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nature worship)是指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視作具有生命、意志和偉大能力的對象而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當時人們尚未形成明確的超自然體的觀念,但已開始具有將自然物和自然力超自然化的傾向。出現於新石器時代

英文,拼音,解釋,

英文

nature worship
自然崇拜

拼音

zì rán chónɡ bài

解釋

以人格化的或神聖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為崇拜對象的自然宗教的基本表現形態。崇拜範圍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風、雨、雷、雪、雲、虹等天體萬物及自然變遷現象。原始人認為這些自然存在現象表現出生命、意志、情感、靈性和奇特能力,會對人的生存及命運產生各種影響,因此對之敬拜和求告,希望獲其消災降福和佑護。自然崇拜與人的社會存在有著密切關係,人類原始部落群體因其生活環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然崇拜對象及活動形式,一般都崇拜對本部落及其生存地區的社會生產與生活影響最大或危害最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並且具有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等地域及氣候特色,反映出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豐產富足的實際需要。原始自然崇拜,後因對其崇拜對象的神靈化而發展出更為抽象的自然神崇拜,形成天體之神、萬物之神、四季之神、氣象之神等千姿百態、各種各樣的自然神靈觀念和與之相關的眾多祭拜活動。這種具有原生型特點的宗教崇拜形式自遠古社會延續下來,成為流傳至今的宗教信仰之一。
自然崇拜,就是對自然神的崇拜,它包括了天體、自然力和自然物三個 方面,如日月星辰,山川石木,鳥獸魚蟲,風雨雷電等等,這是人類依賴於 自然的一種表現。 在原始社會,自然現象的變化,尤其是那些能夠直接影響人類生存的自 然變化,被看成了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實體,從而激起人類對自然的崇拜。 人類社會早期,由於定居生活尚未穩固,為生存所迫,人們不得不隨著 自然環境的變化而遷徙。雖然環境改變了,但有些自然現象,如日月星辰卻 始終伴隨著他們,這種現象是影響人們生活的自然條件。 一般說來,最初的宗教表現,是反映自然現象和季節的更換以及與自身 生活有密切關係的慶祝活動。這就是說,最古老的崇拜對象是自然力,是那 些經常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利害關係的自然現象;這些自然現象都 具備有神的力量,因此,自然物便成了自然崇拜的主要對象。 中國古代居民居住分散,民族眾多,所崇拜的自然物也很多,而且與居 住的環境有很密切的關係。例如,居住在沿海地區的居民,多崇拜海神;居 住在河流兩岸的多崇拜河神;居住在林木山間的又多崇拜山神和樹神。 原始人思維中靈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觀念,也明確的反映在中國古 代的祭祀制度上。《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地。瘞埋於泰折, 祭地也。埋少牢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夜 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壇,祭四方也。山林、 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 費爾巴哈在《宗教的本質》一書中,曾說過下面一段話:對於自然的依 賴感,再加上那種把自然看成一個任意作為的、有人格的實體的想法,就是 獻祭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為的基礎。人類生活在大自然環境中,大自然千 姿百態,變化無窮,這些現象為原始人的感覺器官和心理所不能承受,這種 超人的力量震撼著原始先民的心靈,從而便產生出了強烈的而又普遍的恐懼 心理。這就是自然崇拜所產生的原因。 在原始人的眼裡,強大的自然物和自然現象,都具有至高無上的靈性, 這種靈性往往能主宰人類的命運,改變人們的生活。因此在不能征服和認識 它們的時候,只有把它們當作有生命力的神靈加以頂禮膜拜。 這種對自然力的崇拜,直接表現為對自然物本身的崇拜。原始人類通常 把自然力擬人化,賦予自然力以形體,就像雨有雨師,風有風伯,雷有雷公, 雲有雲神一樣。實際上,自然崇拜是原始人的一種自發宗教,而這種宗教又 沒有固定的形式,因為當時人類只憑著極不發達的思維觀念和微妙的實踐經 驗,去觀察周圍龐大的、神秘的世界,又因為自然界是人為生存和依賴的基 礎,所以對於凡是不可理解的自然現象,人們都會將其作為自己崇拜的對象。 費爾巴哈在論述宗教的本質時曾說,“人的依賴感是宗教的基礎,而這 種依賴感的對象,亦即人所依靠,並且人也為自己感覺到依賴的那個東西, 本來不是別的東西,就是自然。自然是宗教最初最原始對象;這一點是一切 宗教和一切民族的歷史所充分證明的”①。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原始生 產力的低下,大自然一方面給賴以生存的人類提供一切物質資料和條件,另一方面又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自然崇拜就是這一矛盾衝突的產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