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理論由卡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是指以社會化的機器大生產為物質條件、以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有制為基礎主要特徵的社會經濟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 外文名: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 基本特徵: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階段
  • 基本特點:生產資料私人占有
  • 提出人卡爾·馬克思
  • 漢語拼音:zibenzhuyi shengchan fangshi
  • 出處:《資本論
基本特徵,產生初期,萌芽,資本的積累,資產階級革命,制度的建立,發展過程,概述,自由階段,壟斷階段,歷史地位,

基本特徵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歷史階段,是最後一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形態,它具有下列基本特徵:
① 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階段。
資本主義生產是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全部物質財富都採取商品的形式,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商品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細胞,商品交換成了資本主義經濟中最常見、最普遍、最基本的現象。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不僅一切勞動產品成為商品,連工人的勞動力都變成了商品,商品關係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到處都是商品買賣原則占統治地位。
② 生產資料私人占有
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用以剝削僱傭工人;無產階級則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勞動力過活。資本家是人格化的資本,僱傭工人則是僱傭勞動的體現者。資本與僱傭勞動的關係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性質。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有制基礎上的僱傭勞動制:一方面,僱傭勞動從屬於資本;另一方面,資本也離不開僱傭勞動。在這個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主要存在著資本家與僱傭工人兩個對立的階級,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③ 剩餘價值的生產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和動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資本的本性就是在不斷的運動中實現價值的增殖。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徵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價值;不僅要生產價值,而且要生產剩餘價值。馬克思說:剩餘價值的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動機”,“決不能把這種生產描寫成它本來不是的那個東西,就是說,不能把它描寫成以享受或者以替資本家生產享受品為直接目的的生產。如果這樣,就完全看不到這種生產在其整個內在本質上表現出來的特有性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272頁)。這就是說,在本質上,資本是要生產資本的;但只有生產剩餘價值,它才生產資本。正是剩餘價值的生產,才使資本主義的剝削方式同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剝削方式區別開來,並且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因此,剩餘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全部過程。資本家即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就是資本的靈魂;追逐更多的剩餘價值,就成了資本家一切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都以利潤的多少為轉移。對資本家來說,只有帶來剩餘價值的勞動才被看作是生產勞動僱傭勞動者實際上成了生產剩餘價值的工具,他們的個人消費只有在保證生產剩餘價值的限度內,才是資本家所需要的。資本家購買工人的勞動力,工人只能得到相當於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生活資料,而資本家卻無償地占有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內所創造的全部剩餘價值。各個資本家集團之間雖也進行著種種明爭暗鬥,那不過是為了瓜分剩餘價值而已。所以,剩餘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它在資本主義的整個歷史階段始終起著支配作用,並且貫徹到資本主義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一切主要方面。資本主義生產從高漲到危機以及從危機到高漲,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和滅亡的全過程,都是剩餘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剩餘價值規律也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
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生產是建立在機器大工業基礎上的社會化大生產,不同於以往建立在手工勞動基礎上的生產。生產社會化極大地提高了工藝、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使社會生產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地向前發展。“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卷,第256頁)。所以,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意味著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使一切舊的生產方式革命化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生產資料和產品並不是由那些真正使用生產資料和真正生產這些產品的勞動者所共同占有,而是被資本家私人所占有,這就形成了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集中表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成為資本主義社會一系列對抗性矛盾和衝突的根源。這一矛盾的階級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和鬥爭。在資本主義的上升時期,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還沒有充分展開,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基本上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因而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突飛猛進。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越來越尖銳,必然導致周期性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使社會生產力遭受極大的破壞。它是資本主義的痼疾,不可能由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來解決,這也表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局限性和過渡性。
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上,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資本主義國家廢除了封建主義的等級制度和教會的神權統治,實行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和選舉制,這比之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是一個進步。但是,不管資產階級採取的是君主立憲制還是民主共和制,實質上都是資產階級專政。儘管資產階級標榜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但資本主義的全部國家機器實際上都被資產階級政客所把持,完全代表著整個資產階級的利益,始終是為鞏固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利己主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和貨幣拜物教,支配著資產階級的精神世界。資產階級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都淹沒在利己主義盤算的冰水之中。對於資產階級來說,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為了金錢而存在的。

產生初期

萌芽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在封建社會內部孕育產生的。在封建社會後期,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以及世界市場的開拓,有力地推進了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在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狀況規律的作用下,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自然經濟逐漸瓦解,封建的人身依附關係日益削弱,行會中的規章條例趨於解體,這就引起了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產生了城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K.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是從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中產生的。後者的解體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在14~15世紀,歐洲地中海沿岸的一些發達城市(主要是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斯等),在織布、採礦、冶鐵等行業中,已經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資本的積累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①大批有人身自由但喪失一切生產資料無產者;②開辦工廠、礦山等企業所必需的大量貨幣財富。在封建社會內部,通過自然經濟的解體和小商品生產者的分化,已經逐漸形成了這兩個條件。然而,單靠這樣的途徑來積累財富,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就會象蝸牛爬行一樣,將經歷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它遠遠不能適應15世紀末以來地理大發現所造成的世界市場對商品的需求。新興的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便施用野蠻的□力手段,加速了生產者同生產資料相分離的過程,迫使直接生產者轉化為僱傭勞動者,並把生產資料和財富迅速地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這個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在西歐大致是從15世紀末開始,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它發生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完全確立之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
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最初進入廠礦的無產者,除了那些破產的手工業者和幫工、學徒以外,主要來自喪失土地的貧苦農民。這種用□力對農民土地的剝奪,形成資本原始積累過程的基礎,在許多國家都曾出現過,以英國的“圈地運動”最為典型。同時,對國外人民進行血腥的殖民掠奪,也是資產階級攫取巨額貨幣財富的重要途徑。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剝奪、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的征服,以及對非洲黑人的捕捉和販賣,這一切就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和形成,絕不象資產階級學者所描繪的那樣,是一個田園詩的過程,而是一部用血和火的文字寫成的歷史。

資產階級革命

隨著資本原始積累的加緊進行,西歐各國的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的發展。但是,腐朽的封建制生產關係及其上層建築卻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為了掃除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它最早發生在16世紀的尼德蘭。1640~1648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誌著人類社會從封建主義時代進入了新的資本主義時代。繼英國之後,美國和法國的資產階級先後在18世紀後半期,也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有力地推動著其他國家的反封建鬥爭。到19世紀上半葉,德國、俄國、日本等國,經過各種形式的資產階級革命,也相繼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階段。

制度的建立

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宣告了新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誕生。資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廢除了封建貴族的種種特權,取消了國內關卡,宣布工商業活動的自由,實行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制度,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資本主義所有制,並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經濟措施,衝破了封建制生產關係的重重束縛,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在資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的一段時期內,新的生產關係與當時生產力的性質基本上是相適應的,從而大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從18世紀30年代起到19世紀下半葉,英、美、法、德、日等國,先後開始並完成了產業革命,實現了從手工勞動到機器大生產的過渡。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里程碑,它不僅是一場生產技術上的巨大變革,同時又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使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飛躍發展,而且使人與人之間的階級結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基本階級。產業革命的完成,機器大生產以及工廠制度的建立,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徹底戰勝了封建主義生產方式,它標誌著資本主義制度的最終確立。

發展過程

概述

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它以自由競爭為特徵,稱為自由資本主義;19世紀70年代以後,它逐漸向壟斷階段過渡,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已經代替了自由競爭而成為主要特徵,稱為壟斷資本主義或帝國主義。

自由階段

自由資本主義是在資產階級摧毀封建制度之後建立起來的,它處於資本主義向上發展的階段。在這個歷史時期內,自由競爭在經濟領域中居於統治地位。在剩餘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資本家為了牟取更多的利潤,彼此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與此相適應,這一時期的資產階級在經濟上鼓吹自由放任主義,反對封建割據和閉關自守,要求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開闢廣闊的國內市場和世界市場,並且主張國家不得干預經濟生活。這一切,就為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創造了條件。
隨著機器大工業的勃興和世界市場的形成,競爭就更趨尖銳化和更具普遍性。由於資本可以在各個企業、各個部門之間自由轉移,迫使各個資本家不斷地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以增強競爭能力,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這樣,它一方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同時,也加劇了個別企業生產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並且加深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當然,在自由競爭的過程中,大企業能夠利用大機器,搶先採用新技術,它們憑藉經濟上的種種優勢,來排擠乃至吞併中、小企業、出現了“大魚吃小魚”的情況,使生產和資本逐漸集中到大資本家的手中。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表明:自由競爭必然引起生產集中。“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壟斷。因為幾十個大型企業彼此之間容易成立協定;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造成了競爭的困難,產生了壟斷的趨勢”(《列寧選集》第2卷,第740頁)。
到19世紀的60~70年代,自由競爭已經發展到頂點,當時的壟斷組織才剛剛萌芽。在19世紀的最後30年,發生過幾次嚴重的經濟危機,1873年又爆發了空前深刻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各個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國家之間的競爭趨於激化,它加速了生產集中的過程,也推動了技術革新的浪潮。從60年代後期相繼發明的新煉鋼法,促進了大型鋼鐵廠和冶金工廠的建立;從1867~1885年,在動力機械工業方面先後製成了發電機、內燃機和蒸汽渦輪機,並且相繼出現了電車(1879)、汽車(1885)和飛機(1903)。在90年代初,電力已推廣套用於工業生產。這些新的科學技術成就,引起了資本主義產業結構的變化,為巨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在1870年,世界鋼產量只有52萬噸,到1900年已增加到2830萬噸,增長了54倍。鋼鐵產量的劇增,促進了機械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在1870年,世界鐵路線全長21萬公里,1900年已擴展到79萬公里,增長了將近 3倍。鋼鐵、機械、交通運輸業的突飛猛進,又推進了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從1870~1900年,世界的煤產量從2.1億噸猛增到7.7億噸,足足增長了兩倍半。在這30年(1870~1900)間,世界工業的總生產量幾乎增加了兩倍,年增長率平均為3.7%,超過產業革命以來的每段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水平的提高,企業規模的擴大,大大加快了生產和資本集中的步伐,從而出現了資本主義企業發展史上空前規模的兼併浪潮。在19世紀90年代,美國就發生過第一次猛烈的兼併運動,壟斷組織得到廣泛的發展,但大部分還不夠穩固。19世紀末的工業高漲和1900~1903年的經濟危機,使大批中、小企業陷於破產,大企業的實力更加雄厚,生產和資本進一步集中,壟斷組織遍及各個工業部門。到20世紀初,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壟斷已經成了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這時,壟斷已代替了自由競爭,壟斷資本主義終於形成,資本主義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

壟斷階段

壟斷形成以後,必然要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工業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引起了銀行業的集中和壟斷。銀行從普遍的中介人發展成萬能的壟斷者。這時,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融合起來,形成了金融資本,並在這個基礎上出現了金融寡頭。金融寡頭不僅牢牢地控制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還把他們的統治伸展到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去,並且要向外擴張。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特徵是商品輸出,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特徵則是資本輸出。隨著金融資本的膨脹,在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裡便出現了大量的“過剩”資本,壟斷資本家便把它們向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輸出,資本輸出成了金融寡頭對外擴張的重要手段。隨著資本輸出的增加和壟斷組織爭奪國外“勢力範圍”的加劇,形成了國際壟斷同盟,從經濟上瓜分世界。與此同時,帝國主義列強也結成政治同盟,從領土上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由於帝國主義各國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的不斷變化,從而引起它們之間爭奪世界霸權、劃分勢力範圍的鬥爭,這不可避免地導致帝國主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的爆發,就是兩個對立的帝國主義軍事集團──英法集團(協約國)和德國集團(同盟國)彼此爭奪的結果。
從自由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壟斷,並不能消除競爭;恰恰相反,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以壟斷組織也不能囊括任何國家的全部企業,世界上並不存在純粹的壟斷。因此,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各種競爭相互交錯,產生了許多特別尖銳、特別激烈的矛盾、摩擦和衝突。列寧說:“不是純粹的壟斷,而是壟斷和交換、市場、競爭、危機並存,──這就是一般帝國主義的最重要的特徵。”因為,壟斷組織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就在於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為了爭奪國內外市場和瓜分“勢力範圍”,它們千方百計地要打敗競爭的對手,不僅使用經濟手段,並且往往求助於政治手段。壟斷非但擋不住競爭的洪流,它本身還會引起更加廣泛和劇烈的競爭。“正是競爭和壟斷這兩個互相矛盾的‘原則’的結合才是帝國主義的本質,正是這種結合在造成崩潰,即造成社會主義革命”(《列寧全集》第 24卷,第 431頁)。

歷史地位

(一)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生產集中和壟斷髮展到很高的程度。一方面,生產資料日益集中在少數壟斷資本家的手中,表明資產階級已經難於駕馭高度發展的社會生產力了。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而已經發展起來的生產力,則要求建立一種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的新的生產關係,這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狀況這一客觀規律的作用所決定的。同時,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也為這種變革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二)帝國主義最深厚的經濟基礎是壟斷
帝國主義最深厚的經濟基礎是壟斷,這種壟斷也同任何壟斷一樣,必然要引起生產和技術上的停滯趨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整個社會的生產技術就不向前發展了。在帝國主義時代,一方面存在著停滯腐朽的趨勢,另一方面還存在著經濟成長的趨勢。因為,壟斷的出現,並不是競爭的消失,相反,卻使各個壟斷組織之間、各個壟斷資本集團之間以及各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加激化。在這種你死我活的競爭中,它們除了採用欺騙、訛詐、賄賂等手段之外,仍要設法利用新技術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以便在經濟上保持優勢,擊敗對手。這就表明:當新技術向資本主義預示著最大利潤的時候,壟斷資本家就採用新技術;當新技術不再預示著最大利潤的時候,他們就反對新技術了。所以,在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為了追逐高額壟斷利潤,經濟成長的趨勢同停滯腐朽的趨勢是同時並存的。何況,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總是或快或慢地處於變化、發展的狀態中。由於人們在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中獲得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對自然界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化;同時,人們用來進行生產和科學實驗的物質手段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效率也越來越高。所有這些因素,都為生產和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因此,整個說來,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壟斷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雖已成了生產力發展的桎梏,但是,並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和技術就不能迅速發展、甚至說不能發展了。因為,隨著向帝國主義的過渡,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雖然趨於尖銳化,但這種腐朽的生產關係只能阻礙(甚至嚴重阻礙)生產和技術發展的趨勢,卻不能完全阻止或根本消滅這種趨勢本身。正如馬克思所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2卷,第83頁)。在資本主義的整個歷史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並不是長期地凝固不變的;即使進入壟斷階段,生產關係也不會始終遠遠地落在生產力的後面,一直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它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範圍內局部地進行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事實上,擁有億萬巨資的大壟斷企業,也能用從前無法比擬的辦法來推進生產和技術的進步。這就是說,在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一方面固然存在著壟斷所特有的停滯和腐朽的趨勢,同時,由於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狀況的規律的作用,也還存在著生產和技術迅速發展的趨勢,這兩者是並存的,有時前一趨勢占上風,有時也可能後一趨勢占上風。當然,總的說來,在資本主義的上升階段,由於生產關係基本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它主要表現為發展的趨勢,更長的時期是處於經濟成長的狀態;而在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由於生產關係更加(並非“完全”)不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它又主要表現為腐朽的趨勢,更長的時期是處於經濟停滯的狀態。在前一階段,並非發展的趨勢始終占上風(如在經濟危機階段);在後一階段,也並非腐朽的生產關係始終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如在科技革命階段)。
(三)三次科技革命
資本主義制度誕生後的數百年間,社會生產力主要出現過三次飛躍,經歷了三次科學技術上的革命(見科學技術革命)。18~19世紀以蒸汽機為主要標誌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曾使工場手工業從緩慢的發展中解放出來,出現了生產中的狂飆時期,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電動機(包括新型發動機及新煉鋼法、化學方法的採用)為主要標誌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曾使各個已開發國家在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高漲,帝國主義終於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出現了更為迅猛的發展,導致整個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為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準備了新的物質技術條件。
(四)二戰影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技革命的直接影響下,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成長表現了極大的不平衡性,並且帶來了一系列的消極因素,加劇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階級對抗,並且加深了壟斷條件下所特有的停滯和腐朽的趨勢。這是因為,各個已開發國家社會生產力所出現的不穩定性和畸形發展,必然使它同已經腐朽了的生產關係發生尖銳的衝突,它集中地反映在戰後經濟危機的頻繁和再生產周期的縮短上面。1973~1975年又爆發了戰後最深刻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並使資本主義世界長期陷入“停滯膨脹”的困境。在生產停滯、通貨膨脹以及失業人數劇增的情況下,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也大大地加深了。其次,戰後的科技革命,對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發展雖都起了推動作用,但它對不同的國家來說,在程度上卻不可一概而論。總的說來,這一勢頭到70年代初期,已象強弩之末,各國技術發展的速度明顯地放慢。隨著各國經濟實力的消長,特別是美國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的動搖以及日本和西歐各國力量的相對增強,它們之間為爭奪銷售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的鬥爭日趨尖銳。70年代以來,美國同西歐、日本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已經越演越烈。與此同時,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還利用自己在經濟技術上的優勢,加強對不已開發國家人民的剝削。戰後以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廣大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已經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猛烈地衝擊和動搖著帝國主義統治的基礎,舊的殖民體系實際上已經瓦解。在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上述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都是帝國主義腐朽性的活生生的表現,在不同程度上,不斷削弱金融寡頭統治的力量,從而為無產階級革命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五)趨勢
可見,停滯和腐朽的趨勢,終究是壟斷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資本主義各國生產力的實際發展狀況跟現代科學技術所提供的巨大可能性比較起來,是大大地落後了。今天,美國也好,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好,都還不能把先進的科學成果(象原子能)完全套用到生產上去。這也反映了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之間的尖銳矛盾。當然,說現代壟斷資本主義日益趨向腐朽,也並不認為它已沒有一點生命力了。當代資本主義還可能發展,但這種發展是更加不平衡了,並且在發展中也包含著停滯和危機的因素。目前,在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中,正在醞釀著新的突破。社會生產力始終要向前發展,作為一般社會生產力的科學技術當然也不會停頓下來。各國正面臨著一次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戰,它會給人類帶來新的更高的生產力,這更不是資本主義制度所能容納的,到那時候,現代資本主義的腐朽性就將暴露得更加明顯了。
(六)現代資本主義
在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壟斷資本集團和國家政權早已融為一體,使國家機器從屬於壟斷資本。壟斷資本集團竭力利用國家權力,干預國內經濟生活,並進行對外擴張,以保證壟斷組織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進一步鞏固金融寡頭的統治。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般壟斷已發展為國家壟斷。但它並未觸及資本主義統治的基礎,並沒有使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發生根本變化,從而不能據以斷定它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因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並不是作為帝國主義的一個特殊的方面或特殊的實質而產生的。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已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資產階級國家對經濟施加的作用和影響日益擴大和明顯。壟斷資本集團往往通過一些決策機構或政策研究會之類的“智囊團”組織(如美國的“三邊委員會”、日本的“產業問題研究會”等)替政府制訂各種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國內外政策。為了全面地干預國家的經濟生活,壟斷資本集團還採取一些具體辦法,或由國家直接投資興辦“國營企業”;或通過財政支出,擴大國家消費;或者利用國家對經濟生活的“監督”和“調節”,通過各種渠道(如實行津貼、控制利率、運用稅收和信用槓桿等),來保證壟斷資本集團的利益和統治。與此同時,隨著生產和資本的更高度集中以及壟斷化過程的加快,壟斷組織所控制的經濟部門越多,它就越有可能在更大規模的基礎上實現生產的計畫性。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有計畫性與整個社會的無政府狀態,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表現形式之一。但是,隨著壟斷組織同國家政權的進一步緊密結合,這種生產的有計畫性已經超出了企業(工廠)的範圍,具有越來越大的規模。戰後時期,隨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在局部範圍內、並且在同國民經濟發展有關的某些重要經濟部門,在某種程度上實行對生產的計畫調節,生產關係得到了局部的調整,使其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更有利地為壟斷資本攫取高額利潤服務。事實上,戰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電子計算機的日趨完善和精密,不僅為個別工業部門、某些重要經濟部門,而且在全國乃至國際範圍內估計市場需求和生產數量以及前景預測創造了條件。在戰後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所實行的這種“計畫化”,實際上或多或少地影響著經濟危機和周期變化以及周期各個階段的升降幅度。儘管如此,這種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計畫化”跟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計畫是根本不同的,它絕不可能使整個國民經濟做到有計畫、按比例地發展,也無法根本克服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種種矛盾,它充其量只是圍繞若干主要經濟指標(如國民生產總值、公共投資額、就業量、消費物價指數等)對某些部門的經濟發展作出前景估計而已。從本質上看,在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實行計畫化並不能使工人擺脫奴隸地位,相反地,資本家將更‘有計畫地’攫取利潤”(《列寧全集》第24卷,第274頁)。所以,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所實行的這種“計畫化”,雖在資本主義所有制的限度內反映了生產社會化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它也進一步說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最完備的物質準備,是社會主義的入口”(《列寧選集》第3卷,第164頁),但它本身畢竟還不是社會主義。1973~1975年以來,在各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出現了“停滯膨脹”的現象,它集中地反映出來: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促進經濟成長的作用已經減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