鈸三個高峽湖,水光瀲灩、風景綺麗;木城關、支面關、五通關、條鋪關、太平關、梅溪關等雄關隘道,周圍遍布奇峰怪石、秀山麗水;悟道尖、七星尖、銅鈸山尖、軍潭石、關公石、八仙下棋、銅鈸山峰等景點,俊秀奇美,別具一格。由於嶺底境內景區的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真心秀山,野情異趣,2002年12月林業部被評為銅鈸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面積為19500公頃。
嶺底山區還蘊藏著許多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境內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九仙山城堡,有北宋將領、資政殿大學士樞密院鑒書院事張叔夜故里,有遠近聞名的江南佛教勝地——廣福寺(始建於唐代),寺廟所在地白花岩,是廣豐著名的三岩之一,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詩人俞扌炎 、明代文學家呂懷、清朝詩人徐兆倫等文人墨客都為白花岩留下了眾多優美的詩文。

特產

嶺底山區有豐富的綠色食品。山區特有的野味:石雞、筍乾、野菜、彌猴桃、土蜜、黑面桃、野葛粉等品種繁多,頗受遊客的青睞。葉家村黃泥坑產的“悟峰雲霧茶”,曾被省地評為優質名茶。
廣豐嶺底鄉發現了至少五個紅豆杉群,約有一萬株,主要分布在該鄉的七星村高山、徐墩、小豐大寺、大豐源和石人灰子塢等地,其中最大母樹腳徑達1.3米,數高25米;每到十一月份紅豆成熟時,雌樹上就掛滿了一串串晶瑩剔透、鮮紅欲滴的紅豆,分外嬌艷,所以當地民眾又稱之為“血子樹”。紅豆杉是裸子植物門中紅豆杉科中的紫杉屬植物,屬第四期冰川遺留的古老樹種,已有250萬年的歷史,全世界現有11種,中國有5種,即東北紅豆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雲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嶺底鄉境內的就屬於南方紅豆杉。由於紅豆杉樹皮中含有一種世界公認的廣譜、強活性抗癌藥物紫杉醇,其木材又是上等的雕刻工藝材,所以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