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梨棗

交城梨棗

交城梨棗,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交城梨棗分布範圍屬黃土高原大陸性氣候,多旱少雨,年降雨量400-68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全年日照時數2741.8小時,年生理幅射量達66.7千卡/厘米,年均日照百分率62%,適宜種植棗樹。交城梨棗果實大,近圓形,單果平均重31.6克,最大單果重82.7克,果肉厚白色,質地酥脆,汁多,味極甜。核長紡錘形,核面粗糙,溝紋深,先端而漸尖,基部略鈍,無種仁,果實品質極上。

2008年11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交城梨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城梨棗
  • 產地名稱: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
  • 品質特點:果肉厚白色,質地酥脆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08年第1107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08年11月0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點,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特點,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點

交城梨棗果實大,近圓形,單果平均重31.6克,最大單果重82.7克,果肉厚白色,質地酥脆,汁多,味極甜。核長紡錘形,核面粗糙,溝紋深,先端而漸尖,基部略鈍,無種仁,果實品質極上。
交城梨棗交城梨棗
梨棗樹冠亂頭形,樹姿下垂,乾性弱,樹勢中庸,樹體中大,主幹灰褐色,皮部縱裂,裂紋深,剝落少,棗頭枝褐紅色,棗股灰褐 色,園錐形,通常抽生棗吊4-8個,吊長13 .5-29 厘米,著果較多部位7-10節。
梨棗,棗頭萌發力強,進入結果期早,一般嫁接後第二年大量結果,棗頭、棗肥結果能力很強,特豐產,產量穩定,2年生植株產鮮棗3.2 公斤,3年生植株產鮮棗6-8公斤。4月中旬發芽,5月下旬開花,6月中旬達盛花期,9月中下旬果實成熟,11月上旬落葉。

營養價值

交城梨棗鮮棗含糖量23.5%,含酸量0.36%,維生素C每百克果肉含392.5毫克,不溶性固形物27.9-33.1%,現代醫學證明,長期食用梨棗能生津健脾,預防惡性病徵,抗衰老,對貧血、高血壓均有良好的療效,為生食水果及營養滋補品。
交城梨棗交城梨棗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交城梨棗分布範圍內土壤表層有機質平均為1.37%,最低的有0.7%,全氮平均為0.074%,最低的有0.042%,速效磷平均為11.00ppm,最低2.5ppm,速效鉀平均為119ppm,最低23ppm,平川土壤肥力高有機質含量在1.4%-2.0%之間。全氮含量平均0.094%,速效磷平均17.8ppm,速效鉀平均為112ppm。主要土體性狀有耕種洪積淺色草甸土,耕種洪積褐土性土和淡褐土,質地為輕壤到中壤類型,土層深厚。

水文情況

梨棗樹有抗旱、耐澇的特點。交城梨棗分布範圍屬文峪河流域,水質清潔無污染,灌溉條件良好,一般年份降水400毫米以上;土壤持水量60%-80%。適宜梨棗栽培。

氣候特點

交城梨棗分布範圍屬黃土高原大陸性氣候,多旱少雨,年降雨量400-68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全年日照時數2741.8小時,年生理幅射量達66.7千卡/厘米,年均日照百分率62%。熱量資源由東南向西北遞降,山區溫差較大,晝夜氣溫變化明顯,平川氣候較溫和,冬季氣溫變化幅度相對較小,平川及邊山區年均溫度略高於10℃,無霜期165天,≥10℃積溫3700℃,山區平均溫度在4-10℃之間,無霜期120-150天。
交城梨棗交城梨棗

歷史淵源

1987年,交城梨棗上過國宴,1990年,交城梨棗又被指定為十一屆亞運會特供果品。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特別重視交城梨棗的良種開發,黨和國家領導人李瑞環、陳俊生、宋平、宋健、鄧南等領導同志親臨交城視察,都為開發梨棗作過批示,並把交城梨棗命名為“國棗”,宋平題詞“開發國棗,大有可為”。先後列入國家級、省級星火項目予以支持。由於種植梨棗已經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所以棗樹“早密豐”栽培技術已經在全國各地棗區廣泛推廣套用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交城梨棗交城梨棗

生產情況

2008年,交城梨棗總生產面積3.5萬畝,年生產總量1000萬公斤。
交城梨棗交城梨棗

產品榮譽

交城梨棗在首屆國際醫藥、營養、保健產品博覽會上被評為“國際最高金獎”,並在“1997年”“1999年”“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連續三屆被認定為“名牌產品”。
2008年11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交城梨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交城梨棗交城梨棗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交城梨棗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分布於交城縣中南部,呂梁山東側,晉中盆地西部邊緣,介於東經111°17′-111°24′和北緯37°28′-37°54′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 生產技術規程
(1)產地選擇:土層深厚、通透性好、較肥沃砂壤土,土壤含鹽量在0.3%以下;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pH值6.5-8.2;地下水位3米以下;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的地區為宜。要求全年日照時數2300小時以上,建園時要採用寬行密株方式。年平均溫8℃以上。全年無霜期160天以上的地區均能栽培。棗樹有抗旱、耐澇的特點。一般年份降水400毫米以上;土壤持水量60%-80%。微風、小風可改變棗園溫濕度,有利於結果和果實發育。風級過大時,會造成風害。建園時必須進行防風林帶的營造。邊山丘陵區建園,作業區以2公頃-3公頃為好,平地棗園以3公頃-6公頃為宜。作業區形狀宜採用2:1或5:2的長方形。棗園防護林帶建設,採用喬木和灌木結合的方式進行。林帶內株距1米-1.5米,行距1.5米-2米。防護林樹種,喬木用楊、柳等,灌木用紫穗槐、荊條等。防護林帶栽植應距離棗樹10米以上,大風地區兩行喬木中間加栽一行灌木,喬灌比1:1。
(2)品種選擇及栽培要求:選用一級苗或二級苗。嫁接苗品種純度達98%以上,歸圃苗品種純度達90%以上。首先要根據栽植密度,測定栽植點,並作標記,栽植坑要求長、寬、深各80厘米,挖坑時將表土與心土分放兩旁。每坑施有機肥50千克、過磷酸鈣或複合肥1千克,和表土拌勻後施入坑中下部,邊埋邊踩實,呈饅頭形。然後將苗木埋至原出土部位以上3厘米左右。栽苗時應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苗正、根展、行對齊。苗木大小不整齊時,應進行分級栽植。
栽前苗木處理進行短剪二次枝、修根、浸水、生根粉、泥漿等處理。栽後當順樹行的兩旁整修兩條節埝,形成1米寬營養保護帶。栽後及時澆足水分,水滲後,待地面稍乾時淺鋤一次,並進行地膜覆蓋。以後每次澆水或大雨後及時進行中耕鋤草。
定乾標準60厘米左右。從栽植後到發芽前進行。春季定乾後及時採取苗乾套塑膠袋,袋寬10厘米,長70厘米-80厘米的塑膠袋,上端高出樹幹5厘米-7厘米,下端埋入土中。棗樹發芽時,在袋中部打兩個1厘米的小孔放風,隔1天將孔撕大些,5天左右袋內溫度與外界溫度相近時於傍晚或陰天去掉塑膠袋。棗樹主要害蟲是棗癭蚊、棗步曲、棗粘蟲、食芽象甲、浮塵子。防治方法:在採取農業防治基礎上,噴灑3000倍敵殺死或1000倍25%殺蟲星等農藥,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展葉後至落葉前,全年噴藥3-4次,每次噴藥時可混入適量葉面肥,如農家寶、葉面寶、0.4%尿素、0.3%磷酸二氫鉀等。間作物宜選擇與棗樹共生期短,肥水矛盾小的低桿作物,如豆類、瓜類、綠肥或部分中藥材等。生長季節視降雨情況進行2-3次澆水和中耕鋤草,做到天旱地不旱,園地無雜草。秋季落葉前,結合擴穴株施農家肥20千克-30千克,施後澆封凍水。11月份進行主幹塗白。
(3)生產過程管理: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春栽在土壤解凍後至萌芽前進行,以適當晚栽為宜。秋栽在落葉後至土壤封凍前進行,以早栽為好。平川水地,株行距以2米×3米為宜,旱坡地以2米-3米×4米-5米為宜。棗糧間作以2米-3米×6米-10米為宜。平地宜採用南北向長方形、品字形栽植,坡地採用等高栽植,梯田採用回字形栽植。
(4)產品收穫及處理:鮮棗成熟期一般分為白熟期、半紅期、脆熟期三個時期。果實的大小和形態基本形成,果皮顏色由綠轉為綠白色。此時果實的糖分積累最快,維生素C的含量也不斷增加。作為蜜棗加工原料時,該期為適宜採收期。果皮著色面積達到50%以上,即進入半紅期,此時糖分積累逐漸緩慢,風味和口感基本體現出該品種應有的特性。作為鮮棗貯藏,該期為適宜採收期。果面全部著色,並逐漸由淺紅色變為深紅色,糖分積累基本完成,維生素C的含量基本達到最大值,且果皮光滑、硬度、風味品質達到最佳狀態,此時為鮮食和加工酒棗適宜採收期。
由於棗的花期長,座果遲早和成熟期不一致,所以在生產上應按照用途要求分期採摘。採摘方法:必須用人工採摘,采前剪短指甲,輕摘輕放,以保證鮮棗的質量,貯藏保鮮的棗果要採用逆采方法帶上果柄。採摘盛棗容器,選用潔淨衛生布袋、布包或柳籃、竹籃內鋪軟綿布料。
(5)生產記錄要求:在梨棗生產過程中,嚴格記錄生產的各環節,各項農事操作,農業投入品使用時期用量、次數,建立梨棗生產可追溯制度。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1)鮮棗品質特徵:各等級梨棗都應果實完全良好,新鮮潔淨,無異常氣味,不帶不正常的外來水份,細心採摘,充分發育,具有適於市場和貯藏要求的成熟度;無霉爛、無蟲果、無病果、無裂果、無傷棗、果面乾淨衛生,著色程度半紅至全紅。
(2)產品質量安全規定: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食品衛生標準GB2762-81《食品中汞允許量標準》、GB5127《食品中敵敵畏、樂果、馬拉硫磷、對硫磷允許殘留量標準》、GB-4788-84《食品中甲拌磷、殺螟硫磷、倍硫磷殘留量衛生標準》、GB4810-84《食品中總砷允許量標準》、GB4809-84《食品中氟允許限量標準》有關規定執行。
  • 包裝標識等相關規定
(1)棗果採收後,果實貯藏或銷售前要嚴格按照標準分級。
(2)包裝鮮棗的容器要求大小一致,整潔、衛生、乾燥、牢固、透氣、美觀、無污染、無異味、無蟲蛀、無腐朽變質現象。瓦楞紙箱按GB6543的規定執行;塑膠袋按GB4456和GBn588-89的規定執行;塑膠箱按GB8868-88《蔬菜塑膠周轉箱》執行。包裝時按品種,等級分別包裝,其包裝規格,單位重量須一致。包裝上應標明品名、等級、重量、產地、企業名稱、貯藏條件、生產日期、包裝日期、包裝標誌應符合GB7718的要求。
作為上市銷售鮮棗的包裝,特別是投放超市的鮮棗包裝,還須加注有:註冊商標、條形碼、執行標準代號、衛生許可證號、食用方法、貯藏方法、保質期、封口日期等標誌。
(3)鮮棗的運輸要求:鮮棗在採摘、挑選、裝箱、裝車運輸過程中,要求輕拿輕放,輕裝輕卸,裝卸時不得踩蹋包件或在包件上座臥。運輸工具及盛裝鮮棗的容器要求:潔淨衛生、耐壓性強、無尖凸物、無尖刺,以防損傷棗果。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風吹、日曬、雨淋以及途中顛簸。並嚴禁與有毒物品混裝混運。長途公路、水路運輸時,要求使用恆溫車(船)。市內運輸可使用密封防塵車輛。空運、鐵路運輸時,按照有關航空和鐵路運輸規定執行。
(4)鮮棗貯藏保鮮技術:氣調貯藏管理:氣調貯藏是較先進的鮮棗貯藏技術,公司聘農科院保鮮所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氣調庫除必須具備機械製冷裝置外,要求庫體有良好的隔熱保溫性能和氣密性能,庫內溫濕度可自動控制,並配備降O2和CO2脫除設備,雖造價較高,但貯藏效果很好。庫內溫度,濕度和氣體指標要求:溫度:應控制在-1℃-0℃,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氣體指標:O23%,N295%以上,CO2<2%。貯藏庫盛裝鮮棗容器,使用塑膠周轉箱,規格質量性能按照GB8868-88的要求標準執行。每箱容量18公斤,按品種、等級分類碼垛貯藏,碼垛採用1/2錯位法,垛距0.8米,垛高3-4米。在貯藏期間,要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