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介紹,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南方古猿,基本介紹,考察研究,中國古猿新屬,新發現,相關報導,頭骨完好,進山原因,科學推測,人,新發現,新化石,高價值,補空白,人字洞,
起源介紹 科學表明,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類發展而來的。近幾十年來在亞、非、歐等洲一些地區發現的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認為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
達爾文 時代,人們還沒有發現多少古猿的
化石 。達爾文是怎樣得出人類起源於古猿的論點呢?主要是由於他已經有了進化觀點。於是他仔細地比較人類和現代
類人猿 的材料,根據材料相似或相異的程度,得出人類和類人猿共同起源於古猿的論點。
古猿復原圖 達爾文以後,科學界已經發現了不少古猿化石,支持人和猿同祖的見解。現在所知道的生活在距今3000多萬年到500萬年前的古猿包括幾種類型。它們是在非洲、亞洲和歐洲的一些地區發現的。主要是一些牙齒和頜骨化石,也有一些肢骨和頭骨化石。它們大部分生活在熱帶森林裡,以森林為家。它們是什麼樣的動物呢?
最原始的古猿是在埃及發現的。有一種古猿,叫做漸新古猿或小古猿,屬於漸新世的動物。它生活在距今大約3300萬年前。它身體比較小,現代類人猿的特徵在它身上還不突出。
另一種古猿叫做埃及古猿。它生活在距今大約2800萬年前。從它的一根尺骨化石的構造看來,它是一種樹棲古猿。
上面說的這兩種古猿,由於材料不多,彼此的血統關係怎樣,現在還不清楚。有人認為它們大概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的一些代表。
森林古猿 另一類古猿曾經被叫做森林古猿,也叫林猿,包括許多個種。它們生活在距今2000萬年到500萬年前。在非洲、亞洲和歐洲都有它們的蹤跡。森林古猿最早是在法國發現的,後來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交界的西瓦利克山區,也發現了森林古猿的化石。為什麼叫它們“森林古猿”呢?
森林古猿 理由是這樣的:最早在法國發現的這一類古猿化石跟樹葉的化石在一起,因此命名叫“森林古猿”。此外,還曾經發現它們的一根股骨(大腿骨)。根據所有的材料看來,它們在構造上跟
黑猩猩 有些相近,能夠用臂行法在樹上活動。從所發現的化石材料看來,人們猜想它們的大小跟現在的黑猩猩差不多。它們大概就是現代類人猿的直系祖先。
拉瑪古猿 再一類古猿叫做
拉瑪古猿 ,首先也是在印度和
巴基斯坦 交界處的西瓦利克山區發現的,後來在非洲的
肯亞 和亞洲的巴基斯坦、土耳其、我國的雲南以及歐洲的希臘、匈牙利也有所發現。它們生活在距今大約1400萬年前到800萬年前。
1300萬年前古猿可能是人類史祖 在非洲發現的拉瑪古猿跟森林古猿比較相似,它的
門齒 很小,頜部很狹,跟人類區別比較大。在印度發現的拉瑪古猿,生活年代比較晚些,面部短縮,犬齒比較小,齒間沒有間隙,跟
森林古猿 區別比較大,跟人類比較近似。
上面說的兩種拉瑪古猿大概是不同的物種。
現在對拉瑪古猿在進化系統中的位置有幾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它們是人類和
類人猿 的共同祖先的一個代表。一種認為它們還是森林古猿的系統。再一種認為它們已經跟森林古猿分道揚鑣了,住在開闊地帶,是人類這一支進化系統的開始;也就是說,它們是人類的動物祖先。
非洲疣猴 古猿 情形究竟怎樣呢?現在還沒有定論。
從拉瑪古猿的分布地點或生活條件看來,它們可能跟森林古猿分開進化了。如果這樣,人類和類人猿這兩支進化系統的大概情況是這樣的:
拉瑪古猿→人類
/
漸新古猿、埃及古猿
\森林古猿→現代類人猿
按照上面的說法,那是說人和猿的共同祖先存在於幾千萬年前。究竟怎樣呢?現在還沒有一致意見。不過最近有些材料表明,人類和
黑猩猩 有共同的祖先,這祖先生活在大約500萬年前。應該注意,進化史在時間上的不同意見是隨著化石發現和研究的進展而提出來的。將來也可能再有所改動。
南方古猿 基本介紹 (一)
在遙遠的
非洲南部 ,人們發現了另一類古猿的化石,叫做南方古猿或
南猿 。這是一種新類型的古猿,是從原始古猿過渡到人類的類型。近幾十年來,南方古猿這類動物的化石在非洲東部某些地區也陸續有所發現,而且材料更加豐富。現在所知道的南方古猿包括幾個不同的種。有的身體粗壯,腦子比較大;有的身體比較矮,腦子比較小;有的帶有類人猿的特徵比較明顯;有的明顯屬於人的類型。它們都離開了森林,活動於開闊的地帶。它們生存於距今大約550萬年前到130萬年前。
古猿 由於南方古猿的類型有好幾種,彼此差別有的還比較大,因此現在對它們在人類進化中的確實位置,存在意見分歧。有的認為它們是人類進化中的旁支,以後絕滅了。有的認為至少其中有一種是
直立人 的祖先。特別是在東非發現某些南方古猿化石的地方,也發現一些粗糙的石器,因此有人把這種南方古猿叫做“
能人 ”。
(二)
“能人”的發現表明至少有一些進步類型的南方古猿已經開始能夠製造工具了。不管怎樣,現在一般認為至少這些已經能夠製造很粗糙石器的進步類型的南方古猿已經是真正的人類,應該看做是一種
猿人 。為了跟像“
北京猿人 ”這種猿人相區別,有人把南方古猿中的進步類型叫做“
早期猿人 ”,把“北京猿人”這種猿人叫做“
晚期猿人 ”。
一些南方古猿具有不平凡的特徵。例如,人的眉嵴不突出,現代類人猿的眉嵴很突出,南方古猿的眉嵴雖然有些突出,但是不像
大猩猩 的眉嵴突出得那么厲害。更重要的是:南方古猿在頸以下的構造,基本上跟人的相似;頸以上的構造,基本上跟類人猿的一樣。
比方說吧,南方古猿體高可以達1.5米以上,從骨盆的構造,從脊柱跟頭骨的連線方式,可以知道它們是直立的,用兩腳走路的。這是人的特徵。這表明南方古猿的手足已經分工,有了進行勞動的必要條件。
可是它們的腦量一般只有450~550立方厘米,比黑猩猩的腦量(350~450立方厘米)大一些,比人的腦量(1200~1500立方厘米)小得多。它們的臼齒和前臼齒也都很大。這些是類人猿的特徵。
這就是說,在從動物向人進化的過程中,手和腳的變化在先,腦子的增大在後。這樣的材料表明直立行走和勞動首先出現。這顯然支持
恩格斯 關於勞動創造人的論點。
(三)
現在知道,南方古猿的身體構造是跟它們的生活方式有密切聯繫的。從發現的材料看來,從它們生活的地區可以知道,它們已經不是
森林動物 。它們生活在樹木比較稀少的開闊地方,過的是地面上的生活。這就是說,它們的骨骼構造是跟它們的直立行走的生活相聯繫的。
由於直立行走,它們就有了自由的雖然還是原始的“手”。有了這種“手”,它們可以利用天然物體例如樹枝和石塊來尋食和禦敵。有了這種“手”,它們開始製造粗糙的工具。在這個基礎上,就逐漸過渡到能夠製造原始石器的早期猿人了。有理由可以把“能人”看作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會不會用火,現在還不能肯定。雖然在那裡已經發現過用火的痕跡,但是沒有能最後確定這是早期猿人的
遺蹟 。他們多半沿著湖濱河岸生活,就在水邊泥地上過夜。
露西
在科學中,露西(Lucy)是1974年11月在
衣索比亞 的哈達爾
阿瓦什低谷 發現的
南方古猿阿法種 (英語: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的
古人類 化石 的代稱。露西生活的年代是320萬年之前,被認為是第一個直立行走的人類,曾所知人類的最早祖先,直至1992年由柏克萊加州大學人類進化研究中心主任Dr. Timothy D. White所帶領團隊發現440萬年前
始祖地猿 阿爾迪 紀錄才被打破。[1]
1974年11月24日,美國骨人類學家唐納德·詹森,伊夫·科本斯和
蒂姆·懷特 在衣索比亞的阿瓦什低谷發現一具古人類的化石。根據當時慶祝髮現而播放的披頭四樂團的一首歌《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將她命名為露西(Lucy)。 露西具有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個20多歲的女性,根據骨盆情況推算生過孩子。露西的腦容量只有400毫升。
考察研究 現在要問:能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是從哪裡來的呢?人們觀察南方古猿的頭骨和牙齒,認為這種古猿跟某種原始古猿有血統上的關係。有人認為它們大概是拉瑪古猿的後代,是由某種拉瑪古猿進化而來的。同時,南方古猿的頭骨和牙齒又跟北京猿人(就是直立人)的頭骨和牙齒有一些相近。這表示什麼意思呢?這表示南方古猿中的早期猿人代表從某種古猿發展到直立人的一個過渡階段。
(一)
我國地區遼闊。在遠古時期,我國南部由於氣候溫暖,有廣大的森林地帶,那裡也生活著許多古猿。
1956年和1957年,我國先後在雲南
開遠 縣小龍潭煤礦發現10枚古猿牙齒化石,最初認為屬於森林古猿,定名叫開遠森林古猿。估計它生活在距今800萬年前。後來經過研究,認為其中有一部分牙齒應該歸屬拉瑪古猿,它生活的年代在距今1000多萬年前。最近又在雲南
祿豐縣 發現了大批古猿化石,包括1枚拉瑪古猿頭骨,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的拉瑪古猿頭骨,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
1968年和1970年,在湖北巴東縣和
建始縣 也發現幾枚牙齒化石。據研究,它們屬於南方古猿的類型。
(二)
順便提起,解放以後,我國的科學工作者多次到廣西考察,他們在地方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人民民眾的協助下,調查了200多個山洞,並且作了重點發掘,獲得了許多古生物化石,其中有一種
巨猿 的牙齒化石。
我國科學工作者根據比較豐富的材料進行研究,注意到這種牙齒比
現代人 的牙齒大得多,但是有些特徵跟人的相似,例如臼齒的齒冠咬合面的紋理少而簡單,跟人的臼齒比較相近。不過它的上下頜的犬齒髮達,有分化;它的整個牙齒的結構明顯地具有類人猿的性質。因此我國科學工作者確定這些牙齒的主人是巨猿,不是巨人,並且認為它們不是人類的直系祖先。它們可能是猿類發展中的一個絕滅的旁支。
以後,我國科學工作者在湖北也發現了巨猿的化石。這表明,巨猿在我國的某一
地質時期 有廣泛的分布。
這些材料表明,人類也好,類人猿也好,都像其他生物一樣,進化的路線往往是複雜的。在進化中,總有一些分支。直線發展是沒有的。
(三)
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廣西還採集到一些有趣的牙齒化石。這些牙齒的主人既不是巨猿,又不是人,大概是跟南方古猿很相近似的動物。
這就是說,在我國的南部和西南部曾經發現了許多類人猿的化石:從拉瑪古猿到南方古猿,幾乎各種類型都有。這表示這些地區過去曾經是古猿長期生活過的地方,可能就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
古猿怎樣變成人 (四)
從以上關於原始古猿和南方古猿的材料,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人類的確起源於動物。這動物不是別的,而是跟現代類人猿有血統關係的古猿。
想來作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共同祖先的古猿,它們的智力和生活方式,跟現代類人猿相差不遠。它們是群居的動物。它們在環境變化的過程中,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由於適應新的習性,其中有一支或幾支逐漸朝人類方向發展。
猿人是人類的開始。先出現的是早期猿人,以後是晚期猿人(就是直立人)。猿人是古猿向現代人過渡的重要階段。在我國發現的晚期猿人化石有北京猿人和
藍田猿人 。
北京猿人最早是1921年在北京
周口店 發現的,1929年發現了第一個頭蓋骨。藍田猿人是1963—1964年在陝西藍田縣發現的。藍田猿人跟北京猿人相近,比北京猿人更原始些。
還有,1965年在雲南
元謀縣 發現兩枚門齒化石,據研究,認為也是屬於猿人的,就叫
元謀猿人 。不過他比北京猿人和藍田猿人都更原始,經過測定,他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
有人認為他可能屬於早期猿人。70年代,1975年和1976年,又在湖北鄖縣和
鄖西縣 發現了猿人的化石材料。1980年,在安徽和縣也發現了一個完好的猿人頭蓋骨化石、下頜骨和牙齒等,經鑑定,他生活在距今30~40萬年前,比北京猿人稍晚。1981年,又在山東沂源縣發現猿人頭蓋骨、牙齒、肋骨、肱骨、股骨等,生活年代大約距今40~50萬年前,跟北京猿人相近。
國內和國外所發現的古猿和猿人的材料都表明: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而且進化途徑相當複雜。在那裡,有主流,有分支。這是生物進化的一般規律。
中國古猿新屬 蝴 蝶 中 國 古 猿頭 骨
1988年3 月14日 在 雲 南元 謀縣物茂 鄉 小河 村蝴 蝶梁 子 古 猿 化石 產 地 地 點 第二次 發掘 中,出土 了一 具古猿 頭 骨 化石,雲 南省 博 物館登記號。上 保 存的 牙齒和 被訂為 蝴 蝶 臘古 猿正型標 本的 左上 領骨 上 的牙 齒 結構基 本 一 致,應 為 同 一種類。頭骨 的 整 個 面 顱 顯 得較 短 寬,面 部 前 傾程 度 小,較垂 直。從 鼻 根 點至上 領齒槽 點即上 面 高略等 於兩 眶 寬,顴 弓不很開 闊,面 頰部較寬,吻 部 不很突 出,明顯 的 內 收 趨勢。眼 眶 上 眉 脊不 突 出,為一較 寬 平 的 眶 上脊,、 眶區 不 凹 陷,為 微 微 鼓 起 的 平面,兩眶上 緣 為平 脊 相 連。從 斷 面 看,骨 壁較 厚。眼眶 保存 很 好,形態清 楚。整個 眶 形近 似圓角方形,外 上 角稍 方,外 下 角轉角 較平緩。眼 眶 水 平徑 接 近 垂 直 徑。眼眶 內、上 緣 較圓鈍,下 緣 轉薄 銳。眶 間距 較 大,眉間 區 不 凹陷。顴 骨 的顴 而骨 保存 完 整。眶 外緣 顴 骨 上有 一 垂直 條 狀 的 顴 眶 孔。蝶突和領 骨顴突相接形 成銀 齒狀 的顴 額縫。上領 突和上領 骨連按的 顴 上 領 縫 為 斜 向 後下 的 直線,接 縫 為鋸 齒 狀。顴 骨 眶 面 較 平而 窄。整 個 頰面 較 光猾,彎 曲度 較 小,寬 度 大,使頭 骨 的 面 頰顯得較 寬。鼻 骨 保 存很 好,為 窄 長 條 形,寬度稍 大。叛 鼻 縫 為呈 凸 字 形 的折 曲 狀,匕 緣 為起 伏 很大 的 波 峰 狀,兩 側 為 斜 向後下 的 鋸 齒狀。鼻骨下緣略 有破 損,似 為 人 字 形。鼻骨間縫似 不 存在,此部 位略 隆 起,有很小的 鼻骨 孔 兩 個,鼻尖 部略隆 起。狀孔呈較 短寬 的 梨 形,略大 於 寬度,仁 面 較 窄,下 面較 寬,兩 側緣 上 段 較 薄銳,圓鈍梨 狀 孔 而上部 略 翹 起使孔面為 凹 弧 形。於 梨狀孔上 緣 的隆起,使面 顱側 面 觀 中而部 為波浪形。
即 眉 間部突 出,眶間 州 四鼻尖部突 出,狀孔 內 凹,至 上 領齒槽 部 又 突 梨 狀孔下 緣 較 圓 鈍,和上領 齒槽 為弧形連 接,鼻 前 棘清楚。眶 下 緣 和梨狀孔 上 緣 在垂直 方 向 上 重,梨 狀孔 上 緣 高於眶下 緣。上領骨 保存完整,可 以 準 確 觀察 其 結 構和形態。上 領高度較 小,前部前傾 程 度較小,領前 部較 垂直,使 吻 部 突 出 度 小。上領 間縫清楚可 辨,上 領 沿此 縫 形成一條垂 直,隔 兩 半領骨。領休前 面較 光 滑,眼 眶 下 緣可 見 一 個 清晰 的 眠 下孔,眶 孔下一 較 淺 的 犬 齒窩。上領骨 顴突 位於’ 之 間 ,使 上 煩 骨置於 面部之下,不是上 領 部突 出於面 部之 前。從左上 領 顴 突破面觀察有 上 領 竇 的 結 構。顴 突 和上 領 接 合 起始於 齒 槽 緣,平緩上延至 梨 狀孔下 緣水 平 時 突然向 外折轉 變 薄,使 顴 面 骨 向 外 擴展,其 下緣 與須 骨 接 觸區轉 角 明顯。面 部左 右 額 顴 縫間 距 離 大 於 領 顴 縫 間 距 離。吻部正面觀,犬 齒齒槽 扼 稍 突 出,較 垂直 立一伸至 眶 下 孔 和 梨 狀孔緣之 間 位置 後 向梨狀 孔 彎 曲,使犬 齒 呈八 字 形,張 開程 度 很 小。中 門齒扼隆起,略 向外 延 伸 至梨 狀 孔 下 邊緣,門 齒 扼之 間有 溝 相 隔。外 側 門 齒扼不突 出,使這一 區 域 較平。上 領 和 顴 弓 接 合 部 不收 縮,即齒 槽 緣的寬 度 略 小 於上 領 基 部,也使得 犬 齒 不 是 強烈張 開。硬聘部 保 存 完好,愕 正 中 縫 清楚,腮部 凹 陷,使 聘面為 凹 弧,凹面 由後 往 前 漸 漸 變 淺。腮面 正 中 犬 齒連 線 位置 有一較 大 的門齒孔,一 條 細 脊由 孔 中 間 向延伸 到 中 門 齒 間。齒 弓形 態 為後 部略 張 開 的 學 形,門 齒槽 排 列 為圓 弧 形,處寬 度 小 於 第 一 日齒 寬度使 齒 弓近 似 於 拋物 線形。領 上保存 了 左右乳犬 齒,乳第 一、第二白 齒 及 第 一恆 臼 齒 共 八枚 牙 齒 和 門齒 齒 槽。門 齒 齒槽 內充琪 了 棕 紅 色砂質 土、槽 孔無 萎縮 現 象,故 門齒 可能是在死亡後未石化前脫落 的。中 門 齒 齒槽 孔為近 圓形,近 中 遠 中 徑稍 大,二 個齒槽 間有細溝相隔。側 門 齒 齒 槽為 長圓 形,唇舌 徑 為長徑,大 小 約 為中門 齒槽 的 一 半,從門 齒 齒槽 位置可 知 門 齒 緊 密 地排 列為 弧形。乳 犬 齒 齒 冠 低小,近 中 遠 中 徑大 於 唇 舌徑,為 單 尖 錐 形。唇面 觀 近三 角形,表 面 光滑,從 尖 頂到近 中、遠 中 各 有 一 條斜脊 至 齒 冠 基部。舌面 有 一 條 垂 直 脊 和 齒帶 相連,此脊 和 近 中 脊 在 齒冠基 部 形 成 小 三 瀟凹。齒 尖頂 部 磨蝕成一 小 平面暴 露 齒質。乳 犬 齒 和側門 齒齒 槽 間 有 一 小 間隔齒 和乳 犬 齒 間 似 有一小的 齒 隙。第 一 乳 白 齒 輕 度 磨 蝕,具唇舌二 尖,形 態 類 似 第 三 前 臼 齒,冠輪 廓 近三 角 形。唇 邊長於舌 邊。,分輻 冠 面 為前 中後 三 個 凹。二乳 臼 齒 輕度 磨 蝕,原尖 暴露 齒質點,齒 冠 呈圓 角方 形。有 四 個 齒尖頰側 二 尖 稍高 於舌 側二 尖。齒 尖 大 小 依 次 為原 尖、後 尖、前 尖、次 尖 前尖和原 尖 有 橫 脊 相 連,原 尖和 後 尖 有 斜 脊相 連並分隔 前 尖 和次尖。此 二脊 和前、後緣 脊 形成 前 凹,三 角 凹 和 後 凹。前、後 凹 較 窄,三 角 凹 較 寬闊。無 齒 帶。乳 臼 齒的釉 質層較 薄,表 而較 光 滑,無細 小皺紋。第一 恆 臼 齒齒 冠 為 方形,剛開 始蝕。結 構和 形態 與竿二乳 臼 齒 相類 似但尺 寸較 大,較 各乳 齒 顯得粗壯。合而皺 紋稍顯複雜。舌 面 二 尖側有若干條 垂 直紋。乳 犬 齒、第 一 第 二 白 齒 尚存,第一 臼齒 已 萌 出 觀察,此種倩況在現代人 中為七歲右 的 兒童,慮 到 當時 古 猿 的 壽 命 及 食 性等,計此 標 本 代 表 一 個 約五 歲的 幼童 個 體。以 上描 述可 看 到 頭骨 的 主 要特 征部較短 寬,弓不很開闊,顴 面較展。側 面 觀 中面部 為波 浪型,骨下 緣突起
‘眼眶為圓 角 方 形,寬 度 接 近 於 高度眶 間距 特 大,梨狀孔長 略 大 於高,鼻 骨 窄 而長。上 領 前 區 較垂直,和 梨 狀孔下緣折 轉狀 聯 接,上 領 高 度 較 小。吻部明顯 後 縮,上 領 顴 突 位 置很 靠 前,付 下 脊 和 領 骨 在和之間 結合,結合 部不收縮 此 處寬 度 略 大於 齒槽 寬 度。弓為 後 部張 開的 拱形,犬齒處 寬度小於‘處 寬度。硬愕 較 寬、短。犬 齒 較 低 小,張 開 角 度 狡小,窩 淺,乳 臼 齒 釉質薄,表面 光 滑 無 細,。
中國雲南的臘瑪古猿
元謀蝴蝶胎瑪古猿前節已論此節論 述開遠 和 祿豐的臘 瑪 古 猿。一 祿 豐臘瑪古 猿 祿 豐 胳 瑪 古猿、是 徐 慶華、陸 慶五於 年根據一 具 完 整 領 骨 訂 立的。祿 豐 古 猿化石 產 地 經 過 近 十年 的 八 次 發,臘 瑪 古 猿 頭 骨 個,下領骨 個,顱骨 波 碎 片 件,、下 領 骨 破片 件,上、齒列 件,單個牙 齒 枚,指骨 根。年吳汝康 等 把祿 豐 臘 瑪 古 猿 修訂為雌性祿 豐西瓦古 猿。年,汝 康 再 修 訂 為 雌 性 祿 豐 古。,時 代為晚 中世晚期。祿 豐 臘瑪 古 猿頭骨的基 本 特徵 頭骨較纖 細 而部不 很 寬闊 眶 間隔 較 寬眉間 區寬 圓角方形眼眶,眶而較垂 直,側 面觀中面 部 內 凹 梨 狀孔上緣 與 眼 眶 下 緣在直方 向 上重 疊 犬齒 小犬齒 扼 不顯 著 上須顴 突位置很 靠 前,突須程度小 齒 弓 形 態 為拱 形,無 齒 隙或有很 小 齒 隙 顏 脊較弱,左分 離,呈弧形 沒 有 矢狀脊或極弱 枕 外隆 凸很 小,枕 脊和 枕外 脊很 弱枕 骨 表 面光滑 枕 骨大孔位置 較 靠 前。二 開選臘 瑪 古猿 開遠臘瑪古猿最初訂 為 開遠森 林 古 猿。二 吳汝康, ,將 吳 稱 的雌性改訂為開 遠 臘 瑪 古 猿。張興 永, ,時代為晚 中新 世早 期至 今,此種材 料 計有帶十二 枚 牙齒的土領骨一件,單個牙 齒 枚。臘 瑪 古 猿 上 傾變形 嚴 重,形態 復原 獷 困 難從 保 存狀 況 觀察有 以 下特徵 側日 齒 具 有 弱的齒 帶。
新發現 相關報導 2010年05月19日 北京日報訊息,科學家在
南非 的地下山洞中,發現了兩具擁有200萬年曆史的
南方古猿源泉種 化石,一具是男童,另一具是30多歲的成年女性。科學家認為,這些化石屬於新的類人物種,其出土將有助於增進對人類進化過程的研究。新發現刊登在最近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南方古猿源泉種居住地 頭骨完好 這塊南方古猿源泉種男童頭骨化石保存相對完好。南方古猿源泉種是一個以前不為人所知的類人猿物種,可能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科學家認為,這個男童年齡在8歲到13歲之間。領導這項考古研究的南非金山大學
人類學家 李·伯傑稱:“南方古猿源泉種化石就好比羅塞塔石碑,或許能解開人屬之謎。”
羅塞塔石碑曾幫助近代考古學家解讀出失傳千餘年的
埃及象形文字 的意義與結構,成為研究
古埃及 歷史的重要里程碑。李·伯傑還表示,南方古猿源泉種化石能幫助人類理解晚期南方古猿(比第一個人屬在地球上更早出現的類人猿物種)向人類最早直系祖先的過渡,甚至比迄今發現的任何
人類祖先 都更接近於這一目標。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源泉種男童頭骨的正面圖顯示,這種新的類人物種與人類特徵驚人相似,例如,其面部比其他已知南方古猿扁平。另外,南方古猿源泉種的牙齒較小,鼻子也與人類非常像。
進山原因 南方古猿源泉種生活在南非草原和森林裡,那裡地勢平坦,偶爾也有一些小山和懸崖,其中一些擁有山洞,山洞距離科學家發現南方古猿源泉種新化石的地方很近。科學家還在附近的“死亡陷阱”中發現了與南方古猿源泉種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動物屍體殘骸,如劍齒貓、土狼、羚羊和兔子等。科學家猜測,可能由於嚴重的乾旱,饑渴難耐的南方古猿源泉種成年女性和男童進入這些山洞,試圖從地下尋找水源。澳大利亞地質學家保羅·德克斯認為,動物在乾旱期間也被地下水的氣味吸引進入山洞,最終不小心摔死。
男童頭骨保存完好 科學推測 李·伯傑認為新發現的化石——南方古猿源泉種或許是能人或年代更靠後的直立人的直系祖先。例如,與南方古猿非洲種一樣,南方古猿源泉種大腦與現代人相比較小,但大腦外形(由頭骨內部結構決定)卻與早期人類非常相似。不過,有科學家認為伯傑的看法並不正確。美國
喬治·華盛頓大學 人類學家布萊恩·里奇蒙德表示:“頭骨1470”的年代就比新發現的南方古猿源泉種久遠,另外還存在比這更古老的人類化石。不過,南方古猿源泉種應該在人類演變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 新發現 2010年04月05日新浪訊息,一套趨近完整的高級
靈長類動物 骨架化石4月初在南非出土。南非科學家說,這一物種先前從未被發現。科學家認為,這一化石的出土可能填補先前對人類進化史研究的空白。
新化石 英國《每日電訊報》3日報導,南非
金山大學 教授李·貝格爾1日在南非
斯泰克方丹 化石遺址地區考察
洞穴系統 時發現這一套幼年高級靈長類動物骨架化石。
南非斯泰克方丹化石遺址地區有“人類搖籃”之稱。
初步研究發現,這套化石屬於先前尚未發現的全新物種,這一物種生活在距今大約200萬年前。
這套化石埋藏在石灰質洞穴“馬拉帕洞”中,出土時趨近完整。科學家認為,包裹這套骨架化石的沉積角礫岩對化石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與這套化石一併出土的還有一些殘缺的骨骼殘骸化石。
《每日電訊報》報導,這套化石的發現引起不小轟動。南非總統
雅各布·祖馬 已前往金山大學參觀這套化石。另外,一部關於這套化石的電視紀錄片正在製作之中。
高價值 現階段,關於這套化石的詳細信息尚未對外公開。但一些人類學家猜測,這套骨架化石相當完整,極富研究價值。
1964年命名最早人類“能人”的金山大學教授菲利普·托拜厄斯也受邀參觀這套化石。他稱這次的發現“令人激動”。
“只發現帶有幾顆牙齒的下顎化石是一回事,”托拜厄斯說,“但同時發現包含下顎、頭蓋骨、脊柱及四肢等部位的化石就是另外一回事。”
一些科學家認為,如果發現手部骨骼化石就可以研究這一物種的手部靈敏度,進而為確定人類祖先何時能夠使用工具提供重要線索。
《每日電訊報》評價這套化石的出土是斯泰克方丹地區1994年以來與人類進化研究相關的最重要發現。
1994年,科學家在斯泰克方丹地區發現一套較完整南方古猿骨骼化石。
補空白 一些科學家猜測,與這套化石相關的研究可能填補人類進化研究中的空白。
按照眼下的理論,大約390萬年前,人類祖先南方古猿在非洲出現。經過百萬餘年的進化,這些靈長類動物逐步學會直立行走,
腦容量 逐步增大。在大約250萬年前,最早的人類“能人”出現。
不過,在南方古猿和“能人”間是否存在過渡物種是科學家尚未解開的難題。一些科學家猜測,1日發現的這套化石可能正屬於這個過渡物種。
英國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 人類進化研究專家西蒙·昂德當博士告訴《每日電訊報》記者:“類似發現有助於我們了解人類祖先究竟在何時真正成為‘人’。”
人字洞 “中國(歐亞)人祖山拜祖祈福大典啟動儀式”在
繁昌 縣舉行,吸引了來自國內外遊客、專家近千人參加。作為目前亞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人類文化遺物,今年是繁昌“人字洞”古人類遺址發掘13周年。有關人士透露,“人字洞遺址”第七次發掘有望在今明兩年啟動,屆時,將有更多古生物化石與世人見面。
上午9點多,拜祖祈福大典啟動儀式正式舉行。作為啟動儀式的重要內容,“
聖火 ”、“聖水”、“聖土”的採集儀式備受關注。據組織方一位負責人介紹,“聖水”是從“月亮泉”中取得,“聖火”採用“鑽木取火”方式獲得,“聖土”從人字洞中採集原始古人類活動土壤。而用於點燃聖火的火炬,紅色、圓形,與北京奧運會火炬相似,是專門從北京廠家訂做的。
除採集儀式外,在啟動儀式上,天下第一香爐、中原第一鼓、
人祖山 文化園等也首次與遊客見面。另外現場還舉行了舞獅等民俗表演,甩頭舞、毛古斯舞、祈福舞等被譽為“人類戲劇的活化石”的古老舞蹈也在現場演繹。
將建人字洞“古猿帝國”
記者了解到,為擴大”人字洞”
古人類 遺址的影響力,蕪湖市將打造人字洞“古猿帝國”,目前相關規劃正在制定中。
據蕪湖市方面有關人士透露,依據正在醞釀中的《安徽馬仁人祖山(人字洞)古猿文化旅遊度假區》的規劃,未來該度假區將融入第五代主題公園――人字洞“古猿帝國”、國家級古猿文化度假區、古猿文化創意動漫園、國家級生態人居環境示範區、國家級生態新農村建設示範基地和世界古猿人博覽園等概念和相關子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第五代主題公園將採用先進光電技術再現250萬年前古生物的生活、古人類與自然抗爭、古人類與動物博斗等場景。
人字洞將進行第七次發掘
“在2008年進行第六次發掘之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人字洞發掘工作一度暫停了。 ”繁昌縣人字洞館館長盛昌林告訴記者,根據最新的訊息,人字洞最新一次發掘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啟動,發掘規模將超過前六次。
盛昌林表示,根據古地磁採樣測量,繁昌
人字洞遺址 歷史應在距今220萬年至256萬年之間,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早期,可能是迄今為止亞歐大陸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活動遺址。
據介紹,人字洞由於
洞穴堆積 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稱“人字洞堆積”,自上而下分為8層。從199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對人字洞進行了七次系統發掘,發現了大量的人工製品,已採集到脊椎動物化石7000多件,涉及76種動物。 2006年,人字洞遺址作為舊石器時代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古猿介紹
古人類學家認為在距今七八百萬年以前,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開始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這個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古猿復原圖 在新生代的第三紀新生代的第三紀是指距今七千萬年到二三百萬年前的地質年代。②新生代的第四紀是指距今
二三百萬年前之後的地質年代。,世界範圍的造山運動很活躍,相繼出現了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等,在東非還出現了長達8 000公里的斷裂谷。由於這樣大規模的地殼運動,致使世界氣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紀②,氣候變化加劇,出現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氣候巨大變化的影響下,原先一些連綿不斷的森林逐漸變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斷擴大,最終被稀樹草原所取代。這時,生活在這裡的一些古猿逐漸由樹棲生活轉到地面上生活,最終進化成人類;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則進化成了類人猿。
人類的祖先來到空曠的地面上生活後,逐漸能夠使用樹枝和石塊等來防禦猛獸,或挖掘根莖等來食用。在這個過程中,古猿逐步由四肢行走轉變為兩足直立行走。這一轉變不僅增強了人類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如身體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長、骨盆變短增寬、脊柱從弓狀變為S形等。此外,兩足直立行走還使人類祖先的前肢從用來行走和支持身體中解放出來,為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腦的進一步發展和增大創造了條件。兩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義,使人類學家把是否具備這一條件作為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標準。
古猿復原圖 人類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製造工具。早期人類製造的工具都是石器。這些石器常常與動物的遺骸和人為弄碎的骨頭一起被發現,由此古人類學家推斷,石器的出現與早期人類的狩獵和肉食行為密切相關。
在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並逐漸產生了語言,形成了人類社會。
人類的發展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大多殘缺不全,往往只有零碎的頭骨、頜骨、牙齒和股骨,而且化石的最早年代也不過在四百多萬年前。儘管如此,經過古人類學家的努力,已經弄清了人類進化的大致過程。這個過程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古猿復原圖 南方古猿
1924年,在南非的湯恩發現了一個古猿幼兒的頭骨化石,鑑定後定名為南方古猿。隨後,古人類學家在非洲,特別是在斷裂谷的東部,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南方古猿化石。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得知,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萬~1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是最早階段的原始人類。除直立行走以外,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狀大都像猿,如他們的腦容量很小,在450~530 mL之間,與現代類人猿的腦容量(平均為415 mL)差不多。
能人
自1960年起,古人類學家在非洲陸續發現了與南方古猿特徵相近的古人類化石,定名為能人。能人生活在距今200萬~175萬年前。與南方古猿相比,他們的顱骨壁變薄,腦容量增大,平均為680 mL左右。與能人化石同時發現的還有石器,這說明能人已經能夠製造工具了。
直立人
古猿復原圖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萬~20萬年以前,他們的化石在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地區都有發現,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直立人(簡稱爪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簡稱北京人)等。其中,以北京人的化石材料最豐富,研究得最全面。
北京人的腦容量明顯增大,成人的平均腦容量多達1 088 mL,四肢骨在長度、形狀等方面與現代人的基本相同,這表明他們直立行走的姿態與現代人相同,並且上、下肢已經有了明顯的分工。但是,北京人仍有很多原始性狀,如前額後傾、眉嵴粗壯、下頜骨無頦等(正因為直立人有許多類似猿的性狀,所以他們也被稱為猿人)。
在北京人的遺址中,發現有大量的石器,這些石器功能各異、加工精細,證明直立人製造工具的能力比能人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在他們住過的山洞裡還發現了很厚的灰燼層,裡面有燒過的骨頭、石塊和朴樹籽等,這說明北京人已經會用火了。火不僅可以用來取暖和驅趕野獸,還可以用來燒熟食物,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和吸收,這促進了人類祖先體質的發展,特別是為腦的發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智人
古猿復原圖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1萬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他們不僅完全直立,而且腦容量已經達到了現代人的大小(平均為1 360 mL),這標誌著他們的智力發展到了更高水平。因此,古人類學家把他們與現代人歸為同一個種,即智人種。
早期的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5萬年前,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我國廣東的馬壩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這個時期的智人還帶有一些原始性狀,拿尼人來說,眉嵴仍比較粗壯,並且頭蓋骨向後傾斜,頜骨向前突出。但是,他們製造的工具比直立人製造的更為先進,除石器外還有骨器。從生活遺蹟來看,他們不僅會使用天然火,而且會人工取火。
晚期的智人出現在距今5萬~1萬年前,他們的化石在各個大陸都有發現,如法國的克羅馬農人、我國的山頂洞人等。這個時