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鐘樓和鼓樓的合稱)

鐘鼓樓(鐘樓和鼓樓的合稱)

鐘鼓樓是中國傳統建築之一,屬於鐘樓和鼓樓的合稱,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報時的建築。鐘鼓樓有兩種,一種建於宮廷內,一種建於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築。宮廷中的鐘鼓樓始於隋代,止於明代。它除報時外,還作為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鼓樓
  • 外文名: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 性質中國古代主要用於報時
  • 屬性:報時、節制禮儀之用
簡介,南昌鐘鼓樓,永昌鐘鼓樓,鐘鼓樓申遺,

簡介

城市中的鐘鼓樓早為專用報時建築。古代里坊制城市(見里)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啟閉坊門的信號。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西安鐘鼓樓是現存最古老的實例。此外,唐代寺廟內也設鐘和鼓,元、明時期發展為鐘樓、鼓樓相對而建,專供佛事之用。

南昌鐘鼓樓

“鐘鼓樓中,終古鐘鼓撞不斷;鳳凰塔縫,奉皇鳳凰引難鳴”。這副對聯對於今日的南昌人來說已經很陌生了,偶爾有人說起,也許很多的南昌人都不知道它是南昌鐘鼓樓上的一副對聯。
冬日裡難得一個晴天,迎著寒冷的陽光從象山路走過,江西畫院旁邊的一個社區裡的居民悠閒地在江鷹包行吃包子,熱騰騰地蒸氣在陽光的照射下很是惹眼。33路公車晃晃悠悠地從淵明路開過來,車上是一些在寒冷中木納的臉。這個地方的老百姓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性,所以生活都是不緊不慢的樣子。這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南昌的鐘鼓樓了,在古代沒有時鐘,記時靠日圭和漏壺,老百姓全靠官府設定的鐘鼓樓,來傳遞報時的信息。南昌城最早的譙樓設在普賢寺內。明朝洪武年間,都指揮宋晟在廣濟橋西南岸興建“鐘鼓樓”,飛檐5層,內為重屋3層,樓前建台,台上放置日圭,室內置漏壺計時,鐘樓畫角(古樂器)列置其上,樓後設陰陽學署。樓成後,將普賢寺銅鐘移至於樓內。一百年後,鐘鼓樓因歲月日久失修,有倒塌的危險,府衙雖然多次進行過維修,但僅僅是對破漏之處作一些修補。
晚清時鐘鼓樓又被焚毀,官府在章江門內西大街(今子固路)興建鼓樓,將銅鐘移來。鼓樓仍堅持每天黃昏時鳴鐘18響,接著發鼓計時。每夜五更,每隔2小時敲鼓12下。第二天凌晨五更告罄再鳴鐘聲,宣告新的一天開始。據說鐘鼓樓在清朝末年就開始凋敝,歷經戰亂,在毀壞中消亡。到新中國成立後,就再也看不到鐘鼓樓的模樣了。而只空剩下一個地名延續到至今。今天在這裡還能夠感受到作為主導時空,報曉示昏的權威地的不平凡的氣韻。但是,這一切都只有在史料中才能夠得以知曉了,生活在這裡的人離它越來越遠,近乎傳說了! 註:同知;宋代樞密院不設樞密使及副使時,其主官稱知樞密院事,佐官則稱同知樞密院事,或簡稱知院、同知院。遼代設同知府事、同知州事。金、元時每府或州設同知一員,明清定為知府、知州的佐官,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水利等,分駐指定地點。清代的同知,稱為州同。此外,地方政權“廳”的長官,也稱為同知。清代各府同知為正五品。
弘治7年(1494),巡撫都御史鄧公輔看到此樓十分破舊,便命南昌府同知張汝舟拆舊建新,樓高7丈,屋廣40丈,共建房屋18間。陰陽學署和漏壺之室按舊制仍設屋內,將日圭之台移到大門之外大門對著大街,門上掛了一塊“授時”牌匾,為使樓基不會受到東湖波濤的侵蝕沿湖以石護岸。重建工程自這年冬季動工,由南昌府經歷(正八品官銜)王興隆督辦。弘治9年3月竣工,用去木料近萬根,瓦近25萬片,新樓重檐翠飛,氣勢恢弘。從遠處望去如出霄漢之上,登高遠覽,又像在埃土蓋。萬曆15年(1587)7月,知府范淶復修,竣工後作詩一首以示慶祝,有“共上高樓意若何,樓中玉漏瞰清波”之句。明朝末年,鐘鼓樓毀於兵燹。清朝初年,巡撫、兵部侍郎蔡士英重建鐘鼓樓,兵部右侍郎萬恭作記。新樓高8丈,寬4丈,“飛榱勒棟,叢銳錯節,聳東湖而隘西山”。

永昌鐘鼓樓

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位於永昌縣城中四街交匯之處。建於明神宗萬曆十五年,距今近400年。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分樓閣和樓台兩部分。台基邊寬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樓閣重檐廡殿頂共二層三檐,下層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面置格扇門,門左右置楹窗,斗拱為雙翹無昂,共五踩,卷剎弧線。上層屋檐及檐柱向內緊收,面闊仍同下層。最上層為屋頂,上置寶頂。樓台以夯土板築,四周包磚,兩道拱門縱橫其中,通達四街。樓體四面各懸巨匾三塊,匾文為“麗日摩雲”,“民淳俗美”,“金闕迎恩”,(東上、中、下);“文運天開”,“魁壁聯輝”,“雲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懷柔西域”,“玉關通道”(西上、中、下);“聲聞四達”,“保障金川”,“威宣沙漠”,(北上、中、下)。台基拱門上鐫有:東“大觀”,南“迎熏”,西“寧遠”,北“鎮朔”。一層樓台上置大鐵鐘一口,內置大鼓一面。整個建築結構謹嚴,造藝精湛,高聳挺拔,雄偉壯觀。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國保單位。
鐘鼓樓曾多次維修。清順治時參將鄭續善補修。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縣白鐘麟動員鄉里大事修繕。此後200多年裡,經歷了多次地震。民國十六年(1927)大地震後,樓體傾斜下陷,部分構件斷裂脫卯,樓頂層層滲漏,有倒塌危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經幾次維修,1981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中共永昌縣委,縣人民政府報經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對鐘鼓樓進行了落架重修,1984年6月24日動工,1986年6月底竣工,7月28日由省、市文化部們參加剪彩驗收。維修堅持修舊如舊,保持原樣。通天柱選用優質紅松,椽材精選祁連雲杉,飛頭斗拱多取原件。用南山石制礎,以鋼筋混凝土固基。由北京琉璃製品廠重造琉璃瓦獸八卦式寶頂。請國內各地知名書法家依原文重書匾額。由鹹陽古建築維修隊彩繪。由縣離合器廠新鑄高1.35米,口徑1.1米,重1噸鐵鐘。由縣木器社等單位新制面直徑1.6米大鼓一面。對損壞的風鈴等原件,均恢復原樣。這次維修,共用經費53萬元。其中民眾集資1萬元。總用工2.6萬個。1994年,縣政府撥款5萬元,對永昌鐘鼓樓一層木件重新油漆彩繪; 2000年,縣政府撥款對鐘鼓樓一樓地面進行了防滲水技術處理;2002年,縣政府撥款對鐘鼓樓四面門洞加固了不鏽鋼金屬圍欄,有效地保護了鐘鼓樓的外圍安全。
永昌鐘鼓樓內置鐘、鼓,晨鐘暮鼓,聲聞四達,籍以振興文教,教化民眾,歷經數百年風雨浸潤,是永昌歷史文化的象徵。整個建築結構嚴謹,雄偉壯觀,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築之一,是研究明清以來古代傳統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永昌縣城地處河西走廊東部,是漢、唐中外交通要道 “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從歷史上看,永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在鐘鼓樓這一古建築上,具有蒙漢党項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體的風格。其一:從藝術造型上看,形體是由屋頂,木構架,台基三大要素所構成,沿襲了漢朝的做法,是傳統建築風格的主要特徵之一;其二從平面布局看,鐘鼓樓設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夜禁時刻,是元朝的制度,也是蒙古族建築的布局手法,它置鐘鼓於一樓,與宋金明清時期“鼓樓在東,鐘樓在西”的形制不同;三,從建築形式上看,盝頂式屋頂是元代常見的造型之一,明初,元朝宮殿多被拆除,唯獨永昌鐘鼓樓上有蒙古族風格的寶頂,這在國風的古建築中尚無先例。永昌鐘鼓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盝頂之上加了一個八卦寶頂,突出了民間盛行的五行之說;其四:圍欄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墊墩,中間一小格,用木版裝實,刻有卷草花紋圖案,下一大格, 用木版裝實刻有降幕雲圖案,系西夏宮廷建築風格。另外,三層樓室內五片直彩的第一到第二片直彩間,置一小斗,系宋代建築風格。其五:從油漆彩畫看,柱、門、窗為深朱紅色,斗拱青綠間色,即蘭升斗間以綠昂拱,綠升斗間以蘭昂拱,分別以三青三綠及綠華退暈,墨線壓邊。斗拱板面塗紅底,畫蘭綠火焰三寶珠,均為典型的明代州城彩風格——旋子彩畫

鐘鼓樓申遺

2012年10月9日從南昌市滕王閣管理處證實滕王閣(南昌市)、岳陽樓(岳陽市)、黃鶴樓(武漢市)、鸛雀樓(山西永濟市)、蓬萊閣(山東蓬萊市)、大觀樓(昆明市)、閱江樓(南京市)、天心閣(長沙市)、鐘鼓樓(西安市)、天一閣(寧波市)等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將共同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