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鐘鼓樓

內江鐘鼓樓

內江鐘鼓樓位於城區中心,它的建築規模極小,但歷史內涵極為豐富,被稱為內江“袖珍博物館”,現已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內江鐘鼓樓
  • 地理位置:四川內江市城區中心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袖珍博物館
發展歷史
有史料記載,明洪武初年,在內江縣署(現市中區政府)大門前,“築台卷洞,上構譙樓”(古代城門上用以高望的樓)。天順六年至萬曆年的150年間,譙樓先後二毀二修。崇禎年間(公元1634年)續修,“樓下有門為通道,樓上懸鐘定昏旦。”故又稱鐘樓。明甲申(公元1644年)樓毀。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重建,為邑勝景。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譙門頃址,室宇卑陋,不足以瞻。”此後興工重建,規模宏峻。光緒年間,樓毀於火後復修。內江譙樓的命運,正如朝代的交替,在數百年間幾起幾落。
“簡州(陽)一座塔,離天一丈八……內江有座鐘鼓樓,半截還在天裡頭。”這段民謠源起抗日戰爭勝利後,描述的是川東南地區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高層建築,它曾在民間廣為流傳。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內江號召民眾捐資,並拆譙樓建鐘鼓樓慶賀。在一塊紀事碑上有如下記載:八年抗戰中,內江兩次遭日機轟炸,縣府亦罹於難。縣長黃希濂於繁忙政務之餘,親自擔綱圖紙設計並督率興建,歷四月時間而成。
建成後的鐘鼓樓坐北朝南,尖頂筒瓦、翼角,樓基為正方形,條石築砌,南北拱券設門,邊長5.7米。二樓以上為磚木結構,木質樓面,共7層,每層開方窗,逐層內收,木梯90餘級,層均面積16平方米,通高29.7米。塔頂端,有一座直徑約4米的機械鐘為全城報時辰。這在當年,是城區內最高的建築。
進入鐘鼓樓底層,牆體上鑲嵌有14幅石刻,內容是振興民族、慶祝抗戰勝利的 “還我河山”、“拯民水火”、“多難興邦”、“至誠大公”、“凱旋”等題撰,落款是孫中山、于右任、馮玉祥、鄧錫侯等。據了解,抗戰時期,連通成、渝兩地的公路必經內江城區而過,過往者一般會短暫休息或留宿。所以,這些題撰大多為手跡。這些珍貴題刻原安放在大會堂內,後因這幢建築被拆除而移遷於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