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爺山歷史
據史籍記載,狐爺山是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外祖父,晉大夫狐突活動、居住的領地。公元前637年,
晉懷公畏懼重耳的勢力,即命狐突召回輔佐重耳的兩個兒子狐毛和狐偃,狐突不從,並當面痛斥晉懷公道:“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質,貳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數年唉,若要召之,教之貳也,父教之貳,何以事君?刑子不濫,君子明也,臣之願也。淫刑以逞,誰則無罪,臣聞命也。“接著又道:”忠臣事君,有死無二,二子之忠於重耳,猶在朝諸臣之忠於君也,即使逃歸,臣猶將數其不忠,而戳於家廟,何需召之乎?“懷公聽罷,惱羞成怒,遂命二力士將刀架於狐突脖頸上,最後威脅道,現在還為時不晚,二子若歸來,可免你一死。又命殿前使臣將筆、柬呈於狐突面前,威逼其書寫召書。狐突從容不迫,抓起筆在柬上大書:”子無二父,臣無二君“八個字。懷公看罷,勃然大怒,遂將狐突斬首於市曹,同其一起被殺害的還有家人五六十眾。
狐爺山名字來源
狐爺山,這裡記載了狐突父子動人的神話故事。狐突他在臨死前痛斥懷公“忠臣事君,有死無二”、“子無二父,臣無二君”的慷慨陳詞被後人尊為“教忠不二”的楷模和英雄氣節的典範,深得歷代統治階級的擁護和推崇,因此,狐爺山(即狐偃山)遂成為中國“忠”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為了感念狐突的恩德與忠義,晉文公厚葬狐突父子三人於晉陽
馬鞍山(即現在的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狐偃山),並改馬鞍山為“狐突山”,百姓敬稱之為“狐爺山”。晉文公封其墓領地為“國家梁”,意為“國家之棟樑”,因當地方言“國”“郭”同音,且附近郭姓百姓較多,遂成為今天的“郭家梁”。又因為當地方言“爺”與“偃”相同,於是有了現在的“狐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