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歷史學分支學科)

世界歷史(歷史學分支學科)

世界歷史是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繫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

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歷史
  • 外文名: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 解釋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
  • 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
  • 技巧: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
全局概覽,史前時期,古代文明,帝國與征服,封建時期,中世紀,資本主義,學科介紹,不同認識,人類早期,宗教時代,新航路開闢後,時期劃分,發展方向,讀物推薦,

全局概覽

史前時期

500萬年前~公元前5000年
早期人類的進化
舊石器時代的有巢氏舊石器時代的有巢氏
南方古猿、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舊石器時代與血緣家族的演變、舊石器時代早期、血緣家族的出現、舊石器時代中期、舊石器時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的產生、新石器時代、近親結婚的禁止及對偶婚的產生、原始農業的出現、原始畜牧業的出現、父系氏族公社金石並用時代的來臨、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產生、軍事民主制國家產生、原始社會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繪畫、原始雕刻、原始音樂。

古代文明

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亞洲 (公元前5000~前500年)
蘇美爾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統一、蘇美爾的政治結構神廟、大經濟阿卡德統治、南部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謨拉比的統治、亞述帝國、亞述國家的產生和演變、亞述帝國的建立、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王國滅亞述、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史詩、古代兩河流域的科技、巴比倫的天文學、巴比倫的數學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興起、腓尼基發達的經濟、西臺和古巴勒斯坦、西臺的興亡、古巴勒斯坦的統一、猶太教的產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階級的產生和國家的出現、四大吠陀婆羅門教的創立、列國時代的印度、十六國的建立、摩竭陀國稱霸、城市的再度興起、沙門新思潮佛教的產生與釋迦牟尼
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和中國古籍記載,華夏文明經歷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等時代。發展到後來的炎帝黃帝為共主。到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建立、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少康中興、桀亡國、商朝的興衰、成湯建商、商朝的滅亡、商朝的農業生產技術、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公制禮作樂、西周的宗廟祭祀、國人暴動與宣王中興、三星堆文化、紛亂的東周、平王東遷、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清淨無為”的道家、孔子創立儒學、《考工記》問世。
波斯帝國的興衰、波斯帝國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對外政策、波斯帝國的經濟、波斯帝國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國家的產生和早期王朝時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國時期的經濟社會、古王國的經濟、古王國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國時期、第一中間時期和人民起義、埃及的再度統一、中王國時期的對外戰爭、中王國時期的農業和手工業、中王國的滅亡、新王國的盛衰、強盛的第十八王朝、新王國的冶金業和紡織業、發達的商業和海外貿易、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拉美西斯二世與西臺爭霸、新王國的衰亡、後期埃及塞易斯王朝、後期埃及前期的經濟、波斯征服埃及、波斯對埃及的統治、埃及人民反抗、波斯的鬥爭、後期埃及滅亡、古埃及的文化、早期的象形文字、圖騰崇拜到自然崇拜、宏偉的雕塑建築和精湛的工藝、藝術、發達的天文曆法、非洲的其他文明、撒哈拉農耕社會、努比亞文化、凱爾邁文化、迦太基文明的興起、迦太基的政治制度、迦太基在北非的擴張、迦太基的貿易和探險。
歐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邁錫尼的墓葬、特洛伊戰爭、古希臘城邦、國家的出現、城邦的形成、斯巴達城邦、國家的形成、雅典城邦國家形成、梭倫改革、希臘城邦的繁榮、希波戰爭戰後、希臘的城邦經濟、奴隸制度的發展、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希臘諸城邦的沒落、雅典的海上霸權、伯羅奔尼撒戰爭、戰後諸城邦的危機、後期希臘城邦的爭霸和衰亡、古典時期及以前的希臘文化、希臘的宗教與神話、發達的戲劇、精美的建築和雕刻、史學的繁盛、哲學的興起。
美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美洲的早期文明、亞洲人的遷入、奧爾梅克文明、特奧蒂爾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

帝國與征服

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歐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馬其頓的興起、馬其頓王國的興盛、腓力二世統一希臘、亞歷山大東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達的社會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朝的專制統治、托勒密王朝的衰敗、塞琉古王國的專制統治、發達的塞琉古商業、塞琉古的手工業、塞琉古的衰亡、馬其頓時期的文化、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歐幾里得與幾何學、天文學和地理學的發展、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日趨成熟的雕塑藝術、伊索寓言、古羅馬的王政時代、伊特魯里亞人、羅馬的氏族制度和民主軍事制度、圖里烏改革、王政時代的結束、早期的羅馬共和國、設立平民保民官、李錫尼一、塞克斯圖法、平民鬥爭和新貴族的產生、征服義大利、羅馬共和國早期的社會經濟、羅馬的對外擴張、第一次布匿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第三次布匿戰爭、侵略西班牙羅馬的行省、統治羅馬、共和國的沒落、西西里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共和時代的文化、羅馬的宗教神話和祭司、羅馬的建築藝術、樸實的歷史和哲學、強權獨裁時代的到來、米特里達梯戰爭、蘇拉獨裁、龐培興起、前三頭同盟、愷撒獨裁、後三頭同盟。
亞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統一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萬里長城的修築、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蹟、西漢劉邦建西漢、漢武帝時代、漢匈和戰、司馬遷著《史記》、孔雀帝國被占領的時代、旃陀羅笈多創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時期的政治與軍事、森嚴的種姓制度、孔雀王朝後的印度、帝國時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詩《佛本生經》、孔雀帝國時代的建築藝術。

封建時期

公元元年~400年
歐洲(公元元年~400年)
羅馬帝國的建立、奧古斯都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維對內的政治制度、繁榮的“和平時代”、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興盛、從黃金時代到三世紀危機、隸農制的盛行、皇權的進一步加強、羅馬的“黃金時代”、羅馬城市和商業的蕭條、混亂的政治、統治後期的羅馬帝國、戴電里先統治、君士坦丁大帝獨裁、扶持基督教、繼續衰弱的帝國經濟、帝國的分裂、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基督教的演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馬克西穆斯之亂、四大“蠻族”掌權、帝國時代的羅馬文化、自然科學的發展、唯心主義哲學的盛行、發達的史學、帝國時代的法學、羅馬的文學、羅馬的建築和雕塑藝術
亞洲(公元元年~400年)
東漢劉秀建東漢、外戚宦官專權、班固著《漢書》、蔡倫改進造紙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三國鼎立時期的中國、亂世梟雄——曹操、建安文學、蜀國的建立、諸葛亮治蜀、孫權建吳、西晉和東晉的建立、“五胡十六國”興起、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兩晉的書畫藝術、陶淵明與田園詩、貴霜帝國的建立、開明的迦膩色伽、統治早期的薩珊、波斯帝國薩珊波斯的興起、薩珊和羅馬的戰爭、馬資達克起義、古代朝鮮箕氏、朝鮮新羅百濟建國、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古代日本繩文式和彌生式文化,邪馬台國大和國家的興起。
美洲、非洲(公元元年~400年)
正在發展的美洲和非洲、瑪雅文明的興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興起、阿克蘇姆國統治,東非加納王國的繁榮。

中世紀

歐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國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會制度、西歐封建關係的萌芽、日耳曼諸王國的建立、倫巴德人入侵義大利、西歐封建制的產生、克洛維創建法蘭克王國、矮子丕平篡權、查理曼帝國形成、帝國的分裂、北歐海盜海盜時代的來臨、北歐海盜的擴張、“無骨者”伊瓦爾和哈拉爾德、北歐海盜的覆滅、發達的航海造船技術、北歐的口頭文學、 9~11世紀時期的西歐、加洛林王朝時期的法國農業、羅伯特王朝與加洛林王朝的鬥爭、加佩王朝的建立與王權的式微、亨利一世統治下的德國、俗權和教權之爭、盎格魯—撒克遜人征服英格蘭、十字軍東侵、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克勒芒城宗教會議、十字軍第一次東征、十字軍血洗耶路撒冷、薩拉丁反擊十字軍、君士坦丁堡之災、法蘭西民族國家的形成、法國王權的加強、路易九世改革、腓力四世控制教權、巴黎市民起義、路易十一統一法國、11—15世紀時期的英格蘭、諾曼第征服、亨利二世改革、《自由大憲章》的簽訂、獒國國會的出現、既特·泰勒起義、紅白玫瑰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的爆發、竟雷西戰役、二十年的和平、聖女貞德、酉年戰爭的結束、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菲特烈一世侵略義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始、漢薩同盟的建立、媛尼斯和佛羅倫斯共和國、西班牙基督教王國的興起、暴死病黑死病的泛濫、黑死病的傳播路線、黑死病之後的歐洲經濟、黑死病的長期影響急劇下降的人口、中世紀的基督教和西歐文化、羅馬教會教階制的演變、英諾森三世加強教權、異端運動的發展、大學的出現、哥德式建築的興起、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改革、查士丁尼對外擴張、拜占庭帝國的瓦解、拜占庭的史學、中世紀時期的東南歐、第一保加利亞王國的建立、尼曼亞統治塞爾維亞、阿爾帕德王朝時期的匈牙利、瓦拉幾亞時期的羅馬尼亞、中世紀時期的捷克和波蘭、捷克國家的形成、德國勢力的滲入、蒙古帝國大一統時期、胡司宗教改革、胡司戰爭、普亞斯特王朝時期的波蘭、金帳汗國統治時期、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基輔羅斯公國、伊凡四世改革,立窩尼亞戰爭。
亞洲(公元400~1500年)
北朝北魏的建立、孝文帝改革、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北周立國、北朝開鑿石窟、南朝劉宋的建、立齊梁陳的更替、祖沖之求圓周率、山水詩勃興、劉勰著《文心雕龍》、隋朝一統、隋朝的建立、隋朝改革官制和創設科舉、煬帝開修大運河、李春建趙州橋隋朝的滅亡中前期的唐朝貞觀之治玄奘西遊與鑒真東渡武周革命開元盛世造紙術西傳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唐朝的衰敗安史之亂宦官專權朋黨之爭
黃巢大起義與唐朝滅亡、原始火藥的發明、詩歌藝術的頂峰、北宋的興衰、陳橋兵變王安石變法、北宋和遼、西夏的關係、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宋詞的興盛、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抗金、繁榮的南宋商業、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宗教大融合和禪宗盛行、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忽必烈稱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與《授時曆》、關漢卿與元曲、中前期的明朝、明朝的建立、明初設內閣朱元璋加強吏治鄭和下西洋大明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晚明景象、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朝與後金的戰爭、明末農民起義與明朝的滅亡、明朝的科技、長篇小說的繁榮。
世界歷史(歷史學分支學科)
中世紀時的伊朗、科斯洛埃斯改革、薩珊帝國、後期的對外擴、張薩珊帝國的滅、亡薩非王朝的建立、中世紀伊朗的史學和文學、發達的建築藝術、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的建立、阿拉伯帝國的對外擴張、阿拉伯帝國封建制度的發展、帝國的分裂和衰敗、大一統的蒙古帝國時期、、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伊兒汗國的衰敗、帖木兒帝國的曇花一現、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奧斯曼滅亡、拜占庭帝國蘇里曼一世的擴張、土耳其的藝術、從笈多帝國到德里、蘇丹時期笈多、帝國的盛衰、戒日帝國的興起、德里蘇丹時期的印度、印度教的出現、先進的數學、天文學、莫臥兒帝國早期、巴布爾創建莫臥兒帝國、阿克巴改革、西方殖民者入侵、印度錫克教的興起、繪畫和建築藝術、新羅和高麗時期的朝鮮、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的滅亡、後期新羅的土地制度、新羅的衰亡高麗王朝的建立和擴張實行柴田科制度和公田制高麗滅亡李氏朝鮮前期封建專制集權的加強壬辰衛國戰爭中世紀時期朝鮮的文化教育、繁榮的佛教、李朝世宗創製朝鮮字母、日本的封建化改革、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奈良時代的社會經濟、平安時代日本武士的興起、幕府統治和日本的統一、鎌倉幕府的創建、內外貿易的發展、,日本的戰國時期及統一。
美洲(公元400-1500年)
中世紀時期的印第安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帝國的建立、印加文化、瑪雅貿易,瑪雅人的社會結構。
非洲(公元400~1500年)
封建時期的埃及、埃及封建制度的形成、埃及國家的獨、立反抗十字軍的鬥爭、阻止蒙古帝國西進、土耳其統治下的埃及、中世紀時期埃及的文化、北非和東非馬格里布的獨立、阿爾摩哈德朝的統一、東蘇丹諸國、衣索比亞王國 、“桑給帝國”時期、桑給帝國發達的對外貿易、西非和南非加納王國的興衰、馬里王國的崛起、桑海王國的獨立、桑海王國的衰敗,大辛巴威

資本主義

1300~1600年
歐洲(1300~1500年)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但丁創作《神曲》、第一個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與《十日談》、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早期文藝復興的史學、義大利後期文藝復興、全才式人物達·文西米開朗琪羅、喬爾喬涅和提香、政治思想家馬基雅維里、空想社會主義者康帕內拉、西歐各國的文藝復興藝術家、丟勒空想社會主義家、莫爾拉伯雷與《巨人傳》、文壇巨匠莎士比亞、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發展中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哥白尼和天文學革命、科學巨人伽利略、數學的突破、物理學的重大發展、培根與哲學、宗教改革前的德國、發達的工商業、天主教會統治下的德國、處境不佳的騎士階層、城市的階層關係重重壓迫下的德國農民、德國宗教改革馬丁一路德的早期宗教改革觀點、 “九十五條論綱”的提出、閔採爾的激進改革宣傳、萊茵騎士暴動德國農民戰爭、路德派新教的創立、宗教改革的擴大、慈溫利改革、加爾文的宗教改革、瑞典和丹麥的宗教改革、新教的進一步傳播、天主教會的反宗教改革、阿卡德統治南部兩河流域、阿卡德城位於蘇美爾地區北部(今巴格達以南)。
歐洲地圖歐洲地圖

學科介紹

世界歷史是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繫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向。
在中國,約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要由於歷史專業的分工,人們習慣於把中國史和世界史對舉,幾乎把世界歷史作為外國歷史的代稱。實際上,世界歷史絕非把中國歷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而中國歷史也和所有其他國家歷史一樣,是人類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全過程的組成部分之一。
世界歷史是一部厚重的古書世界歷史是一部厚重的古書

不同認識

人類早期

遠在古代,歷史學家就已經把記述歷史的範圍擴大到他們當時已知的世界。由於世界歷史在當時還遠沒有像後代那樣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即使是視野擴及全部已知世界的歷史學家,一般也不會對所寫歷史標名為世界歷史,也不會完全意識到是在寫作當時已知世界的歷史。但是,他們畢竟把已知的地理範圍視為一個世界,並且把發生在這個範圍內的歷史記錄了下來。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為這個已知地理範圍所寫的歷史,就是他們各自所處時代的世界歷史。
希羅多德希羅多德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希臘語:ΗΡΟΔΟΤΟΣ)所著《歷史》9卷,主題在於記述希波戰爭中希臘人的勝利,但其涉及的範圍,包括地中海地區、多瑙河外、兩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帶,這大體上就是希臘人當時所知道的世界。因此可以說,希羅多德的《歷史》,就是當時希臘人已知世界的歷史。
比希羅多德晚出的中國古代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全書的主體是漢天子統治之下的中國。但其所記史事的地理範圍,卻擴及公元前 2世紀中國人所知道的世界。司馬遷沿用中國古代的習慣說法,籠統地稱這個已知的世界為“天下”。這個“天下”東起朝鮮,西迄大夏、安息,幾乎是亞歐大陸的一半。對於為這樣一個廣闊的地理範圍記載史事的史書,把它視為一部當時中國人已知世界的歷史,看來並不為過。
羅馬時代的希臘人波利比奧斯(希臘語:Πολ??ιο?)著有《歷史》40卷,現存前 5卷及一些殘篇,記述的中心是正在擴張中的羅馬。但中心之外,所記範圍還包括公元前212~前146年期間地中海的周邊世界。波利比奧斯在《歷史》的第 1卷第3節中說,他以第140屆奧林匹克大會(公元前220~前216)為全書敘述的起點,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行動是分散的”,而在此以後“義大利、阿非利加同希臘、亞細亞的局勢聯結了起來”,由此“歷史就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波里比奧斯對當時羅馬周圍世界由分散而聯繫為一的歷史認識,十分可貴。

宗教時代

隨著生產和交往的發展,人們所能知道的世界的範圍日益擴大。但是歷史學家筆下的世界,卻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局限。
聖·奧古斯丁聖·奧古斯丁
四世紀基督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天主教譯為“聖思定”、“聖奧斯定”)關於歷史的終極是“上帝之國”在人間實現的思想,支配著中古時代的西歐史學。基督教史學的世界,等於基督教傳播所及的世界。這個世界以歐洲為主體,外於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聖地巴勒斯坦以外,均是應受天譴的異教土壤,理應排斥在沐受神恩的這個世界之外。
因此,中古歐洲的所謂世界歷史,實際上是起自上帝創世,以希伯來為序幕,以歐洲為主體的基督教世界的歷史。
12世紀德意志巴伐利亞州弗賴辛縣的主教奧托(約1114~1158)所作《年代記》是這一類歷史著作的代表。以此為代表的世界史觀,在歐洲一直沿續到17、18世紀。如法國人J.B.博敘埃(1627~1704)所著的《世界歷史通義》以及A.A.卡爾梅特(1672~1757)所著的《教俗世界史》均屬此類。
中古時代與基督教世界並立的是伊斯蘭世界。伊斯蘭曆史學家在編纂[ zuǎn]他們當時已知的世界歷史時,和同一時代基督教歷史學家一樣,往往也受宗教意識的支配。如塔巴里(838~923)所著《歷代先知與帝王年代記》,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1332~1405)所著《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爾人史》,都以當時最淵博的“世界史”著作見稱,其內容則是以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諸國為主體。伊斯蘭曆史學家心目中的世界,實際是伊斯蘭教傳播所及的世界。其周圍地區,不過是這個世界的化外而已。
伊本·赫勒敦伊本·赫勒敦
中國自司馬遷之後,從班固的《漢書》開始,所修的正史都屬中國的斷代史。但是歷代史家大都繼承了司馬遷的傳統,在撰寫該國史的同時,還記敘了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他們著述的範圍固然詳於該國,薄於“蠻夷”。但畢竟包括了同時代已知的世界。而且與中古西方基督教史學不同,中國史學著作所記述的是以人為主體的活動,人在一定社會環境裡的個體和群體的活動,可以稱作以人為本的歷史。它們所記敘的世界或"天下",是個體或群體的人從事活動的世界或“天下”。這種把當時已知世界歷史視為人的活動過程而非神意展現過程的思想,是中國古代史學的優良傳統。
在15、16世紀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空前擴展之前,歷史學家們所寫的已知世界的歷史,無論是古代的還是中古時代的,無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局限。
首先是地理知識上的局限。當時歷史學家所知道的世界遠非16世紀以後人們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圍,或者是亞洲東部和中部,或者是亞歐大陸及其附近的北非等等。總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因此,他們沒有也不可能寫出世界範圍內的世界歷史。
其次是民族或宗教意識上的局限。歷史學家把屬於本民族的或屬於同一宗教地區的歷史作為歷史的主體或中心,忽視或蔑視甚至敵視所知的異族或異教地區的歷史。於是或以羅馬為中心,或以漢帝國為中心,或以基督教世界為中心,或以伊斯蘭教世界為中心,如是等等。就中古西歐史學和阿拉伯史學而言,所受宗教意識的局限尤為明顯。

新航路開闢後

具有近代意義的世界歷史著述開始於西歐文藝復興時期和稍後的啟蒙運動時期。這是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的發生和迅速發展以及由此出現的在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上一系列歷史性的重大轉折相聯繫的。
15、16世紀以後海上交通的空前開闊,東西方之間和各大陸之間閉塞狀態的打破,大大豐富了人們的地理知識,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大為開闊。對中世紀教會和神學思想的批判以及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又逐步把人們從宗教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這些都為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克服前人的某些局限,把世界歷史著述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創造了條件。
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人文主義歷史學家A.薩貝利科(1436~1506)著《恩奈阿德》,記述了古代到16世紀的世界歷史。這是具有近代意義的世界史著述的開端,特點是一反歐洲中世紀史學的神本思想,開始把世界歷史理解為一個世俗的、以人為本的演變過程。到了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著《風教通義》(或譯《論各民族的風格與精神》),不僅進一步突破基督教神學對史學的束縛,而且突破自古以來傳統史學以局部世界為全部世界的局限,試圖勾劃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歷史圖景。從縱的方面說,伏爾泰廢洪水創世之說,從他當時認為最遠古的中國講起。從橫的方面說,他跨出歐洲的狹隘範圍,把歐、亞、非、美幾個大洲的國家和民族都寫入歷史。他嘲諷西方的傳統史學,說“歷史號為世界史”,而實際是"在我們西方造作的"。在這些方面,伏爾泰確實為後來世界史的編著開闢了道路。繼此之後,德意志受啟蒙運動理性主義思潮影響的哥廷根學派歷史學家,也致力於世界歷史的著述,如J.C.加特勒爾(1727~1799)的《世界歷史要覽》以及 A.L.von施勒策爾(1735~1809)的《世界歷史概略》等等。19世紀中葉,德國興起了由 L.von蘭克首倡的客觀主義批判史學。蘭克晚年編著、身後由其弟子據遺稿補足的《世界歷史》7卷,是一部以拉丁、日耳曼六大民族為主體的世界史。這部世界史反映了西方殖民大國在近代世界日益上升的支配地位,由此形成西方史學中的“西歐中心論”,借蘭克批判史學的權威而廣泛擴散影響。把各國歷史彙編為世界史的作法,開始於18世紀中葉。1736~1765年,英國J.坎普貝爾等人輯集了一部《自遠古迄今的世界歷史》,全書多達38卷。德國哥廷根學派曾譯出30卷,終因其體例駁雜而中止全譯。此後,新的大型彙編相繼出現。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國的"劍橋三史",即《劍橋古代史》、《劍橋中古史》和《劍橋近代史》以及法國的《人類文明進化史》等。參與這類新型彙編的歷史學家,既有近代發現和蒐集的大量文物遺蹟和文獻為依據,又重視和運用近代實證科學的方法。由他們的著作輯集起來的大型彙編,在學術界有很大影響。但也存在著缺陷:第一,在總的傾向上,仍然以歐洲尤其是西歐為世界歷史的中心,把歐洲以外的地區視同陪襯;第二,沒有把世界歷史作為一個由分散發展為整體的過程,分區分國的編列體系在專題專章的記述中依然可見;第三,忽視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基礎,因而也就難以從最根本方面探索和闡明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的規律和趨向。
中國學者直到鴉片戰爭前後才把視野擴大到整個世界。鴉片戰爭前夕,林則徐在廣州禁菸時主持譯刊《四洲志》,內容包括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和歷史。後來魏源在《四洲志》稿本的基礎上,廣泛蒐集有關的史志和中外著述,寫成《海國圖志》50卷,於1842年出版,1847年增為60卷,1852年又擴充到 100卷。這部書比較系統地介紹了世界許多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以及船械製造等,是當時東方國家中最為詳備的列國志式的世界史地巨著。與魏源同時代的徐繼畲所著《瀛環志略》,對各國的史地沿革,社會演變,也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不過,兩書的作者都沒有擺脫中國傳統的史學觀念。魏源以為“萬里一朔,莫如中華”;徐繼畲認為“坤輿大地,以中國為主”,而萬方對中國則仰之如辰極。這一傳統史觀到19世紀後期資產階級改良派和革命派歷史家的筆下開始發生變化。這兩派歷史家都從外國歷史尋求變法或革命的借鑑,因之所寫外國歷史多偏重於各國之治亂興衰,目的在於說明變法和革命是國家強弱存亡之關鍵。但他們還沒有能夠用變革的思想編寫綜合性的世界歷史,據以編寫某些外國歷史的藍本又多半是直接間接地出於西方學者之手。但在西方近代史學的影響下,他們已開始對中國中心論的傳統史觀提出異議,力斥“中華外夷”乃千年之謬論。
20世紀初期,“歐洲中心論”在西方史學中的統治地位開始動搖。對資本主義前景暗淡的憂慮促使一些西方史學家對前一個世紀的歷史信念提出疑問,因而開始以新的眼光對待歐洲歷史以外的歷史和西方文明以外的文明。另一方面,隨著西方史學向專門化的發展,對各國、各地區、各時代、各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日益深入縝密的研究,也必然要提出在此基礎上對人類歷史進行綜合考察的問題。形態學派歷史學家適應這一發展,從歷史的綜合比較研究中得出他們不同於蘭克的世界歷史的觀點。O.施本格勒(1880~1936)和A.J.湯因比(1889~1975) 把世界歷史看作是多種文明的生長和衰滅的歷史,而非單一文明發生和擴散的歷史,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歐洲中心論”的突破和否定。20世紀40年代,G.巴勒克拉夫在他的文集《變動世界中的歷史》里提出西方史學必須放棄“西歐中心論”,並須重新定向。他後來主編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和集中由許多歷史家執筆的文字說明,也都體現出同一傾向。與此同時,對分國編列式的世界史體系,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L.S.斯塔夫里阿諾斯近年出版的《全球歷史》,就試圖打破分國、分地區的編列方法,更多地注重不同時代世界各地區的共同形勢以及各文明之間的相互關係。但是,近代西方史學的缺陷並沒有因此得到根本克服。唯心史觀,基於民族偏見或文化偏見而形成的關於東方歷史即將消逝或必然長期停滯的宿命觀點,仍然阻礙著世界歷史這一學科的發展。
蘇聯科學院於20世紀50~60年代出版了多卷本《世界通史》,這部通史具有和西方同類編著相區別的明顯特色。它以社會經濟形態作為劃分歷史階段的標準,重視人民民眾在歷史上的作用,重視被壓迫、被侵略民族的歷史,並且力求在物質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探討歷史發展的規律。蘇聯學者的這一著作,深化了人們對世界歷史的認識,為世界歷史這一學科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這部巨著也存在著缺點:它沒有完全從“歐洲中心論”的陳舊觀念中擺脫出來,仍然以歐洲歷史的分期決定世界歷史的分期。在這個分期的框架之下,它多少是按社會經濟形態依次發展的模式分述各民族、各國家和各地區的歷史,以此突出客觀歷史規律的統一。關於歷史如何發展為世界歷史的問題,在全書中不占主導地位,因而沒有得到作為一個學科主題應當得到的全面和高度的重視。
在中國,辛亥革命之後的三、四十年間,世界歷史研究的進展很慢。40年代初周谷城開始把世界歷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學和研究,於1949年出版了《世界通史》三冊。這部書首先在中國打破用國別史編列為世界史的舊框架,反對以歐洲為中心,從全局來考察世界歷史。周谷城認為寫世界歷史應該諸區並立,重視各個地區的相互交往、相互滲透、相互競爭,但又不排斥某一時期以某一區域為重點。對於中國世界史學科的發展,這些觀點不僅足資參考,而且因其蘊蓄甚廣,也富於啟發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的世界史研究有了很大的進步,40年來出版了許多國別史、地區史、斷代史、人物傳記及各種專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編輯出版的《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等刊物,成為中國世界史學者發表研究成果、開展學術討論的重要園地。1962年周一良吳於廑主編的《世界通史》出版,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綜合性的世界歷史著作。這部書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以時間的延續為經,以地區的分布為緯,比較系統地敘述了整個世界從人類的起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體現了中國學者當時對世界史的認識和研究水平。近些年來,還陸續出過幾部世界史,各有改進。如何運用正確的理論和方法對世界歷史的發展進行全局的而非割裂的、唯物主義的而非唯心主義的考察,是中國當代歷史學家面臨的方在開端的任務。

時期劃分

關於世界歷史的分期,至今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早在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就已有了把歷史分為“古代”、“中世紀”和“近代”的說法。這種主要基於歐洲歷史的分期,在西方史學界長期沿用。有不少史學家又在三時期之後加上“當代”或“現代”,從而形成四階段分期法。
世界歷史(歷史學分支學科)
馬克思主義史學也採用四階段分期法,其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理論,與以政治興替或其他“重大事件”為分期標準者有本質的不同。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對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當於原始社會及奴隸社會階段,“中世紀”相當於封建社會階段,“近代”相當於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現代”則是指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開端的一個新的時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世紀”一詞只適用於西歐歷史,沒有世界歷史上的普遍意義,所以改用“中古”一詞標示“古代”和“近代”之間的階段。這種分期法從理論上說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人類歷史的發展並不平衡,世界各不同地區進入某一社會經濟形態有早有遲,在某一社會經濟形態中經歷的時間也有長有短。特別是自歷史進入文明時期以後,很少看到絕對純粹屬於這一階段或那一階段的社會經濟形態,也很少看到絕對整齊的、單一發展的由低級社會經濟形態逐層向高級社會經濟形態的過渡。因此在世界史的分期斷限問題上,目前仍然存在著分歧。
兩極世界理論把遊牧民族產生後的世界歷史分為三個階段,是為三代進程。每代進程都有其動力核心,而每代核心則是前一代進程的壓力下產生的。動力核心之所以能成其為動力核心,在於其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了社會形態變革,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經濟或自然實踐的發展。經濟的強大,使他們可以通過軍事、經濟等壓力向世界的其他政治經濟實體輸出變革動力。根據每代動力核心的性質,兩極世界理論對三代進程的本質特徵作了概括:第一代進程始於第一代動力核心封建主義秦國或中國的強大,結束於第二代動力核心資本主義英國的崛起,其本質特徵是“土地貢稅”;第二代進程始於資本主義英國的崛起,結束於第三代動力核心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其本質特徵是“原料市場”;第三代進程始於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結束於世界共產主義的實現,其本質特徵是“產權合作”。

發展方向

人類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縱向發展方面和橫向發展方面。這裡說的縱向發展,是指人類物質生產史上不同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會形態的更迭。馬克思主義者根據人類社會內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質,把人類歷史發展的諸階段區分為原始公社制、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和共產主義制五種生產方式和與之相應的五種社會形態。它們構成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縱向序列。這個縱向序列並非一個機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國家或地區的歷都一無例外地按著這個序列向前發展。有的沒有經歷某一階段;有的長期停頓於某一階段;即使屬於同一階段,其發展形式又往往互有差異。但是不同民族、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的多樣性,和世界歷史的統一性並非互不相容的矛盾。總的說來,人類歷史由低級社會形態向高級社會形態的更迭發展,由原始的無階級社會到直接生產者遭受不同形式奴役和剝削的階級社會,又由階級社會到未來共產主義沒有奴役和剝削的無階級社會,儘管形式各異,先後不一,這個縱向發展的總的過程,卻仍然具有普遍的、規律性的意義。基於這一理解,馬克思主義史學在闡明人類歷史的縱向發展方面已經作出了不少可貴的成績。
所謂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是指歷史由各地區間的相互閉塞到逐步開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聯繫密切,終於發展成為整體的世界歷史這一客觀過程而言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範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愈來愈擴大,各民族的原始閉關自守狀態則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發地發展起來的各民族之間的分工而消滅得愈來愈徹底,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1頁)。在史前時代,處於原始狀態的人類以氏族部落或村落為單位,分散地生活在地球的各個點上。儘管考古學家以實物證明,這些分散的點並不是完全彼此孤立和隔絕的,曾經有過某些偶然性的接觸,但是,由於當時物質生產水平極端低下,各個點都還不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分工,不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彼此交換和交往,也不可能有多大範圍的開拓活動。因此,點與點之間基本上是相互閉塞的,其橫向聯繫幾乎沒有,即有也極其有限。在進入農耕和畜牧之後,隨著物質生產力的發展,私有財產的形成,一些地區先後出現階級社會。這就突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的極端狹小的孤立狀態,開始結成有一定領域範圍的國家。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也開始出現較多的交往,包括和平的和暴力的交往。但是,在階級社會的前資本主義諸階段,即使在經濟發展比較先進的農耕地區,基本上都還是自給自足的經濟。社會分工和交換雖有所發展,但畢竟有限,手工業和商業都還處於附屬的、補充的地位。只要生產沒有超出自然經濟的範圍,各民族、各國、各地區間相對閉塞的狀態就依然存在。到了15、16世紀,資本主義在西歐萌芽滋長。隨著“地理大發現”,西方國家的海外殖民擴張,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過去長期存在的各國、各地區、各民族間的閉關自守狀態才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個世界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也才逐步形成為密切聯繫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體。馬克思曾經指出:"世界歷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2卷,第112頁)。這個歷史結果是經歷了15、16世紀以來一系列重大轉折之後才出現的。前資本主義時代不是一直存在的世界歷史,直到這時才真正開始了它的存在。
推動歷史從原始人類分散生活的各個點到最後聯結為世界一體的這一橫向發展過程的決定力量,同樣是物質生產的不斷發展。在物質生產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人們對新地區的開拓,與相鄰地區的交換和交往,必然不斷擴大。這種擴大必然導致彼此之間閉塞狀態的突破,彼此閉塞狀態逐步突破的過程,也就是歷史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歷史的過程。儘管各地區在不同發展階段打破閉塞狀態的程度和先後並不一致,歷史的橫向發展過程仍然具有理論上的普遍規律性的意義。
在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的漫長過程中,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並不是平行的、各自獨立的。它們互為條件,最初是緩慢地、後來是越來越急速地促成歷史由分散的發展到以世界為一整體的發展。縱向發展制約著橫向發展。縱向發展所達到的階段和水平,規定著橫向發展的規模和廣度。處於較低社會發展階段的人類,不可能形成複雜的社會分工,不會有程度較深的生產社會化和專業化。與此相應,人們就不可能在較廣闊的範圍內進行經濟上的以及其他方面的交往。不達到較高的物質生產水平,沒有程度較深和方面較廣的生產社會化和專業化,歷史就只能是各個地區相互閉塞的歷史,而非聯繫密切的、結為一體的世界歷史。這是歷史在前資本主義時期諸社會發展階段中的基本狀態,儘管諸階段的閉塞程度因物質生產發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著差別。只有當生產方式日益完善、社會形態走向較高階段即資本主義時期,物質生產的發展才使愈來愈互相依存的社會分工、地區分工和民族分工成為必要,人們對社會的依賴也就愈來愈超越過去對自然的依賴。由此造成的密切而頻繁的交換和交往,也就愈來愈超越地區、國家和民族的界限。一旦物質生產發展到這樣的水平,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從野蠻到文明、從低級社會階段向高級社會階段的縱向發展,制約著它從部落到國家、從分散的各地區到聯結為一體的世界的橫向發展。
橫向發展一方面受縱向發展的制約,一方面又對縱向發展具有反作用。橫向發展與一定階段的縱向發展相適應,就往往能促進和深化縱向發展。希臘人的早期城市公社發展到一定水平,便開始向周圍地區移民,廣泛建立移民點。這些移民點和許多由之分出的城市公社之間,存在著各種聯繫,特別是擴大奴隸來源方面的聯繫,而這類聯繫又促進了希臘城市公社向更高水平的發展。公元 3世紀及稍後,中國北部的鮮卑、拓跋諸族,歐洲的日耳曼諸族,當他們有了鐵器,知道農耕,開始進入階級社會,從而具有一定向外擴張條件的時候,或者和平遷徙,或者暴力侵犯,向與他們鄰近的先進農耕地區擴展。這在他們的歷史上,是適應縱向發展的橫向發展。這個橫向發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開民族之間的閉塞局面,而且加速了他們向先進的封建社會形態過渡。這就是說,橫向發展促進了歷史的縱向發展。在歷史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時代,橫向發展對縱向發展的反作用表現得尤其明顯。這個時代西方國家的海上商業擴張和殖民活動,使世界各地區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交往。而這種世界性的密切交往,又轉過來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勢力對封建農業體系的瓦解以及後來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出現。如果一個地區缺少與其他地區的橫向聯繫,其縱向發展必然遲滯。美洲的瑪雅文明,雖曾達到較高的水平,而且創造了文字,但在橫渡大西洋的歐洲人到達美洲以前,和外界處於完全隔絕的狀態。瑪雅文明之所以長期停滯,缺少與縱向發展相適應的橫向發展,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
由上可見,歷史的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是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過程中的兩個基本方面。它們共同的基礎和最終的推動力量是物質生產的進步。馬克思、恩格斯說:“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不是‘自我意識’、宇宙精神或者某個形上學怪影的某種抽象行為,而是純粹物質的、可以通過經驗確定的事實,每一個過著實際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個人都可以證明這一事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1~52頁)。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發展理論的唯物主義基礎。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發展,是決定歷史縱向和橫向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歷史的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個統一的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之中。

讀物推薦

1.《全球通史》,[美]斯坦夫里阿諾斯 著
2.《世界小史》,或譯《世界簡史》,《寫給大家的簡明世界史》,[英]英布里希 著
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
3.《世界史綱》,[英]韋爾斯
Outline of History,by H.G.Wells
4.《世界簡史》,或譯《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 [英]韋爾斯 著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
5.《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 [英]傑費里·巴勒克拉夫 編
the Time Atlas of World History
6.《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中]王晴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