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主義革命
- 別名:無產階級革命
- 開始時間:1949年
- 結束時間:1956年
概述,辨析,
概述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和聯繫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毛澤東根據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認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步驟:第一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基礎上,使革命向前發展,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客觀規律,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學說。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認清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二者的聯繫,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根本任務是要實現國家和民族的獨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資本的統治,走上民主發展的道路。社會主義革命要求消滅資產階級,實現生產關係的變革,這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都是不能實現的。 在革命前途問題上必須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陳獨秀的"二次革命"論,把中國革命過程中兩個緊密聯繫的階段割裂開來,只看到兩者之間的區別,沒看到兩者之間的聯繫,要在兩個階段之間硬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和發展資本主義的階段。認為民主革命的結果只能是建立資產階級的共和國,無產階級只能在資產階級專政的條件下,通過合法鬥爭聚結力量,到一定時候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一種是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主張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畢其功於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企圖把兩個不同性質的革命階段並作一步走,一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種觀點只看到兩者之間的聯繫,而忽視了兩者之間的區別。
辨析
社會主義革命能否進行與資本主義的發展狀況有一定聯繫,需要資本主義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這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條件,但這不等於說生產力越是發展,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就越是成熟。換句話說,社會主義革命並不必然首先在生產力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裡爆發。事實也說明,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很高的國家,革命都沒有搞起來。在資本主義有一定發展的國家,社會主義革命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客觀的革命形勢以及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只要革命形勢具備,有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落後國家也可以首先取得革命的勝利,而與生產力水平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同時,由於資本主義還不發達,落後國家裡的農民占了人口的絕大多數,因此,無產階級革命還要解決和農民如何結成革命同盟軍的問題。無產階級只有團結和依靠農民階級中的革命力量,並領導他們一道前進,革命才能勝利,這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一條基本經驗。農民的國度並不是說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農民起來革命也並不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如果有無產階級的正確領導,是可以把農民革命引向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軌道的。中國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的農民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進而通過社會主義改造踏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裡的關鍵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裡。
十月革命正是落後的俄國革命條件與革命形勢已經成熟的產物。從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條件看,在沙皇俄國,儘管資本主義沒有高度發展,但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機器大工業,有了相當數量的產業工人隊伍,並且在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基礎上產生了工人階級政黨。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生產力具有社會性質,這就為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同時,同時,俄國當時各種社會矛盾異常尖銳,有著有利的革命形勢,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加上有列寧領導的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因而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因此,還不能說十月革命是先天不足的“早產兒”。
列寧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後,他針對孟什維克蘇哈諾夫以俄國生產力沒有發展至足以實現社會主義的水平為由反對十月革命,曾作過非常有力的回擊。他說:“既然建立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雖然誰也說不出這個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為這在各個西歐國家都是不同的),我們為什麼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達到這個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後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趕上別國人民呢?”他還說:“你們說,為了建立社會主義就需要文明。好極了。那么,我們為什麼不能首先在我國為這種文明創造前提,如驅逐地主,驅逐俄國資本家,然後開始走向社會主義呢?你們在哪些書本上讀到過,通常的歷史順序是不容許或不可能有這類改變的呢?”[12]也就是說,無產階級政黨不必坐等資本主義發展到足夠成熟才革命,而是可以先取得政權,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大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不斷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至於說74年後蘇聯發生劇變的悲劇,更不是生產力落後的緣故。相反,蘇聯人民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把蘇聯劇變的根源歸結為十月革命的“先天不足”,歸結為落後的生產力狀況,顯然是風牛馬不相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